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消防设备工程课件八_第1页
建筑消防设备工程课件八_第2页
建筑消防设备工程课件八_第3页
建筑消防设备工程课件八_第4页
建筑消防设备工程课件八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章概论2008.01建筑消防设备工程包括建筑灭火系统、防排烟系统、火灾自动报警和消防设施联动控制系统四个部分。火灾是在时间和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造成的灾害。火是一种能量的表现方式,是可燃物资源能量释放,这种释放按其与人类的希望与追求的同异分为能量正流和能量逆流。

1.燃烧气体。物质在燃烧开始阶段,首先释放出来的是燃烧气体。其中有单分子的CO和CO2等气体、较大的分子团、灰烬和未燃烧的物质颗粒悬浮在空气里。

2.烟雾。一般把人的肉眼可见的燃烧生成物,其粒子直径为0.01~10μm的液体或固体微粒称之为烟雾。不管是燃烧气体还是烟雾,它们都有很大的流动性,能潜入建筑物的任何空间。这些气体和烟雾有毒性,因而对人的生命有特别大的危险。据统计,在火灾中约有70%的死亡是由于燃烧气体或烟雾造成的。

燃烧是一种伴随有光、热的化学反应。物质在燃烧过程中一般产生下列现象:

3.热(温)度。凡是物质燃烧必然有热量释放,使环境温度升高。但在燃烧速度非常缓慢的情况下,这种热(温)度不容易鉴别出来。

4.火焰。火焰是物质着火产生的灼热发光的气体部分。物质燃烧到发光阶段,是物质的全燃过程。此时,火焰热辐射含有大量的红外线和紫外线。第1章概论

1.1建筑火灾火灾特点1.突发性;2.严重性;3.复杂性;4.后效性.(二)燃烧条件1.可燃物——凡是能在空气、氧气或其他氧化剂中发生燃烧反应的物质无机可燃物少部分化学元素周期表中Ⅰ——Ⅲ主族的部分金属单质(如钠、钾等)和Ⅳ——Ⅵ主族部分非金属单质(如碳、磷、硫等),以及一氧化碳、氢气和非金属氢化物等。有机可燃物大部分大部分含有碳、氢、氧元素,有的含有少量氮、磷、硫等。按状态,可分为可燃固体、可燃液体及可燃气气体;一般来讲,气体易燃烧,其次是液体,最次是固体。第1章概论

1.1建筑火灾2.氧化剂(助燃物)——凡是能和可燃物发生反应并引起燃烧的物质氧气,在空气中的体积百分数为21%,如1kg木柴完全燃烧需4-5m3空气,1kg石油完全燃烧需10-12m3空气。其他有卤族元素:镄、铝、溴、碘。还有一些化合物如硝酸盐、氯酸盐、重铬酸盐、高锰酸盐及过氧化物等。第1章概论

1.1建筑火灾3.可供燃烧的热源(引火源)——指具有一定能量,能够引起可燃物质燃烧的能源;如明火、电火花、冲击与摩擦火化、高温表面等。最小引燃能:能引起一定质量体积分数可燃物燃烧所需要的最小能量;可燃气体<可燃液体<可燃固体第1章概论

1.1建筑火灾4.未受抑制的链式反应可燃物燃烧过程中,分子被活化,产生H+、OH-、O-2等游离基的链式反应,当两个OH-结合生成H2O时,释放大量热量,使火源能量更加充足。R-H+O2R-+H++2O-2(链引发)H++O-2OH-(链传递)OH-+OH-H2O+O-2(链终止)

第1章概论

1.1建筑火灾二.火灾的发展过程(一)按燃烧过程分1.前期阶段(超早期)——控火、灭火最好时〈1〉性质:阴燃〈2〉机理:可燃物受各种起火因素作用而受热,产生热分解形成无焰燃烧。〈3〉特点:火灾尚未形成,无明火,但有一定的烟及焦糊味,基本上末造成物质损失。第1章概论

1.1建筑火灾2.早期阶段〈1〉性质:熏燃〈2〉机理:可燃物由于热分解产生可燃气体并蓄积热量,可燃物延燃面扩大,从无焰向有焰燃烧发展。〈3〉特点:火灾刚开始形成,焦糊味增浓,烟量增大开始出现明火,造成了较小的物质损失。3.中期阶段〈1〉性质:旺燃蔓延〈2〉机理:大量可燃物被燃烧,火势迅猛发展到全面燃烧〈3〉特点:火灾已经形成并迅速扩大,旺火迅速增长,伴随高温,浓烟出现,造成了较大的物质损失。

第1章概论

1.1建筑火灾4.晚期阶段(1)性质:属熄灭阶段(2)机理:可燃物已经燃烧殆尽,热量大量外泻(3)特点:火灾已经扩散并进入熄灭,火灾温度开始下降,造成了一定损失。按燃烧过程分火灾发展曲线图第1章概论

1.1建筑火灾三.火灾蔓延方式和途径蔓延方式——火焰蔓延、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蔓延途径——①外墙窗户②内墙门③楼板的空洞④空心结构⑤闷顶⑥通风管道(一)火灾在水平方向的蔓延1.未设防火分区

