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案例_第1页
可持续发展案例_第2页
可持续发展案例_第3页
可持续发展案例_第4页
可持续发展案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可持续发展案例可持续发展案例31/31PAGE31可持续发展案例可持续发展案例九年级思想品德课例第六课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基本环节明确目标(或考纲要求),确定重难点→创设情景,导入新课→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精讲点拨,质疑解惑→基础闯关,潜能挑战→课堂小结,反思升华。第一课时“可持续发展——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1.明确目标(或考纲要求),确定重难点(1)明确目标(或考纲要求):1)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了解我国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状况,增强忧患意识,积极参加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活动,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出自己的贡献,做到知行统一。2)能力目标:结合相关时政材料,综述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说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正确性。3)知识目标:①知道我国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状况的严峻性;②知道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含义和科学发展观的内容;③能简单阐述可持续发展战略与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联系。(2)确定重难点:重难点:“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正确的选择”既是本节重点,也是本节难点。作为重难点的原因:之所以把“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正确的选择”作为本节的重难点,是因为:可持续发展内涵丰富,抽象程度较高,学生掌握起来有一定难度;再者,对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人们只停留在口头上,现实生活中违背可持续发展的现象随处可见,理论落实不到位;另一方面,中学生尚未进入社会生活领域,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与他们的现实生活距离较远,引不起学生的重视。只有掌握了这一问题,才能使学生科学的认识、理解解决我国面临的严重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2.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师:展示丰富多样的人口、资源、环境方面的图片、视频、漫画、案例、情景故事等。【多媒体展示:材料一:“世界人口超过67亿,人口问题成为全球的重大问题”视频。材料二:在3月22日“世界水日”即将来临之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世界水资源开发报告》,面对全球水资源开发问题,敲响九声警钟。(右图为孟加拉国妇女在达卡水供应部门外手举空水罐抗议供水短缺。)材料三:“当前威胁人类生存的十大环境问题”链接】生:分组讨论图片、视频、漫画、案例、情景故事,选派代表发言谈感悟、感想和体会。(学生讨论期间板书:可持续发展——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评价,概括总结:人口膨胀、资源短缺、环境恶化是当今世界各国面临的三大问题,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那么,我国在人口、资源、环境方面的国情怎样呢?请同学们走进下面一组新闻和图片材料:【多媒体展示:材料一:2008年8月26日,新疆南疆三地州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座谈会在新疆喀什召开,国家人口和计生委副主任王培安透露,在未来较长的一个时期内,新疆仍将是全国人口自然增长最快的地区。

据了解,目前新疆妇女总和生育率比全国高0.4左右,15至19岁妇女生育率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4个千分点,少数民族妇女总和生育率仍在3孩以上,而婴儿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分别达到38.56‰和116.8/10万人,高出全国平均水平。到2025年,新疆总人口将由2006年的2050万人增加到2623万人,这就意味着今后近20年里,新疆仍将处于人口生育的高峰期。材料二:2008年8月27日黄河报·黄河网报道,榆林市是黄河中游地区水土流失、风蚀沙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全市总面积43578平方千米,水土流失面积达3.69万平方千米,占总面积的84.7﹪,多年平均侵蚀模数1.22万t∕平方千米,局部地区最高达4.48万t∕平方千米。长期以来,严重的水土流失和荒漠化,成为制约榆林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因素。榆林市位于陕西省北部,毛乌素沙漠南缘。地貌以古长城为界,北部为风沙草滩区,面积占42﹪;南部为黄土丘陵区,面积占58﹪。干旱、风沙、水土流失是陕北三大灾害。材料三:“史上罕见甘肃遭特大沙尘暴”视频】3.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一)我国存在严重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第一步,教师出示我国人口资源环境方面相关图片资料。图一图二图三图一图二图三第二步,友情提示:结合上面材料,设计相关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对教材P75—78页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问题1:从上面图片资料中你感悟到了什么?(或你得出什么结论?)问题2:上面的几则资料图片分别从哪些角度反映了我国的国情?