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2021-2022学年上海市普陀区七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一、文言文。(27分)1.(10分)默写。(1)学而不思则罔,。(《<论语>十二章》)(2),不亦君子乎?(《<论语>十二章》)(3)夜发清溪向三峡,。(《峨眉山月歌》)(4),小桥流水人家。(《天净沙•秋思》)(5)《观沧海》中,写远眺大海,看到山岛耸立、点缀海面的壮观景象的诗句是:“,”。2.(3分)阅读诗歌,完成问题。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1)“客路青山外”中“客路”的意思是(2)对这首持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颔联写潮水上涨与岸平,视线开阔,帆被大风刮下。B.颈联写水上旅行虽然快乐,但转瞬即逝,让人流连。C.尾联写乡书不知到哪里投递,因为大雁都返回洛阳。D.诗歌绘景中蕴含哲理,虽有羁旅之情却有乐观情绪。3.(6分)阅读下文,完成问题。《论语》十二章(节选)①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②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1)宋代把《论语》与《大学》《》《孟子》合称为“四书”。(2)用现代汉语解释句子。饭疏食,饮水。(3)“贤哉,回也!”出现两次,表达孔子对颜回由衷的之情;“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从反面强调。选文①②段画线句都写到“乐”,都意在强调:面对消贫的物质生活,君子应该4.(8分)阅读下文,完成问题。公孙瓒言事辩慧。太守奇其才、以女妻之。太守坐事槛车征①,官法不许吏下亲近,瓒乃诈称侍卒,徒步护车到洛阳。瓒为长史②,尝率数十骑出行塞下,卒③逢敌数百骑。乃退入空亭,约其从者:“今不奔之,则死尽矣。”自持两矛,杀伤数十人,左右亦亡其半,遂得免。每闻有警,瓒辄厉色愤怒,如赴仇敌。志灭乌桓④,擒刘虞,尽有幽州之地,猛志益盛。【注释】①坐事:因事获罪。槛[jiàn]车:古代运送囚犯的车子。征:走远路。②长史:职官名,多为幕僚性质的官员。③卒:同“猝”,突然。④乌桓:中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之一。(1)解释加点字。①瓒乃退入空亭,约其从者曰从:②猛志益盛志:(2)对画线句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太守奇怪他的才能,让女儿妻子到他家。(学习)B.太守认为自己部下是人才,让女儿妻子到他家。(学习)C.太守对他的才能感到怪异,把女儿嫁给他做妻子。D.太守认为他才能非同寻常,把女儿嫁给他做妻子。(3)“瓒乃改容服,诈称侍卒”,是因为“太守坐事槛车征,官法不许吏下亲近”。还因为。公孙瓒为太守做的事,给我们的启发是。选文第二段表现公孙瓒、的品质。二、现代文阅读。(27分)5.(12分)阅读下文,完成问题。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节选)①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作百草园。现在是早已并屋子一起卖给朱文公的子孙了,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②【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③不知从那里听来的,东方朔也很渊博,他认识一种虫,名曰“怪哉”,冤气所化,用酒一浇,就消释了。我很想详细地知道这故事,但阿长是不知道的,因为她毕竟不渊博。现在得到机会了,可以问先生。④“先生,‘怪哉’这虫,是怎么一回事?……”我上了生书,将要退下来的时候,赶忙问。⑤“不知道!”他似乎很不高兴,脸上还有怒色了。……⑥我就只读书,正午习字,晚上对课。先生最初这几天对我很严厉,后来却好起来了,不过给我读的书渐渐加多,对课也渐渐地加上字去,从三言到五言,终于到七言。⑦三味书屋后面也有一个园,虽然小,但在那里也可以爬上花坛去折蜡梅花,在地上或桂花树上寻蝉蜕。最好的工作是捉了苍蝇喂蚂蚁,静悄悄地没有声音。然而同窗们到园里的太多,太久,可就不行了,先生在书房里便大叫起来:⑧“人都到哪里去了!”