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 高三二模数学变式题库_第1页
上海市 高三二模数学变式题库_第2页
上海市 高三二模数学变式题库_第3页
上海市 高三二模数学变式题库_第4页
上海市 高三二模数学变式题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78PAGE/78变式题库【原卷1题】知识点根据交集结果求集合或参数,并集的概念及运算,对数的概念判断与求值【正确答案】【试题解析】1-1(基础)已知集合,,若,则__.【正确答案】

1-2(基础)集合,,若,则_____________.【正确答案】

1-3(巩固)已知集合,且,则_______.【正确答案】

1-4(巩固)已知集合若,则______【正确答案】

1-5(提升)设集合,,若,则______.【正确答案】

1-6(提升)设集合,集合,若,则______.【正确答案】或

【原卷2题】知识点等差中项的应用,写出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等比数列通项公式的基本量计算【正确答案】1【试题解析】2-1(基础)已知数列为等比数列,且成等差数列,则公比___________.【正确答案】1或3

2-2(基础)已知等比数列的首项为,公比为,且、、成等差数列,则________.【正确答案】2

2-3(巩固)在正项等比数列中,是与的等差中项,的公比为______.【正确答案】2

2-4(巩固)已知数列是等比数列,若,且是与2的等差中项,则q的值是___________.【正确答案】1

2-5(提升)已知数列为递增的等比数列,若,且是和的等差中项,则__________.【正确答案】1024或

2-6(提升)已知等比数列的各项都是正数,且,,成等差数列,则______.【正确答案】9

【原卷3题】知识点求复数的模,复数的除法运算【正确答案】【试题解析】3-1(基础)已知复数满足(为虚数单位),则______.【正确答案】

3-2(基础)已知复数满足为虚数单位),则的模为__.【正确答案】

3-3(巩固)复数满足(其中为虚数单位).则等于______.【正确答案】

3-4(巩固)若,则_______.【正确答案】

3-5(提升)已知复数满足,则______.【正确答案】

3-6(提升)已知复数(为虚数单位,)为纯虚数,则______.【正确答案】

【原卷4题】知识点根据椭圆过的点求标准方程【正确答案】【试题解析】4-1(基础)过点和的椭圆的标准方程是______.【正确答案】

4-2(基础)经过点和的椭圆的标准方程为________.【正确答案】

4-3(巩固)经过和两点的椭圆的标准方程为______.【正确答案】

4-4(巩固)已知椭圆的焦点在坐标轴上,且经过和两点,则椭圆的标准方程为_______.【正确答案】

4-5(提升)若,,,四点中恰有三点在椭圆上,则椭圆C的方程为________.【正确答案】

4-6(提升)已知椭圆,四个点中恰有三个点在椭圆上,则椭圆的方程是_____.【正确答案】

【原卷5题】知识点二倍角的余弦公式【正确答案】【试题解析】5-1(基础)已知,且有,则____________.【正确答案】或0.5

5-2(基础)设,若,则__.【正确答案】或

5-3(巩固)已知,则________【正确答案】

5-4(巩固)若,则______.【正确答案】1或

5-5(提升)若,则__.【正确答案】或0.875

5-6(提升)已知是第三象限角,,则________.【正确答案】

【原卷6题】知识点正弦定理边角互化的应用,三角形面积公式及其应用【正确答案】3【试题解析】6-1(基础)已知a、b、c分别为的三个内角A、B、C的对边,,且,则面积的最大值为______.【正确答案】

6-2(基础)记的内角,,的对边分别为,,,若,,,则的面积为______.【正确答案】1

6-3(巩固)在中,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且,则面积的最大值为__________.【正确答案】

6-4(巩固)在中,若,则面积的最大值为__________.【正确答案】1

6-5(提升)在中,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若,且,,成等差数列,则的面积的最大值为__________.【正确答案】

6-6(提升)已知中,角所对的边分别为,那么面积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正确答案】

【原卷7题】知识点复杂(根式型、分式型等)函数的值域,求指数型复合函数的值域,基本(均值)不等式的应用,由奇偶性求参数【正确答案】【试题解析】7-1(基础)已知是定义域为的奇函数,且时,,则的值域是_______【正确答案】

7-2(基础)已知是定义在上的奇函数,且当时,,则此函数的值域为________.【正确答案】

7-3(巩固)已知函数在上的最大值与最小值分别为,,则________.【正确答案】4

7-4(巩固)偶函数的值域为______.【正确答案】

7-5(提升)对于定义在上的奇函数,当时,,则该函数的值域为________.【正确答案】

7-6(提升)函数(a,b均为正数),若f(x)在(0,+∞)上有最小值10,则f(x)在(﹣∞,0)上的最大值为_____.【正确答案】﹣4

【原卷8题】知识点数量积的运算律,求投影向量【正确答案】【试题解析】8-1(基础)已知向量与的夹角为,,,则在方向上的投影向量为________.【正确答案】

8-2(基础)若向量与满足,且,则在方向上的投影向量的模为______.【正确答案】5

8-3(巩固)若为单位向量,且,则在方向上的投影向量为___________.【正确答案】或

8-4(巩固)已知向量,则在方向上的投影为___________【正确答案】或

8-5(提升)已知向量满足且,则在方向上的投影向量为__________.【正确答案】

8-6(提升)已知向量,满足,,,则在方向上的投影向量是___________.【正确答案】

【原卷9题】知识点求回归直线方程【正确答案】【试题解析】9-1(基础)已知碘的衰减量y与衰减时间x之间存在着较强的线性相关关系.下表是某校化学社团师生观测碘在5天内衰减情况得出的一组数据,则y对x的线性回归方程可以是________.x(分钟)1020304050y(克)22.51917.51511【正确答案】

9-2(基础)两个线性相关变量与的统计数据如表:01265310其经验回归方程是,则___________.【正确答案】

9-3(巩固)某种细胞的存活率与存放温度之间具有线性相关关系,其样本数据如下表所示:存放温度存活率计算得,,,,并求得回归直线为.但实验人员发现表中数据的对应值录入有误,更正为.则更正后的回归直线方程为________.参考公式:回归方程中斜率和截距的最小二乘估计公式分别为:,.【正确答案】

9-4(巩固)2020年9月,中国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承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简称“双碳目标”).某地区积极响应政府的号召,大力提倡新能源汽车,某机构为研究新能源汽车在该地区的销售情况,对某品牌的新能源汽车在该地区近几个月的销售情况作了统计,如下表:月份2021年11月2021年12月2022年1月2022年2月2022年3月月份编号x12345新能源汽车销售量y(辆)305070100110则y关于x的线性回归方程为______.参考公式:回归方程中的斜率和截距的最小二乘估计公式分别为,.【正确答案】

9-5(提升)某种细胞的存活率(%)与存放温度(℃)之间具有线性相关关系,其样本数据如下表所示:存放温度/℃20151050存活率/%6142633436063计算得,,,,并求得回归方程为,但实验人员发现表中数据的对应值录入有误,更正为.则更正后的回归方程为______.【正确答案】

9-6(提升)某品牌餐饮公司准备在10个规模相当的地区开设加盟店,为合理安排各地区加盟店的个数,先在其中5个地区进行试点,得到试点地区加盟店个数x及单店日平均营业额y(万元)的::数据如下:x12345y10.910.29.07.87.1根据上表可得y关于x线性相关,为保证规模和效益,该公司要求在其他5个地区需满足同一地区所有加盟店的日平均营业额预计值总和不低于35万元,则一个地区开设的加盟店个数m的所有可能取值为______.(参考数据:,)【正确答案】5,6,7

【原卷10题】知识点求线面角【正确答案】【试题解析】10-1(基础)如图,在棱长为2的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是AD的中点,F是BB1的中点,则直线EF与平面ABCD所成角的正切值为______.