问题3:图片资料所反映的国情各具有怎样的特点?问题4:图片资料所反映的问题各自有何影响?】第三步,探究之旅:师:同学们,让我们结合“友情提示”,共同走进“探究之旅”。师:同学们,在自主合作探究过程中,应注意:对正文大字部分要精心研读,并结合相关资料图片仔细体会,以达到融会贯通、活学活用;至于辅助性文字,其作用是帮助同学们理解正文,可以泛读,了解即可;对于自己不能独立完成的知识,可进行小组内探究讨论完成,小组内合作仍不能完成的问题可制成“质疑卡”,老师将在后面的环节中与同学们共同探讨解决。生:带着“友情提示”中所设计的问题,在规定时间内进行自主学习,分组合作探究,对于合作探究中仍有质疑的问题,制成“质疑卡”,待下一环节老师给予释疑解惑,解决问题。第四步,“兵教兵”:小组内学生代表发言:广泛交流,对相关问题达成共识,对仍有异议的问题班内讨论。课代表(或班长)发言:阐述班内讨论结果,将质疑问题统计后反馈给老师。(二)可持续发展是正确选择首先,教师概括引入:通过(一)“我国存在严重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相关内容的学习可知,不管是人口问题,还是资源环境问题,其实归根到底都是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问题,都是人口、资源、环境状况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产生了尖锐的矛盾。因此,只有从总体上、全局上分析,认识它们之间内在的相互关系,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板书:可持续发展是正确选择)向同学们展示一则关于不合理利用资源环境的实例。【多媒体展示:实例:1981年内蒙古某地发展起了一个羊绒衫集团。生产羊绒制品需要在当地大规模地发展养羊业,但是,超载放牧却导致了草原生态失衡,造成该地几年没有降雨,水井干枯。该地原有200多户居民,到2001年6月仅存4户,牧民逐水而居,四散各地。恶劣的环境导致经济萎缩,进而使牧民生活走向贫困。当地牧民说:“羊绒衫厂,你要牺牲多少自然资源换取经济利益;而你又将用多少经济利益才能恢复和保持自然平衡?】其次,友情提示:结合上面实例,设计相关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对教材P78—79页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突破本节重难点。问题1:同学们,分析了这则实例后,你最想说点什么?问题2: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应走怎样的道路?当前,我们为什么要走这样的道路?问题3:(拓展延伸)学生交流讨论对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及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在可持续发展方面我国政府提出并正在落实的新理念。)师:“可持续发展是正确选择”是本节重难点,为了突破这一重难点,教师应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方法的指导,让学生学会运用讨论座谈、社会调查、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生教生”、“兵教兵”等方法,结合上面“友情提示”中设计的相关问题,对这一知识点做全面系统的认识和理解,并落实到实际行动中,从而达到思想品德课行为养成教育的目的,这样该重难点便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中自然而然的得以突破。第三,探究之旅:结合“友情提示”和老师要求,学生自主学习,组内合作探究讨论,选派代表发言,提出质疑,班内讨论,达成共识,将质疑问题统计后反馈给老师。4.精讲点拨,质疑解惑(一)我国存在严重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师:概括总结,肯定学生得出的合理结论,明确我国面临着严峻的人口、资源、环境形势,使学生增强民族忧患意识,树立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作一铺垫。(通过前面大量时政素材的展示和分析,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能够较容易的对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形势加以理解和掌握,教师可不作为重点点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二)可持续发展是正确选择师:对,为了使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和谐发展,我们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走可持续发展之路。那么,什么是可持续发展呢?(用多媒体展示教材P79页“相关链接”内容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图片或视频)(老师说明,学生认识理解即可)【多媒体展示:1994年,国务院颁布了《中国21世纪议程,明确提出了我国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保证资源一代接一代的永续利用,保证人类一代接一代永续发展。也就是既要满足人类的需要,也要维护自然界的平衡;既要注重人类当前的利益,也要注重人类未来的利益。在发展过程中,要改变那些只管建设、不管保护,滥开发、不治理,只顾眼前的增长、缺乏长远的打算,重局部利益、轻整体利益的错误做法。】师:对学生课前预习搜集到的关于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相关知识点加以整合概括。用多媒体展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内涵,并讨论总结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现实意义。(因理论性较强,难度相对较大,老师说明,学生认识理解即可)【多媒体展示: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以后,我们党提出树立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思想,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奋斗目标。这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新飞跃,也是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根本指导方针。