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2023年05月上海市公务员考试第二轮职位招录调剂国家公务员考试考试大纲历年真题笔试题库含答案解析_第1页
上海2023年05月上海市公务员考试第二轮职位招录调剂国家公务员考试考试大纲历年真题笔试题库含答案解析_第2页
上海2023年05月上海市公务员考试第二轮职位招录调剂国家公务员考试考试大纲历年真题笔试题库含答案解析_第3页
上海2023年05月上海市公务员考试第二轮职位招录调剂国家公务员考试考试大纲历年真题笔试题库含答案解析_第4页
上海2023年05月上海市公务员考试第二轮职位招录调剂国家公务员考试考试大纲历年真题笔试题库含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住在富人区的她上海2023年05月上海市公务员考试第二轮职位招录调剂国家公务员考试考试大纲历年真题笔试题库含答案解析(图片大小可任意调节)一.参考题库(共1000题)1.全面协调可持续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其中,“协调”是指发展要有:A.协调性B.整体性C.均衡性D.连续性参考答案:AC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科学发展观知识。第二步,科学发展观全面协调可持续基本要求具有丰富的内涵。协调,是指发展要有协调性、均衡性,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的发展要相互适应、相互促进。因此,选择AC选项。B项:整体性原则,就是把研究对象看作由各个构成要素形成的有机整体,从整体与部分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中揭示对象的特征和运动规律,研究对象整体性质。B项错误。D项:连续性原则是要求前期调查研究的结果能被后期所采用,后期调查研究也可以以前期的工作为参考,在设计调查方案、处理调查结果等问题时必须考虑这些问题。D项错误。2.角色过载冲突是指一个人的角色要求太多,工作量太大,不可能完成所有角色所要求的工作时所面临的冲突。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角色过载冲突的是:A.节目主持人黄女士在主持节目的同时还接拍电影、撰写剧本、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她觉得力不从心B.保险业务员张先生为人热情,经常帮助客户解决生活上的困难,很多人都找他办理保险业务,因而张先生每个月都能超额完成任务C.李女士是单位的业务骨干,又是一位孩子的母亲,同时还要照顾老人,但乐观的性格和充沛的精力使她在工作和家庭之间游刃有余D.小刘是一名实验员,每天都要高度集中注意力,与各种危险的化学品打交道,还要防止化学品外泄,这让他感到身心疲惫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分析题干定义,发现其关键点为“角色要求太多,工作量太大,不可能完成所有角色要求的工作”,在解题时应严格依据定义的关键点分析选项。角色过载冲突的定义要点:①角色要求太多,工作量大;②不可能完成所有角色所要求的工作时面临的冲突。A项,黄女士身兼数职,角色要求多,工作量大,觉得力不从心,符合定义。B项,张先生只有保险业务员这一个角色,不符合要点①。C项,李女士在工作和家庭之间游刃有余,并没有面临冲突,不符合要点②。D项,小刘只有实验员这一个角色,不符合要点①。故本题选A。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是题。第二步,找关键信息。①一个人的角色要求太多,工作量太大;②不可能完成所有角色要求的工作时所面临的冲突。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黄女士身兼数职,角色要求多且工作量大,属于“一个人的角色要求太多,工作量太大”,觉得力不从心,属于“不可能完成所有角色要求的工作且面临冲突”,符合定义;B项:张先生对工作和生活应对自如,并超额完成任务,未体现“不可能完成所有角色要求的工作且面临冲突”,不符合定义;C项:李女士在工作和家庭之间游刃有余,未体现“不可能完成所有角色要求的工作且面临冲突”,不符合定义;D项:与化学品打交道和防止其外泄,都是实验员这一个角色要求的任务,不属于“一个人的角色要求太多”,不符合定义。因此,选择A选项。解题思路:第一步:抓住定义中的关键词。角色过载冲突强调由于“角色要求太多,工作量太大”导致“不可能完成所有工作”并且因此“面临冲突”。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A中黄女士身兼多职,多项活动符合“角色要求太多,工作量太大”,“力不从心”说明黄女士“不可能完成所有工作”并且“面临冲突”,A正确;B中“超额完成任务”说明张先生“完成了所有工作”,没有“面临冲突”,B错误;C中“游刃有余”说明李女士没有“面临冲突”,C错误;D中小张只是“实验员”不符合“角色要求太多”,D错误。故正确答案为A。3.下列物理现象与地球自转无关的是:A.日月星辰四季方位的变化B.昼夜更替C.在北半球,物体从高空自由下落,存在落点偏东的现象D.在北半球,水自然形成的漩涡是逆时针方向的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地理国情。A项错误,日月星辰泛指宇宙的天体,日月星辰四季方位的变化也就是地球绕着太阳公转,转一圈是四个季节,每个季节的位置不同。日月星辰四季方位是由于地球公转引起的。B项正确,由于地球是一个既不透明、也不发光的球体,所以在同一时间里,太阳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向着太阳的半球是白天,背着太阳的半球是黑夜。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转,昼夜也就不断地更替。C项正确,落体偏东是由于地球自西向东的旋转引起的。由于随地球自转而具有的线速度,一定大于地面上物体的线速度。所以该物体下落时必然相对地面有一个偏东的速度,落点自然就会偏东。D项正确,在北半球,由于地球自转所形成的自转偏向力是向右的,因此水自然形成的漩涡是逆时针方向的。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A。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地理常识并选错误项。第二步,日月星辰四季方位的变化是因为地球围绕太阳公转形成的。地球公转的轨道是一个椭圆的形状,太阳始终位于一个焦点上。地球在不断公转的过程中,地轴与公转轨道始终会保持66°34′的交角,即地球始终是斜着身子绕太阳公转。因为地球公转的原因,致使太阳直射点在地球表面发生变化从而形成四季。而日月星辰方位之所以变化也是四季更替,从根本上是由于地球公转形成的。所以B项与地球自转无关。因此,选择B选项。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地球自转的相关知识。考生在备考与之有关的地理知识时,要掌握以下两点:一是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即地球自转产生昼夜更替、地方时和区时及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转;二是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即地球公转会引起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更替和五带的划分。地球自转是指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的转动,从北极点上空看呈逆时针旋转,从南极点上空看呈顺时针旋转。A项不选。地球自转会产生地转偏向力。在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右,引起气流向右偏,所以北半球的气旋是逆时针方向的,水流的旋涡也是如此。B项不选。落点偏东是指高空自由下落的物体落地点会比起点稍微偏东的现象。落点偏东是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引起的。随地球自转而具有的线速度,一定大于地面上物体的线速度,因此物体从高处下落时相对于地面必然有一个偏东的速度,其落点自然就会偏东。C项不选。昼夜现象产生的原因在于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且不透明的球体,而昼夜更替现象产生的原因在于地球的自转。昼夜更替是由于地球自转而产生的白昼与黑夜以一个太阳日为周期进行交替。地球在自转的过程中,面向太阳的一面是白昼,另一面则是黑夜。D项当选。古人通过日月星辰方位的变化来确定季节的变化,如民谣所唱:斗柄指东,天下皆春;斗柄指南,天下皆夏;斗柄指西,天下皆秋;斗柄指北,天下皆冬。四季的变化与地球的公转相关。故本题选D。4.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全球疫苗与免疫联盟联合发布《2030年免疫议程》,旨在推动疫苗接种,挽救更多生命。世界免疫周为每年4月最后一周,其目的是促进疫苗接种以保护各年龄段人群免患疾病。()0.正确1.错误参考答案:0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时事热点知识。第二步,2021年4月26日,世界卫生组织(WHO)、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全球疫苗与免疫联盟(Gavi)等机构共同宣布《2030年免疫议程》,旨在通过促进疫苗接种以挽救更多人的生命。世界免疫周于每年4月最后一周举行,其目的是促进接种疫苗以保护各年龄人群免患疾病。因此,本题正确。5.民事主体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犯,但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时,应遵循一定的原则。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上述原则范围的是:A.效率原则B.自愿原则C.公平原则D.诚信原则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民法知识并选错误项。第二步,根据《民法总则》的相关规定,效率原则不属于民法的基本原则。A项说法错误,但符合题意,当选。因此,选择A选项。根据《民法总则》第五条,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原则,按照自己的意思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B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不当选。根据《民法总则》第六条,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公平原则,合理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C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不当选。根据《民法总则》第七条,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诚信原则,秉持诚实,恪守承诺。D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不当选。根据《民法总则》第四条,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根据《民法总则》第八条,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根据《民法总则》第九条,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6.根据文意,通过动物异常行为来预测地震所面临的困难不包括:A.动物不一定能感知与地震相关的物理化学信号B.动物的异常行为不容易辨认出来C.引发动物异常行为的原因多样,不能区分D.动物的异常行为往往被人们忽视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将选项与文段一一对应。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对应第5段前两句“国地质调查局曾经发起过几个关于动物异常反应与地震研究,结果是‘没有找到二者间可信的联系’。事实上,很多动物在地震来临时的异常表现,不过是一种对震动的惊惧反应”,可知A项属于面临的困难,排除A项。B项对应第7段前3句“……而且要研究异常动物行为,本身也是一件困难的事……”,可知B项属于面临的困难,排除B项。C项对应第5段3、4两句“也就是说……引起动物相似的反应”可知,C项属于面临的困难,排除C项。D项“动物的异常行为往往被人们忽视”属于无中生有。因此,选择D选项。7.在甲盗窃乙摩托车的犯罪中,犯罪客体是摩托车。(