【正确答案】或

10-2(基础)已知正三棱柱的侧棱长与底面边长相等,则与侧面所成角的正弦值是______.【正确答案】

10-3(巩固)如图,长方体,,,,是棱上的一个动点,若点运动到棱靠近的一个三等分点时,恰有,求此时与平面所成的角__________.【正确答案】

10-4(巩固)已知一个正四棱锥的底面正方形边长为1,侧棱长为1,则该棱锥的侧棱与底面所成角的大小为______.【正确答案】

10-5(提升)正四面体的侧棱和底面夹角的正弦值是____________【正确答案】

10-6(提升)正方体中,直线与平面所成角大小为______.【正确答案】30°或

【原卷11题】知识点指定区间的概率【正确答案】95.4(或95.5都对)【试题解析】11-1(基础)某品牌的一款纯电动车单次最大续航里程(千米)服从正态分布.任选一辆该款电动车,则它的单次最大续航里程恰在1970(千米)到2020(千米)之间的概率为___________.(参考公式:随机变量服从正态分布,则,,.)【正确答案】0.9759

11-2(基础)某杂交水稻种植研究所调查某地水稻的株高时,发现株高(单位:cm)服从正态分布,若测量10000株水稻,株高在的约有__________株.(若,,).【正确答案】1359

11-3(巩固)在2021年6月某区的高二期末质量检测考试中,学生的数学成绩服从正态分布.已知参加本次考试的学生约有9450人,如果某学生在这次考试中数学成绩为108分,那么他的数学成绩大约排在该区的名次是______.附:若,则,.【正确答案】1500

11-4(巩固)某学校共1000人参加数学测验,考试成绩近似服从正态分布,若,则估计成绩在120分以上的学生人数为______.【正确答案】50

11-5(提升)某种食盐的袋装质量服从正态分布,随机抽取10000袋,则袋装质量在区间的约有______袋.(质量单位:g)附:若随机变量服从正态分布,则,,.【正确答案】8186

11-6(提升)经过大数据分析,徐州高铁站春运期间每日客流量(单位:万人)服从正态分布,该车站每日可供出售的有座车票为万张,且仅在有座车票已经售馨后,才开始出售无座车票,若需要出售无座车票的概率为,则有座车票每日剩余量不超过万张的概率为________.【正确答案】

【原卷12题】知识点简单复合函数的导数,由导数求函数的最值(不含参)【正确答案】【试题解析】12-1(基础)已知,且,则实数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_______.【正确答案】

12-2(基础)已知正数满足,则的最小值为_________.【正确答案】

12-3(巩固)函数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_.【正确答案】.

12-4(巩固)若,则实数的最大值为________.【正确答案】

12-5(提升)已知实数,满足,则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正确答案】

12-6(提升)已知正实数x,y满足,则的最大值为______.【正确答案】或

【原卷13题】知识点空间向量的坐标运算,空间向量垂直的坐标表示,空间位置关系的向量证明【正确答案】C【作答统计】A:0人/占0%B:0人/占0%C:1人/占100%D:0人/占0%【试题解析】13-1(基础)若平面的法向量分别为,则与的位置关系是()A.平行 B.垂直C.相交但不垂直 D.无法确定【正确答案】B

13-2(基础)设是平面的一个法向量,是直线l的一个方向向量,则直线l与平面的位置关系是()A.平行或直线在平面内 B.不能确定 C.相交但不垂直 D.垂直【正确答案】A

13-3(巩固)设向量是直线l的方向向量,是平面α的法向量,则()A. B.或 C. D.【正确答案】B

13-4(巩固)若是直线的方向向量,是平面的法向量,则与的位置关系是()A. B.C. D.与相交但不垂直【正确答案】D

13-5(提升)给出以下命题,其中正确的是()A.直线的方向向量为,平面的法向量为,则⊥B.平面经过三个点,向量是平面的法向量,则C.平面、的法向量分别为,,则∥D.直线的方向向量为,直线的方向向量为,则与垂直【正确答案】D

13-6(提升)下列利用方向向量、法向量判断线、面位置关系的结论中,正确的是()A.两条不重合直线的方向向量分别是,则B.直线的方向向量为,平面的法向量为,则C.两个不同的平面的法向量分别是,则D.直线的方向向量,平面的法向量是,则【正确答案】C

【原卷14题】知识点利用给定函数模型解决实际问题,求cosx(型)函数的最值,三角函数在生活中的应用【正确答案】B【试题解析】14-1(基础)为了研究钟表秒针针尖的运动变化规律,建立如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设秒针针尖位置为点.若初始位置为点,秒针从(规定此时)开始沿顺时针方向转动,若点P的纵坐标为y,,则时t的取值范围为()A. B. C. D.【正确答案】B

14-2(基础)一小球做简谐振动,其运动方程为,其中y(单位:)是小球相对于平衡位置的距离,t(单位:)为运动时间,则小球第二次回到平衡位置时的速度是()A. B. C. D.【正确答案】C

14-3(巩固)水车是一种利用水流的动力进行灌溉的工具,其工作示意图如图所示,设水车的半径为4m,其中心О到水面的距离为2m,水车逆时针匀速旋转,旋转一周的时间为120s,当水车上的一个水筒A从水中(处)浮现时开始计时,经过后水筒A距离水面的高度为(单位:m,在水面下,高度为负数),则().A.1 B.2 C.4 D.6【正确答案】D

14-4(巩固)2019年长春市新地标——“长春眼”在摩天活力城Mall购物中心落成,其楼顶平台上的空中摩天轮的半径约为40m,圆心O距地面的高度约为60m,摩天轮逆时针匀速转动,每15min转一圈,摩天轮上的点P的起始位置在最低点处,已知在时刻t(min)时P距离地面的高度,当距离地面的高度在以上时可以看到长春的全貌,则在转一圈的过程中可以看到整个城市全貌的时间约为()A.2.0min B.2.5min C.2.8min D.3.0min【正确答案】B

14-5(提升)已知某摩天轮的半径为,其中心到地面的距离为,摩天轮启动后按逆时针方向匀速转动,每分钟转动一圈.已知当游客距离地面超过时进入最佳观景时间段,则游客在摩天轮转动一圈的过程中最佳观景时长约有()A.分钟 B.分钟 C.分钟 D.分钟【正确答案】B

14-6(提升)塔因为年代久远,塔身容易倾斜,在下方如图中,表示塔身,塔身的长度就是塔的高度,塔身与铅垂线的夹角为倾斜角,塔顶到铅垂线的距离为偏移距离,现有两个塔高相同的斜塔,它们的倾斜角的正弦值分别为,,两座塔的偏移距离差的绝对值为3.1米,则两座塔的塔顶到地面的距离差的绝对值为()A.1.2米 B.0.6米 C.1米 D.0.8米【正确答案】D

【原卷15题】知识点两条直线的到(夹)角公式,求直线交点坐标,直线关于直线对称问题【正确答案】A【试题解析】15-1(基础)直线关于轴对称的直线方程为()A. B.C. D.【正确答案】C

15-2(基础)直线关于直线对称的直线方程为()A. B.C. D.【正确答案】B

15-3(巩固)两直线方程为,,则关于对称的直线方程为()A. B.C. D.【正确答案】C

15-4(巩固)已知直线,直线,则关于对称的直线方程为()A. B.C. D.【正确答案】D

15-5(提升)直线关于直线对称的直线方程为()A. B. C. D.【正确答案】C

15-6(提升)若两条平行直线:与:之间的距离是,则直线关于直线对称的直线方程为()A. B.C. D.【正确答案】A

【原卷16题】知识点用导数判断或证明已知函数的单调性,利用导数求函数的单调区间(不含参)【正确答案】D【试题解析】16-1(基础)函数的单调递减区间是()A. B.C. D.和【正确答案】C

16-2(基础)函数的单调递增区间是()A.和 B. C. D.【正确答案】B

16-3(巩固)函数的单调递增区间是()A. B.C., D.【正确答案】B

16-4(巩固)函数的单调递增区间()A. B. C. D.【正确答案】A

16-5(提升)已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无零点 B.单调递增区间为C.的极大值为 D.的极小值点为【正确答案】C

16-6(提升)已知函数,,则()A.有一个零点 B.在上单调递减C.有两个极值点 D.在上单调递增【正确答案】B

【原卷17题】知识点由递推关系证明等比数列,求等比数列前n项和,分组(并项)法求和,构造法求数列通项【正确答案】【试题解析】17-1(基础)已知数列满足:,且对任意的,1、求,的值,并证明数列是等比数列;2、设,求数列的前项和.【正确答案】1、,,证明见解析2、

17-2(基础)设为数列的前项和,且满足:.1、设,证明是等比数列;2、求.【正确答案】1、证明见解析;2、.

