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3月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事业单位公开招聘12人笔试参考题库答案解析_第1页
2023年03月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事业单位公开招聘12人笔试参考题库答案解析_第2页
2023年03月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事业单位公开招聘12人笔试参考题库答案解析_第3页
2023年03月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事业单位公开招聘12人笔试参考题库答案解析_第4页
2023年03月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事业单位公开招聘12人笔试参考题库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03月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事业单位公开招聘12人笔试参考题库答案解析(图片可自由调整大小)题型123总分得分第1卷一.参考题库(共300题)1.包容性创新是指为了实现包容性增长而进行的创新,主要就是让更多人群特别是弱势群体参与到创新活动中来,同时使创新成果扩散到所有的人群,从而增加民众的创新机会和能力,使所有人都从创新活动中受益。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包容性创新的是:

A.甲公司综合运用卫星通信、全息影像和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来为偏远的农村提供医疗服务

B.乙公司研发出一种低成本冰箱,仅卖376元

C.丙公司研发出一种白内障治疗仪,将白内障的治疗费用降低到原来的四分之一

D.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相关部门推出火车票网上售票系统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非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让更多人群特别是弱势群体参与到创新活动中来,使创新成果扩散到所有的人群。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卫星通信、全息影像和计算机等多媒体技术的使用,使得偏远的农村地区的群体受益,属于“让更多人群特别是弱势群体参与到创新活动中来,使创新成果扩散到所有的人群”,符合定义;

B项:低成本冰箱,使得相对不富裕的人群受益,从而让更多的人能够用上冰箱,属于“让更多人群特别是弱势群体参与到创新活动中来,使创新成果扩散到所有的人群”,符合定义;

C项:将白内障的治疗费用降低到原来的四分之一,可使更多经济条件不好的白内障患者受益,属于“让更多人群特别是弱势群体参与到创新活动中来,使创新成果扩散到所有的人群”,符合定义;

D项:火车票网上售票系统这一创新成果,并未使相对弱势的群体(尤其是对互联网不熟悉的人群)参与其中,反而使他们被排除在外,不属于“使创新成果扩散到所有的人群”,不符合定义。

因此,选择D选项。

解题思路:题干定义包容性创新是一种创新方式,分析其表现形式和目的,再结合选项比较即可解题。包容性创新的定义要点:①让更多人群特别是弱势群体参与到创新活动中来;②使创新成果扩散到所有的人群;③增加民众的创新机会和能力,使所有人都能从创新活动中受益。

A项,甲公司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为偏远的农村提供医疗服务,让农民从创新活动中受益,符合定义。

B项,乙公司研发低成本冰箱,为低收入家庭节省了开支,符合定义。

C项,丙公司研发出的白内障治疗仪,使白内障的治疗费用降低到原来的四分之一,让白内障患者受益,符合定义。

D项,火车票网上售票没有使相对弱势群体参与其中,没有让对互联网不熟悉的人受益,不符合要点③。

故本题选D。

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定义关键词。

“为了实现包容性增长而进行的创新”、“让更多人群特别是弱势群体参与到创新活动中来,同时使创新成果扩散到所有的人群”。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项:为偏远的农村提供医疗服务,符合定义关键词“让更多人群特别是弱势群体参与到创新活动中来,使创新成果扩散到所有的人群”,符合定义,排除;

B项:低成本冰箱是为了使得冰箱这个创新成果扩散到所有人群,符合定义关键词“让更多人群特别是弱势群体参与到创新活动中来,使创新成果扩散到所有的人群”,符合定义,排除;

C项:研发出的白内障治疗仪将治疗费用降低到原来的四分之一,符合定义关键词“让更多人群特别是弱势群体参与到创新活动中来,使创新成果扩散到所有的人群”,符合定义,排除;

D项:火车票网上售票系统使得互联网创新成果扩散到所有人群,但并未涉及弱势群体,不符合定义,当选。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D。2.目标管理中的目标是一个多层次的体系和网络,设计良好的目标通常具备的特征包括(

)。A.具有挑战性,不管是否可以实现B.具有明确的时间框架C.可度量和定量化D.与组织的有关成员进行过沟通参考答案:BCD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管理学的基本原理。目标管理是一种设定管理者和员工双方认可的目标并使用这些目标来评估员工绩效的过程。设计良好的目标通常具有的特征如下:(1)从结果而非行动的角度予以阐述;(2)可衡量的、量化的;(3)具有清晰明确的时间范围;(4)具有挑战性且是可实现的;(5)书面化;(6)便于所有必要的组织成员沟通。故正确答案为BCD。3.李某刚满15岁,因家境困难而辍学在一家手工作坊打工,月入2800元,能够维持自己的基本生活所需。关于李某的行为能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无民事行为能力B.完全民事行为能力C.限制民事行为能力D.无条件民事行为能力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民法。《民法典》第十七条规定:“十八周岁以上的自然人为成年人。不满十八周岁的自然人为未成年人。”第十八条规定:“成年人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第十九条规定:“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本题中,李某未满16周岁,虽以自己劳动收入维持基本生活,但仍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故正确答案为C。4.气象条件及其变化不仅影响人的生理健康,对心理情绪的影响也非常明显。有利的气象条件使人情绪高涨、心情舒畅;不利的气象条件使人情绪低落、懒惰无力,甚至导致心理及精神病态和行为异常。研究表明,高温、高湿、阴雨以及一些异常天气事件,都不利于人的心理健康。世卫组织的一份资料表明,20世纪的厄尔尼诺现象使全球约10万人患上抑郁症,精神病发病率上升8%,究其原因,是该现象引起全球范围的气候异常和天气灾难,超过部分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导致其出现坐卧不安、思维迟钝等精神异常状况。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异常天气会对人的精神状况产生不利影响

B.抑郁症与气候异常、天气灾难有一定关系

C.有必要深入研究厄尔尼诺等异常气象条件

D.古代“天人合一”的说法有一定的科学道理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文段主旨的把握,解答本题需要梳理文段行文思路。本文为递进结构,首先引出话题并加以说明,接着进一步细化话题并得出结论,论述重点为递进的内容。文段首先说明气象条件会对人的心理情绪产生影响,甚至导致心理及精神病态和行为异常;然后以研究引出异常天气事件不利于人的心理健康,并以具体事例进行论证。由此可知文段重点说明的是异常天气会对人的精神状态造成不利影响,即A。

B项是文段部分内容。C项观点不是论述的重点,“有必要深入研究”也无法推出。D项没有涉及,无中生有。

故本题选A。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首先指出气象条件及其变化对人的生理健康及心理情绪产生影响,接着从有利与不利两方面进一步论述气象条件带给人的影响,然后通过“研究表明”引出主旨句“高温、高湿、阴雨以及一些异常天气事件,都不利于人的心理健康”,强调不利气象条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最后以世卫组织的资料数据为例进行了论证。文段是“分—总—分”结构,强调不利气象条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第二步,对比选项。A项是对文段主旨句的同义替换。

