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场路改扩建工程说明书_第1页
茶场路改扩建工程说明书_第2页
茶场路改扩建工程说明书_第3页
茶场路改扩建工程说明书_第4页
茶场路改扩建工程说明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茶场路改扩建工程S3-1PAGE第1页共6页说明书1、设计依据1)交通部部颁《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14)。2)交通部部颁《小交通量农村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2111-2019)。3)交通部部颁《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D20-2017)。4)交通部部颁《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15)。5)交通部部颁《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F10-2006)。6)交通部部颁《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17)。7)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公路工程部分)。8)《重庆市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办法》(渝文审(2011)25号)。2、技术标准1)设计荷载:公路-II级;2)设计洪水频率:1/25。3)路基横断面布置(1)路基横断面布置:5.5m=0.5m土路肩+4.5m行车道+0.5m土路肩(2)行车道路拱横坡采用单向横坡2%,土路肩路拱横坡为3%。(3)路线设计标高为设计线处路面标高(即路中线处路面标高)。4)路基超高加宽方式圆曲线半径小于《小交通量农村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表4.0.6“不设超高最小半径”时,设置圆曲线超高,圆曲线最大超高采用4%。圆曲线半径小于或等于250m时,应在平曲线内侧加宽,加宽值按照《小交通量农村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表4.0.8“平曲线加宽值”中“四级公路(Ⅱ类)”执行。3、一般路基设计1)填方路基沿线路基挖方中的第Ⅰ类土不得作为路基填料。填方路堤边坡采用台阶式边坡,当边坡高度H≤8米时,边坡坡度为1:1.5;当边坡高度8﹤H≤20米时,边坡坡度为1:1.5,在边坡高度8米处设置1.5米宽的边坡平台,并设2%~5%向外倾斜的缓坡。路线通过沟谷底部,在填筑路堤前应开挖纵、横排水沟排水,清除地表耕植土及淤泥。斜坡地段,当地表横坡陡于1:5时,应清除表土,并在基岩面开挖2~3米宽台阶,设置盲沟或涵洞排除地下泉水和地表水,以保证填料和地基结合紧密,以利填方稳定。路基填料的压实采用重型击实标准。路基填料及压实度必须满足《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15)的要求。对于较大粒径的填料必须采用较为大型的压实机具,通过碾压试验证明可行,并确定施工工艺和检测办法后,方可采用,否则较大的石料必须改小才可作填料。对于挡土墙等构造物的墙背填料应选用内摩擦角值较大的片碎石,回填由近至远应分别采用人工夯实,小型至中型和大型压实机具作业,既不能对构造物产生不利影响,又必须达到压实度的要求,如下表。路基压实度及填料最小强度要求类型路面底面以下深度(cm)填料最小强度(CBR值)压实度填方路基上路床0~305%≥94%下路床30~803%≥94%上路堤80~1503%≥93%下路堤>1502%≥90%零填及挖方路基0~305%≥94%30~804%≥94%2)挖方路基设计根据本路段实际情况,挖方边坡坡比按下表所列数值采用。岩土种类边坡高度(米)≤20>20一般土1:0.75~1:1.25泥灰岩、泥岩、页岩1:0.3~1:0.751:0.5~1:1灰岩1:0.1~1:0.31:0.2~1:0.5沿挖方边坡高度每隔10米设置一道平台,平台宽度1.5米。3)零填挖路基填挖高度小于1.5米时的零填挖路基,为满足《公路路基设计规范》对路床压实度的要求,对零填挖路基路面标高以下0.5米范围的土应全部换填,换填采用路基开挖石渣进行处治,换填处治后压实度不小于95%。4)老路路基处理本项目A线AK0+000~AK1+850段既有道路原有路面为水泥混凝土路面,该段本次设计尽量利用老路路基,老路路面破碎碾压后作为底基层使用,路基加宽部分采用手摆片石补强,然后再进行加铺路面。本项目其他既有道路原有路面为泥结碎石路面,本次设计总体设计原则为尽量利用老路路基,既有道路路基宽度满足设计宽度的路段,对既有路段路基压实后,进行加铺路面;既有道路路基宽度不满足设计宽度要求的宽度的路段,进行单侧加宽。为了提高斜坡路堤的整体稳定性和避免不均匀沉降引起路面开裂,采用在斜坡上开挖反向台阶,处理后路堤稳定系数大于1.20。