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在生产、流通、消费等领域,通过采取法律、经济和行政等综合性措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最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收益,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其目的在于追求更少资源消耗、更低环境污染、更大经济和社会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此中“节约”具有双重含义。其一,是相对浪费而言的节约。其二,是要求在经济运行中对资源、能源需求实行减量化。即,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用尽可能少的资源、能源(或用可再生资源),创造相同的财富甚至更多的财富,最大限度地充分利用回收各种废弃物。这种节约要求彻底转变现行的经济增长方式,进行深刻的技术革新,真正推动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节约”的这两重含义是内在统一的,必须统筹兼顾,不能片面理解。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指以人与自然和谐为目标,以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遵循自然规律为核心,倡导环境文化和生态文明,追求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社会体系。环境友好型社会由环境友好型技术、环境友好型产品、环境友好型企业、环境友好型产业、环境友好型学校、环境友好型社区等组成。主要包括:有利于环境的生产和消费方式;无污染或低污染的技术、工艺和产品;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无不利影响的各种开发建设活动;符合生态条件的生产力布局;少污染与低损耗的产业结构;持续发展的绿色产业;人人关爱环境的社会风尚和文化氛围等。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现实意义:①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②体现了我国政府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决心和信心;③体现了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基本国策和节能减排政策等。(从其它角度说明亦可)】师:胡锦涛主席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包括可持续发展,是一个比可持续发展内涵更丰富的概念,是一个比可持续发展观更高的新理念,实施可持续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我国正确的战略选择。(联系)因此我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5.基础闯关·潜能挑战【多媒体展示】附闯关试题(即课堂达标题):一、单项选择题:1.有关专家指出,以单位GDP产出能耗表征的能源利用效率,如果以日本为1个单位作比较,那么意大利为1.33,法国为1.5,德国为1.5,英国为2.17,美国为2.67,加拿大为3.5,而我国高达11.5。这告诉我们()①我国的资源需求量将不断增加②我国的资源利用率低、资源浪费严重③我国面临严峻的资源形势④我国的自然资源总量大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2008年7月24日,著名学者钱俊生、赵建军在《生态文明:人类文明观的转型》中指出,加强生态建设,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维护生态安全,破除高能耗、高污染的传统发展模式,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已成为全人类的共识。要真正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当前必须实施的战略是()A.可持续发展战略B.人才强国战略和西部开发战略C.科教兴国战略D.资源、环境保护战略3.右边漫画蕴涵的寓意是()A.要节约资源,注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B.要重视科技,提高人们的科学文化水平C.要发展经济,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需要D.要无节制的砍伐森林资源,为经济建设服务4.与百姓生活相关的塑料袋已诞生百年。自2008年6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购物袋,并在所有超市、商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我国有关部门之所以大力提倡用布袋子、竹蓝子代替塑料袋,其主要原因是()①塑料袋用处太小,对人类贡献不大②这项发明给人类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③能减少商品零售场所的消费支出④有利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A.①②④B.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5.2008年8月1日,中华水网刊载清华环境白皮书之一《迎接中国环境保护的综合管理时代》一文指出,中国因为奇迹般的持续经济增长而全球瞩目,与此同时,中国的环境问题也受到了全世界的关注和争议。众多水体经过长年治污却收效甚微,松花江等江河水污染事件以及频发的湖泊蓝藻事件导致很多地区的饮用水安全受到威胁,部分河流水资源开发过度,许多流域生态功能失调,三亿农村人口存在饮用水不安全问题,1/5的城市空气污染严重,土壤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问题日显突出;酸雨、沙尘暴、海域污染、跨界河流污染、持久性有机物、气候变化等跨区域和全球性环境问题则成为西方所谓的“中国环境威胁论”的主要论据。材料说明()①我国面临着严峻的资源环境问题②当前我国的资源环境问题已无法解决③我们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④我们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A.①③④B.③④C.①②D.①④二、非选择题:6.2008年3月10日,香港商报刊发了题为《咸宁争当“两型社会”建设排头兵》的文章,全方位推介了我市在融入武汉城市圈过程中产业配套、基础设施对接等方面的探索。