因此,选择A选项。

解题思路:文段首先提出气象条件变化对人的心理影响,接着具体说明不同气象条件产生的不同影响。第三句话更加具体化地说到一些异常的天气,不利于人的心理健康,接下来通过资料详细地解释和分析异常天气不利于人的心理健康的原因。故文段第三句话即重点,结合选项应该选择A项。B项对抑郁症的描述过于局限,属于具体解释说明部分的信息,排除;C项的厄尔尼诺也是具体解释说明部分的内容,且“有必要深入研究”无从得到,排除;D项为无中生有,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5.古人在分析姓氏起源时说:“氏于国,则齐鲁秦吴;氏于字,则孟孙叔孙…氏于居,则东门北郭。”由此推论司马、司徒姓氏应源自:A.官名B.爵位C.谥号D.行业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化常识。第二步,如题干所示:以国名为氏,如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齐、鲁、吴、秦等,皆成为今天常见姓;以居住地为姓,如东门、北郭等字,表示不同环境的居住地点;司马是古代职官名称。是专门负责管马匹的官,是非常重要的军职。司徒是我国古代的一个重要官职名,由《周礼》地方官司徒演变而来。因此,选择A选项。6.老赵前几天从张警官那儿听说了一场审讯,嫌疑人甲、乙、丙中有一人是真凶,关于审讯结果,张警官没有透露,但老赵当时根据获得的以下信息推测出了真凶:(1)张警官说每个嫌疑人都指控另外两人中的一人为真凶,但是没说谁指控他;(2)张警官说甲说了真话;(3)张警官没说乙说的是真话还是假话;(4)张警官说了丙说的是真话还是假话。关于丙说话的真假,老赵现在已经忘了,但他稍作思考,还是再次推测出了真凶。由此可知:A.乙是真凶B.乙说真话C.丙说假话D.丙是真凶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题干有若干论断和真假限定,确定为真假推理。第二步,分析条件,进行推理。关于丙说话的真假,老赵已经忘了,但是其他的条件为真。由于丙说话的真假不定,故采用假设法:假设丙说假话,结合条件(1)可知,丙是真凶,此时结合选项看,C和D均正确,故该假设不成立;假设丙说真话,根据条件(2)甲也说真话,结合条件(1)可知,甲和丙都指控的是乙,即乙是真凶,乙说假话,此时与题干选项均不冲突,故该假设成立。综上:乙是真凶,乙说假话,丙说真话,丙不是真凶。因此,选择A选项。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题干条件。(1)张警官说每个嫌疑人都指控另外两人中的一人为真凶,但是没说谁指控他;(2)张警官说甲说了真话;(3)张警官没说乙说的是真话还是假话;(4)张警官说了丙说的是真话还是假话。根据条件(1)、(2)可知,甲说真话,说明甲指控乙和丙其中一人为真凶;根据条件(3)可知,张警官没说乙说的是真话还是假话,所以乙可能说真话,也可能说假话,题干信息存在多种不确定情况,考虑用假设法:假设乙说的是真话:结合条件(2)可知,甲乙均说真话,说明甲乙均指控另外两人,说明甲乙均不是真凶,说明丙是真凶,此时B、D两项均成立,所以假设不成立,说明乙说的是假话,乙说假话,因此乙无论指控的是谁,被指控人都不是真凶,因此甲和丙都不是真凶,所以真凶是乙。故正确答案为A。7.专门协调国际贸易关系的国际经济组织是(

)。

A.世界贸易组织

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C.世界银行

D.欧佩克石油输出国组织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经济常识。

A项正确,世界贸易组织是一个独立于联合国的永久性国际组织,是专门协调国际贸易关系的国际经济组织,被称为经济联合国。

B项错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世界金融机构,宗旨是稳定国际汇兑,消除妨碍世界贸易的外汇管制,在货币问题上促进国际合作,并通过提供短期贷款,解决成员国国际收支不平衡时产生的外汇资金需求。

C项错误,世界银行集团,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同时成立,是联合国系统下的多边开发机构,包括五个机构: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国际开发协会、国际金融公司、多边投资担保机构和国际投资争端解决中心。宗旨是通过向中等收入国家和信用好的贫困国家提供贷款和分析咨询服务,促进公平和可持续的发展,创造就业,减少贫困,应对全球和区域性问题。

D项错误,石油输出国组织,简称欧佩克(OPEC),是亚、非、拉石油生产国为协调成员国石油政策、反对西方石油垄断资本的剥削和控制而建立的国际组织。宗旨是协调和统一成员国石油政策,维持国际石油市场价格稳定,确保石油生产国获得稳定收入。

故正确答案为A。8.旅游商品,是指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出于非商业性目的而购买的实物性商品,它不包含维持旅游活动所必需的生活用品。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旅游商品的是(

)。A.小王在尼泊尔买了100个手链、200条围巾准备放到自己在北京经营的店铺里销售B.到欧洲出差的张小姐利用闲暇时间在英国某古董商店购买了一套精美茶具C.某夫妇为了国庆假期的海南五日游到超市购买了一瓶防晒霜和两副墨镜D.李女士在泰国旅游时从小商贩那里得到了很多关于当地美食娱乐方面的信息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题干本题考查单定义,首先找定义关键词。关键词:“在旅游活动中出于非商业性目的而购买的实物性商品”,“不包含维持旅游活动所必需的生活用品”。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A项,小王在尼泊尔买的商品是准备销售,属于商业性目的实物性商品,不符合定义。B项,在某古董商店买的茶具不是为了商业性目的而购买的实物性商品,也不属于包含维持旅游活动所必需的生活用品,符合定义。C项,在海南买的防晒霜和墨镜是为了维持旅游活动所必须的生活用品,不符合定义。D项,从小商贩那里得到的美食娱乐的信息不是实物性商品,不符合定义。第三步:再次标注答案故正确答案为B。9.某班级设立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4个学习兴趣小组,要求每位同学参加其中1个或参加其中的2个小组,无论如何安排,都有至少7名同学参加的兴趣小组完全相同,则该班级至少有(

)名同学。

A.31

B.37

C.43

D.45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最值问题,属于最不利构造。

第二步,共4个学习兴趣小组,要求每位同学参加其中1个或参加其中的2个小组,故分情况考虑:

第一种,如果参加其中1个小组,有=4种选择。根据最不利构造,最不利的情况是每种选择最多有6名同学,那么该班级至少有4×6+1=25名;

第二种,如果参加其中2个小组,有=6种选择,则该班级至少有6×6+1=37名。

第三步,结合两种情况,该班级至少有37名同学。

因此,选择B选项。

10.2017年9月21日零时起,全国铁路实行新的列车运行图,七对(

)动车组列车在京沪高铁线率先实现350公里时速运营,京沪高铁迈进“350时代”。A.复兴号B.前进号C.时代号D.神舟号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时事热点知识。第二步,2017年9月21日零时起,全国铁路实行新的列车运行图,7对“复兴号”动车组列车在京沪高铁线率先实现350公里时速运营,京沪高铁迈进“350时代”。因此,选择A选项。11.(

)是从中国现代化的宏伟目标来看,(

)是从中国现代化索要突破的主要问题来看,制度体系的创新与完善,始终都是国家治理体系的核心内容。填入括号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无论还B.首先然后C.要么要么D.不仅还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根据文段信息“始终都是”可知,前文分别从目标与问题两个角度强调了制度体系创新与完善的重要性,故所填入词语为并列关系,A项“无论···还···”表示并列关系,符合文意,当选;B项“首先···然后···”为逻辑上的先后顺序,非并列语义,排除;C项“要么···要么···”为选择关系,与文意不符,排除;D项“不仅···还···”表递进关系,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文段出处】《彰显制度之“重”推进制度之“治”》12.法律责任是由特定法律事实所引起的对于损害予以补偿、强制履行或者接受惩罚的特殊义务,亦即由于违反第一性义务而引起的第二性义务。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导致法律责任的是(

)。

A.陈某向电视台举报揭露某公司造假,电视台没报道

B.陈某被公共汽车售票员提醒后,仍不给残疾人王某让座,结果王某被挤伤

C.孙某和肖某谈恋爱,后因感情不和分手,肖某极度痛苦,患上抑郁症

D.某公司要求工人每天至少工作16小时,加班费每小时5元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分析法律责任的定义可知其原因是“违反第一性义务”。A、B、C三项都不符合这一定义要点。