)0.正确1.错误参考答案:1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刑法。犯罪客体,是指我国刑法所保护而为犯罪行为所侵犯的社会关系。盗窃罪所侵犯的犯罪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所侵犯的对象是具体的人或者物。在本题中犯罪客体则是甲对摩托车的所有权,侵犯的对象是乙的摩托车。故表述错误。8.2,2,3,6,15,(

)A.45B.42C.36D.28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数列倍数关系明显,优先考虑做商。第二步,做商如图所示:商数列是公差为0.5的等差数列,下一项为2.5+0.5=3。所求项为15×3=45。因此,选择A选项。9.法系是对各国法律制度特点总结归纳的一个概念,比如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

)0.正确1.错误参考答案:0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法理学。凡属于同一法律传统或者具有某些共同特征的各个国家和民族的法律就构成一个法系。大陆法系是指以古罗马法为基础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法律规范的总和;英美法系是指以英格兰中世纪所形成的普通法为基础和传统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法律规范的总和。故表述正确。10.时尚快捷的3D打印技术余热未尽,更加让人________的4D打印又即将出现。除了拥有3D打印的“长宽高”立体三维结构,4D打印还新增加了一个维度,叫做“时间”。这意味着,4D打印出来的东西,不再只能以________的形态存在,而是可以根据设定时间,在一定条件的触发下,自动发生形状的改变。不过,4D打印技术非常复杂,目前仍处在________期,主要的应用场景还是在实验室里。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期待

稳定

探索B.惊叹

固定

概念C.折服

相同

开发D.意外

单一

构想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突破口在第三空。文末提示“在实验室里”,说明并未投入大规模生产应用,依然在思维阶段。A项“探索”指研究未知事物,不符合文意,因此排除A项。B项“概念”指事物的一般的、本质的特征,符合文意。C项“开发”指以荒山等自然资源为对象进行劳动,以达到利用的目的,不符合文意,因此排除C项。D项“构想”指思维活动,符合文意。第二步,分析第二空。通过提示词“不再只能……而是……”和“改变”可知第二空应该是与“改变”意思相反。B项的“固定”指不改变,不移动,符合文意。D项“单一”指只有一种,不符合文意,因此排除D项。答案锁定B选项。第三步,验证第一空,“惊叹”指惊讶赞叹,符合文意。因此,选择B选项。期待:对未来的未知的某个时刻或者事物产生一种憧憬、向往。稳定:①稳固安定;②使稳定。折服:①说服,使屈服;②信服。相同:彼此一样,没有区别。意外:意料之外、料想不到的事,突如其来的不好的事情。11.白老师要借用六(2)班部分学生参加科技节宣传片的录制,因为这段视频中有大量有趣的实验操作,所以学生都想参加。以下老师的哪种做法更符合教育规律?A.请该班的班主任来推荐参加录课的学生人选B.给无法参与活动的学生一些小礼物作为补偿C.分两次进行上课录像,保证学生都能够参与D.用抓阄的方式公平选出参与录课的学生名单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策略选择的相关知识。根据题干描述可知,白老师想借用学生参加科技节宣传片的录制。目前所有学生都对可能会涉及到的有趣的实验非常感兴趣,都想要参加。根据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理念,我们要尽量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因此,该活动应该尽可能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一是能够激发学生对于科技实验的兴趣和热爱,二是能够尽可能得保证教育教学的各种活动切实做到关注全体学生,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故正确答案为C。12.参加某运动会的全体运动员在开幕式上恰好排成一个正方形队列,有两行两列的运动员离场后,运动员人数减少68人,则参加该运动会的运动员人数为:

A.225

B.256

C.324

D.289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方阵问题。减少一行一列,减少的总数=原每行人数×2-1,减少两行两列,减少的总数=原每行人数×4-2×2,方阵总人数=最外层每边人数的平方。运动员离场前,每行有运动员(68+4)÷4=18,则所求为182=324。故本题选择C项。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方阵问题。

第二步,设最初的正方形每行每列均有x人,由题意可列方程:2x+2×(x-2)=64,解得x=17,所以参加该运动会的运动员总人数为17×17=289(人)。

因此,选择C选项。

解题思路:参加运动会的全体运动员恰好排成正方形,故总人数一定为平方数,设每行站x个人。后有两行两列的运动员离场,运动员人数减少64人,可得到方程2x+2(x-2)=64,解得x=17。参加该运动会的运动员人数为17×17=289人。

故正确答案为C。13.划分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根据是生产资本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作用不同。(

