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发动机与整车性能匹配_第1页
第八章发动机与整车性能匹配_第2页
第八章发动机与整车性能匹配_第3页
第八章发动机与整车性能匹配_第4页
第八章发动机与整车性能匹配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整车匹配的必要性:整车的动力性、经济性及排放性E/G性能

E/G性能好≠汽车性能就好;汽车性能:POWERTRAIN匹配的结果。不仅具有良好的车型结构;而且具有优良的动力传动系统及其优化匹配。汽车的标准:优良的车型;配优良的发动机;匹配优良的动力传动系统发挥发动机性能的前提。目前一页\总数四十二页\编于六点§8-1汽车动力传动装置及主要参数的确定发动机离合器变速器主减速器差速器半轴车轮一、动力传动装置及其作用:汽车动力传递的途径连接或断开动力传动;并对发动机输出的转矩进行放大适应汽车行驶过程中对转矩的需求。目前二页\总数四十二页\编于六点1)离合器:连接或断开发动机的动力传递1718192021222324机械液压电磁要求:可靠传递E/G最大扭矩;足够的传递储备(转矩容量);分离时要彻底、迅速;保证摘挡轻便、换挡冲击小;接合时平顺、柔和;起步时没有抖动和冲击性。目前三页\总数四十二页\编于六点2)变速器:将Ttq/n,通过不同传动比进行放大适应不同汽车行驶条件对不同牵引力的要求。678要求:足够的变速范围档位数及变速比在发动机万有特性上有选择余地。变速比及档位数受变速器结构的限制

无级变速CVT有级变速目前四页\总数四十二页\编于六点3)传动轴:传递变速器输出的转矩,要求:吸收变速器和车轮驱动轴间位置和角度的变化量。结构:万向节相对位置不断变化的两根轴之间传递动力。主从动轴之间的转角传动关系:1:主动叉所在平面与主从动轴所在平面的夹角;2:从动叉所在平面与万向节主从动轴所在平面的夹角。目前五页\总数四十二页\编于六点瞬时角速度的传递关系:万向节的转矩传递关系:即,当M1,一定时,输出转矩随1

(轴旋转)周期性变化。车辆振动。

目前六页\总数四十二页\编于六点

4)主减速器:进一步增大减速比放大驱动转矩,调节转速;将曲轴旋转方向改变成车轮旋转方向。使变速器小型紧凑。123i0过大外壳尺寸增加,离地间隙,通过性.

目前七页\总数四十二页\编于六点确定主减速比时,考虑以下三个方面的因素:满足汽车动力性和经济性的要求;相啮合齿轮的齿数间没有公约数,保证主、从动齿轮各齿之间都能正常啮合,起到自动磨合作用;大小齿轮的齿数之和>40。保证重合系数和轮齿的抗弯强度。对轿车,一般小齿轮齿数Z1≥9;货车Z1≥6目前八页\总数四十二页\编于六点5)差速器:汽车转弯时,左右轮转弯半径不同旋转速度不同。差动装置就是适应这种左右车轮的转速差同时向车轮传递动力。设差速器外壳角速度0,两个半轴角速度分别为1,2。目前九页\总数四十二页\编于六点差速器外壳受到的转矩为T0;转速快/慢的两个半轴对差速器的反转矩分别为T1,T2;Tr为差速器内部摩擦力矩,则差速器的锁紧系数K:不计差速器内部摩擦力矩,K=0,T1=T2=0.5T0,半轴转矩平均分配目前十页\总数四十二页\编于六点考虑内摩擦力矩,使K>0时,T1<T2。增大K,可较好地利用左右轮上的附着力,提高汽车的通过性。所以,现代汽车一般取K=0.33~0.67。目前十一页\总数四十二页\编于六点二、动力传动系统主要性能参数的选择1)发动机最大功率的选择:依据最高车速货车:最高车速及加速性要求低,估算时,可忽略空气阻力:目前十二页\总数四十二页\编于六点2)最小传动比的选择:最小传动比=最高档位,汽车常用工况。汽车总传动比:最高挡为超速挡iKmin时,最高档目前十三页\总数四十二页\编于六点在选择iKmin时,主要考虑两方面因数:①最高挡爬坡能力和加速能力具有足够的最高挡最大动力因数:②从整车匹配观点确定最高变速比;根据路况选定io和轮胎半径r后,使最高档行驶于平路时的牵引功率曲线与E/G外特性曲线交于额定功率点。目前十四页\总数四十二页\编于六点