⑨人们便一个一个陆续走回去;一同回去,也不行的。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普通总不过瞪几眼,大声道:⑩“读书!”⑪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有念“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的,有念“笑人齿缺曰狗窦大开”的,有念“上九潜龙勿用”的,有念“厥土下上上错厥贡苞茅橘柚”的……。先生自己也念书。后来,我们的声音便低下去,静下去了,只有他还大声朗读着:⑫“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坐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⑬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1)第②段【】句中用了很多形容词,分析作者这样写的表达效果。(2)和第②段“我”在百草园的玩耍相比,第⑦段孩子们在三味书屋的玩耍在、、方面都有限制。(3)结合语境,解释你对第⑨段画线句的理解。人们便一个一个陆续走回去,一同回去也不行的。(4)对选文内容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A.第①段画线句足见百草园当年盛况,隐含家道中落的感慨、悲凉。B.三味书屋生活枯燥,行动不自由,先生严厉,是“我”童年噩梦。C.写百草园的乐趣只为对比后文,批判先生严取束缚儿童身心发展。D.第⑫⑬段的描写,嘲讽先生独自大声、入神朗读艰涩内容的丑态。6.(15分)阅读下文,完成问题。东奥会场馆的设计亮点①日本东奥会四十几个比赛场馆或重建或翻新或新建,兼顾传统和绿色,设计细节以人为本,造型美观,设计精巧,节约空间,是将东京从混凝土城市变回绿色城市的催化剂。②东奥会主场馆是“O”字形的国家体育馆,它在1964年东奥会主场馆旧址重建,可容纳68000名观众,附近有东京最大的日式和法式庭院结合的新宿御苑公园,设计紧扣“传统”和“绿”两个关键词。③日式建筑常用木材为主,轻质抗震,比用钢筋节约不少物资、开支。国家体育馆建筑多用木头,借鉴日式庙宇设计,屋檐层叠。东侧保留奥运圣火台及从原场馆移来的壁画。④国家体育馆一大亮点是风之大屋檐。馆内没装空调,采用多层设计,每层间距极大,使自然风进入馆内。顶层屋檐高大些,檐下设计竖状格栅,其间隙可根据风向调整,冬暖夏凉。如夏季南风较大,南侧格栅间隙扩大,引入馆外凉风,使场内变得凉爽;冬季北风较大,北侧格栅间隙减小,形成封口,使热气留在场内。馆内另设185个隐藏式强力风扇,可确保没自然风时观众席可流通换气。⑤国家体育馆另一亮点是空之森林。体育馆周围及第五层廊道栽种樱花等约5万棵植物,站在廊道不同角度,可远眺富士山等美景。屋顶用木格栅,一侧用透明玻璃。透进的自然光给场馆绿化提供光照。中间的天然草坪有温控设备,自动淋灌系统供水时散发热量,为草皮生长提供适宜温度。阳光透过树叶缝隙照到地面,形成斑驳阴影,犹如身处森林。在馆外远眺,体育馆木质屋檐处伸出棵棵绿树,和环境融合。⑥国家体育馆还有其他设计亮点。如:三层观众席用坡度渐陡的漏斗形,较远的上层观众也不影响观赛体验;五色座椅与红色跑道、绿色草坪、木色屋顶、蓝色天空呼应,减少运动员压力。馆内还有很多盲道和台阶扶手、易用厕所,500个轮椅坐席均匀散布在不同看台。场外有导盲犬专厕。⑦距离国家体育馆2公里、被誉为20世纪世界最美建筑之一的代代木体育馆被翻新使用,它本是为1964年东奥会建造的综合体育馆,由主馆、附馆及办公与辅助设施组成。主馆如两弯新月,相交处形成圆形观众席,游泳池被包裹其中,两个尖角就是天然出入口。主馆用于游泳与跳水比赛,结上冰可进行滑冰比赛,盖上隐藏活动盖可举行柔道比赛。附馆形似海螺,圆形扭曲屋面随立柱上升,如正发力的运动员姿态,可举行篮球比赛。主附馆通过地下部分联系,有公共辅助设施及运动员练习场地等。⑧_____。如辰森之森海滨公园内的倒金字塔式水上运动中心。主池内的移动墙可将50米泳池换为两个25米的标准池;考虑到游泳和跳水比赛的要求不同,池底还有调整水深的分隔板。⑨重建、翻新、新建的东奥会场馆设计亮点颇多,为其他城市建筑提供样板。(1)第①段加点词“催化剂”在文中的意思是(2)读第⑦段,联系上下文,画线句意在说明;选文介绍主馆、附馆时,都先写它们的,再写其用途。(3)读第②到⑥段,填空。(4)在第⑧段横线填入一个承上启下的句子。