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北京市丰台区高二(上)期末历史试卷_第1页
2022-2023学年北京市丰台区高二(上)期末历史试卷_第2页
2022-2023学年北京市丰台区高二(上)期末历史试卷_第3页
2022-2023学年北京市丰台区高二(上)期末历史试卷_第4页
2022-2023学年北京市丰台区高二(上)期末历史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11页2022-2023学年北京市丰台区高二(上)期末历史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15.0分)1.下图是一位同学整理的有关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状况示意图(部分),图中①②处最可能填写的是(

)A.铁犁牛耕、家庭劳作 B.采集经济、封建农业

C.集体劳作、自然经济 D.集体劳作、铁犁牛耕2.秦汉时期,商品买卖双方有争讼时,市场管理者“以券书(契券)从事,毋(没有)券书,勿听”,这表明秦汉时期(

)A.商人守法经营,政治地位不断提高 B.商品交易管理混乱,商业冲突不断

C.国家对商业采取宽松的管理政策 D.官府注重通过契约规范市场行为3.下表中各朝代与其对外交往史实相符的是(

)朝代史实A秦汉打通了陆海两个通道,海路从合浦郡徐闻县出发,最远可以航行到波斯湾一带B魏晋南北朝海路已初步形成东、西两条航线,东线通向朝鲜半岛和日本,西线通向印度洋C隋唐与西域商路畅通,与大食国接触,包括造纸术在内的中国技术传到了阿拉伯地区D元明清恢复了由广州出发经越南到阿拉伯的旧路,开辟了由明州到日本和朝鲜半岛的航路A.A B.B C.C D.D4.某校史学社的同学开展关于“中国古代科举主题词云图”大赛,整理出了如下词条。下列词条均与科举考试有关的是(

)A.九品中正、京解之才、屡试不第 B.连中三元、金榜题名、天子门生

C.一举成名、以法为教、朱衣使者 D.金榜题名、台谏合一、及第成名5.普免指中央政府在一定时期内免除全国田赋。普免制度在康熙朝逐步形成,蠲(免除)赋养民、民足国富成为此后清帝秉持的治国理念。关于普免制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先决条件是国家财政储备充裕

②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松弛③是国家给予民众的普惠性补偿

​​​​​​​④有助于改善民生、强化国家认同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6.1894年冬,康有为撰写《书余莲珊<尊小学斋集>后》一文,文中表明了他主动向当时江南颇具社会地位和声望的新兴绅商群体接近、迎合的意向,意图取得其经济和政治支持,此举被学界认为是康有为为拉近双方关系而抛出的“投名状”。这表明当时(

)A.维新派社会基础薄弱 B.维新思潮成为了社会潮流

C.康有为等人急于求成 D.维新派缺乏政治斗争经验7.1941年7月,晋冀鲁豫边区召开临时参议会第一次会议,133名参议员出席,其中共产党员46名,占三分之一。11月,陕甘宁边区第二届参议会召开第一次会议,9名常驻议员中有3名共产党员,会议选出的边区政府18名委员中有7名共产党员,略超过三分之一。这些做法(

)A.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B.推动了根据地的民主运动和政权建设

C.弱化了中国共产党对边区政府的领导 D.表明各根据地均建立了“三三制”政权8.下表为中法建交历程简表,从中可以得出(

)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中国坚决支持越南人民抗法战争,更迫于美国政府的压力,法国政府拒绝承认新中国1957年5月曾两度担任法国总理的富尔及其夫人应中国人民外交学会的邀请,在长达一个月的时间里对中国进行了广泛考察1963年12月中法建交谈判1964年初美国国务院给法国政府递交照会,强烈反对法国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1964年1月中法两国政府宣布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A.美国对中国的孤立政策遭遇挫折 B.中国改革开放综合国力逐步增强

C.中法两国已摒弃意识形态的差异 D.中国逐步实现外交上的独立自主9.公元前4世纪,雅典城市和乡村合计约1000平方英里的面积,拥有公民权的人口约4万人,属于“面对面”国家——在这种国家,几乎每个公民都有机会参与国家事务。这表明古代雅典(

