高一英语情态动词专题训练及答案_第1页
高一英语情态动词专题训练及答案_第2页
高一英语情态动词专题训练及答案_第3页
高一英语情态动词专题训练及答案_第4页
高一英语情态动词专题训练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一英语情态动词专题训练概说助动词()主要有两类:基本助动词()和情态助动词()。基本助动词有三个:,和;情态助动词有十三个:,;,;,;,;,,,,.上述两类助动词的共同特征是,在帮助主动词构成限定动词词组时,具有作用词的功能:构成否定式:’t.5o’构成疑问式或附加疑问式:5,’t构成修辞倒装:代替限定动词词组:A:B:.A:IB:,.情态助动词的特征基本助动词与情态助动词最主要的区分之一是,基本助动词本身没有词义,而情态助动词则有自己的词义,能表示说话人对有关动作或状态的看法,或表示主观设想:(构成完成进行体,本身无词义)II.(确定要).(或许已经)除此之外,情态助动词还有如下词法和句法特征:除和以外,其他情态动词后面只能接不带的不定式。假如我们把和看做是固定词组的话,则,全部情态动词无一例外地只能接不带的不定式:I.情态助动词在限定动词词组总总是位居第一:情态助动词用于第三人称单数现在时的时候,没有词形变更,即其词尾无形式:情态动词没有非限定形式,即没有不定式、分词和分词形式:,’t.情态助动词的“时”的形式并不是时间区分的主要标记。在不少场合,情态助动词的现在时和过去时形式都可以表示现在、过去或将来时间:I情态助动词之间是相互排斥的,即在一个限定动词词组中只能出现一个情态助动词,但有时却可以与和基本助动词连用:,’ta.现将情态助动词的各种形式列表如下:确定式否定式简略否定式’t’t,’t’t,’,’d,’,’d’t’t’t’t’t’t’t’t(d)’t’t情态助动词的意义和用法情态助动词从最一般的意义上来说,是修饰分句意义的一种方式,它可以反映说话者对其表述是否真实和可能的程度作出推断。但不同的情态助动词本身所包含的意义和用法又不同,下面逐个分析。和的用法表示实力或客观可能性,还可以表示恳求和允许。如:—I—,.留意:①也可表示恳求,预期委婉,主要用于疑问句,不行用于确定句,答语应用(即不能用于现在时态的简略答语中)。如:I,.(否定答语可用,I’m.)②表示实力时,还可用代替。如:I’.表示惊异、怀疑、不信任的看法。(主要用在否定句、疑问句或惊羡句中)“()++过去分词”的疑问或否定形式表示对过去发生的行为怀疑或不愿定。如:和的用法表示许可。表示恳求、允许时,比的语气更委婉一些,否定回答时要用’t表示“不行以”、“禁止”、“阻挡”之意。如:—I—,’t.用I...征询对方许可在文体上比较正式,在口气上比较客气。在日常口语中,用I...征询对方看法在现代口语中更为常见。用于祈使句中表示祝福。如:表示推想、可能(疑问句不能用于此意)。“()++过去分词”表示对过去发生的行为的推想。如:和的用法表示必需、必要。如:回答引出的问句时,假如是否定的回答,不能用’t,而要用’t或’t。,.(,’t.)“+表语”的结构表示推想,它的否定或疑问式用代替。“++过去分词”的结构常用在确定句中,表示对过去发生的行为的推想。它的否定或疑问式用代替。Shanghai.的含义与相像,两者往往可以互换运用,但有各种形式,随的变更而定。与有下列几点不同:表示的是说话人的主观看法,而则往往强调客观须要。如:.I.II.一般只表现在,则有更多的时态形式。二者的否定意义不大相同。如:’t.你可不要去。’t.你不必去。询问对方的意愿时应用。如:I和的用法表示“须要”或“必需”,作情态动词时,仅用于否定句或疑问句中,在确定句中一般用,,,或代替。如:’t.I留意:’t+不定式的完成式“表示原来不必做某事而事实上做了某事”。如:’t.作情态动词时,主要用于疑问句、否定句和条件从句中,一般不用在确定句中。如:I’m.’ta,和常用作实义动词,有时态、人称和数的变更,所不同的是,作实义动词时,在确定句中,后面通常接带的不定式,在否定和疑问句中,后面可接带或不带的不定式。如:I.’t()!I().和的用法用于第一人称,表示征求对方的意愿。