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课件255渔家傲01_第1页
八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课件255渔家傲01_第2页
八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课件255渔家傲01_第3页
八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课件255渔家傲01_第4页
八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课件255渔家傲0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渔家傲李清照

在词的创作史上,李清照是继柳永、秦观、周邦彦之后又一著名的婉约派词人。她的词清新婉转、幽怨凄恻,极富抒情性。但《渔家傲》这首词却表现出非常不同的风格,它气势磅礴,音调铿锵,是李清照词中最别具一格的杰作。1083年,她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父母视若珍宝;出嫁后,丈夫与她志同道合;1127年,金兵入侵,她被迫南渡;1129年,丈夫病逝,她的心情再无人可诉;1130年,她雇船出海,历尽风涛之险。第一单元第1课《消息二则》1.文学常识《新闻两则》(《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选自《人民日报》,《中原我军解放南阳》选自《东北日报》)。作者毛泽东,伟大的革命家、军事家、思想家,文学家,书法家,新中国的缔造者。代表作品:《沁园春雪》《长征》《论持久战》等。2.文章思想内容《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作者用富有感情的笔调,简明扼要地报道了渡江战斗的过程,赞扬了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的精神,也从侧面反映出国民党军队军心涣散、毫无斗志的状况。《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新闻报道了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胜利横渡长江的战况,歌颂了我军英勇善战的精神,展现了人民解放军的英雄气概,给全国人民和全军将士以极大的鼓舞,对瓦解敌军斗志、鼓舞我军士气起了很大的作用。3.重点字词芜湖(wú)击溃(kuì)督战(dū)绥靖(suíjìng)阻遏(è)荻(dí)港摧枯拉朽(xiǔ)歼灭(jiān)要塞(sài)杜聿(yù)明锐不可当(dāng)⼋年级语⽂上册知识点总结

公元1127年,金兵南下攻打北宋首都东京,掳走宋徽宗和宋钦宗,北宋灭亡,南宋国土沉沦、大量北方士人南迁,宋高宗赵构吓得坐船入海南下。赵明诚病死后,留有遗言,劝李清照以后与文物共存亡,李清照答应。在此之前,这对夫妻,为了死保文物,曾发生一起“玉壶颁金”的诋毁事件:1129年,一个叫张飞卿的学士,拿了一个玉壶给李清照两口子鉴定,张飞卿拿着玉壶走了之后,居然被八卦成一桩政治事件:“赵明诚李清照夫妇,勾结金国,就拿了一件玉壶,要张飞卿献给金国的金兀术,表示投款效忠,然后要将十五车的珍贵文物献给金寇。”一对献身于文物收藏的夫妻就这么被塑造成了大宋内奸。此时,被南下金兵吓坏了的宋高宗赵构仍在海上飘向南方,李清照一个人雇了一条船,在惊涛骇浪的大海上,带着满心的忠诚、委屈和惶恐,穿越海浪,去找朝廷,既为死去的丈夫赵明诚赎罪,也是要讨回一个清白。就在渡海的时候发生的风暴,船在漫无边际的海浪中飘摇,在即将被茫茫大海吞噬的时刻,李清照一个女子,面对风暴,写下了这首《渔家傲》。写作背景问:这首词写了什么内容?用一个字概括。