)0.正确1.错误参考答案:1解题思路:固定资本,是指以厂房、机器、设备和工具等劳动资料的形式存在的生产资本,是流动资本的对称。流动资本,指生产资本中用于购买原料、燃料、辅助材料等劳动对象和用于购买劳动力的部分,包括全部可变资本和一部分不变资本。划分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是依据资本各部分价值周转方式的不同;划分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依据是资本各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不同。故表述错误。14.甲在商场柜台边捡到一个钱包,内装人民币6000元,交给商场保卫科负责人乙,乙将此款据为己有。乙的行为构成:A.侵占罪B.挪用公款罪C.受贿罪D.贪污罪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刑法分则。第二步,根据《刑法》第二百七十条,侵占罪。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将他人的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本条罪,告诉的才处理。题干中的保卫科负责人乙,符合该条,构成侵占罪。因此,选择A选项。B项:根据《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条,挪用公款罪。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是挪用公款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不退还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挪用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归个人使用的,从重处罚。保卫科负责人并不是国家工作人员,不符合题意。B项错误。C项:根据《刑法》第三百八十八条,受贿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本人职权或者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通过其他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行为,为请托人谋取不正当利益,索取请托人财物或者收受请托人财物的,以受贿论处。保卫科负责人并不是国家工作人员,不符合题意。C项错误。D项:根据《刑法》第三百八十二条,贪污罪。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是贪污罪。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国有财物的,以贪污论。与前两款所列人员勾结,伙同贪污的,以共犯论处。保卫科负责人并不是国家工作人员,不符合题意。D项错误。15.从山水画史的观点来看,北宋、南宋皇帝虽然都姓赵,但是画风迥异,通常都被分作两部分来讲;明代是朱元璋的天下,清代姓爱新觉罗,统治者既非一家一姓,时间跨度亦有540余年之久,却常被合在一起讲述。这是因为政治史和美术史并不一定要平行,换言之,明清两代绘画史的主要潮流几乎全在元代画风的影响之下,临摹风盛,创意式微,不像两宋绘画有着显著不同的特色。下列说法与原文相符的是:A.宋代帝王很少直接干预绘画创作B.元代绘画继承了两宋绘画的特色C.明清两朝的绘画风格具有相似性D.绘画研究中应特别注重时代背景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细节信息的理解与推断。抓住选项中的观点,根据文段中对应内容,对这些观点进行判断。A项无中生有,文段未涉及宋代帝王是否直接干预绘画创作的问题,排除。B项,文段说的是明清两代继承元代的画风,未说元代继承两宋的画风,无法推出,排除。C项可由“明清两代绘画史的主要潮流几乎全在元代画风的影响之下,临摹风盛,创意式微”推出。D项“特别注重时代背景”的表述从文中无法推出,排除。故本题选C。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将选项与原文一一对应。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宋代帝王很少直接干预绘画创作”,原文中无对应信息,属于无中生有。B项“元代绘画继承了两宋绘画的特色”属于偷换概念,应为明清两代绘画史继承了元代绘画的特色。C项“明清两朝的绘画风格具有相似性”,根据“明清两代绘画史的主要潮流几乎全在元代画风的影响之下”可知,与原文相符。D项“绘画研究中应特别注重时代背景”,由原文“政治史和美术史并不一定要平行”可知,绘画研究并不强调时代背景,与原文不符,属于曲解文意。因此,选择C选项。解题思路:文段中出现“换言之,明清两代绘画史的主要潮流几乎全受元代画风的影响,临摹风盛,创意式微,不像两宋绘画有着显著不同的特色”,可知明清两代的绘画风格具有相类似的地方。对应C项。A项,“宋代帝王很少直接干预绘画创作”题干并未体现,无中生有,排除;B项,语义偷换,应该是明清绘画继承元代绘画的特色,排除;D项,文段中“政治史和美术史并不一定要平行”,否定了绘画研究中注重时代背景的论述,故表述错误,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16.长久以来,心理学家都支持“数学天赋论”;数学能力是人类自打娘胎里出来就有的能力,就连动物也有这种能力。他们认为存在一种天生的数学内核,通过自我慢慢发展,这种数学内核最后会“长”成我们所熟悉的一切数学能力。最近有反对者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数学能力没有天赋,只能是文化的产物。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反对者的看法?A.10~12个月的婴儿已经知道3个黑点和4个黑点是不一样的B.数学是大脑的产物,而大脑的生长模式早已由基因“预设”C.经过人为训练的大猩猩、海豚和大象等动物能处理数学问题D.绝大多数的原始部落的居民只能表示5以下甚至更少的数量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根据提问方式中的“支持”,确定为加强论证。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论点:数学能力没有天赋,只能是文化的产物。论据:无。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增加反向论据。“10~12个月的婴儿已经知道3个黑点和4个黑点是不一样的”,证明人类自出生以来就具有一定的数学能力,具有削弱作用。B项:削弱论点。该项指出大脑的生长模式早已由基因“预设”,说明数学能力是有天赋的,具有削弱作用。C项:增加论据。大猩猩、海豚和大象等动物经过人为训练后能处理数学问题,说明数学能力是文化的产物,具有加强作用。D项:增加论据。因为绝大多数的原始部落文化落后,而缺少了文化教育使得人们的数学能力只能表示5以下甚至更少的数量,支持了反对者的论点,具有加强作用。第四步,强度比较。C项、D项都是通过举例子的方式来证明论点,但是C项是将动物与人类比,D项是直接举出某部落的例子,故D项支持力度更强。因此,选择D选项。解题思路:本题要求选择最能支持反对者看法的一项,需首先明确反对者的看法,即“数学能力没有天赋,只能是文化的产物”。要支持该观点,可以说明“数学天赋论”是错误的。反对者的看法:数学能力没有天赋,只能是文化的产物。A项,10~12个月的婴儿就已经具备数学能力了,说明数学能力是一种天赋,削弱了反对者的看法。B项,指出数学是大脑的产物,大脑的生长模式早已由基因“预设”,也就是说数学能力是天生的,削弱了反对者的看法。C项,经过人为训练的大猩猩等动物能处理数学问题,说明数学能力可以通过学习获得,但无法确定它们是不是刚出生就有数学能力,支持力度较弱。D项,原始部落的居民是缺少文化教育的,他们的数学能力低下,说明数学能力确实是文化的产物,而非天赋,支持了反对者的看法。故本题选D。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论点和论据。论点:数学能力没有天赋,只能是文化的产物。论据:无。本题只有论点,没有论据,所以优先考虑补充论据的方式来加强。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A项:说明婴儿可以区分数量不同的黑点,举例说明数学能力是有天赋的,否定论点,无法加强,排除;B项:说明数学是大脑的产物,大脑已被基因预设,也就是说数学是有天赋的,否定论点,无法加强,排除;C项:指出部分动物经过训练能处理数学问题,但是并不知道其是否有数学能力的天赋,不明确选项,无法加强,排除;

D项:说明绝大多数的原始部落的居民只能表示5甚至以下的数字,通过举例子的方式说明数学能力确实是文化的产物,补充论据,可以加强,当选。故正确答案为D。17.根据计划涉及时间的长短及其范围广狭的综合程度,计划可分为:A.长期计划、中期计划和短期计划B.业务计划、财务计划和人事计划C.战略性计划和战术性计划D.具体性计划和指导性计划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行政决策知识。第二步,根据涉及时间长短及其范围广狭的综合性程度,可以将计划分为战略性计划与战术性计划。战略性计划是指应用于整体组织的、为组织未来较长时期(通常为5年以上)设立总体目标和寻求组织在环境中的地位的计划;战术性计划是指实现总体目标的具体计划。其需要解决的是组织的具体职能部门在未来各个较短时期内的行动方向。因此,选择C选项。A项:按照时间划分,可以将计划分为长期计划、中期计划和短期计划。A项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从职能空间分类,可以将计划分为业务计划、财务计划及人事计划。B项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根据计划内容的明确性标准,可以将计划分为具体性计划和指导性计划。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18.男性∶女性A.东∶西B.生∶死C.青年∶老年D.红布∶蓝布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人的性别不是“男性”就是“女性”,二者属于并列关系中的矛盾关系。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东”与“西”是方位,但还有其他方位,如南、北,二者属于并列关系中的反对关系,排除;B项:生物的生命状态不是“生”就是“死”,二者属于并列关系中的矛盾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C项:“青年”与“老年”是人的年龄分段,但还有其他年龄分段,如少年、中年等,二者属于并列关系中的反对关系,排除;D项:“红布”与“蓝布”都是布料,但还有其他颜色的布料,如白布、黑布等,二者属于并列关系中的反对关系,排除。因此,选择B选项。19.将11车相同的扶贫物资发往甲、乙、丙、丁和戊五个乡。要求至少送往其中的4个乡,每个乡送整数车且不超过3车。问共有多少种不同的发放方式?A.不到100种B.100~200种之间C.201~400种之间D.超过400种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至少送往4个乡,则可分两类情况。①送到其中4个乡,因每个乡送整数车且不超过3车,则分配数量只有为3、3、3、2时才可满足,此时有种发放方法。②送往全部5个乡,分配数量可为(3、3、3、1、1)、(3、3、2、2、1)、(3、2、2、2、2)三种,共有种发放方法。发放方式总数为,在A项范围之内。故正确答案为A。20.我国的不动产登记费按(