如:用于第一、第三人称疑问句中,表示说话人征求对方的看法或向对方请示。如:用于其次、第三人称,表示说话人给对方吩咐、警告、承诺或威逼。如:’t.(警告)I.(承诺).(威逼)表示劝说、建议、吩咐,其同义词是;在疑问句中,通常用代替。如:I的含义较多,用法较活,现介绍三种其特别用法。请看下面的句子:I.我倒是认为最好再试一试。,I.依我看,你是搞错了。I.我倒是劝你别这样做。I.这是我原来想问你的。从以上例句可以看出:情态动词用于第一人称时可以表示说话人的一种谦逊、客气、委婉的语气。还可以用在引导的条件从句,表示一件事听起来可能性很小,但也不是完全没有可能。相当于“万一”的意思。从句谓语由加动词原形构成,主句谓语却不确定用虚拟语气。如:.你万一见到她,请让她给我打个。,.万一你变更办法,请通知我们。I(I)I.万一我明天有时间,我就来。此外,()+结构表示说话人对某事不能理解,感到意外、惊异等意思。意为“竟会”。如:你几天怎么来得这么晚?——贝蒂住在哪里?—I—我怎么会知道呢?I’tI.我真不知道你凭什么认为这件事是我干的。“++过去分词”结构一般表示义务,表示应当做到而事实上没有做到,并包含一种埋怨、责怪的口气。如:I,I.和的用法表示恳求、建议等,比委婉客气。如:表示意志、愿望和决心。如:I.用“”和“()++过去分词”的结构表示推想,主要用于其次、三人称。前者表示对目前状况的推想,后者表示对已经完成的动作或事态的推想。如:I.可表示过去反复发生的动作或某中倾向。表过去习惯时比正式,并没有“现已无此习惯”的含义。如:表料想或猜想。如:I.的用法表示应当。如:表示推想。留意与表示推想时的区分:.(断定他已到家).(不非常确定).(比较直率).(比较含蓄)“++过去分词”表示过去应做某事而实际未做。如:(’t).这时,和可以相互换用。留意:在美国英语中,用于否定句和疑问句时,可以省略。如:’t.,,的用法表示过去的习惯动作或状态,现在已不存在,在间接引语中,其形式可不变。如:在疑问句、否定句、否定疑问句或强调句中,可有两种形式:疑问句否定句I’t.I’t.’t亦可拼作’t,但发音皆为[]。否定疑问句’t’t强调句I,a.I,a.其反意疑问句或简略回答中,也有两种形式:,’t(正式)/(d)n’t(口语),I.,I.(,I.)意为“最好”,后接不带的不定式。如:,(’d/).’t()II’d.(用于进行时态,表“最好马上”).(用于完成时态,表未完成动作)注:①与同意,但较少用。②…用于同辈或小辈,对长辈不行用。意为“宁愿”,表选择,后接不带的不定式。如:I’d.a’t,I.I’d.由于表选择,因而后可接。如:Iaa.I.Ia.I’d’t.(句中的’d不是情态动词,在此是表愿望的实义动词)练习部分一、基础训练1)单项选择1.,.(A)'t(B)(C)'t(D)2."a.""a."(A) (B)'t (C) (D)3..'s.(A) (B) (C) (D)4.,.(A)(B)(C)(D)5.",!'s!"“I."(A)(B)(C)(D)6.Ia,I.(A) (B) (C) (D)7.I't,I.(A) (B)'t (C) (D)'t8.,.(A) (B) (C)'t (D)9...(A)(B)(C)(D)10..(A)'t (B)'t(C)'t(D)'t11.o'(A)(B) (C) (D)12.Ia(A)(B)(C) (D)13."’t.”(A)'t(B)’t(C)'t(D)’t14..(A)(B)(C)(D)15.I.(A) (B)(C) (D)16.I, .(A)I (B)I'd (C)I (D)I17.'s,’t.(A)(B)(C)(D)18.o'..(A)...(B)(C)...(D)19.a.(A)(B)(C)(D)20..(A)(B)(C)(D)2)选择合适的词或词组填空1.Ia.I.2...3.I,.4.I.5.,“!”(’t;’t)6.a.(;)7.EnglandScotlanda.(’t;’t)8.,.9.A:B:,I.10.,.11.,’s.12.,II.13.“I’m.”“.”(;)14.A:I’ta.B:a.15.A:,B:,.