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管套管滑脱急救_第1页
气管套管滑脱急救_第2页
气管套管滑脱急救_第3页
气管套管滑脱急救_第4页
气管套管滑脱急救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气管套管滑脱急救第1页,课件共28页,创作于2023年2月学习目标了解气管套管滑脱急救的意义熟悉气管套管滑脱的原因掌握气管套管滑脱的症状掌握气管套管滑脱的紧急处理方法及流程第2页,课件共28页,创作于2023年2月气管切开套管种类1.金属型2.低压高容量型(气囊式、无气囊、可发音)第3页,课件共28页,创作于2023年2月气管套管滑脱是气管切开术后的危险并发症.抢救处理不及时可危及生命.预防气管套管滑脱、消除各种导致气管套管滑脱的危险因素、一旦发生及时正确的处理是抢救病人生命的关键第4页,课件共28页,创作于2023年2月气管套管滑脱的原因1.剧烈咳嗽2.固定松散3.套管大小与切口不符4.吸痰管与套管内径不符5.护理操作不当第5页,课件共28页,创作于2023年2月气管套管滑脱的原因1.剧烈咳嗽气管切开后由于空气直接由套管进入呼吸道,没有通过鼻腔的过滤作用,增加了感染的机会;气道湿润不足致气道干燥,分泌物增多,刺激呼吸道产生咳嗽反射,如果没有及时采取对应措施,持续剧烈咳嗽就可能造成套管滑脱。第6页,课件共28页,创作于2023年2月气管套管滑脱的原因2.固定松散气切后放置套管时固定带太松,有时病人入院时颈部肿胀,数日后消肿,护士没有经常检查固定带是否松紧适宜,并及时调整,就有可能在病人翻身或躁动时滑脱。第7页,课件共28页,创作于2023年2月气管套管滑脱的原因3.套管大小与切口不符置管时间较长的病人由于窦道口松弛,套管与切口不够紧密,翻身或者咳嗽时容易造成套管滑脱。第8页,课件共28页,创作于2023年2月气管套管滑脱的原因4.吸痰管与套管内径不符吸痰时吸痰管太大抽吸过紧,当套管固定不牢时容易将套管与吸痰管一起拔出。第9页,课件共28页,创作于2023年2月气管套管滑脱的原因5.护理操作不当护士进行气切护理时动作不够轻柔。呼吸囊鼓肺后,没有在调整好呼吸囊接口与套管口连接处位置后再拔,就容易造成套管强行拔出。护士在更换气管套管固定带时没有妥善固定套管,存在滑脱隐患。第10页,课件共28页,创作于2023年2月套管大小与切口不符套管与切口不够紧密翻身、躁动滑脱无及时调整固定带松空气直接由套管直接进入呼吸道增加了感染的机会持续咳嗽分泌物增多固定不牢吸痰管太粗抽吸过紧翻身、咳嗽气道干燥护理操作不当固定松散吸痰管与套管内径不符窦道口松弛剧烈咳嗽第11页,课件共28页,创作于2023年2月气管套管滑脱有哪些症状呢?第12页,课件共28页,创作于2023年2月症状1.气管导管全部或部分由气管内脱出2.呼吸困难、紫绀、烦躁、大汗淋漓3.SPO2下降,呼吸机低压报警4.患者喉部有声音发出5吸痰时,吸痰管无法插入气道第13页,课件共28页,创作于2023年2月一旦出现气管套管滑脱,我们该怎么做呢?第14页,课件共28页,创作于2023年2月一部分滑脱全部滑脱第15页,课件共28页,创作于2023年2月抽尽气囊内的气体,将气管套管插回气管内确认气管套管的正确位置后充气囊,妥善固定。部分滑脱:第16页,课件共28页,创作于2023年2月立即配合医生做好气道开放。当气管切开时间超过1周,窦道已经形成者,立即消毒切口周围,将备用的气管套管经窦道重新插入。如切开时间在1周以内未形成窦道者,取血管钳迅速沿造口插入,直至气管内,将血管钳左右撑开,呼吸得以缓解;一方面吸引分泌物,另一方面通知医生重新置入套管全部滑脱:第17页,课件共28页,创作于2023年2月如果迅速经造口置入套管困难,可先用面罩经行人工呼吸囊加压给氧,为防止造口漏气,可暂时用无菌纱布压住造口,待缺氧缓解后再置入套管,必要时先从口腔插入气管导管人工通气,再设法从造口置管。全部滑脱第18页,课件共28页,创作于2023年2月通知五官科急会诊第19页,课件共28页,创作于2023年2月二、确认有效医嘱并执行1.开放气道配合医生紧急气管插管2.镇静剂及激素的应用3.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第20页,课件共28页,创作于2023年2月我们需要监测的内容有哪些?第21页,课件共28页,创作于2023年2月1.呼吸音、胸廓运动及动脉血氧饱和度2.固定系带松紧度3.血气分析及酸碱平衡监测4.插管周围渗血及皮下气肿5.气囊压力三、监测第22页,课件共28页,创作于2023年2月效果评价患者呼吸平稳,情绪稳定SPO2上升,呼吸机低压报警消除鼓肺时气道阻力适中患者喉部声音消失吸痰管插入顺畅第23页,课件共28页,创作于2023年2月气管套管滑脱处理流程评估1.气管导管全部或部分有气管内脱2.呼吸困难、紫绀、烦躁、大汗淋漓3.SPO2下降,呼吸机低压报警4.患者喉部有声音发出5吸痰时,吸痰管无法插入气道初步评估气管套管滑脱立即通知医生紧急处理部分滑脱:抽尽气囊内的气体,将气管套管插回气管内确认气管套管的正确位置后充气囊,妥固定。全部滑脱:立即配合医生做好气道开放。通知五官科会诊确认有效医嘱并执行1.配合医生紧急气管插管2.镇静剂及激素的应用3.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监测1.呼吸音、胸廓运动及动脉血氧饱和度2.固定系带松紧度3.血气分析及酸碱平衡监测4.插管周围渗血及皮下气肿5.气囊压力保持舒适1病室安静,空气清洁,适宜的温湿度2注意保暖,3做好心理安慰,消除焦虑持续监测与护理第24页,课件共28页,创作于2023年2月适时吸痰是保证呼吸道畅通的关键

1.将吸痰管插入人工气道下端10-20cm,打开负压,缓慢回抽并左右旋转进行吸痰,不可上下反复提插2.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s,插管不应超过三次,两次吸痰间隔时间不超过3-5min;3.遵循“先气道后口鼻”的吸引原则;4.吸痰前后给予纯氧吸入3min或加大吸氧流量,听诊呼吸音,配合拍背效果更好;5.成人吸痰的负压为300-400mmHg(40.0-53.3kpa);6.儿童为250—300mmHg(33.3-40.0kpa)第25页,课件共28页,创作于2023年2月吸痰方法探索1.文献报道:每次吸痰时先吸取气管套管口的痰液,再将吸引管反折(不产生负压)下插至气管内15-17cm处,再上提吸痰管1cm松开反折部分,减少对气管粘膜的损伤。第26页,课件共28页,创作于2023年2月吸痰方法探索2.如果吸痰效果不理想,可将吸痰管与吸引管分离1.5-2.5s,然后将吸痰管稍上提接吸引管继续吸痰,经临床实践证实,常规吸痰法持续负压吸引吸痰,极易造成气管粘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