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一、单项选择题1.在以下单位中,长度的国际单位是〔
〕A.
分米
B.
千米
C.
米
D.
厘米2.以下四个实例中,能够使蒸发减慢的是〔
〕A.
将新收获的玉米摊开晾晒
B.
将湿手伸到干手器下方吹
C.
将湿衣服晾在通风向阳处
D.
将新鲜的黄瓜装入塑料袋3.图所示的四个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A.
冬天,树枝上形成“雾凇〞
B.
夏天,草叶上形成“露珠〞
C.
春天,草叶上形成“冰挂〞
D.
冬天,窗玻璃上形成“冰花〞4.成都的蔬菜加工企业为了防止蔬菜在长途运输、贮藏等环节中腐烂变质及高温杀菌时对蔬菜营养成分的破坏,常常对蔬菜进行真空脱水,使之成为脱水蔬菜.从物理学的角度看,真空脱水的原理是〔
〕A.
真空环境的温度极低,可使蔬菜中的水分迅速凝固并升华,从而实现脱水
B.
真空环境的温度很高,可使蔬菜中的水分迅速汽化,从而实现脱水
C.
真空环境的空气密度很小,可迅速提高蔬菜中水分子的运动速度,从而实现脱水
D.
真空环境的气压很小,因而大大降低了水的沸点,使蔬菜中的水分迅速汽化,从而实现脱水5.以下各物理量,可鉴别物质的是〔
〕A.
体积
B.
密度
C.
质量
D.
温度6.以下物态变化的产生,需要吸热的是〔
〕A.
夏天的早晨,草地上出现露珠
B.
初冬,河面开始结冰
C.
冰冻的衣服过一段时间变干了
D.
早晨,室外大雾弥漫7.以下选项中质量最接近50g的是〔
〕A.
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课本的质量
B.
一颗鸡蛋
C.
一张课桌
D.
一枚一元硬币8.科学家研制出一种纯度极高的碳化硅晶体,该晶体制成的半导体将大大提高电子设备的效率。以下列图是该晶体的熔化图像,a、b、c、d四点中,表示该晶体正处于固液共存状态的是〔〕A.
a
B.
b
C.
c
D.
d9.1969年7月20日,阿波罗11号登月舱在月球着陆,宇航员登月后,在月球上放置了一个半球形的直径数米的天线。天线先在正常情况下按预定要求做好,然后降低温度把它压成一团,装进登月舱带上天去.放到月面上以后,在阳光照射下温度升高,当到达转变温度时,天线又“记〞起了自己的本来面貌,变成一个巨大的半球形,制成天线的材料是〔〕A.
纳米材料
B.
绿色能源
C.
铝合金
D.
记忆合金10.对密度定义式的以下几种理解中,正确的选项是〔
〕A.
密度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B.
密度与物体的体积成反比
C.
密度与物体的体积成正比
D.
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11.在海上想要获得淡水,可采用如下列图的“充气式太阳能蒸馏器〞.它是通过太阳照射充气物内的海水,产生大量水蒸气,水蒸气在透明罩内壁形成水珠,收集即可.在此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先汽化,后液化
B.先沸腾,后蒸发
C.先液化,后汽化
D.先蒸发,后沸腾12.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根据表中数据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物质名称铁钢铜金固态水银固态氮熔点〔℃〕1535151510831064-39-210A.
可以用铜锅熔化钢块
B.
金块掉入铁水中会熔化
C.
在-265℃时氮是液态
D.
-40℃的气温可用水银温度计测量13.把一只温度计从20℃的酒精中取出后放到20℃的空气中,温度计的示数将〔〕A.
不变
B.
一直下降
C.
先下降后又升高
D.
先升高后下降14.我们能在不同的环境中看到“白气〞。以下有关形成“白气〞的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A.
文艺演出时舞台上经常施放“白气〞,这是干冰在常温下的升华现象
B.
翻开盖子的热水瓶口处会出现“白气〞,这是瓶内水蒸气的液化现象
C.
清晨能看到河面上有一团团的“白气〞,这是河面上水蒸气的蒸发现象
D.
夏天,翻开冰箱门时常会出现“白气〞,这是冰箱内水蒸气的液化现象15.如图是在探究甲、乙两种物质质量跟体积关系时作出的图像。以下分析正确的选项是〔〕A.
假设,那么
B.
假设,那么
C.
甲物质和乙物质的密度之比是1:2
D.