D项违反了劳动法所规定的义务。《劳动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劳动法》第四十四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一)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二)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符合定义要点。

故正确答案为D。13.2017年,在广东珠海成功完成首飞的我国首款大型灭火/水上救援水陆两栖飞机被命名为:

A.蛟龙ZH215

B.鲲龙AG600

C.精卫CR919

D.鲲鹏GD311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时政。解答本题,考生若对该知识点不了解,可以结合题干描述猜测一下。题干中说该飞机是“灭火/水上救援水陆两栖飞机”,其命名应该与其功能有关。在神话传说中,蛟龙生活在水里,精卫是鸟,在天上飞,都不是水陆两栖。再比较B、D两项,鲲是大鱼,鹏是鸟,而龙既可登天,又可潜渊,具有呼风唤雨的能力,符合“灭火/水上救援”“水陆两栖”的描述。2017年12月24日上午,由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自主研发的我国第一款大型水陆两栖飞机——AG600“鲲龙”在广东珠海金湾机场成功完成陆上首飞,B项正确。关于A、C、D项,蛟龙号是一艘由中国自行设计、自主集成研制的载人潜水器;运-20,代号鲲鹏,是中国自主研发的新一代战略军用大型运输机;没有精卫CR919这种装备表述。

故本题选B。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时政。

第二步,2017年12月24日,我国自主研发生产的第一款大型灭火/水上救援水陆两栖飞机——“鲲龙”AG600在广东珠海金湾机场成功完成陆上首飞。2018年10月20日,国产大型水陆两栖飞机“鲲龙”AG600在湖北荆门漳河机场成功实现水上首飞起降。

因此,选择A选项。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时政常识。

2017年12月24日上午9时39分许,由航空工业自主研发的我国首款大型水陆两栖飞机——“鲲龙”AG600在广东珠海金湾机场成功首飞。

A项正确,鲲龙AG600是我国为满足森林灭火和水上救援的迫切需要,首次研制的大型特种用途民用飞机,是我国首款大型灭火/水上救援水陆两栖飞机。

B项错误,蛟龙号是一艘由中国自行设计、自主集成研制的载人潜水器。

C项错误,无精卫CR919这种装备表述。

D项错误,鲲鹏号,是中国自主研发的新一代重型军用运输机,不符合题干水陆两栖飞机的表述。

故正确答案为A。14.航海∶船舶∶海域A.战斗∶枪支∶战场B.潜水∶气瓶∶深海C.笔试∶笔∶考场D.打字∶字∶办公室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船舶”是“航海”必须的工具,二者属于工具对应关系,“航海”的地点一定是在“海域”,二者属于地点对应关系。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枪支”不是“战斗”必须的工具,排除;B项:“气瓶”是“潜水”必须的工具,二者属于工具对应关系,“潜水”的地点是在水面以下,不一定是“深海”,排除;C项:“笔”是“笔试”必须的工具,二者属于工具对应关系,“笔试”的地点一定是在“考场”,二者属于地点对应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D项:“字”不是“打字”的工具,排除。因此,选择C选项。15.一个国家的人才组成总是呈“金字塔”形状,处于塔尖的高素质尖端学术型人才数量是有限的,处于塔底的生产第一线的劳动者数量是巨大的。此时,职业教育有利于缓解技术和技能型人才紧缺的矛盾,是解决

的重要举措。A.隐蔽性失业B.结构性失业C.周期性失业D.摩擦性失业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宏观经济。A项错误,隐蔽性失业是指劳动力在形式上已经就业,但是其劳动生产率远远低于市场均衡劳动生产率水平的状态。B项正确,结构性失业是指由于经济结构的变动而引起劳动力市场中供给与需求的结构性变动所造成的失业。职业教育有利于缓解技术和技能型人才紧缺的矛盾,是解决结构性失业的重要举措。C项错误,周期性失业是指在周期性经济萧条时期由于对劳动力需求不足所造成的失业。D项错误,摩擦性失业是指由于经济在调整过程中,或者由于资源配置比例失调等原因,使一些人在不同的工作中转移,在等待转业过程中产生的失业现象。故正确答案为B。16.如图,在△ABC中,已知BD=2DC,EC=2AE,则△BFD与△AEF面积的比值为

:A.4B.6C.8D.9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几何问题,属于平面几何类。第二步,如图,连接CF。已知BD=2DC,设,则;又因为EC=2AE,设,则。结合图形可知,,所以3a+2b=2(3b+a),解得a=4b。第三步,。因此,选择C选项。17.下列选项中没有语病的一句为:

A.他如果不能实事求是,事业就会受到巨大损失,长期以来所恪守的诚信待人的美好品德也会丧失。

B.我们对于“比较文学”是个陌生的概念,读读钱钟书的《谈中国诗》或许能引你走进这一陌生的境地。

C.这篇通讯是《光明日报》记者邵云环同志在贝尔格莱德已遭北约空袭,并扬言“加大轰炸力度”的日子里写的。

D.我们主张社会利益与个人利益一致、贡献与索取一致的观点,并不是主张把人生的价值仅仅归结到对个人需要的满足和个人向社会的索取上。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A项句式杂糅,关联词前后两个分句的主语不一致,关联词“如果”应该放在“他”之前。

第二步,B项主客体倒置,应改为“‘比较文学’对于我们来说是个陌生的概念”。

第三步,C项成分残缺,“扬言”的主语不明。

第四步,D项表述明确,没有语病。

因此,选择D选项。

解题思路:D项语句通顺语义明确。

A项语病在于关联词位置不当,可改为“如果他不能实事求是……”;B项语病在于主客倒置,可改为“比较文学对于我们是个陌生的概念”;C项语病在于句子成分残缺,“扬言加大轰炸力度”的主语不明。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D。18.故障∶维修

A.日出∶日落

B.月圆∶月缺

C.庆祝∶鼓掌

D.借贷∶还款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

先出现“故障”后进行“维修”,二者属于时间顺承对应关系。

第二步,辨析选项。

A项:“日出”和“日落”是观察到的太阳的两种状态,二者属于并列关系,排除;

B项:“月圆”和“月缺”是观察到的月亮的两种状态,二者属于并列关系,排除;

C项:“鼓掌”是“庆祝”的一种方式,二者属于方式对应关系,排除;

D项:先出现“借贷”后进行

“还款”,二者属于时间顺承对应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

因此,选择D选项。

19.4,3,1,12,9,3,17,5,(

A.12

B.13

C.14

D.15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项数较多,考虑多重数列。

第二步,数列有九项,考虑3—3—3分组。发现4-3=1,12-9=3,规律为组内的第一项-第二项=第三项,故所求项为17-5=12。

因此,选择A选项。

20.明信片起源于19世纪的欧洲,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自清代末年开始,中国邮政及其他出版机构就曾发行过不少以风光摄影作品为主题的明信片。照片上的摄影作品,真实再现了祖国的秀美河山。近日,一套民国时期发行,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印制桂林风景摄影题材老明信片在网上热传。作者接下来最可能讲述的内容是:A.对明信片的由来、功能、制作方法等进行介绍B.对桂林山水的秀丽风光进行描绘C.对这套桂林风景摄影题材老明信片展开介绍D.对桂林地区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进行赞美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快速浏览文段,重点分析尾句,判别文段话题落脚点。文段开篇引出话题“明信片的起源”,随后阐述明信片真实再现了祖国的秀美河山,尾句讲一套民国时期发行的桂林风景老明信片在网上热传。文段话题落在尾句上,提出新话题“桂林风景摄影题材老明信片”,接下来应围绕这一话题展开论述。第二步,对比选项。C项符合上述内容。因此,选择C选项。A项、B项和D项:

“明信片”“桂林山水的秀丽风”“桂林地区区劳动人民”与文段尾句“桂林风景摄影题材老明信片”话题不一致。21.发达国家不得对发展中国家征收反倾销税。(

)0.正确1.错误参考答案:1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宏观经济。反倾销税是指进口国海关对外国的倾销货物,在征收关税的同时附加征收的一种特别关税,其目的在于抵制倾销,保护国内产业。《反倾销协定》规定,发达国家成员在考虑采取反倾销措施时,必须特别注意发展中国家成员的特殊情况。该协议还规定,在征收反倾销税之前,必须探讨“协定”规定的建设性补救措施,否则将影响发展中国家成员的基本利益。因此,发达国家是可以对发展中国家征收反倾销税。

故表述错误。22.金领指掌握现代科技、能创造大量财富因而收入较高的高级科学技术人员。

下列属于金领的是:

A.电脑营销公司老板

B.微软公司编程师

C.计算机专业博士生

D.国有企业的会计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是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①掌握现代科技、能创造大量财富因而收入较高;

②高级科学技术人员。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公司老板,未体现是“高级科学技术人员”,不符合定义;

B项:微软的编程师从事的工作需要“掌握现代科技”,同时能有较高的收入,是“高级科学技术人员”,符合定义;

C项:博士生不是在职人员,也未体现“收入较高”,不符合定义;

D项:企业会计,并非“高级科学技术人员”,不符合定义。

因此,选择B选项。

解题思路:A、D项与高级科学技术人员不符,排除;C项博士生还是学生,与收入较高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解题思路:金领的定义要点有:①创造大量财富;②收入较高;③高级科学技术人员。A项营销公司老板不符合③;B项符合定义要点;C项博士生没有体现①②;D项会计不符合①③。故答案选B。23.某超市到苹果产地收购苹果,收购价为每千克1.2元。从产地到超市距离400千米,运费为每吨每千米1.5元。如果不计损耗,超市要想实现25%的利润,每干克的售价是多少元?

A.2.1

B.2.25

C.2

D.1.8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经济利润问题,属于基础公式类。

第二步,从产地到超市每千克苹果的运费=400×1.5÷1000=0.6元,每千克苹果的成本为1.2+0.6=1.8元,则要想实现25%的利润,每千克苹果售价为1.8×(1+25%)=2.25元。

因此,选择B选项。

24.第32届东盟峰会及系列会议于2018年4月25日在(

)拉开帷幕,东盟10国领导人和代表将讨论如何推动创新发展及建立智慧城市网络等议题。

A.吉隆坡

B.新加坡

C.马尼拉

D.雅加达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时事热点知识。

第二步,第32届东盟峰会及系列会议4月25日在新加坡拉开帷幕,东盟10国领导人和代表共同对如何推动创新发展、建立智慧城市网络以及加强网络安全合作等议题进行讨论。各国领导人将围绕今年东盟的主题“坚韧团结、创新求变”,在会上讨论东盟必须优先应对的事项、面对的挑战和机遇,并就区域和国际局势交换意见。

因此,选择B选项。

东盟首脑会议是东南亚国家联盟的组织结构之一,自东盟成立以来,东盟举行了7次首脑会议,4次非正式首脑会议,就东盟发展的重大问题和发展方向做出决策。2000年第四次非正式首脑会议决定取消正式非正式之分,每年召开一次首脑会议。

25.在一次体检中,测了学生的身高水平,身高不超过160cm的有30名学生,平均身高为155cm;身高不低于180cm的有45名学生,平均身高为183cm;身高超过160cm的平均身高为175cm;身高低于180cm的平均身高为172cm。请问此次学生的平均身高约为:

A.172cm

B.173cm

C.174cm

D.175cm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设身高超过160cm且低于180cm的学生有x名,身高超过160cm且低于180cm的学生的身高总和为y(cm)。根据题意可得:······①,······②,联合①②,解得,,则此次学生的平均身高=,与B项最为接近。

故正确答案为B。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平均数问题,用方程法解题。

第二步,设身高160cm—180cm之间的学生有x人,他们的总身高为y

cm。由题意有:y+45×183=175×(x+45)①,y+30×155=172×(x+30)②,联立解得x=290,y=50390。

第三步,此次体检学生的平均身高约为(30×155+50390+45×183)÷(30+290+45)≈173cm。

因此,选择B选项。26.AI或其他科技产品无论如何新颖和实用,也需要在可控的状态下才能受到人们的欢迎,________在获得大效益的同时,防止和减少对人类社会可能造成的麻烦和灾难。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但是B.虽然C.因为D.并且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语境。根据文段可知,文段表示AI等科技产品处于可控状态才能受到欢迎,还需要防止其造成灾难。横线上下文为并列结构。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但是”表转折关系,排除A项。B项“虽然”表转折关系,排除B项。C项“因为”表因果关系,排除C项。D项“并且”表并列关系,符合语境。因此,选择D选项。27.近年来,在科技的加持下,从3D扫描、3D打印再到AR沉浸式体验,“沉睡”千年的历史文物不断被“唤醒”,走入大众视野。“考古盲盒”的走红、《唐宫夜宴》的惊艳和“博物院元宵奇妙夜”的新奇,都离不开技术的支撑。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数字“黑科技”,为沉浸式展览和体验提供了发展空间,让古今对话成为可能,也让时空的穿透力变得真实可感。同时,短视频和社交平台等传播领域的新技术,也让文化产品能够以更快的速度、更强的力度在新媒体平台迅速传播并维持热度。最适合做这段文字标题的是:A.科技赋能让文物重新“活起来”B.“黑科技”成就文物的古今对话C.沉浸式体验让文物再度“热起来”D.把握新技术,加速文物的大众传播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本题为标题填入题。文段开篇提出观点,指出科技唤醒了历史文物,并通过“考古盲盒”、《唐宫夜宴》等举例论证,接着说明虚拟现实等数字“黑科技”让古今对话成为可能,并通过“同时”表示并列,列举短视频等传播领域的新技术让文化产品传播速度更快、力度更强,属于对前文观点的进一步解释说明,故文段为总分结构,意在说明科技唤醒了历史文物,对应A项。B项“黑科技”、D项“新技术”均对应文段解释说明部分,非重点,且表述片面,排除;C项,“沉浸式体验”是科技带来的体验效果,并非技术本身,偷换概念,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文段出处】中国文物报《代表委员专访|马萧林委员:和“考古盲盒”文物大众传播的有益探索》28.时间怀有一种公平的道义,对它所拿去的,它会给我们别的补偿。它夺去了我们肢体精神的灵活,却给予我们安静和安详。对这段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无所谓浪费时间B.耽误的时间可以得到补偿C.不具有灵活肢体精神的人能获得安宁D.晚年的宁静可以使青春活力的消失得到补偿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通过对原文分析可知,从“肢体和精神的灵活”到“宁静和安详”的变化过程对应的正是我们由青少年到老年的成长过程,也就是说晚年的宁静和安详可以弥补消失的年轻活力。对照选项发现,D项符合题意。A项与原文不符,排除;B项表述错误,不是“时间”得到补偿,排除;C项曲解了文意,文中提到的“它夺去了我们肢体精神的灵活,却给予我们安静和安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D。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将选项与原文一一对应。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浪费时间”在文段中并未提及,属于无中生有。B项曲解文意,不是补偿给我们“时间”,而是补偿人们在成长中所失去的其他的东西,不符合原文。C项对应“它夺去了我们肢体精神的灵活,却给予我们安静和安详”,灵活肢体精神和安宁是时间拿去和给予的,不是强调两者之间的关系,不符合原文。D项根据“它夺去了我们肢体精神的灵活,却给予我们安静和安详”可知,我们的肢体灵活的是可以通过安静和祥和来弥补的。“肢体的灵活”对应青年时期,“安静和安详”对应老年时期,故青年时期肢体灵活的消逝可以通过晚年时期的安静和祥和来弥补,符合原文。因此,选择D选项。29.有研究认为,青少年沟通交流能力的发展与其人际交流经验成正比,因此,沉迷游戏的孩子与其他孩子相比沟通能力较差。要使得上述论述成立,需要下列哪项作为假设?A.大多数孩子在游戏以外还有其他事情可做B.游戏有助于提高青少年的思考和反应能力C.不沉迷游戏的孩子会用更多的时间与人交流D.传统的教育体制对增强青少年的沟通能力没有帮助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根据提问方式中的“假设”,确定为加强论证。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论点:沉迷游戏的孩子与其他孩子相比沟通能力较差。论据:青少年沟通交流能力的发展与其人际交流经验成正比。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无关选项。论点的主体是沉迷游戏的孩子和其他孩子,而该项的主体是多数孩子,论题不一致,排除。B项:无关选项。说的是游戏有助于提高思考和反应能力,而论点讨论的是沟通能力,论题不一致,排除。C项:补充前提。利用“否定代入法”验证,如果不沉迷游戏的孩子不会用更多的时间与人交流,就无法获取人际交流经验,无法提升沟通交流能力,这样一来,沉迷游戏的孩子与其他孩子就不会在沟通交流能力有什么差别,题干论证就无法成立,故该项属于前提。D项:无关选项。该项谈论的是传统的教育体制,论点讨论的是沉迷游戏的孩子与其他孩子在沟通能力上的相比,论题不一致,排除。因此,选择C选项。30.1,1,5,7,13,(

