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中学教育心理学》真题测试(2022年12月16日-9991)_第1页
教师招聘《中学教育心理学》真题测试(2022年12月16日-9991)_第2页
教师招聘《中学教育心理学》真题测试(2022年12月16日-9991)_第3页
教师招聘《中学教育心理学》真题测试(2022年12月16日-9991)_第4页
教师招聘《中学教育心理学》真题测试(2022年12月16日-999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师招聘《中学教育心理学》通关试题每日练(2022年12月16日-9991)1:依据归因理论,同学将失败阅历归因于力量比归因于努力会产生更剧烈的心情体验。()

推断题

2:头脑风暴法能有效地促进个体的发散性思维和制造力。()

推断题

3:根据自我意识进展理论,生理自我基本成熟的年龄是()。

单项选择题

A、7岁

B、3岁

C、12岁

D、18岁

4:下列对关键期理解不正确的是()。

单项选择题

A、关键期最基本的特征是它只发生在生命中一个固定的短临时期

B、关键期是突然开头和停止的

C、鸟类的印刻、人类语言的习得能证明关键期的存在

D、在进展的关键期内,假如能在肯定时间内给以适当的良性刺激,就会促使其行为与力量得到更好的进展,反之则会阻碍其进展

5:依据学问本身的存在形式和简单程度,可以把学问的学习分为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和()。

单项选择题

A、公式学习

B、命题学习

C、原理学习

D、推理学习

6:根据维果斯基的文化历史进展理论,不属于人的高级心理机能的力量是()。

单项选择题

A、记忆力量

B、语言力量

C、思维力量

D、行走力量

7:新老师更多关注课堂中发生的细节,专家型老师很少谈论课堂管理问题和自己的教学是否胜利。这是反映二者在()方面的差异。

单项选择题

A、课时方案

B、教学过程

C、课后评价

D、教学策略

8:依据动机的性质,可分为生理性动机和__________。()

单项选择题

A、主导动机

B、外在动机

C、社会性动机

D、有意识动机

9:在技能形成过程中,练习中期消失进步的临时停顿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

单项选择题

A、抑制现象

B、挫折现象

C、高原现象

D、低分现象

10:学习动机强弱的标志主要是活动水平和()

单项选择题

A、原发性

B、习得性

C、后继性

D、指向性

11:以下技能中,属于操作技能的是()

单项选择题

A、阅读技能

B、运算技能

C、记忆技能

D、吹拉弹唱技能

12:教育心理学的讨论应当多层次、多侧面,不能孤立、片面、割裂地看问题。这句话强调了教育心理学讨论的()

单项选择题

A、客观性原则

B、系统性原则

C、联系实际的原则

D、教育性原则

13: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所描写的状态属于()

单项选择题

A、原型启发

B、酝酿效应

C、灵感

D、顿悟

14:()的阅历类化理论强调概括化的阅历或原理在迁移中的作用。

单项选择题

A、奥苏伯尔

B、桑代克

C、贾德

D、格式塔

15:在西方,被公认的科学教育心理学奠基人是()。

单项选择题

A、梅伊曼

B、桑代克

C、推孟

D、贾德

16:根据埃里克森人格进展理论,培育儿童信任感的最佳时间是()

单项选择题

A、0~1.5

B、2~3

C、6~12

D、12~18

17:提出“什么样的钢笔才抱负?”的问题的方法属于制造力训练的()

单项选择题

A、缺点列举训练

B、盼望点列举训练

C、想象

D、联想

18:苛勒的完形—顿悟说与桑代克的试误说的区分是()。

多项选择题

A、试误是顿误的前奏

B、顿悟是试误的结果

C、试误发生在学习过程的早期

D、顿悟发生在学习过程的中、晚期

19:体育方面的球类、体操、田径属于()。

单项选择题

A、识记技能

B、心智技能

C、操作技能

D、认知技能

20:安德森的心智技能形成三阶段论的第三个阶段是()。

单项选择题

A、认知阶段

B、联结阶段

C、评价阶段

D、自动化阶段

21:信息能长时间保留下来,容量没有限度的记忆是()。

单项选择题

A、短时记忆

B、瞬时记忆

C、长时记忆

D、感觉记忆

22:依据强化的性质和目的可以分成()