甲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比乙物质大二、填空题16.水的密度是,它表示的含义是
,如果一杯水倒掉一半,那么剩下的水的密度是
。17.我国“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已于9月25日晚21时10分04秒成功发射升空。担任此次发射任务的是长征2号F型运载火箭。在火箭发射时,高温火焰向下喷射到发射塔的底部,底部的钢支架遇到这样的高温火焰将会发生
,为了保护发射塔,工作人员在塔底建了一个大水池,让高温火焰喷到水中,利用水的
来吸收巨大的热量,我们在电视上看到火箭升空瞬间,伴有迅速扩展的庞大“气团〞是水蒸气
形成的。长征火箭是以氢、氧作为燃料的,为了减小火箭的体积采用
和
的方法使气态氢、氧
后储存在燃料室中。18.温度计是实验室常用的工具,它是根据
原理制成,根据图所示测量液体温度的操作情况,提出使用温度计本卷须知中的两项:①
;②
。19.生活中最常用的体温计,它的分度值是
℃,它的是量程是
℃,该温度计上的读数是
℃。
20.“热管〞是20世纪80年代研制出来的一种导热本领非常大的装置,它比铜的导热本领大上千倍.“热管〞的结构并不复杂,它由一根两端封闭的金属管,管内衬了一层多孔的材料,叫做吸收芯.吸收芯中充有酒精或其他容易汽化的液体.当管的一端受热时,这一端吸收芯中的液体就
成蒸气,并
热量,蒸气传到另一端,由于另一端温度低,蒸气就在这一端又
成液体,并
热量.这样就把受热那一端的热量迅速传递到另一端.21.以下列图中该银币的直径的长度为
cm。22.读出以下列图所示A、B温度计所示的温度值,A是
°C;B是
°C。23.学生在“研究水的沸腾〞的实验中,根据实验数据,画出以下列图所示图线。由图可知:水加热的初温度是
°C,加热
分钟后,水开始沸腾;
段图线反映了水沸腾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水的温度
〔填上升、下降、不变〕。实验中水的沸点是
。三、实验题24.测金属块密度的实验:〔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拨至零刻度线后,指针静止在如图甲所示的位置,那么应将平衡螺母向
端调节〔填“左〞或“右〞〕.〔2〕.测金属的质量,当天平托盘中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时,天平重新平衡,那么金属的质量是
g.〔3〕.如图丙所示,金属的体积是
,该物体的密度是
.25.下面是小方和小王设计的“测食用油密度〞的实验方案,请完善他们的方案,并答复后面的问题:〔1〕.小方的方案:用调节平衡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向烧杯内倒入适量的食用油,再测出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m2,然后把烧杯内的食用油全部倒入量筒内,读出量筒内食用油的体积为V1;其测得的食用油密度的表达式是:ρ油=
;〔2〕.小王的方案:在烧杯内倒入适量的食用油,用调节平衡的天平测出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m3,然后将烧杯内的适量食用油倒入量筒内,再测出烧杯和剩余食用油的总质量m4,读出量筒内食用油的体积V2,其测得的食用油密度的表达式是:ρ油=
;〔3〕.按
的实验方案进行测量,实验误差可能小一些;如果选择另一种方案,测得的密度值
(填“偏大〞、“偏小〞),〔4〕.图是按小王的实验方案进行某次实验的情况,请将实验的数据及测量结果填入表中。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g〕烧杯和剩余油的总质量〔g〕倒出油的质量〔g〕倒出油的体积〔cm3〕油的密度〔g/cm3〕34.1
-
四、计算题26.某兴趣小组郊游时采得一石块,他们想测它的密度,先用天平测得它的质量是15g,然后用细线栓好慢慢放入盛满水的杯中,从杯中溢出4g水,求这个石块的密度。
答案解析局部一、单项选择题1.【答案】C【解析】【解答】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米。故答案为:C。
【分析】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米。2.【答案】D【解析】【解答】A.将新收获的小麦摊开,增大了液体的外表积,会加快液体的蒸发;A不合题意。B.将湿手伸到干手器下方吹,干手器吹出的是热风,提高了水分的温度,加快了水面上方的空气流动速度,会加快液体的蒸发;B不合题意。C.将湿衣服晾在通风向阳处,加快了液体外表空气的流动,也提高了液体的温度,会加快液体的蒸发;C不合题意。D.用塑料袋把新鲜的黄瓜装起来,黄瓜外表上方的空气就不流动,从而减慢了液体的蒸发;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
【分析】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1)液体温度;(2)液体外表积;(3)液面上方空气流动快慢。3.【答案】B【解析】【解答】A、冬天,树枝上的雾凇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小冰晶。A不符合题意。B、草叶上的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B符合题意。C、春天,草叶上的冰挂是凝固现象。C不符合题意。D、冬天玻璃上形成的冰花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液化现象是水蒸气变成液体的水的过程,露珠是液化现象.4.【答案】D【解析】【解答】真空环境,气压很小,这样大大降低了水的沸点,使蔬菜中的水分迅速沸腾〔汽化〕,从而实现脱水,使蔬菜成为脱水蔬菜.故答案为:D