(5)结合选文内容,下列理解准确的一项是A,只要主场馆层与层之间留出距离,自然风就能进入,场内就会凉快。B.主场馆有的看台没有轮椅坐席,有的观众会因视线遮挡看不到比赛。C.主场馆周围及环廊栽种植物和多用木头的建筑,从视觉上显得协调。D.水上运动中心主池内的移动墙和分隔板设计主要是为提升观赏效果。三、综合运用。(6分)7.(2分)阅读材料,完成问题。奥林匹克运动会简称“奥运会”,分为夏季奥运会、冬季奥运会、冬季残奥会等十个项目。各国用运动交流文化,切磋体育技能。奥林匹克运动会因举办地在奥林匹亚而得名。19世纪末顾拜旦提出举办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倡议,1896年举办首届夏季奥运会,1924年举办首届冬奥会,1976年举办首届冬季残奥会……以上文字依次介绍奥运会的简称和类别、、奥运会得名原因、。9.(4分)团委举办“我最敬佩的奥运健儿”活动,请你挑选一样小礼物,送给该运动员并解释原因,80字左右。四、作文。(40分)8.(40分)以“这段时间,有点不一样”为题,写600字左右的文章,不透露个人信息,不抄袭。
2021-2022学年上海市普陀区七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文言文。(27分)1.(10分)默写。(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十二章》)(2)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十二章》)(3)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峨眉山月歌》)(4)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天净沙•秋思》)(5)《观沧海》中,写远眺大海,看到山岛耸立、点缀海面的壮观景象的诗句是:“水何澹澹,山岛竦峙”。【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解答】答案;(1)思而不学则殆(注意“殆”书写)(2)人不知而不愠(注意“愠”书写)(3)思君不见下渝州(4)枯藤老树昏鸦(5)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注意“澹”“竦峙”书写)【点评】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下面几种方法可供借鉴。1.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2.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识记效果。3.提倡使用名句,巩固识记成果。4.留心特别词句,规避识记误区。2.(3分)阅读诗歌,完成问题。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1)“客路青山外”中“客路”的意思是作者要去的路(2)对这首持理解正确的一项是DA.颔联写潮水上涨与岸平,视线开阔,帆被大风刮下。B.颈联写水上旅行虽然快乐,但转瞬即逝,让人流连。C.尾联写乡书不知到哪里投递,因为大雁都返回洛阳。D.诗歌绘景中蕴含哲理,虽有羁旅之情却有乐观情绪。【分析】《次北固山下》是唐代诗人王湾的作品。此诗以准确精练的语言描写了冬末春初时作者在北固山下停泊时所见到青山绿水、潮平岸阔等壮丽之景,抒发了作者深深的思乡之情。开头以对偶句发端,写神驰故里的飘泊羁旅之情怀;次联写“潮平”、“风正”的江上行船,情景恢弘阔大;三联写拂晓行船的情景,对仗隐含哲理,“形容景物,妙绝千古”,给人积极向上的艺术魅力;尾联见雁思亲,与首联呼应。全诗用笔自然,写景鲜明,情感真切,情景交融,风格壮美,极富韵致,历来广为传诵。【解答】(1)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题目为《次北固山下》,再结合全诗内容,可知“次”为停的意思;“客路”指作者要去的路。(2)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掌握。A.有误,江风和暖,船行平稳而快速;B.有误,颈联写拂晓行船的情景,对仗隐含哲理,“形容景物,妙绝千古”,给人积极向上的艺术魅力;C.有误,尾联意思是:身在旅途,家信何传?还是托付北归的大雁,让它捎到远方的家乡;D.正确。故选:D。答案:(1)作者要去的路。