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热能的储存形式及分布_第1页
地热能的储存形式及分布_第2页
地热能的储存形式及分布_第3页
地热能的储存形式及分布_第4页
地热能的储存形式及分布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章:地热发电原理与技术第一节:地球的内部结构

地下热能的贮存形式有:蒸汽型、热水型、地压型、干热岩型和岩浆型等五类。

蒸汽型系统的根本特点是排放蒸汽。蒸汽来源区的压力基本不随深度而改变。蒸汽排放的初始阶段可能是湿蒸汽、干饱和蒸汽或过热蒸汽,但随着开采的进行蒸汽逐渐变干,或过热度逐渐增大。蒸汽湿度大于150℃,且烙值高。生产层的压力约一、蒸汽型系统地热能的贮存形式及分布

热水型是单相的热水。按其温度范围分为高温(150℃以上)、中温(90~150℃)和低温(25~90℃)。这类热田分布极广。如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希伯热田,新西兰的怀拉基和布罗槽兰兹,墨西哥的塞罗普列托,冰岛首都雷克雅未克热田等。中国的地热田大都属这一类。二、热水型三、地压型地压型是以地压水的形式,在地表以下4000~5000m深处,被不远水层(页岩等)封闭在深部沉积盆地中储存,地压可达几百个大气压。地压地热能资源中的能量,实际由机械能(压力差)、地热能(高温)和化学能(溶于水中以甲烷为主的天然气)三部分组成。第一节:地球的内部结构

干热岩型是泛指地下普遍存在的没有水或蒸汽的热岩体,是一种比蒸汽、热水和地热资源更为巨大的资源。具有开采价值的是埋藏较浅(10km以内)、干而不透水的热岩体。利用钻井穿入这种岩体,并设法使井问岩体破碎,然后注入流体形成人工环流通道,并通过环流取出该系统的热能量。美国新墨西哥州的赫梅斯山脉区的芬顿小山上已钻成两口3000m深的孔井,温度200℃。两孔井一灌一抽循环,用热功率为10MW的装置进行试验。英国西南康沃尔郡从6436m深的孔内注水,获204℃的离温蒸汽四、干热岩型岩浆型是利用地球深部高温的岩浆,如酸性侵人体的初始温度约为850℃。这种类型的潜力相当大,但直接利用的技术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