)A.人人皆能参与政权的管理 B.封建制度的高度发达

C.杜绝了权力的滥用和误用 D.实行典型的直接民主10.16世纪末17世纪初,墨西哥的一些印第安人、黑人、穷人也能穿上中国丝绸做的衣服,甚至制成了流行至今、融合中国纺织品艺术风格的墨西哥民族服装。形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

)A.马尼拉大帆船贸易的发展 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C.欧洲贸易中心的逐渐转移 D.机器大生产和工厂制度形成11.法国的文官制度强调公务员所作所为必须对上级负责,以奉命行事为常规,办事需审批,程序繁杂,文书汗牛充栋,被称为“文书政治”。据此可知,法国文官制度(

)A.队伍不断壮大 B.体现浓厚的官僚色彩

C.管理体系混乱 D.文官干政的趋势加快12.下表内容为学者丁建弘关于1871年德意志帝国联邦制的描述,其体现出的德意志帝国联邦制的特点是(

)1.新帝国形式上作为一个联邦组织起来,各邦表面上并未失去各自的原有地位,但统治权属于普鲁士控制的帝国政府,而不属于各邦。2.陆军、海军、外交事务、关税和银行立法、间接税、货币、民法、刑法、邮电等都掌握在帝国政府手中。3.保留在各邦手中的是包括警察、部分司法、直接税、宗教和教育在内的邦内行政事务。4.联邦的主席职位属于普鲁士国王,普鲁士国王享有德意志皇帝的尊称。①实行较为松散的联邦制度

②帝国政府拥有巨大权力③普鲁士在帝国内地位突出

④各邦保留了一定的权力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13.下图为1950—2010年巴西、德国、印度、日本四国城市化进程图,结合所学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①二战后各国城市化的步伐放缓

②巴西城市化起点较低,发展快③经济发展水平影响城市化进程

④四国城市化的水平发展不平衡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4.一个世纪以前,工业革命将大批劳动力吸引到大机器和能源所在地——工厂里面。今天,相反的趋势在进行当中,现代通讯革命允许人们在任何地方创造思想和处理信息。带来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电影电视艺术的不断发展 B.无线电技术的发明和应用

C.电子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发明和发展 D.内燃机车和现代交通工具的发明应用15.下列选项中,史实与结论相符的是(

)史实结论A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黄帝内经》中指出“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体现注重颐养生命、未病先防的中医学思想B明朝时,原产美洲的玉米、甘薯等农作物通过不同途径引入中国中国与美洲建立了直接的商业联系C1923年,瑞典工程师发明第一台压缩式电冰箱,由此生产出家用电冰箱,主要用于食物保鲜食品保鲜技术已完全实现智能化D二战后,支撑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三大支柱建立清除了贸易壁垒,冲击了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A.A B.B C.C D.D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0.0分)16.阅读材料,完成题目。小黄册明朝政府于洪武十四年(1381年)在全国推广赋役黄册之前,曾于洪武三年(1370年)在南方部分地区试行小黄册之法。相对而言,小黄册研究一直处于资料极度稀缺的状态。截至目前,学界对相关资料的发现只有三次。第一次1962年,

在《永乐大典》引《吴兴续志》中发现了湖州府“小黄册图之法”。这是传世史籍中确切记载明朝曾于洪武三年在部分地区试行小黄册之法的首次发现。第二次1973年,首次在《汉书》残本纸背发现了洪武三年浙江处州府青田县攒造小黄册原件。第三次2015年,小黄册原件再次发现。与第二次《汉书》纸背登载形式相同、内容相关,同属洪武三年小黄册原件文献。部分内容节选如下:奉/处州府旨(指)挥为税粮黄册事。仰将本都有田人户,每一百家分为十甲,内选田粮丁力近上之家十名,定为里长,每一年挨次一名承当,十年周而复始。

……

​​​​​​​置立小黄册一本,开写各户田粮数目,令当该里长收受,相沿交割,催办钱粮。——摘编自宋坤、张恒《明洪武三年处州府小黄册的发现及意义》依据材料,阐释明洪武三年处州府小黄册原件发现的史料价值。17.阅读材料,完成题目。粮食储备与粮食安全材料一

