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长江流域代表性城市民居室内空气质量情况问卷调查报告调查单位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室内环境与健康分会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主办单位朗诗集团2018-11-181/33目录第一章引言 9第二章调查说明和安排 11第三章调查问卷分析 131.上海151.1问卷回收及受访人群基本情况 151.1.1问卷情况 151.1.2调查人群 151.2居室外环境 171.3室内家装 181.4室内空气总体状况 211.5家庭VOC排放及清洁 221.5.1做饭及燃气使用 221.5.2清新剂使用 231.5.3有机溶剂使用 241.5.4清洁情况 251.5.5垃圾处理 261.5.6吸烟状况 271.5.7通风及空调 281.6认知及意愿 301.7儿童情况 331.7.1儿童年龄 331.7.2居家时间 331.7.3居室环境 341.7.4身体不适情况 351.8小结361.8.1居民对室外空气品质满意度与居所外环境关系361.8.2居民对室内空气品质的认知及满意度381.8.3家庭装修及室内活动对室内空气满意度的影响421.8.4不同满意群体在建材选择和室内活动上的差异431.8.5主城区和郊区居民在建筑材料选择上的差异442.苏州452.1数据来源、数量与质量452.2建筑及室内情况分析452.2.1被测场所人员基本信息分析452.2.2建筑情况分析462.2.3装饰装修情况分析492.2.4家具情况统计和分析532.3室内空气品质主观感受542.3.1对室内空气品质的总体满意程度542/332.3.2温度舒适552.3.3湿度舒适552.3.4房间内异味562.3.5灰尘状况562.3.6身体健康情况分析562.3.7关注影响室内空气质量的因素572.4室内个体行为活动特征调查582.4.1吸烟情况582.4.2室内清新剂使用情况582.4.3室内杀虫剂使用情况592.4.4室内环境清洁情况602.4.5家庭垃圾处理情况612.4.6家庭做饭情况622.5婴幼儿或儿童健康情况632.5.1婴幼儿或儿童年龄642.5.2婴幼儿或儿童身体不适反应情况642.5.3婴幼儿或儿童感冒频率652.5.4婴幼儿或儿童室内环境情况652.5.5婴幼儿或儿童父母吸烟情况662.6空气品质改善措施分析 662.6.1场所主要通风方式 662.6.2改善室内空气质量措施分析 672.6.3室内环境治理情况 672.7小结682.7.1居民对室外空气品质满意度与居所外环境关系 682.7.2居民对室内空气品质的认知及满意度 712.7.3家庭装修及室内活动对室内空气满意度的影响 742.7.4不同满意群体在建材选择和室内活动上的差异 752.7.5主城区和郊区居民在建筑材料选择上的差异 763.杭州763.1数据质量763.2建筑及室内情况分析773.2.1被测场所人员基本信息分析773.2.2建筑情况分析783.2.3装饰装修情况分析803.2.4家具情况统计和分析833.3室内空气品质主观感受843.3.1对室内空气品质的总体满意程度843.3.2温度舒适853.3.3湿度舒适853.3.4房间内异味863.3.5灰尘状况863.3.6身体健康情况分析863.3.7对室内空气品质的关注程度873/333.4室内个体行为活动特征调查 883.4.1吸烟情况883.4.2室内清新剂使用情况893.4.3室内杀虫剂使用情况903.4.4室内环境清洁情况903.4.5家庭垃圾处理情况913.4.6家庭做饭情况923.5婴幼儿或儿童健康情况933.5.1婴幼儿或儿童年龄943.5.2婴幼儿或儿童身体不适反应情况943.5.3婴幼儿或儿童感冒频率953.5.4婴幼儿或儿童室内环境情况953.5.5婴幼儿或儿童父母吸烟情况953.6空气品质改善措施分析963.6.1场所主要通风方式963.6.2改善室内空气质量措施分析963.6.3室内环境治理情况973.7小结983.7.1居民对室外空气品质满意度与居所外环境关系 983.7.2居民对室内空气品质的认知及满意度 1003.7.3家庭装修及室内活动对室内空气满意度的影响 1033.7.4不同满意群体在建材选择和室内活动上的差异 1043.7.5主城区和郊区居民在建筑材料选择上的差异 1054.