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消毒灭菌和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消毒灭菌常用术语消毒(disinfection):杀死物体上或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的方法。灭菌(sterilization):杀灭物体上所有微生物的方法。防腐(antisepsis):防止或抑制皮肤表面细菌生长繁殖的方法。清洁(cleaning):是指通过除去尘埃和一切污秽以减少微生物数量的过程。
无菌(asepsis)和无菌操作:无菌是无活菌的意思,多是灭菌的结果。防止细菌进入人体或其它物品的操作技术,称为无菌操作。
消毒灭菌和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第一节消毒灭菌的方法热力灭菌法辐射杀菌法滤过除菌法干燥与低温抑菌法干热灭菌法湿热灭菌法物理消毒灭菌法化学消毒灭菌法高效消毒剂中效消毒剂低效消毒剂消毒灭菌和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一)热力灭菌法1.干热灭菌法2.湿热灭菌法在同一温度下,湿热效力比干热大。
原因:(1)湿热中细菌菌体蛋白较易凝固;(2)湿热的穿透力比干热大;(3)湿热的蒸汽有潜热存在。消毒灭菌和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1.干热灭菌法焚烧烧灼干烤(160℃2h或171℃1h或121℃16h)
红外线干烤箱烧灼灭菌法消毒灭菌和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2.湿热灭菌法煮沸法
巴氏消毒法(牛乳、酒类)
低温维持巴氏消毒法61.1~62.8℃30min
高温瞬时巴氏消毒法71.7℃15s
超高温巴氏消毒法132℃1~2s
流动蒸汽消毒法
间歇蒸汽灭菌法(反复多次流动蒸汽)
100℃维持30min→37℃温箱过夜→100℃维持30min→37℃温箱过夜→
100℃维持30min→37℃温箱过夜→100℃维持30min。消毒灭菌和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
高压蒸汽灭菌法
在103.4kPa蒸气压下,温度达到121.3℃,维持15~20min高压蒸汽灭菌器用于普通培养基、生理盐水、耐热药品、手术敷料等。消毒灭菌和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二)辐射灭菌法非电离辐射:紫外线电离辐射:、、γ、χ射线以及高能质子、中子等消毒灭菌和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紫外线(ultravioletray,UV)
作用于DNA,使相邻的胸腺嘧啶共价结合形成二聚体,干扰DNA复制。空气消毒、表面消毒。UV的杀菌机制消毒灭菌和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电离辐射射线:电离辐射强,穿透力差(缺乏穿透力,不实用)射线:电离辐射强,穿透力强射线:电离辐射弱,穿透力强x射线:杀菌力不如紫外线,穿透力强杀菌机制:射线使水电离为H+和OH-,这些游离基是强烈的还原剂和氧化剂,可直接作用于细菌本身。用途:忌热物品的灭菌消毒、食品保藏和育种等方面。
微波(microwave)----热效应灭菌。消毒灭菌和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三)滤过除菌法滤菌器(filter)----液体除菌薄膜滤菌器玻璃滤菌器石棉滤菌器素陶瓷滤菌器薄膜滤菌器微孔滤膜上的细菌消毒灭菌和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生物洁净技术----空气除菌
初级分子空气过滤器塑料泡沫海绵中级分子空气过滤器无纺布高级分子空气过滤器超细玻璃滤纸层流室无菌手术室消毒灭菌和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四)干燥与低温抑菌法
干燥:细菌在干燥的环境中失去大量水分,新陈代谢便会发生障碍,甚至引起菌体蛋白质变性和由于盐类浓度的增高而逐渐导致死亡。
低温:低温下,细菌代谢活动降低到最低水平,生长繁殖停止,但仍可长时间保持活力。
常用作保存细菌菌种,冷冻真空干燥法可避免解冻时对细菌的损伤,是目前保存菌种的最好方法。菌种保存管消毒灭菌和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五)化学消毒灭菌法杀菌机制促进菌体蛋白质变性或凝固。干扰细菌的酶系统和代谢。损伤细菌的细胞膜,使细胞膜通透性增加,胞外液内渗,细菌裂解。消毒灭菌和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化学消毒剂的种类(一)高效消毒剂
1.含氯消毒剂(次氯酸钠、漂白粉)2.过氧化物消毒剂(过氧化氢、过氧乙酸)
3.醛类消毒剂(戊二醛、甲醛)4.环氧乙烷(二)中效消毒剂
1.含碘消毒剂(碘酊、碘伏)2.醇类消毒剂(乙醇、异丙醇)(三)低效消毒剂
1.季铵盐类消毒剂(苯扎溴铵)2.氯已定3.高锰酸钾消毒灭菌和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第二节消毒灭菌的运用
医疗器械物品的消毒灭菌室内空气消毒灭菌手和皮肤的消毒
黏膜的消毒
病人排泄物与分泌物的消毒灭菌
病人污染物品的消毒
饮水的消毒
环境的消毒消毒灭菌和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第三节影响消毒灭菌效果的因素
微生物的种类
微生物的物理状态
微生物的数量
消毒剂性质、浓度与作用时间
温度
酸碱度
有机物消毒灭菌和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第四节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生物安全(biosafety)是生物技术安全(safetyofbiotechnology)的简称。生物安全是指对由现代生物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所采取的有效预防和控制措施。目的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消毒灭菌和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一、病原微生物的分类第一类是指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非常严重疾病的微生物,以及我国尚未发现或者已经宣布消灭的微生物。第二类是指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严重疾病,比较容易直接或者间接在人与人、动物与人、动物与动物间传播的微生物。第三类是指能够引起人或动物疾病,但一般情况下对人、动物或环境不构成严重危害,传播风险有限,实验室感染后很少引起严重疾病,并且具备有效治疗和预防措施的微生物。第四类是指在通常情况下不会引起人或动物疾病的微生物。如小鼠白血病病毒等。
第一类、第二类统称为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消毒灭菌和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二、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的分级级别处理对象一级对人体、动植物或环境危害较低,不具有对健康成人、动植物致病的致病因子。二级对人体、动植物或环境具有中等危害或具有潜在危险的致病因子,对健康成人、动植物和环境不会造成严重危害,具有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三级对人体、动植物或环境具有高度危险性,主要通过气溶胶使人类传染上严重的甚至是致命的疾病,或对动植物和环境具有高度危害的致病因子。通常有预防治疗措施。四级对人体、动植物或环境具有高度危险性,通过气溶胶途径传播或传播途径不明或未知的危险的致病因子。没有预防治疗措施。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的核心是防扩散和防感染。消毒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农行招待管理办法
- 冰箱食品管理办法
- 冷藏公司管理办法
- 出差车位管理办法
- 出让金管理办法
- 分娩室管理办法
- 分段验收管理办法
- 刊物经费管理办法
- 创业管理办法试行
- 初中体校管理办法
- 2025年实验室生物安全培训考试题及答案
- 公共卫生综合服务楼社会化物业管理项目投标方案
- 新解读《城市轨道交通装配式地下车站结构建造技术评价标准 T-JSTJXH 46-2024》
- ai培训讲座课件
- DB32∕T 4863-2024 预制混凝土劲性体复合地基技术规范
- 宝马销售流程
- 辽宁省基础设施市场行情动态分析及发展前景趋势预测报告
- 肿瘤患者营养误区与科学饮食指南
- 2025-2030年中国康养产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发展前景趋势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印刷电路板(PCB)检测设备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2025年四川宜宾发展产城投资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