农业仓库是一种起源于西方国家的现代农业金融制度,于20世纪20年代传入中国。1933年,南京国民政府通过“各县必须要有由农民银行设立的农业仓库”的决议,大力推行新型农仓建设,这是中国粮食储备历史上第一次提出利用信货资金建设仓储设施。这种新式农仓的推行,改变了过去由中央或地方政府出资建仓进行管理的规定,鼓励银行金融机构经营管理,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当时的农民、中国、新华等银行均在各地设立了仓库。农业仓库还具有加工、包装、农产运销等业务,可起到活跃农村之效。为指导各地农仓建设,国民政府陆续颁布《农仓法》《农仓业法》等法规,确立了农业仓库的法律地位。农仓也从局限于储藏粮食,扩展到辅助农业生产的功能,加之金融资本的进入使得新农仓在当时获得了较快发展。一定时期内,全国仓储容量大幅增加,对保障粮食供应发挥了作用。然而,农业仓库毕竟属于新生事物,无现成经验可借鉴,在推广过程中出现政府财力匮乏、经营思路单一、农户受益不大缺乏热情、仓储农产品不足、存储设备简陋粮食发霉、不能有效防虫、交通运输障碍等问题,于1937年最终陷入低谷。

——摘编自白丽萍《民国时期关于“农业仓库”的研究和讨论》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处于积贫积弱状态,粮食安全问题突出。为稳定民心,恢复生产发展经济,政府着手恢复建设农业基础设施和粮食储备设施,出台一系列政策。基本上形成了以甲字粮(国家统一管理的特种粮食储备,主要用于应对重大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费用由国家财政负担,动用权属国务院)、战备粮、周转粮、农村集体储备粮四部分为主的粮食储备体系。1978年以来,农民生产积极性得到激发,粮食产量逐年增长,粮食价格稳中有降,农民甚至出现“卖粮难”现象。为此,国务院决定建立国家专项储备粮制度,投入大量资金建设粮库,完善配备先进的储粮设备。从2000年开始,分别设立国家粮食局和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由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对中央储备粮进行垂直管理。逐步建立起以中央储备为核心,地方储备为支柱,社会储备为基础,多层次、全社会的储备体系。——摘编自金梅、刘洋等《粮食安全与粮食储备制度的发展演变》(1)依据材料一,评价南京国民政府的农仓建设。(2)依据材料二,概括新中国粮食储备制度的特点,结合所学分析其影响。18.阅读材料,完成题目。经济视角下的英国封建主义英国封建主义由封土、封臣、骑士和城堡等一系列历史要素构成,英国真正形成封建社会是自1066年诺曼征服一直持续到1166年。自诺曼征服开始,大量土地落入国王之手。征服者威廉为了获得大小贵族提供的军事服役,将土地分给其亲属、最信任的朋友、盟友及手下。这种封土和骑士役本质上属于封君封臣之间某种经济利益交换,是封建主义的经济基础,反映出经济特征的封建权利和义务逐渐被习惯化和法规化。自12世纪中后期开始,封建主义进入新阶段。盾牌钱的出现、《买地法令》的颁行等,都是此时令人瞩目的现象。前者以货币支付来取代骑士役,表明封建人身依附关系被货币经济关系削弱,后者将封土变成可以相对自由买卖的土地,证明封建土地关系被市场经济关系削弱。货币支付在封建关系中渐成主导性形式,作为封建关系基石之一的封土进入土地市场使得这一时期封建主义的经济特征愈发凸显。14、15世纪,英国各地许多贵族家庭都有数量不一的依附者,依附者为领主服役,领主为依附者提供保护及生活必需品。这一时期,用于实现交换的工具和手段不再是封土,而是以货币来支付报酬。——摘编自黄春高《11—15世纪英国封建主义演变的经济逻辑》依据上述材料,对11—15世纪经济视角下的英国封建主义的演变划分阶段,并概括每阶段的特点。19.阅读材料,完成题目。福特生产流水线世界上第一条汽车装配流水线诞生在福特汽车公司。1903年,福特与人合伙创办福特汽车公司。1908年,福特公司推出一种最新型的T型车,因价格低,引起一般工薪阶层、农民家庭的关注。福特意识到,产品要价廉,质量要可靠,必须采取流水作业法大量生产。1913年,福特汽车公司首先使用大规模流水线生产方式。1914年,福特安装了第一条自动传送带,也是工业企业第一条自动线。其生产方式是在实行产品标准化的基础上,利用高速传送装置,把生产过程组成流水作业线。一战后,全球汽车有一半是T型车。性价比高的T型车把汽车从富人们的娱乐工具中独立出来,也改善了人们行路难的问题。1925年,福特公司每10秒就生产组装一辆车,生产效率提高4488倍。到1927年止,T型车共生产出1500多万辆,创下了前所未有的奇迹。神奇的流水线,从汽车工业推而广之,改变了整个世界。这种劳动组织和生产管理办法不仅开创了科学管理的新时代,而且把工人变成了“快马加鞭”式的新制度的受害者。工作变得单调乏味,对技能的要求越来越低,《福布斯》杂志载文说,持续运作的传送带,使下班的男女工人疲惫不堪,常常瘫倒在公共汽车或街道上。——摘编自尹淑凡《汽车大王和神奇的流水线》依据材料,谈谈你对福特生产流水线的认识。三、开放性试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2.0分)20.阅读材料,完成题目。近现代国际法的发展材料一