南京1064.1数据来源、数量与质量1064.2建筑及室内情况分析1074.2.1被测场所人员基本信息分析1074.2.2建筑情况分析1084.2.3装饰装修情况分析1104.2.4家具情况统计和分析1144.3室内空气品质主观感受1164.3.1对室内空气品质的总体满意程度1164.3.2温度舒适1174.3.3湿度舒适1174.3.4房间内异味1184.3.5灰尘状况1184.3.6身体健康情况分析1194.3.7关注影响室内空气质量的因素1204.4室内个体行为活动特征调查1204.4.1吸烟情况1204.4.2室内清新剂使用情况1214.4.3室内杀虫剂使用情况1214.4.4室内环境清洁情况1224.4.5家庭垃圾处理情况1234/334.4.6家庭做饭情况 1244.5婴幼儿或儿童健康情况 1254.5.1婴幼儿或儿童年龄 1264.5.2婴幼儿或儿童身体不适反应情况 1264.5.3婴幼儿或儿童室内环境情况 1274.6空气品质改善措施分析 1284.6.1场所主要通风方式 1284.6.2改善室内空气质量措施分析 1284.6.3室内环境治理情况 1294.7小结1304.7.1居民对室外空气品质满意度与居所外环境关系1304.7.2居民对室内空气品质的认知及满意度1324.7.3家庭装修及室内活动对室内空气满意度的影响1344.7.4不同满意群体在建材选择和室内活动上的差异1364.7.5主城区和郊区居民在建筑材料选择上的差异1375.武汉1385.1数据来源、数量与质量1385.2建筑及室内情况分析1395.2.1被测场所人员基本信息分析1395.2.2建筑情况分析1395.2.3装饰装修情况分析1425.2.4家具情况统计和分析1475.3室内空气品质主观感受1485.3.1对室内空气品质的总体满意程度1485.3.2温湿度舒适1495.3.3房间内异味1495.3.4灰尘状况1505.3.5身体健康情况分析1505.3.6对室内空气品质的关注程度1515.4室内个体行为活动特征调查1525.4.1吸烟情况1525.4.2室内清新剂和杀虫剂使用情况1535.4.3室内环境清洁和垃圾处理情况1555.4.4家庭做饭情况1565.5婴幼儿和儿童健康情况1585.5.1婴幼儿或儿童身体不适反应情况1585.5.2婴幼儿或儿童感冒频率1595.5.3婴幼儿或儿童室内环境情况1595.5.4婴幼儿或儿童的时间分布1605.6空气品质改善措施分析1615.6.1场所主要通风方式1615.6.2改善室内空气质量措施分析1625.6.3室内环境治理情况1625.7小结1635/335.7.1居民对室外空气品质满意度与居所外环境关系1635.7.2居民对室内空气品质的认知及满意度1655.7.3家庭装修及室内活动对室内空气满意度的影响1685.7.4不同满意群体在建材选择和室内活动上的差异1695.7.5主城区和郊区居民在建筑材料选择上的差异1716.重庆1726.1数据来源、数量及质量 1726.1.1问卷情况 1726.1.2调查人群 1736.2居室外环境 1746.2.1交通情况 1746.2.2房龄及楼层 1756.3室内家装 1766.3.1家装时间 1766.3.2装修材料 1776.3.3家具使用情况 1796.4室内空气品质认知情况1796.5室内个体行为活动1806.5.1做饭及燃气使用1806.5.2清新剂使用1826.5.3有机溶剂使用1836.5.4清洁情况1846.5.5垃圾处理1856.5.6居住人口及吸烟状况1866.5.7通风方式及空调清洗1876.6认知及意愿1896.6.1室内污染物关注情况1896.6.2改善意愿1906.7儿童情况1926.7.1年龄1926.7.2居家时间1926.7.3居室环境1936.7.4身体不适情况1946.8小结1956.8.1居民对室外空气品质满意度与居所外环境关系1956.8.2居民对室内空气品质的认知及满意度1976.8.3家庭装修及室内活动对室内空气满意度的影响2026.8.4不同满意群体在建材选择和室内活动上的差异2036.8.5主城区和郊区居民在建筑材料选择上的差异2067.成都2077.1数据来源、数量与质量2077.2建筑及室内情况分析2087.2.1被测场所人员基本信息分析2087.2.2建筑情况分析2096/337.2.3装饰装修情况分析 2117.2.4家具情况统计和分析 2147.3室内空气品质主观感受 2167.3.1对室内空气品质的总体满意程度 2167.3.2健康状况 2187.4室内个体行为活动特征调查 2197.4.1吸烟情况 2197.4.2室内清新剂和杀虫剂使用情况 2207.4.3室内环境清洁情况 2217.4.4家庭垃圾处理情况 2227.4.5家庭做饭情况 2237.5婴幼儿或儿童健康情况 2257.5.1婴幼儿或儿童年龄 2257.5.2婴幼儿或儿童身体不适反应情况 2267.5.3在家的时间2277.5.4幼儿园相关信息2277.5.5婴幼儿或儿童室内环境情况2287.6空气品质改善措施分析 2297.6.1场所主要通风方式 2297.6.2对室内空气品质的关注程度 2307.6.3改善室内空气质量措施分析 2317.6.4室内环境治理情况 2317.7小结2327.7.1居民对室外空气品质满意度与居所外环境关系2327.7.2居民对室内空气品质的认知及满意度2337.7.3家庭装修及室内活动对室内空气满意度的影响2367.7.4不同满意群体在建材选择和室内活动上的差异2377.7.5主城区和郊区居民在建筑材料选择上的差异2398.