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大气污染与防治_第1页
第四章大气污染与防治_第2页
第四章大气污染与防治_第3页
第四章大气污染与防治_第4页
第四章大气污染与防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地球生命的保护伞臭氧目前一页\总数八十八页\编于七点

对流层(0—20km)平流层(20—50km)中间层(50—100km)电离层(100—1000km)磁气层(1000km以上)臭氧层25—30km臭氧层的存在目前二页\总数八十八页\编于七点臭氧由三个氧原子组成,而且非常稀少;1千万个大气分子中只有三个臭氧分子。目前三页\总数八十八页\编于七点千万不要小看这层薄薄的臭氧,它有效遮挡住阳光中有害的紫外线,对于波长越短、对生命危害越强的紫外线,臭氧的吸收作用也就越强;因此,只有长波紫外线UV-A(波长>320nm)和少量中波UV-B能够辐射到地面。臭氧层就象撑在空中的一把伞,保护着地球上的生灵免遭短波紫外线的伤害。亿万年来,万物生灵在臭氧层保护伞的荫护下得以生存和繁衍。目前四页\总数八十八页\编于七点臭氧层的作用目前五页\总数八十八页\编于七点臭氧层的形成目前六页\总数八十八页\编于七点臭氧量的多少决定于太阳紫外辐射强弱一是太阳活动强弱二是太阳紫外辐射强度随地球纬度的分布目前七页\总数八十八页\编于七点近年来臭氧层的变化南极地区深度延续时间面积目前八页\总数八十八页\编于七点目前九页\总数八十八页\编于七点北极地区及北半球81年3月82年3月91年3月92年3月93年3月94年3月目前十页\总数八十八页\编于七点全球性臭氧层变化北半球中纬度地区冬/春季减少了6%;北半球中纬度地区夏/秋季减少了3%;南半球中纬度地区全年平均减少了5%;南极地区春季减少了50%;北极地区春季减少了15%。目前十一页\总数八十八页\编于七点测量标准

在一个标准大气压,气温为0℃的条件下,相当于百分之一毫米,在定量讨论臭氧变化时,一般用D.U.作单位,读作多布森。<200个多布森空洞!目前十二页\总数八十八页\编于七点

臭氧层耗损导致UVB辐射增加根据1998年UNEP评估报告,由于臭氧层耗损,不同地区UVB的变化如下:

北半球中纬度地区冬/春季增加了7%;北半球中纬度地区夏/秋季增加了4%;南半球中纬度地区全年平均增加了6%;南极地区春季增加了130%;北极地区春季增加了22%。目前十三页\总数八十八页\编于七点臭氧层破坏,UVB辐射增加的危害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导致皮肤癌和白内障,削弱免疫功能;影响陆生生态和水生生态系统,导致粮食减产,破坏海洋食物链;加速材料老化,增加城市光化学烟雾。目前十四页\总数八十八页\编于七点臭氧洞的危害损害人类健康目前十五页\总数八十八页\编于七点破坏地球生态平衡目前十六页\总数八十八页\编于七点臭氧洞的形成原因发现史从左:马克思柏兰克(MaxPlanck)化学研究所的保罗库森(PaulCrutzen)德国的Mainz和马萨诸塞科技研究所的马里奥穆连(MarioMolina),诺贝尔奖的共同获得者。左上,Irvine州加利福尼亚大学的F.希拉伍德罗兰(FSherwoodRowland),1995年获诺贝尔化学奖目前十七页\总数八十八页\编于七点ozone目前十八页\总数八十八页\编于七点一九二八年,CFCs这种“神奇气体”被发明,并在商业上得以广泛的应用。CFCs无毒、性质稳定、不易燃烧、易于储存、价格便宜而被广泛用作致冷剂、喷雾剂、发泡剂及清洗剂等。日常生活的许多方面,如吸烟,家用电器,沙发,冰箱、空调使用等都涉及到氯氟烃类物质的使用。到80年初,全世界每年向大气排放100多万吨该类物质,而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的排放量占全世界90%以上。罪魁祸首目前十九页\总数八十八页\编于七点氯氟烃产量目前二十页\总数八十八页\编于七点控制臭氧层破坏的途径和政策在现代经济中,氟里昂等物质应用非常广泛,要全面淘汰,必须首先找到氟里昂等的替代物质和替代技术。1.传统的环境管制措施2.经济手段目前二十一页\总数八十八页\编于七点重大科研、技术和决策问题臭氧层耗损机制臭氧层耗损的社会、经济与环境影响替代品与替代技术选择和发展战略全球共享资源管理理论与机制履行《议定书》的对策与策略,包括国际环境外交对策和与国内安全履约机制与措施目前二十二页\总数八十八页\编于七点泡沫行业CFC-11消费量限制目前二十三页\总数八十八页\编于七点淘汰方式对大、中、小型符合资助的企业将分别采取不同的淘汰方式。通过招标体系来完成大多数大中企业的淘汰活动;基于地理、子行业特点,鼓励一些大中型企业与小消费企业通过企业重组或兼并以集团的方式竞标。通过票证体系对一些小企业提供一定的设备支持、技术咨询、优先技术选择和设计服务。不同的子行业、不同的地域采用不同的淘汰进程。费用有效性将会是决定淘汰速率的主要因素。由于高昂的转产费用,小企业的淘汰活动的开展存在很大的困难。目前二十四页\总数八十八页\编于七点淘汰措施严格执行CFC生产整体淘汰计划,建立CFC进出口许可证和配额制度,实现CFC-11总量控制;在2009年底前在PU泡沫行业颁布CFC-11消费禁令;实施淘汰项目,控制消费;制定和颁布政策法规确保行业计划的实施;大力开展培训和宣传活动,提高公众意识,促进替代技术推广并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到淘汰活动中;目前二十五页\总数八十八页\编于七点淘汰措施为企业提供替代品和替代技术选择、技术咨询等技术援助;建立行之有效的监督和执行体系,包括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确保淘汰计划的实施;推动替代品和替代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制定替代品和替代技术的技术指标和安全标准;分阶段实施PU泡沫行业计划。淘汰计划在批准后开始实施,于2010年1月1日结束。目前二十六页\总数八十八页\编于七点保护臭氧层,淘汰CFC的效益可避免1,910万例非黑素瘤皮癌;可避免1,500万例黑素瘤皮癌;可避免33.35万例皮癌死亡;可避免1.29亿例白内障;可避免价值2,380亿美元的渔业损失;可避免价值1,910亿美元的农业生产损失;可避免建筑业中价值300亿美元的聚氯乙烯塑料产品损失;合计为4,590亿美元加以上健康效益。目前二十七页\总数八十八页\编于七点替代技术路线软泡二氯甲烷(MC)变压发泡技术(VariablePressureFoaming)液态CO2(LCD)技术硬泡戊烷水发泡技术HCFC-141b自结皮碳氢发泡水发泡技术HCFC-141b目前二十八页\总数八十八页\编于七点臭氧层研究与保护大事记1974年Molina和Rowland在Nature上发表关于CFC会损耗臭氧层的文章1984年首次报道发现低臭氧浓度1985年维也纳公约签署1987年蒙特利尔议定书制定1989年蒙特利尔议定书伦敦修正案1995年三位科学家因揭示臭氧层破坏的机理获而荣诺贝尔化学奖1998年臭氧层耗损面积达到历史最大值目前二十九页\总数八十八页\编于七点保护臭氧层国际行动1977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设立一个统筹委员会来研究臭氧层。目前三十页\总数八十八页\编于七点1978年,美国、加拿大、瑞典、挪威禁止使用CFCs气溶胶。1981年,UNEP开始启动保护臭氧层的政府间协商。目前三十一页\总数八十八页\编于七点1987年,蒙特例尔议定书制定了有关臭氧层消耗物质的议定。46个政府同意到2000年削减50%的CFCs的生产和消费;到1992年底冻结哈龙的生产和消费;以及通过专家的评价采取进一步的行动。目前三十二页\总数八十八页\编于七点在保护臭氧层方面,我能够做什么呢?不要排放CFCs,而应该回收它们。在保护臭氧层方面,我能够做什么呢?购买臭氧层友好产品!目前三十三页\总数八十八页\编于七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在国家规定的期限内,生产、进口消耗臭氧层物质的单位必须按照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核定的配额进行生产、进口。违反本法第四十五条第二款规定,在国家规定的期限内,生产或者进口消耗臭氧层物质超过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核定配额的,由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取消生产、进口配额。目前三十四页\总数八十八页\编于七点中国CFC淘汰计划目前三十五页\总数八十八页\编于七点目前三十六页\总数八十八页\编于七点目前三十七页\总数八十八页\编于七点温室效应目前三十八页\总数八十八页\编于七点温室效应温室有两个特点:温度较室外高,不散热。生活中我们可以见到的玻璃育花房和蔬菜大棚就是典型的温室。使用玻璃或透明塑料薄膜来做温室,是让太阳光能够直接照射进温室,加热室内空气,而玻璃或透明塑料薄膜又可以不让室内的热空气向外散发,使室内的温度保持高于外界的状态,以提供有利于植物快速生长的条件。