17-3(巩固)已知:为数列的前n项和,1、求证:是等比数列2、求数列{}的前项和.【正确答案】1、证明见解析;2、.

17-4(巩固)已知数列是等差数列,且满足,.数列的前n项和是,且.1、求数列及数列的通项公式;2、若,求数列的前n项和.【正确答案】1、;2、

17-5(提升)已知数列满足,.1、设,求和的值及数列的通项公式;2、若不等式成立,求正整数的最小值.【正确答案】1、,2、正整数的最小值为7

17-6(提升)已知数列满足,且.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2、数列的前n项和为,若,求n的最大值.【正确答案】1、2、10

【原卷18题】知识点柱体体积的有关计算,锥体体积的有关计算,证明面面垂直,求组合体的体积【正确答案】【试题解析】18-1(基础)如图,四棱柱的底面是直角梯形,,,,四边形和均为正方形.(1)证明:平面平面.(2)求四面体的体积.【正确答案】(1)证明见解析;(2)2.

18-2(基础)如图所示,在四棱柱中,底面是菱形,.1、证明:平面平面;2、若四边形是正方形,,求四棱柱的体积.【正确答案】1、证明见详解2、

18-3(巩固)如图,在正三棱柱中,点D为中点.1、若,证明:平面平面;2、若,且二面角的正切值为,求三棱柱的体积.【正确答案】1、见解析2、

18-4(巩固)如图,在三棱柱中,侧面底面ABC,,且,O为的中点.(1)求证:平面平面;(2)若点E在上,且平面,求三棱锥的体积.【正确答案】(1)证明见解析;(2).

18-5(提升)如图,在三棱柱中,,.1、证明:平面平面.2、设P是棱上一点,且,求三棱锥体积.【正确答案】1、证明见解析2、

18-6(提升)如图,在三棱柱中,,,,.(1)求证:平面平面;(2)若平面平面,,求三棱柱的体积.【正确答案】(1)证明见解析;(2)3.

【原卷19题】知识点根据a、b、c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求双曲线的离心率或离心率的取值范围,求双曲线中三角形(四边形)的面积问题【正确答案】【试题解析】19-1(基础)已知双曲线的实轴长为2,右焦点到的距离为.1、求双曲线的方程;2、若直线与双曲线交于,两点,求的面积.【正确答案】1、2、

19-2(基础)已知双曲线的一条渐近线方程为,焦距为.1、求双曲线C的标准方程;2、若O为坐标原点,过的直线l交双曲线C于A,B两点,且的面积为,求直线l的方程.【正确答案】1、2、或

19-3(巩固)已知抛物线y2=2px(p>0)上一点P(1,y0)(y0>0)到其焦点的距离为5.双曲线x2﹣=1的左顶点为A,左、右焦点分别为F1,F2,且双曲线的一条渐近线与直线AP垂直.(1)求抛物线的方程及双曲线的离心率;(2)设点M在双曲线上,且=0,求M点到x轴的距离;(3)过F2且斜率为1的直线与双曲线交于D,E两点,求线段DE的长度.【正确答案】(1)双曲线方程为x2﹣4y2=1,双曲线的离心率为;(2);(3)

19-4(巩固)已知双曲线的左、右焦点分别为,,,虚轴长为4.1、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2、直线与双曲线交于,两点且,求△的面积.【正确答案】1、2、

19-5(提升)已知双曲线:和圆:(其中原点为圆心),过双曲线上一点引圆的两条切线,切点分别为、.(1)若双曲线上存在点,使得,求双曲线离心率的取值范围;(2)求直线的方程;(3)求三角形面积的最大值.【正确答案】(1);(2);(3).

19-6(提升)已知双曲线C:的一条渐近线方程为,焦点到渐近线的距离为1.1、求双曲线C的标准方程与离心率;2、已知斜率为的直线与双曲线C交于x轴下方的A,B两点,O为坐标原点,直线OA,OB的斜率之积为,求的面积.【正确答案】1、;2、

【原卷20题】知识点完善列联表,独立性检验解决实际问题,写出简单离散型随机变量分布列,求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均值【正确答案】(1)分布列见解析,

1

(2)表格见解析,长时间使用手机与是否得脑瘤没有显著关系【试题解析】20-1(基础)地球上生命体内都存在生物钟,研究表明,生物钟紊乱会导致肥胖、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严重体征状况.控制睡眠或苏醒倾向的生物钟基因,简称PER,PER分为PERl(导致早起倾向)和PERo(导致晚睡倾向).某研究小组为研究光照对动物的影响,对实验鼠进行了光照诱导与GRPE蛋白干预实验.以下是16只实验鼠在光照诱导与GRPE蛋白干预实验中,出现PERl突变的Sd指标:实验鼠编号12345678Sd指标9.959.999.969.9610.019.929.9810.04实验鼠编号910111213141516Sd指标10.269.9110.1310.029.2210.410.59.95长期试验发现,若实验鼠Sd指标超过10.00,则认定其体征状况严重,1、从实验鼠中随机选取3只,记X为体征状况严重的只数,求X的分布列和数学期望;2、若编号1~8的实验鼠为GRPE蛋白干预实验组,编号9~16的为非GRPE蛋白干预对照组,试依据小概率值的独立性检验,分析GRPE蛋白干预是否与实验鼠体征状况有关?0.10.050.012.7063.8416.635附:(其中).【正确答案】1、分布列见解析;期望为2、认为实验鼠体征状况与GRPE蛋白干预无关

20-2(基础)为治疗某种疾病,厂商研制了一种新型药物,为了解新型药物的治疗效果相较于原始药物有无提高,现进行动物试验,检测其血液内药物的有效时间,得到40只同种动物的对照组(服用原始药物)与实验组(服用新型药物)的药物有效时间(单位:)数据,整理如下表:对照组121622718724178131026614242515111514实验组16232516152522242214302519232527212321231、根据所给数据,完成下列2×2列联表,并判断是否有99%的把握认为药物的有效时间与服用的药物类型有关?有效时间超过有效时间不超过合计对照组实验组合计2、利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实验组中随机抽取8组实验结果,再从中随机抽取4组实验结果做进一步比较,记为抽取的4组实验结果中有效时间超过的数量,求的分布列及数学期望.附:.0.0500.0100.0013.8416.63510.828【正确答案】1、列联表见解析,有99%的把握认为药物的有效时间与服用的药物类型有关;2、分布列见解析,.