格劳秀斯生活在早期资产阶级革命胜利的荷兰,经历了1618—1648年之间的战争。战争的残酷促使格劳秀斯逐渐关注怎样用非暴力的法律约束规范国家战争。他提出:国家主权不受他人干涉,不受法律支配和外来意志影响。国际法是支配国与国交往的法律,是维护各个国家共同利益和权利的法律,国家主权是国际法存在的前提。在实际国际政治变动中,国家应受到国际社会制度及法规的限制约束,国家之间的争端应通过和平方式解决,当不能通过和平方式解决时,必须在国际法基本原则下努力协调,尽量避免战争。——摘编自吴建每《格劳秀斯国际法思想概述》材料二

近现代国际法(重要条约、公约)序号时间主要参与国及国际会议名称法律及组织名称①1625年—《战争与和平法》②1648年“三十年战争”参战各国威斯特伐利亚公会《威斯特伐利亚和约》③1815年欧洲国家维也纳会议《维也纳和约》④1864年欧洲16个国家日内瓦会议《红十字公约》⑤1919年英、法、美等27国巴黎和会《国际联盟盟约》国际联盟⑥1928年法、美、印、日、澳、南非等15国巴黎会议《非战公约》⑦1945年中、美、英、苏等50个国家旧金山会议《联合国宪章》联合国⑧1982年168个国家或组织第三次联合国海洋法会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摘编自刘德斌主编《国际关系史》(1)结合所学,评析材料一中格劳秀斯的思想主张。(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近现代国际法的发展演变趋势。从序号②—⑧中任选一项,对该法律或组织进行具体阐释。(要求:联系背景,结合内容,分析作用)

答案和解析1.【答案】D【解析】根据图示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早期农业生产工具简陋,劳动效率低下,采用集体耕作的方式进行生产,故①内容应是集体劳作;结合所学可知,中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演变的趋势是从刀耕火种、石器锄耕再到铁犁牛耕,故②内容是铁犁牛耕,D项正确,A、B、C项排除,故选D项。

2.【答案】D【解析】秦汉时期,市场管理者在处理商业争讼时,要求双方必须出示券书,表明当时官府注重通过契约规范市场行为,D项正确。秦汉时期,推行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商人政治地位并未不断提高,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并非管理混乱和商业冲突不断,排除B项;秦汉时期国家对商业采取宽松管理政策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故选D项。