)A.15B.17C.19D.21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解法一:第一步,数列变化趋势平缓,考虑隔项做差。第二步,隔项做差如图所示:

差数列是一个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下一项为8+2=10,则所求项为7+10=17。因此,选择B选项。解法二:第一步,数列变化趋势平缓,优先考虑做差。第二步,做差结果如图所示:

一级差数列无明显规律,考虑做和,得到和数列:4,6,8,(10),为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下一项为10,一级差数列下一项为10-6=4,原数列所求项为13+4=17。因此,选择B选项。31.按顺序排列下面几个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他不会趋炎附势地扭曲自己的形象,涂改自己灵动的线条

②除非用烈火将其燃为灰烬,使之化为尘埃

③真正美丽的生命执着的追求真善美

④否则美丽的生命就像一条清澈的小溪,永远百折不回、乐观坚强的奔向大海直到最后一滴

⑤更不会让自己美丽的底色涂上尘埃

A.③①②④⑤

B.①⑤②④③

C.③①⑤②④

D.①⑤③②④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观察选项特征,确定首句。对比③①两句,判断③①哪一句更适合做首句。③为引出话题,可以做首句,①中的“他”代词指代不明,故①不能做首句,因此排除B项和D项。

第二步,比较A项和C项。根据关联词搭配,①和⑤表示递进关系,应紧密相连,排除A项。答案锁定C项。

第三步,验证C项。语义连贯通顺。

因此,选择C选项。

32.我国海区的潮汐资源以福建和浙江为最多,潮汐中蕴藏着巨大的能量。潮汐发电是利用海湾、河口等有利地形,建筑水堤,形成水库,以便大量蓄积海水,并在坝中或坝旁建造水力发电厂房,通过水轮发电机组进行发电。然而潮汐发电对自然条件的要求比较高,只有潮汐电站建在合适的地理位置,并且出现大潮、能量集中时,从潮汐中提取能量才有可能。

这段文字主要说明:

A.我国潮汐资源的分布状况

B.我国潮汐资源的利用现状

C.潮汐发电的必要条件

D.潮汐发电需要突破的技术障碍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段主旨的提炼和把握。解答这类题目,需要首先分析文段结构,提炼文段关键信息,从而得出文段的主旨。阅读可知,文段中“然而”之后的内容为文段的主旨所在,因此正确答案应与此相关。

文段首句讲我国潮汐资源分布最多的地区,并未涉及具体的分布状况及利用现状问题,排除A、B。第二句讲潮汐发电的原理。接着用“然而”作转折,引出潮汐发电对自然条件的要求比较高,即潮汐发电的必要条件。文段并未涉及潮汐发电有哪些技术障碍需要突破,排除D。故本题选C。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先讲了我国潮汐资源的分布情况和潮汐发电的工作原理,然后通过转折词“然而”引出文段重点句,在此句中又由“只有……才”强调了该句话的重点内容,即潮汐电站建在合适的地理位置,并且出现大潮、能量集中时才有可能发电,对其进行概括,应为潮汐发电的必要条件。

第二步,对比选项。C项是对文段重点句的同义替换。

因此,选择C选项。

解题思路:此题属于中心理解题。

纵观文段,“只有”之后是主旨句,潮汐中提取能量取决于合适的地理位置和时间,需要大潮才能集中能量,C项是对其的同义复述。

文段只是提及福建和浙江的潮汐资源最多,A项是对文段的过度推断;B项中的“利用现状”在文中找不到依据;从文段中我们知道,要利用潮汐,不光需要技术,还需要地理位置和大潮的配合,故D项说法不正确。

故正确答案为C。33.2015年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关键之年,也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

)0.正确1.错误参考答案:0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时事热点知识。第二步,2015年3月3日,全国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会议指出,2015年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关键之年,也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要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有效应对和化解经济下行压力,完善宏观政策,优化经济结构,突出创新驱动,强化风险防控,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推进实施“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等战略,做好就业创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教育文化、医药卫生等民生工作,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打好节能减排和环境治理攻坚战,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题干表述无误。因此,本题正确。34.①机要秘书登记

②领导批示

③承办部门执行

④收到上级文件

⑤文件归档

A.④②⑤①③

B.②④①⑤③

C.②①⑤③④

D.④①②③⑤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观察选项,确定首句应从②④中选择。

“收到上级文件”之后,领导才能对文件进行批示,即首句是④,排除B、C两项。

第二步,观察分析剩余选项,确定尾句应从③⑤中选择。

承办部门按照文件执行后,该文件才能归档,即尾句是⑤,排除A项。

因此,选择D选项。

35.下列既是道德要求,又是法律原则的是:

A.互相尊重

B.人人平等

C.谦敬礼让

D.诚实守信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道德知识。

第二步,根据《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加强公民道德建设要推动践行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热情服务、奉献社会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鼓励人们在工作中做一个好建设者。所以诚实守信属于道德要求。根据《民法典》第七条,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诚信原则,秉持诚实,恪守承诺。所以诚实守信既是道德要求,又是法律原则。

因此,选择D选项。

36.(

)是归档文件整理的根本目的,也是衡量归档文件整理质量的重要标准。

A.便于整理和保密

B.区分文件的不同保存价值

C.便于保管和利用

D.保持文件有机联系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公文处理知识。

第二步,归档文件整理的原则是:遵循文件的形成规律,保持文件之间的有机联系,区分不同价值,便于保管和利用。“便于保管和利用”是归档文件整理工作的根本目的,也是衡量归档文件整理质量的重要标准。

