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考透镜型方法进阶题型一凸透镜、凹镜基本质专1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凸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B.凸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C.矫近视眼的眼镜镜片是凸透镜D.矫远视眼的眼镜镜片是凹透镜【案A专2:一束光过透镜的光路如图所示,哪幅图是正确()【案A专张奶家的堆屋是用塑料薄膜作屋顶的,如图所示。一个雨过天晴的正午,这个柴屋里的柴草突然着火了,小明和村里的人们一起及时赶到,迅速将火扑灭可谁是纵火犯呢?小明决定当一次侦探分了事故现场后一拍脑门说道“原来是它们”小明所说“它们”包括①阳光积。②的形状相当于凸透镜【案水
凸镜
题型三条特光线专3请画出图中条入射光线对应的出射光线。【答案】专4如图所示,请画出两条光线经过凹透镜后的折射光线。【答案】专5在图,完成线从左边射向凸透镜折射后,再射向凹透镜折射后的光路。【答案】
专6如图是源S发出的一条经平镜反射后的反射光线,反射光线经过了凸透镜焦点F。请作出OA的射光线和经凸透镜折射后的折射光线。【答案】题型透镜成规律应用:专7
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实验前,测量凸透镜的焦距,如图甲所示,让一束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说明凸透镜对光________作,该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_cm;(2)实验中光具座的量程为100,现有焦距为10、25cm的两块凸透镜,应
该选择焦距为_______cm的透镜进行实验;(3)在光具座上正确放置实验器材如图乙所示,调整器材的高度,、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_________,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该实验在光线较____(选填暗”或“亮”的环境中进行更便于观察;(5)首先点燃蜡烛,将蜡烛放在较远处,仔细调整光屏的位置,使烛焰在光屏上________的实像,记录像的大小和正倒,读________和;(6)调节各元件位置如图乙所示,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倒立______(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像,生活中________(选“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制的;(7)保持透镜位置不变,将点燃的蜡烛移至光具座15cm刻度处,为了能使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要向___(选左动光屏时的像比刚才的___(选大;
(8)若将蜡烛与光屏的位置互换,光屏___(填“能”或“不能看到清晰的像,原因是_____________,此成像情况符___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的原理。(9)保持透镜位置不变,将点燃的蜡烛移至光具座45cm刻度处,移动光屏。光屏上始终未能出现清晰的像但光屏一通过透镜看到了一个清晰的像则该像是_____(选“大小的_选实虚像一实验现象可以说_选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的像特点。(10)把视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为视眼镜对光________作用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为了在光屏上新得到清晰的烛焰像不改变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应将光屏_______(选“远离”或“靠近)凸透镜。(11)当烛燃烧逐渐变短时使像还能成在光屏的中央______(选适当调节光屏的位置,也可将凸透镜_____(填“上”或“下”移;(12)按求进行观察和测量,并将观测情况记录在下表中:①根据上表信息,当物距为cm时成倒立________实像,当物距为15cm时,像距是____cm;②对比次验数据可以出凸透镜成实像时物______像________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③实验过程中观到随着蜡烛置的变化的变化有两个转折点分表中数据你认为这两个转折点的位置在何处?它们分别是像的哪种变化过程的转折点?【案(1)会聚10.0(2)10(3)烛焰同一高度;使像成在屏中央
(4)暗(5)清晰物距:像距(6)缩小照相机(7)左;(8)能;射光路可逆;投影仪(9)放大虚;放大镜(10)发;远离;(11)上下(12)①小30②变小;变大一倍焦距=v=f=10.0cm)是实像和虚像的转折点;二倍焦距处(u=v=2f=20是放大和缩小像的转折点(13)仍成像;一倍焦距处u=v.0cm)实像和虚像的转折点;二倍焦距(=v=2f=20cm)是大和缩小像的转折点专8:机扫描二维码相当于给二维码照了一张照片图是手机扫描物品上的二维码,登录网址、查看物品相关信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二维码位于摄像头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B物体上的二维码是光源;C.维码位于摄像头的二倍焦距以外;D.二码超出手机上设定的方框时,物品不动,把手机靠近物品【答案C专9:明在用可变焦的光学照相机(一种镜头焦距大小可根据需要发生改变的光学照相机)给小兰拍了一张半身照之后,保持相机和小兰的位置不变,又给小兰拍了一张全身照。关于这个过程对相机的调节,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焦距变大,像距也变大;C.焦变大,像距小;【答案B
焦变小,像距也变小;焦变小,像距变大
