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四年级数学册教学计划四1_第1页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册教学计划四1_第2页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册教学计划四1_第3页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册教学计划四1_第4页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册教学计划四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基本情况分析本班共有学生41人其中男生25人并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少数学生学习习惯不好,上课发言不积极。我本学期需要较多地关注同学们业已形成的基本技能,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提高他们的创新与合作能力。二、教材分析这册教材包括下面的内容:平移、旋转和轴对称;认识多位数;三位数乘两位数;用计算器计算;解决问题的策略;运算律;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确定位置;整理与复习等。本单元继续教学轴对称图形

采用对折等方法确定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继续教学平移

要把简单的图形在方格纸上连续平移两次

继续教学旋转

要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旋转

90°。在内容的编排上先教学对称再教学平移然后教学旋转。单元结束时有一次操作型的实践活动。

20

以内的数、100

以内的数、10000

以内的数三个循环的认数教学,学生已经获得了许多数的知识。他们联系实际,体会了数的意义,初步建立了数概念;学会了表示数的方法和技能,会认、读、写一万以内的整数;感受了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能用数表达身边的物体有多少个

人们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劳动中,也会经常接触到较大的数,需要用大数来表达和交流,这就要求拥有大数的知识。已经认识的数以及已有的认数活动经验,使学生具备了进一步学习大数的条件。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十进制计数法。包括万级和亿级的计数单位和相应的数位,多位数的组成和读、写方法,多位数的改写和近似数,多位数的大小比较以及实际应用等内容。掌握这些知识,能够加深对整数的认识,在现实情境中更好地应用整数,并为进行多位数的四则计算以及认识小数打下基础。教学的最后一个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与两位数乘两位数十分相似,把它们的教学分开编排,主要是受认数教学的限制。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积不会满一万,可以在认识万以内数阶段里教学。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积经常会超过一万,只能在认识多位数以后教学。相对于两位数乘两位数而言,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更容易发生错误,更需要具有良好的习惯,细心运算、及时检验得数。另外,在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中,还会出现一些两位数乘两位数没有的情况,如两个乘数的末尾都有

0把三位数乘两位数编排一个单元,教学内容还是相当丰富的。

数学课程标准把整数加、减法限定在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范围内,把整数乘、除法限定在三位数乘或除以两位数的范围内。日常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如果遇到更大数的四则计算,提倡使用计算器。计算器是人类发明的计算工具,能够十分便捷地得到计算结果,而且价格便宜,已经相当普及。数学教学合理使用计算器,既不会降低学生的计算能力,又能把学生从繁琐、沉重的笔算负担中解脱出来。鼓励学生有条件地使用计算器计算,是数学课程改革的一项内容。

本单元在学生较好地掌握了整数四则计算的口算、笔算和估算的基础上,紧接着认识多位数而编排,是极好的时机。教学内容包括认识计算器、进行较大数的计算,并且探索计算中的一些规律。认识计算器是使用计算器的前提,用计算器计算是基本技能,探索规律为计算教学增添思维含量。小学数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在第一学段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初步了解同一数学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积累了一定的解决问题的经验。为了帮助学生把这些具体经验上升为理性的数学思考,体验策略的有效性和提高灵活运用策略解决问题的能力,教材从本册开始,每册安排一个单元,相对集中地介绍学生在解决问题时需要经常使用的、基本的解题策略。突出解决问题方法的选择、计划和运用,通过对方法的反思、内化促进策略的形成,增强使用和选择“策略”的自觉性,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本册教材主要教学用列表的方法整理条件,分析数量关系,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教材的安排是先教学加法的运算律,再教学乘法的运算律;先教学交换律,再教学结合律;先教学运算律的含义,再教学运算律的应用。

本单元这样安排有三个好处:首先是由易到难,便于教学。交换律的内容比结合律简单,学生对交换律的感性认识比结合律丰富,先教学比较容易的交换律,有利于引起学生探索的兴趣。其次是能提高教学效率。交换律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活动可以迁移到结合律,加法运算律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活动可以迁移到乘法运算律,迁移能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再次是符合认识规律。先理解运算律的含义,再应用运算律使一些计算简便,体现了发现规律是为了掌握和利用规律。比较简单的,也是很基本的平面图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还是特殊的四边形。学生在第一学段已经直观认识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在四年级上册教科书里建立了垂线与平行线的概念。以这些知识经验为基础,本单元相对系统地教学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知识,主要是这些图形的形状与结构特点,它们的底和高等内容。随着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概念的形成,学生会增加许多有关图形与几何的知识,空间观念会得到明显的发展,还能为以后教学多边形的面积作必要的准备。列在一条直线上,往往用“第几”描述它的位置。如,从前往后数第

5

个,从左往右数第

7

个等。如果表示物体在平面上的位置,往往用两个“第几”

