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课电气时代的到来_第1页
第课电气时代的到来_第2页
第课电气时代的到来_第3页
第课电气时代的到来_第4页
第课电气时代的到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7课电气时代的来临第二次工业革命第17课提纲1、人类对电的认识2、围绕电的发明3、能源领域的巨变公元前6世纪,希腊哲学家泰利斯发现并记载了摩擦过的琥珀能吸引轻小物体。到了十六世纪中期,英国物理学家吉尔伯特证实,琥珀经摩擦后,会产生静电,玻璃等其它物体也可以摩擦生电。十八世纪,英国科学家格雷首次发现有些物体能传电,有些则不能,这样,就把导体和绝缘体区别开来了。他发现金属能传电而丝线则不能。他还注意到尖端放电,从而想到电火花和雷电是不是一样的东西。

一、人类对“电”的认识富兰克林,美国著名的科学家。8岁上小学,聪明、好学,成绩突出。因为家境贫困,10岁就退学,跟着父亲学做肥皂和蜡烛。12岁的时候,到哥哥詹姆士的厂里当印刷工。在这期间,他博览了许多有名的著作,不仅获得了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而且养成了良好的自学习惯。中国早就发明了避雷装置,并在实践中应用。据“后汉书”记载,汉武帝时就开始使用避雷装置,在建筑的屋脊上大多安装了金属瓦饰,有的是龙、有的是飞鱼和雄鸡。1688年西方传教士马卡连来华,在《中国札记》上写道:“中国有些建筑物的屋顶上有一种叫做龙的装饰物,它头部仰向天空,张着嘴。这些怪物向上伸出的舌头是根尖端的金属芯子,另一端和埋在地下的金属相接,能让雷电跑到地面去而不伤害建筑物。”

一、人类对“电”的认识1、人类认识电的过程摩擦生电——雷电——电磁感应——电池的发明2、电能的利用3、电气时代的到来手摇发电机——电动机——自激式发电机二、能源领域的巨变为什么在19世纪最后几十年能够发生重大的科技革命和工业革命?主要表现电力的广泛应用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新通讯手段的发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特点第二次工业革命人类社会由“蒸汽时代”跨进了“电气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电气时代以电为核心的革命。三、围绕“电”的发明1、爱迪生的发明天才不过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再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爱迪生爱迪生(1847---1931)

,只念过三个月的小学。他的母亲亲自做他的教师,引导他去读一些书。他的父亲还引导他攻读过牛顿原理。家庭的教育和影响,使他从小就养成了勤奋的精神和惊人的毅力。15岁时,开始和电发生了联系,踏上了科学的征途。2、电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电炉2、其他发明:电熨斗、洗衣机、电风扇、电冰箱3、材料领域进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