目前三十九页\总数八十八页\编于七点目前四十页\总数八十八页\编于七点“温室效应”下的地球目前四十一页\总数八十八页\编于七点1、温室效应产生原因大气吸收来自地球表面所释放的长波辐射,再反射回地面,借着此种自然的温室效应,维持地表的温度。「温室效应」是指地球大气层上的一种物理特性。假若没有大气层,地球表面的平均温度不会是现在合宜的15℃,而是十分低的-18℃。温度上的差别是由于一类名为温室气体所引致,这些气体吸收红外线辐射而影响到地球整体的能量平衡。现况中,地面和大气层在整体上吸收太阳辐射后能平衡于释放红外线辐射到太空外。但受到温室气体的影响,大气层吸收红外线辐射的份量多过它释放出到太空外,这使地球表面温度上升,此过程可称为「天然的温室效应」。但由于人类活动释放出大量的温室气体,结果让更多红外线辐射被折返到地面上,加强了温室效应的作用。目前四十二页\总数八十八页\编于七点2、温室效应气体组成二氧化碳(CO2)占55%

由于大量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石化燃料,全球的二氧化碳正以每年约60亿吨的量增加中,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氟氯碳化物(CFCs)占24%

使用于冷气机、电冰箱的冷媒、电子零件清洁剂、发泡剂,是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甲烷(CH4)占15%

有机体发酵与化及物质不完全燃烧的过程会产生甲烷,主要来自牲畜、水田、掩埋场及汽机车的排放氧化亚氮(N2O)占6%系由燃烧石化燃料、微生物及化学肥料分解所排放。臭氧(O3)来自汽机车等所排放的氮氧化物及碳氢化合物,经光化学作用而产生的气体。目前四十三页\总数八十八页\编于七点目前四十四页\总数八十八页\编于七点0目前四十五页\总数八十八页\编于七点目前四十六页\总数八十八页\编于七点目前四十七页\总数八十八页\编于七点目前四十八页\总数八十八页\编于七点目前四十九页\总数八十八页\编于七点目前五十页\总数八十八页\编于七点温室气体的影响CO2CFCs11&12OtherCFCsN2OCH41980~1990目前五十一页\总数八十八页\编于七点气候学的纪录显示,近百年来,全球的平均地面气温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总体上,本世纪80年代的全球平均气温比上个世纪下半叶升高了约0.6°C。这种趋势很可能继续下去,除非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控制。坐落在维也纳附近的国际应用系统分析研究所于1991年所作的预测表明,到2050年,全球变暖的幅度可能在4.5~10°C之间,到21世纪末,则在12~15°C之间。这些预测还是初步的,因为其中没有考虑海洋热力学效应引起的时间滞后效应。比较合理的预测是,到2030年,全球平均气温将比现在上升0.5~2.5°C,到2050年,将上升3.6~4.5°C。目前五十二页\总数八十八页\编于七点1)全球变暖导致喜马拉雅冰川消融,人类的水源告急;

2)气候反常,海洋风暴增多;

