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官科学第九章口腔科常见疾病优秀_第1页
五官科学第九章口腔科常见疾病优秀_第2页
五官科学第九章口腔科常见疾病优秀_第3页
五官科学第九章口腔科常见疾病优秀_第4页
五官科学第九章口腔科常见疾病优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五官科学第九章口腔科常见疾病第一页,共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学习目标知识目标:

1.理解牙体及牙髓病、牙周病与口腔黏膜病的病因;2.识记牙体及牙髓病、牙周病与口腔黏膜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要点。3.分析应用口腔科常的检查方法与辅助检查的意义判读。能力目标:

能根据病史及临床表现牙体及牙髓病、牙周病与口腔黏膜病的病人作出初步的诊断。第二页,共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一)龋病是牙体硬组织在以细菌为主的多种因素影响下,所发生的一种慢性进行性破坏疾病.1、病因:四联因素论2、特点:好发于窝沟点隙3、分类:按进展速度:急性龋(湿性龋)或猛性龋(放射性龋);慢性龋(干性龋)或静止龋;继发龋

按解剖部位:窝沟龋;平滑面龋,面龋,颈部龋;根面龋;线性釉质龋

按病变深度分:浅龋(釉质龋);中龋(牙本质浅龋);深龋(牙本质深龋)一、牙体牙髓病细菌时间宿主食物第三页,共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4、临床表现:浅龋:初期为白垩色斑块,后着色呈黄褐色。探诊时有粗糙感或能钩住探针尖端,后期可出现局限于釉质的浅洞无自觉症状(X线检查可发现隐蔽部位)中龋:牙本质软化呈黄褐或深褐色,深及牙本质有明显龋洞。有探痛或冷热酸甜刺激痛,冷甚。刺激源去除后疼痛立即消失,无自发性痛深龋:坏达牙本质深层。大而深的龋洞或入口小而深层广泛破坏。对外界刺激反应较剧烈,较中龋为重。刺激源去除后,仍可立即止痛,无自发性痛。一、牙体牙髓病第四页,共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5、治疗:充填术:窝洞制备基本原则:去净龋坏组织防止继发龋,保护牙髓组织尽量保留健康牙体组织,制备抗力形和固位形一、牙体牙髓病第五页,共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

二、牙髓炎是指细菌或毒素侵入牙髓引起的炎症。【病因】1.由细菌感染:深龋是主要感染途径。通过牙本质小管侵入牙髓组织或经龋洞直接进入牙髓而引起牙髓炎。2.牙周组织的逆行感染。3.外伤、化学药物及物理因素如温度、电流刺激亦可引起。一、牙体牙髓病第六页,共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临床表现】1.急性牙髓炎剧烈疼痛(自发性阵发痛;夜间痛--卧倒尤甚;温度刺激加剧疼痛;疼痛不能自行定位)检查时常可见患牙穿髓,探痛明显。2.慢性牙髓炎:

分为慢性闭锁型牙髓炎(无露髓孔);慢性溃疡型牙髓炎(有露髓孔);慢性增生型牙髓炎(有牙髓息肉)均能定位患牙。一、牙体牙髓病第七页,共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治疗】1、应急止痛(1)开髓减压(2)药物止痛2、保存牙髓治疗:盖髓术和活髓切断术3、保存牙体治疗:塑化治疗和根管治疗一、牙体牙髓病第八页,共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三、根尖周病是指牙齿根尖部及其周围组织,包括牙骨质,牙周膜和牙槽骨发生病变的总称。分为急性根尖周炎和慢性根尖周炎。【病因】1.感染:主要来自牙髓病,其次是通过根尖孔、侧副根管及牙本质小管而继发,血源性少见。2.主要致病菌是以厌氧菌为主体的混合感染,产黑色素类杆菌是急性尖周炎的主要病源菌。3.创伤或药物刺激亦可引起本病。一、牙体牙髓病第九页,共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临床表现】1、急性根尖周炎

炎症初期患牙有浮起感,咀嚼时疼痛;患牙可定位。当形成化脓性尖周炎时明显跳痛,颌下淋巴结肿大。2、慢性根尖周炎

多无明显自觉症状,有反复肿胀疼痛史,检查可发现根尖区牙齿上有瘘管。

临床可见慢性根尖周炎急性发作,症状明显。一、牙体牙髓病第十页,共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治疗】1、应急处理(1)开髓引流(2)切开排脓(3)安抚治疗、消炎止痛2、根管治疗术

