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苏教版九年级数学全册知识点汇总汇总_第1页
2022年苏教版九年级数学全册知识点汇总汇总_第2页
2022年苏教版九年级数学全册知识点汇总汇总_第3页
2022年苏教版九年级数学全册知识点汇总汇总_第4页
2022年苏教版九年级数学全册知识点汇总汇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

教学内容:证明(二)

重点:直角三角形,线段垂直平分线与角平分线的证明

难点:证明逆命题的真假,角平分线的证明及其对逆命题的理解

易错点: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和角平分线的定理及逆定理的判别

第二章

教学内容:一元一次方程

重点:用配方法,公式法,分解因式法解一元一次方程

难点:黄金分割点的理解,用配方法解方程

易错点:利用因式分解法和公式法解方程

第三章

教学内容:证明(三)

重点: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

难点: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的证明

易错点:各定理之间的判别

第四章

教学内容:视图与投影

重点:某物体的三视图与投影

难点:理解平行投影与中心投影的区别

易错点:三视图的理解,中心投影与平行投影的区别

第五章

教学内容:反比例函数

重点: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反比例函数的图像的概念与性质

难点:反比例函数的运用,猜想,证明与拓展

易错点:主要区别反比例函数与x轴和与y轴无限靠近

第六章

教学内容:频率与概率

定义和命题:频率与概率的概念

难点:理解用频率去估计概率

易错点:频率是样本中才出现的,概率是整体中出项的苏教版九年级数学上知识点汇总第一章

图形与证明(二)

1.1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简称“三线合一”)。

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相等(简称“等边对等角”)。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简称“等角对等边”)。

1.2

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

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简称“HL”)。

角平分线的性质:

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角平分线的判定:

角的内部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直角三角形中,30°的角所对的直角边事斜边的一半。

1.3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

定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定理1: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

定理2: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

定理3: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判定——从边:1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2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3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从角: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对角线: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矩形的性质与判定:

定义:有一个角的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定理1:矩形的4个角都是直角。

定理2:矩形的对角线相等。

定理: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判定:1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2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菱形的性质与判定:

定义: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定理1:菱形的4边都相等。

定理2:菱形的对角线相互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判定:1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2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正方形的性质与判定:

正方形的4个角都是直角,4条边都相等,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垂直平分,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正方形即是特殊的矩形,又是特殊的菱形,它具有矩形和菱形的所有性质。

判定:1有一个角是直角的菱形是正方形。

2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正方形。1.4

等腰梯形的性质与判定

定义:两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

定理1:等腰梯形同一底上的两底角相等。

定理2: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

判定:1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2对角线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1.5

中位线

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

梯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两底,并且等于两底的一半。

中点四边形:依次连接一个四边形各边中点所得到的四边形称为中点四边形(中点四边形一定是平行四边形)。

原四边形对角线

中点四边形

相等

菱形

互相垂直

矩形

相等且互相垂直

正方形

第二章

数据的离散程度

2.1

极差:

一组数据中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叫做极差。计算公式:极差=最大值-最小值。

极差是刻画数据离散程度的一个统计量,可以反映一组数据的变化范围。一般说,极差越小,则说明数据的波动幅度越小。

2.2

方差

各个数据与平均数的差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方差,记作S2。

巧用方差公式:

1、基本公式:S2=n1[(X1-X—)2+(X2-X—)2+„„+(Xn-X—)2]

简化公式:S2=n1[(X12+X22+„„+Xn2)-nX—2]

也可写成:S2=n1(X12+X22+„„+Xn2)-X—2

3、简化②:S2=n1[(X’12+X’22+„„+X’n2)-nX—2]

也可写成:

S2=n1(X’12+X’22+„„+X’n2)-X—2

标准差:

方差的算术平方根叫做这组数据的标准差,记作S。

意义:

1、极差、方差和标准差都是用来描述一组数据波动情况的特征,常用来比较两组数据的波动大小,我们通常研究的是这组数据的个数相等、平均数相等或比较接近的情况。

2、方差较大的波动较大,方差较小的波动较小。

3、方差大,标准差就大,方差小,标准差就小。因此标准差同样反映数据的波动大小。

注意:对两组数据来说,极差大的那一组不一定方差大,反过来,方差大的极差也不一定大。第三章

二次根式

3.1

二次根式

定义:一般地,式子(a≧0)叫做二次根式,a叫做被开方数。

有意义条件:当a≧0时,有意义;当a≦0时,无意义。

性质:≧0(a≧0)

