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言文翻译复习(读一读、练一练、讲一讲)一、读一读知识略解(一)、文言文翻译的规范和要求1、字字落实;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字字落实”是文言文翻译的最基本要求。所谓“字字落实”,就是在翻译时,将文言语句中的每个字都落到实处,每个字都要在翻译中体现出来,不得漏掉一个字。即使是遇到发语词、语助词、语气词这些无法直接译出来的字词,考生也要明白哪些字词是不需要翻译出来的,要在自己的心中将它落到实处。下面以试题为例来说明。例1:一时工作文词者,鲜能过也。(《曾巩传》)译文:当时擅长写文章的人,很少能有超过(他)的。例2:又临渭置采木场,戎人不之争,移帐而去。(《张佶传》)译文:(张佶)又(在)靠近渭水(的地方)设置了采木场,戎人没有争抢这个地方,迁移帐篷离开了。“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是文言文翻译最基本的方法,也是保障达到“字字落实”基本要求的方法。“直译为主”,是说对于大多数句子、大多数语汇,可以采取直接翻译的方式来进行;“意译为辅”,是说对于少数难以直接翻译的句子或句中的部分语汇,就要根据意思来翻译。如:例3: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劝学》)译文:借助车马的人,不是脚走得快,却能到达千里之外的地方。这里“利足”译为“脚走得快”就是意译。例4:若以其贫老邪,耋齿甚多,屡室比空,非吾一人而已。(09全国二卷)译文:如果因为我又穷又老的话,老人很多,家家户户经常贫穷,不止是我一个人而已。这里“耋齿”译为“老人”,“比室”译为“家家户户”都是意译。客观地说,意译比直译有难度,需要根据词语的本意及上下文来揣摩。2、要识别并重点译好得分点。文言文翻译跟任何题目一样,都是按得分点给分的,而且多是每1分一个得分点。考生要通过训练,识别出句中的得分点,然后重点译好这些得分点。文言文翻译中的得分点有:(1)重要的文言实词(尤其是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2)重要的文言虚词(《考试说明》中规定的18个虚词);(3)文言句式(省略句、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和固定句式);(4)文言特殊用法(通假字、互文句式、偏义复词,特别是词类活用)。例5:曹州民有被诬杀人者,诏往案之,发摘奸伏,冤人得雪。(5分)译文:曹州有个被诬陷杀人的百姓,(张佶)奉诏前去查办这个案子,揭发出隐藏未露的坏人,蒙冤百姓的冤情得以洗雪。得分点分析:定语后置“民有被诬杀人者”,文言实词“诏”“按”“发摘”。例6:巩饮食冠裳之,假以骑从,夸徇四境。(《曾巩传》)译文:曾巩就招待他吃饭,送给他帽子和衣服,把车马和随从借给他,在齐州四境夸示炫耀。得分点分析:名词动用“饮食冠裳”,文言实词“假”,宾语省略“假(之)”,状语后置“以骑从”,介词省略“夸徇(于)四境”。例7:而其独宜于晓之故,人则未之察也。(3分)(李渔《闲情偶寄.柳》)译文:而它单单适宜在早晨(听赏)的缘故,人们就没有觉察它。得分点:代词“其”;省略动词“于晓(听赏)”;宾语前置“未之察”。3、要做到文从句顺文句通顺是语言表达的一般要求,凡语言表达都必须遵从。将古汉语翻译成现代汉语,必须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规则和表达习惯。有些学生只注意将文言词句对译过来,而不习惯考虑通顺与否,那是不行的。即使词句意思都翻译正确了,但是不通顺,也是要扣分的。考生一定要养成斟酌、推敲语句的习惯。译过以后一定要读一读,看看是否通顺流畅。如果不通顺,不流畅,就要对它进行修改润色。综上所述,文言文翻译的基本要求有三:一要字字落实,二要抓得分点,三要文从句顺。这三点必须做到。4、“信、达、雅”,是翻译文言文句子的基本要求。“信”就是“真实”。要求译文忠实于原文,准确表达原文的意思,不歪曲,不遗漏,不随意增减意思。原文和译文必须是一一对应的关系;例如: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郑国人让我掌管他们国都的北门的钥匙“达”就是“通达”。