城市间综合分析2408.1问卷总体情况2408.2基础信息比较2418.2.1受访者性别2418.2.2受访者年龄2418.2.3受访者职业情况2428.3装修材料情况比较2438.3.1门及门套材质2438.3.2内墙涂料2448.3.3地面材料2448.3.4顶部装修情况2468.3.5家具材质2478.4吸烟情况比较2478.5室内空气质量认知度差异2488.5.1室内污染物的关注2488.5.2室内空气质量改善2507/338.6居民室内空气质量满意度关联分析2528.6.1不同性别、职业、年龄居民的室内空气满意度和关注度2528.6.2年龄、性别及职业对居民改善空气质量的投资意愿的影响2528.6.3家庭装修及室内活动对空气满意度的影响2538.6.4不同满意群体在建材选择和室内活动上的差异256第四章结论及展望2571.结论2571.1受访者情况 2571.2装修材料选择 2571.3吸烟情况 2571.4室内空气质量认知度 2581.5室内空气质量满意度 2582.展望259第一章引言20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使得发达国家不得不以牺牲生活质量、降低生活水准为代价,节制使用能源,此后室内空气质量 <IndoorAirQuality,IAQ)在西方国家开始受到重视。现代成年人 70%~80%的时间是在室内度过,老弱病残者在室内的时间更高,可达 90%以上,每天要吸入 10~13m3的空气。国外大量研究结果表明,室内空气污染会引起建筑综合症 <SickBuildingSyndrome,SBS),包括头痛、眼、鼻和喉部不适,干咳、皮肤干燥发痒、头晕恶心、注意力难以集中、对气味敏感等。这些症状的具体原因在研究中,大多数患者在离开建筑物不久症状即行缓解。与此相关的是建筑物关联症 <BuildingRelatedIllness,BRI),症状有咳嗽、胸部发紧、发烧寒颤和肌肉疼痛等。此类症状在临床上可以找到明确的原因,患者即使在离开建筑物后也需要较长时间才能恢复。于是,室内空气污染问题成为学者们关注的热点。随着SBS的日趋严重,室内空气污染才受到普遍重视,并对 IAQ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查研究。20世纪70年代以后,欧美一些发达国家就已对建筑材料释放的气体对室内空气的影响及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程度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丹麦、挪威、瑞典等国家发现人们出现的乏力、头痛、记忆力减退等症,与建8/33筑物中的有机挥发物有关,这些症状被称为建筑物综合症。据美国国家职业安全与卫生研究所 (NIOSH>统计,美国室内从业人员出现 SBS症状的比例已由1980年的 2%上升到目前的 35%~65%,显示出室内环境污染带来的巨大危害。室内空气污染指标按照形态可以分为气态污染物和颗粒物。室内空气污染指标按照来源划分为室内发生源和进入室内的大气污染物。室内空气污染有其自身的特点,对于不同的建筑物,这些特点又有各自的特殊性。影响因素主要是建筑物的结构和材料、通风换气状况、能源使用情况以及生活起居方式等。总体上讲,当室内与室外无相同污染源时,空气污染指标进入室内后浓度则大幅度衰减,而室内外有相同污染源时,室内浓度一般高于室外。20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室内污染物主要是燃煤产生的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90年代初期,因为室内吸烟、燃煤、烹调以及人体排放等有害气体对室内的污染,引发了室内空气换气机的销售热潮,但是因为室外空气污染的日益严重,这种初级处理不久就渐渐退潮了; 90年代末期以来,建材业高速发展,由建筑和装饰材料所造成的污染成为了室内污染的主要来源。尤其是空调的普遍使用要求建筑物密闭性要好,造成新风量不足,引发空气质量恶化。我国于2001年12月10日正式发布了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制定的《室内建筑装饰装修材料有害物质限量标准》,其中包括了人造板及其制品中甲醛释放限量的强制性国家标准。