2、()2=a(a≧0)

3、2=∣a∣=

a(a≧0)a(a<0)

3.2

二次根式的乘除法

法则:√a·√b=√ab(a≧0,b≧0)

=√(a≧0,b>0)

化简:①√ab=√a·√b(a≧0,b≧0)

②√=(a≧0,b>0)

③==

(a≧0,b>0)

第四章

一元二次方程

4.1

概念:

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的整式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

一般形式是aX2+bX+c=0(a、b、c是常数,a≠0),其中aX2称为二次项,a称为二次项系数,bX称为一次项,b称为一次项系数,c称为常数项。

4.2

解法:

1、直接开平方

2、配方法:先把一元二次方程变形为(X+h)2=k的形式(其中h,k都是常数),如果k≧0,再通过直接开平方法求出方程的解

3、公式法(求根公式):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

(a≠0),当b2-4ac≧0时,它的根是(≧0)

4、因式分解法

根的判别式

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

(a≠0)的根的情况可由b2-4ac来判定,因此b2-4ac叫做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

当b2-4ac>0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当b2-4ac=0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X1=X2=

当b2-4ac<0时,方程没有实数根。反之,也成立。

一元二次方程应用题步骤:“设、找、列、解、验、答”

第五章

中心对称图形(二)

5.1

定义:圆是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其中,定点叫做圆心,定长叫做半径。

与圆有关的概念:1、连接圆上任意两点的线段叫做弦,经过圆心的弦叫做直径。

2、圆上任意两点间的部分叫做圆弧,简称弧。圆的任意一条直径的两个端点分圆成两条弧,每条弧都叫做半圆。大于半圆的弧叫做优弧,小于半圆的弧叫做劣弧。

3、定点在圆上的角叫做圆心角。

4、圆心相同,半径不相等的两个圆叫做同心圆。能够互相重合的两个圆叫做等圆。在同圆或等圆中,能够互相重合的弧叫做等弧。点与圆的位置关系:

在平面内,点与圆有3中位置关系:点在圆内,点在圆上,点在圆外。如果设⊙O的半径为r,点P到圆心O的距离为d,那么“点P在圆内

←→d<r;点P在圆上←→d=r;点P在圆外←→d>r”5.2

圆的对称性

圆是中心对称图形,圆心是对称中心。

圆是轴对称图形,过圆心的任意一条直线都是它的对称轴。

圆心角、弧、弦之间的关系(等对等定理):

在同圆或等圆中,如果两个圆心角、两条弧、两条弦中有一组量相等,那么它们所对应的其余各组量都分别相等。5.3

圆周角

概念:顶点在圆上,并且两边都和圆相交的角叫做圆周角。

定理: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都等于该弧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圆心与圆周角的位置关系分为三种情况:圆心在角的一边上;圆心在角的内部;圆心在角的外部)

推论:1、直径(或半圆)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

2、90°的圆周角对的弦是直径。5.4

确定圆的条件

条件: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个点确定一个圆。

三角形的外接圆:

三角形的三个顶点确定一个圆,这个圆叫做三角形的外接圆。

外接圆的圆心是三角形的三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这个点叫做三角形的外心。这个三角形叫做圆的内接三角形5.5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1、直线与圆有两个公共点时,叫做直线与圆相交。(d<r)

2、直线与圆有唯一的公共点,叫做直线与圆相切,这条直线叫做圆的切线,这个公共点叫做切点。(d=r)

3、直线与圆没有公共点时,叫做直线与圆相离。(d>r)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可以用它们的交点的个数来区分,也可以用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与半径的大小关系来区分,它们的结果是一致的。切线的性质与判定:

判定:经过半径的外端并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式圆的切线。

性质:(圆的切线垂直于过切点的半径)

经过圆心且垂直于切线的直接必经过切点。

2、

经过切点且垂直于切线的直线必经过圆心

3、

切线与圆只有一个公共点;切线与圆心的距离等于半径;切线垂直于过切点的半径。内心:

与三角形各边都相切的圆叫做三角形的内切圆。

内切圆的圆心叫做三角形的内心,它是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

这个三角形叫做圆的外切三角形。

5.6

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性质与判定:

如果两圆的半径分别为R和r,圆心距为d,那么

两圆外离←→d>R+r

两圆外切←→d=R+r

两圆相交←→R-r<d<R+r(R>r)

两圆内切←→d=R-r(R>r)

两圆内含←→0≤d<R-r(R>r)

连心线的性质:

圆是轴对称图形,从上表中可以看出它们都是轴对称图形。沿O1、O2所在直线(连心线)对折,发现:两圆相切,直线O1O2必过切点;两圆相交,连心线垂直平分它们的公共弦。5.7

正多边形与圆

正多边形概念:各边相等、各角也相等的多边形叫做正多边形。

性质:正多边形都是对称图形,一个正n边形共有n条对称轴,没条对称轴都通过正n边形的中心。一个正多边形如果有偶数条边,那么它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如果一个正多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那么它的中心就是对称中心。

1、

边数相同的正多边形相似。

2、

任何正多边形都有一个外接圆和一个内切圆,这两个圆是同心圆。

友情提醒:(1)边数相同的正多边形相似,这是解与正多边形有关问题常用到的知识。

(2)任何三角形都有外接圆和内切圆,但只有正三角形的外接圆和内切圆才是同心圆。过正多边形任意三个顶点的圆就是这个正多边形的外接圆。

作正多边形:作半径为R的正n边形的关键是n等分圆。这就要学习两种方法:

(1)

用量角器等分圆,可以作任意正多边形,这是近似作法。具体地说先计算出顶点在圆心的角的度数,即正n边形的圆心角为,然后依次用量角器将圆等分,顺次连接各分点,就作出正n边形。

(2)

用尺规等分圆,作正方形和正六边形。具体地说:先作出两条互相垂直的直径,将圆四等分,顺次连接各分点,就做出正方形;用圆规从圆上一点顺次截取等与半径的弦,将圆六等分,顺次连接各等分点,就作出正六边形。

友情提醒:在作正多边形时,要从圆周上某一点开始连续截取等弧,否则,易产生误差。

5.8

弧长及扇形的面积

圆的周长公式C=2πR,其中π是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π称为圆周率。

弧长公式:l=,其中,表示1°的圆心角的倍数,它不带单位,R为圆的半径,l为n°的圆心角所对的弧长。

扇形面积公式:

弧和经过这条弧的端点的两条半径所组成的图形叫做扇形。①圆心角为n°的扇形面积的计算公式为S扇形=。

②弧长为l的扇形面积的计算公式为S扇形=lR。

公式①中的n应理解为1°的圆心角的倍数,不带单位,同时要注意与弧长:l=公式进行比较,避免混淆。公式②与三角形面积公式相类似,在S=lR中,把扇形看成一个曲边三角形,把弧长l看作底,R看作高,这样对比,有助于理解与记忆公式。

5.9圆锥侧面积和全面积

圆锥的侧面展开:

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是扇形,这个扇形的弧长等于圆锥底面圆的周长l=2πr。

这个扇形的半径等于圆锥的母线长l母线=

这个扇形的圆心角α=·360°

这个扇形的面积等于圆锥的侧面积S侧面积=S扇形=·2πr·l=πr·l

圆锥与圆柱的比较

圆柱:由一个矩形旋转得到,如矩形ADD’G绕直线AB旋转一周S侧=2πrh

S全=

S侧+2S底=2πrh+2πr2V=πr2h圆锥

:由一个直角三角形旋转得到,如Rt△SOA绕直线SO旋转一周S侧=πr

S全=

S侧+S底=πr

+πr2V=πr2h九年级数学全册知识点总结上册第一章、图形与证明(二)2.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4.等腰梯形的性质和判定2.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4.等腰梯形的性质和判定5.中位线三角形的中位线梯形的中位线。1.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和判定角的平分线的性质和判定3.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4个判定定理矩形的性质和判定:3个判定定理菱形的性质和判定:3个判定定理正方形的性质和判定:2个判定定理注意:(1)解决梯形问题的基本思路:通过分割和拼接转化成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进行解决。即需要掌握常作的辅助线。(2)梯形的面积公式:(-中位线长)(二)知识详解2.1、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性质及推论性质: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等边对等角)判定:有两个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等角对等边)推论: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即“三线合一”)2.2、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及判定定理性质定理:等边三角形的三个角都相等,并且每个角都等于60度;等边三角形的三条边都满足“三线合一”的性质;等边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有3条对称轴。判定定理:有一个角是60度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或者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2.3、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形。(1)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及判定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判定:到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2)三角形三边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三角形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相交于一点,并且这一点到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3)如何用尺规作图法作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以线段的两个端点A、B为圆心,以大于AB的一半长为半径作弧,两弧交于点M、N;作直线MN,则直线MN就是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2.4、角平分线(1)角平分线的性质及判定定理性质: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判定:在一个角的内部,且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2)三角形三条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性质: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相交于一点,并且这一点到三条边的距离相等。(3)如何用尺规作图法作出角平分线2.5、直角三角形(1)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定理: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逆定理:如果三角形两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的平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2)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定理: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HL)2.6、几种特殊四边形的性质2.7.几种特殊四边形的判定方法2.8、三角形的中位线:⑴连结三角形两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位线.区别三角形的中位线与三角形的中线。⑵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它的一半.2.9、梯形的中位线:⑴连结梯形两腰中点的线段叫做梯形的中位线。注意:中位线是两腰中点的连线,而不是两底中点的连线。⑵梯形中位线的性质梯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两底,并且等于两底和的一半。第二章、数据的离散程度(一)知识点复习1、极差:一组数据中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叫做极差。计算公式:极差=最大值-最小值。极差是刻画数据离散程度的一个统计量,可以反映一组数据的变化范围。一般说,极差越小,则说明数据的波动幅度越小。2、方差各个数据与平均数的差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方差,记作S2。巧用方差公式:1、基本公式:S2=[(X1-EQ\*jc2\*hps9\o\ad(\s\up8(—),X))2+(X2-EQ\*jc2\*hps9\o\ad(\s\up8(—),X))2+……+(Xn-EQ\*jc2\*hps9\o\ad(\s\up8(—),X))2]2、简化公式:S2=[(X12+X22+……+Xn2)-nEQ\*jc2\*hps9\o\ad(\s\up8(—),X)2]也可写成:S2=(X12+X22+……+Xn2)-EQ\*jc2\*hps9\o\ad(\s\up8(—),X)23、简化②:S2=[(X’12+X’22+……+X’n2)-nEQ\*jc2\*hps9\o\ad(\s\up8(—),X)2]也可写成:S2=(X’12+X’22+……+X’n2)-EQ\*jc2\*hps9\o\ad(\s\up8(—),X)23、标准差:方差的算术平方根叫做这组数据的标准差,记作S。S=意义:1、极差、方差和标准差都是用来描述一组数据波动情况的特征,常用来比较两组数据的波动大小,我们通常研究的是这组数据的个数相等、平均数相等或比较接近的情况。2、方差较大的波动较大,方差较小的波动较小。3、方差大,标准差就大,方差小,标准差就小。因此标准差同样反映数据的波动大小。注意:对两组数据来说,极差大的那一组不一定方差大,反过来,方差大的极差也不一定大。第三章、二次根式(一)、知识框架运算运算概念性质定义:形如:最简二次根式:(1)被开方数不含分母;(2)被开方数中不含能开尽方的因数或因式。加减法:先将二次根式化成最简的二次根式,再将被开方数相同的二次根式进行合并。乘法:除法:混合运算二次根式第四章、一元二次方程(一)知识框架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一元二次方程列一元二次方程解应用题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根;△=0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根;△时,方程无实根.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情况公式法配方法因式分解法直接配方法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一元二次方程的探索等量关系数量关系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一元二次方程列一元二次方程解应用题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根;△=0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根;△时,方程无实根.