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四波形发生器电路_第1页
实验四波形发生器电路_第2页
实验四波形发生器电路_第3页
实验四波形发生器电路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实验四波形发生器电路一、实验目的和要求掌握信号发生器电路的Multisim仿真设计与分析方法。掌握正弦波发生器和非正弦波发生器电路结构与工作原理的不同,掌握振荡频率的计算方法,注意计算值与仿真结果的差别。重点掌握运算放大器组成的RC正弦波振荡器电路的电路结构与计算机仿真设计方法。二、实践内容或原理从结构上看,正弦波振荡器是没有输入信号的带选频网络的正反馈放大器。若用R、C元件组成选频网络,就称为RC振荡器,一般用来产生1Hz〜1MHz的低频信号。图6.1为RC桥式正弦波振荡器。其中RC串、并联电路构成正反馈支路,同时兼作选频网络,R1、R2、RP及二极管等元件构成负反馈和稳幅环节。调节电位器RP,可以改变负反馈深度,以满足振荡的振幅条件和改善波形。利用两个反向并联二极管VD1、VD2正向电阻的非线性特性来实现稳幅。VD1、VD2采用硅管(温度稳定性好),且要求特性匹配,才能保证输出波形正、负半周对称。R3的接入是为了削弱二极管非线性的影响,以改善波形失真。图6.1s运算放大器组成的RC桥式正弦波振荡器三、实验步骤分析图6.1所示的运算放大器组成的RC桥式正弦波振荡器电路的起振条件,计算出使电路起振的RP的值和振荡频率。电路的振荡频率f— ,其中R=R4=R5=10KQ,C=C]=C2=10nF。计算得TOC\o"1-5"\h\z02nRC 45 12f—1.591kHz。在振荡频率f0,F——。要起振,必须A>3,即o•R-3<U,也° 0 3 R+R1oF1就是要R>2R,其中R尸Rp+R2+(R3〃rD),rD为二极管正向导通电阻。调整反馈电阻F 1 fP2 3DDR(调RP),使电路起振,且波形失真最小。因为£—10k,R—R+15+(R//r)>20k,f 1 FP 3D而R//r—2.21k//r<2.21k,故R>2.8k。若不能起振,则说明负反馈太强,应适3D D P当加大Rf即加大R。如波形失真严重,则应适当减小Rf即减小R。f P f P调节RP使电路起振并使输出波形不失真,记录输出波形。用频率计测量此时的输出波形的频率,并和计算值比较。调节RP的值为30%,即3K,运行仿真,双击示波器,可以看见RC桥式正弦波振荡器的输出波形,从开始仿真到起振可以通过示波器观察到起振全过程。即首先把示波器面板中的V/Div调到较小位置,然后随着输出电压的增大逐渐将V/Div调到合适位置。仿真波形如图6.2所示。由图可知,电路起振且输出波形不失真。[WM|B/A[WM|B/AIA/BI时间通道」通道丄795.873ms1.227VSOO.673ms3,032V5.000msL.S55VMAMB边沿=七irr&i外部1比例I5忡比例11grfeB|oYfeS[o电平 [oac|oJdc" 氓AC|0|DC-|勿娄型正弦1标淮1自动1图6.2RP调节至30%处的输出仿真波形

将频率计连接至输出端,运行后记录输出波形的频率,如图6.3所示。改变选频网络的参数C或R,调节振荡频率。运行仿真记录输出波形的频率,并和计算值比较。改变C(即C1和C2)的值为5nF(一般采用改变电容C作频率量程切换,而调节R作量程内的频率细调),计算得对应的输出正弦波频率为3.72KHZ。运行仿真,用频率计记录输出波形的频率,如图6.4所示。pF周期FDC槨骤率计NFUL灵敏度讥M刃触左电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