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氯化铵产业供需、产能和价格趋势分析_第1页
2022年氯化铵产业供需、产能和价格趋势分析_第2页
2022年氯化铵产业供需、产能和价格趋势分析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氯化铵产业供需、产能和价格趋势分析一、氯化铵产业目前国内氯化铵主要来源为联碱法的共产品和碳酸钾等钾盐的副产品,其中联碱法占据国内主要产能。联碱法(侯氏制碱法)主要包括两个过程,第一个过程与氨碱法相同,即将氨气融入饱和食盐水制成氨盐水,再通入二氧化碳生成碳酸氢钠沉淀,经过过滤、洗涤、煅烧得到纯碱,此时滤液含有氯化铵和氯化钠。第二个过程是利用氯化铵和氯化钠的溶解度不同,从滤液中沉淀氯化铵,制成氮肥。联碱法提高了食盐的利用率,缩短了反应流程,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实现了纯碱和氮肥氯化铵的联产。氯化铵制备流程图二、联碱法相关政策氯化铵作为纯碱联碱法制备副产物,整体受联碱法相关影响政策影响较大,2010年工信部发布《纯碱行业准入条件》,行业准入门槛大幅提高,根据中国纯碱工业协会的统计,2015年起我国纯碱产能几乎无新增。2020年6月,《准入条件》废除,但行业新增产能项目仍需发改委的严格审批,环保及能耗指标约束增强。2021年《高耗能行业重点领域能效标杆水平和基准水平(2021年版)》对能效标杆要求更高,整体政策持续趋严下氯化铵供给受到影响。主要关于联碱法相关政策三、氯化铵产业链1、氯化铵产业链联碱法生产纯碱和氯化铵,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生产方法。冷法联碱与热法联碱工艺过程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将碳酸化以后的母液通过冷冻降温并加入固体盐冷却盐析的方法,主要原料为饱和食盐水和氨水。氯化铵产业链2、纯碱就联碱法另一主要共产纯碱来看,2022年纯碱产量变动幅度较小,具体来看我国纯碱2022年整年产量2920.2万吨,同比2021年增长0.3%,12月257.7万吨,同比2021年增长4.4%,价格2022年市场供需回暖,整体价格较2021年末大幅度下降,叠加年关期间需求明显下降,年后价格开始回升,中旬经历阶段性上浮下降,截止12月低价格在2780元/吨左右。2020-2022年中国纯碱产量月度走势2020-2022年中国纯碱(重质)华东价格走势2015-2021年中国氯化铵产量走势3、尿素氯化铵与尿素均为氮素化肥,两者互为替代品,其价格具有较强的正相关性,氯化铵的价格随着尿素上涨下跌而产生同样变化。2019年来尿素价格持续下跌,带动氯化铵价格下降,降低联碱法企业盈利能力。2020年以来随着下游粮食需求和景气度持续高涨,我国整体化肥价格持续上行,尿素整体表现为波动上涨,到2022年中旬一度超过3000元/吨,随着政府政策调控叠加高价背景下高开工率带动库存上升,整体市场供需渐趋饱和,价格开始回落,受此影响,氯化铵价格变动基本类似。2020-2022年中国尿素价格走势三、氯化铵产业现状1、产量就我国氯化铵产量走势来看,受整体政策供给趋严持续影响我国氯化铵产量近年来表现为下降态势,2020-2021年整体下游农业化肥需求持续上升,价格高景气度背景下整体氯化铵仍表现为下降趋势,截止2021年我国氯化铵产量较2020年下降近180万吨。2、开工率就我国氯化铵开工率走势来看,2022年开工整体在6-9成之间,上半年平均开工在7成稍高,供应面相对偏紧,9月至年底虽然成本面继续上行,但前期氯化铵下游需求低迷,供应面提升,后随着年底冬储启动,需求大幅提升,氯化铵开工再次上行。2016-2022年中国氯化铵月度开工率走势3、价格就氯化铵整体价格走势来看,2020-2021年整体疫情影响叠加全球下游粮食需求持续走高,氯化铵价格持续走高,2022年关期间下游需求短期下降出现小幅度下降后继续上行,中旬政策调控下叠加高尿素开工率明显提升,供需结构偏缓下价格回落,年底冬储开始,价格小幅度上升。2020-2022年中国氯化铵价格走势2022年中国肥料用氯化铵出口目的地4、进出口我国氯化铵进出口主要分为肥料用和非肥料用两部分,目前国内主要以肥料用进出口为主,占比近9成,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氯化铵进出口量分别为52.25万吨和0.02万吨,进出口明显下降。2015-2022年中国氯化铵进出口量走势注:海关代码(28271010,28271090)5、进口来源地就我国肥料氯化铵出口目的地来看,主要出口亚洲地区,占比超95%,具体有越南、马来西亚和菲律宾等国,2022年数据显示,我国肥料用氯化铵出口越南、马来西亚和菲律宾分别12.79万吨,11.92万吨和13.1万吨,分别占比全国肥料用氯化铵出口的35.5%、33.1%和13.1%。非肥料用主要出口韩国、我国台湾地区和日德等地。中国氯化铵产能地区分布注:海关代码(28271010)四、产能及竞争格局1、产能天然气受限,西南各厂产能受限加之目前国家出台明文规定限制联碱新增产能,行业产能整体表现为逐步出清现状,产能多以下降为主,2020年我国氯化铵产能为1562万吨左右。另根据数据统计,2022年全国有效产能为1509万吨/年。2019-2020年中国氯化铵产能变动2、竞争格局我国氯化铵主要来自于联碱法纯碱装置的副产,产能分布集中,其中川渝、江苏、河南、两湖的氯化铵产能合计占我国总产能的78%。由于纯碱行业被列入高耗能高污染行业,故未来不再新批联碱法产能,现存产能也受“能耗双控”影响,联碱装置开工负荷不稳定,且近年来落后产能持续出清,因此产量连年下滑。主要企业产能来看,目前国内氯化铵整体产能较为分散,双环科技、和邦生物、中盐化工、华昌化工、云图控股等企业当前氯化铵产能较高。2020年中国部分氯化铵企业产能分布3、氯化铵主要企业双环传动现有纯碱产能110万吨/年,氯化铵是联碱法制造纯碱时的共生产品,每生产1吨纯碱同时产生1吨氯化铵。2020年以来受益下游化肥需求持续增长和价格高增带动,双环传动整体氯化铵产销量表现为持续走高趋势,2021年双环传动产销量为107.45万吨和160.54万吨。2017-2021年双环传动氯化铵产销量六、氯化铵产业前景氯化铵作为尿素的低效代替品,适用于水稻、玉米、高粱等作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