要求译文通顺明白,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语言通畅,没有语病。例如:以勇气闻名于诸侯凭勇气闻名在诸侯中间(误)凭着勇气在诸侯中间闻名“雅”所谓“雅”,就是“典雅”。侧重于译文本身的提炼,要求译文选用的词语比较考究,规范得体,简明优雅,文笔优美,富有表现力高考要求:在高考中,主要落实在一个“信”字,其次才是一个“达”字,至于“雅”,这是较高要求,有朝此目标努力的意识即可,考试一般不做要求。(二).文言文翻译的技巧和方法文言文翻译不易,也算是高考中的一个“高难度动作”。其中有一定的方法和技巧。考生掌握这些方法和技巧,做起来就会得心应手,容易得多;否则,就会捉襟见肘,甚至难以完成。1)、要把文言语句放到上下文中理解。要译好一个句子,同样要遵从“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要把文言语句放到上下文中来理解,放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来斟酌。判定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一字多义的实词到底是哪个义项,文言句式是如何选用的,怎样准确断句,意译如何进行,这些都要依托上下文。离开了一定的语言环境,句子往往很难准确理解,也就很难能翻译好。有些考生不注重推敲上下文,两眼只盯着要求翻译的句子本身,结果是“欲速则不达”,翻译中出现偏差甚至错误,这就是没有语境意识造成的。2)、翻译最基本的方法是将单音节词转换成双音节词。古汉语与现代汉语的最大区别在于,古汉语以单音节词为主,即一个字就是一个词;而现代汉语以双音节词为主,即由两个字构成一个词。将古汉语翻译成现代汉语,在多数情况下就是把单音节词转换成双音节词。理解并掌握了这一方法,许多翻译题做起来就不难了。例8:自以不能广施,至使此人颠沛,乃于所植竹处沟上立小桥,令足通行。译文:自己认为不能够广泛施恩,以至使得这个人跌倒了,于是就在种植竹子处的水沟上建立一座小桥,让人足以能够通行。原句中的“自”“以”“广”“施”“至”“使”“此”“乃”等都是由单音节词换成了双音节词。3)、掌握文言文翻译的“换”“调”“留”“增”“补”“删”五字诀。五字诀是译文语言组织的基本方法和技巧。举例简述如下:(1)“换”。对那些词义已经发展,用法已经变化,说法已经不同的词,在译文中替换为现代汉语。单音节换成双音节、偏义复词换成句中义、通假字换成句中义、词类活用换成活用后的句中义。例:吾性不喜华靡:我生性不喜欢豪华奢侈。昼夜勤作息:日夜不停地辛勤劳作至莫夜月明:到了晚上月亮明亮履至尊而制六合:登上帝位控制天下例9:叟识其意,曰:“老夫无用也。”各怀之而出。(09安徽卷)译文:老人知道了我们的心思,说:“我不需要(它们)了。(于是我们)各自揣着书出来了。“叟”换成“老人”,“识”换成“知道”,“意”换成“心思”,“怀”换成“揣着”。(2)“调”。对文言语句位置与现代汉语不同之处,调整:特殊句式加以调整(宾语前置、介词结构后置、定语后置、主谓倒装、状语后置)。例如:古之人不余欺也:古时候的人没有欺骗我非铦于钩戟长铩也:(农具木棍)不比钩戟长矛锋利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强健的筋骨如例5中的定语后置,例6中的状语后置,例7中的宾语前置。(3)“留”。保留古今词义完全相同的一些词。保留特定的专名术语,如人名、地名、朝代名、国名、民族名、官号、谥号、年号、特殊称谓、某些典章制度名称、度量衡单位、特殊的学术或专业术语,现在已经消失的事物等。如:赵惠文王十六年拜相如为上大夫庐陵文天祥例10;与郡丞元宝藏深相交结,前后令长,未有不受其指麾者。(09年全国一卷)译文:与郡丞元宝藏结交很深,前前后后的县令县长,没有不受到他指挥的。(4)“增”。文言文省略现象较为突出,如省略句中的主、谓、宾成分,介词,数词后面的量词,甚至还有省略一个分句的现象,翻译时应根据现代汉语的语法规律增补必要的语言成分。(成名)审谛之,(蟋蟀)短小,(蟋蟀)黑赤色,顿(觉得它)非前物。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氾南如例1中的省略宾语,例2中的省略主语,例6中的介词省略,例7中的动词省略等。(5)“补”。就是将文中省略掉部分补充出来。(6)“删”。