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清洁用品的科学使用_第1页
卫生清洁用品的科学使用_第2页
卫生清洁用品的科学使用_第3页
卫生清洁用品的科学使用_第4页
卫生清洁用品的科学使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卫生清洁用品的科学使用第一页,编辑于星期六:十四点九分。第1页,共33页。一.常用洗涤剂分类名称厨房用洗涤剂洗洁精、去污粉、油烟净等织物用洗涤剂肥皂、洗衣粉、丝毛洗涤剂、衣领净等身体用洗涤剂香皂、沐浴液、洗手液等其他洁厕剂、地毯清洁剂等第二页,编辑于星期六:十四点九分。第2页,共33页。思考:不同的洗涤剂之间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呢?肥皂的去污原理?第三页,编辑于星期六:十四点九分。第3页,共33页。肥皂的制取+

3NaOH3C17H35COONa+硬脂酸甘油酯(脂肪)硬脂酸钠甘油(皂化反应)第四页,编辑于星期六:十四点九分。第4页,共33页。肥皂的制备第五页,编辑于星期六:十四点九分。第5页,共33页。肥皂的去污原理(1)亲水基-肥皂结构中-COONa或-COO-是极性基团,极易溶于水,具有亲水性;(2)疏水基-肥皂结构中的烃基-R,不溶于水,但极易溶于有机溶剂,具有亲油性质;(3)肥皂的去污过程C17H35COONa第六页,编辑于星期六:十四点九分。第6页,共33页。HHHHHHHHHHHHHHHHHO

HCCCCCCCCCCCCCCCCCC

oNaHHHHHHHHHHHHHHHHH亲水基亲油基(硬脂酸钠)第七页,编辑于星期六:十四点九分。第7页,共33页。肥皂的去污原理污物第八页,编辑于星期六:十四点九分。第8页,共33页。肥皂的去污原理第九页,编辑于星期六:十四点九分。第9页,共33页。肥皂的去污原理第十页,编辑于星期六:十四点九分。第10页,共33页。肥皂的去污原理第十一页,编辑于星期六:十四点九分。第11页,共33页。

1.合成洗涤剂的组成:由憎水基和亲水基组成,如:烷基苯磺酸钠烷基磺酸钠合成洗涤剂(CH2)nCH3SO3Na(CH2)nCH3SO3Na第十二页,编辑于星期六:十四点九分。第12页,共33页。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剂的分子由憎水基和亲水基构成,表面活性剂是制造洗涤剂和化妆品的重要原料。根据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表面活性微粒所带电荷的不同,表面活性剂分为阴离子型、阳离子型、两性离子型、非离子型。第十三页,编辑于星期六:十四点九分。第13页,共33页。功能特异的表面活性剂类型举例分子结构应用阴离子型烷基硫酸钠CH3CH2···CH2CH2–OSO3-Na+肥皂、洗洁精等大多数洗涤剂阳离子型烷基三甲基氯化铵

CH3

CH3CH2···CH2CH2–N+-CH3Cl-

CH3抗静电剂、柔顺剂两性离子型甜菜碱类化合物

CH3

CH3CH2···CH2CH2–N+-CH2COO-

CH3婴儿洗发剂非离子型高级醇聚氧乙烯加成物CH3CH2···CH2CH2–(CH2CH2O)nH发泡剂、乳化剂、增溶剂第十四页,编辑于星期六:十四点九分。第14页,共33页。合成洗涤剂与肥皂的比较(1)肥皂不适合在硬水中使用,而洗涤剂使用不受限制;(2)合成洗涤剂洗涤能力强,可以用于机洗;(3)合成洗涤剂的原料便宜。(4)合成洗涤剂的危害:由于其稳定性,在自然界中不易被细菌分解,造成水体污染。尤其含磷洗涤剂造成水体富营养。第十五页,编辑于星期六:十四点九分。第15页,共33页。水滴在棉布上润湿水滴在棉布上润湿实验探究探究洗涤剂的几种重要性质第十六页,编辑于星期六:十四点九分。第16页,共33页。

洗涤剂的几种重要性质

实验内容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1

2

3

润湿与渗透

发泡作用

乳化作用第十七页,编辑于星期六:十四点九分。第17页,共33页。表面活性剂的重要性质:①润湿和渗透作用。可降低水的表面张力,促进润湿;还可以促进液体渗透到固体内部②发泡作用。加入表面活性剂的水溶液,可以使空气进入溶液,能形成气泡。③乳化作用。水溶液中加入表面活性剂,亲水基进入水中,亲油基进入油中,就会排列形成保护层,防止分散了的液滴凝聚,维持体系的稳定性科学地选择和使用洗涤剂。第十八页,编辑于星期六:十四点九分。第18页,共33页。

发泡作用第十九页,编辑于星期六:十四点九分。第19页,共33页。

乳化作用第二十页,编辑于星期六:十四点九分。第20页,共33页。科学地选择和使用洗涤剂选择时建议考虑如下几点:

1.去污能力强弱;2.洗涤过程的简与繁;3.是否污染环境;4.对人皮肤有无伤害;5.价格。

使用时要注意几点:

1.加酶洗涤剂要注意洗涤温度;2.含磷洗衣粉要用无磷洗衣粉代替;3.肥皂不适合在硬水中使用,而洗涤剂使用;不受软硬水限制;

4.合成洗涤剂洗涤能力强,可以用于机洗;

5.不能随便混用。如用Na2SiO3

代替Na5P3O10(三聚磷酸钠)第二十一页,编辑于星期六:十四点九分。第21页,共33页。有效成份应用酒精溶液乙醇皮肤等消毒碘酒碘皮肤消毒双氧水H2O2臭氧O3过氧乙酸溶液CH3COOOH饮用水、病毒污染物、皮肤等消毒氯系消毒剂环境、物品表面、餐具、饮用水、污水、排泄物、垃圾等消毒福尔马林HCHO医疗器械的消毒或灭菌等84消毒液漂白粉漂白精NaClOCa(ClO)2Ca(ClO)21.常用消毒剂类别二.生活中的消毒剂第二十二页,编辑于星期六:十四点九分。第22页,共33页。①次氯酸钠:次氯酸钠属于高效的含氯消毒剂。次氯酸的氧化作用是含氯消毒剂的最主要的杀菌机理。含氯消毒剂在水中形成次氯酸,作用于菌体蛋白质。2.几种常见消毒剂漂白粉或漂白精84消毒液Ca(ClO)2+H2O+CO2=CaCO3

↓+2HClONaClO+H2O+CO2=NaHCO3+HClO第二十三页,编辑于星期六:十四点九分。第23页,共33页。②臭氧杀菌能力高于甲醛、二氧化硫、高锰酸钾用氯制剂等消毒剂;杀菌后剩余的臭氧会自行分解为氧气,不产生残留造成污染,这一点是任何化学消毒剂所无法比拟的第二十四页,编辑于星期六:十四点九分。第24页,共33页。③过氧乙酸的性质CH3COOOH

因含有过氧基“-O-O-”无色透明液体,有很强的刺激性气味,易挥发,易溶于水。呈弱酸性,有腐蚀性,能缓慢放出氧气,受热和遇有机物或金属杂质更易分解。具有强氧化性。加热至110℃时,强烈爆炸。对皮肤和眼睛有强烈刺激性。过氧乙酸本身不稳定,贮存过程中会逐渐分解,应在避光、密封、低温下贮存第二十五页,编辑于星期六:十四点九分。第25页,共33页。合理使用消毒剂,要注意以下几点:1、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的要求正确使用。2、明确消毒剂的毒性、腐蚀性、刺激性、漂白性等。3、弄清消毒剂的稳定性和有效期。4、正确保存消毒剂。第二十六页,编辑于星期六:十四点九分。第26页,共33页。1.杀虫剂的发展阶段①低效杀虫剂砷的化合物,毒性较高,杀虫效果较差

②高效杀虫剂以DDT等有机氯、有机磷、氨基甲酸酯化合物为主,杀虫效果好,残留严重③超高效杀虫剂以菊酯类化合物为主,毒性低,杀虫效果好

④特异性杀虫剂以昆虫信息素类化合物为主,基本无毒、无污染三.杀虫剂及其安全使用第二十七页,编辑于星期六:十四点九分。第27页,共33页。2.使用注意事项①使用正规产品②严格遵照使用说明③避免误食、防止与皮肤直接接触④注意使用范围和保管方法第二十八页,编辑于星期六:十四点九分。第28页,共33页。如何合理使用消毒剂

据报载,广州一家庭主妇在家中打扫卫生间时突然晕倒,家人将她送到医院抢救,半小时后这名家庭主妇停止了呼吸。经化验其血液和胃液,确认是氯气中毒。查找原因发现这名主妇把家用清洁剂、沐浴液和洁厕精等3类共5种洗涤用品混合使用,致使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氯气,导致悲剧发生。第二十九页,编辑于星期六:十四点九分。第29页,共33页。专家指出,由于洁厕剂是用盐酸勾兑成的,HCl的含量较高,所以当洁厕剂与漂白粉合用时就会产生有毒的氯气,当有毒气体在空气中弥散到一定浓度时甚至会置人于死地。第三十页,编辑于星期六:十四点九分。第30页,共33页。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油脂经皂化反应以后,生成高级脂肪酸钠、甘油和水的混和物B.上述混和物中加入食盐可以使肥皂析出,这一过程叫盐析C.加入食盐搅拌后,静置一段时间,溶液分成上下两层,上层是高级脂肪酸钠D.甘油和食盐的混和液可以通过分液的方法进行分离2、关于酒精消毒的原理是()A.溶解作用B.还原作用C.盐析作用D.变性作用DD第三十一页,编辑于星期六:十四点九分。第31页,共33页。3、碘酒是一种常用的外用消毒药,关于它的消毒原理说法正确的是()A.溶解细菌B.氧化细菌,使蛋白质变性C.使细菌缺氧而死D.使细菌缺水而死4、传统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