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物理八年级下册物理期末试卷测试卷(含答案解析)物理八年级下册物理期末试卷测试卷(含答案解析)1.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A.一本物理课本的质量约为20g B.人体的密度约为10kg/m3C.一名中学生的重力约为500N D.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答案:C解析:C【详解】A.一个苹果的质量约为200g,一本物理课本的质量与此相当,故A不符合题意;B.人体的密度与水的密度接近,约为1000kg/m3,故B不符合题意;C.一名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重力约为G=mg=50kg×10N/kg=500N故C符合题意;D.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2.如图所示,木块静止在水平地面上,若沿虚线削去,则()A.木块的重力不变B.地面受到木块的压力不变C.木块对地面的压强减小D.木块的重力和地面受到木块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答案:C解析:C【详解】AB.木块削去一块,质量减小,重力减小,对水平面的压力减小,故AB不符合题意;C.由压强可知,压力变小,受力面积不变,压强变小,故C符合题意;D.木块的重力和地面受到木块的压力,没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不是一对平衡力,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3.如图所示,在一辆表面光滑的小车上,放有质量分别为、的两个小球,随车一起作匀速直线运动。当车突然停止运动,则两小球(设车无限长,其他阻力不计)()A.一定相碰 B.若,则肯定相碰C.一定不相碰 D.无法确定是否相碰物理八年级下册物理期末试卷测试卷(含答案解析)全文共20页,当前为第1页。答案:C物理八年级下册物理期末试卷测试卷(含答案解析)全文共20页,当前为第1页。解析:C【详解】如图可知两小球在表面光滑小车上,即在运动方向上不受力,竖直方向受平衡力,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两球运动状态不变即一定不会相碰,故ABD不符合题意;故C符合题意。故选C。4.下列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增大压强的是()A.书包带做得较宽B.刀刃做得很薄C.坦克装有宽大的履带D.大型平板拖车装有很多轮子答案:B解析:B【详解】ACD.书包带做得较宽、坦克装有宽大的履带、大型平板拖车装有很多轮子,都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积减小压强,故ACD不符合题意;B.刀刃做得很薄,是通过减小接触面积增大压强,故B符合题意。故选B。5.1738年伯努利发现了流体压强与流速有关,以下选项利用伯努利这一发现的是()A.机翼受升力使飞机飞上蓝天B.孔明灯升空C.轮船经船闸从下游开到上游D.人可以很轻松的在死海海面上仰卧不下沉答案:A解析:A【详解】A.根据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飞机机翼上表面空气流速快,受到的气压小,下表面空气流速慢,受到的气压大,所以在机翼上产生了一个向上的压力差,从而使飞机飞上蓝天,故A符合题意;B.孔明灯升空是利用了空气浮力,故B不符合题意;C.轮船经过船闸,是利用了连通器的原理,故C不符合题意;D.人在死海海面不下沉,是由于受到浮力的作用,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物理八年级下册物理期末试卷测试卷(含答案解析)全文共20页,当前为第2页。6.如图所示,重力为G的均匀木棒竖直悬于O点,在其下端施一始终垂直于棒的拉力F,让棒缓慢转到图中虛线所示位置,在转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物理八年级下册物理期末试卷测试卷(含答案解析)全文共20页,当前为第2页。A.F力臂不变,F变大 B.F力臂变小,F变小C.F力臂不变,F不变 D.F力臂变小,F变大答案:A解析:A【详解】拉力F始终垂直于棒,因此拉力F的力臂始终是木棒的长度,因此F力臂不变;重力的力臂在转动的过程中,逐渐增大,即重力与其力臂的乘积增大,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知,F力臂不变,则F会变大;故BCD错误,A正确。故选A。7.物体甲放入水中后,有五分之二体积露出水面,如图1所示;物体甲、乙用不可伸长的细线系住,放入水中后细线被拉直,如图2所示。已知甲的体积是乙的体积10倍,则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A.甲、乙所受的重力之比为6:5B.甲的密度为0.6×103kg/m3C.