3)最大传动比的选择最大传动比是根据汽车最大爬坡度、附着力和最低稳定车速来确定。确定最大传动比的三种方法:其中取最小iI值①根据最大爬坡度确定变速器第一档速比。爬坡时,忽略空气阻力,最大牵引力为:

最大坡度角目前十五页\总数四十二页\编于六点②根据驱动轮与路面附着力确定第一档速比:

车行驶时驱动轮不打滑条件:驱动力≤附着力=0.5~0.6,道路附着系数,N:驱动轮垂直反力。③根据最低稳定车速确定第一档速比:越野车

松软路面上轮胎对地面的附着力最低车速amin

目前十六页\总数四十二页\编于六点4)变速器各档传动比的确定变速器最高档和最低档确定后,中间各档位初步可按几何级数公比法确定:几何公比,挡位数k5)轮胎的选择主要考虑轮胎负荷系数=轮胎承受的最大静负荷与额定负荷之比。取0.9~1.0。高速型取下限,车速低时取偏大的值,但不能大于1.2。目前十七页\总数四十二页\编于六点§8-2汽车行驶基本原理及特性

:一、牵引力设整车质量为m,汽车加速度为a,则牵引力为牵引力:Ttq经传动系统传递到轮胎的驱动力。汽车行驶中轮胎对路面作用力的反作用力通过车轴向车体传递形成推动汽车前进的推动力。牵引力和驱动扭矩:目前十八页\总数四十二页\编于六点Ttq=f(n),但其变化范围相对汽车工况窄。为适应复杂变化的道路阻力,需将E/G的转矩范围,通过变速器放大。变速时的扭矩特性

牵引力与E/G转矩:目前十九页\总数四十二页\编于六点二、汽车行驶特性汽车稳定行驶:牵引力=汽车行驶阻力,即平坦路面上:W:汽车总重量(kg)f:轮胎的滚动阻力系数车速va时:A:汽车正投影面积m2CD:空气阻力系数准确测量f和CD是确定稳定行驶所需牵引力的基础目前二十页\总数四十二页\编于六点3)Fi:坡道阻力路面坡度倾斜角为时,克服自身重量引起的爬坡阻力:爬坡能力:在良好路面上克服Ff、FW后的余力,在等速下所能爬坡的最大坡度。爬坡行驶时汽车加速度为零,目前二十一页\总数四十二页\编于六点爬坡时的牵引力:最大爬坡能力:变速器1挡时的爬坡能力。此时,车速低,FW0