20-3(巩固)2021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于5月26日在“中国数谷”贵阳开幕,本届数博会的大会主题是“数据创造价值,创新驱动未来”,本年度主题是“数智变,物致新”,大会采取线上线下相融的办会模式.博览会期间,某机构为了解贵阳市市民线上线下的观看方式是否与年龄有关,研究了年龄在周岁范围内的市民的观看方式,并从这个年龄范围内的线上和线下观看的市民中各随机抽取了100人进一步研究,将抽取的200人的数据整理后得到如下表:年龄段(周岁)线上观看市民人数线下观看市民人数814132419222518161111883(1)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完成下面的列联表,并判断是否有的把握认为市民线上线下的观看方式与年龄段有关?线上观看市民线下观看市民总计年龄在年龄在总计(2)某公司为扩大宣传举行了现场抽奖活动,周岁范围内线下观看的市民可参与现场抽奖,且周岁范围的市民只抽一次,周岁范围的市民可抽两次,已知在一次抽奖中,抽中45元优惠券的概率为,抽中90元优惠券的概率为,表示某市民抽中的优惠券金额(单位:元),将表中数据得到的频率视为概率,求的分布列和数学期望.附:,0.0500.0100.0013.8416.63510.828【正确答案】(1)列联表见解析,有;(2)分布列见解析,84.

20-4(巩固)为了解某班学生喜爱打羽毛球是否与性别有关,故对本班6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得到了如下的列联表:喜爱不喜爱合计男6女16合计60已知在全班60人中随机抽取1人,抽到喜爱打羽毛球的学生的概率为.1、请将上面的列联表补充完整,并推断是否有99.9%的把握认为学生喜爱打羽毛球与性别有关;2、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在喜爱打羽毛球的学生中抽取5人,再选出2人参加学校组织的羽毛球比赛,记选出的2人中女生数为,求的分布列及数学期望.附:,.0.0500.0100.0013.8416.63510.828【正确答案】1、列联表见解析,没有2、分布列见解析,

20-5(提升)某校组织了全校学生参加“党的二十大”知识测试,并规定测试成绩(满分100分)不低于80分的为优秀,其他为不优秀.从全校学生中随机抽取200名(其中男生、女生各100名),并统计他们的测试成绩,得到如下不完整的列联表,其中,.不优秀优秀总计男生女生总计2001、完成列联表,若依据小概率值的独立性检验,可以认为是否优秀与性别有关联,求m的最大值.2、每班派出一名代表参加校级“党的二十大”知识竞赛,经过各班代表的激烈角逐,最终甲、乙进入冠亚军争夺赛.争夺赛采用三局两胜制,约定先胜两局者获胜,每局比赛只有胜负两种情况,每局比赛中胜者得10分,负者得分.根据以往比赛经验,每局比赛中甲先答题获胜的概率为,甲后答题获胜的概率为,甲每局比赛结果互不影响.经抽签,第一局甲先答题,每一局获胜者在接下来的一局比赛中后答题.设X表示比赛结束时甲的总得分,求X的分布列和数学期望.附:,其中.0.10.010.0012.7066.63510.828【正确答案】1、列联表见解析,最大值为142、分布列见解析,

20-6(提升)春季是呼吸道疾病的高发季节.经验表明,老年人受到流感的冲击较大,某科研机构为了了解老年人未接种流感疫苗与患流感的关系,随机抽取了某地区的100位老年人进行调查,统计数据如表所示:未接种流感疫苗接种流感疫苗合计不患流感70患流感16合计201、请填写列联表,并根据小概率值的独立性检验,分析老年人患流感是否与未接种流感疫苗有关联.2、若从这100位老年人中随机抽取2人,其中有人未接种流感疫苗,人患流感,求的分布列和数学期望.参考公式及参考数据:,其中.0.150.100.050.0250.0100.0050.0012.0722.7063.8415.0246.6357.87910.828【正确答案】1、填表见解析;认为老年人患流感与未接种流感疫苗有关联2、分布列见解析;期望为

【原卷21题】知识点由导数求函数的最值(不含参),求在曲线上一点处的切线方程(斜率),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零点【正确答案】【试题解析】21-1(基础)已知函数.(1)求在处的切线方程;(2)求函数在上的最大值和最小值;(3)写出函数的零点个数.【正确答案】(1);(2)最大值为和最小值为;(3)1个

21-2(基础)已知函数.1、求曲线在点处的切线方程;2、求函数的最小值;3、求函数的零点个数,并说明理由.【正确答案】1、2、3、只有一个零点,理由见解析

21-3(巩固)已知函数.1、若,求曲线在点处的切线方程;2、若方程有两个根,求a的取值范围.【正确答案】1、;2、.

21-4(巩固)已知函数().(1)当时,求在处的切线方程;(2)若函数在上有两个零点,求实数的取值范围.【正确答案】(1)(2)

21-5(提升)已知函数.1、若恰有一个零点,求a的值;2、若是的零点,且在点处的切线恰与相切,求a的值.【正确答案】1、;2、.