单项选择题

A、自然强化物和人为的近似强化物

B、乐观强化和消极强化

C、正强化和负强化

D、强化和惩处

23:少年期的年龄一般在()。

单项选择题

A、6、7岁~11、12岁

B、11、12岁~14、l5岁

C、8、9岁~16、17岁

D、6、7岁~14、15岁

24:多次测验分数的稳定、全都程度是指这个测验的()。

单项选择题

A、信度

B、效度

C、区分度

D、可比度

25:高中生的伦理道德的进展具有()。

单项选择题

A、分化性

B、半成熟性

C、成熟性

D、动荡性

26:个体在知觉、思维、记忆和解决问题等认知活动中加工和组织信息时所显示出来的独特而稳定的风格称为()

单项选择题

A、人格

B、学习方式

C、学习策略

D、认知方式

27:缺乏对他人的怜悯与关怀,缺乏耻辱心与罪恶感这种心理问题属于__________。

单项选择题

A、强迫症

B、依靠型人格障碍

C、恐怖症

D、反社会型人格障碍

28:儿童能运用表象来表现他们的世界所发生的事并能据此进行想象,从而获得学问。这种认知表征是()。

单项选择题

A、动作表征

B、符号表征

C、映象表征

D、表象

29:一般说来,()不属于智力范畴。

单项选择题

A、人际交往力量

B、学习力量

C、言语力量

D、运算力量

30:处于不同概括水平的阅历之间的相互影响是()

单项选择题

A、正迁移

B、负迁移

C、水平迁移

D、垂直迁移

31:处于不同概括水平的阅历之间的相互影响是()

单项选择题

A、一般迁移

B、正迁移

C、垂直迁移

D、水平迁移

32:心理学家讨论认为,态度的核心成分是()。

单项选择题

A、认知成分

B、情感成分

C、行为倾向成分

D、认知与情感成分

33:教学设计是一个分析教学问题,设计解决方法,加以实施并由此进行评价和修改,直至获得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法的过程。这个过程体现了教学设计工作的()

单项选择题

A、系统性

B、详细性

C、敏捷性

D、变通性

34:依据布鲁姆的分类法,认知教学目标有六项,即学问、理解、应用、分析、统合和()

单项选择题

A、组织

B、评审

C、反应

D、接受

35:对于认知和技能领域的学业,最常用的教学评价手段是标准化成就测验和()。

单项选择题

A、老师随堂评价

B、老师自编测验

C、随堂考试

D、课堂提问测验

36:下列概念中,()不是皮亚杰最先提出的。

单项选择题

A、同化

B、顺应

C、图式

D、反射

37:个人在学习活动中感到有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意的心理状态是()

单项选择题

A、学习动机

B、学习需要

C、学习期盼

D、成就动机

38:催眠状态是一种()

多项选择题

A、特别的意识状态

B、意识恍惚状态

C、睡眠状态

D、可掌握的意识状态

E、自动化的意识状态

39:一般来说,认知风格中场依存者更感爱好的学科是()

单项选择题

A、文学

B、数学

C、化学

D、物理

40:下列不属于意义学习的条件的一项是()。

单项选择题

A、材料本身必需具有规律意义

B、学习者认知结构必需具有能够同化新学问的适当的认知结构

C、学习者必需具有乐观主动地将新学问与认知结构中的适当学问加以联系的倾向性,并使两者相互作用

D、学习材料要高于学习者的力量范围

41:格式塔和桑代克之间的明显对立在于()

多项选择题

A、顿悟

B、替代

C、强化

D、观看

E、试误

42:品德的内化过程大致经受社会规范的依从、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三个阶段。()

多项选择题

A、社会规范的仿照

B、社会规范的理解

C、社会规范的认同

D、社会规范的信奉

43:社会测量法的提出者是()

单项选择题

A、史莫克

B、莫雷若

C、加涅

D、奥苏贝尔

44:学习“北京是中国的首都”,这属于()

单项选择题

A、符号学习

B、概念学习

C、命题学习

D、词汇学习

45:一项测验与所要测量的目标特征相符合的程度是()