4)Fj:加速阻力:水平路面上加速运行时W:汽车总重量ΔW:旋转部分等效重量前后车轮主减速器变速器E/G旋转件转动惯量目前二十二页\总数四十二页\编于六点汽车加速时,道路的坡度角=0,汽车加速度a:最高车速:良好水平路面上,a=0,=0,则目前二十三页\总数四十二页\编于六点即,牵引力和车速是沟通汽车运行参数与发动机工况的“桥梁”。目前二十四页\总数四十二页\编于六点§8-3发动机与传动装置性能匹配汽车动力传动系统:动力源和传递系统组合发动机性能工况有限变速器不同挡位E/G工况不同性能不同整车性能发动机和动力传动装置的优化匹配一、发动机性能与汽车性能之间的关系1)发动机转速与车速、传动比之间的关系:目前二十五页\总数四十二页\编于六点2)车速、牵引力与所需发动机功率之间的关系:3)汽车百公里油耗:目前二十六页\总数四十二页\编于六点4)传动效率及传动损失齿轮速比越大,转速越高,传动效率就越低。目前二十七页\总数四十二页\编于六点二、汽车万有特性及评价发动机工作经济区:100%bemin~110%bemin100%bemin110%bemin100%bemin线:各等功率线最低油耗点的连线车速与发动机转速n成线性关系牵引功率线:不同档位下与道路阻力平衡线目前二十八页\总数四十二页\编于六点三、整车性能匹配方法1)常用工况的确定根据汽车的用途,在设计时确定。车型及其常用工况底盘及传动比发动机的常用工况区。2)制取汽车万有特性目的:对确定的发动机及传动系统进行评价评价方法:制取发动机万有特性;各挡位下行驶阻力=牵引力随n的变化曲线常用挡位、车速下发动机工作区目前二十九页\总数四十二页\编于六点3)匹配结果评价与改进措施经济性评价:经济性匹配时,要求常用档下行驶时E/G工作领域接近100%曲线,或在(100%~110%)bemin范围内。措施:对有级变速,尽可能用高档;

优化传动比:适当减小主减速比但对Ttq放大倍数降低改善发动机常用工况区经济性目前三十页\总数四十二页\编于六点动力性评价:动力性的评价指标最高车速:在水平良好路面上最高档行驶时,所能达到的最高车速。最高档位下牵引功率线与行驶阻力曲线交点所对应的车速。汽车加速时间:原地起步加速时间与超车加速时间表示。原地起步加速时间:车速从0km/h加速到Akm/h时连续换档加速时间表示。100km/h80km/h60km/h40km/hA=目前三十一页\总数四十二页\编于六点超车加速时间:直接档行驶时从50km/h加速到Bkm/h所需要的时间。汽车的加速能力与各档位下的后备功率有关。90km/h80km/h60km/hB=100km/h目前三十二页\总数四十二页\编于六点最大爬坡能力:汽车满载时在良好的路面上所能爬坡的最大坡度来表示。直接档最大爬坡度表示汽车的超载能力。动力因素D:评价不同类型、不同排量汽车单位质量所能克服的道路阻力的能力和加速能力。nNnMFWPFWPTFKn目前三十三页\总数四十二页\编于六点排放特性:CO、HC、NOx以及烟度排放特性表示的万有特性上评价常用档位和常用工况下各种排放物的水平根据排放法规规定的试验工况NEDC循环工况法:评价或预测循环工况法的排放水平。通过匹配,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有效途径和措施。目前三十四页\总数四十二页\编于六点目前三十五页\总数四十二页\编于六点§8-4

整车性能的改进途径改善汽车百公里油耗的措施:满足动力性的前提下,尽可能选用小排量发动机。小排量化的发展趋势。在汽车适用范围内满足牵引力及动力性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小传动比。改进发动机的性能。确定行驶条件,Fk一定,E/G常用工况下的be是q100的重要措施相对外特性上的bemin目前三十六页\总数四十二页\编于六点1212123一、发动机性能的改进改善万有特性形状的主要措施:就是改善不同负荷下的发动机高低速性能,如可变进气系统技术:可变进气管长度可变配气相位进气管可变:根据不同n,改变旋转件转角位置达到控制目的改善高低速充气效率。目前三十七页\总数四十二页\编于六点配气相位的可变技术:充气效率:进气迟关角及气门升程高低速性能MIVECMD:休缸控制VVT-i进气迟关角:重叠角内部EGR燃烧方式:FVVT配气相位及气门升程全程可变实现负气门重叠角内部EGRHCCI/CAI

目前三十八页\总数四十二页\编于六点增压技术:是一种改善万有特性形状的最有效方法。废气涡轮增压方式:不能很好地兼顾高低速性能。需优化匹配技术

兼顾高低速性能的措施:VNT/VGT技术。汽油机增压:难点是爆震成功的汽油机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