21-6(提升)设函数.1、求曲线在处的切线方程;2、若函数有最大值并记为,求的最小值;3、当时,求零点的个数.【正确答案】1、2、取得最小值3、2个

PAGE/78PAGE/78答案解析PAGE/78PAGE/781-1【基础】【正确答案】【试题解析】分析:利用交集、并集定义直接求解.详解:集合,,,,且,,,.故答案为:.1-2【基础】【正确答案】【试题解析】分析:根据交集运算得出,再由并集运算求解.详解:若,则,,所以,所以.故答案为:1-3【巩固】【正确答案】【试题解析】分析:由题意知,对A集合中元素进行分类讨论求出m,然后根据集合交集的概念计算即可.详解:因为,所以,若,此时,满足条件;若,则,,不符合题意,舍去.所以,.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根据集合交集的结果求参数、集合的并集运算,属于基础题.1-4【巩固】【正确答案】【试题解析】分析:解不等式确定集合,由交集的结果确定参数值,再由并集定义计算.详解:,,且,,,.故答案为:.1-5【提升】【正确答案】【试题解析】分析:由已知,根据,可利用集合A,求解出x的值,然后分别求解出集合A和集合B,然后验证是否满足,如果满足即可直接求解.详解:由,得,所以或,解得或或4.当时,,,,不满足题意,故舍去;当时,,,,满足题意,此时;当时,B中元素不满足互异性,故舍去.故答案为:.点睛:在解决集合中含参数的问题时,求出参数的值后,一定要回代检验,避免因忽略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而出现错误.1-6【提升】【正确答案】或【试题解析】分析:由,可知,故或,求出m,分类讨论求出即可.详解:,,,或,解得:或,当时,,,此时;当时,,,此时.故答案为:或2-1【基础】【正确答案】1或3【试题解析】分析:根据等比数列得,又成等差数列,列式求解即可得公比的值.详解:解:数列为等比数列,所以,且成等差数列,所以则,解得或3.故答案为:1或3.2-2【基础】【正确答案】2【试题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利用等比数列的基本量,列出的方程,求解即可.详解:因为是等比数列,又、、成等差数列,故可得,即,又,整理得:,解得.故答案为:.2-3【巩固】【正确答案】2【试题解析】分析:设正项等比数列的公比为,根据等差中项的性质得到,再根据等比数列通项公式整理得,解得即可.详解:解:设正项等比数列的公比为,,因为是与的等差中项,所以,即,即,解得或(舍去);故答案为:2-4【巩固】【正确答案】1【试题解析】分析:由题设可得且,结合等比通项公式列方程求公比q即可.详解:由题设,而,显然,则,所以,故,可得.故答案为:12-5【提升】【正确答案】1024或【试题解析】分析:设出公比,利用是和的等差中项,列出方程,求出公比,从而结合得到答案.详解:设等比数列的公比为,因为是和的等差中项,所以,即,因为,则,解得或,因为等比数列是递增数列,所以,又因为,所以.故答案为:10242-6【提升】【正确答案】9【试题解析】分析:利用等比数列的性质及,,成等差数列建立方程,从而求出q的值,即可求解.详解:设正项等比数列的公比为q,则,∵,,成等差数列,∴,∴,∴或(舍去),∴.故答案为:93-1【基础】【正确答案】【试题解析】分析:根据复数的除法运算和模的定义求解.详解:由得,所以,故答案为:.3-2【基础】【正确答案】【试题解析】分析:根据复数的运算公式求复数的代数形式,再由复数的模的公式求的模.详解:由,得,.故答案为:.3-3【巩固】【正确答案】【试题解析】分析:先由复数除法运算求出,再求模即可.详解:方法一:∵,∴,∴.方法二:∵,∴,∴.故答案为:.3-4【巩固】【正确答案】【试题解析】分析:根据复数的除法运算求出复数z,可得,再根据复数模的计算即可得答案.详解:由可得,故,则,故答案为:3-5【提升】【正确答案】【试题解析】分析:先由求出复数,再代入求解即可.详解:由,得,所以,故答案为:.3-6【提升】【正确答案】【试题解析】分析:先对化简,再由其为纯虚数求出,从而可求出的值.详解:,因为复数(为虚数单位,)为纯虚数,所以,解得,所以,故答案为:.4-1【基础】【正确答案】【试题解析】分析:已知椭圆上顶点坐标和左顶点坐标,可求椭圆的标准方程.详解:为椭圆上顶点,为椭圆左顶点,所以椭圆两焦点在轴上,设椭圆的标准方程为,依题意有,所以椭圆的标准方程为.故答案为:4-2【基础】【正确答案】【试题解析】分析:设椭圆方程为,代入两点坐标和即可得解.详解:设椭圆方程为,代入和点坐标为:,所以,所以椭圆的标准方程为.故答案为:4-3【巩固】【正确答案】【试题解析】分析:设椭圆的方程为,将两点坐标代入椭圆方程,列出方程组,解之即可.详解:设椭圆的方程为,则,解得,所以该椭圆的标准方程为.故答案为:.4-4【巩固】【正确答案】【试题解析】分析:设所求椭圆方程为:(,,)将和的坐标代入方程,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设所求椭圆方程为:(,,)将和的坐标代入方程得:,解得,所求椭圆的标准方程为:.故答案为:.4-5【提升】【正确答案】【试题解析】分析:由于,关于轴对称,故由题设知C经过,两点,C不经过点,然后求出a,b,即可得到椭圆的方程.详解:解:由于,关于轴对称,故由题设知经过,两点,所以.又由知,不经过点,所以点在上,所以.因此,故的方程为.故答案为:.点睛:求椭圆的标准方程有两种方法:①定义法:根据椭圆的定义,确定,的值,结合焦点位置可写出椭圆方程.②待定系数法:若焦点位置明确,则可设出椭圆的标准方程,结合已知条件求出,;若焦点位置不明确,则需要分焦点在轴上和轴上两种情况讨论,也可设椭圆的方程为.4-6【提升】【正确答案】【试题解析】分析:由于椭圆是对称图形,得C、D两点必在椭圆上,故,若B点在椭圆上,则,矛盾,所以点A在椭圆上,由此可求出椭圆的标准方程.详解:由于椭圆是对称图形,所以必在椭圆上,于是有…...①若点在椭圆上,则矛盾,所以点在椭圆上,及……②联立①②解得,故椭圆的标准方程为,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利用待定系数法求椭圆的标准方程,考查了分类讨论得思想.5-1【基础】【正确答案】或0.5【试题解析】分析:根据二倍角公式可将已知等式化简为,根据可求得;详解:由二倍角公式可知:,化简得,可得又,故答案为:5-2【基础】【正确答案】或【试题解析】分析:根据二倍角的余弦公式计算求解.详解:,,,故答案为:.5-3【巩固】【正确答案】【试题解析】分析:首先求出,再根据二倍角公式及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将弦化切,再代入计算可得.详解:由可得,故.故答案为:5-4【巩固】【正确答案】1或【试题解析】分析:利用二倍角的正弦公式化简可得,分和两种情况,结合同角的三角函数关系即可求得答案.详解:因为,则,即,若,则,故;若,则,故答案为:1或5-5【提升】【正确答案】或0.875【试题解析】分析:解出,将用倍角公式写成,将代入即可得出结果.详解:因为,所以,所以.