二、强化练习1)选择填空1.I’t..A.’tB.’tC.’tD.’t2.’t.A.B.C.D.3.,.A.;B.;C.;D.;4.,.A.’tB.’tC.’tD.’t5...A.B.C.D.6.I’m.A.B.C.D.7..A.B.C.D.8.“”“,.”A.’tB.’tC.’tD.’t9..A.B.C.D.10..A.’tB.’tC.’tD.’t11..a.A.B.C.D.12.I.A.B.C.D.13.I,I.A.B.C.D.14...A.’tB.’tC.D.’t15..I.A.B.C.D.16...A.’tB.’tC.’tD.17.’s,.A.’tB.’tC.D.’t18.,A.’tB.’tC.D.19..A.’tB.’tC.’tD.’t20.—I—,.A.’tB.C.’tD.’t21.’sa.’s,.A.’tB.C.’tD.22.I’t..A.’tB.’tC.’tD.’t23.—’ta.—.I’a.A.,I’tB.,I’tC.,ID.,I24..A.B.C.D.25.——.A.B.C.D.26.,.A.B.C.D.27.——I’m..A.B.C.D.28.’s.A.B.C.D.29.a,A.’tB.C.D.’t30.I,II.A.’tB.’tC.’tD.’t31.,’t.A.B.C.D.32.I,I.A.B.C.D.33.,A.’tB.’tC.’tD.AB34..A.B.C.D.35.’s,A.B.’tC.D.36.,A.B.’tC.D.37...A.B.C.D.BC38.“I.”“’s9568442.”A.’tB.’tC.’tD.’t39..A.B.C.D.40..A.…B.…’tC.…D.…2)强化练习题1)!a.A)'tB)'tC)D)2)'s;.A)B)C)D)3)a;.A)'tB)'tC)'tD)'t4)..A)B)C)D)5)..A)B)C)D)6)'t..A)'tB)'tC)D)'t7)..A)'tB)C)D)'t8),'t.A)B)C)D)9),.A)'tB)'tC)D)'t10)..A)B)C)D)11)I..A)'tB)'tC)'tD)'t12)I't,I.A)B)C)D)13),..A)B)C)D)14)I,;.A)B)C)D)15)..A)B)C)D)16)..A).B).C).D).17).A)B)C)D)18)“'t.”“.”A)'tB)'tC)D)19),.A)B)C)'tD)20)Ia,I.A)B)C)D)21)“”“.”A),B),C),D),22)A)B)C)D)23).A)B)C)D)24).A)B)C)D)25),A)'tB)C)'tD)26).A)B)'tC)D)27).A)B)C)D)28),'t,.A)'tB)'tC)'tD)'t29);.A)B)C)D)30),.A)'tB)C)'tD)'t31)Italy.A)B)C)D)32)Ia.A)B)C)D)33)I,.A)B)C)D)34I't..A)B)C)D)35)9:20't9:25.A)B)C)D)'t3)单句改错(先推断句子是否正确,正确的句子不需改动。)1.2.’t,’t.3.I’m.I’tI,.4.I’,I’.5.I.6.,.7.’t!8..9.,.10.II.三、实力提升1...A.’tB.’tC.’tD.2.I.A.B.C.D.3.II.A.B.C.D.4.I’t.I.A.B.C.D.5.,.A.;B.;C.;D.;6.,.A.B.C.D.7.,.A.;B.;C.;D.;8..A.B.C.D.9.A,.A.’tB.’tC.D.10..I.A.B.C.D.11.,.A.B.C.D.12.—IA.B.C.D.13.,.A.B.C.D.14.—,.A.;B.;C.;D.;15.,’t.A.B.C.D.16.I,I.A.B.C.D.17.I’t.,.A.B.C.D.18.—I—,.I’.A.’tB.’tC.’tD.’t19.aa,.A.B.C.D.20.’so’..A.B.C.D.21.—.—a.A.’tB.’tC.’tD.’t22.,,.A.’t;’tB.’t;C.’t;D.’t;’t23..A.B.C.D.24.—II.—12:00.A.B.C.D.25.—Ia.A.B.C.D.26.—A.I’tB.I’tC.I’tD.I’t27.