3.【答案】C【解析】通过观察表格,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隋唐时期,中原与西域商路畅通,与大食国接触,包括造纸术在内的中国技术传到了阿拉伯地区的说法中,朝代和史实相符合,C项正确。秦汉时期,海路从合浦郡徐闻县出发,最远可以航行到印度南部,并非波斯湾一带,排除A项;海路初步形成东、西两条航线,东线通向朝鲜半岛和日本,西线通向印度洋是在唐朝,并非魏晋南北朝时期,排除B项;恢复了由广州出发经越南到阿拉伯的旧路,开辟了由明州到日本和朝鲜半岛的航路的是隋唐时期,并非元明清三代的史实,排除D项。故选C项。

4.【答案】B【解析】金榜题名指科举得中,连中三元指接连在乡试、会试、殿试中考中了第一名,天子门生指由皇帝亲自考试录取的或殿试第一名者,三个词条均与科举考试有关,B项正确。九品中正与科举制无关,排除A项;以法为教与科举考试无关,排除C项;台谏合一与科举制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5.【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朝前期,中央政府在一定时期内免除全国田赋,以彰显其养民、民足国富的治国理念,其先决条件是国家财政储备充裕,实际是国家给予民众的普惠性补偿,作用在于有助于改善民生、强化国家认同,说法①③④符合题意,C项正确。普免制度不能说明封建国家放松了对农民的人身控制,说法②不符合题意,排除与之组合的A、B、D三项。故选C项。

6.【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他主动向当时江南颇具社会地位和声望的新兴绅商群体接近、迎合的意向,意图取得其经济和政治支持”等信息可知,康有为向江南新兴绅商群体抛出“投名状”,意图获得他们的支持,说明维新派社会基础薄弱,A项正确。维新思潮起到思想解放的作用,但不是社会潮流,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康有为等人急于求成,排除C项;材料信息与政治斗争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

7.【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晋冀鲁豫等边区推行三三制原则,建立民主抗日政权,推动了根据地的民主运动和政权建设,B项正确。1936年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排除A项;实行民主政策,建设民主政治,顺应了形势发展需要,并不会弱化中国共产党对边区政府的领导,排除C项;材料不能说明各根据地都建立了“三三制”政权,排除D项。故选B项。

8.【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初期,美国阻挠法国与中国改善外交关系;20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中法关系逐渐好转并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说明美国对中国的孤立政策遭遇挫折,A项正确。1978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项;中法改善外交关系是各自国家利益需要的结果,没有摒弃意识形态的差异,排除C项;新中国成立,就已经实现外交独立自主,排除D项。故选A项。

9.【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雅典是民主制度国家,是公民的民主,直接民主,D项正确。雅典成年男性公民才能参与政权的管理,排除A项;雅典是奴隶制国家,排除B项;雅典民主制度不能杜绝了权力的滥用和误用,排除C项。故选D项。

10.【答案】A【解析】新航路开辟后,西班牙经营太平洋的贸易,开通了马尼拉大帆船航线,主要在菲律宾和墨西哥之间进行,因此出现材料中的状况,A项正确。第二次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太平洋的贸易,与欧洲贸易中心的逐渐转移无关,排除C项;工业革命出现机器大生产和工厂制度,排除D项。故选A项。

11.【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强调公务员要对上级负责,须奉命行事,公务程序繁杂,文书繁重,重视程序和形式等,反映出法国文官制度具有浓厚的官僚色彩,B项正确。材料并未体现法国文官队伍不断壮大的趋势,排除A项;管理体系混乱与其强调程序和文书不符,排除C项;材料并未强调法国文官干政趋势的加快,排除D项。故选B项。

12.【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新帝国形式上作为一个联邦组织起来,各邦表面上并未失去各自的原有地位,但统治权属于普鲁士控制的帝国政府,而不属于各邦”得出德意志是联邦制国家,并不是松散的联邦制度,①错误;“陆军、海军、外交事务、关税和银行立法、间接税、货币、民法、刑法、邮电等都掌握在帝国政府手中”得出帝国政府拥有巨大权力,②正确;材料“统治权属于普鲁士控制的帝国政府”“联邦的主席职位属于普鲁士国王,普鲁士国王享有德意志皇帝的尊称”得出普鲁士在帝国内地位突出,③正确;材料“保留在各邦手中的是包括警察、部分司法、直接税、宗教和教育在内的邦内行政事务”得出各邦保留了一定的权力,④正确。综上可知,①错误,②③④正确,C项正确,排除A、B、D项。故选C项。