此外,由国家质监总局等制定的《室内空气质量评价标准》、《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也于 2002年1月1日正式发布和实施。这些规范和标准的实施,成为实现室内环境污染的控制的基本前提和根本保障。现已证明,室内环境污染除能引起 SBS症状外,还可能致癌、致畸、致突变。美国环保局(USEPA>现已将其列为除大气污染、工作间有毒化学品和水污染外的第四大环境污染,而室内环境污染的重点是室内空气污染。世界卫生组织(WHO>公布的《2002年世界卫生报告》中也将室内空气污染列为人类健康的十大威胁之一。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脚步日益加快,城市居民数量不断上升。在当前我9/33国的城市居民居住环境中,室内空气品质状况不容乐观,且因为家庭装修需求扩大、外部大气污染加重等原因,室内空气质量问题日益凸显。此外,居民普遍对室内空气污染的种类、来源、危害及防控方法缺乏认知,或了解不够深入。本次活动主办方旨在通过一次具有社会现实意义的大型公益调查,集中反映长江流域城市室内空气现状,为我国关注人居健康、实现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数据支持,推动健康人居发展机制的规范和完善,为业界提供新人居价值模板。同时,借此契机向社会宣传室内空气环境知识,大力提高全社会对室内空气环境的关注,引导公众采取更绿色更健康的生活方式,树立更健康的居住观、环保观。第二章调查说明和安排本次调查选择长江流域的 7座典型城市<南京、上海、杭州、苏州、武汉、成都、重庆)为主要调查区域 <见图1)。问卷收集主要采取网络调查、实地问卷、入户搜集三种方式。其中,网络调查主要选择包括互联网门户 <人民网、新浪、搜狐、腾讯、网易)、专业网络调查机构共同搜集;实地采样主要为城市CBD路演中随机取样的方式搜集;教授课题组入户采样同时访问户主,收集入户调查问卷。10/33图1长江沿岸城市示意图考虑到人群在室内停留时间最长的时段主要在家里,调查的建筑范围针对民居展开。调查人群涵盖各行各业各年龄层次,特别针对大家关注婴幼儿健康的需求,对这部分易感人群设计了问题。影响室内空气品质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三方面:第一,室内通风状况。出于节能的考虑,现代建筑物的密闭性大大提高,致使污染物容易在室内聚集。第二,建筑装修材料释放的污染物大量增加。由于人们对室内空间美化的需求越来越高,室内装修变得越来越普遍,大量人工合成的新型装饰装修材料涌入室内,这些材料释放的有害污染物严重地影响了室内空气质量。第三,人为活动的影响。如室内烹饪、吸烟、使用杀虫剂和清洁剂等,导致大量挥发性有机物(VOCs>及无机污染物释放。本次活动中问卷调查部分,主要针对这些原因展开问询。问卷由七个部分组成,包括建筑室内外环境的基本信息 <第1、7部分),户内建材、装饰装修材料信息 <第2、7部分),户内人为活动信息 <第3、5、7部分),对室内空气品质的认知信息 <第4部分),属于隐私的信息 <第6部分)除数据分析需求外,将严格保密。室内空气品质事关个人的健康,需要让普通大众充分认识到室内环境问题的重要性。在本次活动过程中,我们组织了专业的团队,对收到的问卷进行录入和数据分析,争取专业、科学地评述问卷答案。第三章调查问卷分析本次活动收集到了长江流域上海、南京、武汉、重庆四大经济协作区的 7座城市<上海、苏州、杭州、南京、武汉、重庆、成都)的问卷数据,同期还收到若干其他地区和城市的问卷数据,本报告只针对 7城市数据展开分析。11/33分析人员将各城市问卷分组,对各城市问卷先进行有效性筛选、然后录入整理。数据分析时,各分析组整体把握几个关键兴趣点,即污染物可能的释放源、污染物可能的释放过程、被访人群及儿童健康反应,对每个城市给出独立报告,最后对各城市的共性进行总结。调查问卷的分析分为几步:第一,筛除无效问卷。大量空白未回答问卷、问题回答前后多处矛盾问卷、填写明显不认真问卷等,视为无效。第二,建立问卷录入信息库<见图2)。使用Excel软件的多重功能,建立方便录入、同时方便后续统计处理的录入信息库,时间项、单选题、多选题等按照各自的特点和处理需求设定录入方法,编写录入库的使用说明书。第三,录入所有有效问卷。在“问卷编号”条目上,如果问卷上有印制的油墨编号则说明该问卷是路演问卷,在“问卷编号”条目上如实录入油墨编号;如果编号是手写的数字或没有编号,则说明问卷可能是入户问卷,用城市名缩写拼音<例南京为NJ)加上手写数字作为编号;没有编号的则用城市名缩写拼音<例南京为NJ)加上自行排序的序号作为编号。总之,需要保证每一问卷编号唯一。第四,建立问卷录入信息标准化处理库。