3)粮食减产

4)海平面上升,引发海洋灾害5)物种灭绝3、气候变化的危害目前五十三页\总数八十八页\编于七点目前五十四页\总数八十八页\编于七点目前五十五页\总数八十八页\编于七点《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itedNationsFrameworkConventiononClimateChange,简称《框架公约》)

是1992年5月22日联合国政府间谈判委员会就气候变化问题达成的公约,于1992年6月4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的联合国环发大会(地球首脑会议)上通过。它是世界上第一个为全面控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以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给人类经济和社会带来不利影响的国际公约,也是国际社会在对付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上进行国际合作的一个基本框架。1994年3月21日公约正式生效。截至2004年5月,公约已拥有189个缔约方。目前五十六页\总数八十八页\编于七点

公约由序言及26条正文组成。这是一个有法律约束力的公约,旨在控制大气中二氧化碳、甲烷和其他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的排放,将温室气体的浓度稳定在使气候系统免遭破坏的水平上。公约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规定的义务以及履行义务的程序有所区别。公约要求发达国家作为温室气体的排放大户,采取具体措施限制温室气体的排放,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以支付他们履行公约义务所需的费用。而发展中国家只承担提供温室气体源与温室气体汇的国家清单的义务,制订并执行含有关于温室气体源与汇方面措施的方案,不承担有法律约束力的限控义务。公约建立了一个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使其能够履行公约义务的资金机制。目前五十七页\总数八十八页\编于七点公约规定,每年举行一次缔约方大会。截至2004年11月,已有129个国家及地区批准或加入议定书,议定书将于2005年2月正式生效。

自1995年3月28日首次缔约方大会在柏林举行以来,缔约方每年都召开会议。第二至第六次缔约方大会分别在日内瓦、京都、布宜诺斯艾利斯、波恩和海牙举行。1997年12月11日,第三次缔约方大会在日本京都召开。149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通过了《京都议定书》,要求在2008-2012年间将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削减5.2%,其中欧盟将6种温室气体的排放削减8%,美国削减7%,日本削减6%。但是2000年11月份在海牙召开的第六次缔约方大会期间,世界上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美国坚持要大幅度折扣它的减排指标,因而使会议陷入僵局,大会主办者不得不宣布休会,将会议延期到2001年7月在波恩继续举行。2001年10月,第七次缔约方大会在摩洛哥马拉喀什举行。2002年10月,第八次缔约方大会在印度新德里举行。目前五十八页\总数八十八页\编于七点会议通过的《德里宣言》,强调应对气候变化必须在可持续发展的框架内进行。2002年10月,第八次缔约方大会在印度新德里举行。会议通过的《德里宣言》,强调应对气候变化必须在可持续发展的框架内进行。2003年12月,第九次缔约方大会在意大利米兰举行。2004年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0次缔约方大会在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开幕。这次大会是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生效10周年和旨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京都议定书》即将生效的背景下召开的,故颇受世界各国关注。目前五十九页\总数八十八页\编于七点目前六十页\总数八十八页\编于七点目前六十一页\总数八十八页\编于七点《京都议定书》规定,到2010年,所有发达国家排放的二氧化碳等6种温室气体的数量,要比1990年减少5.2%,发展中国家没有减排义务。对各发达国家说来,从2008年到2012年必须完成的削减目标是:与1990年相比,欧盟削减8%、美国削减7%、日本削减6%、加拿大削减6%、东欧各国削减5%~8%。新西兰、俄罗斯和乌克兰则不必削减,可将排放量稳定在1990年水平上。议定书同时允许爱尔兰、澳大利亚和挪威的排放量分别比1990年增加10%、8%、1%。《京都议定书》需要在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55%的至少55个国家批准之后才具有国际法效力。今年3月,欧盟环境部长会议批准了《京都议定书》。6月,日本政府也批准了《京都议定书》。至此,批准议定书的国家已超过55个,但批准国家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仅为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36%,尚不足以使《京都议定书》生效。目前六十二页\总数八十八页\编于七点美国人口仅占全球人口的3%至4%,而所排放的二氧化碳却占全球排放量的25%以上。美国曾于1998年11月签署了《京都议定书》。但去年3月,布什政府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将会影响美国经济发展”和“发展中国家也应该承担减排和限排温室气体的义务”为借口,宣布拒绝执行《京都议定书》。2002年8月30日,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王英凡大使向联合国秘书长安南交存了中国政府核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的核准书。中国于1998年5月29日签署了该议定书。2002年9月3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在约翰内斯堡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上讲话时宣布,中国已核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目前六十三页\总数八十八页\编于七点《京都议定书》旨在遏制全球气候变暖的《京都议定书》于2005年2月16日正式生效。目前全球已有141个国家和地区签署议定书,其中包括30个工业化国家。目前六十四页\总数八十八页\编于七点第四节污染物在大气中的迁移和扩散一、影响大气污染的气象因素(一)风和大气湍流的影响污染物在大气中的扩散取决于三个因素。

