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数学课标通用(理科)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42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高考数学课标通用(理科)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42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高考数学课标通用(理科)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42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高考数学课标通用(理科)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42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高考数学课标通用(理科)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42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数学课标通用(理科)一轮复习课时追踪检测:42Word版含分析高考数学课标通用(理科)一轮复习课时追踪检测:42Word版含分析高考数学课标通用(理科)一轮复习课时追踪检测:42Word版含分析课时追踪检测

(四十二

)[高考基础题型得分练]1.[2017·河南南阳月考]在梯形ABCD中,AB∥CD,AB?α,CD?平面α,则直线CD与平面α内的直线的地址关系只能是(A.平行B.平行和异面C.平行和订交D.异面和订交

平面)答案:B剖析:因为AB∥CD,AB?平面α,CD?平面α,因此CD∥平面α,因此CD与平面α内的直线可能平行,也可能异面,应选B.2.设α,β是两个不同样的平面,m,n是平面α内的两条不同样直线,l1,l2是平面β内的两条订交直线,则α∥β的一个充分不用要条件是()A.m∥l1且

n∥l2

B.m∥β且

n∥l2C.m∥β且

n∥β

D.m∥β且

l1∥α答案:

A剖析:由

m∥l1,m?

α,l1?

β,得

l1∥α,同理

l2∥α,又

l1,l2订交,因此α∥β,反之不成立,因此m∥l且n∥l是α∥β的一个充分不用要条12件.3.以下四个正方体图形中,A,B为正方体的两个极点,M,N,P分别为其所在棱的中点,能得出

AB∥平面

MNP

的图形的序号是(

)A.①③C.①④

B.②③D.②④答案:C剖析:对于图形①,平面MNP与AB所在的对角面平行,即可获取AB∥平面MNP;对于图形④,AB∥PN,即可获取AB∥平面MNP;图形②③无论用定义还是判判定理都无法证明线面平行.4.若平面α∥平面β,直线a∥平面α,点B∈β,则在平面β内且过B点的所有直线中()A.不用然存在与a平行的直线B.只有两条与a平行的直线C.存在无数条与a平行的直线D.存在唯一与a平行的直线答案:A剖析:当直线a在平面β内且过点B时,不存在与a平行的直线,应选A.5.[2017·福建福州模拟]已知直线a,b异面,给出以下命题:①必然存在平行于a的平面α使b⊥α;②必然存在平行于a的平面α使b∥α;③必然存在平行于a的平面α使b?α;④必然存在无数个平行于a的平面α与b交于必然点.则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是()A.①④B.②③C.①②③D.②③④答案:D剖析:对于①,若存在平面α使得b⊥α,则有b⊥a,而直线a,b未必垂直,因此①不正确;对于②,注意到过直线a,b外一点M分别引直线a,b的平行线a1,b1,显然由直线a1,b1可确定平面α,此时平面α与直线a,b均平行,因此②正确;对于③,注意到过直线b上的一点B作直线a2与直线a平行,显然由直线b与a2可确定平面α,此时平面α与直线a平行,且b?α,因此③正确;对于④,在直线b上取必然点N,过点N作直线c与直线a平行,经过直线c的平面(除由直线a与c所确定的平面及直线c与b所确定的平面之外)均与直线a平行,且与直线b订交于必然点N,因此④正确.综上所述,②③④正确.6.在三棱锥S-ABC中,△ABC是边长为6的正三角形,SA=SB=SC=15,平面DEFH分别与AB,BC,SC,SA交于D,E,F,H,点D,E分别是AB,BC的中点,若是直线SB∥平面DEFH,那么四边形DEFH的面积为()45453A.2B.2C.45D.453答案:A剖析:取AC的中点G,连接SG,BG.易知SG⊥AC,BG⊥AC,故AC⊥平面SGB,因此AC⊥SB.因为SB∥平面DEFH,SB?平面SAB,平面SAB∩平面DEFH=HD,则SB∥HD.同理SB∥FE.又D,E分别为AB,BC的中点,则H,F也为AS,SC的中点,1从而得HF綊2AC綊DE,因此四边形DEFH为平行四边形.又AC⊥SB,SB∥HD,DE∥AC,因此DE⊥HD,因此四边形DEFH为矩形,其面积=·=11452.SHFHD227.[2017·广东揭阳一模]设平面α,β,直线a,b,a?α,b?α,则“a∥β,b∥β”是“α∥β”的()A.充分不用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用要条件答案:B剖析:由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判定理可知,若直线a,b是平面α内两条订交直线,且有“a∥β,b∥β”,则有“α∥β”;当“α∥β”,若a?α,b?α,则有“a∥β,b∥β”,因此“a∥β,b∥β”是“α∥β”的必要不充分条件.8.[2017·福建泉州一模]如图,四棱锥P-ABCD的底面是素来角梯形,AB∥CD,BA⊥AD,CD=2AB,PA⊥底面ABCD,E为PC的中点,则BE与平面PAD的地址关系为________.答案:平行剖析:取PD的中点F,连接EF,AF,1在△PCD中,EF綊2CD.又∵AB∥CD且CD=2AB,∴EF綊AB,∴四边形ABEF是平行四边形,∴BE∥AF.又∵BE?平面PAD,AF?平面PAD,∴BE∥平面PAD.9.如图,已知三个平面α,β,γ互相平行,a,b是异面直线,a与α,β,γ分别交于A,B,C三点,b与α,β,γ分别交于D,E,F三点,连接AF交平面β于G,连接CD交平面β于H,则四边形BGEH必为________.答案:平行四边形剖析:由题意知,直线a与直线AF确定平面ACF,由面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可得BG∥CF,同理有HE∥CF,因此BG∥HE.同理BH∥GE,因此四边形BGEH为平行四边形.10.[2017·湖南长沙一中模拟]以下列图,正方形ABCD-A1B1C1D1a的棱长为a,点P是棱AD上一点,且AP=3,过B1,D1,P的平面交平面ABCD于PQ,Q在直线CD上,则PQ=________.22答案:3a剖析:∵平面A1B1C1D1∥平面ABCD,而平面B1D1P∩平面ABCDPQ,平面B1D1P∩平面A1B1C1D1=B1D1,∴B1D1∥PQ.又∵B1D1∥BD,∴BD∥PQ.设PQ∩AB=M,∵AB∥CD,∴△APM∽△DPQ.PQPD∴==2,即PQ=2PM.PMAP又知△APM∽△ADB,PMAP1∴==,BDAD31∴PM=3BD,又BD=2a,2∴PQ=3a.11.在正四棱柱ABCD-A1B1C1D1中,O为底面ABCD的中心,P是DD1的中点,设Q是CC1上的点,则点Q满足条件________时,有平面D1BQ∥平面PAO.答案:Q为CC1的中点剖析:如图,假设Q为CC1的中点,因为P为DD1的中点,因此QB∥PA.连接DB,因为P,O分别是DD1,DB的中点,因此D1B∥PO.又D1B?平面PAO,QB?平面PAO,因此D1B∥平面PAO,QB∥平面PAO.又D1B∩QB=B,因此平面D1BQ∥平面PAO.故Q满足条件Q为CC1的中点时,有平面D1BQ∥平面PAO.[冲刺名校能力提升练]1.[2017·北京海淀区模拟]设l,m,n表示不同样的直线,α,β,γ表示不同样的平面,给出以下四个命题:①若m∥l,且m⊥α,则l⊥α;②若m∥l,且m∥α,则l∥α;③若α∩β=l,β∩γ=m,γ∩α=n,则l∥m∥n;④若α∩β=m,β∩γ=l,γ∩α=n,且n∥β,则l∥m.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是()A.1B.2C.3D.4答案:B剖析:①正确;②中也可能直线l?α,故错误;③中三条直线也可能订交于一点,故错误;④正确.因此正确的命题有2个.2.[2017·广东惠州模拟]设直线l,m,平面α,β,则以下条件能推出α∥β的是(