4路面设计4.1设计思路路面类型的选用主要依据自然条件、服务功能等因素,本着经济适用的原则综合确定,设计时采用新建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方案。4.2行车道、硬路肩本项目路幅布置:0.5m(土路肩)+4.5m(行车道)+0.5m(土路肩)=5.5m,土路肩采用C20砼硬化。硬路肩硬化切缝每6m设置一道。4.3设计标准1)标准轴载:BZZ-100;2)设计使用年限:沥青路面8年;3)自然区划: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区划V2区;4.4路面计算参数沥青混合料层永久变形量沥青混合料层永久变形量RA0.29mm沥青混合料层容许永久变形量RAR20mm沥青混合料层永久变形量满足规范要求4.5路面结构层设计路面结构方案一:适用于既有道路为水泥混凝土路面面层6cmAC-16C中粒式改性沥青砼验收弯沉值48.2(0.01mm)基层20cm5%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验收弯沉值65.1(0.01mm)底基层破碎碾压原水泥砼路面底基层(加宽部分采用手摆片石补强)验收弯沉值144(0.01mm)土基综合回弹模量不小于40MPa验收弯沉值194.07(0.01mm)路面结构方案二:适用于既有道路为泥结碎石路面或新建道路面层6cmAC-16C中粒式改性沥青砼验收弯沉值48.2(0.01mm)基层20cm5%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验收弯沉值65.1(0.01mm)土基综合回弹模量不小于40MPa验收弯沉值194.07(0.01mm)5、路面工程材料5.1基层1)材料要求(1)水泥水泥可采用硅酸盐水泥。宜选用初凝时间大于等于3小时,终凝时间6小时以上,强度等级32.5的水泥。水泥质量应符合国家标准。(2)集料碎石的最大粒径为31.5mm,宜按粒径9.5mm~31.5mm、4.75mm~9.5mm、2.36mm~4.75mm和0~2.36mm四种规格备料。碎石压碎值应不大于30%;粗集料针片状含量应不大于15%;含泥量应不大于3%,4号料中0.075mm通过率应不大于20%(宜不大于18%);碎石中小于0.6mm的颗粒必须做液限和塑性指数试验,要求液限小于28%,塑性指数小于9。合成碎石的颗粒组成应符合下表的规定。基层集料的级配的颗粒组成范围层位通过下列筛孔(mm)的质量百分比(%)液限塑性37.531.5199.54.752.360.60.075%%基层/底基层100100~10068~8638~5822~3216~288~150~3<28<9(3)水施工用水符合一般饮用水即可,遇有可疑水源时,应进行实验鉴定。2)混合料组成设计水泥稳定材料的组成设计包括:根据规定的材料指标要求,通过试验选取合适的集料和水泥;确定合理的集料配合比例、水泥剂量、混合料的最佳含水量和相应的最大干密度。合理的水泥稳定碎石组成必须达到强度要求,具有较小的温缩和干缩系数(现场裂缝较少),施工和易性好(粗集料离析较小)。试验中所用的各项材料必须为施工中实际使用的材料。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压实度(按重型击实标准)应不小于98%,7天龄期的无侧限饱水抗压强度应≥3.5Mpa。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水泥剂量本次设计按5%计量,实际剂量应通过配合比试验确定。水泥的最大剂量不应超过6%。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的压实度(按重型击实标准)应不小于97%,7天龄期的无侧限饱水抗压强度应≥2.5Mpa。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水泥剂量本次设计按4%计量,实际剂量应通过配合比试验确定。水泥的最大剂量不应超过6%。在基层施工前应铺筑不小于200米的试验路段来确定大面积施工的控制参数及修改、补充施工组织方案。试验段养生达到规定龄期时应进行钻芯实验检测,验证能否满足设计的性能指标要求,如不能应重新铺筑实验段。应对试验段各项控制参数及施工方案进行总结,报监理工程师认可后才能进行大面积施工。3)施工注意事项(1)一般规定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宜在气温较高季节组织施工。施工期的日最低气温应在5℃以上,应严格控制基层厚度和高程,其路拱横坡应与面层保持一致。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采用集中厂拌,采用水泥稳定土摊铺机摊铺,重型压实标准,基层压实度≥98%。为减少基层的开裂,应在混合料处于或略大于最佳含水量(气候炎热干燥时,基层混合料可大1%~2%)时进行碾压,直到达到上述按重型击实试验法确定的要求压实度。碾压完成后,要及时养生,保护混合料的含水量不受损失,决不能让基层暴晒变干开裂,养生完成后应尽快铺筑沥青面层。