乙的密度为6×103kg/m3D.图2剪断细线后,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减小答案:C解析:C【详解】ABC.由图1知,物体甲放入水中后,有五分之二体积露出水面,物体甲处于漂浮状态,浮力等于重力,所以F浮甲=G即ρ水V排甲g=mg=ρ甲V甲gρ水(1)V甲g=ρ甲V甲g物理八年级下册物理期末试卷测试卷(含答案解析)全文共20页,当前为第3页。所以甲的密度物理八年级下册物理期末试卷测试卷(含答案解析)全文共20页,当前为第3页。ρ甲=ρ水=×1.0×103kg/m3=0.6×103kg/m3由图2知,物体甲、乙放入水中后,物体甲、乙处于悬浮状态,浮力等于重力,所以F浮总=G总即ρ水g(V甲+V乙)=ρ甲V甲g+ρ乙V乙g由于甲的体积是乙的体积10倍,所以ρ水g(10V乙+V乙)=10ρ甲V乙g+ρ乙V乙g可得11ρ水=10ρ甲+ρ乙ρ乙=11ρ水﹣10ρ甲=11×1.0×103kg/m310×0.6×103kg/m3=5×103kg/m3甲、乙所受的重力之比为====故C错误,符合题意,AB正确,不符合题意;D.图2剪断细线后,甲由于密度小于水的密度,甲物体会上浮,最终漂浮在水面上,甲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甲的重力;由于乙物体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剪断细线后,乙物体下沉,乙物体受到的浮力小于乙物体的重力,所以剪断细线后总浮力减小,由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V排g知排开液体的体积减小,液面降低,由p=ρgh知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减小,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8.如图所示,在大小相同的力F作用下,物体甲、乙、丙(m甲>m乙>m丙)都沿着力F的方向移动了相同距离s,比较力F对三个物体所做的功,正确的是()A.对甲做的功最多 B.对乙做的功最多C.对丙做的功最多 D.一样多答案:D解析:D【详解】因为对三个物体的作用力都是大小相等的力F,三个物体在力F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都是s,根据功的计算公式W=Fs可知,F对三个物体所做的功一样多。故ABC错误,D正确。故选D。物理八年级下册物理期末试卷测试卷(含答案解析)全文共20页,当前为第4页。9.如图所示,是跳水运动员到起跳板上后的情形。此现象中压力的作用效果是: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用力将铅球斜向上直线推出,结果是沿曲线运动,如图所示,这说明重力的作用效果是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物理八年级下册物理期末试卷测试卷(含答案解析)全文共20页,当前为第4页。解析:形状运动状态【详解】[1]跳水运动员到起跳板上后,运动员对跳板的压力作用使跳板的形状发生变化,此现象说明力的作用效果是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2]用力将铅球斜向上直线推出,结果是沿曲线运动,是由于铅球受到的重力作用改变了铅球的运动方向,即改变了铅球的运动状态,说明力的作用效果是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10.如图是实心球离开手后在空中的运动轨迹(不考虑空气阻力的影响),实心球离开手后能继续向前运动是由于________。当实心球运动到最高点Q时,所受的外力全部消失,实心球将_______(选填“静止”、“沿a方向运动”、“沿b方向运动”或“沿c方向运动”)。解析:惯性沿a方向运动【详解】[1][2]实心球被抛出后,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向前运动;此时实心球主要受到重力作用,重力改变小球的运动状态,所以实心球在上升过程中,速度不断减小,当实心球运动到最高点Q时,在竖直方向上速度为零,但由于惯性,在水平方向仍然运动,若此时所受的外力全部消失,由牛顿第一运动定律知,实心球将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即沿a方向运动。11.小莉在学习压强知识时,用气球做了个小实验.她将气球压在一根牙签上,则气球会爆破;但是用同样大小的力将气球压在如图所示的“牙签板”上,则气球完好无损.这个小实验说明压力的作用效果与______有关.解析:受力面积【详解】物理八年级下册物理期末试卷测试卷(含答案解析)全文共20页,当前为第5页。一根牙签,与牙签板的区别是受力面积不同,压力相同的情况下,受力面积越大,压强越小.物理八年级下册物理期末试卷测试卷(含答案解析)全文共20页,当前为第5页。12.司机开车上坡前,往往加大油门,以提高车速,这是为了增大汽车的________(选填“质量”、“惯性”或“动能”);上坡过程中,汽车的重力势能_________。