13.【答案】D【解析】根据图片数据结合所学二战后各国史实可知,二战后,印度城市化较缓慢,而巴西、日本等国家城市化较快,因此“二战后各国城市化的步伐放缓”的说法错误,①错误;根据题干数据可知,巴西城市化起点不到40%,至2010年时期,巴西城市化发展到将近75%,说明巴西城市化起点较低,发展快,②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城市化进程与本国经济发展水平有直接联系,经济发展水平高会直接促进本国城市化进程,即经济发展水平影响城市化进程,③正确;根据图片数据可知,二战后巴西、日本的城市化较快,德国、印度城市化较缓慢,说明四国城市化的水平发展不平衡,④正确。综上所述,②③④正确,D项正确;排除A、B、C项。故选D项。

14.【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与百年前工业化推动大批劳动力、机器和能源集中在城市与工厂不同,当今人们可以在任何地方创造思想和处理信息,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其主要原因在于现代通讯革命即电子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明和发展,C项正确。电影电视艺术的不断发展并非人们工作和生活方式改变的主要原因,排除A项;早在19世纪末已发明和应用的无线电技术并非当今生产方式变化的主要原因,排除B项;内燃机车和现代交通工具的发明应用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产物,并非现代通讯革命,排除D项。故选C项。

15.【答案】A【解析】“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指要防病于未然,体现注重颐养生命、未病先防的中医学思想,A项正确。“原产美洲的玉米、甘薯等农作物通过不同途径引入中国”不能得出中国与美洲建立了直接的商业联系,排除B项;“食品保鲜技术已完全实现智能化”“清除了贸易壁垒,冲击了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表述太绝对,错误,排除CD项。故选A项。

16.【答案】史料价值:为了解明代里甲制度的具体构成及轮役方式提供宝贵资料;为研究明代乡村基层组织提供重要的史料;促进明朝户口赋税册籍制度的研究。【解析】根据材料“处州府旨(指)挥为税粮黄册事。仰将本都有田人户,每一百家分为十甲,内选田粮丁力近上之家十名,定为里长,每一年挨次一名承当”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里甲制度是明朝的基层组织形式,也是明朝政府推行黄册制度的基础之一,明太祖制定一百一十户为一里的规定是为了便于黄册制度的推行及完善地方机构,因此明洪武三年处州府小黄册原件发现为了解明代里甲制度的具体构成及轮役方式提供宝贵资料;根据材料“置立小黄册一本,开写各户田粮数目,令当该里长收受,相沿交割,催办钱粮”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置立小黄册为研究元明之际户口赋税册籍制度提供重要的史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洪武三年小黄册之法,基本建构了黄册里甲制度的完整框架,反映了黄册里甲制度的确立起点,揭示了明代乡村组织“图”的来源,为研究明代乡村基层组织提供重要的史料。

17.【答案】(1)评价:受西方国家农业现代化影响;国民政府推进现代农仓建设,重视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带动了金融、工商等行业发展;增强了乡村经济活力;确立了农业仓库的法律地位;有利于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一定时期内,使全国仓储容量的大幅增加,对保障粮食供应和抗日战争发挥了一定作用;因时代和阶级局限性,农仓建设和社会作用有限。

