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病夏治三伏贴16.30_第1页
冬病夏治三伏贴16.30_第2页
冬病夏治三伏贴16.30_第3页
冬病夏治三伏贴16.30_第4页
冬病夏治三伏贴16.30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冬病夏治三伏贴——应用与禁忌2021/10/101穴位贴敷穴位贴敷在我国应用历史悠久,具有操作简便、适应症广等特点,属于中医特色治疗方法之一,近年来,随着冬病夏治穴位贴敷(以下简称“三伏贴”)日益推广普及,成为夏季开展的重要医疗活动之一。2021/10/102三伏贴规范化治疗为加强“三伏贴”技术应用管理,规范临床应用,保障医疗安全,提高临床疗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出台相应的应用管理通知,要求对“三伏贴”应用范围做出规范。2021/10/103在2013年中管局发布的《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加强对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技术应用管理的通知》中指出:“三伏贴”主要适用于反复发作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也可用于以反复发作、冬季加重为临床特点,中医辨证为寒证的其他疾病。严禁为追求经济效益不合理扩大应用范围及应用人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加强对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技术应用管理的通知》:2021/10/104思考:Q1.为何要选在最炎热的三伏天气进行贴敷?Q2.为何只适用于慢性虚寒性疾病?Q3.对于热性疾病应用有何不良后果?Q4.三伏贴治病疗效能否能立竿见影?2021/10/1052三伏贴临床与机理研究3三伏贴适应症4三伏贴禁忌症1冬病夏治理论源流5三伏贴注意事项2021/10/106何谓冬病、缘何夏治冬病,顾名思义,是指在寒冬季节容易发作或病情加重的疾病。此类疾病都有虚证、寒症的共同特点,患有“冬病”的人多属于阳虚体质。夏治,自然界夏季阳气最旺,人体的阳气在夏天也达到最高,尤其是三伏天肌肤腠理开泄,选取穴位贴敷,药物最容易由皮肤渗入穴位经络,能通过经络气血直达病所,祛除体内陈寒,并为肌体储备阳气。阳气充足则疾病易发季节不易被寒邪所伤。使人体各部的功能得以保持协调和相对的平衡。2021/10/107冬病夏治的理论依据从阴阳五行论冬病夏治从冬至开始,阳气开始复生,阴气开始消退,到夏至,阳气的盛复达到了顶点,同时阴气的消退也趋于尽头;从夏至开始,阴气开始复生,阳气开始消退,到冬至,阴气的盛复达到了顶点,同时阳气的消退也趋于尽头。根据阴阳制约关系,在夏季三伏天,阳气最旺和体内寒凝之气易解之时,扶益阳气,可达到祛寒目的,从而使失衡阴阳达到稳态。2021/10/108冬病夏治的理论依据从四时气候论冬病夏治

早在春秋战国时代《黄帝内经》即有记载,一年之中节气更迭:春温、夏热、长夏湿、秋凉、冬寒。人体脏腑、气血,随着节气变化,也会随之发生顺应改变,出现周期性盛衰。夏天乃一年中阳盛阴衰之季,而“三伏”又是一年中阳气最旺盛的季节,人体的阳气也之达到顶峰,此为恢复人体阳气最佳时机,此时以阳克寒,驱散患者体内的阴寒之气,将冬病之邪消灭在蛰伏状态,从而可达到“冬病夏治”。2021/10/109冬病夏治的理论依据从体质与治疗论冬病夏治冬病病人在冬季由于寒气太过而致病,即使到了夏至阳气至盛之时也未能消退,此时若补益阳气则可以有效克制体内阴寒之气。一可采用辛温药,温阳祛寒,以消除冬病的病根。二采用“随而济之”的补法,即在“夏至”以后,阳气渐去之时以温阳之药随而济之,起到助阳的作用。如《素问·

