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地理上册知识点整理_第1页
初一地理上册知识点整理_第2页
初一地理上册知识点整理_第3页
初一地理上册知识点整理_第4页
初一地理上册知识点整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一地理上册知识点整理七年级上册地理期末基础知识梳理地球和地图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①地球形状:不规则球体。②地球大小: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平均半径=6371纬线和经线形状长度指示的方向纬线圆圈有长有短,从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度数越小,长度越长。东西方向经线半圆长度都相等南北方向纬度和经度项目纬度经度零度线的确定赤道(0°纬线)本初子午线(0°经线)度数划分向南北各分作90°向东西各分作180°表示方法赤道以北称北纬用“N”以南称南纬用“S”0°经线以东称东经用“E”以西称西经用“W”度数的变化由赤道向两极逐渐增大由0°经线向东西逐渐增大半球界线赤道(划分成南北半球)20°W和160°E(东西半球)20°W以西到160°E属于西半球,20°W以东到160°E属于东半球。东西经度的分界线:0º、180º经线(0º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任意两条相对的经线都组成一个经线圈,且两条经线度数相加为180度低、中、高纬的划分是:30º、60º经线。低纬:0°--30°;中纬:30°--60°;高纬:60°--90°4地球运动地球运动绕什么转方向周期产生的自然现象自转地轴自西向东约24小时昼夜交替、时间差异公转太阳自西向东一年四季的更替、五带的划分初一地理上册知识点整理全文共10页,当前为第1页。初一地理上册知识点整理全文共10页,当前为第1页。节气发生时间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昼夜分布情况春分日3月20或21日赤道附近各地昼夜相等夏至日6月21或22日北回归线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秋分日9月22或23日赤道附近各地昼夜相等冬至日12月22或23日南回归线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5从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的方向是逆时针转动,从南极上空看,地球的自转方向是顺时针转动。(北逆南顺皆指东)6地球表面五带的划分:北寒带(66.5°N--90°N)、北温带(23.5°N--66.5°N)、热带(23.5°N--23.5°S)、南温带(23.5°S--66.5°S)、南寒带(66.5°S--90°S)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温带:既无阳光直射现象,又无极昼极夜现象,四季变化明显。初一地理上册知识点整理全文共10页,当前为第2页。我国大部分位于北温带,有明显的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小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初一地理上册知识点整理全文共10页,当前为第2页。7地图①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②比例尺表现形式:线段、数字、文字地图上的方向的表示方法:三种一般情况指向标法经纬网指示方向面向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指向标箭头指向正北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表示范围的大或小表示内容的详或略大比例尺小详细小比例尺大简略比例尺的大小比较及与所画地图表示内容之间的关系8地形图的判断初一地理上册知识点整理全文共10页,当前为第3页。山地的五种基本形态:山顶、山脊、山谷、鞍部、陡崖。坡陡的地方,等高线越密集;坡缓的地方,等高线越稀疏初一地理上册知识点整理全文共10页,当前为第3页。地表的五种基本地形: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二

陆地和海洋1海洋与陆地的比较:地球上海洋面积占71%,陆地面积占29%;概括的说,地球上七分是海洋,三分是陆地概念大洲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大陆面积广大的陆地岛屿面积较小的陆地洋海洋的中心部分海是洋的一部分,位于大洋边缘,面积较小,靠近大陆海峡沟通两个海洋之间的狭窄水道2.大洲:(共七个大洲)面积最大的是亚洲,最小的是大洋洲。(由大到小: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3.主要洲界:亚洲和欧洲亚洲和非洲南北美洲亚洲和北美洲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和大高加索山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白令海峡初一地理上册知识点整理全文共10页,当前为第4页。初一地理上册知识点整理全文共10页,当前为第4页。4.海陆变迁的原因:地壳的变动、海平面的升降、人类活动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的假说,大陆漂移是由板块运动引起的。5六大板块初一地理上册知识点整理全文共10页,当前为第5页。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有张裂拉伸,有碰撞挤压,是世界火山、地震的集中分布地带。初一地理上册知识点整理全文共10页,当前为第5页。全球有两大火山地震带: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阿尔卑斯山(欧洲):位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的碰撞挤压交界处。喜马拉雅山(亚洲):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交界处。科迪勒拉山系(美洲):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交界处。