作为我市加速推进“两型社会”建设的咸宁大畈核电项目前期准备已经启动,咸宁成为中心内陆首个建设核电地区。阅读以上材料,结合所学品德知识,回答:(1)“两型社会”具体指什么?(2)咸宁建设“两型”社会体现了我国什么发展战略?(3)请列举我们在坚持这一发展战略过程中具体可行的例子。(至少两例)答案:(1)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2)可持续发展战略。(3)示例:大力发展核电;利用风能、太阳能;发展循环经济;植树造林等。7.情景分析:情景:2008年8月的一天,小明边吃着香蕉,边走在宽阔的马路上……小明(惊奇地):“哟!前面有一垃圾桶。”随手将吃剩的香蕉丢向垃圾桶……一群美丽的小鸟唧唧喳喳的叫着……小红帽(大声的):“看!香蕉划了一道美丽的弧线。可遗憾的是没有落到指定的位置,要是落到垃圾桶内该多好!”小歪嘴(自信的):“不用担心!那个小朋友一定会将不到位的香蕉放到指定的位置……”小明:看着小鸟的叫声,抬头看了看小鸟,瞥了一眼吃生的香蕉,大摇大摆的走了……美丽的小鸟愤怒了,又唧唧喳喳的叫了起来——“别得意,你总会遭到报应的!”情景问题:(1)小明的行为反映了一个什么问题?(2)美丽的小鸟叫了起来——“别得意,你总会遭到报应的!”这告诉我们什么?答案:(1)小明的行为表明,当前,在我国人为破坏环境的行为依然存在,我们仍然面临严重的环境问题。(2)这是美丽的小鸟向人类发出的忠告:环境恶化必然加剧自然灾害的发生,威胁生态平衡,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最终受到伤害的是人类自己。6.课堂小结,反思升华【多媒体展示】教师反思:方法如下:(1)写教学日记自我反思;(2)与其他教师交流反思;(3)通过学生成长记录袋的分析与反思;(4)上网在论坛上交流。内容包括:(1)授课成功的经验;(2)授课中的教训与不足;(3)对解决疑难问题的反思。学生反思:学生认真反思本节学习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总结出成功的经验与收获,找出缺陷与不足,独立填写下表:经验与收获1.;2.;……缺陷与不足1.;2.;……产生的原因1.;2.;……解决的措施1.;2.;……推荐作业:(附作业题)【多媒体展示】情景分析情景:2008年5、6月份,山东省中部山区某村蝗虫成灾,在村党委书记的带领下,全村老少组成一支“灭蝗大军”。堰边、堤下到处拉起“防蝗网”。人蝗之间展开了你争我夺的较量。“防蝗网”边,一时间,蝗虫成群成堆,所到之处,庄稼、青草都被啃的残缺不齐。一位老农伤感的说:“蝗虫铺天盖地,成群而来,吃光了一切……”情景问题:(1)围绕上面情景材料反映的问题,村民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下面是大家的发言摘要:村民张三:“今年春旱,再加上蝗虫有极强的繁殖力,这是造成蝗虫成灾的主要原因。”村民李四:“蝗虫成灾是一种自然现象,与我们人类无关,我们无法控制。”你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请为解决上面情景中的问题向该村建言献策。(两条即可)(3)这一情景反映的问题给我们什么启发?答案:(1)“蝗虫成灾与我们人类活动有关,是人类肆意破坏生态环境造成的,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必须保护环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言之有理即可)(2)积极宣传保护资源环境的基本国策,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和谐相处等。(3)这是环境报复人类的一个警示。由于我们不合理的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给自己造成了严峻的环境和生态问题;我们必须大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切实保护我们生存的生态环境,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生态良好的文明之路。(言之有理即可)第二课时“我们在行动”1.明确目标(或考纲要求),确定重难点(1)明确目标(或考纲要求):1)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人口意识,树立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的观念,从身边小事做起,积极参加环保活动,节约利用资源,为深入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尽力,做到知行统一。2)能力目标:提高分析判断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认识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能够运用国家的法律和举措等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3)知识目标:知道计划生育与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是我国的基本国策,知道一些基本方法和具体有效的措施。(2)确定重难点:重点:“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是本节重点。作为重点原因:之所以把“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作为本节重点,是因为:从知识体系看,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措施之一;从实现教育教学目标的作用看,了解了国策,掌握了有效的措施,才能使学生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培养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习惯;从认识方面看,中学生的认识能力还带有一定的局限性,对国家政策和措施的理解往往带有片面性。要使中学生成为真实的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践行者,就必须让他们多联系实际、关注社会,多观察思考交流。2.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师生共同综合回顾上节所学我国人口资源环境方面的国情,说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正确性。生:自主发言。