脉要精微论》云:“四时之病,以其胜治之愈也”。2021/10/1010何谓三伏贴三伏贴是冬病夏治的方法之一,它是在三伏天对穴位进行药物贴敷的一种治疗方法,属于天灸的一种。三伏天贴敷的时间是指初伏、中伏、末伏三个庚日,在时间治疗学上,中医认为庚日属金,以五行而论,与肺相配,为驱散内伏寒邪最好节气日期。2021/10/1011明末清初张璐著《张氏医通》载:“冷哮灸肺俞、膏肓、天突,有应有不应。夏日三伏中,用白芥子涂法,往往获效。”“方用白芥子净末一两、延胡索一两,甘遂、细辛各半两,共为细末入麝香半钱,杵匀,姜汁调涂肺俞膏肓、百劳等穴,涂后麻冒疼痛,切勿便去,候三柱香足方可去之。十日后涂一次,如此三次病根去矣!”三伏贴的理论溯源2021/10/1012三伏贴作用机理研究现代研究发现,药物贴敷后可使局部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快。药物透过表皮细胞间隙并经皮肤本身的吸收作用,使之进入人体血液循环而发挥明显的药理效应。2021/10/1013三伏贴作用机理研究另外,通过神经反射激发机体的调节作用,使其产生抗体,提高机体免疫能力,增强体质。还可能通过神经-体液的作用而调节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的功能,改善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兴奋性,血清中的IgG、IgA含量得到提高,从而增强机体免疫力,降低机体过敏状态。2021/10/1014三伏贴作用机理研究药物贴敷于皮肤,不经过肝的“首过效应”和胃肠道的破坏而直接作用于人体,且皮肤间层具有储存特性,使药物浓度曲线趋于平缓,避免了口服或注射给药途径表现出的时间-血药浓度曲线的峰谷现象。同时结合腧穴特殊性能,发挥较强的药效作用,维持较长的药效时间。2021/10/1015三伏贴临床研究富菊艳等[1]用白芥子30g、延胡索30g、甘遂15g、细辛15g,共研成细末,与生姜汁调成膏状贴敷于双侧肺俞、心俞、膈俞以及定喘等穴位,治疗支气管炎650例,哮喘350例,痊愈:1年以上无复发,共360例(36%)。好转:症状减轻,急性发作次数明显减少,共520例(52%)。无效:症状未见减轻,共120例(12%)。

[1]富菊艳,蒋文秀.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与哮喘体会[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13(13):1745.2021/10/1016三伏贴临床研究常桂婧[2]选择143例冷哮证患者开展随机安慰剂对照试验,治疗组采取三伏贴穴位贴敷方法,对照组贴敷安慰剂,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血嗜酸性粒细胞以及血IgA,评价三伏贴预防哮喘的临床疗效。结果显示治疗组患者在治疗后IgA水平高于治疗前,同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表明本法有增强哮喘患者体液免疫功能的作用。

[2]常桂婧,喘敷贴三伏穴位贴敷预防冷哮证的临床研究[J].中西医结合研究,2013,5(1):5-82021/10/1017三伏贴临床研究梁远兰等[3]以白芥子、延胡各200g,甘遂、细辛各取适量组方;初伏选穴位:定喘、肺俞、脾俞;中伏选取穴位:风门、心俞、肾俞;末伏选取穴位:膏肓俞、膈俞、三焦俞治疗过敏性鼻炎80例。其中,治愈:症状消失7O例,占87.5%;有效:发作次数减少,发作时间缩短8例,10.0%无效:症状无改变2例,占2.5%。

[3]梁远兰,卢里琼,谢风云.过敏性鼻炎患者“三伏”穴位敷贴80例疗效观察与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6,12(9):1663-1664.2021/10/1018三伏贴临床研究蔡建新[4]观察三伏贴穴位贴敷防治小儿哮喘的临床疗效及对小儿哮喘IL-4、IFN-γ的影响,探讨咳喘三伏贴防治小儿哮喘可能的作用机制。结果发现三伏贴穴位敷贴可减轻小儿哮喘的发作程度,可降低IL-4及增高IFN-γ水平,使TH1/TH2达到平衡,达到预防哮喘发作的目的。

[4]蔡建新,咳喘三伏贴防治小儿哮喘临床观察[J].光明中医,2008,23(2):143-1452021/10/1019三伏贴临床研究赵兴奎等[5]将106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同时给予基础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三伏贴治疗。结果显示三伏贴治疗RA有较好的疗效,对症状与体征的改善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能协助抗风湿病药物控制病情,有效抑制关节炎症,具有良好的免疫调节作用,且无重大不良事件发生。

[5]赵兴奎,尹楠,高花荣等,三伏贴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0,25(10):1714-17162021/10/1020三伏贴临床研究张寅[6]观察三伏贴治疗虚寒型泄泻的疗效,以常规内科治疗组为对照组,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变化。结果发现三伏贴组优于常规内科治疗组。同时提示在临床中以白芥子散为主方,加入温补脾肾药物治疗脾肾阳虚的泄泻也取得满意效果。