地中海将消失:位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的碰撞挤压处。红海将扩大:位于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张裂地区。三、天气与气候1.天气有两个重要特点:天气反映一个地方短时间里的大气状况;同一时刻,不是地方的天气可能差别很大。2.风向及风力参见课本3、常用的天气符号(识记)大雪中雪小雪暴雨大雨中雨小雨大雪中雪小雪暴雨大雨中雨小雨4.气温和气温的分布①一天中的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②一年中,北半球气温,大陆上7月最高,1月最低。一年中,南半球气温,大陆上7月最低,1月最高。③气温变化规律纬度气温大致由低纬向高纬递减。地形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大致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海陆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海洋气温高,陆地气温低。5.降水和降水的分布①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雾、露不是降水。降水规律由赤道往两极,总的趋势是年降水量逐渐减少。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在温带地区,大陆内部降水较少,沿海地区降水较多。④山地迎风坡降雨多,背风坡降雨少世界“雨极”——乞拉朋齐;世界“干极”——阿塔卡马沙漠。6.世界的气候①气候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般变化不大。初一地理上册知识点整理全文共10页,当前为第6页。初一地理上册知识点整理全文共10页,当前为第6页。初一地理上册知识点整理全文共10页,当前为第7页。初一地理上册知识点整理全文共10页,当前为第7页。温度带气候类型气候特点热带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热带草原气候终年高温,有明显的干湿季热带季风气候终年高温,雨旱季分明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干燥亚热带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地中海气候(亚热带夏干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温带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多雨,降水均匀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全年干旱少雨,降雨集中于夏季寒带(极地气候)寒带苔原气候终年严寒,降水少寒带冰原气候终年严寒,降水少高原和山地气候气候垂直变化明显,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降低④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也是影响气温和降水的主要因素。初一地理上册知识点整理全文共10页,当前为第8页。四、居民与聚落初一地理上册知识点整理全文共10页,当前为第8页。1.人口与人种①人口增长的速度是由出生率与死亡率决定的。②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③人口密度表示人口疏密的程度。人口密度一般指平均每平方千米内居住的人口数。④人口稠密地区:中低纬度近海的平原地区。(亚洲东,南;欧洲西;北美东部)人口稀疏地区: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气候过于潮湿的雨林地区、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或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过冷、热、干、潮)⑤三大人种分布区白种人非洲北部、亚洲西部、欧洲、大洋洲、北美洲、南美洲东岸黄种人亚洲东部、北美洲北部、南美洲西北部黑种人非洲南部、大洋洲西北部、美国境内2.世界的语言和宗教①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英语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②主要语言分布区语言汉语英语俄语法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主要分布地区中国欧洲西部、北美洲、亚洲的南部等俄罗斯、亚洲中西部法国、非洲的中部和南部西班牙、拉丁美洲的许多国家亚洲西部、非洲北部⑦三大宗教分布区宗教发源地区经典宗教建筑及特点主要分布地区基督教亚洲的西部《圣经》教堂:高高耸立欧洲、美洲和大洋洲伊斯兰教阿拉伯半岛《古兰经》清真寺:星月照应亚洲西部、东南部、非洲北部和东部佛教古印度《佛经》庙宇:金碧辉煌亚洲的东部和东南部2、聚落与环境=1\*GB2⑴聚落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因素:聚落多分布于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气候适宜、资源丰富等自然条件优越的地区。=2\*GB2⑵分布规律:在一些河流中下游的平原地区,工农业生产比较发达,聚落分布比较密集;在高山、荒漠地区,少有或没有聚落。初一地理上册知识点整理全文共10页,当前为第9页。=3\*GB2⑶聚落差异大:初一地理上册知识点整理全文共10页,当前为第9页。聚落特点与自然环境关系热带雨林:双层木楼、高架屋全年高温多雨热带沙漠:墙厚、窗小全年炎热干燥,气温日较差大黄土高原:窑洞冬季寒冷,利于保暖北极地区:冰屋全年寒冷干燥,多冰雪五、发展与合作一、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比较1、世界上主要的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和大洋洲。例如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澳大利亚、新西兰、亚洲的日本等。2、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例如中国。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