渔家傲李清照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梦品析全词1.“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转”“舞”二字化静为动,生动地描绘了繁星的闪烁流逝。诗人写天、云涛、晓雾、星河、千帆,有动感,有气势,景象极为壮丽。词人把低垂的天幕、汹涌的云涛、弥漫的大雾自然地组合在一起,描绘出一种瑰奇雄伟的境界。译文:水天相接,如波涛翻滚的云同晨雾连成一片,银河流转,无数的船帆在风浪中飞舞前进。豪放第2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1.文学常识诺贝尔奖,是以瑞典著名的化学家、硝化甘油炸药的发明人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的部分遗产作为基金在1900年创立的,于1901年首次颁发。诺贝尔奖分设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及和平五个奖项。消息,是用概括的叙述方式,比较简明扼要的文字,迅速及时地报道国内外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事实的一种文体。一般来说,消息由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五部分构成。2.文章思想内容本文是路透社的一篇新闻,它介绍了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的时间、地点、获得者和原因,并补充说明了诺贝尔奖的资金来源、资金管理和评议情况,是一篇典型的新闻报道。3.重点字词颁发(bān)仲裁(zhòngcái)遗嘱(zhǔ)巨额(é)⼋年级语⽂上册知识点总结品析全词2、“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译文:(迷迷糊糊中)仿佛我的梦魂回到了天帝住的地方,听到天帝在说话,恳切地问我要回何方。问:在词人的梦境中,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天帝形象?词人塑造了一个态度温和、关心民生的天帝。“你打算到哪儿去呀?”虽然只是一句异常简洁的问话,却饱含着深厚的感情。品析全词3、“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友惊人句。”译文:我回答说,路途遥远而天色已晚,我虽然能写出惊人的诗句,但毫无用处。用典出处是《离骚》:“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其将暮。……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倾诉的是空有才华却遭逢时事不幸的苦闷。这句子的意思是说人世间不自由,尤其是封建时代的妇女,纵使学诗有惊人之句(“谩有”是“空有”的意思),也依然是“路长日暮”。这一句表现了词人晚年在现实生活中怀才不遇、孤苦无依、奋力挣扎的苦闷以及对南宋黑暗社会现实的失望与不满。

诗中“嗟”“谩”二字值得品味,请根据这两个字的意蕴,说说这两句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嗟”字生动地写出了词人彷徨忧虑的神态,表明自己在人生道路上日暮途远,茫然不知所措的叹惋。“谩”字流露出心中的哀怨惆怅:一是空有诗情诗才,因知音(丈夫)早逝,而无人能会意;二是慨叹自己身逢乱世,有着对现实无能为力的苦闷和怀才不遇的愤懑;三是感慨正值战乱年代,国难当头,诗词文章写得好又有何用?第3课《“飞天”凌空》1.文学常识新闻特写是指采用类似于特写的手法,以形象化的描写作为主要表现手段,截取新闻事件中最具有价值、最生动感人、最富有特征的片段和部分予以放大,从而鲜明地再现典型人物、事件、场景的一种新闻体裁。它通过一个片段、一个场面、一个镜头,对事件或人物做出形象化的报道。2.文章思想内容本文采用特写的形式叙述了吕伟跳水的过程以及产生的反响,再现了“5136”这一跳水动作的优美,具有浓厚的文学色彩,表达了对运动员的赞美之情和身为中国人的骄傲之感。3.重点字词凌空(líng)翘首(qiáo)轻盈(yíng)由衷(zhōng)悄然(qiǎo)屏息敛声(bǐng)眼花缭乱(liáo)震耳欲聋(zhèn)⼋年级语⽂上册知识点总结这几句引用典故,运用比喻,把自己比成大鹏,乘万里风高飞远举,叫风不要停止,把她的小舟吹到仙山去,使她过上自由自在的生活。表达了词人有大鹏高飞之志,也反映了词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问: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感情?用典品析全词4、“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译文:(我要)像大鹏鸟那样乘风高飞。风啊,你不要停,把我如飞蓬般轻快的船吹到仙山上去吧!问:作者为什么梦想到三山中去?是否是消极避世,想以死来摆脱困境?