)收取。A.人员数量B.时间C.件D.面积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物权知识。第二步,根据《民法典》第二百二十三条,不动产登记费按件收取,不得按照不动产的面积、体积或者价款的比例收取。因此,选择C选项。21.石墨烯可以弯曲到很大角度而不断裂,还能抵抗很强的压力,而因为只有一层原子,电子的运动被限制在一个平面上,为它带来了全新的电学属性。石墨烯在可见光下透明,但不透气,这些特征使得它非常适合作为保护层和透明电子产品的原料。这段文字主要描述的是:A.石墨烯的生产加工方法B.石墨烯的性能特点和用途C.石墨烯的经济价值D.石墨烯的发展现状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第一句话强调了“石墨烯能够弯曲很大角度而不断裂”和“抗压性很强”的特点,并且解释原因。第二句强调“石墨烯适合作为保护层和透明电子产品的原料”的用途。所以文段是“分—分”结构。第二步,对比选项。B项概括了两方面,符合文意。因此,选择B选项。A项、C项和D项:“加工方法”“经济价值”“发展现状”均无中生有。22.我们要坚决依法严厉打击各种暴力恐怖犯罪活动,坚决维护法律的______和______,坚决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尊严权威B.庄严威望C.尊严威望D.庄严权威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本题考查近义词辨析。两个空中间用“和”连接,说明其为并列关系,且与前文“维护”搭配,需填入一名词。第一空,“庄严”指庄重、严肃,为形容词,用于此处语法不当。“尊严”指可尊敬的身份或地位,经常搭配民族和法律。“维护尊严”更为恰当,故排除B、D两项。第二空,“权威”指对权力的一种自愿的服从和支持。“威望”指声誉和名望,多用来形容人,此处是用来形容法律,因此第二空填入“权威”更为恰当,故排除C项。故正确答案为A。【出处】《张德江:坚决打击各种暴力恐怖犯罪活动》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第一空和第二空是并列的关系,都与“法律”搭配。A项和C项“尊严”指可尊敬的身份或地位,一般搭配人民、法律,符合文意。B项和D项“庄严”指庄重而严肃,如:态度庄严、庄严地宣誓、庄严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庄严”为形容词,此处需要名词,填入此处不合适。排除B项和D项。第二步,辨析第二空。A项“权威”指在某种范围里最有地位的人或事物,符合文意。C项“威望”指声誉和名望,通常搭配人,与“法律”搭配不当,排除C项。因此,选择A选项。解题思路:第一步,快速阅读文段,明确空缺处所填词语的含义。第二步,分析选项。第一空,结合此处所填词语的词性及选项所给词语的词性,排除不恰当的选项。第三步,第二空,结合词语的含义及此处搭配的对象,选择最恰当的一项即可。第一空,“庄严”表示庄重严肃,一般用作形容词,此处用作名词不恰当,排除A、D。第二空,“威望”表示为大家所敬仰的声誉、名望;“权威”是指被社会所公认的。与法律搭配,“权威”更恰当,排除C。故本题选B。23.全班只有一名学生没有参加植树活动,班主任只知道是甲、乙、丙、丁四人中的一个。班主任在讯问时,甲说:“乙没去。”乙说:“我不但去了,而且直到活动结束才离开。”丙说:“我晚去了一会,但我种的树是全班最多的。”丁说:“如果丙去了,那我就没去。”他们四人中只有一人说谎。由此可以推知:A.甲没有参加B.乙没有参加C.丙没有参加D.丁没有参加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题干有若干论断和真假限定,确定为真假推理。第二步,找关系。甲说的“乙没去”和乙说的“我不但去了,而且直到活动结束才离开”为矛盾关系。第三步,看其余。根据矛盾关系的特性“必有一真,必有一假”及题干的真假限定“只有一人说谎”,可知:说假话的一定在甲和乙之间,其余的丙和丁说真话;丙说的“我晚去了一会,但我种的树是全班最多的”为真,可知:丙参加了,丁说的“如果丙去了,那我就没去”为真,可知:丁没有参加。根据已知条件“只有一名学生没有参加植树活动”,可得:没有参加的人就是丁。因此,选择D选项。24.作为独立主权国家,欧元区成员国拥有独立的货币政策。(

)0.正确1.错误参考答案:1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国际经济知识。第二步,1992年,欧盟首脑会议在荷兰马斯特里赫特签署了《欧洲联盟条约》,决定于1999年1月1日启动单一货币欧元,并在欧元区国家实施统一货币政策。2002年2月28日,欧元区成员国本国货币全部退出流通,欧元成为欧元区国家唯一法定货币。所以欧元区成员国并没有独立的货币政策。因此,本题错误。25.小王决定用贷款购买一处房产。他认为,如果使用某银行提供的短期贷款可以无须支付首付,同时利息也较低,两年内的月利率不超过0.6%。另外,在过去的两年里,房价一直在上涨,所以这处房产一定会升值。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质疑小王的决定?A.这种短期贷款的低息是暂时的,在两年之后其月利率将攀升到0.9%B.房地产行业在未来可能会持续走低,房价也可能随之大幅下降C.贷款买房后,小王每个月的还款金额高于目前租房的租金D.小王目前的住处距离单位只有10分钟的路程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根据提问方式中的“质疑”,确定为削弱论证。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论点:小王决定用贷款购买一处房产。论据:(1)如果使用某银行提供的短期贷款可以无须支付首付,同时利息也较低,两年内的月利率不超过0.6%。(2)在过去的两年里,房价一直在上涨,所以这处房产一定会升值。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无关选项。题干所说的为两年内的月利率不超过0.6%,选项所说的为两年后的月利率,论题不一致,排除。B项:否定论据。房价在未来可能会大幅下降是对原有论据房产一定会升值的否定,具有削弱作用。C项:无关选项。还款金额是否高于房屋租金和论点无关,论题不一致,排除。D项:无关选项。住处离单位的远近和论点无关,论题不一致,排除。因此,选择B选项。26.光合作用是植物在可见光的照射下,利用光合色素,将CO2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并释放出O2的生化过程,关于光合作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光合作用包含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过程B.光合作用光反应过程中水光解产生O2和H2C.光合作用暗反应中CO2与五碳化合物形成三碳化合物D.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减弱,单位时间内O2的生成量减少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生物医学知识并选错误项。第二步,在光反应阶段中,叶绿素分子利用所吸收的光能。首先将水分解成氧气和[H]。其中的[H],是活泼的还原剂,能够参与暗反应中的化学反应。在光反应阶段中,叶绿素分子所吸收的光能还被转变为化学能,并将这些化学能储存在三磷酸腺苷(ATP)中。光反应阶段产生的是氧气和[H],不产生氢气。因此,选择B选项。A项:植物的光合作用有两个反应过程,光反应和暗反应,光反应需要光才能进行,而暗反应不需要光,在黑暗处也可以进行。A项排除。C项:光合作用的暗反应是合成有机物供植物利用的反应。植物从空气中吸收的二氧化碳,化学性质不活泼,不能直接被氢气还原,需要先进行二氧化碳的固定,一个二氧化碳分子和一个五碳化合物分子形成两个三碳化合物分子,三碳化合物分子通过ATP和多种酶的作用,被氢还原,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变化,形成葡萄糖,这样,ATP中的能量就释放出来,储存在葡萄糖中。C项排除。D项: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先通过光能,将水分解成[H]和氧气,氧气释放出来,同时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当光反应减弱,单位时间内O2的生成量就会减少。D项排除。27.诱导运动是一种视错觉,即观察者知觉到某个物体在运动,而实际上该物体没有发生空间移动,只是由于其他物体的运动使得被观察物体看起来好像在运动。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诱导运动的是:A.在没有月光的夜晚仰望天空,觉得星星好像在动B.电影院里播放的精彩电影C.月亮在云彩后面穿行D.注视飞速开过的火车之后,会觉得附近的树木向相反方向运动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抓住定义关键词。①视错觉;②实际上物体未发生空间移动;③由于其他物体使得被观察物体看起来好像在运动。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A项,只提及“星星”,没有提及其他物体,不存在“其他物体使得观察体看起来好像在运动”的情况,不符合定义;B项,电影里面的画面是动态的,本身发生了空间移动,不符合定义;C项,月亮未发生空间移动,由于彩云的运动使得月亮看起来好像在运动,符合定义;D项,火车开过后,此时不存在正在移动的物体,只有树,移动物体与静止物体是先后出现,不存在“其他物体使得观察体看起来好像在运动”,感觉树在动是运动后效,不是诱导运动,不符合定义。故正确答案为C。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是题。第二步,找关键信息。①知觉到某个物体在运动,而实际上该物体没有发生空间移动;②由于其他物体的运动使得被观察的物体看起来好像在运动。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只涉及星星,不涉及“其他物体运动”,不符合定义;B项:电影的播放实际上是一帧帧的画面在变动,不属于“实际上该物体没有发生空间移动”,不符合定义;C项:月亮是相对静止的,属于“实际上该物体没有发生空间移动”,只是因为云彩的运动使月亮看起来好像在动,符合定义;D项:注视飞速开过的火车后,会觉得树木向反方向运动,表明不是同时观察火车和树木,所以树木的运动并不是因为同时观察的火车在运动导致的,不符合定义。因此,选择C选项。解题思路:分析题干定义,发现其关键点为“由于其他物体的运动使得被观察物体看起来好像在运动”,在解题时应严格依据这一关键点分析选项。诱导运动的定义要点:由于其他物体的运动使得被观察物体看起来好像在运动,实际上该物体没有发生空间移动。A项,只是觉得星星好像在动,并没有涉及其他物体的运动,不符合定义。B项,电影画面确实是在动的,并非视错觉,不符合定义。C项,由于云彩在动,使得月亮看起来好像在运动,符合定义。D项,是先看运动的火车,再看静止的树木,觉得树木在动,而题干定义中并不涉及先后性,不符合定义。故本题选C。28.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受原选举单位的监督。(