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情况公式法配方法因式分解法直接配方法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一元二次方程的探索等量关系数量关系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方程方程的两根为,则,(二)、知识详解1、一元二次方程定义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的整式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二)、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它的特征是:等式左边是一个关于未知数x的二次多项式,等式右边是零,其中叫做二次项,a叫做二次项系数;bx叫做一次项,b叫做一次项系数;c叫做常数项。2、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1、直接开平方法直接开平方法适用于解形如的一元二次方程。当时,,;当b<0时,方程没有实数根。2、配方法一般步骤:方程两边同时除以a,将二次项系数化为1.将所得方程的常数项移到方程的右边。所得方程的两边都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配方,化成(5)开方。当时,;当b<0时,方程没有实数根。3、公式法公式法是用求根公式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方法,它是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方法。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4、因式分解法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边另一边易于分解成两个一次因式的乘积时使用此方法。3: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根的判别式1、定义:一元二次方程中,叫做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2、性质:当>0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当=0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当<0时,方程没有实数根。4: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如果方程的两个实数根是,那么,。应将每千克小型西瓜的售价降低多少元?解:设应将每千克小型西瓜的售价降低x元根据题意,得:解得:=0.2,=0.3答:应将每千克小型西瓜的售价降低0.2或0.3元。第五章、中心对称图形二(圆的有关知识)(一)、知识框架与圆有关的位置关系相切的两圆的连心线过切点相交的两圆的连心线垂直平分相交弦外离内含外切内切相离相交相交相切圆与圆的位置关系三角形的内切圆切线长定理性质判定相离相相切相交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点和圆的位置关系点在圆内点在圆外点在圆上三角形的外接圆不共线的三点确定一个圆确定圆的条件基本性质圆周角定理及其推论弧、弦、弦心距、圆心角关系定理及其推论圆的对称性垂径定理及其推论圆的定义,弧、弦等概念圆与圆有关的位置关系相切的两圆的连心线过切点相交的两圆的连心线垂直平分相交弦外离内含外切内切相离相交相交相切圆与圆的位置关系三角形的内切圆切线长定理性质判定相离相相切相交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点和圆的位置关系点在圆内点在圆外点在圆上三角形的外接圆不共线的三点确定一个圆确定圆的条件基本性质圆周角定理及其推论弧、弦、弦心距、圆心角关系定理及其推论圆的对称性垂径定理及其推论圆的定义,弧、弦等概念圆圆内接正多边形正多边形和圆轴截面侧面积全面积圆锥扇形的弧长、面积其中为弧长,R为半径正四、八边形正三、六、十二边形正多边形的半径、边心距、正多边形的内角、中心角、外角、正多边形的周长、面积圆内接正多边形作法----等份圆正多边形与圆正多边形的有关计算圆内接正多边形正多边形和圆轴截面侧面积全面积圆锥扇形的弧长、面积其中为弧长,R为半径正四、八边形正三、六、十二边形正多边形的半径、边心距、正多边形的内角、中心角、外角、正多边形的周长、面积圆内接正多边形作法----等份圆正多边形与圆正多边形的有关计算(二)知识点详解一、圆的概念集合形式的概念:1、圆可以看作是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2、圆的外部:可以看作是到定点的距离大于定长的点的集合;3、圆的内部:可以看作是到定点的距离小于定长的点的集合轨迹形式的概念:1、圆: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就是以定点为圆心,定长为半径的圆;(补充)2、垂直平分线:到线段两端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3、角的平分线:到角两边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这个角的平分线;4、到直线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平行于这条直线且到这条直线的距离等于定长的两条直线;5、到两条平行线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平行于这两条平行线且到两条直线距离都相等的一条直线。二、点与圆的位置关系1、点在圆内点在圆内;2、点在圆上点在圆上;3、点在圆外点在圆外;三、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1、直线与圆相离无交点;2、直线与圆相切有一个交点;3、直线与圆相交有两个交点;四、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外离(图1)无交点;外切(图2)有一个交点;相交(图3)有两个交点;内切(图4)有一个交点;内含(图5)无交点;五、垂径定理垂径定理: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弦且平分弦所对的弧。推论1:(1)平分弦(不是直径)的直径垂直于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2)弦的垂直平分线经过圆心,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3)平分弦所对的一条弧的直径,垂直平分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另一条弧以上共4个定理,简称2推3定理:此定理中共5个结论中,只要知道其中2个即可推出其它3个结论,即:①是直径②③④弧弧⑤弧弧中任意2个条件推出其他3个结论。推论2:圆的两条平行弦所夹的弧相等。即:在⊙中,∵∥∴弧弧六、圆心角定理圆心角定理: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弦相等,所对的弧相等,弦心距相等。此定理也称1推3定理,即上述四个结论中,只要知道其中的1个相等,则可以推出其它的3个结论,即:①;②;③;④弧弧七、圆周角定理1、圆周角定理: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它所对的圆心的角的一半。即:∵和是弧所对的圆心角和圆周角∴2、圆周角定理的推论:推论1: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周角所对的弧是等弧;即:在⊙中,∵、都是所对的圆周角∴推论2:半圆或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圆周角是直角所对的弧是半圆,所对的弦是直径。即:在⊙中,∵是直径或∵∴∴是直径推论3:若三角形一边上的中线等于这边的一半,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即:在△中,∵∴△是直角三角形或注:此推论实是初二年级几何中矩形的推论:在直角三角形中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的逆定理。八、圆内接四边形圆的内接四边形定理:圆的内接四边形的对角互补,外角等于它的内对角。即:在⊙中,∵四边形是内接四边形∴九、切线的性质与判定定理(1)切线的判定定理:过半径外端且垂直于半径的直线是切线;两个条件:过半径外端且垂直半径,二者缺一不可即:∵且过半径外端∴是⊙的切线(2)性质定理:切线垂直于过切点的半径(如上图)推论1:过圆心垂直于切线的直线必过切点。推论2:过切点垂直于切线的直线必过圆心。以上三个定理及推论也称二推一定理:即:①过圆心;②过切点;③垂直切线,三个条件中知道其中两个条件就能推出最后一个。十、切线长定理切线长定理:从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切线,它们的切线长相等,这点和圆心的连线平分两条切线的夹角。即:∵、是的两条切线∴平分十一、两圆公共弦定理圆公共弦定理:两圆圆心的连线垂直并且平分这两个圆的的公共弦。如图:垂直平分。即:∵⊙、⊙相交于、两点∴垂直平分十二、圆内正多边形的计算正三角形:在⊙中△是正三角形有关计算在中进行:;(2)正四边形同理,四边形的有关计算在中进行,:(3)正六边形同理,六边形的有关计算在中进行,.十三、扇形、圆柱和圆锥的相关计算公式1、扇形:(1)弧长公式:;(2)扇形面积公式::圆心角:扇形多对应的圆的半径:扇形弧长:扇形面积2、圆锥侧面展开图(1)=(2)圆锥的体积:3、圆锥与圆柱的比较名称圆柱圆锥图形图形的形成过程由一个矩形旋转得到,如矩形ADD’G绕直线AB旋转一周由一个直角三角形旋转得到,如Rt△SOA绕直线SO旋转一周图形的组成两个底面圆和一个侧面一个底面圆和一个侧面面积、体积的计算公式S侧=2πrhS全=S侧+2S底=2πrh+2πr2V=πr2hS侧=πrS全=S侧+S底=πr+πr2V=πr2h下册第六章