清扫路面垃圾的清洁车,能通过吸尘器将路面上的垃圾吸入车内容器中。清洁车沿水平街道匀速行驶,在清扫垃圾过程中,车的动能将__________(后两空选填“变大”、“变小”或“保持不变”)。解析:动能变大变大【详解】[1]开车上坡,车的质量不变,如果提高车速,则车的动能会增大。[2]上坡过程中,车的质量不变,高度增大,汽车的重力势能增大。[3]因清洁车沿街道匀速行驶,车的速度不变,在清扫垃圾过程中,车的质量增加,所以车的动能将变大。13.如图所示,细线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乒乓球和烧杯的底部,将水缓慢注入烧杯,直到乒乓球静止,细线在竖直方向被拉直(图甲),乒乓球所受的重力___________浮力。再将烧杯底部的一端垫高,使烧杯倾斜,细线仍在竖直方向上被拉直(图乙),与甲图相比,细线对乒乓球的拉力将___________。解析:小于不变【详解】[1]甲中细线在竖直方向被拉直,球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竖直向下的重力和拉力的作用,所以重力要小于浮力。[2]再将烧杯底部的一端垫高,使烧杯倾斜,细线仍在竖直方向上被拉直(图乙),与甲图相比,乒乓球排开的水的体积不变,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浮力不变,重力不变,则细线对乒乓球的拉力将不变。14.中国已迈入高铁时代,图示为高铁站台,站台旁边有一条黄色警戒线,为了保障安全,乘客必须站在警戒线以外,其原因是:高铁急速驶过站台,警戒线区域内的空气流速___________,压强___________,产生向里的压强差;若高铁提速,站台上乘客与行驶的高铁之间的安全距离应___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解析:变大变小变大物理八年级下册物理期末试卷测试卷(含答案解析)全文共20页,当前为第6页。【详解】物理八年级下册物理期末试卷测试卷(含答案解析)全文共20页,当前为第6页。[1][2]当高铁急速驶过车站,警戒线区域内的空气流速会变大,由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可知,警戒线以内的地方空气压强减小,而此时人外侧的空气流动速度慢,人外侧的空气压强大,会产生一个向内侧的压强差,将人推向列车,易出现危险。[3]若高铁提速,则向内侧的压强差会更大,所以应该增大站台上乘客与行驶的高铁之间安全距离。15.如图所示,独轮车车斗和车内的煤受到的总重力G为900N。此重力作用于A点,车轴O为支点。将车把抬起时,作用在车把上的力F至少为___________N。独轮车属于___________杠杆(选填“省力”或“费力”),运送同样多的煤,要想使力F更小些,你的建议是___________。答案:省力见解析【详解】[1]由图可知,车轴O为支点,动力臂为因为阻力臂为30cm即为0.3m,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知,作用在车把上的力至少为[2]由图可知,F是动力,G是阻解析:省力见解析【详解】[1]由图可知,车轴O为支点,动力臂为因为阻力臂为30cm即为0.3m,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知,作用在车把上的力至少为[2]由图可知,F是动力,G是阻力,O是支点。动力臂l1长度为120cm,阻力臂l2长度为30cm,因为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所以该车是省力杠杆。[3]要省力,即减小动力,可以当阻力和阻力臂不变时,增大动力臂,即:两手向车把末端移动;也可减小阻力臂,将石块向车轮方向移动。16.假设质量为m的冰雹从高h处下落,在下落的过程中,所受阻力大小与冰雹下落速度的平方成正比,比例系数为k,则该冰雹降落可能达到的最大速度是______(可以认为冰雹下落过程中质量不变)。在体育中考中,小明同学跳绳项目成绩是150次/min,假设他每次跳离地面的高度为5cm,且每跳一次所用的时间相等,则他跳绳时的功率约为______W。答案:5物理八年级下册物理期末试卷测试卷(含答案解析)全文共20页,当前为第7页。【详解】物理八年级下册物理期末试卷测试卷(含答案解析)全文共20页,当前为第7页。[1]冰雹在下落过程中当速度达到最大时所受的阻力等于重力,由题意得冰雹降落可能达到的最大速度是[2]小明同学体重约500N,一分钟跳得总高度为则他跳绳时的功率约为解析:5【详解】[1]冰雹在下落过程中当速度达到最大时所受的阻力等于重力,由题意得冰雹降落可能达到的最大速度是[2]小明同学体重约500N,一分钟跳得总高度为则他跳绳时的功率约为17.如图是载有木块的一辆平板车,在水平面上以速度v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不计空气阻力,请画出木块所受力的示意图。答案:【详解】木块在竖直方向上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G,竖直向上的支持力F的作用;木块在竖直方向上静止,处于平衡状态,因此:F=G。