)0.正确1.错误参考答案:1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宪法。根据《宪法》第一百零二条规定:“省、直辖市、设区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受原选举单位的监督;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受选民的监督。”因此,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是受选民监督,而非受原选举单位的监督。故表述错误。29.S3KWOEP4I9

UYAIbl30VQA.5B.4C.3D.2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题干给出的两个字符组中重复的字符为3、I,共2个。故正确答案为D。30.阿赞德文字包括四类符号:(1)5个小写字母a、b、c、d、e;(2)4个大写字母A、E、I、O;(3)3个特殊符号¬、ⅴ、∣;(4)一对左右圆括号()。阿赞德词语按照如下方式构成:如果x、y是5个小写字母中的任意两个,M是4个大写字母的任意一个,则xMy是阿赞德词语。阿赞德语句按照下列方式构成:(1)若X是一个阿赞德词语,则(X)、¬(X)都是阿赞德语句;(2)若X、Y是任意阿赞德语句,则(XⅴY)、(X∣Y)都是阿赞德语句。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阿赞德语句的是(

)。A.aEdB.¬(xMy)C.(bIc)ⅴ¬(cAe)D.(¬(aEd)︱((cAe)ⅴ(aEd)))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定义关键词。阿赞德文字:(1)a、b、c、d、e;(2)A、E、I、O;(3)¬、ⅴ、∣;(4)()。阿赞德词语:xMy(x、y是5个小写字母中的任意两个,M是4个大写字母的任意一个)。阿赞德语句:“若X是一个阿赞德词语,则(X)、¬(X)都是阿赞德语句”、“若X、Y是任意阿赞德语句,则(XⅴY)、(X∣Y)都是阿赞德语句”。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A项:aEd符合阿赞德词语,但构成阿赞德语句缺少(),不符合“若X是一个阿赞德词语,则(X)、¬(X)都是阿赞德语句”,不符合定义,排除;B项:x和y均不是阿赞德文字中5个小写字母中的任意一个,M也不是阿赞德文字中4个大写字母中的任意一个,因此,xMy不属于阿赞德词语,不符合“若X是一个阿赞德词语,则(X)、¬(X)都是阿赞德语句”,不符合定义,排除;C项:(bIc)ⅴ¬(cAe)中,(bIc)和¬(cAe)均为阿赞德语句,两者之间用符号ⅴ连接,但缺少构成(XⅴY)的括号(),不符合“若X、Y是任意阿赞德语句,则(XⅴY)、(X∣Y)都是阿赞德语句”,不符合定义,排除;D项:(¬(aEd)∣((cAe)ⅴ(aEd))))中,¬(aEd)是阿赞德语句,((cAe)ⅴ(aEd))也是阿赞德语句,两者之间用∣连接并且用括号()包裹,符合“若X是一个阿赞德词语,则(X)、¬(X)都是阿赞德语句”、“若X、Y是任意阿赞德语句,则(XⅴY)、(X∣Y)都是阿赞德语句”,符合定义,当选。故正确答案为D。31.一些员工在某工厂车间工作,如果有4名女员工离开车间,在剩余的员工中,女员工人数占九分之五,如果有4名男员工离开车间,在剩余的员工中,男员工人数占三分之一。原来在车间工作的员工共有(

)名。A.36B.40C.48D.72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解法一:第一步,本题考查基础应用题,用方程法解题。第二步,设原来女员工x人,总人数y人,则原来男员工(y-x)人。由剩余女员工占,有;由剩余男员工占,有,解得y=40。因此,选择B选项。解法二:第一步,本题考查基础应用题。第二步,由剩余女员工占,得,即总人数减4能被9整除,只有B选项符合。因此,选择B选项。解题思路:根据题意,减少4名女员工后,剩余女员工数量为总数的,则可推出总人数减4后为9的倍数;同样,减少4名男员工后,剩余男员工数量为总人数的,则可推出总人数减4后为3的倍数。观察选项,只有B项满足分析要求。故正确答案为B。解题思路:若4名女员工离开,则剩余人数可分为9份;若4名男员工离开,则剩余人数可分为3份。当一个数时9的倍数时也一定为3的倍数,故只考虑总数与9之间的倍数关系即可。根据题意,员工总数减去4后可以被9整除,只有B项满足。32.金刚石是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硬度最高的金属。(

)0.正确1.错误参考答案:1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科技。金刚石是在地球深部高压、高温条件下形成的一种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晶体,晶体中碳原子按四面体成键方式互相连接。金刚石是非金属,为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硬度最高的物质。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硬度最高的金属是铬。故表述错误。33.填入第3段画线部分恰当的是:A.发展现代传播体系B.构建国家新媒体播控平台C.实现三网互联互通D.加快传播体系数字化转型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横线处上下文语境。横线处总领全文,是对本段内容的概括,概括下文内容。下文从加强重要媒体建设、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建立国家应急广播体系和推进三网融合多方面阐述了加强我国传播方式的发展。所以横线处填入的意思为全面建设我国的传播体系。第二步,对比选项。A项符合上述语境。因此,选择A选项。B项、C项和D项:都是下文的片面表述,概括不全面。34.2,12,30,(