为对问卷提供的信息进行统计,将问卷录入信息库中所有信息,依据各类型所表现的特点给定逻辑符号,设定转换统计方法,建立转换的问卷录入信息标准化处理库。图2问卷信息录入库局部示意图12/33第五,对各项标准化信息进行统计<见图3)。统计各问题项的总体数量和答案的相对比例,对该比例的意义进行分析。图3问卷信息标准化库局部示意图第六,编写统计分析报告。对各城市统计数据进行汇编和分析,对主要特征进行总结,对后续工作提出建议。以下先对各城市的统计信息进行展示和评价,再对七城市进行综合评价。13/331.上海<因数据较多未予以印刷展示,详参随附光盘)2.苏州<因数据较多未予以印刷展示,详参随附光盘)3.杭州<因数据较多未予以印刷展示,详参随附光盘)4.南京<因数据较多未予以印刷展示,详参随附光盘)5.武汉<因数据较多未予以印刷展示,详参随附光盘)6.重庆<因数据较多未予以印刷展示,详参随附光盘)7.成都<因数据较多未予以印刷展示,详参随附光盘)8.城市间综合分析8.1问卷总体情况本报告中问卷为 2018年8-9月通过在长江流域各市进行路演、入户调查以及通过门户网站进行问卷调查所采集的数据。问卷总量为 4785份,其中有效问卷4637份<纸质问卷2006份,网络问卷2648份),整体有效率 97%,基本上达到了问卷调研统计的要求。问卷总量 有效问卷 有效率/%4785 4637 97网络问卷 纸质问卷2648 200614/338.2基础信息比较8.2.1受访者性别图1七城市受访者性别比例分析:从图1可看出,重庆、成都、南京受访者中性别分布较为均衡,其余四城市的受访者多为女性。结论:整体而言,各城市受访者性别差异不大,男女分布比较均一。8.2.2受访者年龄图2七城市受访者年龄分布分析:南京的问卷中有相当一部分未填写此项信息。各个城市均显示一半以上受访者为35岁以下青年人,46岁以上中老年人只占很少部分。15/33结论:除南京外,其余城市 50%以上受访者为低于 35岁青年人,中老年人较少,而中老年人作为易感人群,对空气污染的健康危害抵抗较弱。结果显示调查问卷的覆盖面尚有缺陷,受益群体未能很好覆盖易感人群。8.2.3受访者职业情况图3七城市受访者职业状况注释:1私营企业主/企业合伙,2政府或事业单位中高层人员, 3政府或事业单位一般工作人员,4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5企业一般职业,6小商铺/饭店业主,7工人/蓝领/体力劳动者,8服务行业,9中高级专业人士,10兼职人员/自由职业者,11学生,12退休人员,13无业/失业,14家庭主妇,15其他分析:图3为七城市受访者职业状况,职业类别与问卷一致。各城市均显示,受访者多为“企业一般职员”,其次为“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 ”、“政府或事业单位一般工作人员”。而苏州问卷显示较多“未填写”此项信息。结论:各城市受访者职业分布相近。16/338.3装修材料情况比较8.3.1门及门套材质图4七城市调查住户对门及门套材质选择情况分析:重庆调查显示,极少选择“其它”一项,推测本问卷中所列材质选项完全包括了该地区家庭装修可能使用的材质。重庆、成都住户对“铝合金”的使用较其他城市要多,而对实木的选择较少。“人造板”、“塑钢”在各个城市使用情况相差不大。结论:整体而言,“实木”和“人造板”是所调查城市住户家装材料的首选,川渝地区对“铝合金”使用较多,“实木”较其他城市要少。17/338.3.2内墙涂料图5七城市调查住户对内墙涂料的选择分析:七城市比较而言,杭州对“水性涂料”使用最少,而对“其它涂料”使用最多,推测该地区家装涂料中可能有在此次问卷调查中未涉及到的其它涂料。其他六城市的情况显示,50%住户使用“水性涂料”或“有机溶剂型涂料”。结论:除杭州外,各城市整体差异不大。各个城市均显示约五分之一以上的住户使用了“其它涂料”。8.3.3地面材料图6七城市调查住户对地面材料的选择分析:川渝地区调查住户倾向于使用 “地砖”,地毯的使用极少。而其他城市显18/33示一半左右为“地板”,40%左右为“地砖”。结论:对住户地面装修的选择上,川渝地区与江浙地区有较为明显的差异。图7七城市铺地砖住户对地砖类型的选择分析:各城市间比较而言,重庆地区使用 “玻化砖”最多。“釉面砖”是所有城市调查住户中使用最多的地砖类型。结论:除重庆外,各城市整体差异不大。图8七城市铺地板住户对地板类型的选择分析:上海、苏州地区使用“实木”最多,且对“实木”“实木复合”的比例占到了70%以上。重庆、成都地区对“实木”的使用最少,而对“PVC”塑料地板使用最多。19/33结论:在地板选择上不同城市具有明显地区差异,但具体影响因素还需进一步分析。图9七城市铺地毯住户对地毯类型的选择分析:各城市间比较而言,杭州和武汉使用化纤地毯较多,而川渝及南京地区居民则倾向于使用纯毛地毯,麻毛地毯在各城市使用均不多。