操作步骤与方法(1)根管预备(2)根管消毒(3)根管充填。一、牙体牙髓病第十一页,共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二、牙周组织病牙周病是指发生在牙齿支持组织(牙龈、牙周膜、牙槽骨)的各种疾病,其中以牙龈炎和牙周炎最为常见。(一)牙龈炎

是指炎症主要位于游离龈和龈乳头。牙龈炎的病变是可逆的,一旦病因去除,炎症消退,牙龈便可恢复正常。相反发展为牙周炎。第十二页,共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病因】

局部因素

菌斑、牙石、创伤性咬合、其他

全身因素

内分泌失调、血液病等二、牙周组织病第十三页,共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临床表现】

分为急性与慢性两类,慢性症状不突出,易被患忽略,临床表现相似。症状一般无明显症状,偶有牙龈发痒,发胀感,牙龈出血为主要就诊原因。体征:1、口腔卫生不良,软垢、牙石堆积、口臭2、牙龈充血、红肿,为鲜红色或暗红色。3、牙龈质地松软,龈缘肿胀、龈乳头圆钝肥大、点彩消失,缺乏弹性,探诊易出血。二、牙周组织病第十四页,共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治疗】

原则:去除局部刺激因素,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1、进行龈上洁治和龈下刮治:目的是通过洁治术清除菌斑和牙石。2、药物治疗可用1%~3%过氧化氢液冲洗龈沟,碘制剂龈沟内上药,必要时可用氯己定抗菌类漱口剂含漱。二、牙周组织病第十五页,共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二)、牙周炎

牙龈炎未能及时治疗,炎症可由牙龈向深层扩散到牙周膜、牙槽骨和牙骨质而为牙周炎。【病因】常由慢性牙龈炎发展而来,其病因与牙龈炎病因基本相同。【临床表现】1、牙龈炎症2、牙周袋形成3、牙周袋溢脓及牙周膜破坏

4、牙槽骨吸收5、牙齿松动二、牙周组织病第十六页,共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牙龈炎早期牙周炎牙龈炎症有有牙周袋假性牙周袋真性牙周袋附着丧失无有,能探到釉牙骨质界牙槽骨吸收无嵴顶吸收,或硬骨板消失治疗结果病变可逆,组织恢复正常炎症消退,病变静止。但已破坏的支持组织难以完全恢复正常二、牙周组织病第十七页,共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治疗】

1.一般治疗:嘱患者按医嘱服用螺旋霉素、甲硝唑等抗生素;用3%双氧水冲洗牙周袋,并夹取适量碘甘油置于牙周袋内。2.龈上洁治和龈下刮治3.牙周手术:经局部治疗牙周袋仍不能消除者,可行牙周手术清除牙周袋,常用的手术方法有牙龈切除术及翻瓣术。