【分析】降低大气压,液体的沸点降低,容易变为气体状态,汽化更容易。5.【答案】B【解析】【解答】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是不同的,所以可以通过密度鉴别物质,而体积、质量、温度均不是物质的特性,不能鉴别物质。故答案为:B。
【分析】密度是物质的特性,通过密度可以鉴别物质。6.【答案】C【解析】【解答】A.夏天的早晨,草地上出现露珠是水蒸气液化放热形成的,A不符合题意;B.初冬,河面开始结冰,这是水凝固放热形成的,B不符合题意;C.冰冻的衣服过一段时间变干了,冰直接变为水蒸气,是升华吸热现象,C符合题意;D.早晨,室外大雾是水蒸气液化放热形成的,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
【分析】物态变化中,吸收热量的有熔化、汽化、升华。7.【答案】B【解析】【解答】A.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课本的质量约200g,A不符合题意;B.一颗鸡蛋的质量约50g,B符合题意;C.一张课桌的质量约25kg,C不符合题意;D.一枚一元硬币的质量约6g,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常见物体的质量,结合数据解答。8.【答案】C【解析】【解答】晶体熔化时,温度保持不变,并且处于固液共存状态,从图中可以看到,只有c点附近温度都保持不变,那么c点表示该晶体正处于固液共存状态。故答案为:C。
【分析】晶体在熔化时温度保持不变;此时物体固液共存。9.【答案】D【解析】【解答】当到达转变温度时,天线又“记〞起了自己的本来面貌,变成一个巨大的半球形,所以这种制作天线的材料是记忆合金。故答案为:D。
【分析】当温度在一定条件时,物体的形状恢复原状,是记忆合金的特点。10.【答案】D【解析】【分析】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对于确定的某种物质,它的密度不随质量、体积的改变而改变。同种物质,在一定状态下密度是定值,实际上当质量〔或体积〕增大几倍时,其体积〔或质量〕也增大几倍,而比值,即单位体积的质量不改变;因此,不能认为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因此,选项A、B、C都是错误的.而选项D符合对这一特性的描述。
应选D。
【点评】是密度的定义式,在分析各物理量的正反比关系时,一定要结合物理规律及生活实际,切不可脱离现实而一味分析其数学关系。11.【答案】A【解析】【解答】由题意知,太阳照射充气物内的海水,海水吸热后发生汽化〔蒸发〕现象,产生大量水蒸气;当水蒸气上升碰到透明罩,在透明罩内壁发生液化现象,水蒸气形成水珠.通过先汽化,后液化收集淡水.故答案为:A.
【分析】判断物态变化主要看物体是由什么状态变为了什么状态,然后对照物态变化的类型作答即可。12.【答案】B【解析】【解答】A.铜锅的熔点是1083℃,钢块的熔点是1515℃,要想熔化钢块,铜锅的温度至少是1515℃,但是这时铜锅已经熔化了,所以不可以用铜锅熔化钢块,A不符合题意;B.铁水的温度高于1535℃,金块的熔点是1064℃,金块掉入铁水中,金块的温度能到达1535℃以上,这超过金块的熔点,金块会熔化,B符合题意;C.固态氮的熔点是-210℃,-265℃时,氮的温度低于熔点,固态氮不会熔化,不是液态,C不符合题意;D.固态水银的熔点是-39℃,-40℃的气温低于固态水银的熔点,水银是固态,不会热胀冷缩,所以40℃的气温不可用水银温度计测量,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
【分析】不同的晶体熔点不同;晶体的温度高于熔点,会熔化。13.【答案】C【解析】【解答】酒精容易蒸发,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会发生,把一只温度计从20℃的酒精中取出后放到20℃的空气中,酒精蒸发会吸热,所以温度计的示数会下降,当酒精蒸发完后,温度计温度又会上升。故答案为:C。
【分析】液体汽化吸收热量,物体放热后,温度下降。14.【答案】B【解析】【解答】A.文艺演出时舞台上经常施放“白气〞,这是干冰升华吸热,导致环境温度下降,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了雾,A不符合题意;B.翻开盖子的热水瓶口处会出现“白气〞,这是瓶内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B符合题意;C.清晨能看到河面上有一团团的“白气〞,这是这是河面上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C不符合题意;D.翻开冰箱门时常会出现“白气〞,这是冰箱外的空气中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
【分析】物体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称为液化,液化放热,结合选项分析求解即可。15.【答案】D【解析】【解答】A.从图中可以看到,当时,,A不符合题意;B.从图中可以看到,当时,,B不符合题意;C.从图中任取一点,根据可知,甲物质和乙物质的密度之比甲物质和乙物质的密度之比是,C不符合题意;D.由上述可知,甲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是同理乙的是那么甲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比乙物质大,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物体的质量和体积的比值计算密度;利用质量和体积图像,分析不同体积对应的质量。二、填空题16.【答案】水的质量是;1【解析】【解答】水的密度是,它表示的含义是水的质量是。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质的质量和体积无关,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所以剩余水的密度