因此,选择C选项。

归档文件整理是将归档文件以件为单位进行装订、分类、排列、编号、装盒,使之有序化的过程。

37.一群学生分小组在户外活动,如3人一组还多2人,5人一组还多3人,7人一组还多4人,则该群学生的最少人数是

A.23

B.53

C.88

D.158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本题为余数问题,优先用代入排除法。题干所求为这群学生最少有多少人,故从最小选项依次代入。

A项:当学生人数为23时,,并非7的倍数,不满足“7人一组还多4人”,排除;

B项:当学生人数为53时,,可以被3整除。,可以被5整除。,可以被7整除。满足题干所有条件,当选。

故正确答案为B。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余数问题,用代入排除法解题。

第二步,本题问该群学生的最少人数,用最值代入解题,从最小的开始代入,代入A选项,发现23÷7=3……2,不满足7人一组还多4人,排除;代入B选项,发现53÷3=17……2,53÷5=10……3,53÷7=7……4,满足题意。

因此,选择B选项。

解题思路:从小到大代入选项依次排除。A项,23-4=19,19不是7的倍数,排除;B项,53-2=51,51是3的倍数,53-3=50,50是5的倍数,53-4=49,49是7的倍数,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38.在传统饮食文化中,“如何吃”的仪式和流程比“吃什么”还重要。寻常百姓,至少要做到孔子说的“食不言,寝不语”,招待客人,也要严格按照地位、辈分、官位等主次有序落座。吃个饭还这么累,现代青年人玩不起也玩不转这繁琐的饮食套路。外卖,把“怎么吃”的繁文缛节全部去掉了,直接回归了“吃什么”的本质。从品类来说,外卖的口味相当丰富,不输堂食。

对这段文字的主旨概括最准确的是

A.“点外卖”正在改变中国传统饮食文化

B.传统烹饪的精华无法在外卖中得到体现

C.重视进餐仪式满足了审美与礼节的需求

D.外卖已成为都市年轻人主流的饮食方式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文段开篇指出在传统饮食文化中,“如何吃”的仪式和流程很重要,寻常百姓招待客人,也要遵守规矩。随后指出现代青年人玩不起繁琐的饮食套路,并强调“外卖”去掉了繁文缛节,直接回归到了“吃什么”的本质上。文段围绕“传统饮食文化”及“外卖”两个核心话题进行阐述,意在强调“外卖”正在改变中国的饮食文化传统,对应A项。

B项,“精华无法在外卖中得到体现”所体现出的感情色彩偏消极,而文段并未否定“外卖”,排除;

C项,选项围绕“传统饮食文化”阐述,偏离另一核心话题“外卖”,排除;

D项,“年轻人主流的饮食方式”文中并未提及,无中生有,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文段出处】《“点外卖”正在改变传统的生活方式》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首先讲述传统饮食文化注重仪式和流程,然后指出现代青年人不适应传统饮食习俗。由此,引出“外卖”话题,指出外卖将以前的饮食中的繁文缛节全部去掉,回归了“吃什么”的本质,最后进行解释说明。文段为“分—总—分”结构,文段主旨句为“外卖,把‘怎么吃’的繁文缛节全部去掉了,直接回归了‘吃什么’的本质”。文段核心话题为“外卖”“传统饮食文化”。

第二步,对比选项。C项是对文段重点的同义替换。

因此,选择C选项。

解题思路:本题要求概括文段主旨。首先分析文段,文段前两句讲述了传统饮食文化注重仪式和流程,后三句说明“外卖”把传统文化中的繁文缛节全部去掉,回归了“吃什么”的本质。然后可以确定,文段的论述重点在于今天的“外卖”对传统饮食文化产生的影响。最后,分析选项,确定答案。文段首先介绍了传统饮食文化的特点——“如何吃”的仪式和流程比“吃什么”还重要,并举例说明;然后引出现代青年人“点外卖”的饮食方式,说明“点外卖”将“怎么吃”的繁文缛节去掉了,直接回归“吃什么”的本质。故文段是在通过对比传统与现代的饮食习惯,重点强调“点外卖”对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改变。C项与此相符。

A项未提到“外卖”,B项“成了……主流的饮食方式”文段未体现,D项“传统烹饪的精华无法在外卖中得到体现”无中生有,均排除。故本题选C。39.圆珠笔画是由一根根笔迹纤细的线条累加而成的,明暗对比细腻。因为圆珠笔的油墨不可擦去,观看者可以从作品中看出每一笔的轨迹,这也就对圆珠笔绘画有了更严格的要求:每一笔画都需力求一笔到位,不可修改。又由于圆珠笔画的明暗层次性,使得绘画者在用圆珠笔绘画时对力的把握控制至关重要,其绘画难度也大大高于其他绘画作品。可以说,一个娴熟的圆珠笔画家,至少可以证明他在绘画能力上是完全合格的。这段文字意在说明:A.圆珠笔画作品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B.圆珠笔画技法是最难以掌握的技法C.圆珠笔画能够体现画家的绘画功底D.圆珠笔画的水平直接反映绘画水平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文段主旨的把握,解答本题需要梳理文段的行文结构。文段围绕“圆珠笔画的要求”展开论述,为分总结构,尾句为文段重点,正确选项应是对尾句的同义转述。文段为分总结构,首先指出圆珠笔画每一笔都需一笔到位、明暗层次分明要求对力的准确把握的特点,由此总结说明圆珠笔画对绘画者能力的要求较高,体现绘画者的功底,C项表述与此相符。A项不是文段重点,排除。B项“最难掌握的技法”从文中无法得出,排除。D项,文段只是说一个娴熟的圆珠笔画家至少在绘画能力上是“合格的”,由此无法得出“圆珠笔画的水平直接反映绘画水平”,排除。故本题选C。解题思路:本题为意图主旨化。文段为分总结构,总结的部分为文段的主旨,也就是文段的最后一句“可以说,一个娴熟的圆珠笔画家,至少可以证明他在绘画能力上是完全合格的”为文段的主旨句。因此,结合选项应该选择C项。C项是对主旨句的同义替换。A、B、D三项对圆珠笔画的描述均不是文段重点。当选项里没有意图选项,即没有基于主旨延伸的选项时,可以选择主旨作为答案,本题无其他基于主旨的延伸选项。故正确答案为C。40.最适合作为本文标题的是:A.我国自主建造的第一艘极地科考破冰船“牛”在哪?B.新一代极地科考破冰船能赶超科考船舶国际水平吗?C.最强组合:“雪龙”号与新一代极地科考破冰船D.新一代极地科考破冰船将满足快速增长的科考需求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文章标题的提炼。首先梳理文章的行文脉络,确定整个文章的论述主题;然后对比选项,选出最合适作为标题的一项。另外还需注意,标题在满足契合文章主旨的要求外,还要考虑语言生动形象的特点。文章首先指出新一代极地科考破冰船所具备的强大的功能,如实现双向破冰、提升了低温环境下的作业防护能力等;接着介绍了建造新船的原因,进一步列举新船所具有的优势;最后指出,未来,“新船”和“雪龙号”会功能互补,优势倍增,从而实现更多的应急救援和极地管理功能。总结起来,整篇文章围绕“新一代极地科考破冰船”展开论述,说明了新一代极地科考破冰船的强大优势。A项作为标题最能体现文章主旨,且“‘牛’在哪”更形象生动地概括了文章的主旨,作为标题最恰当。文章并未将新一代极地科考破冰船与国际科考船舶做比较,排除B。文章仅在第3段提到新一代极地科考破冰船与“雪龙”号的组合,C项概括片面,排除。D项仅对应第2段的内容,概括不全面,排除。故本题选A。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章。文章第一段引入话题“由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第一艘科考破冰船”并具体介绍了新船的特点及作用。第二段介绍了“新船的出现,将改变我国极地科考的作业模式”。第三段指出新船将和“雪龙”号配合实现更多应急救援和极地管理功能。文章核心话题是“新船”,分三段内容对其进行介绍。第二步,对比选项。A项核心话题与文章保持一致,符合文章主旨,适合作为文章标题。因此,选择A选项。解题思路:第一段介绍第一艘科考破冰船,即“新船”的亮点和功用;第二段介绍建设“新船”的原因,即“新船”能够满足快速增长的科考需要,其科考调查设备和手段均为国际领先;第三段介绍“新船”还可与“雪龙号”配合进行极地科考。可见整个文段都是围绕“新船”来论述,强调了“新船”的优势,对应A项。B项,文段没有将新一代冰船对比国际水平,故无中生有,排除;C项,“最强组合”对应第三段“新船预计2019年建成,将与‘雪龙’号组成极地科考破冰船队”,无法概括全文,排除;D项,对应第二段“要建造新船,是因为现有的极地破冰船难以满足快速增长的科考需求”,这只是新船建造原因的一方面,故表述片面,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文段出处】《“雪龙”的兄弟“牛”在哪》41.随着我国社会逐步进入老龄化,现有的养老模式一般包括家庭养老、机构养老、社区养老和以房养老等。下列关于我国农村老人养老模式的表述错误的是:A.张大爷根据四个儿子之间的协议,每月轮流到其中一个儿子家中生活B.王大娘的两个儿子均没空照顾老人,于是将其送到附近一家养老机构C.李大爷选择将房子抵押给金融机构,由金融机构每月支付其养老费用D.赵大娘不愿离开熟悉的社区和朋友,于是选择在社区服务机构中养老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社会保障知识并选错误项。第二步,“以房养老”是指老人通过抵押房子给保险公司换取养老金,居住权不变,但会失去房屋所有权。根据《物权法》第184条第2项规定,耕地、宅基地、自留地、自留山等集体所有的土地使用权,属于不得抵押的财产。(注:《民法典》删除了“耕地”)C选项中“李大爷的农村房子”属于宅基地,不能抵押。C项错误,符合题意,当选。因此,选择C选项。A项:家庭养老是一种环环相扣的反馈模式。在经济供养上,家庭养老是代际之间的经济转移,以家庭为载体,自然实现保障功能,自然完成保障过程。张大爷根据四个儿子之间的协议,每月轮流到其中一个儿子家中生活,属于家庭养老。A项正确,不当选。B项:机构养老是指为老年人提供饮食起居、清洁卫生、生活护理、健康管理和文体娱乐活动的综合性服务的机构。王大娘的两个儿子均没空照顾老人,于是将其送到附近一家养老机构,属于机构养老。B项正确,不当选。D项:社区养老,是指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为依托,以老年人日间照料、生活护理、家政服务和精神慰藉为主要内容,以上门服务和社区日托为主要形式,并引入养老机构专业化服务方式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赵大娘不愿离开熟悉的社区和朋友,于是选择在社区服务机构中养老,属于社区养老。D项正确,不当选。42.有学者认为,关于人口抚养,既有老龄抚养比,还有少龄抚养比,两者相加的总和抚养比,才能真正反映劳动年龄人口的负担状况。如果通过放开甚至刺激生育来抵消老龄化的影响,就会使少龄抚养比快速上升,从而推动总和抚养比激增。那么随着社会环境演变,少龄人口抚养的投入就会不断攀升,这样一来,劳动人口的总体负担就不是减轻而是加重了。实际上,决定社会发展的关键不在人口年龄结构,而在人口真实贡献。