结论:由于调查中使用地毯的绝对样本量较少,故不能得出确切结论。8.3.4顶部装修情况图10七城市调查住户屋顶装修情况分析:整体上看,大部分居民倾向于局部吊顶。而相对于其他城市,重庆居民较少选择全部吊顶。20/33结论:顶部装修上,各城市间未发现显著差异。8.3.5家具材质图11七城市调查住户对家具材质的选择分析:从图11可以看出,七个城市居民在家具材质选择上差异不大,其中板木家具占最大比例,原木、人造板和实木家具比重相差不大。结论:家具材料选择上七个城市无明显差异。8.4吸烟情况比较21/33图12七城市吸烟人数比较图13七城市居民吸烟量比较分析:此次调查的七个城市的吸烟人数和吸烟量的百分比分布如图所示,各城市间的差异很小。在吸烟人数中,武汉市的不吸烟人数占比为 46.27%,其余六个城市的不吸烟人数占比均在 50-55%之间,1人及以上吸烟人数的家庭所占的比例在各城市的分布差异均在 5%的范围内。在吸烟量的比较中,各城市比例最高的均是小于5根/天,其中成都占比最小为 59.8%,杭州的占比最高为67.8%,其余城市均在60%以上。各城市的10~20根/天在吸烟量中所占的比例略有差异,比例最低的是上海市为8%,最高的是重庆市为15.3%。20根以上/天的吸烟量在各城市的差别不大。结论:通过以上分析可看出长江流域 7个城市的吸烟家庭所占的比例约在 40-50%之间,尽管城市间社会经济和控烟政策存在差异,但是调查结果显示 7个城市的吸烟人数和吸烟量的组成具有较强的相似性。8.5室内空气质量认知度差异8.5.1室内污染物的关注22/33图14七城市日常关注的室内污染物比较图15东西部城市居民对污染物的关注分析:7个调查城市居民对影响室内空气品质的物质的关注如图所示,各种物质所占的比例在各个城市的分布都非常接近。关注比例高的物质分别是灰尘、甲醛、霉菌、螨虫、香烟和空调。从地域分布上,重庆和成都两个西部城市与上海、苏州、南京和杭州四个东部沿海城市的居民所关注的物质略有差异。西部城市居民对灰尘和烟的关注度要高,而东部四个城市对甲醛、苯系物和螨虫等化学性污染物的关注高于成都和重庆两地居民,这种差异可能是两个地区的气候和教育文化的差异所导致的。23/33结论:7个城市居民对室内的灰尘、甲醛、霉菌、螨虫、香烟和空调的关注度高,城市间的差异不大。按照地理位置划分后,西部和东部关注的物质比例略有差异,主要表现在西部城市更关注灰尘和烟,而东部城市更关注甲醛等化学性污染物。8.5.2室内空气质量改善图16七城市室内空气改善措施比较分析:7个城市居民采取的改善空气质量的措施如图所示,每个城市中各措施所占的比例和分布大致相同,城市间的差异较小。调查城市中比例占前几位的措施有:开窗、摆放植物、开空调、使用空气清新剂和使用排气扇。城市间比较特殊的是上海市,上海市是开窗所占比例最小的,在所有调查用户中有82.1%的选择了开窗,而其他 6所城市该比例都达到了 90%左右。上海市摆放植物的比例也要低于其他城市,但是使用空气净化装置的家庭所占的比例却要高于其他6所城市,原因可能与上海市民的收入水平较高有关。结论:开窗、摆放植物、开空调、使用空气清新剂和使用排气扇是 7个调查城市普遍采用的改善室内空气质量的措施。城市间的差异很小,除上海市的居民在开窗、摆放植物和使用空气净化装置与其他城市略有差异。24/33图17七城市居民对改善室内空气品质的意愿图18七城市居民用于改善室内空气的花费分析:7个城市居民对室内空气质量的改善意愿如图17和图18所示,除杭州和苏州外其他城市均有80%以上的受访居民表示愿意改善空气。90%的居民愿意投入改善空气的费用在500元/平方M以下,其中10元/平方M所占的比例约40%左右。按照7个城市的GDP收入和地域分布来分类,改善花费均不呈现一定的规律。原因可能是受访者填写愿意投入改善花费时,更多考虑的是最大能承受的额度,而非实际支付意愿。另外部分受访者填写问卷时将花费的单位元/平方M和元混淆。结论:7个城市居民在对室内空气质量的改善意愿方面没有明显差异。大部分人均表示愿意改善,其中70%左右的人愿意支付50元/平方M以下的花费。25/338.6居民室内空气质量满意度关联分析8.6.1不同性别、职业、年龄居民的室内空气满意度和关注度表1居民室内空气满意度和关注度的影响因素及显著性城市室内空气满意度室内空气关注度性别年龄职业性别年龄职业成都0.4620.1160.9820.2310.0560.001重庆0.0170.0410.0000.5450.0030.016武汉0.1990.7330.0020.8020.0000.000南京0.0940.1830.5660.7890.0010.013苏州0.9520.2140.1100.8720.0000.000上海0.7690.4510.0150.8610.0530.068杭州0.0050.3600.0570.2160.0040.006注:不同因素对满意度和关注度的影响采用t检验<正态样本)或Kruskal-wallis检验<非正态样本)进行分析,本表中给出给出检验P值,P<0.05为显著影响。