(2)D译文:客行在碧色苍翠的青山前,泛舟于微波荡漾绿水间。潮水上涨,两岸更显开阔;风势正顺;白帆高高扬起。残夜将去,旭日初升海上;一年未尽,江南已初入春。身在旅途,家信何传?还是托付北归的大雁,让它捎到远方的家乡。【点评】理解诗歌内容:1.了解诗歌基本意思;2.结合关键词语理解诗歌内容;3.注意重点句子。3.(6分)阅读下文,完成问题。《论语》十二章(节选)①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②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1)宋代把《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2)用现代汉语解释句子。饭疏食,饮水。(3)“贤哉,回也!”出现两次,表达孔子对颜回由衷的赞美之情;“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从反面强调富贵应通过正义的手段获得。选文①②段画线句都写到“乐”,都意在强调:面对消贫的物质生活,君子应该安贫乐道。【分析】参考译文:①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竹篮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子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没有改变他好学的乐趣。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②孔子说:“我整天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做枕头,也自得其乐。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我把它看作天上的浮云。”【解答】(1)本题考查文学常识。四书:《论语》《大学》《中庸》《孟子》。(2)本题考查学生翻译句子的能力。翻译的要求是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补、移。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重点词:饭,吃。疏食,粗粮。句意:吃粗粮,喝冷水。(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贤哉,回也”意思是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这句话出现两次,孔子意在赞美颜回高尚的品质。“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意思是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我把它看作天上的浮云。孔子认为富贵如不以道义得之,则没有价值。从反面强调了富贵应通过正义的手段获得。“回也不改其乐”意思是颜回却没有改变他好学的乐趣,“乐亦在其中矣”意思是也自得其乐。告诉我们,面对贫穷的生活,君子应该安贫乐道。答案:(1)《中庸》(2)吃粗粮,喝冷水。(3)赞美富贵应通过正义的手段获得安贫乐道。【点评】翻译的要求是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补、移。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4.(8分)阅读下文,完成问题。公孙瓒言事辩慧。太守奇其才、以女妻之。太守坐事槛车征①,官法不许吏下亲近,瓒乃诈称侍卒,徒步护车到洛阳。瓒为长史②,尝率数十骑出行塞下,卒③逢敌数百骑。乃退入空亭,约其从者:“今不奔之,则死尽矣。”自持两矛,杀伤数十人,左右亦亡其半,遂得免。每闻有警,瓒辄厉色愤怒,如赴仇敌。志灭乌桓④,擒刘虞,尽有幽州之地,猛志益盛。【注释】①坐事:因事获罪。槛[jiàn]车:古代运送囚犯的车子。征:走远路。②长史:职官名,多为幕僚性质的官员。③卒:同“猝”,突然。④乌桓:中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之一。(1)解释加点字。①瓒乃退入空亭,约其从者曰从:跟从②猛志益盛志:志向(2)对画线句解释正确的一项是DA.太守奇怪他的才能,让女儿妻子到他家。(学习)B.太守认为自己部下是人才,让女儿妻子到他家。