作者在这段文字中意在强调的是:

A.未来社会劳动人口的负担可能会加重

B.少龄抚养比与老龄抚养比应基本均衡

C.现阶段不宜放开生育抵消老龄化影响

D.提升人口素质有助于降低总和抚养比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首先指出学者观点,“总和抚养比”反映劳动年龄人口的负担状况,如果通过“放开甚至刺激生育”来抵消老龄化的影响,那么“少龄抚养比”快速上升,“总和抚养比”激增,“少龄人口抚养的投入”不断攀升,“劳动人口的总体负担”加重。最后又指出,决定社会发展的关键不在“人口年龄结构”,而在“人口真实贡献”,文段为“分—总”结构。

第二步,对比选项。C项“现阶段不宜放开生育抵消老龄化影响”是对反面论证的反推推导出来的,为正确答案;A项“未来社会劳动人口的负担可能会加重”在“实际上”之前,而且A项的内容来自于前面的反面论证,“如果通过放开甚至刺激生育来抵消老龄化的影响”所产生的不好的结果,非重点,排除;B项“少龄抚养比与老龄抚养比应基本均衡”,无中生有,排除;D项,“提升人口素质有助于降低总和抚养比”中的“提升人口素质”,在文段中无对应,属于无中生有,排除。

因此,选择C选项。

43.一名茶叶经销商在对客人介绍一种茶叶时说:“这种茶叶产自云山,而大名鼎鼎的云山茶正是产自云山,所以这就是正宗的云山茶。”以下与该经销商介绍茶叶时的逻辑最为相似的是:A.三班的学生都勤奋好学,小李是三班的学生,所以小李勤奋好学B.飞驰牌汽车产自某国,刚才那辆汽车不是飞驰牌,所以肯定不是该国产的C.所有司机都必须有驾照,小郑有驾照,所以小郑是司机D.好医生需要具备精湛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小陈二者兼备,所以他是好医生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题干的逻辑。本题出现了三个对象,其中,a(这种茶叶)是个体,c(云山茶)是一个茶叶品种,是一个集合概念,题干的逻辑为:a(这种茶叶)是b(产自云山),c(云山茶)是b(产自云山),所以a(这种茶叶)是c(云山茶)。最终通过推理得到个体a是集合概念c的结论。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的逻辑。A项:a(小李)是b(三班的学生),b(三班的学生)是c(勤奋好学的),所以a(小李)是c(勤奋好学的),与题干逻辑不同,排除;B项:a(那辆汽车)不是b(飞驰牌汽车),与题干逻辑不同,排除;C项:a(小郑)是b(有驾照的),c(司机)是b(有驾照的),所以a(小郑)是c(司机),通过推理得到个体a(小郑)是集合概念c(司机)的结论,与题干逻辑最为类似,当选;D项:该选项虽然也是通过推理得到个体a是集合概念c的结论,但是该选项涉及了四个对象,与题干逻辑不同,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根据提问方式“与……逻辑最为相似”,确定为平行结构。第二步,分析题干推理形式。题干逻辑为a(这种茶叶)是b(产自云山),c(云山茶)是b(产自云山),所以a(这种茶叶)是c(云山茶),是由一个个体概念得到一个集合概念的推理过程。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a(三班的学生)是b(勤奋好学),c(小李)是a(三班学生),所以c(小李)是b(勤奋好学),与题干推理形式不同,排除;B项:a(飞驰牌汽车)是b(产自某国),c(那辆汽车)不是a(飞驰牌汽车),所以c(那辆汽车)不是b(产自某国),与题干推理形式不同,排除;C项:a(司机)是b(有驾照的),c(小郑)是b(有驾照的),所以c(小郑)是a(司机);此处结论“c是a”形式与题干结论“a是c”形式不同,但符合题干个体概念c(小郑)是集合概念a(司机)的结论,与题干推理形式相同,符合;D项:a(好医生)是b(具备精湛的医术的)和c(高尚的医德的),d(小陈)是b(具备精湛的医术的)和c(高尚的医德的),所以d(小陈)是a(好医生),该选项虽然也是个体概念d(小陈)是集合概念a(好医生)的结论,但是该选项涉及了四个对象,与题干推理形式不同,排除。因此,选择C选项。解题思路:本题要求选择与题干中该经营商介绍茶叶时的逻辑最为相似的一项,需首先明确题干的论证结构,再将选项与其进行对比。题干的逻辑关系:a是b,c是b,所以a是c。A项的逻辑关系:a是b,c是a,所以c是b。与题干不同。B项的逻辑关系:a是b,c不是a,所以c不是b。与题干不同。C项的逻辑关系:a是b,c是b,所以c是a。与题干相似。D项的逻辑关系:a是b且d,c是b且d,所以c是a。与题干不同。故本题选C。44.下列各组商品中,价格变动对其需求量影响最小的是(