)A.75B.65C.56D.50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特殊数列。第二步,数字变化无明显规律,考虑因式分解,原数列可分别分解为1×2,3×4,5×6,(7×8)。“×”前是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下一项为5+2=7;“×”后是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下一项为6+2=8。所求项为7×8=56。因此,选择C选项。35.细胞是一切生命体的基本单位,细胞内部有细胞核,外部有细胞质,最外层是细胞膜。细胞核最重要的物质是脱氧核糖核酸:A.DNAB.RNAC.NDAD.NRA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生物知识。第二步,脱氧核糖核酸的英文缩写为DNA。细胞核是存在于真核细胞中的封闭式膜状胞器,内部含有细胞中大多数的遗传物质,也就是DNA。DNA携带有合成RNA和蛋白质所必需的遗传信息,是生物体发育和正常运作必不可少的生物大分子。DNA由脱氧核苷酸组成的大分子聚合物。脱氧核苷酸由碱基、脱氧核糖和磷酸构成。其中碱基有4种:腺嘌呤(A)、鸟嘌呤(G)、胸腺嘧啶(T)和胞嘧啶(C)。DNA是细胞核最重要的物质。因此,选择A选项。B项:RNA是核糖核酸,存在于生物细胞以及部分病毒、类病毒中的遗传信息载体,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RNA的碱基主要有4种,即腺嘌呤(A)、鸟嘌呤(G)、胞嘧啶(C)、尿嘧啶(U),其中,尿嘧啶(U)取代了DNA中的胸腺嘧啶(T)。B项错误。C项:NDA,作为英文首字母缩写有不同的含义,主要有以下几种:新药申请(New

Drug

Application),保密协议(Non

Disclosure

Agreement)等。NDA在生物学中无此名词。C项错误。D项:NRA(National

Rifle

Association

of

America)指美国全国步枪协会,总部设于美国弗吉尼亚州,是美国最大的枪械拥有者组织和强大的利益集团,也是美国反对枪支限制的主要力量。NRA在生物学中无此名词。D项错误。36.问题是时代的声音,每个时代总有属于它自己的问题,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这些都是坚持问题导向部署经济发展新战略,坚持问题导向部署经济发展新战略的哲学依据是(

)。

A.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

B.矛盾的存在与发展具有特殊性

C.事物内部的主要矛盾决定事物的发展

D.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政治。

A项错误,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相辅相成。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矛盾着的对立双方相互排斥、相互斗争。题干描述的是坚持问题导向,没有提到矛盾的对立双方相互排斥、相互斗争,与矛盾的斗争性没有直接关联。

B项正确,矛盾具有特殊性,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方面各有其特点,不同事物的矛盾有不同的特点,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有不同的特点,矛盾的双方各有其特点。坚持问题导向部署经济发展战略,就是在分析矛盾存在与发展的不同特点的基础上,通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部署经济发展战略。

C项错误,事物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区别,相互联系,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主要矛盾是指在同一事物存在的许多矛盾中,有一对矛盾处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决定事物的性质和发展。题干描述的是坚持问题导向,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与事物的主要矛盾没有直接关联。

D项错误,选项表述本身错误,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具体事物的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因此,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就是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承认矛盾的特殊性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故正确答案为B。37.作为互联网革命的产物,网络文化已经成为

80后一代青年人的主流文化。我们这些印刷文化的过来人,对这一新崛起的网络文化,不管喜欢还是不喜欢,都

认真对待。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影响

不得不

B.支撑

不能不

C.控制

应该

D.支持

必须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本题应从第一空入手解答。网络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其对一代青年人的作用只能用“影响”来表达,第二空中“不得不”的被动语态也与前句的“不管喜欢还是不喜欢”的句式相符,故本题答案为A。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根据“成为……主流文化”可知,网络文化对80后一代青年人是有作用的。A项“影响”侧重对人或事物所起的作用,符合语境。B项“支撑”侧重勉强维持局面,不符合“主流文化”的语境;C项“控制”侧重掌控、管理,语气过重;D项“支持”侧重给予鼓励或者是勉强维持,与“网络文化”“主流文化”的语境不符。故排除B项、C项和D项。答案锁定A项。

第二步,验证第二空。根据“不管喜欢还是不喜欢”,此空填入“不得不”,强调不可忽视网络文化,符合语境。

因此,选择A选项。

解题思路:第一空,搭配“网络文化”,B项的“支撑”和C项的“控制”语气程度过重,文中只是说明网络文化对80后产生了影响,故第一个空填入“影响”较为合适,排除B、C项。D项的“支持”与“网络文化”搭配不当,排除。

第二空,代入验证,“不得不”恰好体现了网络文化的影响让传统文化人没法忽视的一种状态,符合语境,当选。

故正确答案为A。38.能力的补偿是指同一个体的不同能力之间或组织内部成员之间能力的相互替代或补偿作用,从而保持或维持活动的正常进行。其中辐射补偿是指优势能力有效地加强了各种能力之间的相互联系或带动其他能力同时提高的现象。放大补偿是指优势能力的高度发展,有效地弥补某些薄弱能力的现象。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各项中应用了辐射补偿的是:A.甲国足球队7号球员奔跑速度快,盘带技术强,在他的带动下,本方多次突破对方防线,射门得分B.乙国篮球运动员在体能上存在不足,但是他们凭借“魔鬼训练”弥补了身体条件上的不足,创造了奥运会三连冠的佳绩C.丙国跳水队中一位小将技术全面,实力较强,但由于临场经验不足,有时会发挥失常。因此教练安排他参加团体比赛,第二个出场D.丁国乒乓球运动员的进攻实力是世界一流的,但是防守能力相对较弱,在多次世界大赛中他们依靠强大的进攻使对手疲于防守,从而取得胜利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本题涉及能力的补偿及其所包含的辐射补偿和放大补偿多个定义,但只考查辐射补偿一个,可重点关注该定义。分析发现其关键点为“优势能力有效加强了各种能力之间的相互联系或带动其他能力同时提高”,在解题时应严格依据定义的关键点分析选项。辐射补偿定义的关键信息:优势能力有效地加强了各种能力之间的相互联系或带动其他能力同时提高。A项,7号球员奔跑速度快、盘带技术强属于他的优势能力,在他的带动下实现本方得分,即优势能力有效加强了各种能力之间的相互联系或带动其他能力同时提高,符合定义。B项,凭借“魔鬼训练”弥补身体条件上的不足,并未体现优势能力带动其他能力同时提高,不符合定义。C项,技术全面,实力较强,但有时会发挥失常,并未体现优势能力带动其他能力同时提高,不符合定义。D项,进攻实力强,防守能力弱,则依靠强大的进攻取得胜利,并未体现优势能力带动其他能力同时提高,不符合定义。实际上该项属于放大补偿,即优势能力的高度发展,有效地弥补某些薄弱能力。故本题选A。解题思路:第一步:抓住定义中关键词。辐射补偿的关键词有“加强……联系”、“带动……提高”;放大补偿的关键词有“发展……弥补”。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A项中,在“7号球员带动下……多次突破”符合辐射补偿定义;B项中,“凭借……弥补”属于放大补偿;C项中让小将第二个出场,目的是为了降低他发挥失常的可能性,不符合定义;D项中运动员通过强大进攻弥补防守的薄弱,属于放大补偿。故正确答案为A。39.古人行文简略,优秀的作品常常“字不虚设”,阅读者决定不予深究的地方,有可能正是作者用心良苦之所在。因此我们阅读时不宜有所偏,应该像作家写作这些文章时那样“________”。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孜孜不倦B.精益求精C.心无旁骛D.字斟句酌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语境。根据文段中“字不虚设”“作者良苦用心”“