(学习)C.太守对他的才能感到怪异,把女儿嫁给他做妻子。D.太守认为他才能非同寻常,把女儿嫁给他做妻子。(3)“瓒乃改容服,诈称侍卒”,是因为“太守坐事槛车征,官法不许吏下亲近”。还因为以女妻之。公孙瓒为太守做的事,给我们的启发是孝顺自己的长辈。选文第二段表现公孙瓒勇敢、果断的品质。【分析】参考译文:公孙瓒为人处世聪慧。太守认为他才能非同寻常,把女儿嫁给他做妻子。太守犯了事被用囚车解送京城,依朝廷法令不许下属接近,公孙瓒便化妆换了衣服,称是服侍他的兵卒,赶车到洛阳。公孙瓒任辽东属国长史,曾带数十名骑兵出塞,猝然遭遇鲜卑数百骑兵。公孙瓒就退到一个空堡垒中,对跟从他的人说:“今天不杀过去,就会死光的。”于是自己手持两刃矛,冲出直奔鲜卑人,杀伤数十人,他的人也死了一半,才得以幸免。只要发生战斗,公孙瓒都会象看到仇敌一样亢奋,甚至追杀对手到深夜。公孙瓒的志向是消灭乌桓,打败并擒获刘虞,完全占有幽州之地,雄心更大。【解答】(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解释词语,尤其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①句意:公孙瓒就退到一个空堡垒中,对跟从他的人说。从:跟从。②句意:雄心更大。志:志向。(2)本题考查对原文句子的理解翻译。此句重点词有:奇:认……非同寻常。以,把。句子翻译为:太守认为他才能非同寻常,把女儿嫁给他做妻子。故选:D。(3)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瓒乃改容服,诈称侍卒”是因为“太守坐事槛车征,官法不许吏下亲近”,还因为太守把自己的女儿给他做妻子,他也是在孝顺自己的长辈。公孙瓒为太守做的事,给我们的启发是孝顺自己的长辈。第二段,讲述了公孙瓒面对敌人毫不畏惧,“杀伤数十人”体现了他的勇敢和果断,面对困难毫不退缩。答案:(1)①跟随;②志向。(2)D(3)以女妻之孝顺自己的长辈勇敢、果断【点评】文言翻译最基本的方法:1、留: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书名、官名、国号、年号、度量衡单位、古代专有名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2、补:补出省略成分.3、删:删去不译的词语.文言中凡是无实在意义,只表语气、停顿、补足音节和舒缓语气等的虚词,都可略去.4、换: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相应的古代词汇.5、调:调整倒装句句序,按现代汉语习惯句式将其调整过来.除了掌握以上的原则和方法,翻译时还必须有步骤:解词﹣﹣串意﹣﹣顺句.注:直译即逐字逐字地译.意译即译出大意即可.文言文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遇到比喻、借代、引申,直译不通时,用意译.二、现代文阅读。(27分)5.(12分)阅读下文,完成问题。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节选)①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作百草园。现在是早已并屋子一起卖给朱文公的子孙了,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②【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③不知从那里听来的,东方朔也很渊博,他认识一种虫,名曰“怪哉”,冤气所化,用酒一浇,就消释了。我很想详细地知道这故事,但阿长是不知道的,因为她毕竟不渊博。现在得到机会了,可以问先生。④“先生,‘怪哉’这虫,是怎么一回事?……”我上了生书,将要退下来的时候,赶忙问。⑤“不知道!”他似乎很不高兴,脸上还有怒色了。……⑥我就只读书,正午习字,晚上对课。先生最初这几天对我很严厉,后来却好起来了,不过给我读的书渐渐加多,对课也渐渐地加上字去,从三言到五言,终于到七言。⑦三味书屋后面也有一个园,虽然小,但在那里也可以爬上花坛去折蜡梅花,在地上或桂花树上寻蝉蜕。最好的工作是捉了苍蝇喂蚂蚁,静悄悄地没有声音。然而同窗们到园里的太多,太久,可就不行了,先生在书房里便大叫起来:⑧“人都到哪里去了!”⑨人们便一个一个陆续走回去;一同回去,也不行的。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普通总不过瞪几眼,大声道:⑩“读书!”