文言语句中有些虚词的用法,现代汉语没有类似用法的词语,也没有类似的句法结构,翻译时只能删除削减。如发语词“夫”“维”,起提宾作用的助词“之”经及一些凑足音节的助词。如例9中的“也”“而”。4、增强文言功底,培养文言语感。这是做好翻译题乃至做好所有文言文题目最根本的一点。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的形成和提高决非一朝一夕之功。以上所讲的方法和技巧说到底都还是“末技”;其实,根本的技巧还是来自功底,来自内力。为了增强文言功底和文言阅读的内力,考生一要做好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词类活用等方面的知识储备;二要注重平时积累。文言知识点很多,考生要养成积累的习惯,随时随地、一点一滴地积累,聚沙成塔,集腋成裘;三要注意复习以前学习过的课文,因为做高考题许多就是对平时学习过的课文知识和能力的迁移,甚至有些考查的知识点就直接来自学习过的课文。因此要回归课本,尤其是对于文言文阅读能力较弱的同学;四要多练习,通过练习来掌握500字左右的文言文段的阅读套路,培养文言语感,增强解题能力。二、练一练,讲一讲文言文翻译专题复习(一)1.把下面一段文言文中画线的部分译成现代汉语管仲曰:“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①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译②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译2.阅读下面-段文言文,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魏文侯问于李克曰:“吴之所以亡者何也?”对曰:“数战数胜。”文侯曰:“数战数胜,国之福也.其所以亡何也?”李克曰:“数战则民疲;数胜则主骄。以骄主治疲民,此其所以亡也。”(刘向《新序·杂事》)译文:3.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太史公《陈涉世家》:“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又曰:“戍死者固什六七,且壮士不死则已,死即举大名耳。”迭用七死字,汉书因之。汉《沟洫志》载贾让治河策云:“河从河内北至黎阳,为石堤,激使抵东郡平刚;又为石堤,使北抵黎阳观下;又为石堤,使东北抵东郡津北;又为石堤,使西北抵魏郡昭阳;又为石堤,激使东北百余里。”间河再西三东,凡五用石堤字而不为冗复,非后人笔墨畦径所能到也。①《汉书》因之②间河再西三东,凡五用石堤字而不为冗复4.翻译下一段划线文言文。景公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公被狐白之裘,坐堂侧陛。晏子入见,立有间。公曰:"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晏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晏子曰:"婴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今君不知也。"公曰:"善。寡人闻命矣。"乃令出裘发粟以与饥寒者。5.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夫学者所以求益耳。见人读数十卷书,便自高大,凌忽长者,轻慢同列。人疾之如仇敌,恶之如鸱枭。如此以学自损,不如无学也。译文:6.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申子(申不害)请仕其从兄官,昭侯不许也。申子有怨色。昭侯曰:“非所谓学于子者也。听子之谒,而废子之道乎?又亡其行子之术,而废子之谒乎?①子尝教寡人循功劳,视次第。今有所求,此我将奚听乎?”②申平乃辟舍请罪,曰:“君真其人也!”(选自《战国策》)①译文:②译文:7.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李离者,晋文公之理也。过听(听察案情有误)杀人,自拘当死(把自己拘禁起来判以死罪)。文公曰:“官有贵贱,罚有轻重。下吏有过,非子之罪也。”李离曰:“臣居官为长,不与吏让位;受禄为多,不与下分利。