)A.l?

α,m?

α,且

l∥β,m∥βB.l?

α,m?

β,且

l∥mC.l⊥α,m⊥β,且

l∥mD.l∥α,m∥β,且

l∥m答案:C剖析:借助正方体模型进行判断.易消除选项

A,B,D,应选C.3.设α,β,γ为三个不同样的平面,m,n是两条不同样的直线,在命题“α∩β=m,n?γ,且________,则m∥n”中的横线处填入以下三组条件中的一组,使该命题为真命题.①α∥γ,n?β;②m∥γ,n∥β;③n∥β,m?γ.可以填入的条件有

(

)A.①②C.①③

B.②③D.①②③答案:

C剖析:由面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可知,①正确;当n∥β,m?γ时,n和m在同一平面内,且没有公共点,因此平行,③正确.4.如图,在长方体ABCD-A1B1C1D1中,E,F,G,H分别是棱CC1,C1D1,D1D,DC的中点,N是BC的中点,点M在四边形EFGH及其内部运动,则M满足条件________时,有MN∥平面B1BDD1.答案:M∈线段HF剖析:如图,连接FH,HN,FN,由题意知,HN∥平面B1BDD1,FH∥平面B1BDD1.且HN∩FH=H,∴平面NHF∥平面B1BDD1.∴当M在线段HF上运动时,有MN∥平面B1BDD1.5.如图,ABCD与ADEF为平行四边形,M,N,G分别是AB,AD,EF的中点.求证:(1)BE∥平面DMF;(2)平面BDE∥平面MNG.证明:(1)如图,连接AE,则AE必过DF与GN的交点O,连接MO,则MO为△ABE的中位线,因此BE∥MO.又BE?平面DMF,MO?平面DMF,因此BE∥平面DMF.(2)因为N,G分别为平行四边形ADEF的边AD,EF的中点,因此DE∥GN,又DE?平面MNG,GN?平面MNG,因此DE∥平面MNG.又M为AB的中点,因此MN为△ABD的中位线,因此BD∥MN.又BD?平面MNG,MN?平面MNG,因此BD∥平面MNG.又DE与BD为平面BDE内的两条订交直线,因此平面BDE∥平面MNG.6.如图,已知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6,点E,F分别在边AB,AD上,AE=AF=4,现将△AEF沿线段EF折起到△A′EF地址,使得A′C=26.(1)求五棱锥A′-BCDFE的体积;(2)在线段A′C上可否存在一点M,使得BM∥平面A′EF?若存在,求出A′M的长;若不存在,请说明原由.解:(1)连接AC,设AC∩EF=H,连接A′H.因为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AE=AF=4,因此H是EF的中点,且EF⊥AH,EF⊥CH,从而有A′H⊥EF,CH⊥EF,又A′H∩CH=H,因此EF⊥平面A′HC,且EF?平面ABCD.从而平面A′HC⊥平面ABCD.过点A′作A′O垂直HC且与HC订交于点O,则A′O⊥平面ABCD.因为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6,AE=AF=4,故A′H=22,CH=42,222因此cos∠A′HC=A′H+CH-A′C8+32-241==,2×22×422因此HO=A′H·cos∠A′HC=2,则A′O=6,因此五棱锥A′-BCDFE的体积V=13×6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