二、牙周组织病第十八页,共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第三节常见口腔黏膜病概念:口腔粘膜病是指发生在口腔粘膜及软组织上的类型不同、种类众多的疾病总称。常见的口腔粘膜病有复发性口腔溃疡、口腔单纯性疱疹、口腔念珠菌病、口腔白斑病等。(一)口腔溃疡是口腔粘膜病中最常见的一种疾病。具有周期性、自限性、反复发作的特点第十九页,共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病因】不明,可能与某些刺激因素有关系【临床表现】分为轻型、疱疹样、重型三种类型,特点分别如下:轻型:1.溃疡周期性反复发作,有自限性。2.表现为非角化粘膜上黄、红、凹、痛圆形或椭圆形小溃疡,数目1-2个,黄豆大小,灼痛明显。3.溃疡一般7-10天可愈合,愈合不留瘢痕。第三节常见口腔黏膜病第二十页,共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疱疹样溃疡特点:1.溃疡小而多2.散在分布于黏膜任何部位3.邻近的溃疡可融合成片4.疼痛较重5.愈合后不留瘢痕6.可伴头痛、低热等全身症状第三节常见口腔黏膜病第二十一页,共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重型的特点:1.溃疡达1-2cm,甚至更大。大溃疡数目常为1-2个,溃疡形状不规则,边缘不齐,弹坑状,达粘膜下腺体组织,基底微硬。2.溃疡一般持续1-2个月才能愈合有的更长,溃疡愈合后在局部遗留瘢痕。第三节常见口腔黏膜病第二十二页,共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治疗】1.一般治疗嘱患者充分休息,清淡饮食,遵医嘱用药,如贴口腔溃疡药膜、使用中药散剂、补充维生素等。2.局部治疗使用10%硝酸银烧灼溃疡,操作时注意隔离唾液、压舌,避免溃疡周围正常组织被烧伤。3.健康指导介绍疾病的病因、病程及治疗目的。让患者了解失眠、疲劳、精神紧张等全身因素均与口腔溃疡的发生有关,从而进行自我调节,以减少复发。第三节常见口腔黏膜病第二十三页,共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二)口腔单纯性疱疹是一种口腔黏膜常见的急性传染性发疱性病变。发生在口腔黏膜处称为疱疹性口炎;单独发生在口周皮肤称为唇疱疹。【病因】本病由I型单纯疱疹病毒感染所致。第三节常见口腔黏膜病第二十四页,共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临床表现】1、婴幼儿多发,(6个月至2岁更多见)有全身症状,发热、寒战等。2、口腔出现簇状小疱疹,很快破溃形成成簇的浅表小溃疡。可位于角化和非角化粘膜上,牙龈红肿。3、剧痛,颌下淋巴结肿大。4、取材涂片,可见气球样变细胞、多核巨细胞及核内包涵体。第三节常见口腔黏膜病第二十五页,共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治疗】1.一般治疗让患儿充分休息,给予高热量易消化的流质或软食;必要时进行隔离,避免与他人接触。2.药物治疗使用0.5%达克罗宁糊剂涂敷创面,服用抗病毒药物等,必要时静脉输液补充维生素B和维生素C。3.健康指导让患儿家属了解本病的发病原因及特点,按医嘱用药,并注意保持患儿口腔卫生。第三节常见口腔黏膜病第二十六页,共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三)口腔念珠菌病概念:是念珠菌属感染所引起的口腔粘膜疾病。【病因】病原菌为白色念珠菌1.念珠菌性口炎

(1)急性假膜型(雪口病)

(2)急性红斑型:萎缩型抗生素口炎

(3)慢性肥厚型:

(4)慢性红斑型:2.念珠菌性唇炎3.念珠菌口角炎第三节常见口腔黏膜病第二十七页,共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治疗】1.在哺乳前用2%~4%碳酸氢钠液清洗患儿口腔;患处用消毒纱布清洗,涂0.05%甲紫液;2.重症患儿遵医嘱给予抗真菌药物,如氟康唑。3.指导患儿家属经常用温开水洗涤婴幼儿口腔,经常清洗消毒哺乳用具及母亲乳头。第三节常见口腔黏膜病第二十八页,共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四)口腔白斑病口腔粘膜上皮因代谢紊乱,发生过度角化,以白色为主的病损,不具有其他任何可定义的损害特征。属癌前病变。【病因】

吸烟、饮酒、辛辣或过热食物、不良修复体以及龋洞的锐缘等局部刺激与白斑的发生有关;

全身因素如维生素A的缺乏、内分泌紊乱、念珠菌感染等也与白斑的发生有关。第三节常见口腔黏膜病第二十九页,共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临床表现】均质型:斑块状结节状非均质型:皱纸状疣状

1.白斑属于癌前病变,据WHO发表的资料,白斑病人约3%-5%发生癌变。

2.以中年男性多见,好发于颊粘膜、舌及唇等部位。

3.粘膜上可见白色损害,呈现斑块状、皱纸状、颗粒状、疣状或溃疡状。

4.有粗糙、木涩、味觉减退,当伴有溃烂时,可有自发痛及刺激痛。第三节常见口腔黏膜病第三十页,共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治疗】1.去除局部刺激因素,如戒烟、酒,去除不良修复物;拔除残根残冠和异位牙等。2.局部治疗:用0.01~0.3%维甲酸软膏局部涂有去角质作用。或用鱼肝油在病变部位按摩3.药物治疗:维生素A4.手术治疗第三节常见口腔黏膜病第三十一页,共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1.龋病导致的牙体硬组织缺损,可由以下那种方法治疗A.药物治疗B.自行修复C.充填治疗D.再矿化疗法E.以上方法均可以

2.下列龋病类型哪种是按损害程度分类的A.急性龋B.慢性龋C.中龋D.静止龋E.窝沟龋答案:C答案:C课后测试题第三十二页,共三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3.引起牙髓感染的主要途径为A.暴露的牙本质小管B.牙髓暴露C.牙周袋途径D.血源感染E.以上都是4.若诊断为逆行性牙髓炎,检查最重要的是A.牙龈出血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