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谏太宗十思疏》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1页
《谏太宗十思疏》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2页
《谏太宗十思疏》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3页
《谏太宗十思疏》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4页
《谏太宗十思疏》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谏太宗十思疏作者:魏征学习目标与任务知人论世,了解写作背景通读课文,整体感知,梳理文章脉络研读文章第一段,掌握文言知识深入分析第一段文章结构及艺术特色唐太宗李世民曾说过:“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那么你知道他以谁为镜吗?It’sme魏征(繁写体为“徵”),字玄成,唐朝下曲阳人。是我国初唐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杰出的历史学家,早年因避乱而出家做道士,后参加李密反隋的起义军,李密失败后降唐,太宗时拜谏议大夫,左光禄大夫,封郑国公,世人称魏郑公。死后赠司空,谥文贞。魏征敢于犯颜直谏,被称为“

诤臣

”所言多被太宗采纳。有诗文流传于世。。曾提出“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多次劝唐太宗以隋亡为鉴,认为君好比舟,民好比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必须“居安思危,戒奢以俭”“薄赋敛,轻租税”。魏征不仅敢谏,而且善谏。从唐太宗贞观初年到其去世,十七八年间共上重要奏疏二百多次,达数十万言,大都为太宗采纳,使太宗避免了政治上的不少失误。唐初社会能够出现号称“贞观之治”的太平盛世,作为谏臣的魏征是有其功劳的。魏徵皇上,你这么干可不行,你得这么着!哦哦哦,我记下了,老哥!魏征前后上谏两百多事,不是在劝谏,就是在劝谏的路上,李世民全然接纳。可见李世民心胸颇为宽广。

唐太宗和魏徵一个爱才惜才,善于纳谏,是历史上的“明君”;一个忠心耿耿,敢于直谏,是历史上的“诤臣”。这篇奏疏是魏征贞观十一年写给唐太宗的。当时,经过战争后的休养生息,经济得到了发展,人民生活也富裕起来,加上对外战争连年胜利,边防巩固,唐太宗逐渐骄奢忘本,大修庙宇宫殿,四处游玩,劳民伤财,就在魏征呈上此文的当年,太宗先下令修飞仙宫,后来又诏令修建老君庙、宣尼庙。二月巡游洛阳宫,六月巡游明德宫,十月猎于洛阳苑,十一月又巡游怀州,狩于济源,为此民怨沸腾。魏征

背景介绍“频上四疏,以陈得失”(此为第二疏),太宗猛醒,还写了《答魏征手诏》称赞他。

这篇文章被太宗置于案头,奉为座右铭。解题谏劝谏;下级对上级的直言规劝太宗劝谏对象,庙号,即唐太宗李世民。是我国历史上最有成就的开明君主之一,开创了“贞观”盛世;十思劝谏内容,即十条值得深思的情况

疏本意是条陈,分条陈述。属古文体的奏议类,古代臣属向国君分条陈述意见的一种专用文体。文体介绍古代给君王的上书,有各种名称,不同的名称与上书内容有关。刘勰在《文心雕龙·章表》里说:“章以谢恩,奏以按劾,表以陈情,议以执异。”“章”是用来谢恩的;“奏”是用来弹劾,即揭发别人的;“表”是用来陈述衷情的;“议”是用来表示不同意见的。讽——用委婉的言语暗示或劝告谏——直言规劝,使改正错误。谤——公开指责别人的过失。诽——是背地里议论讥——指责别人的过失。“谤”是公开指责,“诽”是背地里议论,“讥”是微言讽刺。说——用话语劝说别人,使之听从自己的意见。讽谏谤诽讥说文体区分12思通篇只重一“思”字——《古文观止》思什么?为什么思?结果如何?整体感知谁思?知识梳理①浚(jùn)其泉源