⑪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有念“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的,有念“笑人齿缺曰狗窦大开”的,有念“上九潜龙勿用”的,有念“厥土下上上错厥贡苞茅橘柚”的……。先生自己也念书。后来,我们的声音便低下去,静下去了,只有他还大声朗读着:⑫“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坐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⑬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1)第②段【】句中用了很多形容词,分析作者这样写的表达效果。(2)和第②段“我”在百草园的玩耍相比,第⑦段孩子们在三味书屋的玩耍在活动范围、活动方式、活动时间方面都有限制。(3)结合语境,解释你对第⑨段画线句的理解。人们便一个一个陆续走回去,一同回去也不行的。(4)对选文内容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AA.第①段画线句足见百草园当年盛况,隐含家道中落的感慨、悲凉。B.三味书屋生活枯燥,行动不自由,先生严厉,是“我”童年噩梦。C.写百草园的乐趣只为对比后文,批判先生严取束缚儿童身心发展。D.第⑫⑬段的描写,嘲讽先生独自大声、入神朗读艰涩内容的丑态。【分析】本文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节选部分,描写了百草园的景色和趣事,记叙了“我”在三味书屋中读书时的生活场景:逃课到小园中玩耍;师生一起朗读;上课偷玩纸盔甲、画画。表达了“我”对百草园恋恋不舍以及怀念的感情。【解答】(1)本题考查词语的表达效果。“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这句话中,作者写景用词准确,语言生动形象。菜畦的“碧绿”,桑葚的“紫红”,石井栏的“光滑”,黄蜂因为肥胖而“伏”在菜花上,叫天子因为轻捷而能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这些描写体现了鲁迅先生用词的准确、生动,表达了作者对百草园景色的喜爱与赞美。(2)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根据“三味书屋后面也有一个园,虽然小”可知活动范围受限;“但在那里也可以爬上花坛去折蜡梅花,在地上或桂花树上寻蝉蜕。最好的工作是捉了苍蝇喂蚂蚁,静悄悄地没有声音”可知活动方式受限;“然而同窗们到园里的太多,太久,可就不行了”可知:活动时间受限。(3)本题考查句子的理解。理解“人们便一个一个陆续走回去,一同回去也不行的”这句话需要联系上下文,由“先生最初这几天对我很严厉”可知先生对学生要求严格,由“一个一个陆续走回去,一同回去也不行的”可知,先生的规矩很大。(4)本题考查文中内容的理解。A.正确。B.有误,三味书屋生活虽枯燥,行动不自由,先生严厉,但不是“我”童年噩梦。写三味书屋生活只是表达了“我”对百草园恋恋不舍、怀念的感情。C.有误,写百草园的乐趣只与后文形成对比,并非批判先生严取束缚儿童身心发展。是为表达“我”对百草园恋恋不舍、怀念的感情。D.有误,第⑩段的描写,是为了突出先生学问、知识渊博,对读书的痴迷,并非嘲讽先生独自大声、入神朗读艰涩内容的丑态。故选:A。答案:(1)作者写景用词准确,语言生动形象,表达了作者对百草园景色的喜爱与赞美。(2)活动范围活动方式活动时间(3)先生规矩很大,对学生要求严格。(4)A【点评】阅读名著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名著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还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做题时才能信手拈来,得心应手。6.(15分)阅读下文,完成问题。东奥会场馆的设计亮点①日本东奥会四十几个比赛场馆或重建或翻新或新建,兼顾传统和绿色,设计细节以人为本,造型美观,设计精巧,节约空间,是将东京从混凝土城市变回绿色城市的催化剂。②东奥会主场馆是“O”字形的国家体育馆,它在1964年东奥会主场馆旧址重建,可容纳68000名观众,附近有东京最大的日式和法式庭院结合的新宿御苑公园,设计紧扣“传统”和“绿”两个关键词。