木块与平板车一起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则木块在水平方解析:【详解】物理八年级下册物理期末试卷测试卷(含答案解析)全文共20页,当前为第8页。木块在竖直方向上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G,竖直向上的支持力F的作用;木块在竖直方向上静止,处于平衡状态,因此:F=G。木块与平板车一起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则木块在水平方向上不受力;从木块的重心位置沿重力与支持力的方向上作出两个力的示意图,木块块所受力的示意图如图所示:物理八年级下册物理期末试卷测试卷(含答案解析)全文共20页,当前为第8页。18.如图所示,请画出杠杆右端所受竖直向下的拉力的力臂L2。答案:【详解】由图知,O为杠杆的支点,物体对杠杆右端拉力方向竖直向下,先反向延长拉力F2画出力的作用线,再由O点作力F2的作用线的垂线,垂线段长即为其力臂,如图解析:【详解】由图知,O为杠杆的支点,物体对杠杆右端拉力方向竖直向下,先反向延长拉力F2画出力的作用线,再由O点作力F2的作用线的垂线,垂线段长即为其力臂,如图19.要用滑轮组将陷在泥中的汽车拉出来,试在图中画出最省力的绕绳方法,并在绳子末端用F表示拉力方向。答案:【详解】物理八年级下册物理期末试卷测试卷(含答案解析)全文共20页,当前为第9页。只有一个动滑轮,要求最省力,绳子先系在动滑轮的固定挂钩上,然后绕过左边的定滑轮,再绕过动滑轮,如图所示:物理八年级下册物理期末试卷测试卷(含答案解析)全文共20页,当前为第9页。。解析:【详解】只有一个动滑轮,要求最省力,绳子先系在动滑轮的固定挂钩上,然后绕过左边的定滑轮,再绕过动滑轮,如图所示:。20.地球附近物体都要受到重力,某实验小组的同学们认为物体的重力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他们用天平、钩码、弹簧测力计进行了如下的探究:(1)如图甲所示是同学们第4次测量中弹簧测力计的读数,该测力计的分度值是______N,此时测力计的示数是______N;(2)同学们将实验数据记录在下表中,请你根据表格中的实验数据,在图乙中作出重力随质量变化的图像;______质量m(kg)0.050.10.150.20.250.3重力G(N)0.511.522.53(3)根据图像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答案:22物体所受重力与其质量成正比【详解】(1)[1]测力计一大格为1N,分成五小格,一格为0.2N,故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物理八年级下册物理期末试卷测试卷(含答案解析)全文共20页,当前为第10页。[2]此时测力计指针正指在2N的刻物理八年级下册物理期末试卷测试卷(含答案解析)全文共20页,当前为第10页。解析:22物体所受重力与其质量成正比【详解】(1)[1]测力计一大格为1N,分成五小格,一格为0.2N,故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2]此时测力计指针正指在2N的刻度线上,所以读数为2N。(2)[3]将重力与质量对应的点画在坐标上,再用直线或者平滑的曲线将它们连接起来,如下图所示(3)[4]从重力与质量关系的图像上看,二者成正比,所以结论是:物体的重力与其质量成正比。21.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中,小明用完全相同的木块分别做了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三个实验。物理八年级下册物理期末试卷测试卷(含答案解析)全文共20页,当前为第11页。(1)将木块放在水平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使木块做______运动,此时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物理八年级下册物理期末试卷测试卷(含答案解析)全文共20页,当前为第11页。(2)小明从甲、乙、两三个实验得出:甲,乙两个实验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有关;______两个实验说明了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3)小明认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跟接触面的面积有关,于是他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将木块沿竖直方向切成两部分继续进行实验验证了自己的猜想,这种做法是错误的,理由是______。