风可使污染物向下风向扩散,

湍流可使污染物向各方向扩散,浓度梯度可使污染物发生质量扩散。目前六十五页\总数八十八页\编于七点风向频率风向频率是风方向特征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表示某特定区域内,过去某特定时段内风向出现的概率,用以推测未来风向出现的可能性。风向玫瑰图是根据某一地区气象台观测的风向资料,绘制出的图形,绘制出的图形,因图形似玫瑰花朵而的名。风向玫瑰图表示风向的频率。风向频率是在一定时间内各种风向出现的次数占所有观察次数的百分比。根据各个方向风的出现频率,以相应的比例长度按风向中心吹,描在用8个或16个方位所表示的图上,然后将各相邻方向的端点用直线连接起来,绘成一个形成一个宛如玫瑰的闭合折线,就是风向玫瑰图。图中线段最长者即为当地主导风向。静风风向频率放在中间。

目前六十六页\总数八十八页\编于七点湍流1、湍流的概念

一种杂乱无章的无规则的大气运动称为大气湍流,通常是指空气在主导风向上出现上下左右无规则的阵性搅动。2、湍流的分类

热力湍流:由于垂直方向温度的变化而引起的湍流。其强度取决于大气稳定度;

机械湍流:由于垂直方向风速分布不均匀及地面粗糙度引起的湍流。其强度取决于风速梯度和地面粗糙度。目前六十七页\总数八十八页\编于七点(二)温度层结合大气稳定度1、大气温度层结

由于地球旋转作用以及距地面不同高度的各层次大气对太阳辐射吸收程度上的差异,使得描述大气状态的温度、密度等气象要素在垂直方向上呈不均匀分布。人们通常把静大气的温度和密度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布,称为大气温度层结。通常用气温垂直递减率γ来表示。目前六十八页\总数八十八页\编于七点大气中的温度层结四种类型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即γ>0,称为正常分布层结或递减层结;气温直减率等于或近似于绝热直减率,即γ=γd,称为中性层结;气温不随高度变化,即γ=0,称为等温层结;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增加,即γ<0,称为逆温。表示干空气在绝热升降过程中每变化单位高度时干空气自身温度的变化,它表示干空气的热力学性质,是一个气象常数,γd=0.98℃/100m目前六十九页\总数八十八页\编于七点几种常见逆温情况辐射逆温:常出现在大陆区晴朗少云风小的夜间。下沉逆温:空气下沉压缩增温形成的逆温。多出现在高压控制区,范围广、厚度也很大,一般可达数百米。湍流逆温:低层空气湍流混合形成的逆温。锋面逆温:在锋面上,如果冷暖空气的温差较大,也可出现逆温,且该逆温只能出现在冷空气一侧。地形逆温:由于山坡散热较快,冷空气就沿山坡下沉,,使盆地、谷地中温度较高的暖空气抬升,因而形成温度上高下低的逆温现象。目前七十页\总数八十八页\编于七点

(a)正常温度层结(b)逆温开始生成,随地面辐射增强,迅速冷却,逐渐向上发展(c)辐射达到最强时为黎明前(d)日出后,地面增温,空气自下而上增温,逆温逐渐消失(e)上午10时左右,逆温消失这种逆温冬季最强,中纬度地区可达200~300m目前七十一页\总数八十八页\编于七点2、大气稳定度(1)大气稳定度