从表1可以看出,在七个城市中,年龄和职业对室内空气关注度均有显著影响,性别则与关注度联系不大。在所调查大部分城市中,以上三项因素对室内空气满意度均无显著影响,而重庆在三项因素上均表现出显著影响,武汉、上海和杭州的居民室内空气满意度则受职业或性别的影响。对七个城市的关注度图形分析均显示,小于25岁的年轻人对室内空气质量的关注度最低,而25-40岁和40岁以上的人群关注度较高。职业上,“高收入人群”对室内空气品质关注度普遍较高,“中收入人群”对室内空气品质有不同程度关注,而“低收入人群”“学生”则表示相对较低的关注度。总体上,对室内空气质量的关注程度具有随年龄增长和收入增加而升高的趋势。8.6.2年龄、性别及职业对居民改善空气质量的投资意愿的影响表2性别、年龄、职业对消费意愿的影响对消费意愿的P值城市性别年龄职业<未分职业<分类)类)成都0.4080.3210.1080.01126/33重庆0.4940.0390.0030.003武汉0.3590.3040.3870.076南京0.2520.4720.5450.687苏州0.0000.1940.5890.388上海0.5580.6610.0180.029杭州0.0280.5470.7020.532注:剔除异常值后,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进行分析,本表中给出给出检验P值,P<0.05为显著影响。从表2可见,性别和年龄对消费意愿的影响不明显,仅在重庆、苏州和杭州具有显著影响。而职业对消费意愿的影响较为普遍,按收入进行分类后,一些城市的相关性变得明显,而另一些则消失,这是受职业分类的主观性影响。从重庆、上海的调查上看,高收入人群消费意愿明显高于中、低收入人群,但所有受访者支付意愿均集中在 10~50元/平方M的范围内,说明市民在室内空气品质上投入意愿较低 。8.6.3家庭装修及室内活动对空气满意度的影响表3家装材料和建筑条件与室内空气满意度的相关性城市房龄室外空气所在墙面涂吊顶方满意度层数料式成都相关0.1270.6790.0360.0400.102系数P0.0040.0000.4540.3660.020重庆相关系数0.0970.605-0.0720.1270.141P0.0480.0000.1400.0100.004武汉相关系数0.2230.5860.0310.1080.058P0.3540.0000.3690.0020.089南京相关-0.0300.5920.0130.1240.053系数P0.7210.0000.7730.0060.235苏州相关系数0.0420.350-0.0250.0890.089P0.2760.0000.5230.0200.020上海相关0.1120.634-0.0530.0310.00627/33系数P0.0010.0000.1220.3680.858相关杭州0.0270.6230.0310.0720.107系数P0.5450.0000.4970.1100.017注:不同因素与室内空气满意度的相关性采用Person检验<正态样本)或Sperman检验<非正态样本)进行分析,本表中给出给出检验P值,P<0.05为显著相关。由表3可见,七个城市中室外满意度与室内满意度均具有很强的一致性 ,室外满意度高,则室内满意度也高,这可能说明城市居民区室外环境受室内环境影响较强。而所在层数与室内空气满意度则不存在任何相关性 。房龄对室内空气满意度的影响在成都、重庆和上海显著,在其他城市则无关联。墙面涂料和吊顶方式在一些城市与满意度具有显著相关,具体分析将在下一小节给出。表4室内活动与室内空气满意度的相关性城市燃气燃气使用清新剂使杀虫剂使清洁垃圾处理吸烟量类型频次用频次用频次频次频次相关成都系数0.0130.0970.0190.0410.0860.074-0.096P0.780.0310.6740.3570.0520.0950.143相关重庆系数0.126-0.0190.1240.1160.0910.048-0.047P0.0130.7010.0110.0180.0650.3340.471相关武汉系数0.025-0.0280.1260.1190.089-0.0390.054P0.4750.4240.0180.0110.010.2610.277相关南京系数-0.0060.014-0.0470.0750.0930.080.061P0.90.7560.4330.2030.0410.0830.365相关苏州系数-0.037-0.0220.170.120.0950.0770.029P0.3620.56700.0020.0140.050.631相关上海系数-0.0050.0410.0280.0210.0780.0140.122P0.8830.2670.4270.5440.0250.6870.00928/33相关杭州系数0.0520.080.084-0.0220.0380.0870.155P0.2970.2290.0760.6290.4920.0590.025注:不同因素与室内空气满意度的相关性采用 Person检验<正态样本)或 Sperman检验<非正态样本)进行分析,本表中给出给出检验 P值,P<0.05为显著相关。