[6]张寅,三伏贴治疗虚寒型泄泻52例[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3,29(1):422021/10/1021适应症及穴位选择呼吸系统疾病:冬季容易发作的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过敏性鼻炎等患者,以及怕冷、怕风、冬季反复感冒的虚寒体质患者。可选定喘、大椎、风门、肺俞、脾俞、肾俞、膏肓等穴。2021/10/1022适应症及穴位选择小儿疾病:反复呼吸道感染、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慢性咳嗽、消化不良、遗尿等。选用关元、膏肓、气海、足三里、肾俞、肺俞、天突等穴。2021/10/1023适应症及穴位选择消化系统疾病:慢性胃炎,胃溃疡,胃胀,胃酸,胃痛,胃肠功能紊乱,慢性腹泻。可选中脘、下脘、天枢、神阙、足三里、气海、脾俞、胃俞等穴。2021/10/1024适应症及穴位选择骨关节疾病: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引起的各种颈,肩,腰腿痛等。可选疾病部位或者临近的穴位以及曲池、足三里、外关、阳陵泉等穴。2021/10/1025禁忌症及注意事项根据2008年4月中国针灸协会制定并发布的《针灸技术操作规范第九部分:穴位贴敷》及2013年中管局发布的《中医养生保健技术操作规范(II)——穴位贴敷》,总结三伏贴的禁忌症及注意事项如下:2021/10/1026禁忌范围贴敷局部皮肤有创伤、溃疡、感染或有较严重的皮肤病者,应禁止贴敷。孕妇腹部、腰骶部以及某些可促进子宫收缩的穴位,如合谷、三阴交等,应禁止贴敷,有些药物如麝香等孕妇禁用。对药物或敷料成分过敏者禁用。2021/10/1027慎用范围艾滋病、结核病或其它传染病者慎用支气管扩张、糖尿病、血液病、恶性高血压、严重心脑血管疾病、严重肝肾功能损害、恶性肿瘤慎用。病情发作或加重期慎用。颜面五官部位、关节、心脏及大血管附近,慎用贴敷。久病、体弱、消瘦慎用。2021/10/1028对于所贴敷之药,应将其固定牢稳,以免移位或脱落。凡用溶剂调敷药物时,需随调配随敷用,以防挥发。凡用膏剂贴敷,膏剂温度不应超过45℃,以免烫伤。对胶布过敏者,可选用低过敏胶布或用绷带固定贴敷药物。对于残留在皮肤上的药膏,不宜用汽油或肥皂等刺激性物质擦洗。注意事项2021/10/1029贴敷药物当日尽量避免运动,减少出汗,注意局部防水,若洗澡应进行淋浴,贴敷的局部皮肤不要擦洗,以免导致破溃、感染、甚至影响下次贴敷。避免在温度过低房间久留,也不要让电扇或空调直吹贴敷的穴位。贴敷期间禁食生冷、海鲜、辛辣刺激性食物。注意事项2021/10/1030皮肤反应

贴敷后局部皮肤可出现潮红、轻微红肿、小水泡、微痒、烧灼感、色素沉着等情况,均为药物的正常刺激作用,不需特殊处理,但应注意保持局部干燥,不要搓、抓局部,也不要使用洗浴用品及涂抹其他止痒药品,防止对局部皮肤的进一步刺激。若出现情况以下异常情况,应及时进行处理。

注意事项2021/10/1031皮肤反应

贴敷药物后,局部出现热、凉、麻、痒或轻度疼痛属正常现象,如贴敷处有烧灼或针刺样剧痛,难以忍受时,可提前揭去药物,及时终止贴敷。注意事项2021/10/1032皮肤反应

皮肤过敏可外涂抗过敏药膏,若出现范围较大、程度较重的皮肤红斑、水泡、瘙痒现象,应立即停药,进行对症处理。出现全身性皮肤过敏症状者,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处理。注意事项2021/10/1033皮肤反应

皮肤出现小水泡,可表面涂以甲紫(龙胆紫)溶液,任其自然吸收。水泡较大者,可先用消毒针从水泡下端挑破,排尽泡液,或用一次性注射器抽出泡液,然后涂以龙胆紫溶液收敛,破溃水泡处也可涂以消炎软膏,外用消毒敷料包扎,以防感染。注意事项2021/10/1034皮肤反应

如果水泡体积巨大,或水泡中有脓性分泌物,或出现皮肤破溃、露出皮下组织、出血等现象,应到专业医院对症治疗。注意事项2021/10/1035贴敷时间:冬病夏治穴位贴敷从每年入伏到末伏,每7-10天贴一次,每次贴3-6小时(成人),贴敷时间多依据选用的药物、体质情况而定,以贴敷者能够耐受为度。对于老年、体质偏虚者贴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