阅读时不宜有所偏”可知,古人行文每一个字的设置都有其意义,所以我们在阅读的时候也应该对每个字仔细推敲。所选的词要有“对每个字仔细推敲”的意思,而且要对应双引号中的“字不虚设”。第二步,辨析选项。D项“字斟句酌”指对每一字、每一句都仔细斟酌、推敲,形容说话或写作的态度十分慎重,有仔细推敲的意思,符合语境。A项“孜孜不倦”、B项“精益求精”、C项“心无旁骛”三个词均不能表达“仔细推敲”的意思,排除A项、B项和C项。因此,选择D选项。解题思路:第一步,快速阅读文段,根据前后文逻辑关系找到对确定答案有帮助的提示信息,由“那样”可知,考生必须归纳前文的信息。第二步,分析四个选项词语的含义,选择与文意最契合的一项。根据古代优秀作品“行文简略”“字不虚设”的特点可知,作者行文都有其意义所在,因此,我们在阅读时也要像作者写作时那样每一个字都要仔细斟酌,否则可能忽略作者的良苦用心。“孜孜不倦”指工作或学习勤奋不知疲倦。“精益求精”指已经好了还要求更加好。“心无旁骛”形容心思集中,专心致志。“字斟句酌”指写文章或说话时慎重细致,一字一句地推敲琢磨。选项中能体现作者用心推敲字句的只有“字斟句酌”。故本题选D。解题思路:文段开头点明“古人行文简略”、“优秀的作品常常‘字不虚设’”可知,作家写作是很珍惜文字的,“因此我们阅读时不宜有所偏,应该像作家写作这些文章时那样”,那阅读者的状态就应该是仔细品味。A选项“孜孜不倦”是指工作或学习勤奋不知疲倦,排除;B选项“精益求精”侧重好上加好追求更完美,排除;C选项“字斟句酌”,即对每一字、每一句都仔细斟酌、推敲,符合文意,当选;D选项“心无旁骛”形容心无杂念、专心致志的状态,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出处】《求知在字外》40.A.1B.2C.3D.4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数图推理。第二步,观察数列发现2×2=8÷2,3×3=3÷

,×2=÷,规律为左上×右下=左下÷右上,所求项为9÷3÷3=1。因此,选择A选项。41.①根据乾陵建筑对称布局的特点,“无字碑”与“述圣记碑”显然是在高宗去世时由武则天同时主持竖立的,而这块“无字碑”,自然是武则天预先为自己准备的“功德碑”②无字碑上为何无字,人们对此有种种说法,有无数的人在猜测在探究这千古之谜③墓前立有两块高大雄浑的石碑,西面是“述圣记碑”,上面8000余字的碑文是歌颂唐高宗功绩的④东面就是武则天的“无字碑”,碑由一块巨大的整石雕成,碑头雕有8条互相缠绕的螭首,饰以天云龙纹⑤乾陵是唐高宗李治与女皇武则天的合葬陵墓,为我国历代帝王陵园中唯一的夫妇两帝合葬墓⑥数年前,我曾到陕西乾县的梁山走访乾陵,曾在无字碑旁久久默立,思绪成千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A.⑥②③①⑤④B.②③⑤⑥④①C.②⑥④①⑤③D.⑥⑤③④①②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观察选项特征,确定首句。⑥先引出乾陵“无字碑”的话题;②介绍人们对“无字碑”的猜测。应先引出文段话题再介绍“无字碑”的其他情况,故②不适合作首句,排除B项和C项,保留A项和D项。第二步,对比A项和D项。③介绍陵墓西面的情况;④介绍陵墓东面的情况。“东面”、“西面”都是围绕乾陵陵墓展开论述,二者话题一致,故③④捆绑在一起,排除A项。答案锁定D选项。第三步,验证D选项。文段先介绍“我”走访乾陵,在无字碑旁思绪成千,接着进一步介绍乾陵的具体情况,并指出无字碑在陵墓的东面,接着进一步讨论无字碑的情况。D项语句连贯,通顺。因此,选择D选项。42.广义的生产包括生产、分配、交换和(

)四个环节。A.制造B.消费C.存储D.运输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微观经济。广义的生产由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四个环节构成,或者说,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是人类最基本的社会经济活动。这四个环节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其中生产居于主导地位,起着决定作用;分配和交换是连接生产和消费的中间环节;分配、交换和消费对生产也有反作用。在一个生产过程中,四个环节之间,存在前后的顺序关系。故正确答案为B。43.不少减肥的人会遇到这样的尴尬时刻——本来接到朋友聚会的邀请是让人开心的事,可细一想却又不免挣扎:与朋友一起吃饭会让人________,这会让减肥________。去还是不去,这是一个问题。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大快朵颐

事倍功半B.大饱口福

危在旦夕C.食前方丈

功败垂成D.胃口大开

功亏一篑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由“去还是不去,这是一个问题”可知,“吃饭”和“减肥”是矛盾的,所以第一空要体现“愿意吃、吃得好、吃得多”之意。A项“大快朵颐”指痛快淋漓地大吃一通、非常快活地享受美食;B项“大饱口福”指吃很好的东西;D项“胃口大开”指胃口很好,很想吃东西。三者均符合语境。C项“食前方丈”指吃饭时面前一丈见方的地方摆满了食物,形容吃得阔气,不符合语境,排除C项。第二步,分析第二空。由“去还是不去,这是一个问题”可知,该空应体现“达不到目的”的语义。A项“事倍功半”指做事的方法费力大,收效小,做事效率不高;B项“危在旦夕”指危险就在眼前。二者均不符合文意,排除A项和B项。D项“功亏一篑”比喻做事情只差最后一点却没能完成,符合语境。因此,选择D选项。解题思路:第一空,根据文意可知空缺处指吃得多。A项“大快朵颐”形容大饱口福、痛快淋漓地大吃一通、非常快活的享受美食,符合文意,保留;D项“胃口大开”形容胃口好,吃的多,符合文意,保留;B项“大饱口福”指吃够了很好的东西,侧重吃的“好”,而非吃的“多”,排除;C项“食前方丈”形容吃的阔气,阔气并不一定吃的多,排除。第二空,根据文意可知空缺处指因与朋友聚餐导致减肥受到影响,没有成功。D项“功亏一篑”比喻做事情只差最后一点却没能完成,结果枉费工夫,符合文意,当选;A项“事倍功半”形容做事的方法费力大,收效小,文段侧重减肥失败,而非收效小,排除。故正确答案为D。【文段出处】《不负宾朋不负餐》44.现在人们认识到,极光一方面与地球高空大气和地磁场的大规模相互作用有关,另一方面又与太阳喷发出来的高速带电粒子流有关,这种粒子流通常被称为太阳风。由此可见,形成极光必不可少的条件是大气、磁场和太阳风,缺一不可。具备这三个条件的太阳系其他行星,如木星和水星,它们的周围也会产生极光,这已被实际观察到的事实所证明。这段文字主要介绍的是:A.太阳在极光形成中的作用B.形成极光的必备要素C.存在极光现象的行星D.人们对极光的观察和认识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段主旨的提炼和把握。解答这类题目,需要首先分析文段结构,提炼文段关键信息,从而得出文段的主旨。文段由人们的认识引出了形成极光的必不可少的条件,因此正确答案应与此相关。文段由极光的形成“一方面与地球高空大气和地磁场的大规模相互作用有关,另一方面又与太阳风有关”,得出形成极光的必不可少的条件,并以具备这三个条件的其他行星周围也会产生极光来佐证。由此可知,文段主要介绍了形成极光的条件。A项是在介绍极光形成条件之一中提到的,并非文段主要内容。C项是为了佐证极光形成的条件。D项是为了引出极光形成的条件。故本题选B。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通过两个方面介绍了极光形成必不可少的条件是什么,接着通过“由此可见”引出重点,即“形成极光必不可少的条件是大气、磁场和太阳风,缺一不可”,最后通过木星和水星对观点进行举例论证。文段为“分—总—分”结构,主旨句为“由此可见”引导的内容,主要讲的是形成极光必不可少的条件。第二步,对比选项。B项是对文段主旨句的同义替换。因此,选择B选项。解题思路:据提问知此题属于中心理解题。第一句话是论据,第二句话是根据第一句的论据所得出的结论,即形成极光必不可少的条件是大气、磁场和太阳风。最后一句又通过事实加强了结论。所以这段文字主要介绍形成极光的必不可少的条件,本题选B。A项错误,太阳风只是其中一个条件,文章也没有详细说这个作用;C项错误,文中举例说其他行星的极光也具备这三个条件,说的还是极光;D项错误,人们的观察和认知过于宽泛。故正确答案为B。45.7.1,8.6,14.2,16.12,28.4,(