清新剂和杀虫剂的使用频次中不包含 “从不使用”选项。由表4可见,燃气类型和频次,垃圾处理频次和吸烟量仅在个别城市与室内空气满意度相关,可认为其间不存在相关关系。清新剂和杀虫剂使用频次在重庆、武汉和苏州具有相关性,具体体现在杀虫剂和清新剂使用越多,室内空气满意度越好,而其他城市则无此现象。由于杀虫剂和清洁剂使用调查中,从不使用和一周以上使用一次的居民比重接近 80%,故清新剂和杀虫剂使用与室内空气满意度的关系可能受小样本量,所以不能得出明确的结论。除杭州以外,清洁频次与室内空气满意度具有普遍的相关性 ,清洁频次越高,对室内空气的满意度越高。8.6.4不同满意群体在建材选择和室内活动上的差异将居民对室内空气满意度分为满意、一般和不满意三个样本,三个样本之间的差异利用非参数方法 Kruskal-Wallis比较。表5不同满意度群体 在建材选择和室内活动上的差异分析影响门及门内墙涂顶部装家具材清新剂杀虫剂因素套材料料修质使用频次使用频次成都0.7590.7230.0970.0030.9480.225重庆0.6160.0190.0090.4360.1430.001武汉0.7960.0010.3380.1940.1030.091南京0.1800.0220.2010.0000.5220.631苏州0.0740.0600.0680.0000.1650.136上海0.7660.1330.8140.0070.6500.421杭州0.8790.2020.0120.0760.1780.141注:给出Kruskal-Wallis检验P值,P<0.05为显著影响。清洁剂和杀虫剂的使用频次的样本除去了从不使用的人群。29/33表5具体分析了三个满意度群体在建材和室内活动上的差异。可以看到,门及门套材料在三个群体中均无显著差异。而在重庆、武汉、南京乃至苏州,不同满意度群体在内墙涂料的选择上具有显著差异,这与上一小节分析结果相同。从这四个城市的情况来看,满意人群中有相对较高比例选择水性涂料,但由于40%左右的人群不清楚内墙涂料的材质,故这种差异并不能说明问题。在上一小节中,吊顶方式与满意度在四个城市中存在相关性,但本小节中经过样本合并,仅重庆和杭州存在这样的差异性,说明此种差异性很可能受到“非常满意”和“极不满意”两个小样的干扰。同样的,不同满意度人群的清新剂和杀虫剂频次差异在绝大部分城市中也不明显。在家具材料的选择上,除重庆和武汉外,各城市不同满意度群体均有显著差异。“不满意”人群选择人造板家具的比例要高于“满意”和“一般”人群,而“满意”人群选择原木家具的比重较其他两类人群高。这可能指示原木家具和人造板家具对室内空气质量影响的差异。第四章结论及展望1.结论由上述的问卷分析结果及统计分析结果,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31790-2025茄科作物重要类病毒检测鉴定方法
- GB/T 45553-2025柞蚕遗传资源调查技术规范
- 行政管理学科复习常见试题及答案
- 饭店火灾应急疏散预案(3篇)
- 2025年软考携手共进的试题及答案
- 软件测试工具的使用技巧试题及答案
- 2025网络环境下的管理变革试题及答案
- 计算机网络原理试题及答案
- 高考数学模考准备的要点2024试题及答案
- 法学概论学习中的常见挑战及解决方案试题及答案
- 公共组织绩效评估-形考任务三(占10%)-国开(ZJ)-参考资料
- 《非处方药品市场推广策略》课件
- 2025年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中考英语二模试卷
- 输血法律法规知识培训课件
- 环卫工人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2024螺旋锥体挤土压灌桩技术标准
- 部编本语文四年级全册各单元教材解读
- 人工流产患者术后护理
- 电子生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 (完整版)总局关于发布医疗器械分类目录的公告(2017年第104号)新版本医疗器械分类目录2018版
- 房屋建筑工程竣工验收技术资料统一用表(2024 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