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声声慢》联读教学设计+统编版必修上册_第1页
【高中语文】《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声声慢》联读教学设计+统编版必修上册_第2页
【高中语文】《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声声慢》联读教学设计+统编版必修上册_第3页
【高中语文】《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声声慢》联读教学设计+统编版必修上册_第4页
【高中语文】《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声声慢》联读教学设计+统编版必修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豪放婉约齐绽放,山河破碎同忧国《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声声慢》联读——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单元教材分析《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和《声声慢》属于统编版必修上第三单元的两首宋词。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生命的诗意”,旨在让学生感受古典诗词的魅力,体味古人丰富的情感、深邃的思想和多样是人生,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文化自信。语文素养:1.反复诵读,感受诗歌魅力。2.掌握古代诗词鉴赏的基本方法。3.体会诗人对社会的思考与对人生的感悟。文本教材分析《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和《声声慢》都写作于南宋时期,都有着深深的时代烙印,都写于金兵踏破山河,故土难收的南宋时期,一首是豪放词,一首是婉约词,前者写景壮阔苍凉,后者写景细腻凄婉,在情感的表达上,前者更加豪迈奔放,表达了故土难收的悲愤,失意人生的慨叹,后者情感表达更加含蓄委婉,将亡国之恨、丧夫之痛、孀居之悲融为一体。学情分析学生从初中就开始了解豪放词派和婉约词派,对宋代两大词派有一定的了解,为本节课要达成的教学目标奠定了基础,但是学生容易形成固化思维,会对豪放派词人或婉约派词人进行“贴标签”,误以为豪放派词人所写的词的风格就是豪放的,婉约派词人所写的词就是婉约的;经过前两次课的学习,并通过知人论世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的典故和典故所蕴含的情感,以及《声声慢》中词人的生平经历和情感。设计思想针对学生的“贴标签”情况,立足于教学提示中“感受豪放词和婉约词不同的风格特点”和单元目标中“掌握古代诗词鉴赏的基本方法”,从意象(写景的视野、大小、质感等)和情感两个角度来鉴赏《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和《声声慢》,以“如何辨析一首词是豪放词还是婉约词”为整堂课的线索,达到“思维提升与发展”“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的立德树人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通过诵读,感知诗歌。通过联读比较,学会从意象意境和情感两个角度理解上豪放词与婉约词的不同。通过知人论世,理解词人家国情怀。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联读比较,学会从意象意境和情感两个角度理解上豪放词与婉约词的不同。难点:知人论世,传承家国情怀。教学方法比较法、点拨法、群文阅读法、讨论法、合作探究法、自主探究法教学过程设计意图回顾旧知,开启新知回顾旧知:前两次课我们通过知人论世,了解了宋代三大词人的生平经历和时代背景,并且从“怀古”二字出发,对比阅读了两首豪放词,一首是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另一首是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我们发现这两首词都属于怀古词,都用典故来抒发情感,二者意境壮阔苍凉,都表达了对个人不得志的人生际遇的感慨,这两首词都属于豪放词,苏轼和辛弃疾也是豪放派的两个代表人物。