答案:匀速直线甲丙没有控制压力大小相同【详解】(1)[1]将木块放在水平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使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此时木块受到解析:匀速直线甲丙没有控制压力大小相同【详解】(1)[1]将木块放在水平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使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此时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2)[2]甲、乙两个实验,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压力不同,测力计示数不同,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有关;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要控制压力大小相同,故甲丙两个实验说明了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3)[3]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跟接触面的面积有关,要控制压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将木块沿竖直方向切成两部分继续进行实验,压力大小改变了,这种做法是错误的,理由是没有控制压力大小相同。22.在“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因素”的实验中,操作步骤如图甲、乙、丙所示。(1)甲、乙、丙实验中,根据__________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这种科学探究方法是__________法。(2)通过比较__________两图可探究受力面积的大小对压力作用效果的影响。下列实例中,直接应用该结论的是__________(选填“A”或“B”)。A.图钉的一端做得很尖B.交通管理部门规定,严禁货车超载(3)将该小桌和砝码放在如图丁所示的木板上,比较图丙中海绵受到的压强p丙和图丁中木板受到的压强p丁的大小关系为:p丙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p丁。答案:海绵的凹陷程度转换乙、丙A等于【详解】物理八年级下册物理期末试卷测试卷(含答案解析)全文共20页,当前为第12页。(1)[1][2]实验中,海绵的凹陷程度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即压力的作用效果是通过比较海绵的凹陷程度来反映的,物理八年级下册物理期末试卷测试卷(含答案解析)全文共20页,当前为第12页。解析:海绵的凹陷程度转换乙、丙A等于【详解】(1)[1][2]实验中,海绵的凹陷程度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即压力的作用效果是通过比较海绵的凹陷程度来反映的,这用到了转换法。(2)[3]要探究受力面积的大小对压力作用效果的影响,需要控制压力大小相同,改变受力面积,图乙丙符合题意。[4]比较图乙、丙所示实验,压力大小相同,乙中受力面积较小,压力作用效果明显,故可得出结论:压力大小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A.图钉的一端做得很尖,通过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符合题意;B.交通管理部门规定,严禁货车超载,通过减小压力来减小压强,不符合题意;故选A。(3)[5]在图丙、图丁中,压力和受力面积相同,由p=可知压强相同,即p丙=p丁。23.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如图所示),小江先用弹簧测力计测出金属块的重力,然后将金属块缓慢浸入液体中不同深度,步骤如图B、C、D、E、F所示(液体均未溢出),并将其示数记录在表中:(1)由实验步骤A可得金属块的重力为______N;分析比较A、B、C、D可知:浮力大小与______有关;分析实验步骤A、E、F可知:浮力的大小还与______有关;(2)分析实验数据可知,F步骤中液体密度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水的密度;(3)金属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大小是______N,金属块密度为______kg/m3;(4)善于思考的小江还想利用家里的电子秤替换弹簧测力计来测量泡沫块受到的浮力:①在底部安装有定滑轮的圆柱形容器中加入适量的水,静止在水平电子秤上(如图甲),电子秤的示数m1为2kg;②把一块不吸水泡沫块放入水中(如图乙),电子秤示数m2为2.2kg;③用细线绕过定滑轮竖直向上拉动物体,使物体浸没在水中(如图丙),电子秤的示数为1.4kg;物理八年级下册物理期末试卷测试卷(含答案解析)全文共20页,当前为第13页。根据实验数据得在丙图中泡沫块受到的浮力为______N泡沫块的密度为______kg/m3。