如美国内华达州拉斯维加斯市的米高梅旅馆发生火灾,由于未采取严格的防火分隔措施,甚至对4600m2的大赌场也未采取防火分隔和挡烟措施,大火造成84人死亡,679人受伤。2.洞口分割不完善3.火灾在吊顶内部空间蔓延4.火灾通过可燃的隔墙、吊顶、地毯等蔓延第1章概论

1.1建筑火灾(二)火灾通过竖井蔓延1.火灾通过楼梯间蔓延2.火灾通过电梯井蔓延3.火灾通过其他竖井蔓延建筑中的通风竖井、管道井、电缆井、垃圾井等(三)火灾通过空调系统管道蔓延一是通风管道本身起火并向连通的空间(房间、吊顶内部、机房等)蔓延;二是吸进火灾房间的烟气,而在远离火场的其他空间再喷冒出料;因此,在通风管道穿通防火分区之处,一定要设置具有自动关闭功能的防火阀门。(四)火灾由窗口向上层蔓延第1章概论

1.1建筑火灾四.火灾烟气及其危害1.对人体的危害对生理的对视觉的对心理的2.对疏散的危害3.对扑救的危害

第1章概论

1.1建筑火灾五.建筑火灾分类国标GB4968-85分A、B、C、D四类1.A类火灾——固体物质火灾1)固体可燃物木材及其制品、纤维板、胶合板、纸张、纸板、家具;棉花、服装、粮食、谷类、豆类;合成橡胶、合成纤维、合成塑料、电工产品、化工原料、装饰材料等。2)固体物质燃烧过程热分解燃烧、固体表面燃烧、升华式燃烧3)评定固体物质火灾危险性的主要理化参数熔点、自燃点、比表面积、氧化特性、密度、导热性、热惯等;第1章概论

1.1建筑火灾①熔点、闪点和燃点

固体熔点是固体变为液体的初始温度;某些低熔点可燃固体发生闪燃的最低温度就是其闪点;固体燃点是指对可燃固体加热到一定温度,遇明火发生持续燃烧时固体的最低温度。熔点越低的可燃固体,闪点和燃点也越低,火灾危险性越大。

②热分解温度

固体热分解温度指可燃固体受热发生分解的初始温度,基本规律是,可燃固体的热分解温度越低,燃点也越低,火灾危险性越大。

③自燃点

可燃固体加热到一定程度能自动燃烧的最低温度,就是其自燃点。自燃点越低的固体,越容易燃烧,因而火灾危险性越大。第1章概论

1.1建筑火灾2.B类火灾——液体火灾和熔化固体火灾1)液体可燃物有:汽油、煤油、柴油、重油、原油、动植物油等油脂;酒精、苯、乙醚、丙酮等有机溶剂。可熔化的固体:沥青、石蜡等;2)闪燃——可燃气体或蒸汽与空气混合而形成混合可燃气体,当遇明火时会发生一闪即灭的火苗或闪火,这种燃烧现象称为闪燃闪点——液体挥发的蒸汽与空气形成混合物遇火源即能闪燃的最低温度(初次出现蓝色火焰闪光时)第1章概论

1.1建筑火灾2.B类火灾——液体火灾和熔化固体火灾3)可燃液体分类甲类液体的闪点温度<28℃汽油、苯乙类液体的闪点温度28-60℃煤油丙类液体的闪点温度>60℃柴油、机油4)沸溢性油品含水率在0.3%-0.4%的原油、渣油、重油等产生沸溢和喷溅现象,造成大面积火灾第1章概论

1.1建筑火灾3.柄C类圣火灾啄——研可燃汪气体邮引起哈的火息灾1)艰分类预混啦燃烧备——废预先住混合宜好后仆燃烧盘,混缩慧合均控匀,塌燃烧礼充分位,燃原烧速祝度快碑,会念产生乞爆炸沟;扩散馋燃烧此——敞边混帮合边懂燃烧香,混氏合不刊均匀共,燃纪烧不遭充分蝇;燃宫烧速它度受袜混合屠快慢俩及混绘合比歼控制买;2)夸爆炸谜极限爆炸色下限塑——嗓可燃贩气体致与空乞气混揉合遇认火源含能发晨生爆曲炸的冶可燃眠气体响最低护浓度爆炸狐上限厚——晓可燃碍气体勾与空笛气混铲合遇构火源挨能发舞生爆心炸的伙可燃甜气体咽最高闸浓度第1液章粥概论1.猪1渠建灯筑火页灾3.骂C类掌火灾事——脾可燃春气体扒引起济的火小灾3)句可燃恰气的逃火灾华危险汽性甲类持爆炸孝下限浇<1纵0%饶氢案气、笔乙炔毕、甲弊烷等乙类佣爆炸芝下限涨≥1仍0%郑一氧往化碳耻、氨轮气、晋城市耗煤气劳等4.恼D类尝火灾赚——昆可燃亡金属役燃烧潜和带析电物威体火护灾1)促可燃道金属伴钠、锁钾燃爬烧热著很大施,活捉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