如电影票上的第

6

排第

8

3

层第

4

十分有用,方便了表达和交流,体现了自然数有表示次序的作用。本单元教学用“数对”确定位置,在生活经验描述位置的基础上,应用数学方法确定位置,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培养数学思考的能力,并且渗透以后要认识的直角坐标系。(一)

认识多位数、三位数乘两位数、解决问题的策略、运算律等是本学期教学的“数与代数”领域的知识教材在“数的世界”里,引导学生回忆本学期认识了哪些数,学习了哪些运算律,用计算器计算有什么优点,对解决问题的策略有什么新的认识。帮助学生从总体上把握住该领域学习的主要知识,明白期末复习应该抓住的主要内容。第

1~18

题为深入、系统复习“数的世界”的有关知识而编排。复习数与代数领域教学的主要知识,可以先阅读教科书的目录,找到有关单元,再阅读这些单元里的例题,找到重要的知识点,并整理出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适合小学生的认知结构。如整理多位数的知识,在回忆内容的基础上,可以形成如下的结构:(1)

计数单位、数位、数位顺序;(2)

按数位和计数单位分析数的组成,按数级分析数的组成;(3)

多位数的读法和写法;(4)

比较数的大小;(5)

把大数改写成“万”或“亿”作单位的数,求近似数。整理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可以形成如下的结构:(1)

几十乘几十、几百乘几十、几百几十乘几十的口算,应用积的变化规律,联系表内乘法或两位数乘一位数进行计算;(2)

乘数末尾没有0

的竖式计算,乘数末尾有0

的竖式计算;(3)

看成比较接近的几百乘几十,估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积。整理运算律,可以形成如下的结构:第

1、2、3、4、5

题细化复习多位数的知识,包括多位数的读写、改写、大小比较等内容。使用这些习题,要突出十进制计数法,尤其是计数法的数位顺序、计数单位、数位分级,以加强对多位数意义的理解。要以多位数的组成为抓手,整理并沟通多位数的读法、写法、比较大小、改写成“万”

亿”作单位的数以及求近似数的方法,体会“按级”分解多位数的组成有利于认识多位数。第

6、7、8、9

题着重复习计算知识,包括应该掌握的口算、笔算、混合运算和用计数器计算。其中,第

6

题主要复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教学先整理计算法则,列竖式计算一般的三位数乘两位数,再复习积的变化规律,列稍简便的竖式计算乘数末尾有

0

的乘法。65×177、107×65、170×65

都把

65作为第二个乘数,写成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都可以按“两步乘、一步加”的步骤完成笔算;三道乘法有一个乘数相同,另一个乘数大的算式积比较大。42×30、42×300、420×30

的乘数末尾有

0,都可以列比较简便的竖式笔算。由于乘数末尾

0

的个数不同,在简便竖式得数末尾添

0

的个数不同。42×300与

420×30

的积相等,它们都在

42×3

的得数末尾添两个

0。第

7

题的要求是知道怎样的乘法可以口算,怎样的乘法需要笔算。一般而言,应用积的变化规律能够归结为表内乘法或者归结为较容易的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可以采用口算。如,90×70

能归结为

9×7,410×20

能归结于

41×2,像这些乘法题可以口算。这个要求对学生个体来说,应实事求是,能口算才口算,不能口算就笔算,不把需要笔算的乘法勉强自己口算。一个班集体中,学生的口算能力不会完全一样,而是有强有弱的,应鼓励能口算的学生多一些口算,不能口算的学生多一些笔算。第

10、11

用运算律的简便计算。在复习运算律的具体内容时,要注意根据各运算律适当进行逆向推理。如,根据加法结合律不仅要说出式子(a+b)+c

能改写成怎样的式子,还要说出式子

a+(b+c)能改写成怎样的式子,并根据每次改写说说

36×25、201×34、630÷45

等题,它们不具备直接应用运算律或运算性质的条件,要把某个乘数或除数分解成两个数的相乘或相加,才能应用乘法运算律和除法性质

25

25×4=100;

630

63÷3、63÷7、63÷9

等都能口算。学生对某些数具有较强的敏感性,就会自觉采用简便算法。第

12、13

12

=一共收集到的雨水,每个教室的用水量×教室个数

=一共用去的水,剩下的雨水÷每平方米的浇水量=

13

总价之间的关系,以及速度、时间、路程之间的关系。第

14、15、16、17、18

题着重复习解决问题时的画图策略。其中有些题图表示题意,利用线段图或示意图分析数量关系,借助图形直观帮助推理,找

14

与同向运动,找到正确解决问题的数量关系式。第

15、16、18

题,都是以前没有解答过的实际问题,有一定的新颖性,画图策略有助于理解题意并解答。(二)

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平移、旋转和轴对称,以及用数对确定位置,都是本学期“图形与几何”领域教学的知识教材提出本学期认识了哪些图形,它们各有什么特点,学习了哪些图形运动的方式,怎样用数对来确定位置等问题,引导学生回忆整理有关的知识。第19~23