单项选择题

A、效度

B、难度

C、信度

D、区分度

46:心理进展的不平衡性体现在()。

多项选择题

A、个体不同系统在进展速度上的不同

B、个体不同系统在进展的起止时间上的不同

C、个体不同系统在到达成熟时期上的不同

D、个体不同系统在进展优势领域的不同

E、同一机能特性在进展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进展速率

47:心理测验的技术指标包括量表的()。

多项选择题

A、难度

B、效度

C、信度

D、标准化

E、知名度

48:在掌握条件下对某种行为或者心理现象进行观看的讨论方法称为()。

单项选择题

A、试验法

B、测验法

C、调查法

D、观看法

49:群体是指人们以肯定方式的共同活动为基础而结合起来的联合体。()

推断题

50:缺乏对他人的怜悯与关怀,同时缺乏耻辱心与罪恶感,这种心理问题属于()。

单项选择题

A、焦虑症

B、依靠型人格障碍

C、抑郁症

D、反社会型人格障碍

查看答案

1:答案正确

解析略。

2:答案正确

解析(P321)

3:答案B

解析

4:答案B

解析

5:答案B

解析依据学问本身的存在形式和简单程度,学问学习可以分为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和命题学习。符号学习指学习符号本身代表什么。概念学习就是把握同类事物的共同的关键特征和本质属性。命题学习就是学习若干概念之间的关系。

6:答案D

解析人的高级心理机能的力量包括记忆力量、语言力量、思维力量。

7:答案C

解析新老师的课后评价要比专家型老师更多地关注课堂中发生的细节。

8:答案C

解析

9:答案C

解析在练习中期消失进步的临时停顿现象,在心理学上称高原现象。

10:答案D

解析学习动机强弱的标志包括活动水平和指向性。

11:答案D

解析操作技能也叫动作技能、运动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法则的操作活动方式,如吹拉弹唱等。因此,本题选择D选项。

12:答案B

解析

13:答案B

解析

14:答案C

解析贾德的阅历类化理论强调概括化的阅历或原理在迁移中的作用。该理论认为从前的学习之所以能迁移到后来的学习中,是由于在从前的学习中获得的一般原理,可以部分或全部应用于前后两种学习中。至于两种学习活动中所存在的共同成分,它们仅是迁移产生的必要前提,而产生迁移的关键则是学习者所概括出来的、并且是两种活动所具有的共同的原理或概括化的阅历。

15:答案B

解析

16:答案A

解析

17:答案B

解析

18:答案A,B,C,D

解析①试误是顿悟的前奏,顿悟是试误的结果。②试误发生在学习过程的早期,顿悟发生在学习过程的中、晚期。③试误取决于学习情境或学习内容的简单性,对于简洁的学习内容,试误时问短,顿悟一下子产生;对于简单的学习内容,试误时间长,顿悟可能要经过很长时间才能产生。

19:答案C

解析操作技能也叫动作技能、运动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操作活动方式。

20:答案D

解析

21:答案C

解析

22:答案C

解析正强化和负强化都是为了增加反应的概率。

23:答案B

解析

24:答案A

解析

25:答案C

解析【解析】高中生的伦理道德的进展具有成熟性。

26:答案D

解析认知方式是指个体在知觉、思维、记忆和解决问题等认知活动中加工和组织信息时所显示出来的独特而稳定的风格。

27:答案D

解析

28:答案C

解析

29:答案A

解析力量指人们胜利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共性心理特征,智力则只是表现在人的认知学习方面。

30:答案D

解析垂直迁移,主要是指处于不同抽象概括层次的各种学习间的相互影响。

31:答案C

解析垂直迁移,主要是指处于不同抽象概括层次的各种学习间的相互影响。因此,本题选择C选项。

32:答案B

解析态度的核心成分是情感成分。

33:答案A

解析

34:答案B

解析依据布鲁姆的分类法,认知教学目标有六项,即学问、理解、应用、分析、统合和评审。

35:答案B

解析

36:答案D

解析反射最早是由桑代克提出的。

37:答案B

解析学习动机的两个基本成分是学习需要和学习期盼。学习需要是指个体在学习活动中感到有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意的心理状态。学习期盼是个体对学习活动所要达到目标的主观估量。

38:答案A,B

解析

39:答案A

解析考察场依存型认知风格。

40:答案D

解析A属于意义学习的客观条件,B、C属于意义学习的主观条件。

41:答案A,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