【分析】密度是物质的特性,和物体的质量、体积无关。17.【答案】熔化;汽化;液化;降低温度;压缩体积;液化【解析】【解答】底部的钢支架遇到这样的高温火焰将会由固态变为液态,发生熔化现象。高温火焰喷到水中,水吸热热量,发生汽化,可以保护发射塔。“气团〞是高温的水蒸气液化的小水珠聚在一起形成的。为了便于氢、氧燃料的储存,可以利用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的方式使它们液化后,减小体积储存在燃料室中。
【分析】固体变为液体是熔化现象;液体变为气体是汽化现象;气体变为液体是液化现象;液化的方法有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18.【答案】液体的热胀冷缩;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要离开被测液体,要继续留在液体中,不能离开被测液体来读数;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外表液面凹面最低处相平【解析】【解答】实验室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流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要离开被测液体,要继续留在液体中,不能离开被测液体来读数。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外表液面凹面最低处相平。
【分析】液体温度计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原理工作;使用温度计时,液泡完全进入液体中,不能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读取示数时,视线正对刻度线,液泡不能离开液体。19.【答案】0.1℃;;37.6℃【解析】【解答】体温计每1℃分成了10个格,所以分度值是0.1℃。量程是指测量范围,体温计的量程是。图中体温计的示数是37.6℃。
【分析】体温计中最小的刻度是分度值,根据体温计的测量的最大值分析量程;根据液柱的位置测量温度。20.【答案】汽化;吸收;液化;放出【解析】【解答】解:“热管〞里面的液体会吸热从液态变成气态而汽化;当蒸气跑到温度低的一端时遇冷从气态变成液态而液化,而且会放出热量.故答案为:汽化,吸收;液化,放出.【分析】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叫做汽化,汽化吸热;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叫做液化,液化放热.21.【答案】2.50【解析】【解答】从图中可以看到,银币的左端对准5cm刻度,右端对准7cm刻度往右第5个刻度,那么它的直径的长度该银币的直径的长度为2.50cm。
【分析】根据物体对应刻度尺的位置,测量长度。22.【答案】-7;13【解析】【解答】观察图A可见,0°C~10°C之间分十小格,故其分度值为1°C,液面在0刻度线下方,距离0刻度线7小格,示数为-7°C。观察乙图可见,10°C~20°C之间分十小格,故其分度值为1°C,液面与10°C上方3小格刻度线持平,示数为13°C。
【分析】根据温度计中液柱的位置测量温度。23.【答案】90;4;BC;不变;99°C【解析】【解答】由图可知,水的初温是90°C。由图可知,水沸腾时的温度为99°C,加热4min后沸腾。由图可知水在4min时到达99°C,开始沸腾,BC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版授权】 IEC 63522-2:2025 EN-FR Electrical relays - Tests and measurements - Part 2: Mechanical tests and weighing
- 2025至2030中国特种水产配合饲料行业市场现状分析及竞争格局与投资发展报告
- 汽车服务顾问培训课件
- 教育数据备份与恢复策略研究
- 商业培训中的教育游戏化案例与实践
- 教育理论与实践共同推动商业繁荣
- 教育领导者的前沿探索-科技创新实验室剖析
- 商业培训中激发学员学习动力的技巧分享
- 教育新纪元内窥镜在护理人才培养中的实践
- 机器人教学助手在数学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 第1课+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情境化教学课件)+历史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
- 轻型卒中临床诊疗中国专家共识解读
- 安全生产知识培训试题及答案
- 2025玉林市陆川县事业单位考试历年真题
- 2025年河北省中考历史试卷(含答案解析)
- 【课件】运动的描述.课件-2024-2025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 大集摆摊招商方案(3篇)
- 长江三峡招聘面试题库及答案
- 特色产业发展保证金合同
- 初二上册物理知识点课件
- 专利转化意向协议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