题配合“图形王国”有关知识的复习整理。整理三角形的知识,要按其三条边的长度关系、三个内角的度数和、按角的分类、两条边或三条边长度相等的特殊图形等线索细化整理知识的过程,优化知识结构。三角形

任意两条边的长度和一定大于第三边三个内角的和

180°按角分类: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边特殊的: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整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知识,要突出各种图形的特点,以及这两种图形的不同点,还要多呈现一些两种图形的位置变式,提高学生识别图形的能力。第

19、20、21

题着重复习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知识。第

19

题要求学生在两条互相平行的直线之间画了一个三角形、一个平行四边形、一个梯形,很直观地突出了这些图形的特点: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首尾相接所围成的图形,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平行,梯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这道题还要求画出各个图形的高,体验这些图形的高的含义:从图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画垂线,这样的垂直线段是图形的高。三个图形的一个顶点在同一条直线上面,对边都在另一条平行的直线上面,这些图形的高等于两条平行直线之间的距离,这些图形的高相等。第

20

题通过用小棒围图形,帮助学生进一步体验图

3

有时不能围成三角形,能否围成三角形取决于每

2

根小棒的长度和是否大于另4

根小棒,而且2

根较长小棒应相等,2

根较短小棒也相等。如果多用一些小棒(6

根或者

8

形,只要两组对边的长度分别相等,就能围成平行四边形。把围成的平行四边形改变成长方形,只要使四边形的所有角都是直角,这是长方形与一般平行四边形的主要区别。把围成的平行四边形改变成正方形,除了4

个角变成直角,还要

4

条边的长度相等。体现出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是更加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第

21

题应用三角形的内角和

180°,求三角形里未知角的度数。解决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或底角是多少度的问题稍难些,可以鼓励学生画图,利用图形直观来克服解题难点。第

22

题复习图形的平移,第

23

题复习图形的旋转以及用数对确定位置。把图形放在方格纸上,便于把图形平移、旋转,也便于用数对表示图形顶点的位置。在图形平移中,要感受图形平移前后的对应边互相平行,要数出图形平移的距离;要体会图形平移,它的所有边向相同的方向,平行移动相同的距离。图形在方格纸上水平平移,表示每个顶点位置的数对中列数不同、行数相同;垂直平移,表示每个顶点位置的数对,列数相同、行数不同。在方格纸上把一

90

3

的图形,能够形成一个图案。三角形旋转,它的每个顶点、每条边、每个角都绕同一个固定点,按相同方向旋转相同的度数。图中A

点的旋转,是

C

点为圆心,半径为

3

格的圆周运动,这个圆的两条互相垂直的直径,其

4

个端点是一个正方形的

4

个顶点。B

点的旋转,是

C

点为圆心,半径为

2

格的圆周运动,

4

个端点也是一个正方形的4

这些认识不在四年级教学,是以后的内容。(三)

发现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数学问题,并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

教材编排的问题虽然不是很多,但问题的现实性和解决问题方式的多样性是这些习题的特点。木头椅子摇晃了,可以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把椅子加固。估计一个人从

7

岁到

60

岁大约能阅读多少文字,可以通过乘法计算得出。了解太阳系的八大行星到太阳的平均距离,可以上网查询或阅读有关资料。解决稍难的实际问题,可以采用整理信息的策略。总之,教学“应用广角”里的问题,应鼓励学生独立解决,自己选择解决问题的方式,设计解决问题的思路,联系有关知识经验落实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本册教材主要特点:本册教材具有内容丰富、关注学生的已有经验与生活体验、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鼓励算法多样化、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体现开放性、灵活性的教学方法等特点。教材努力体现新的教学观念和学习观念,具有创新、实用、开放的特点。本教材既注意体现教育新理念,又注意继承传统的数学教育内涵,使我们的实验教材具有基础性、丰富性和发展性。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方面(1)使学生联系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经历从具体问题中抽象数量关系,并探索算法和运算律的过程,掌握有关的计算方法和运算顺序,发现并初步理解一些简单的运算规律;初步认识自然数的一些特征;初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基本方法。(2)使学生经历探索一些常见平面图形的特征以及简单变换的过程,认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及其特征,了解图形的对称和图形位置关系的简单变换。2.数学思考方面(1)在探索计算方法、发现运算规律的过程中,开展类比、猜想、归纳、验证等活动,发展合情推理能力。(2)在探索自然数的一些特征,学习用字母表示数的过程中,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进一步发展抽象思维,增强符号感。(3)在探索平面图形的特征、对图形进行简单变换以及设计图案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形象思维和空间观念。3.解决问题方面(1)能从现实情境中发现并提出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并能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进一步发展应用意识。(2)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合理使用计算器进行计算,初步学会用画图的策略整理和表达信息,探索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策略,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逐步增强对解决问题过程的反思意识。4.情感与态度方面(1)在探索和发现数学知识、规律的过程中,进一步获得成功的体验,产生对数学事实和数学内在联系的好奇心,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2)在理解数学内容以及运用数学知识、方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