物理八年级下册物理期末试卷测试卷(含答案解析)全文共20页,当前为第13页。答案:7排开液体的体积液体的密度小于1【详解】(1)[1][2][3]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1N,则其读数为2.7N;分析比较A、B、解析:7排开液体的体积液体的密度小于1【详解】(1)[1][2][3]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1N,则其读数为2.7N;分析比较A、B、C、D可知,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同,导致浮力不同,故浮力与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分析实验步骤A、E、F可知,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液体的密度不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同,浮力不同,故浮力还与液体的密度有关。(2)[4]由于在液体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比在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大,由可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大,浮力小,故液体的密度小。(3)[5][6]金属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大小是则金属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大小是1N;金属块质量为金属块体积为金属块密度为金属块密度为。(4)[7][8]在图丙中可知,将电子秤上的圆柱形容器和里面的水和泡沫块当成一个整体,这个整体受到了向下的总重力,和向上的支持力和向上的拉力,而在图乙中可知,这个整体受到了向下的重力和向上的支持力,那么对比乙、丙,减小的支持力即为拉力F,那么拉力F为泡沫块的质量为物理八年级下册物理期末试卷测试卷(含答案解析)全文共20页,当前为第14页。则泡沫块的所受的重力为物理八年级下册物理期末试卷测试卷(含答案解析)全文共20页,当前为第14页。对泡沫块进行受力分析,其受到了向下的拉力,向下的重力和向上的浮力,故浮力的大小为故浮力的大小为;泡沫块的体积为泡沫块的密度为故泡沫块的密度为。24.如图所示的是探究“动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1)实验中,物块B被推动的距离能够反映小球A动能的大小,理由是物块B被推动的距离越远,说明小球A对物块B做功________(2)在探究动能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应该选用质量不同的小球从斜面的_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位置由静止释放。实验表明,速度相同时,质量越大,动能越________(3)进一步探究发现,同一小球下落的高度越高,物块B被推出的距离越________。实验表明,质量相同时________越大,动能越大。(4)分析实验现象,想到如图所示的交通标志牌中,不同车型限速不同的原因是:动能一定时,因为大货车的________大,所以限速低。答案:多相同大远速度质量【解析】【详解】(1)物体B被推动的距离越远,说明小球能够对外做的功越多,具有的动能越大。(2)为了探究动能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应保持小球的速度相同,而质量不同,所以应选用解析:多相同大远速度质量【解析】【详解】物理八年级下册物理期末试卷测试卷(含答案解析)全文共20页,当前为第15页。(1)物体B被推动的距离越远,说明小球能够对外做的功越多,具有的动能越大。物理八年级下册物理期末试卷测试卷(含答案解析)全文共20页,当前为第15页。(2)为了探究动能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应保持小球的速度相同,而质量不同,所以应选用质量不同的小球从斜面的相同位置由静止释放。(3)为了探究动能的大小与速度的关系,应保持小球的质量相同,而速度不同,所以应该选用质量相同的小球从斜面的不同高度由静止释放。(4)分析实验现象,想到如图所示的交通标志牌中,不同车型限速不同的原因是:动能一定时,因为大货车的质量大,所以限速低。故答案为:(1).多(2).相同大(3).远速度(4).质量【点睛】本题考查动能的影响因素,较为简单。25.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1)如图甲,挂钩码前,应把杠杆的平衡螺母向_____调节,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好处是_____;(2)实验过程记录的数据如表,分析数据,得到杠杆的平衡条件是_____。