①环境优美,十分和平,与黑暗现实不同,这里没有战乱,没有生离死别,没有杀戮、欺诈、孤独、寂寞;词人饱读诗书、满腹才华,渴望在这个仙境里得到施展,实现理想。②她的思想活动,并非消极的,而是积极的,有现实意义的。

李清照南渡后,不久丈夫赵明诚病死。国破家亡兼夫死,使她生活上和精神上受到很大的打击。从此,她只身飘泊江南,孤单寂寞地度过她那艰苦岁月的晚年,处于“路长嗟日暮”的困境。但她是一个性格爽直、柔中有刚、不愿受现实生活束缚的人,所以,有时插上想象的翅膀飞进了另一个世界。这首词中就充分表示李清照对自由的渴望,对光明的追求。但这种愿望在她生活的时代的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实现的,因此她只有把它寄托于梦中虚无缥缈的神仙境界,在这境界中寻求出路。然而在那个时代,一个女子而能不安于社会给她安排的命运,大胆地提出冲破束缚、向往自由的要求,确实是很难得的。在历史上,在封建社会的妇女群中是很少见的。写作背景第4课《一着惊海天》1.文学常识通讯是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手法,具体、生动、形象地反映新闻事件或典型人物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它是记叙文的一种,是报纸、广播电台、通讯社常用的文体。通讯的特点:严格的真实性;报道的客观性;较弱的时间性;描写的形象性;议论色彩较浓。通讯的分类:它包括人物通讯和事件通讯两类,特写也是通讯的一种。2.文章思想内容本文抓住歼-15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这一最具历史意义的时刻,采用现场特写的写法,生动地再现了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那惊心动魄的一刻,流露出作者强烈的自豪之感。3.重点字词着陆(zhuó))凛冽(lǐnliè)默契(qì)殚(dān))精竭(jié)虑镌刻(juān)桅杆(wéi)娴熟(xián)⼋年级语⽂上册知识点总结

这首词,“梦归”是关键,全词写梦境,笼罩了一层浪漫主义的色彩。在风格上走豪放一路,为我们创造了开阔的意境。梁启超评价这首词说:“此绝似苏辛派,不类《漱玉集》中语。”词人表达了怀才不遇和国难当头,身逢乱世,对现实无能为力的苦闷。但结尾运用典故委婉地表达了自己虽遭磨难,依然寻觅幸福,向往自由、光明、美好的情感。语言豪迈,格调雄奇,是李清照词作中最为独特的一首。课堂小结课堂小结此词当为易安南渡后的词作。写梦中海天溟蒙的景象及与天帝的问答。隐寓对南宋黑暗社会现实的失望,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向往。作者以浪漫主义的艺术构思,梦游的方式,设想与天帝问答,倾述隐衷,寄托自己的情思,景象壮阔,气势磅礴。这就是被评家誉为“无一毫粉钗气”的豪放词,在她现在的词作中是不多见的。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仿佛梦魂归帝所,

闻天语,

殷勤问我归何处。我报路长嗟日暮,

学诗谩有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住,

蓬舟吹取三山去。意境辽阔浪漫色彩格调雄奇抒情

渔家傲

李清照豪迈情怀

浪漫梦境照应典故想象语言豪迈描述课堂小结渔家傲梦中所见所闻海天相接天帝问询词人理想抱负辛苦求索未见光明渴望自由追求光明板书设计

作者简介

李清照(1084—1151),号易安居士,济南人。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其诗文并美,尤长于词,其词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其词艺术技巧很高,形式上擅用白描手法,力求创新。语言清丽雅洁,明白如画,富有生活气息,人称“易安体”。她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失。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人辑有《李清照集》。春秋时代的庄姜汉代大史学家班固的祖姑班婕妤

东汉的班昭东晋末的谢道韫金陵女子杜秋娘宋代的李清照南宋的严蕊……

她们——流芳千史课外拓展结语:自古巾帼不让须眉第5课《藤野先生》1.文学常识《藤野先生》选自《朝花夕拾》,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1918年5月首次用笔名“鲁迅”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础。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杰作。代表作小说集《狂人日记》、《呐喊》、《彷徨》,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散文集《朝花夕拾》。文体:回忆性散文。2.文章思想内容本文通过回忆作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