(2)特点:国家高度重视;统一管理;种类齐全;具有阶段性;形成体系;与改革开放相适应;逐步建立多元化、多层次、社会性的储备体系。

影响:新中国粮食储备制度的不断发展,适应了国家政治、经济和国防事业发展的需要,调动了农民种粮积极性,有利于粮食等农业生产的稳定发展,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我国粮仓仓容紧张和仓储水平落后的局面;积累了一整套在中国进行大规模粮食仓储设施建设的经验;对扩大国内需求和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产生了积极作用;提升了国家治理能力。【解析】(1)评价:根据材料一中“农业仓库是一种起源于西方国家的现代农业金融制度”可知,受西方国家农业现代化影响;“大力推行新型农仓建设,这是中国粮食储备历史上第一次提出利用信货资金建设仓储设施”可知,由政府主导进行;根据“改变了过去由中央或地方政府出资建仓进行管理的规定,鼓励银行金融机构经营管理,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可知,重视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根据“农业仓库还具有加工、包装、农产运销等业务,可起到活跃农村之效”可知,金融、工商等行业发展,增强了乡村经济活力;根据“国民政府陆续颁布《农仓法》《农仓业法》等法规,确立了农业仓库的法律地位”可知,确立了农业仓库的法律地位;根据“农仓也从局限于储藏粮食,扩展到辅助农业生产的功能,加之金融资本的进入使得新农仓在当时获得了较快发展”可知,有利于农业等相关领域的生产和发展;根据“一定时期内,全国仓储容量大幅增加,对保障粮食供应发挥了作用”可知,一定时期内,使全国仓储容量的大幅增加,对保障粮食供应和抗日战争发挥了一定作用;根据“政府财力匮乏、经营思路单一、农户受益不大缺乏热情、仓储农产品不足、存储设备简陋粮食发霉、不能有效防虫、交通运输障碍等问题,于1937年最终陷入低谷”可知,因时代和阶级局限性,农仓建设和社会作用有限。(2)特点:根据材料二中“基本上形成了以甲字粮(国家统一管理的特种粮食储备,主要用于应对重大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费用由国家财政负担,动用权属国务院)、战备粮、周转粮、农村集体储备粮四部分为主的粮食储备体系”“从2000年开始,分别设立国家粮食局和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由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对中央储备粮进行垂直管理”“逐步建立起以中央储备为核心,地方储备为支柱,社会储备为基础,多层次、全社会的储备体系”等信息可知,国家高度重视,统一管理,种类齐全,具有阶段性,逐步建立多元化、多层次、社会性的储备体系。影响:综合材料二中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社会和国家治理等方面分析可知,新中国粮食储备制度的不断发展,适应了国家政治、经济和国防事业发展的需要,调动了农民种粮积极性,有利于粮食等农业生产的稳定发展,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我国粮仓仓容紧张和仓储水平落后的局面,积累了一整套在中国进行大规模粮食仓储设施建设的经验,对扩大国内需求和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产生了积极作用,提升了国家治理能力。

18.【答案】阶段与特点:第一阶段:1066—1166年,以土地为纽带,建立起封君和封臣关系,规范封建权利和义务,形成贵族庄园和等级制。第二阶段:12世纪中期到14世纪中期,盾牌钱和《买地法令》的出现,推动工商业和市场经济发展,削弱了封建生产关系。第三阶段:14世纪中期到16世纪,封建主义经济走向衰亡,货币和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解析】阶段与特点:根据材料中“英国封建主义由封土、封臣、骑士和城堡等一系列历史要素构成,英国真正形成封建社会是自1066年诺曼征服一直持续到1166年”可知,第一阶段为1066—1166年;根据“大量土地落入国王之手”“为了获得大小贵族提供的军事服役,将土地分给其亲属、最信任的朋友、盟友及手下”“封君封臣之间某种经济利益交换,是封建主义的经济基础,反映出经济特征的封建权利和义务逐渐被习惯化和法规化”可知,以土地为纽带,建立封君与封臣关系,规范权利和义务,形成贵族庄园和等级制;根据“12世纪中后期开始,封建主义进入新阶段”可知,12世纪中期到14世纪中期,为第二个阶段;根据“盾牌钱的出现、《买地法令》的颁行等,都是此时令人瞩目的现象”“以货币支付来取代骑士役,表明封建人身依附关系被货币经济关系削弱”“封土变成可以相对自由买卖的土地,证明封建土地关系被市场经济关系削弱”等信息可知,盾牌钱和《买地法令》等的出现,工商业和市场经济发展,削弱了封建生产关系;根据“14、15世纪,英国各地许多贵族家庭都有数量不一的依附者,依附者为领主服役,领主为依附者提供保护及生活必需品”可知,14世纪中期到16世纪,为英国封建主义发展的第三个阶段,封建主义经济走向衰亡,根据“用于实现交换的工具和手段不再是封土,而是以货币来支付报酬”可知,货币和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