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评价,概括导入:上一节我们学习了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状况及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正确性,这一节我们来看一下我国在解决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方面都做了怎样的努力?(板书:我们在行动)师:展示我国在解决人口问题方面的有关图片、视频、漫画、法律条文等材料,引导学生进入角色,自然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第十七条规定:公民有生育的权利,也有依法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夫妻双方在实行计划生育中负有共同的责任。第十八条规定:国家稳定现行生育政策,鼓励公民晚婚晚育,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一个子女;符合法律、法规规定条件的,可以要求安排生育第二个子女。材料二:见右图:材料三:“宁夏自治区计划生育工作保持良好发展势头”视频】3.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一)计划生育好首先,友情提示:结合上面材料,设计相关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对教材P80—81页教材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问题1:从上面图片资料中你感悟到了什么?问题2:我国实行计划生育的目的和具体要求各是什么?问题3:我国实行计划生育的成果怎样?问题4:实行计划生育对我们提出了怎样的要求?其次,走进探究:师生共同分析材料,走进“探究园”。师:同学们,让我们结合“友情提示”,共同走进“探究园”。生:自主学习课本80—81页,粗读辅助文和相关链接,细读正文,完成“友情提示”中的四个探究问题。师:明确学习方法:(1)自读理解课本正文或材料,一般要求辅助文快读粗读,正文细读慢读,逐个地解决探究问题。(2)提出质疑,发现问题,组内(或班内)讨论质疑问题。(3)学会制作“质疑卡片”(或“做记号”)。(二)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师:出示我国在保护资源环境方面的相关图片或视频资料,引导学生明确当地政府在保护资源和合理利用资源方面采取的措施。东莞造纸厂废水处理工程节水灌溉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退耕还林【多媒体展示:材料一:“治理‘白色污染’需要更多的行动”东莞造纸厂废水处理工程节水灌溉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退耕还林材料二:图片欣赏:】生:结合老师所出示的图片资料,自主学习教材P82-83页,以小组为单位,采取抢答的方法,了解我国在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方面所制定的法律法规、所采取的重大措施,以此作为检验小组自主合作探究效果的依据。抢答题1:为保护资源、环境我国制定了许多法律法规。你能说出几部吗?(多多益善)抢答题2:请打开自己的“知识背囊”,将你所知道的我国采取的保护环境的重大措施说一下。(越多越好)抢答题3:“退耕还林,退耕还草”是我国采取的保护和合理利用资源的重大措施之一。你还知道哪些?请说出来与同学们共享。(条数不限)师:对学生的回答作简要评价,并概括说明我国在保护资源环境方面已取得了明显成效,公民的环保和资源意识进一步增强。师:“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是本节重点,教师可结合学生通过自主参与植树种草、清除白色污染、保护母亲河等社会实践活动,也可通过观看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现状及党和政府解决这一问题所采取的实际行动的相关视频或图片,增强学生人口意识,树立他们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的观念,在现实生活中,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积极参加环保活动,做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践行者,从而达到思想品德课行为养成教育的目的,使该重点得以突破。师:出示公民特别是青少年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保护资源环境的实践活动的相关图片资料,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教材P83—84页内容,感悟自己今后的实际行动。【多媒体展示:材料一:组图欣赏:材料二:“我国迎来第30个植树节”视频】生:小组内讨论交流,学生代表谈感悟。师:总结发言:作为青少年学生,要树立可持续发展和科学发展的观念,积极向公众宣传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的基本国策,从身边点滴小事做起,培养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习惯,为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为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4.精讲点拨,质疑解惑(一)计划生育好师: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相对于初中学生来说,理论性较强,教师应结合相关材料进行讲解,重点引导学生感悟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阐释计划生育的目的和要求,明确计划生育不仅是国家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而实行的具体政策,也是公民必须履行的法定义务,从而增强学生对实行计划生育的认同。解决这一内容,教师应多注意引导学生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转变。(二)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师:人们往往把“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停留在口头上,缺乏必要的实际行动。教师应运用图片(注:应多选些中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图片或视频)、联想和设置问题等多种手段设置情境,遵循由感性到理性,从现象到本质的认知规律,进行质疑解惑,帮助学生培养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的意识,引导学生在生活中主动落实环保行动,学会具体的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方法。