(2)养生水泥稳定土底基层分层施工时,下层水泥稳定土碾压完后,在采用重型振动压路机碾压时,宜养生7d后铺筑上层水泥稳定土。在铺筑上层稳定土之前,应始终保持下层表面湿润。在铺筑上层稳定土时,宜在下层表面撒少量水泥或水泥浆。底基层养生7d后,方可铺筑基层。水泥稳定级配碎石(或砾石)基层分两层用摊铺机铺筑时,下层分段摊铺和碾压密实后,在不采用重型振动压路机碾压时,宜立即摊铺上层,否则在下层顶面应撒少量水泥或水泥浆。每一段碾压完成并经压实度检查合格后,应立即开始养生宜采用湿砂进行养生,砂层厚宜7~10cm。砂铺匀后,应立即洒水,并在整个养生期内保持砂的潮湿状态。不得用湿粘性土覆盖。养生结束后,必须将覆盖物清除干净。对于基层,也可采用沥青乳液进行养生。沥青乳液的用量按0.8~1.0Kg/m²(指沥青用量)选用,宜分两次喷洒。第一次喷洒沥青含量约35%的慢裂沥青乳液,使其能稍微透入基层表层。第二次喷洒浓度较大的沥青乳液。如不能避免施工车辆在养生层上通行,应在乳液分裂后撒布3~8mm的小碎(砾)石,做成下封层。无上述条件时,也可用洒水车经常洒水养生。每天洒水的次数应视气候而定。整个养生期间应始终保持稳定土层表面潮湿,应注意表层情况,必要时,用两轮压路机压实。在无上述条件时,也可用撒水车经常撒水养生,撒水次数视气候而定,整个养生期间应始终保持稳定土层表面潮湿,应注意表层情况。水泥稳定粒料成型后严禁复压及开放交通。基层的养生期不宜小于7d,对于二级和二级以下的公路,如养生期少于7d即铺筑沥青面层,则应限制重型车辆通行。在养生期间未采用覆盖措施的水泥稳定土层上,除撒水车外,应封闭交通,养生期结束后应先清扫基层,并立即喷洒透层或粘层沥青。在清扫干净的基层上,也可先做下封层,以防止基层干缩开裂,同时保护基层免遭施工车辆破坏。宜在下封层铺设后的10~30d内开始铺筑沥青面层的下面层。5.2封层、透层1)乳化沥青封层(1)材料要求①.沥青材料稀浆封层沥青采用乳化石油沥青BC-1,其质量标准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表4.3.2道路用乳化石油沥青质量要求”的规定,见下表。道路用乳化沥青质量要求项目BC-1BA-1筛上剩余量(%)/破乳速度试验慢裂或中裂粘度沥青标准粘度计C25,3恩格拉度E2510~602~30蒸发残留物含量(%)≥55蒸发残留物性质针入度(100g,25℃,5s)(0.1mm)45~150延度(15℃)(%)≥40溶解度(三氯乙烯)(%)≥97.5常温贮存稳定性5d(%)1d(%)≤5≤1与矿料的粘附性,裹覆面积/②.矿料矿料级配采用ES-2,其质量标准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表6.5.5“稀浆封层和微表处的矿料级配”的要求,见下表。稀浆封层和微表处的矿料级配级配类型通过下列方孔筛(mm)的质量百分比(%)一层的适宜厚度9.54.752.361.180.60.30.150.075(mm)ES-210095~10065~9045~7030~5018~3010~215~154~7③.混合料稀浆封层的混合料中乳化沥青的用量应通过配合比试验确定,建议油石比8%~13%,其技术要求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表6.5.6“稀浆封层和微表处混合料技术要求”。④.水施工用水符合一般饮用水即可,遇有可疑水源时,应进行实验鉴定。加水量应根据施工探铺和易性由稠度试验确定,其稠度应为2~3cm。2)透层透层采用快裂或中裂喷洒型乳化沥青,宜选用符合技术指标要求的阳离子乳化沥青。透层沥青喷洒量应试验确定,一般为0.65~0.75kg/m2透层沥青技术指标要求试验项目透层沥青粘层沥青沥青标准粘度计C25.3(s)8~25恩格拉粘度E251~10筛上残留物(1.18mm筛)大于(%)0.1蒸发残留物残留分含量不小于(%)50针入度(25℃100g5s)(0.1mm40~120延度(5℃)不小于(%)20溶解度(三氯乙烯)不小于(%)97.5软化点不小于℃50常温储存稳定度1d不大于(%)15d不大于(%)5与矿料的粘附性,裹复面积不小于2/35.3中粒式沥青砼面层1)基质沥青:采用一般沥青,本项目采用成品商品沥青,沥青面层矿料级配及沥青用量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中5.3条及附录B的要求,矿料级配见下表。密集配沥青混凝土混合料矿料级配范围级配范围指标191613.29.54.752.361.180.60.30.150.075中粒式AC-1610090~10076~9260~8034~6220~4813~369~267~185~124~82)沥青面层的粗集料应洁净、干燥表面粗糙,具有足够的强度、耐磨耗性,路面抗滑表层粗集料应选用坚硬、耐磨、抗冲击力好的碎石或破碎砾石,磨光值达到42,沥青粘附性达到五级,不得使用筛选砾石、矿渣及软质集料,粗集料应具有良好的颗粒形状,不宜采用颚式破碎机加工,其质量技术要求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表4.8.2的要求。见下表。