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市2017届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理综试题及答案_第1页
安徽省合肥市2017届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理综试题及答案_第2页
安徽省合肥市2017届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理综试题及答案_第3页
安徽省合肥市2017届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理综试题及答案_第4页
安徽省合肥市2017届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理综试题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徽省合肥市2017届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理综试题及答案安徽省合肥市2017届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理综试题及答案/NUMI在质粒上的酶切位点在lacZ‘基因中,故该基因工程中,lacZ‘基因的作用为基因。(2)获取目的基因后,常利用技术在体外将其大量扩增,此过程需要一种特殊的酶叫。(3)转化过程中,大肠杆菌应先用处理,使其成为细胞。(4)颜色为白色的是含有目的基因的菌落,原因是。安徽省合肥市2017届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理科综合试题生物试题参考答案1-6ACDCDB29.(1)从叶绿体基质向类囊体膜(1分)ATP、[H]和氧气(1分)由(ATP、[H]中)活跃的化学能转化成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2分)

(2)下降和上升(2分)

(3)7(2分)12(2分)30.(12分)(1)ZBYW或ZbYW(3分)(2)白羽(3分)初级精母(2分)Z(2分)By、bY(2分)31.(9分,除说明外,每空2分)(1)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2)抑制(3)小脑(4)效应T细胞和记忆细胞抗体(1分)32.(8分,除说明外,每空2分)(1)100(1分)偏大(1分)

(2)20%死亡和迁出(3)不变

37.(15分,除说明外,每空2分)(1)酵母菌和醋酸杆菌需氧型(或“有氧呼吸型”)(2)毛酶蛋白酶和脂肪(3)巴氏消毒灼烧灭菌

(4)先增加后减少(3分)38.(15分,除说明外,每空2分)(1)-TTAA标记

(2)PCRTaq酶(或“耐高温的DNA聚合酶”)(3)Ca2+(或CaCl2溶液)感受态(4)lacZ‘标记基因区插入外源基因后被破坏,不能表达出β-半乳糖苷酶,故菌落为白色(3分)安徽省合肥市2017届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理科综合试题化学试题参考答案第Ⅰ卷1-5ACDCD6-10BBACD11-15BCAAC16-18BBD19CD20AD21ACD第Ⅱ卷26.(14分)(1)2Mg+CO2C+2MgO(2分)(2)①C→B→C→D(2分)无水CaCl2(1分,其他合理答案均给分)②B中充满红棕色气体(1分)装置D的NaOH溶液中有气泡逸出,导管出口处为无色无味气体(2分其他合理答案均给分,)③2NO2+2OH-=NO2-+NO3-+H2O(2分)(3)①取C中少量反应产物,加入适量水,有白色沉淀生成,且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该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2分)②取少量Mg(OH)2固体放入试管中,加入足量饱和CH3COONH4溶液,振荡,固体能溶解,故得此结论(2分)27.(14分)(1)除去碳和有机物(1分)2Co3++SO32-+H2O=2Co2++SO42-+2H+(2分)(2)将Fe2+氧化为Fe3+(1分)Al(OH)3、Fe(OH)3(2分)(3)7.0×10-6mol·L-1 (2分〉(4)除去Mn2+(1分) 3.0~3.5 (2分,其它合理答案均给分〉(5)147ma%/83或1.77×10-2ma (3分〉28.(15分)(1)2△H1-△H2(1分〉 K12/K2 (3分)(2)2 (2分) 4.0×10-8(1分)减小(1分)(3)①< (2分)加入催化剂(1分) ②乙((1分) 2(3分〉35.(15分)(1)1s22s22p63s23p63d1或[Ar]3d1(1分)10(1分)(2)sp3(1分)氢键(1分)(3)直线型(2分)N≡C-S-S-C≡N(2分)(4)90(2分)12(2分)1.67g/cm3(3分)36.(15分)(1)2-氯苯甲醛(或邻氯苯甲醛)(2分)(2分)(2)(2分)(3)6(2分) HO-CH2CH2-OH (2分)(4)(2分,其它合理答案均给分)(5)(2分〉

安徽省合肥市2017届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理科综合试题物理试题参考答案选择题:14.A15.C16.B17.B18.D19.CD20.AD21.ACD22、0.515;;;23.(1)(2)R2;(3);(4)1800;90024.解:(1)设时刻t,金属杆与初始位置的距离为x,为使棒运动过程中始终无感应电流产生,只需回落中磁通量保持不变,则故:(2)经t0时间,杆的速度为v=a0t这时,杆与导轨构成的回路的面积回路的感应电动势:而故回路的感应电流对棒由牛顿定律:解得:25.解:(1)设小物块A与B发生弹性碰撞前的速度大小为v0,由机械能守恒定律:设A与B发生弹性碰撞后的速度分别为v1和v2,由碰撞过程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可得:解得:v1=-3.6m/sv2=2.4m/s可见,A与B第一次碰后,A的速度大小为3.6m/s,方向沿斜面向上,B的速度大小为2.4m/s,方向沿斜面向下.(2)A与B第一次碰后,A沿板向上做匀减速运动,B沿斜面向下做匀速直线运动(因μ=0.6),A与B第一次碰撞后到第二次碰撞前,A与B下端有最大距离,即A与B速度相等之时,此过程中,A运动的时间A距B下端有最大距离:其中解得:xm=3m设A与B第一次碰撞后到第二次碰撞前历时为t2,碰前A的速度v,由于A与B从第一次碰撞后到第二次碰撞前位移相同,即此过程中,对A由动能定理:解得:WG=28.8J解得:vA=-1.2m/svB=4.8m/s设第二次碰后A可以在B上获得相同的速度,所需时间为t1,则由(2)相同分析可知t3=1s,,故第二次碰撞后小物块不会离开木板33.(1)BDE(2)(1)设全部进入细管水银长度为x由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解得:T2=350K(2)从状态2到状态3经历可等压过程设水银上表面离开粗细接口处的高度为y,所以水银上表面离开玻璃管底部的距离为h=y+L+h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