5.基础闯关·潜能挑战【多媒体展示】附闯关试题(即课堂达标题):一、单项选择题:1.我国首部《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指出,到本世纪中叶,人口峰值控制在15亿人左右。为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坚持的基本国策是()A.保护环境B.保护资源C.计划生育D.科教兴国2.右图漫画“留下俺的头!”从一个侧面形象的告诉我们()①我国的资源环境人为破坏严重②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③必须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④树木是国家的,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砍伐树木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3.2008年8月10日网易博客撰文:如果说,巨鹿之战时,项羽破釜沉舟,是自断退路;今天我们所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形势,则已是釜破舟沉,没了退路。我们所能做的,就是知难而进,以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勇气迎接挑战①一国两制②计划生育③对外开放④保护资源⑤科教兴国⑥保护环境⑦中部崛起A.①②③④⑤⑥⑦B.①③⑤⑦C.②③④⑤⑥D.②④⑥读右图漫画《古诗难吟——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结合所学品德知识,完成4—5题:4.漫画告诉我们()①现实生活中破坏资源环境的现象时有发生②我国公民保护资源和环境的意识比较淡薄③当前我国必须实行计划生育④当前必须在全体公民中加强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的教育A.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5.面对漫画中反映的这种现象,我们青少年应()①予以制止,向破坏者讲清这样做的危害②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③积极向公众宣传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的基本国策④从身边小事做起,培养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习惯A.②④B.①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二、非选择题6.情景分析题:情景:2008年8月18日北京奥运会期间,三位老汉——山东的张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布朗图、位于黄土高原的扎布斯走到了一起,他们天南海北的谈论着、争吵着……张明(自豪的):“如今我们山东,高消耗、低产出的行业越来越少,我们正在朝着‘大而强,富而美’的新目标迈进,我们山里的‘娃’也越来越注意保护环境了……”布朗图(忧虑地):“新疆这几年的变化确实挺大,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了。但我的家乡的变化却让原来来过的人吃惊——蓝天白云似乎离我们而去,河流小溪也越来越混浊,树少了,草没了……这都是我们人类做的‘孽’。我多希望我原来的家……”扎布斯:(忧伤、焦虑地)“我们那里的景色也好不了多少,虽然年年植树种草,可树草又多了多少,我多希望我的家乡处处是碧水蓝天、时时是鸟语花香……”(1)三老汉的话向我们透露出一个什么信息?(2)你认为三老汉的希望怎样才能够得以实现?答案:(1)我国面临着严峻的环境形势,保护和治理环境的路还很长,任务仍然很艰巨,我国公民的环保意识还有待提高。(2)坚持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的基本国策,正确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培养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习惯,为当地的可持续发展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7.材料一:在沈阳,我们每年使用约30亿个塑料袋,重1.5万吨。依据塑料袋的材质厚度,它需要大约20—1000年的时间才能被环境所分解。这些“白色垃圾”不仅影响市容,而且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部分塑料袋中含有苯乙烯等有毒成分,不可降解,对土壤和地下水造成污染。材料二:2008年1月8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简称“限塑令”。要求从2008年6月1日起,全面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超薄塑料袋,并且在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材料三:推进“限塑令”的实施,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下面是有助于“限塑令”实施的一些措施:口树立科学的环保意识,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口依靠科学进步和技术创新的支持口加大媒体和公益活动的宣传力度口加强政府和相关部门的监管职能口发挥立法手段、经济手段的作用(1)请在材料三中选择一个你认为最有效的措施,并在这一措施前的“口”内用“√”标出。(2)针对上一问中你所选择的措施,请写出具体的建议或行为要求,并说明它对推进“限塑”工作、减少环境危害所起到的作用。答案:(1)学生作出选择即可得分。(2)答案要点:①学生提出的建议或行为要求科学、合理、具体可行。②能够围绕推进“限塑”工作、保护环境说明作用,能够使用学科术语。6.课堂小结,反思升华【多媒体展示】教师反思:方法如下:(1)写教学日记自我反思;(2)与其他教师交流反思;(3)通过学生成长记录袋的分析与反思;(4)上网在论坛上交流。内容包括:(1)授课成功的经验;(2)授课中的教训与不足;(3)对解决疑难问题的反思。学生反思:学生认真反思本节学习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总结出成功的经验与收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