—’s—I’m.I.A.B.C.D.28.—.A.IB.IC.ID.I29.I,a.A.’tB.’tC.’tD.’t30.—A.B.C.D.解答部分基础训练部分1——56——1011——1516——201.2.3.4.5.’t6.7.’t8.9.10.11.12.13.14.15.强化练习1)选择填空部分答案解析1.D.表示推想时不用于否定句;’t.表示“本不应当做某事而事实上做了”;’t.表示“原来不必做某事而事实上做了”;’t.表示“不行能做过某事”。依据题意,选D。2.A.情态动词后要接带的不定式,的否定式是,所以答案是A。3.A..表示“不要老是做谋事”,含有埋怨、指责、反感等感情色调。4.D.题中的A项和B项都指现在状况;’t表示“不行能去过”;’t表示“本不应当去而事实上去了”。依据题意,选D。5.D..表示“原来能够做某事而事实上未能做成”。6.D.可用于表示惊异、感叹、不满等感情色调的句子,如指过去的动作,则要用.和通常不带感情色调。7.C.题中的是情态动词,后接不带的不定式,主要用于疑问句、否定句和条件句中。8.B.开头的疑问句,否定答语用’t或’t。9.C.通常也视为情态动词(组),后接动词原形,其否定形式为。10.D.作为情态动词,其否定形式为’t;作实义动词时,其否定形式为’t(’t)。11.D.用在确定句中表推想时,语气比,等确定得多。此处“+不定式进行式”表“想必正在……”之意。12.A.……,意为“宁愿(做)……而不(做)……”。13.B.由句意可知,这是对过去发生的事情不太有把握的推想。14.D.’t意为“过去不必做而做了某事”。15.D.表示“过去应当做而没有做某事”。16.C.’t(不能),’t(不准),(不行以),均不合题意。17.D.’t=’t18.D.用在其次人称的疑问句中,为询问(或征求)对方的意愿或向对方提出恳求之意。19.B.表示“过去不应当做而做了某事”,含有“懊悔”、“责怪”、“劝说”,“指责”之意。20.A.开头的疑问句,否定答语常用’t。21.D.疑问句中用于第一、三人称,用来征询对方的看法。22.D.推想“她不行能在会上发言”,表示推想时,不能用于否定句中。23.B.在此处表示“意志(向)”。24.D.表示“过去不应当做而做了某事”,含有“懊悔”、“责怪”、“劝说”,“指责”之意。25.B.表示对现在的事实进行推想。26.C.用于对过去发生的事情进行推想,且较有把握。27.C.表示推想时,比语气确定。28.A.表推想,只用于否定句和疑问句中。29.D.表示推想时,其后的反意问句有两种状况:①对现存状态(现在的事实)进行推想时,反意疑问句中动词用其一般现在形式。②对过去发生的事情进行推想时,若有表过去的时间状语,反意问句用动词的过去式。30.C.’t表示“过去不必做而做了某事”,若表示“不必做某事(且事实上未做)”则用“’t/’t/’t.”31.D.A表示“本能够”,B,C表“本应当”。32.D.表示客观上要求做某事,表示主观上认为必需做某事。33.D.的反意问句应用’t或’t开头。34.C.含“按理应当做……”、“有义务做……”之意。35.C.’s中的一般包括对方在内。36.A.中的一般不包括对方在内。37.D.和均可表“承诺”。38.A.由句后得知句意为“我起先没听清晰对方的号码”,为对过去的事实或发生动作的表述。39.C.“过去(常)做某事”,“习惯于做某事”。40.D.后接动词原形。….为常用结构。强化练习2)答案1——56——1011——1516——2021——2526——3031——35强化练习3)单句改错答案1.()在否定句和疑问句中,后面的可省。2.’t—’t3.—4.—5.—6.—7.()8.—9.—10.—实力提升答案全解1.C从原题中这一信息句可知,“你不必现在还”。2.D从原题中这一信息句可告知考生,“笔丢了”,丢的动作是过去发生的。因此用+表示对过去事实的确定揣测。3.C原题中的这一信息词告知考生,在后的宾语从句中,用过去完成时,表示与过去事实相反的愿望。4.B从原题中的I’t.这一信息可以推断出,用表示过去事实的精确的确定揣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