)A.32.24B.30.24C.32.44D.30.64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非整数数列中的小数数列。第二步,观察数列,前后两项“16.12,28.4”关系为:16+12=28,即后项的整数部分为前项的整数部分与小数部分之和;16-12=4,即后项的小数部分为前项的整数部分与小数部分之差。所求项整数部分为28+4=32,所求项小数部分为28-4=24。则所求项为32.24。因此,选择A选项。46.吃药还是输液,本不是选择的难题。吃药是最常用和最便利的治疗手段,但口服药物的效率不高也是常识;输液使得药物直接进入血液,效用和利用度更高,但滥输液的副作用同样不小。不过,自从有了输液,不仅“挂个水好得快”被医生推荐,而且患者群体也对“输液好的快”普遍认同,主动要求医生输液的不在少数,有些患者还对医生不给输液颇有微词。这段文字意在说明:A.患者缺乏科学的健康知识B.人们对输液存在认识误区C.输液见效快是其最大缺陷D.推荐输液的医生不够专业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文段首句引出吃药与输液的选择这一话题,接下来介绍吃药和输液各自的利弊。接着通过关联词“不过”进行转折引出重点,强调具有副作用的滥输液经常被医生推荐,且患者也过度信任和依赖输液这种治疗方式。故文段重点在于指出医生和患者对“输液”的认识都存在误区,对应B项。A项,文段围绕“输液”论述,“健康知识”概念扩大,排除;C项,“最大缺陷”无中生有,表达亦过于绝对,排除;D项,只提到了“医生”没有提到“患者”,表述片面,且“不够专业”无中生有,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文段出处】《全面停止门诊输液,你怎么看》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先介绍了选择吃药还是输液本不是难题,接着阐述这两种治疗方式各有利弊。尾句在此基础上通过转折关联词“不过”引出文段主旨句,强调医生推荐输液,很多患者也依赖输液,更愿意选择通过输液这种方式治疗疾病。即主旨句重点强调的是医生和很多患者对输液过度信任,对输液没有正确的认识。第二步,对比选项。B项“人们对输液存在认识误区”是对主旨句的同义替换,符合文段意图。因此,选择B选项。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文段主旨的理解和把握。解答这类题目需要阅读文段内容,梳理文段结构,找到文段的关键信息,从而确定其主旨,再结合选项排除与此不符的,即可得出正确答案。注意,在主旨题中,常见的错误选项包括与主旨无关、表述绝对、概括片面、无中生有等。文段围绕“输液”的利与弊展开,A项与此无关,排除。C项表述有误,见效快应是输液的优点,而非缺陷,输液的缺陷在于滥输液引发的副作用。D项太过绝对,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说只要医生推荐了输液就不专业。由文段最后一句可知,人们对输液存在认识误区。故本题选B。47.甲、乙、丙、丁、戊、己六位运动员的跳高纪录有如下比较:(1)乙的成绩比丙好,但不如甲;(2)丁的成绩不如甲和丙;(3)戊的成绩好于丁和己,但不如甲和丙。由此,可以确定:A.丁的成绩好于己B.己的成绩好于丁C.戊的成绩好于乙D.乙的成绩好于戊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首先分析题干。(1)甲>乙>丙;(2)甲、丙>丁;(3)甲、丙>戊>丁、己。第二步:根据结论分析。综合可得:甲>乙>丙>戊>丁、己。其中,无法确定丁和己谁的成绩更好。根据前面综合的大小关系选择D项。故正确答案为D。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题干有信息排序特征,确定为分析推理。第二步,分析条件,进行推理。根据题干信息可知:①甲>乙>丙;②甲、丙>丁;③甲、丙>戊>丁、己;由①②③可得,④甲>乙>丙>戊>丁、己;A项:由④知,丁、己的成绩高低不确定,排除;B项;由④知,丁、己的成绩高低不确定,排除;C项:由④知,乙的成绩好于戊,排除;D项:由④知,乙的成绩好于戊,可以推出。因此,选择D选项。解题思路:本题要求选择能够由题干信息推出的一项,需要准确把握题干的细节信息,不要偏离题干所表达的意思,也不要扩大或缩小题干的范围。题干细节信息:①乙的成绩比丙好,但不如甲,即甲>乙>丙;②丁的成绩不如甲和丙,即甲>丁,丙>丁;③戊的成绩好于丁和己,但不如甲和丙,即丙>戊>丁(己)。综合可得:甲>乙>丙>戊>丁(己)。其中,无法确定丁和己的成绩,而乙的成绩好于戊。故本题选D。48.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人们遭受挫折后有时会找理由自我安慰,以降低挫折感,恢复心理平衡,这是心理防御机制中的“合理化”方法。下列不属于采用这种方法进行合理心理防御的是(

)。A.小王因工作失误受到批评,感觉领导在利用职权公报私仇B.小李上班途中发现包裹被盗,笑着说破财免灾C.小张的请求被同事拒绝,认为同事肯定有自己的难处D.小范竞争上岗未能如愿,心想这个辛苦的岗位不干也罢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题目。本题实质考查的是文化常识中的“合理化”的含义。“合理化”有三种表现:酸葡萄心理、甜柠檬心理和推诿。酸葡萄心理是指当自己所追求得东西因自己能力不够而无法取得时,就加以贬抑和打击。甜柠檬心理是指企图说服自己和别人,自己所做成或拥有的已是最佳的抉择。推诿是指将个人的缺点和失败,推诿于其他理由,找人担当其过错。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A项:小王因为自己的失误而受到批评,却认为是领导利用职权公报私仇。这是将自己受到批评这件事的责任推给其他人,是典型的推诿,属于心理防御机制中心的“合理化”方法,排除;B项:小李上班途中发现包裹被盗安慰自己破财免灾,这是典型的甜柠檬心理,即当得不到葡萄而只有柠檬时,就说柠檬是甜的,用来美化被满足的动机,属于心理防御机制中心的“合理化”方法,排除;C项:小张对同事提出请求被同事拒绝,认为是同事有自己的难处,这是对同事的体谅和理解,不符合“遭受挫折后”、“找理由自我安慰,以降低挫折感,恢复心理平衡”,不属于心理防御机制中心的“合理化”方法,当选;D项:小范竞争上岗未能如愿,符合“遭受挫折后”,心想这个辛苦的岗位不干也罢,是在找理由让自己接受竞争失败的事实,属于心理防御机制中心的“合理化”方法,排除。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C。49.报销:凭据:发票A.消费:支出:平衡B.观赏:电影:门票C.辩护:律师:法律D.乘车:凭证:城市卡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发票可以用来报销,二者属于功能对应关系,发票是一种凭据,二者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种属关系。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逻辑关系。A项:消费是支出的一种方式,二者属于方式对应关系,与题干逻辑不一致,排除;B项:门票是观赏电影的依据,观赏电影,二者属于动宾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C项:律师可以为当事人辩护,二者属于功能对应关系,律师运用法律进行辩护,二者属于工具对应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D项:城市卡可以用来乘车,二者属于功能对应关系,城市卡是一种凭证,二者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种属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当选。故正确答案为D。50.下列情形下,事业单位不可以与其工作人员解除聘用合同的是:A.甲受到开除处分B.乙连续旷工超过15个工作日C.丙1年内累计旷工超过30个工作日D.丁连续两年年度考核不合格,单位提前15日通知其解除合同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并选错误项。第二步,根据《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第十六条,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年度考核不合格且不同意调整工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