①今过听杀人,傅其罪下吏,非所闻也。”辞不受令。文公曰:“子则自以为有罪,寡人亦有罪邪?”②李离曰:“理有法,失刑则刑,失死则死。公以臣能听微决疑,故使为理。今过听杀人,罪当死。”遂不受令,伏剑而死。(选自《史记》)①译文:②译文:8.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贞观七年,太宗幸蒲州,刺史赵元楷课父老服黄纱单衣,迎谒路左,盛饰廨宇,修营楼雉以求媚。①又潜饲羊百余口鱼数千头,将馈贵戚。太宗知,召而数之曰:“联巡省河、洛,经历数州,凡有所须,皆资官物。卿为饲羊养鱼,雕饰院宇,此乃亡隋弊俗,今不可复行!当识臣心,改旧态也。”②以元揩在隋邪佞,故太宗发此言以戒之。元楷惭惧,数日不食而卒。(选自《贞观政要》)①译文:②译文:9.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初,范文正公贬饶州,朝廷方治朋党,士大夫莫敢往吊,王侍制质独扶病饯于国门,大臣责之曰:“君,长者,何自陷朋党?”王曰:“范公天下贤者,顾质何敢望之;若得为范公党人,公之赐质厚矣!”闻者为之缩颈。①译文:②译文:文言文翻译专题复习(二)1.王烈字彦方,太原人也。①少师事陈实,以义行称。乡里有盗牛者,主得之,盗请罪曰:②刑戮是甘,乞不使王彦方知也。'烈闻而使人谢之,遗布一端。或问其故,烈曰:'③盗惧吾闻其过,是有耻恶之心,既怀耻恶,必能改善,故以此激之。'后有老父遗剑于路,行道一人见而守之,至暮,老父还,寻得剑,怪而闻其姓名,以事告烈。④烈使推求,乃先盗牛者也。诸有争讼曲直,将质之于烈,⑤或至涂而返,或望庐而还。其以德感人若此。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①少师事陈实,以义行称。②刑戮是甘,乞不使王彦方知也。③盗惧吾闻其过,是有耻恶之心。④烈使推求,乃先盗牛者也。⑤或至涂而返,或望庐而还。2.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翻译画线的句子。庄子之齐,见饿人而哀之,饿者从而求食。庄子曰:'吾已不食七日矣!'饿者吁曰:'吾见过我者多矣,莫我哀也;哀我者,惟夫子。向使夫子不不食,其能哀我乎?!'(1)吾见过我者多矣,莫我哀也。(2)向使夫子不不食,其能哀我乎?!4.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注)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注:淫慢,过度享乐与怠慢。(1)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2)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3)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5.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1)(2)6.冯异为人谦退不伐,行与诸将相逢,辄引车避道。进止皆有表识,军中号为整齐。每所止舍,诸将升坐论功,异常独屏树下,军中号曰'大树将军'。及破邯郸,乃更部分诸将,各有配隶,军中皆言愿属大树将军,光武以此多之。(《后汉书冯异传》)(1)冯异为人谦退不伐。(2)军中皆言愿属大树将军,光武以此多之。7.昔周人有仕数不遇,年老白首,泣涕于途者。人或问之:'何为泣乎?'对曰:'吾仕数不遇,自伤年老失时,是以泣也。'人曰:'仕奈何不一遇也?'对曰:'吾年少之时,学为文,文德成就,始欲仕宦,人君好用老。用老主亡,后主又用武。吾更为武,武节始就,武主又亡。少主始立,好用少年,吾年又老。是以未尝一遇。⑴人或问之:'何为泣乎?'⑵吾更为武,武节始就,武主又亡。8.戎夷违齐如鲁。天大寒,而后门。与弟子一人宿于郭外。寒愈甚,谓其弟子曰:'子与我衣,我活也;我与子衣,子活也。我,国士也,为天下惜死;子,不肖人也,不足爱也。子与我子之衣。'弟子曰:'夫不肖人也,又恶能与国士之衣哉?'戎夷曰:'嗟乎!道其不济夫!'解衣与弟子,夜半而死,弟子遂活。谓戎夷其能必定一世,则未之识;若夫欲利人之心,不可以加矣!⑴子,不肖人也,不足爱也。⑵嗟乎!道其不济夫!9.余病痞(肚子里生的硬块)且悸,谒医视之,曰:'惟伏神(中药名,外形像芋)为宜。'