③日式建筑常用木材为主,轻质抗震,比用钢筋节约不少物资、开支。国家体育馆建筑多用木头,借鉴日式庙宇设计,屋檐层叠。东侧保留奥运圣火台及从原场馆移来的壁画。④国家体育馆一大亮点是风之大屋檐。馆内没装空调,采用多层设计,每层间距极大,使自然风进入馆内。顶层屋檐高大些,檐下设计竖状格栅,其间隙可根据风向调整,冬暖夏凉。如夏季南风较大,南侧格栅间隙扩大,引入馆外凉风,使场内变得凉爽;冬季北风较大,北侧格栅间隙减小,形成封口,使热气留在场内。馆内另设185个隐藏式强力风扇,可确保没自然风时观众席可流通换气。⑤国家体育馆另一亮点是空之森林。体育馆周围及第五层廊道栽种樱花等约5万棵植物,站在廊道不同角度,可远眺富士山等美景。屋顶用木格栅,一侧用透明玻璃。透进的自然光给场馆绿化提供光照。中间的天然草坪有温控设备,自动淋灌系统供水时散发热量,为草皮生长提供适宜温度。阳光透过树叶缝隙照到地面,形成斑驳阴影,犹如身处森林。在馆外远眺,体育馆木质屋檐处伸出棵棵绿树,和环境融合。⑥国家体育馆还有其他设计亮点。如:三层观众席用坡度渐陡的漏斗形,较远的上层观众也不影响观赛体验;五色座椅与红色跑道、绿色草坪、木色屋顶、蓝色天空呼应,减少运动员压力。馆内还有很多盲道和台阶扶手、易用厕所,500个轮椅坐席均匀散布在不同看台。场外有导盲犬专厕。⑦距离国家体育馆2公里、被誉为20世纪世界最美建筑之一的代代木体育馆被翻新使用,它本是为1964年东奥会建造的综合体育馆,由主馆、附馆及办公与辅助设施组成。主馆如两弯新月,相交处形成圆形观众席,游泳池被包裹其中,两个尖角就是天然出入口。主馆用于游泳与跳水比赛,结上冰可进行滑冰比赛,盖上隐藏活动盖可举行柔道比赛。附馆形似海螺,圆形扭曲屋面随立柱上升,如正发力的运动员姿态,可举行篮球比赛。主附馆通过地下部分联系,有公共辅助设施及运动员练习场地等。⑧_____。如辰森之森海滨公园内的倒金字塔式水上运动中心。主池内的移动墙可将50米泳池换为两个25米的标准池;考虑到游泳和跳水比赛的要求不同,池底还有调整水深的分隔板。⑨重建、翻新、新建的东奥会场馆设计亮点颇多,为其他城市建筑提供样板。(1)第①段加点词“催化剂”在文中的意思是推动和加快东京从混凝土城市变回绿色城市的途径。(2)读第⑦段,联系上下文,画线句意在说明代代木体育馆主馆的外形特征;选文介绍主馆、附馆时,都先写它们的外形特征,再写其用途。(3)读第②到⑥段,填空。(4)在第⑧段横线填入一个承上启下的句子。(5)结合选文内容,下列理解准确的一项是CA,只要主场馆层与层之间留出距离,自然风就能进入,场内就会凉快。B.主场馆有的看台没有轮椅坐席,有的观众会因视线遮挡看不到比赛。C.主场馆周围及环廊栽种植物和多用木头的建筑,从视觉上显得协调。D.水上运动中心主池内的移动墙和分隔板设计主要是为提升观赏效果。【分析】文章介绍了日本东京奥运会场馆的外形、材质及风之大屋檐、空之森林等亮点,指出重建、翻新、新建的东奥会场馆将为其他城市建筑提供样板。【解答】(1)本题考查对词语的理解。“催化剂”的本来含义是在化学反应中能加快反应速率的物质。“是将东京从混凝土城市变回绿色城市的催化剂”的意思是日本东奥会四十几个比赛场馆或重建或翻新或新建是推动和加快东京从混凝土城市变回绿色城市的途径。(2)本题考查对句子内容的理解。“主馆如两弯新月,相交处形成圆形观众席,游泳池被包裹其中,两个尖角就是天然出入口”描写的是代代木体育馆主馆的外形特征,然后介绍其用途。介绍附馆时,也是先写它们的外形特征,再写其用途。(3)本题考查筛选信息。第⑥段“国家体育馆还有其他设计亮点”提到了其它亮点,可总结为:坡度渐陡的漏斗形,保证观赛体验;座椅与红色跑道、绿色草坪、木色屋顶、蓝色天空呼应,减少运动员压力;人性化设计,照顾不同人群等。传统设计的表现是第③段提到,“日式建筑常用木材为主,轻质抗震,比用钢筋节约不少物资、开支”可总结为:建筑多为木质结构。介绍“空之森林”集中在第⑤段,“体育馆周围及第五层廊道栽种樱花等约5万棵植物,站在廊道不同角度,可远眺富士山等美景”可总结为:栽种各种植物。“屋顶用木格栅,一侧用透明玻璃。透进的自然光给场馆绿化提供光照。中间的天然草坪有温控设备,自动淋灌系统供水时散发热量,为草皮生长提供适宜温度”可总结为:科技与自然相结合。“阳光透过树叶缝隙照到地面,形成斑驳阴影,犹如身处森林。在馆外远眺,体育馆木质屋檐处伸出棵棵绿树,和环境融合”可总结为:将体育馆融入自然。(4)本题考查过渡段的拟写。文章上文的内容主要是代代木体育馆被翻新使用而且保证一场馆多用途,而下文中的水上运动中心则是新建场馆,同样可以根据需要作不同用途,据此可拟写过渡段:不仅老场馆,新建场馆同样坚持一场馆多用途。