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学年完整公开课版都蓝的故事_第1页
2023学年完整公开课版都蓝的故事_第2页
2023学年完整公开课版都蓝的故事_第3页
2023学年完整公开课版都蓝的故事_第4页
2023学年完整公开课版都蓝的故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都蓝的故事《卖茶翁茶器图》中的都篮都篮之名,最早出现于唐朝,按照“茶圣”陆羽在著作《茶经·四之器》的描述,都篮的功能是贮藏茶器的,材质以竹子为主,竹蔑编织而成,也有以木为框架,以竹编织而成。宋《文会图》(局部)画面左下方形器就是都篮第一幅是宋徽宗赵佶所作的《文会图》,画作描绘了北宋文人围桌茶会的场景,仔细看画面下半部所绘茶桌左侧,坐于绣墩上喝茶的小童右前方有一件四方体形的箱子状器物,这就是都篮。↑都篮宋《文会图》(局部)画面左下方形器就是都篮第二幅是李公麟的《山庄图卷》,图中有一处描绘一老一少两人备茶的场景。在俯身烹茶的年长者身后有方型的箱子,就是都篮。有趣的是,该都篮用于提携的绳索还没解开。李公麟的《山庄图卷》(局部)都篮↑在北京故宫博物馆藏品《春游晚归图》中,描绘了一年老的显宦重臣骑着马晚归的情形,画面中最后部分绘一僮仆肩荷一担子,担子两边分别为燎炉汤瓶和都篮。都篮以竹木为材料编织而成,呈长方体型,尺寸较大,可见容纳器物之多。宋《春游晚归图》都篮↑到了明代,都蓝又多了两个两个雅号—“苦节君行省”和“器局”。我们可以通过明顾元庆《茶谱》中的记载和所附的线描图以及其他茶学著作的描述来认识它们。苦节君行省线描图器局线描图“苦节君”是明清两代文人对竹茶炉的雅称,而用来打包储存茶炉及其它茶具的收纳箱,自然就叫“苦节君行省”了。苦节君行省线描图器局线描图而“器局”,指“竹编为方箱,用以收茶具者”,可见,器局的功能与都篮一样,也是收纳茶具的竹编方箱。苦节君行省线描图器局线描图同样,明代的文人也把都篮演化成游山具,还有了升级版一提盒或提炉,不仅内置茶具、酒具,还有自带煮烧功能的炉子。明石房《勘书图》提盒↑这幅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明代石房的《勘书图》为我们提供了准确的提盒形象:在小船舟上撑船的艄公与两位书童之间摆放着当时士人出行的标配物件中,正中的那件体量最大的就是提盒。明石房《勘书图》提盒↑

清代,都篮作为游山具之一种,继续被广泛应用。我们通过两件收藏于中国茶叶博物馆清代竹编都篮来赏析。第一件较大的竹编都篮,高42,长36、宽23.7厘米,器呈长方体。清代竹编都篮两侧面则镶嵌成冰梅纹作为装饰整器以大料竹段为框架轮廓,余以竹编席纹为面,正面及背面以裁剪得体的小竹片镶嵌成回纹清代竹编都篮八个边角均包铜,并以铆钉固定正面配饰双鱼铜拉手两侧有菱花形铜扣便于提携第二件为竹编小都篮,高15.5、长21.5、宽13.5厘米,体量较小。竹编小都篮方篮四面主体纹样为编织而成的六方龟背形纹以直径不同的大小竹丝编就,一个套着一个,整器呈现立体感。竹编小都篮上有提梁,上部有铜合页作为锁匙。竹编小都篮清都篮

内容纳十七件茶器、香器及文房器:朱泥小壶一、紫泥孟臣壶一、锡方茶叶罐一、青花卧足杯五、锡十字花形托五、斑竹茶则一、红木四方茶盘一、竹簧合和二仙香筒一、铁箸一、锡香炉一、牙刻花仕女纹炉瓶一、锡荷叶形托一、红木小几一、湖石小摆件一。红木四方小茶盘红木小座几湘妃竹茶则留青竹刻香筒湖石摆件青花卧足杯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