是指在垂直方向上大气稳定的程度。假如一空气块由于某种原因受到外力作用,产生上升或下降运动后,可能发生三种情况:A、当外力去除后,气块就减速并有返回原来高度的趋势;(稳定)B、当外力去除后,气块加速上升或下降(不稳定)C、当外力去除后,气块静止或作等速运动(中性)目前七十二页\总数八十八页\编于七点污染物扩散速度快,靠近污染源地区污染物落地浓度高。翻卷型锥型烟气扩散能力弱。污染物输送距离较远。扇型屋脊型漫烟型由于逆温层阻挡,污染不易稀释。烟云会出现下侧边界清晰,并且向上方湍流扩散的形状。靠近污染源附近污染物浓度很高,地面污染严重。目前七十三页\总数八十八页\编于七点二、影响大气污染的地理因素1、山区地形山谷风环流山谷风交替时,风向不稳,时进时出,反复循环,使空气中污染物浓度不断增加,造成山谷中污染加重。目前七十四页\总数八十八页\编于七点2、海陆界面海陆风环流在湖泊、江河的水陆交界地带也会产生水陆风局地环流,称为“水陆风。”目前七十五页\总数八十八页\编于七点海陆风对空气污染的影响一种是循环作用,如果污染源处在局地环流之中,污染物就可能循环积累达到较高的浓度,直接排入上层反向气流的污染物,有一部分也会随环流重新带回地面,提高了下层上风向的浓度。另一种是往返作用,在海陆风转换期间,原有随陆风输向海洋的污染物又会被发展起来的海风带回陆地。目前七十六页\总数八十八页\编于七点3、城市城市热岛环流目前七十七页\总数八十八页\编于七点一、大气污染与人体健康大气污染物通过三个途径侵入人体:①直接呼吸;②附于食物或溶解于水,随饮食、饮水侵入;③接触和刺激皮肤进入

1急性中毒典型事件如:1952年伦敦烟雾,1984年印度博帕尔农药泄漏及1984年11月墨西哥液化汽爆炸事件等

2慢性中毒典型事件:日本“四日市哮喘病”

3致癌第五节大气污染的危害目前七十八页\总数八十八页\编于七点1.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受污染的大气进入人体,可导致呼吸、心血管、神经等系统疾病和其他疾病。①化学性物质污染。主要来自煤和石油的燃烧、冶金、火力发电、石油化工和焦化等工业生产过程排入大气的有害物质最多。一般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也有少数经消化道或皮肤进入人体。对居民主要产生慢性中毒,城市大气污染是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和支气管哮喘等疾病的直接原因或诱因。世界上闻名的重大污染事件有比利时的马斯河谷事件,美国的多诺拉事件。墨西哥的帕沙利卡事件,英国的伦敦事件等。目前七十九页\总数八十八页\编于七点②放射性物质污染。主要来自核爆炸产物。放射性矿物的开采和加工、放射性物质的生产和应用,也能造成空气污染。污染大气起主要作用的是半衰期较长的放射性元素。③生物物质污染。一种空气应变源,主要有花粉和一些霉菌孢子,能在个别人身上起过敏反应,可诱发鼻炎、气喘、过敏性肺部病变。城市居民受大气污染是综合性的,一般是先污染蔬菜、鱼贝类,经食物链进入人体。

目前八十页\总数八十八页\编于七点空气污染对健康的影响空气污染对呼吸系统的影响矽肺目前八十一页\总数八十八页\编于七点各种气态和颗粒污染物的长期作用下,会使人体肺功能降低,使呼吸道自身的防御能力遭到破坏,最终导致呼吸系统的病理改变,表现为慢性阻塞性肺部疾患。二氧化硫具有刺激作用,刺激呼吸道而增加黏液的分泌,可以抑制呼吸道纤毛的运动,结果使大量的黏液不能及时清除,停留在呼吸道内,容易发生呼吸道感染。氮氧化物难溶于水,其危害部位在深部呼吸道和肺泡,危害更大。目前八十二页\总数八十八页\编于七点空气污染对神经系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