(5)本题考查对内容的理解。A.有误,“顶层屋檐高大些,檐下设计竖状格栅,其间隙可根据风向调整,冬暖夏凉”要调整竖状格栅的间隙,才能让自然风进入,起到调整温度的作用。B.有误,500个轮椅坐席均匀散布在不同看台,三层观众席用坡度渐陡的漏斗形,较远的上层观众也不影响观赛体验。C.正确。D.有误,水上运动中心主池内的移动墙和分隔板设计主要是为符合不同比赛的要求。故选:C。答案:(1)推动和加快东京从混凝土城市变回绿色城市的途径。(2)代代木体育馆主馆的外形特征外形特征(3)①坡度渐陡的漏斗形,保证观赛体验;座椅与红色跑道、绿色草坪、木色屋顶、蓝色天空呼应,减少运动员压力;人性化设计,照顾不同人群等。②建筑多为木质结构。③大量栽种各种植物,科技与自然相结合使体育馆融入自然。(4)不仅老场馆,新建场馆同样坚持一场馆多用途。(5)C【点评】归纳文本要点:在归纳文章内容的过程中,要对文中的信息进行分类,区分重要、次要的信息;要对这些信息归类,还要证明哪些信息是同一关系,哪些信息是包含关系,哪些信息是从属关系,哪些信息是并列关系。只有做到这一点,在做这种题型的时候就能得心应手。三、综合运用。(6分)7.(2分)阅读材料,完成问题。奥林匹克运动会简称“奥运会”,分为夏季奥运会、冬季奥运会、冬季残奥会等十个项目。各国用运动交流文化,切磋体育技能。奥林匹克运动会因举办地在奥林匹亚而得名。19世纪末顾拜旦提出举办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倡议,1896年举办首届夏季奥运会,1924年举办首届冬奥会,1976年举办首届冬季残奥会……以上文字依次介绍奥运会的简称和类别、举办宗旨、奥运会得名原因、首届夏、冬、残奥会时间。【分析】本题考查文段内容的理解与概括能力。解答时首先将题干中概括出的内容与文段相对应,然后再根据剩余的文段内容概括答案。“奥运会的简称和类别”对应的是第一自然段的第一句,所以根据此段的第二句“各国用运动交流文化,切磋体育技能”,可知介绍的是奥运会举办的目的。“奥运会得名原因”对应的是第二自然段的第一句,剩余的内容主要介绍的是首届冬、夏、残奥运会举办的时间。据此得出答案。【解答】答案:举办宗旨首届夏、冬、残奥会时间【点评】概括材料内容要注意读懂文段,抓住关键语句逐个概括。9.(4分)团委举办“我最敬佩的奥运健儿”活动,请你挑选一样小礼物,送给该运动员并解释原因,80字左右。【分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结合运动员的特点,说明赠送礼物的原因,言之有理即可。【解答】答案:示例:我想送马龙一个画了我的肖像的乒乓球。虽然马龙作为乒乓运动员不缺乒乓球,但是这个乒乓球是我自己的心意,我希望马龙能够勇往直前,拼搏向上,我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石油订购合同示范文本
- 销售合同审核工具包风险评估全覆盖
- 2025新房租赁合同范本
- 农民养殖技术合作协议及培训服务合同
- 2025技术服务合同书(含技术咨询技术中介)
- 2025招标师考试《合同管理》重点练习
- 农村土地经营托管协议书
- 2025赠与合同范本:车辆赠与协议
- 2025标准版临时工劳动合同范本
- 2025股权转让合同技术股东合作协议书
- 景区拥挤踩踏知识培训课件
- Ⅲ类射线装置辐射工作人员培训考试题(附答案)
- 素描不锈钢茶壶画法课件
- 2025云南文山州融资担保有限责任公司人员招聘6人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2026学年济南版(2024)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 2025山西运城市临猗县招聘社区工作者32人(一)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鞍山市铁西区教育局面向师范类院校应届毕业生校园招聘45人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空调与制冷操作考试试题(含答案)
- (2025年)河南省信阳市辅警协警笔试笔试真题(含答案)
- 军队骨干岗位申请书
- 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A级-附表四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