②无疆(jiānɡ)之休③戒奢(shē)以俭

④塞(sè)源⑤殷(yīn)忧

⑥载(zài)舟覆舟⑦懈(xiè)怠

⑧壅(yōnɡ)蔽⑨黜(chù)恶

⑩谬(miù)赏重要字音15思通篇只重一“思”字——《古文观止》思什么?为什么思?结果如何?整体感知谁思?人君当思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提出问题为什么思思些什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载舟覆舟,所宜深慎诚能十思,垂拱而治默读课文,梳理脉络(以“固本思源”为喻)(总结历史教训)(提出具体做法)1.概括“十思”的内容2.君王按“十思”去做会有怎样的结果?3.念高危4.惧满溢5.乐盘游(狩猎)6.忧懈怠7.虑雍蔽8.惧谗邪9.恩所加10.罚所及

1.见可欲2.将有作思知足以自戒思知止以安人思谦冲以自牧思江海下百川思三驱以为度思慎始而敬终思虚心以纳下思正身以黜恶思无因喜以谬赏思无因怒而滥刑十思(由什么→想到什么)戒奢侈扰民

戒骄傲自满戒纵欲过度戒轻信人言戒赏罚不公十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可以归纳为几戒?十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可以归纳为几戒?①②

知道满足,适可而止;③④

礼贤下士,谦虚包容;⑤⑥

持之有度,慎始慎终;⑧

虚心纳谏,正身黜恶;⑨⑩喜怒有常,赏罚有度。十思戒奢(物质)戒骄(思想修养)戒纵欲(生活为政)戒蒙蔽(用人)戒不公(执法)正己安人垂拱而治2做到“十思”的好处:

人尽其能,垂拱而治.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求:想要。

之:结构助词,取独。

长(zhǎng):生长。长得好。固:形容词的使动,使…稳固。根本:树根。本:树的根部。今义:事物的根源或最重要的部分。流:泉流,名词。远:形作动,流得长远,达到远方。浚(jùn):疏通水道。其:他们的。德义:德行和道义。

1.疏通第一段字词深入探究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理,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而:前三个是转折连词,却;望/求/思:同义,想要、指望。之:都是主谓间的结构助词,取独。理:安定虽:虽然(不能讲成“即使”,此句自谦)。下愚:极愚昧无知的人。谦辞。而:第四个是递进连词,更。况:何况于:引出对象。不译。明哲:明智的人,形作名。指唐太宗深入探究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1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2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cháng)者也。当:主持,掌握。神器:帝位。

重:形作名,重权,重位。

域中:天地间。大:形作名,重大的地位。极天:天之极处,指皇权。休:喜庆,福禄。居安思危:处在平安的环境里,也想到有出现危险的可能。安/危:形作名。居:处于;思:想。戒:戒除。俭:形作动,行节俭以:1.并列连词;2.转折连词同“而”处:保持胜:克服长:形作动,流的长远文常积累—神器借指帝位、政权。《汉书·叙传上》:“世俗见高祖兴于布衣,不达其故,以为适遭暴乱,得奋其剑,游说之士至比天下於逐鹿,幸捷而得之,不知神器有命,不可以智力求也。”颜师古注引刘德曰:“神器。玺也。”一.古今异义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古:树木的根

今:事物的根源或最重要的部分字词分析二、词类活用必固其根本(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牢固)人君当神器之重(形容词作名词,重权)居域中之大(形容词作名词,重要的地位)不念居安思危(形容词作名词,安逸的环境、危险的情形)字词分析

分析课文第一段1、找出作者在本段中提出的中心论点。2、本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3、作者认为人君怎样才能治理好国家?(用课文原文回答)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比喻论证)中心论点: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比喻论证)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反正排比句排比句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德不厚而思国之安,理清思路、正面阐述:三个排比句,两个作比喻,引出观点:治国必积德。、反面申述:紧扣上层三个排比来申述,加上一个反问,简洁有力。3、提出结论:由人君地位说起,结合开头的比喻,从反面提出自己的观点。论证方法:比喻论证、正反论证。中心论点:居安思危,戒奢行俭。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反复诵读,我们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