若将图乙中左侧一个钩码取下,则需将右侧钩码向左移动_____格,杠杆才有可能重新平衡;实验次数动力F1/N动力臂l1/m阻力F2/N阻力臂l2/m11.00.020.50.0422.00.044.00.0232.50.031.50.05(3)以下实验中多次实验的目的,与本题多次实验目的不相同的是_____;A.用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的宽度B.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C.阿基米德原理实验(4)图A和图B中的杠杆均静止,两图中弹簧测力计都垂直杠杆,示数分别为F1和F2,则F1_____F2(选填“>”、“<”或“=”);物理八年级下册物理期末试卷测试卷(含答案解析)全文共20页,当前为第16页。(5)如图C,小明父亲使用手机自拍杆拍照时,自拍杆是_____杠杆(选填“省力”“等臂”或“费力”)。物理八年级下册物理期末试卷测试卷(含答案解析)全文共20页,当前为第16页。答案:右便于测量力臂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F1l1=F2l2)1A>费力【详解】(1)[1][2]杠杆左端下沉,为了使它在水平位置平衡,应解析:右便于测量力臂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F1l1=F2l2)1A>费力【详解】(1)[1][2]杠杆左端下沉,为了使它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右调节,使杠杆在不挂钩码时,保持水平静止;这样做的好处是:便于测量力臂,消除杠杆的重力对实验产生影响。(2)[3]根据表中数据分别计算出两侧力与力臂的乘积,可得出的正确结论,即杠杆平衡的条件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F1l1=F2l2)。[4]如图1所示,是已经平衡的杠杆,将图乙中左侧一个钩码取下,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G×3l=3G×nl解得n=1如图是2个小格,则需将右侧钩码向左移动1格,杠杆才有可能重新平衡。(3)[5]测量“物理课本的长度”时多次测量记录多组数据,是为了取平均值的办法来减小误差,提高精度;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阿基米德原理实验时要多次改变物距找像,也是为了找到普遍规律,故选A。(4)[6]做实验时,如图丙所示的杠杆已达到平衡。当杠杆由图乙的位置变成图丙的位置时,其阻力、动力臂不变、阻力臂变小,拉力变小,F1>F2。(5)[7]自拍杆在使用的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属于费力杠杆,费力但可以省距离。26.重为100N,面积为1m2的方形木板,放在水平地面上,再把重力为50N,底面积为50cm2的圆柱体放在木板中央。求:(1)圆柱体对木板的压强;物理八年级下册物理期末试卷测试卷(含答案解析)全文共20页,当前为第17页。(2)地面受到的压强。物理八年级下册物理期末试卷测试卷(含答案解析)全文共20页,当前为第17页。答案:(1)1×104Pa;(2)150Pa【详解】解:(1)圆柱体对木板的压力为F1=G圆柱体=50N由题意可知,受力面积为S1=50cm2=5×10-3m2故圆柱体对木板的压强为(2)解析:(1)1×104Pa;(2)150Pa【详解】解:(1)圆柱体对木板的压力为F1=G圆柱体=50N由题意可知,受力面积为S1=50cm2=5×10-3m2故圆柱体对木板的压强为(2)地面受到的压力为F2=G木板+G圆柱体=100N+50N=150N由题意可知,受力面积为S2=1m2,故地面受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郊游音乐材料活动方案
- 龙舟公司活动策划方案
- 自助串串活动方案
- 财产安全活动方案
- 郭德纲相声活动策划方案
- 茶道美学活动策划方案
- 餐厅月团建活动方案
- 蹦床篮球组合活动方案
- 龙船漂移活动方案
- 鼓圈减压活动方案
- 库房供暖合同协议
- 防雷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建设单位与总包单位实名制管理协议
- 危重患者转运及安全管理
- Unit 3 Keep Fit Section B(1a-2c) 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人教版英语七年级下册
- 史学论文写作教程(第2版)课件 第一章 论文的选题;第二章 论文的标题
- 2025年国防教育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
- 梁式转换层悬挂式施工和贝雷梁施工技术
- 【艾青诗选】批注
- 护士在社区护理中的工作职责和技能要求
- 2025年度工业园区物业收费及服务标准合同范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