沥青混合料用粗集料质量技术要求项目指标表面层石料压碎值(%)≤30洛杉矶磨耗损失(%)≤35表观相对密度≥2.45吸水率(%)≤3.0针片状颗粒含量(混合料)(%)≤20水洗法<0.075mm颗粒含量(%)≤1软石含量(%)≤53)沥青面层的细集料可采用天然砂、机制砂及石屑,细集料应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并有适当的颗粒级配,细集料的质量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表4.9.2的要求,见下表。沥青混合料用细集料质量技术要求项目指标实验方法表观相对密度≥2.45T0328坚固性(>0.3mm部分),不小于-T0340含泥量(<0.075mm的含量)(%)≤5T0333砂当量(%)≥50T0334亚甲蓝值,不大于-T0349角性(流动时间),不小于-T03454)填料:沥青混合料的填料须采用石灰岩或岩浆岩中的强基性岩石等憎水性石料经磨细得到的矿粉,原石料中的泥土杂质应除净,矿粉要求干燥、洁净,能自由地从矿粉仓流出。其质量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表4.10.1的要求,见下表。沥青混合料用矿粉质量技术要求项目指标实验方法表观相对密度(t/m3)≥2.45T0352含水量(%)≤1T0103烘干法粒度范围<0.6mm<0.15mm<0.075mm10090~10075~100T0351亲水系数T0353塑性指数(%)T0354加热安定性T0355沥青混凝土AC-16C的技术要求试验项目技术要求马歇尔试件击实次数两面击实75次空隙率VV3%—6%矿料间隙率VMA不小于14%沥青饱和度VFA70%—85%稳定度不小于5KN流值2mm—4.5mm车辙试验动稳定度不小于2000次/mm沥青与石料的粘附性不低于5级残留马歇尔稳定度不小于80%低温弯曲试验破坏应变不小于2000μξ渗水系数不大于120ml/min5)在基层施工完毕后,应在基层上浇洒透层沥青。透层沥青采用煤油稀释的中凝液体沥青AL(M)-2,其质量要求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表9.1.4的要求。沥青的品种及用量通过试洒确定。待透层沥青完全下透后,再施工封层。5.4SBS改性剂SBS改性剂均匀分布在基质沥青中,能够大幅度降低沥青的温度名感性,一方面是沥青的软化点提高,在夏季高温季节不软化,提高路面的高温抗推拥和抗车辙能力。另一方面使沥青的脆点降低,在寒冷季节不发脆,具有柔性和韧性,减少路面裂缝。SBS可以使沥青与石料的粘结力提高,可以防止石料受水的作用剥落、掉粒,不易损坏。SBS能提高沥青的弹性和强度,弹性恢复性能好,可以有效的延长路面使用寿命。SBS改性沥青技术指标要求指标单位技术要求试验方法针入度(25℃,5s,100g0.1mm40~60T0604针入度指数PI,不小于——0T0604延度5℃,5cmcm20T0605软化点TR&B,不小于℃60T0606运动粘度135℃Pa·s3T0625闪点,不小于℃230T0611溶解度,不小于%99T0607弹性恢复25℃%75T0662贮存稳定性离析,48h软化点差,不大于℃2.5T0661TFOT(或RTFOT)后残留物质量变化,不大于%±1.0TTT0610或T0609针入度25℃%65T0604延度5℃cm15T0605SBS使用方法SBS改性沥青在生产工长撞车温度为160~170℃左右,运到混合料拌合厂的温度不得低于130℃.拌合SBS改性沥青混合料时,沥青加热到约170℃。出料温度在165℃~185℃,其他方面应满足《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中对改性沥青施工技术的要求。6、路基、路面排水6.1路基排水路基设计洪水频率为1/25。本路段排水系统由路面排水、路基边沟、排水沟、截水沟、及桥涵等排水构造物组成。路拱横坡采用2.0%,边坡平台采用4%~5%,分别将路面水和坡面水引入边沟或排水沟。边沟和排水沟设计纵坡不小于3‰,汇水经涵洞或排水沟排入沟渠或路基边坡以外。6.2路面排水全线路面排水方式采用一般路段(双向路拱横坡)边沟排水方式。7、取土、弃土设计方案、环保及节约用地措施本段受地形条件控制,全线挖方大于填方,需将多余挖方选择合适地点弃方。路基废方主要来源于路堑边坡的石方。弃土堆的设置在充分征求地方意见、兼顾地方综合发展规划的基础上,采用集中布置,严格遵守水土保持的有关法规,与当地建设和自然环境相结合,注意保护林木、房屋及其他工程设施,完善排水、防护措施,减少水土流失,根据地方规划进行绿化或复垦。8、施工质量控制与验收路面施工质量检查与验收按照《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细则》(JTG/TF30-2014)、《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JTG/TF20-2015)、《公路水泥混凝土养护技术规范》(JTJ073.1-2001)及《公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