故答案为:5-6【提升】【正确答案】【试题解析】分析:利用二倍角公式可得,再由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即可求解.详解:因为,整理可得,解得,或,由于是第三象限角,(舍去)所以,.故答案为:.6-1【基础】【正确答案】【试题解析】分析:先求出角的大小,由,考虑余弦定理建立的方程,再由基本不等式求的最大值.详解:解析:因为,根据正弦定理可知,即,由余弦定理可知,又,故,又因为,所以,(当且仅当时取等号),即所以,即面积的最大值为,故答案为:.6-2【基础】【正确答案】1【试题解析】分析:利用正弦定理化角为边,再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可得解.详解:由,得,得,所以的面积为.故答案为:.6-3【巩固】【正确答案】【试题解析】分析:根据正弦定理边角互化可得,结合不等式可得,由余弦定理可得,进而由面积公式即可求解.详解:由正弦定理得,由于,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又,因此由,故,故答案为:6-4【巩固】【正确答案】1【试题解析】分析:由三角恒等变换得出,再由正弦定理结合正弦函数的性质得出面积的最大值.详解:因为,即.又因为,所以,因为,所以,即,所以,当时,取得最大值1.故答案为:16-5【提升】【正确答案】【试题解析】分析:由,,成等差数列,结合正弦定理可得,进而可得,由余弦定理结合基本不等式可得,,从而根据的面积公式即可求解.详解:解:因为,,成等差数列,所以,由正弦定理可得,又,所以,即,所以由余弦定理可得,即,又,即,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所以,即,因为,所以,所以,所以的面积的最大值为.故答案为:.6-6【提升】【正确答案】【试题解析】分析:利用正弦定理将边化角,即可求出,再由余弦定理及基本不等式求出的取值范围,最后由面积公式计算可得.详解:因为,由正弦定理可得,,,,又,,由余弦定理得,即,所以,所以,当且仅当时取等号,所以.故答案为:7-1【基础】【正确答案】【试题解析】分析:由函数奇偶性可得函数在上的解析式,做出图像即可求得值域.详解:因为是定义域为的奇函数,当时,,则时,,所以,作出函数图像如下图所示:由图像可知:函数值域为.故答案为:7-2【基础】【正确答案】【试题解析】分析:先求当时函数的值域,再根据函数的奇偶性得到函数在R上的值域.详解:当时,,令,所以,所以.由于函数是奇函数,所以当时,.当时,.综上所述,此函数的值域为.故答案为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函数奇偶性的应用,考查指数型函数的值域的求法,意在考查学生对这些知识的理解掌握水平.7-3【巩固】【正确答案】4【试题解析】分析:构造是奇函数,由奇函数的对称性求解.详解:设,,,,所以是奇函数,又,,所以,.故答案为:4.7-4【巩固】【正确答案】【试题解析】分析:由偶函数求得,再由对勾函数及指数函数的性质求的值域即可.详解:由题设,,故,所以,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又,所以的值域为.故答案为:.7-5【提升】【正确答案】【试题解析】分析:根据奇函数的性质求得,再结合基本不等式求时其的取值范围,再结合奇函数的性质求时函数值的范围,由此可得函数值域.详解:因为为上的奇函数,所以,所以,又当时,,所以,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即当时,,因为为上的奇函数,所以函数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所以时,,所以函数的值域为.故答案为:.7-6【提升】【正确答案】﹣4【试题解析】分析:设g(x)=+bx,判断奇偶性,可设g(x)在x>0的最小值为m,在x<0的最大值为n,且m+n=0,计算可得所求最大值.详解:函数(a,b均为正数),可设g(x)=+bx,可得g(﹣x)=﹣(+bx)=﹣g(x),即g(x)为奇函数,设g(x)在x>0的最小值为m,在x<0的最大值为n,且m+n=0,由f(x)在(0,+∞)上有最小值10,可得m+3=10,即m=7,可得n=﹣7,则f(x)在(﹣∞,0)上的最大值为﹣7+3=﹣4.故答案为﹣4.点睛:本题考查函数的最值求法,注意运用转化思想和奇函数的性质,考查运算能力,属于中档题.8-1【基础】【正确答案】【试题解析】分析:先求出,再代入投影向量公式中求解即可.详解:因为与的夹角为,,,所以,所以在方向上的投影向量为.故答案为:.8-2【基础】【正确答案】5【试题解析】分析:根据给定条件,求出,再利用投影向量及向量模的意义求解作答.详解:因为,,则有,即,而在方向上的投影向量为,所以在方向上的投影向量的模为.故答案为:58-3【巩固】【正确答案】或【试题解析】分析:利用向量数量积运算律求得,再根据投影向量的定义求在方向上的投影向量.详解:由,所以,则,故在方向上的投影向量为.故答案为:8-4【巩固】【正确答案】或【试题解析】分析:根据已知条件求得的模长,以及,结合题意求解即可.详解:根据题意可得,由可得,即,故在方向上的投影为.故答案为:.8-5【提升】【正确答案】【试题解析】分析:先根据数量积的运算律求,进而求在方向上的投影向量.详解:∵,且,则,解得,故在方向上的投影向量为.故答案为:.8-6【提升】【正确答案】【试题解析】分析:根据条件,求得,结合投影向量的计算公式,即可求解.详解:因为,且,所以,所以,所以,所以向量在方向上的投影向量是.故答案为:.9-1【基础】【正确答案】【试题解析】分析:根据回归直线方程的计算公式即可直接得出结果.详解:,,,,故回归直线方程为.故答案为:.9-2【基础】【正确答案】【试题解析】分析:由最小二乘法结论,结合已知数据计算即可.详解:由统计数据表得,,,,故答案为:.9-3【巩固】【正确答案】【试题解析】分析:由已知分别求出更正后的、、,的值,然后利用最小二乘法公式可求回归直线方程.详解:由题意,更正后,,,,,,,因此,更正后的回归直线方程为.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回归方程的求法,考查最小二乘法公式的应用,考查计算能力,是基础题.9-4【巩固】【正确答案】【试题解析】分析:根据表中数据和最小二乘估计公式计算出和即可.详解:,,,,∴,,∴y关于x的线性回归方程为.故答案为:.9-5【提升】【正确答案】【试题解析】分析:根据更正前的数据计算更正后的,,,,从而求更正后的回归方程.详解:由题意知,更正后,,,,∴,,∴更正后的回归方程为.故答案为:.9-6【提升】【正确答案】5,6,7【试题解析】分析:根据题意求出,利用最小二乘法求出,进而求出即可得出线性回归方程,根据题意列出不等式,解之即可.详解:由题意可得,,,,,设线性回归方程为,则,,故线性回归方程为.根据题意,,解得,又,所以m的所有可能取值为5,6,7.故答案为:5,6,710-1【基础】【正确答案】或【试题解析】分析:根据平面可知即为所求角,利用可求得结果.详解:连接,

