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1T 932-2014油松育苗技术规程_第1页
DB61T 932-2014油松育苗技术规程_第2页
DB61T 932-2014油松育苗技术规程_第3页
DB61T 932-2014油松育苗技术规程_第4页
DB61T 932-2014油松育苗技术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I2134d)森林腐殖质土、蛭石,比例为1:1,加适量黄土;e)圃地土、土杂肥,比例为8:2,另加2%过磷酸钙。选择15cm×8cm的聚乙烯薄膜营养袋,在袋的底3月底前装袋完毕,轻加镇压,基质装填量应与营养袋口平。整齐摆放于苗床,苗床长度依需要而播后每天用喷壶洒水一次,保持表面湿润。7d~10d苗木全苗龄/(年)合格率/(%)苗高/(cm)地径/(cm)56(规范性附录)常见病虫害防治A.1侵染性病虫害防治A.1.1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加强预测预报,掌握病虫害发生发展规律,早发现、早防A.1.2加强林业植物检疫,对入圃的种子苗木全部进行检疫,并进行除害处理,防止带疫苗木入圃;A.1.3加强林业措施,控制病虫灾害,尽可能减少苗木机械损伤,减少或降低病虫害入侵危害的可能;A.1.4采取物理、化学、生物等方法进行综合治理,正确选用农药品种、剂型、浓度、用量及使用方A.2非侵染性病害防治A.2.1这类病害由自然环境引发,没有传染性,主要由干旱、污染、高温、日灼、冻害、涝害、药害、肥害、缺少元素等非生物因素引起。一般表现为成片或整行发病,局部受害严重。A.2.2防治方法:改善栽培环境,消除或减少有害因素。A.3常见病虫害及防治A.3.1立枯病A.3.1.1又名猝倒病,病原菌主要有丝核菌(Rhizoctonia)、镰刀菌(Fusarium)和交链孢菌(AlteA.3.1.2林业防治措施:每3~5年与阔叶类苗木进行轮作,施用有机肥要充分腐熟,且多施磷肥和钾A.3.1.3物理防治措施:及时拔除感病苗木,集中销毁,并在病株周围撒石灰消毒或用5%石灰乳剂浇灌病穴,防止扩散蔓延A.3.1.4化学防治措施:a)预防:播前用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浸种10min~30min,或每平方米用福尔马林50ml,加水6kg~12kg撒于苗床,用草袋覆盖10d后,撤去草袋2d后播种;幼苗出土后每隔一周喷洒一次1%波尔多液或1%硫酸亚铁溶液进行预防,交替使用效果更好。若出现病状时,立即喷1:1:200的波尔多液或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进行防治;b)防治:发病初期喷洒2%~5%硫酸亚铁溶液进行防治(10min~30min后用清水冲洗以防造成药害),每5d~7d喷洒一次,连续2次~3次。A.3.2地老虎类A.3.2.1地老虎类属鳞翅目夜蛾科(Noctuidae)、切根夜蛾亚科(Agrotidae)的切根夜蛾属(Euxoa)和地老虎属(Agrotis)的幼虫的统称。陕西分布的种类主要有:大地老虎(AgrotistokionisButle7r.)、小地老虎(A.ypsilonRott.)、黄地老虎(A.segetum(Schiff))和八字地老虎(AmathescnigA.3.2.2林业防治措施:及时清除圃地杂草,减轻成虫产卵量,切断幼虫食料来源。清除的杂草要及时运出沤肥或销毁,防止幼虫转移到苗圃危害;在幼虫盛发期,大水漫灌,可杀死大部分初龄幼虫。A.3.2.3物理防治措施:将新从泡桐树摘下的老桐叶于傍晚放于苗圃地上,每亩60张~80张,次日清晨检查,捕杀叶下幼虫,连续2d~3d,防治效果可达90%以上,也可将桐叶浸以2.5%溴氰菊酯乳油1500倍液,防治效果更好;在播种或幼苗出土前,用多汁的新鲜植物(杂草),加入胃毒剂农药制成毒饵,于傍晚施于苗木行间地面,防治幼虫;利用黑光灯、糖醋液诱杀成虫。A.3.2.4化学防治措施:发生中度以上采用50%甲胺磷乳油1.4份,加水5份~7份,拌种1000份左右,拌匀后晾干播种;或用20%甲胺磷缓释剂拌种,剂量为种子重量的2%进行种子处理;用50%辛硫磷乳油0.5kg,加水适量,喷拌125kg~175kg细土,撒施在幼苗根际附近,形成6.6cm宽的药带;或用1份50%甲胺磷乳油拌100份细土制成毒土,或用0.5kg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拌嫩草屑25kg~40kg,于傍晚撒于苗床防治幼虫;幼虫3龄前,喷20%氰戊聚酯乳油40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油3000~6000倍液进行防治;用50%对硫磷乳油100g,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g,加水37.5kg~50kg,拌磨碎炒香的豆饼或麦麸50kg,傍晚施于苗圃进行诱杀,每亩用量2.5kg~4kg;幼虫发生量较大时,可用2.5%溴氰菊酯乳油0.1kg~0.2kg/亩或50%辛硫磷乳油0.25kg~0.3kg亩,兑水400kg~500kg灌根。A.3.2.5生物防治措施:黄地老虎颗粒体病毒10g/亩,兑水25kg喷雾防治;保护和利用天敌,是防治地老虎的有效途径。A.3.3.1蛴蜡是鞘翅目金龟甲总科(Melolonthoidea)幼虫的统称,危害林木的多属于鳃金龟亚科(M大云鳃金龟(PolyphllalaticollisLawis.)和铜绿丽金龟(AnomalacorpulentaMotschulsky)等。A.3.3.2林业防治措施:圃地施用充分腐熟的厩肥作底肥,可减轻危害;加强苗圃管理,中耕除草,破坏蛴生活环境或将其杀死;冬季深翻土壤,可杀死部分蛴;11月前后冬灌或5月中上旬适时大水浇灌,均可减轻危害。A.3.3.3物理防治措施:取长20cm~30cm的榆树、杨树嫩枝,用40%氧化乐果30倍液中浸泡,于傍晚插于苗圃地,每亩10枝~15枝;或用加拿大杨、刺槐等树叶,每亩堆放10~15小堆,喷洒40%氧化乐果乳油800倍液诱杀成虫;夜出性金龟大多有趋光性,可设黑光灯诱杀成虫。A.3.3.4化学防治措施:用5%辛硫磷颗粒剂或5%倍硫磷颗粒剂处理土壤,每亩撒施2kg~2.5kg;或用60%辛硫磷乳油0.5kg,加少量水,喷拌细土或农家肥125kg~175kg,每亩撒施20kg,结合整地,翻入土中;用60%辛硫磷乳油0.5kg,加水20kg~37.5kg,拌种200kg~375kg进行种子处理;用90%敌百虫晶体800~1000倍液或2.5%溴氰聚酯乳油3000倍液喷雾,防治补充营养成虫;成虫盛发期用90%敌百虫晶体800~1000倍液,或50%对硫磷2000倍液喷雾防治。A.3.3.5生物防治措施:我国目前已从多种蛴获得多种类型的乳状菌菌株,自然感病率一般在10%左右,最高可达60%以上;金龟的天敌很多,如各种益鸟、刺猬、青蛙、蟾蜍、步行虫等都能捕食金龟的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