专10:大山同学探究凸透镜成像的验,当他把烛焰移到距透镜3的方时,在光屏上观察到倒立缩小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不可能的是()A.B.10cmC.D20cm【答案D专11图示探凸透镜成像规律的验中蜡烛和凸透镜之间的距离为26cm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透的焦距可以是;B.持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变用焦距更小的凸透镜移动凸透镜可以在光屏上再次出现清晰的像;C.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只将蜡烛和光屏互换,可以在光屏上得到清晰放大的像;D.将烛离凸透镜时,为了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远离凸透镜【答案BC。专12:小同学利用爷爷不用了的老眼镜的一片镜片做凸透镜成像实验,肯定不能得到()A.大实像
B.立的虚像
.倒立的实像
D.放大的虚像【答案B专13:明和小红做“探究凸透镜成像律”的实验。(1)利用太阳光测量凸透镜的距时,小明将一把木质刻度尺的一端支于水平地面上,观察尺在地面上形成的影子不断调节刻度尺使其在地面的影________这时尺的方向就与太阳光的方向平行明持不动红将光屏和凸透境按照图甲所示均垂直于刻度尺摆放,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该凸透镜的焦距________cm;(2)将此凸透镜、点燃的蜡烛光屏置于光具座上如图乙所示的位罝时,光屏上呈现烛焰的到立、________的实;保持图乙中蜡烛和光屏的位罝不变,将凸透镜移到光具座上刻线处,光屏上能再次呈现蜡烛清晰的像。【答案】(1)短10.0)缩小35cm
专14:透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将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线处不动,移动蜡烛和光屏至如图所示位置时,光屏上承接到清晰的像。(1)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cm。(2)将远视眼镜镜放在蜡和透镜之间适当位置,此时应将光屏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才能再次承接到清晰的像。(3)取走镜片,将移一段距离后,应将光屏移______(填序号)范围内才能承接到清晰的像。A.50~65cm
B.65~80cmC.80~95(4)将蜡烛移到37cm刻线,观察到的像______选填“倒立”或“正立”)的。【答案(1)15.0(2))B(4)立专15:(2016京34题3分实桌上有高度不同的发光物体和B焦距分别为5、10的凸镜两个,刻度尺、光具座和光屏各一个。小华选用这些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实像时,像的高度与物体的高度是否有关”。小华的主要实验步骤如下:①将焦距为10cm的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中央,将发光物体A和光分别放在凸透镜两侧。调节发光物体A、凸透镜和光屏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在同一高度。②用刻度尺测出发光物体A的高度,并记录在表格中。③将发光物体A放光具座上距透镜30cm处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得到发光物体A清的像,用刻度尺测量像的高度,并记录在表格中。④将发光物体A放光具座上距透镜20cm处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得到发光物体A清的像,用刻度尺测量像的高度,并记录在表格中。根据以上叙述,回答下列问题:根据以上叙述,回答下列问题:(1)小华的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请你针对小华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写出改正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改变了物距,而未改变体高度保证物距不变的情况下,分别将发光物体发光物体放在具座上距凸透镜30cm处比较像的高度
题型眼镜和镜:专16:图为小红看远处物体时,眼球像情况的示意图。由图可知,小红_______(选填“近视眼”或“远视眼”),为了能正常学习和生活,需要佩(填“凸透镜”或“凹透镜”)。【答案】近视眼凹镜专17:代生活,智能手机给人们带来了许多便利,但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容易导致视力下降。图中关于近视眼及其矫正的原理图正确的是()A.甲丙B.甲和丁C.乙丙D.乙丁【答案】专18:进入老年后,眼睛睫状体对晶体的调节能力减弱,太远、太近的物体都看清楚。近视远视一体眼镜(双光镜)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戴上这种眼镜,透过下半部分可看清书上文字,透过上半部分镜片可以看清远处景物。由此可知,近视远视一体眼镜下半分是______透镜,上半部分镜片光具_____选填“会聚”或“发散”)作用。【答案】凸发:题型显微镜望远:专题19:微镜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复发性流产护理
- 2025年内燃机电点火起动装置相关电工器材项目合作计划书
- 2025年微波器件及电路项目发展计划
- 健康饮食产业园项目投资计划书(范文参考)
- 2025年超高速加工中心项目合作计划书
- xx河流排水防涝设施建设项目商业计划书(范文模板)
- 五年级小学健康教育课教案
- 2025年年人脸识别合作协议书
- 污水处理工程施工方案
- 常用中药的分类
- ISO∕IEC 27014-2020 信息安全、网络安全与隐私保护-信息安全治理(中文版-雷泽佳译2024)
- 蓄滞洪区设计规范(2021年版)-标准全文
- 生态保护修复成效评估技术指南(试行)(HJ 1272-2022)
- (正式版)JBT 9634-2024 汽轮机冷油器(管式)尺寸系列和技术规范
- 2024年高级政工师理论知识考试题库(浓缩500题)
- 20KV及以下配电网工程建设预算编制与计算规定
- 商场保洁服务方案
- 好好接话:会说话是优势会接话才是本事
- 水稻覆膜移栽技术
- 2023年中国邮轮游船游艇行业发展报告
- 麻醉机器与设备的操作与维护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