平面,即为直线与平面所成角,在中,,,.故答案为:.10-2【基础】【正确答案】【试题解析】分析:由正三棱柱结构特征及线面角定义确定其平面角,进而求其正弦值.详解:若为中点,连接,由正三棱柱的侧棱长与底面边长相等,故,且面,面,则,,面,所以面,故为与侧面所成角平面角,所以.故答案为:10-3【巩固】【正确答案】【试题解析】分析:结合长方体的结构特点,可知与平面所成的角为,由及勾股定理可得,进而可求出得出结果.详解:长方体中,因为,,所以,,,因为底面,平面,所以,所以与平面所成的角为,,由条件可得,解得,因此,因为,所以,与平面所成的角为,故答案为:10-4【巩固】【正确答案】【试题解析】分析:由题意,作图,根据线面角的定义以及正四棱锥的性质,明确线面角,利用勾股定理以及三角函数,可得答案.详解:由题意,作正四棱锥,连接,记,连接,则在正四棱锥中,底面,则为侧棱与底面所成角,在底面正方形中,,在中,,故,故答案为:.10-5【提升】【正确答案】【试题解析】分析:由线面角的定义作出侧棱与底面的夹角,解三角形求其正弦值.详解:连接顶点与的中心,连接并延长交于点,由正四面体性质可得平面,所以侧棱与底面的夹角的平面角为,设,则,因为为的中心,所以,因为平面,平面,所以,故为直角三角形,因为,所以,所以,所以正四面体的侧棱和底面夹角的正弦值是.故答案为:.10-6【提升】【正确答案】30°或【试题解析】分析:由线面角的定义及线面垂直的判定找到线面角的平面角,进而求其大小.详解:如下图,由正方体性质知:,且,即,又面,面,故,由,面,故面,所以为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平面角,显然,又,故.故答案为:11-1【基础】【正确答案】0.9759【试题解析】分析:根据正态分布求出和的值,根据参考公式,即可求出单次最大续航里程恰在1970千米到2020千米之间的概率.详解:解:由题意,∴,∴故答案为:0.9759.11-2【基础】【正确答案】1359【试题解析】分析:根据正态分布的曲线特点求得概率即可.详解:由已知发现株高服从正态分布所以,,所以,株高在的约有故答案为:11-3【巩固】【正确答案】1500【试题解析】分析:根据正态分布特点,则,再乘以总人数即可.详解:因为考试的成绩服从正态分布,根据,,则,得,即数学成绩高于108分的学生占总人数的15.87%,由,可知这位学生的数学成绩108分大约排在该区的名次是1500.故答案为:1500.11-4【巩固】【正确答案】50【试题解析】分析:根据正态分布曲线的性质即可求解.详解:由已知可得,,所以.又,根据正态分布的对称性可得,所以所以,可估计成绩在120分以上的学生人数为.故答案为:.11-5【提升】【正确答案】8186【试题解析】分析:根据正态分布的概率分布原则可得,进而求出即可求解.详解:由题意知,,所以,得,所以袋装质量在区间的约有袋.故答案为:8186.11-6【提升】【正确答案】【试题解析】分析:设每日所售的票数为万张,分析可得,根据正态密度曲线的对称性求出的值,即为所求.详解:设每日所售的票数为万张,若需要售出无座票,则,故,若有座车票每日剩余量不超过万张,则,因为,由正态密度曲线的对称性可得.故答案为:.12-1【基础】【正确答案】【试题解析】分析:先将,转化为,再利用函数在上单调递增,可得,进而转化为,再利用导数求出函数的最小值即可.详解:由,得,令,则,,所以函数在上单调递增,所以,则,,当时,,当时,,所以函数在上单调递减,在上单调递增,所以当时,取得最小值,即实数的最小值为.故答案为:.点睛:关键点点睛:将,转化为,再利用函数在上单调递增,得是解决本题的关键.12-2【基础】【正确答案】【试题解析】分析:运用同构函数研究其单调性可得,将求的最小值转化为求上的最小值,运用导数研究的最小值即可.详解:因为,即,所以,所以.令,则,所以在上单调递增,所以,即,所以,令.则.令,解得:;令,解得:;所以在上单调递减,在上单调递增,所以.即的最小值为.故答案为:.点睛:同构法的三种基本模式:①乘积型,如可以同构成,进而构造函数;②比商型,如可以同构成,进而构造函数;③和差型,如,同构后可以构造函数f或.12-3【巩固】【正确答案】.【试题解析】分析:将化为,采用换元,令,利用求导的方法求函数的最小值,进而求得答案.详解:因为,令,设,则,当时,;当时,,所以,又函数,当时,,递减;当时,,递增;故最小值为,而,所以方程有解,即存在使得,故的最小值为,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了利用导数求函数最值问题,综合性强,能很好地考查学生的数学素养,要求思维能力较高,解答的关键是根据函数的解析式特点,合理变式,从而整体换元,构造函数,解决问题.12-4【巩固】【正确答案】【试题解析】分析:将不等式化为,令,即,利用导数分析函数单调性,即可得到,即恒成立,令,利用导数分析函数单调性,进而求得,进而求解.详解:由,则,令,即,所以,所以函数在上单调递增,由,可得,即恒成立,所以,令,则,令,则;令,则,所以函数在上单调递减,在上单调递增,所以,所以,即,所以实数的最大值为.故答案为:.12-5【提升】【正确答案】【试题解析】分析:将等式化为,设,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根据函数的单调性可得,代入可得,利用导数求其值域即可.详解:因为,所以,设,则,所以函数在上单调递增,所以,所以,,设,则,当时,,函数在上单调递增,当时,,函数在上单调递减,又,,当时,,当时,,当时,,当且时,,所以函数的值域为,所以的取值范围为.故答案为:.点睛:关键点睛:解决的关键在于将条件等式化为同构形式,利用函数的性质化简已知条件,再结合函数性质求目标函数的值域.12-6【提升】【正确答案】或【试题解析】分析:把已知等式变形为,利用函数的单调性得的关系,从而将转化为的函数,再利用导数求得其最大值即可.详解:由得,所以,则,因为,,,所以,令,则,所以在上单调递增,所以由,即,得,所以,所以,令,则,令,得;令,得,所以在上单调递增,在上单调递减,所以,即的最大值为.故答案为:.点睛:关键点点睛:本题解决的关键对已知等式进行同构变形,从而利用函数的单调性得出变量间的关系,由此得解.13-1【基础】【正确答案】B【试题解析】分析:先判断法向量的位置关系,进而判断两平面的位置关系.详解:∵,则,∴,故.故选:B.13-2【基础】【正确答案】A【试题解析】分析:判断两个向量的位置关系即可得解.详解:因为,所以,所以直线l与平面的位置关系是平行或直线在平面内.故选:A.13-3【巩固】【正确答案】B【试题解析】分析:由,得,所以或详解:,,,则有,又是直线l的方向向量,是平面α的法向量,所以或.故选:B13-4【巩固】【正确答案】D【试题解析】分析:根据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的法向量的位置关系可判断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可得.详解:因为且所以与不平行,也不垂直,所以与相交但不垂直.故选:D13-5【提升】【正确答案】D【试题解析】分析:根据空间位置关系的向量证明逐项分析判断.详解:对A:∵,则,故或,A错误;对B:对于平面可得,若向量是平面的法向量,则,解得,故,B错误;对C:显然不存在实数,使得成立,则不共线,故与不平行,C错误;对D:∵,则,故,D正确.故选:D.13-6【提升】【正确答案】C【试题解析】分析:根据空间位置关系的向量判断方法对四个选项一一判断即可.详解:对于A:因为,所以不成立,所以不成立.故A错误;对于B:因为,,所以,所以,所以或.故B错误;对于C:因为,,所以,所以,所以.故C正确;对于D:因为,,所以,所以.故D错误;故选:C14-1【基础】【正确答案】B【试题解析】分析:首先设y与时间t的函数关系式为,根据已知条件得到,,,得到,再解不等式即可.详解:设y与时间t的函数关系式为,由题意可得,初始位置为,即初相为,故可得,,则,.又函数周期是60(秒)且秒针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即,所以,即,.令,则,解得.故选:B14-2【基础】【正确答案】C【试题解析】分析:根据题意求得函数的解析式,求得,进而求得小球第二次回到平衡位置时的速度,得到答案.详解:令,可得,解得,因为,,所以当时,小球第二次回到平衡位置,此时,又因为,所以,则小球第二次回到平衡位置时的速度是.故选:C.14-3【巩固】【正确答案】D【试题解析】分析:设经过(单位:s)后水筒距离水面的高度为,由题意求得参数,可得解析式,即可求得答案.详解:由题设,水车的角速度为,又水车的半径为,中心O到水面的距离,设经过(单位:s)后水筒距离水面的高度为,由题意可知,由于时,水筒在处,即,即,由于,故取,故t(单位:s)后水筒距离水面的高度可表示为,,故选︰.14-4【巩固】【正确答案】B【试题解析】分析:根据条件得出,然后解不等式即可.详解:由题意可知摩天轮运动一周距离底面的最高点为(60+40)米与最低点(60-40)米,相差80米,∴;运动一周15分钟,即;由,可得,故.要看到全景需,解之得:,故时间长为min.故选:B14-5【提升】【正确答案】B【试题解析】分析:求出游客到地面的距离为关于转动时间(单位:分钟)的函数关系式,然后解不等式,可得出结果.详解:设游客到地面的距离为,设关于转动时间(单位:分钟)的函数关系式为,则,,可得,函数的最小正周期为,则,当时,游客位于最低点,可取,所以,,由,即,可得,所以,,解得,因此,游客在摩天轮转动一圈的过程中最佳观景时长约有分钟.故选:B.14-6【提升】【正确答案】D【试题解析】分析:由题意可得塔的偏移距离,设两座塔的塔高为,结合题意可得两座塔的偏移距离差的绝对值为,进而得到,结合塔顶到地面的距离,进而求解.详解:塔的偏移距离,设两座塔的塔高为,则根据倾斜角的正弦值分别为,,得两座塔的偏移距离差的绝对值为,即,,塔顶到地面的距离,根据倾斜角的正弦值分别为,,得倾斜角的余弦值分别为,,两座塔的塔顶到地面的距离差的绝对值为.