二次函数1.定义:一般地,如果是常数,,那么叫做的二次函数.2.抛物线的三要素:开口方向、对称轴、顶点.①的符号决定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当时,开口向上;当时,开口向下;相等,抛物线的开口大小、形状相同.②平行于轴(或重合)的直线记作.特别地,轴记作直线.几种特殊的二次函数的图像特征如下:函数解析式开口方向对称轴顶点坐标当时开口向上当时开口向下(轴)(0,0)(轴)(0,)(,0)(,)()4.求抛物线的顶点、对称轴的方法(1)公式法:,∴顶点是,对称轴是直线.(2)配方法:运用配方的方法,将抛物线的解析式化为的形式,得到顶点为(,),对称轴是直线.(3)运用抛物线的对称性:由于抛物线是以对称轴为轴的轴对称图形,对称轴与抛物线的交点是顶点。若已知抛物线上两点(及y值相同),则对称轴方程可以表示为:9.抛物线中,的作用(1)决定开口方向及开口大小,这与中的完全一样.(2)和共同决定抛物线对称轴的位置.由于抛物线的对称轴是直线,故:①时,对称轴为轴;②(即、同号)时,对称轴在轴左侧;③(即、异号)时,对称轴在轴右侧.(3)的大小决定抛物线与轴交点的位置.当时,,∴抛物线与轴有且只有一个交点(0,):①,抛物线经过原点;②,与轴交于正半轴;③,与轴交于负半轴.以上三点中,当结论和条件互换时,仍成立.如抛物线的对称轴在轴右侧,则.11.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1)一般式:.已知图像上三点或三对、的值,通常选择一般式.(2)顶点式:.已知图像的顶点或对称轴,通常选择顶点式.(3)交点式:已知图像与轴的交点坐标、,通常选用交点式:.12.直线与抛物线的交点(1)轴与抛物线得交点为(0,).(2)抛物线与轴的交点二次函数的图像与轴的两个交点的横坐标、,是对应一元二次方程的两个实数根.抛物线与轴的交点情况可以由对应的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判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