开启新知:既然提到豪放派,就不得不提到婉约派,豪放派与婉约派都属于宋词的两大词派。在你们的印象当中豪放派与婉约派有什么不同呢?明确:豪放派:创作视野广阔,气势恢宏雄放,崇尚直率,多用典。代表人物有苏轼、辛弃疾。婉约派:婉约含蓄,多写儿女情长,具有柔婉之美。代表人物有李煜、柳永、李清照。通过回顾旧的知识,连接起新的知识。感受豪放派与婉约派的基本特点。巧设陷阱,导入问题。1.现在我们一起来猜猜这首词是辛弃疾的还是李清照的呢?(大部分学生会猜是李清照的)那么我们究竟如何来辨析豪放词与婉约词呢?我们就以《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和《声声慢》作为范例,学会辨析豪放词与婉约词。通过巧妙地设置陷阱,让学生理解并非豪放派词人的词都是豪放的,也并非婉约派词人所写的词都是婉约的。导入课堂线索“如何辨析一首词是豪放词还是婉约词?”明确角度,鉴赏情与景——突破重难点初读整体感知诗词不外乎意象意境和情感,所以本节课我们就从诗歌情感、意象意境两个角度出发,走进《永遇乐》和《声声慢》看看为什么前者是豪放的,后者是婉约的呢?篇目意象(景物视野、大小、粗笔/工笔、质感)意境《永遇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千古江山、舞榭歌台、斜阳草树、巷陌、金戈铁马视野:视野广阔辽远大小:壮大粗笔勾勒质感:阳刚壮阔苍凉《声声慢》淡酒、急风、过雁、憔悴黄花、窗儿、梧桐、细雨视野:狭小局限大小:细小工笔勾勒质感:柔美凄凉冷清阴冷悲凉角度1:意象意境二读,感受意境角度2:情感知人论世:他们二人都处于金兵铁蹄踏破山河的动荡时代,辛弃疾渴望收复北方的中原故土,但是又对北伐忧心忡忡,一朝复用,随即罢免,只能自比廉颇,空望中原明月。金兵入主中原,李清照被迫南迁,丈夫病死,古玩金石稀稀落落。丧夫之痛与身世飘零兼容,故国之思与亡国只恨并存。篇目情感情感总体特点(用词)《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英雄豪杰与平生功绩湮没历史的悲慨;收复故土的强烈愿望;对朝廷的讽谏;对民众遗忘历史耻辱的无奈与惆怅;不受重用、功业难就、怀才不遇的悲伤。悲慨、悲壮、忧愤悲怆,如“壮士断腕,力挽山河”。《声声慢》亡国之恨,思乡之苦。丧夫之哀,思夫之情。孀居之悲,孤寂之感。缠绵悱恻细腻凄楚如“美人迟暮,独守空闺”。辛弃疾无论是悲历史英雄还是家国仇恨亦或是抒发功业未建的忧愁,自始至终都有一种家国天下的情怀,呈现出一种慷慨悲壮的情感特点,有如“壮士断腕,力挽山河”的家国之悲;而李清照虽然也有亡国之恨,但是更多的是在表达自己在亡国、丧夫、孀居的背景之下的一种孤寂寥落、伤己悲秋的内心感受,呈现出一种缠绵悱恻,细腻凄楚的情感特点,有如“美人迟暮,独守空闺”个人之悲。所以辛词豪放,李词婉约。升华:无论是豪放词还是婉约词,虽然他们表达情感的方式不同,但是他们都表达了对故土沦陷、山河破碎的忧虑和关切,彰显了满满的家国情怀。三读——感受家国情怀明确鉴赏词的两大角度:意象意境、情感,让学生学会从两个角度来鉴赏豪放词与婉约词写景和抒情上的不同。通过知人论世,理解同时代诗人的家国情怀。四、随堂练习,巩固重点从意象意境、情感中任选一个角度辨析以下四首词分别属于豪放词还是婉约词。1.夜游宫陆游雪夜清笳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铁骑无声望似水。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为死。2.钗头凤陆游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3.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4.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通过巩固练习,巩固重难点,让学生用所学的方法来分析和鉴赏豪放词和婉约词。将课内与课外融合,拓宽学生的阅读宽度。让学生学会方法而并非简单的知识本身。五、课堂总结,一课一得真正的豪放和婉约是需要自己去鉴赏和体会的,不能习惯性地认为某个词人的词就是豪放的、婉约的,要从文本出发自己去分析和体会。同时,豪放与婉约,没有优劣之分,只是两种不同的审美追求。你既可以喜欢豪放词的“铁马秋风塞上”,也可以喜欢婉约词的“杏花春雨江南”。通过课堂总结,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