故选:D.15-1【基础】【正确答案】C【试题解析】分析:利用对称性质可得原直线上的点关于轴的对称点,代入对称点,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设点是所求直线上任意一点,则关于轴的对称点为,且在直线上,代入可得,即.故选:C.15-2【基础】【正确答案】B【试题解析】分析:设点是所求直线上任意一点,进而求得其关于对称的点为,再代入已知直线方程即可得答案.详解:解:设点是所求直线上任意一点,则关于直线对称的点为,且在直线上,所以,代入可得,整理得.所以,所求直线方程为.故选:B15-3【巩固】【正确答案】C【试题解析】分析:根据题意,设所求直线上任一点M(x,y)且M关于直线的对称点,,利用轴对称的性质列出方程组解出用、表示、的式子,再由点在直线上代入,化简即得所求对称直线方程;详解:设所求直线上任一点,关于直线的对称点,,则,解出点在直线上,将式代入,得,化简得,即为关于对称的直线方程.故选:C15-4【巩固】【正确答案】D【试题解析】分析:先求两直线交点,再在上找一点(不同于交点)做关于的对称点,然后利用对称点与交点求出直线方程即为答案.详解:由题知直线与直线交于点,且点在上,设点关于对称的点的坐标为,则解得则直线的方程为,即关于对称的直线方程为.故选:点睛:考查对称知识,求直线关于直线对称,转化成点与点关于直线对称,也可以利用求轨迹方程的方法,到角公式等.15-5【提升】【正确答案】C【试题解析】分析:先联立方程得,再求得直线的点关于直线对称点的坐标为,进而根据题意得所求直线过点,,进而得直线方程.详解:解:联立方程得,即直线与直线的交点为设直线的点关于直线对称点的坐标为,所以,解得所以直线关于直线对称的直线过点,所以所求直线方程的斜率为,所以所求直线的方程为,即故选:C15-6【提升】【正确答案】A【试题解析】分析:利用两条直线平行的性质求出n,再利用两条平行直线间的距离求出m,再由平行线间距离即可求解.详解:因为直线:与:,所以,又两条平行直线:与:之间的距离是,所以解得即直线:,:,设直线关于直线对称的直线方程为,则,解得,故所求直线方程为,故选:A16-1【基础】【正确答案】C【试题解析】分析:根据给定的函数,利用导数求出单调减区间作答.详解:函数的定义域为,求导得,由得,所以函数的单调递减区间是.故选:C16-2【基础】【正确答案】B【试题解析】分析:求出导函数,由确定增区间.详解:,的定义域为,由,得,∴的单调递增区间为.故选:B.16-3【巩固】【正确答案】B【试题解析】分析:先求出函数的定义域,再对函数求导,然后由导数大于零,可求出函数的增区间.详解:函数的定义域为,由,得,令,得,所以函数的单调递增区间为,故选:B.16-4【巩固】【正确答案】A【试题解析】分析:根据,结合函数的定义域,即可得出单调递增区间.详解:由,可得或,所以函数的定义域为.求导可得,当时,,由函数定义域可知,,所以函数的单调递增区间是.故选:A.16-5【提升】【正确答案】C【试题解析】分析:由的定义域为,可判定B不正确;求得,得到函数的单调性和极值的概念,可判定C正确,D不正确;结合单调性和,可判定A不正确.详解:由函数,可得定义域为,所以B不正确;又由,令,解得,当时,,单调递增;当时,,单调递减,所以当时,函数取得极大值,极大值为,无极小值,所以C正确,D不正确;当时,;当时,;当时,,所以函数在定义域内有一个零点,所以A不正确.故选:C.16-6【提升】【正确答案】B【试题解析】分析:,,求出时,,并证明此解为的唯一解,则可判断.详解:令,因为,,,所以在上单调递减,所以,即所以当时,,且为唯一解,所以单调递减;单调递增,所以,即在上无零点,同时表明在上有唯一极值点,故A,C,D错误,B正确;故选:B.17-1【基础】【正确答案】1、,,证明见解析2、【试题解析】分析:(1)根据数列定义,将逐步展开为,即可判断数列是等比数列;(2)根据分组求和即可求解.,.由题意得,又,所以数列是等比数列.由(1)知.运用分组求和,可得.17-2【基础】【正确答案】1、证明见解析;2、.【试题解析】分析:(1)根据给定的递推公式,结合及等比数列的定义推理作答.(2)利用并项求和法,结合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求解作答.因为,,则,两式相减得:,整理可得,即,于是,,所以数列是等比数列.由(1)知,,又,则所以.17-3【巩固】【正确答案】1、证明见解析;2、.【试题解析】分析:(1)由题意可得,从而有,,从而得证;(2)由(1)可得,利用分组求和即可.证明:因为,所以,即,所以,所以,所以是等比数列,首项为,公比;解:由(1)可知,,所以,所以.17-4【巩固】【正确答案】1、;2、【试题解析】分析:(1)由已知条件得,利用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即可得出an;再由与的关系得出{bn}的通项公式;(2)由(1)得,利用分组求和求和即可.因为数列是等差数列,且满足,,由等差数列的性质可得,,所以公差,则.又当时,,所以,①当时,②由得,即(),所以是首项为1,公比为的等比数列,故.由(1)得,所以.17-5【提升】【正确答案】1、,2、正整数的最小值为7【试题解析】分析:(1)根据递推公式求出、、的值,即可求出,,再由,,即可得到,从而得到是为首项,为公比的等比数列,即可求出其通项公式;(2)由(1)可得是1为首项,2为公比的等比数列,利用分组求和及等比数列求和公式求出,即可得到,解得,从而求出的最小值.由已知,所以,则,,则,,则;因此,,因为,,所以,即,故是为首项,为公比的等比数列,因此;由(1)知,又,所以,可得,所以是1为首项,2为公比的等比数列,因此,由,解得,因为,又因为,所以正整数的最小值为.17-6【提升】【正确答案】1、2、10【试题解析】分析:(1)根据题意中的递推公式可得,则数列是以2为首项,2为公比的等比数列,结合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即可求解;(2)由(1),利用分组求和法,结合等差、等比数列前n项求和公式计算可得,求出即可求解.∵,且,∴.由于,则,∴.则.∴数列是以2为首项,2为公比的等比数列.得,则,即数列的通项公式为.∵,∴.∵,即,当时,;当时,.∴满足的n的最大值为10.18-1【基础】【正确答案】(1)证明见解析;(2)2.【试题解析】分析:(1)通过证明平面,即可得到平面平面.(2)利用割补法求四面体的体积.详解:(1)证明:因为四边形和均为正方形,所以,.又,平面,平面.所以平面.因为平面,所以平面平面.(2),,,,,所以.点睛:(1)证明面面垂直常用的方法:定义法——证所成二面角为直二面角;判定定理——由线面垂直推面面垂直.(2)体积求法:确定基本量直接用公式,割补法,等体积法(等底等高).18-2【基础】【正确答案】1、证明见详解2、【试题解析】分析:(1)通过,得到面,进而可得面面垂直;(2)先证明四棱锥是直四棱锥,再根据棱锥的体积公式计算即可底面是菱形,,又,且,面,面,又平面,平面平面;底面是菱形,,故是等边三角形,则,又四边形是正方形,则,由(1)知,又,面,与相交,平面.18-3【巩固】【正确答案】1、见解析2、【试题解析】分析:(1)根据面面垂直的性质即可证明线面垂直,进而可证明线面垂直;(2)根据几何法找二面角的平面角,求出三棱锥的高,进而可求体积.为等边三角形,点D为中点,故,因为平面平面,其交线为,故平面,平面,故平面平面;过D作平面交于故是的四等分点靠近的位置,过作交于所以即为二面角的平面角,,在中,,在中,,故三棱锥的体积为:18-4【巩固】【正确答案】(1)证明见解析;(2).【试题解析】分析:(1)先证明平面,再利用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证明平面平面;(2)先判断出E为中点,用等体积转化法求三棱锥的体积.详解:(1),在中,,O是的中点,,又平面平面,平面平面,平面.平面.平面,平面,又平面,平面平面.(2)如图,连接,设与交于点E,连接,利用三角形中位线定理易得,平面平面,平面,满足条件的E为的中点.,故三棱锥的体积为.点睛:立体几何解答题的基本结构:(1)第一问一般是几何关系的证明,用判定定理;(2)第二问是计算,求角或求距离(求体积通常需要先求距离).如果求体积(距离),常用的方法有:(1)直接法;(2)等体积法;(3)补形法;(4)向量法.18-5【提升】【正确答案】1、证明见解析2、【试题解析】分析:(1)先利用线面垂直判定定理证明平面,再利用面面垂直判定定理证明平面平面;(2)先求得三棱锥的体积,再利用三棱柱的结构特征,进而可求得三棱锥体积.连接.三棱柱中,,.则,则,则,∴,又∵,∴,又,∴平面,∵平面,∴平面平面.取AB的中点D,连接CD,∵,∴,又由(1)知平面平面,平面平面则平面,且.则三棱锥的体积为,则三棱柱的体积为6,∵,∴在四边形中,,又∵四棱锥的体积为,∴三棱锥的体积为.18-6【提升】【正确答案】(1)证明见解析;(2)3.【试题解析】分析:(1)先证明平面,再根据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可证平面平面;(2)依题意证明平面,可得.再证明,从而可得三棱柱C的体积.详解:(1)证明:因为,,所以为的中点,连接.由于,,故为等边三角形,所以.又因为,平面,平面,,所以平面.又因为平面,所以平面平面.(2)因为平面平面,平面平面,平面,.所以平面.由,得是等边三角形,则;由是等边三角形,得,所以.连接,由于和都是平行四边形,所以,,所以,于是.点睛:关键点点睛:根据题意证明是解题关键.19-1【基础】【正确答案】1、2、【试题解析】分析:(1)由双曲线实轴长为2可得,再利用右焦点到的距离为可得,即可求得双曲线的方程;(2)联立直线和双曲线方程容易解出,两点坐标即可求得的面积.设双曲线的焦距为,因为双曲线的实轴长为2,所以,解得.因为右焦点到的距离为,所以,解得或.因为,所以.可得,所以双曲线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