明日,买诸市,烹而饵之,病加甚,召医而尤其故。医求观其滓,曰:'吁!尽老芋也。彼鬻药者欺子而获售。子之懵也,而反尤于余,不以过乎?'余戍然惭,忾然忧。推是类也以往,则世之以芋自售而病乎人者众矣,又谁辨焉!⑴召医而尤其故。⑵彼鬻药者欺子而获售。10.齐王厚送女,欲妻屠牛吐。屠牛吐辞以疾。其友曰:“子终死腥臭之肆而已乎,何谓辞之?”吐应之曰:“其女丑。”其友曰:“子何以知之?”吐曰:“以吾屠知之。”其友曰:“何谓也?”吐曰:“吾肉善,如量而去苦少耳。吾肉不善,虽以他附益之,尚犹贾不售。今厚送之,子丑故耳。”其友后见之,果丑。——韩婴《韩氏外传》卷九①子终死腥臭之肆而已乎,何谓辞之?②吾肉善,如量而去苦少耳。吾肉不善,虽以他附益之,尚犹贾不售。文言文翻译复习(读一读、练一练、讲一讲)文言文翻译专题复习(一)答案1.①我曾经替鲍叔谋划事情,却使鲍叔更加困窘(或译为“却使事情更加糟糕”),但鲍叔不认为我愚蠢,他知道时运有好的时候,有不好的时候(“时”翻译为“运气”、“利”译为“顺利”也对)。②人们不赞美管仲的贤明却赞美鲍叔能够识别人才(“天下”译为“天下人”“知”译为“了解”也对)2.屡次作战,人民就要疲困;屡次胜利,君主就容易骄傲。以骄傲的君主,统治疲困的人民,这就是灭亡的原因.3、①《汉书》沿用了(这些文句)②阻隔黄河两次向西三次向东,共五次使用“石堤”一词却不让人感到冗长累赘。4、翻译:景公在位当政时,曾连续下雪三天而不放晴。景公穿着白色的狐裘大衣,坐在大堂一边的台阶上。晏子入宫觐见,站了一会儿,景公说,“奇怪啊,下了三天雪可却不那么冷。”晏子说:“天真的不冷吗?”景公笑了笑。晏子说:“晏婴我听说古代贤明的君王自己饱了却知道别人饿着,自己暖了却知道别人冻着,自己安逸了,却能知道别人正在辛劳。可惜现在您却不知啊!”景公说:“好!寡人我受教了。”于是拿出裘衣与粮食,发放给那些受饥寒煎熬的人们5、人们恨他像恨仇敌一样。讨厌他像讨厌猫头鹰一样,像这样因为有点学问而损害了自己,(还)不如没有学问。6.①你曾经教导我要按照功劳的大小,安排相应的官职等级。现在你要我让你的堂兄做官,这样,我将听从哪一种意见呢?(重点考查对“尝”“循”“次第”的理解和宾语前置句式。)②申不害就退避一段距离,请求(昭侯)治罪,说:“君王真是(我理想中的)有道明君啊。”(重点考查对“辟舍”“其人”的理解。)7、①“……现在错判案件杀死了人,(却)把那罪名归属下边的官吏,没听说这样的道理啊。”(重点考查,对“过听”和通假字“傅”,以及“所”的理解。)②李离说“狱官是有法规的,(狱官)错判了刑,(自己)就该受刑;错杀了人,(自己)就该被杀。”(重点考查对“理”、两个“刑”、两个“死”的理解,以及省略成分的增补。)8、①(赵元楷)又暗地里养了一百多只羊、几千条鱼,准备赠送给皇帝的亲属。(重点考查对“潜”“馈”“贵戚”的理解。)②因为元楷在隋朝就是一个奸邪谄媚的人,所以太宗说这番话来警告他。(重点考查对“以”“邪佞”“故”“戒”的理解。)9、.①侍制王质独自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统编教材五年级下册语文家长阅读指导计划
- 远红外线的课件
- 公务员戒烟行为改善措施
- 燃气维修人员管理办法
- 爆破物品销毁管理办法
- 特价卫浴库存管理办法
- 特殊企业指标管理办法
- 特殊特性清单管理办法
- 特殊门诊考核管理办法
- 特种设施安全管理办法
- 画法几何及土木工程制图课件
-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第7章剩余价值的分配
- 成品出货检验报告模板
- 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语段综合专项练习题汇编(含答案)
- 香豆素抗凝血药华法林及其类似物的合成
- 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地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实施方案
- GB/T 5453-1997纺织品织物透气性的测定
- GB/T 14315-2008电力电缆导体用压接型铜、铝接线端子和连接管
- 农民工工资表(模板)
- 《室内空间设计》第三章课件
- 学习《北方民族大学学生违纪处分规定(修订)》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