)。A.电视机、投影仪B.大米、盐C.金银首饰、别墅D.电脑、轿车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微观经济。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不同,生活必需品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较小,高档耐用品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较大。大米、盐属于生活必需品。故正确答案为B。45.下列河流与其发源国家对应不正确的是:A.密西西比河——美国B.多瑙河——德国C.莱茵河——瑞典D.塞纳河——法国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自然地理知识并选错误项。第二步,莱茵河发源于瑞士境内的阿尔卑斯山北麓,在鹿特丹附近注入北海。流域面积占德国总面积的40%,是德国的摇篮。发源地不是瑞典。因此,选择C选项。A项:密西西比河,北起美国艾塔斯卡湖,南达墨西哥湾,是北美洲流程最长、流域面积最广、水量最大的河流,是美国最大的河流,也是世界第四长河。A项排除。B项:多瑙河是欧洲第二长河,它发源于德国西南部,自西向东流,流经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克罗地亚、塞尔维亚、保加利亚、罗马尼亚、摩尔多瓦、乌克兰等国家,最后注入黑海,是世界上干流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B项排除。D项:塞纳河是法国北部大河,是重要的内河航运大动脉,流经工业发达和人口稠密区,巴黎的重要景点都在塞纳河两岸。D项排除。46.我国司法工作的基本要求包括:

A.合法

B.合理

C.及时

D.公正

参考答案:ABCD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法理学知识。

第二步,司法又称法的适用,通常是指国家司法机关及其司法人员依照法定职权和法定程序,具体运用法律处理案件的专门活动。司法的基本要求为正确、合法、合理、公正、及时等。

因此,选择ABCD选项。

47.马拉松是一项超长距离的赛跑。马拉松这个名称来自:A.人名B.组织名C.地名D.事件名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化常识。第二步,马拉松,原为希腊的一个地名。在雅典东北30公里。其名源出腓尼基语,marathus,意即“多茴香的”,因古代此地生长众多茴香树而得名。体育运动中的马拉松赛跑就得名于此。因此,选择C选项。马拉松赛是一项长跑比赛项目,其距离为42.195公里,这个比赛项目的起源,是波斯人和雅典人在离雅典不远的马拉松海边发生的希波战争,雅典人胜利,菲迪皮茨长跑了42.193公里报信后死亡。为了纪念这一事件,在1896年举行的现代第一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上,设立了马拉松赛跑这个项目。2019年10月12日,维也纳的普拉特公园里肯尼亚选手埃鲁德·基普乔格跑出了1小时59分40秒的成绩,就此成为全球第一位马拉松跑进两小时大关的选手。48.对于国家实力与国际话语权之间的关系,我们的舆论往往作片面的理解,认为国际话语权的大小根本取决于国家实力的大小。当然,这种观点似乎来自当今世界一个令人迷惑的现象,即最为强大的美国拥有最强的国际话语权,传统强国比较集中的欧洲也拥有很大的国际话语权。但是,美国和欧洲之所以拥有强大的国际话语权,并非仅仅因其实力强大,更是因为他们的话语中所包含的观念创新性引导着大多重要国际议题的设置,他们话语中的逻辑性和说服力较强,等等。虽然不能否认实力强大对于话语权是一个积极性因素,但国际话语权从来不是按国家的实力大小来分配的,在某些问题或领域,一些实力小的国家比一些实力大的国家拥有更多话语权的情况比比皆是。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国家的实力决定了国际话语权的强弱B.强化话语质量对提升国际话语权至关重要C.国际话语权为个别实力强大的国家所掌控D.国家实力对话语权影响在不同领域中不同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文段开篇介绍人们对于国家实力与国际话语权之间关系的片面看法。接着解释为何出现此看法。后文通过“但”表转折,重点关注转折之后。转折后介绍强大的国际话语权与话语中的创新性、逻辑性、说服力有关,即话语质量。最后举例论证观点。对应B项。A项,“国家的实力决定了国际话语权的强弱”与文意相悖,排除;C项,对应“最为强大的美国拥有最强的国际话语权,传统强国比较集中的欧洲也拥有很大的国际话语权”为转折前表述,非重点,排除;D项,“国家实力对话语权影响在不同领域中不同”对应后文解释说明,非重点,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49.国家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属于:A.贪污罪B.挪用公款罪C.诈骗罪D.盗窃罪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刑法分则。第二步,根据《刑法》第三百八十二条第一款,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是贪污罪。因此,选择A选项。B项:根据《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条第一款,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是挪用公款罪。B项错误。C项: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C项错误。D项: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D项错误。50.在当今全球变暖的背景下,各国均不同程度地从中受益或受损,有的影响是正面的,有的影响却是负面的;有的国家既是全球气候变暖的污染源,也是气候变暖的受害者,这些都影响了他们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政策方案的出台及国际气候政策制定的态度。由此可以推断:A.所有的国家都受到全球气候变暖的有益影响B.所有的国家都受到全球气候变暖的有害影响C.有的国家是全球气候变暖的受害者D.有的国家不是全球气候变暖的污染源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根据题干关联词“有的”,确定为集合推理。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由题干“各国均不同程度地从中受益或受损”可知有的国家从中受益,但不能推出所有国家都受益,排除;B项:由题干“各国均不同程度地从中受益或受损”可知有的国家从中受害,但不能推出所有国家都受害,排除;C项:通过“有的国家既是气候变暖的污染源,也是受害者”,可以推出;D项:题干只强调“有的国家是气候变暖的污染源”,推不出“有的国家不是污染源”,排除。因此,选择C选项。解题思路:本题要求选择可由题干推断出的选项,根据“有的”“都”等关键词,可知本题考查直言命题的推理,需明确其推理规则,再结合选项进行比较即可解题。A项,根据有的影响是正面的,有的影响却是负面的,并不能推出是否所有的国家都受到全球气候变暖的有益影响,无法推出。B项,根据有的影响是正面的,有的影响却是负面的,并不能推出是否所有的国家都受到全球气候变暖的有害影响,无法推出。C项,根据有的国家是气候变暖的受害者,可知有的国家是全球气候变暖的受害者,可以推出。D项,根据有的国家是气候变暖的污染源,无法推出有的国家不是全球气候变暖的污染源。故本题选C。解题思路:题干翻译为:有的国家→受益,有的国家→受害,有的国家→污染源且受害。A、B两项:题干中所有的量词均为“有的”,“有的是”不能推出“所有是”,排除;C项:由“有的国家既是全球气候变暖的污染源,也是气候变暖的受害者”可知,有些国家是全球气候变暖的受害者,C项表述正确;D项:由“有的国家是全球气候变暖的污染源”不能推知“有些国家不是气候变暖的污染源”,即“有的是”不能推出“有的非”,表述错误,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51.结构性失业:指由于经济结构、体制、增长方式等的变动,使劳动力在包括技能、经验、工种、知识、年龄、性别、主观意愿、地区等方面的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不相一致而导致的失业。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结构性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