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年陕西省西安市考研专业综合_第1页
2022-2023年陕西省西安市考研专业综合_第2页
2022-2023年陕西省西安市考研专业综合_第3页
2022-2023年陕西省西安市考研专业综合_第4页
2022-2023年陕西省西安市考研专业综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年陕西省西安市考研专业综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25题)1.在调查“综合性大学的考研学生的学习动机”的问题中,研究者从各学院辅导员手中获取全校报考研究生的学生名单(总体)1000人,拟从中抽取100人。研究者按照生源地的区域把生源分为本省、外省生源,然后按照这一学校的本省外省生源5:5的比例,抽取本省、外省学生各50人。这种抽样的方法是

A.简单随机抽样B.系统抽样C.分层抽样D.整群抽样

2.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

A.其他公民的自由和权利B.其他公民的自由C.其他公民的权利D.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3.甲将一块罗马表丢失,被人捡到送至失物招领处。招领期限过后因无人认领,该表被拍卖给乙。后丙盗得该表并将其转卖给丁。该案查获后,甲、乙、丁都主张该表的所有权。该表应归谁所有?()

A.甲B.乙C.丁D.乙、丁共有

4.王某与有夫之妇李某勾搭成奸,李某因受丈夫责骂,与王某中断了关系,王某怀恨在心。某日下午,王某将李某骗至自己住处将其杀害,当晚又潜入李家将其丈夫杀死。王某的行为属于刑法中的()。

A.连续犯B.继续犯C.吸收犯D.结果加重犯

5.下列不属于法人成立的条件的是()。

A.有必要的财产或经费B.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C.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D.有上级主管部门的投资

6.晏阳初的“三大方式”不包括()。

A.学校教育B.社会教育C.家庭教育D.社区教育

7.根据国际收支说,以下因素的变动将导致本币升值的是()。

A.本国国民收入的增加B.本国价格水平的上升C.本国利率的提高D.预期本币在未来将贬值

8.消费者的预算线反映了()

A.消费者的收入约束B.消费者的偏好C.消费者的需求D.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状态

9.下列情况不属于结果加重犯的有()。

A.侮辱他人导致他人自杀死亡B.故意伤害致使被害人死亡C.强奸妇女致使被害妇女死亡D.抢劫他人财物致使被害人死亡

10.甲、乙两名工人要生产同样规格并且是同样数量的零件,甲每小时可做12个,乙每小时可做10个,两人同时开始生产,甲比乙提前2.5小时完成,当甲完成任务时,乙做了()个零件。

A.110B.115C.120D.125E.130

11.泰勒提出的课程原理包含的四个阶段中,最为关键的一步是(),且其他步骤都是围绕其展开的。

A.确定课程目标B.选择课程内容C.组织课程内容D.评价课程

12.假如厂商生产的产量从1000单位增加到1002单位,总成本从2000美元上升到2020美元,那么它的边际成本等于()A.10美元B.20美元C.2020美元D.2美元

13.下列选项不是因变量的是

A.效果变量B.实验结果C.输出变量D.实验变量

14.折杖法始定于()。

A.唐朝B.宋朝C.元朝D.明朝

15.

A.1

B.2

C.3

D.4

E.5

16.小王答问卷的过程中,抱怨连连,除问卷字小、行间距小等原因外,这个问卷占了8页A4纸。最后小王就在不仔细看的情况下随便答完了这份问卷。这份问卷的失败之处在于

A.问题的内容敏感B.问题的表述失当C.题目数量过多D.题目拗口

17.某古籍研究所最近发现了一批古代教育文献,专家发现作者并非以往熟悉的人物,因此,专家们对作者的学识能力进行了鉴别和评价。按照文献评论的分类,这属于

A.外部评论B.内部评论C.事实评论D.价值评论

18.委托代理人转委托不明,且转委托代理人有过错给第三人造成的损失应()负连带责任。

A.由被代理人、委托代理人、转托代理人向第三人

B.由委托代理人与转委托代理人向第三人

C.由被代理人与转委托代理人向第三人

D.直接请求被代理人承担责任,而由委托代理人和转委托代理人向被代理人

19.

20.陶行知为了改变农村的教育面貌,探索了乡村师范教育的新模式,他发明的教师培养模式是()。

A.小先生制B.实习制C.学徒制D.艺友制

21.法的评价作用的对象是()。

A.自己的行为B.他人行为C.相互间行为D.个人行为

22.以下阐述不符合债券定价原理的是()。

A.债券的价格与债券的收益率呈同方向变动的关系

B.债券的到期时间与债券价格的波动幅度之间呈同方向变动的关系

C.随着债券到期时间的临近,债券价格的波动幅度减少,并且是以递减的速率减少

D.对于给定的收益率变动幅度,债券的息票率与债券价格的波动幅度之间呈反向变动的关系

23.下列选项不属于积差相关的使用条件的是

A.两变量均是由测量得到的连续变量

B.两变量所来自的总体都应是正态分布,或接近正态的单峰对称分布

C.变量必须是成对的数据

D.数据要大小排成等级

24.以下变动会使LM曲线向右移动的是()。

A.货币的投机需求增加B.货币的交易需求增加C.货币供给量增加D.通货紧缩

25.下列关于BS期权定价模型的说法,错误的是()

A.假设证券价格遵循几何布朗过程,即和是常数

B.市场是完全的,证券交易和价格变动是连续的,并且在衍生证券有效期内没有现金收益支付

C.在实证检验中,BS公式倾向于低估方差高的期权,高估方差低的期权D.风险收益偏好状态不会对衍生证券价值产生影响

二、多选题(10题)26.违反合同民事责任的承担方式有()。

A.继续履行B.支付违约金C.停止侵害D.赔礼道歉

27.罚金刑与行政罚款的区别是()。

A.适用的机关不同B.适用的对象不同C.适用的法律根据不同D.严厉程度不同

28.我国采取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的原因是()。

A.经济原因B.政治原因C.历史原因D.民族原因

29.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所属的工作部门受()领导。

A.本级人民政府B.本级人民代表大会C.本级人大常委会D.上级人民政府主管部门

30.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的区别在于()。

A.大陆法系只有制定法才是正式法律渊源,而英美法系则只有判例法才是正式的法律渊源

B.大陆法系国家法的基本分类是公法和私法,而英美法系无此分类

C.在诉讼程序上,大陆法系国家一般采用纠问制,而英美法系则一般采用抗辩制

D.大陆法系在法律职业教育方面突出法学理论,而英美法系的法律职业教育注重处理案件的实际能力

31.提存的原因有()。

A.债权人无正当理由拒绝受领B.债权人下落不明C.债权人丧失行为能力D.债权人死亡

32.下列有关法与道德的关系哪些是正确的?()

A.法律具有“两面性”,而道德仅具有“一面性”

B.道德比法律调整的范围要广泛得多

C.法律是传播道德的有效手段

D.道德是法律的评价标准和推动力量

33.法律的溯及力是指()。

A.新法制定颁布后对旧法是否有效

B.新法生效后,原有法律是否有效

C.新法颁布后,对它生效以前所发生的事件是否适用的问题

D.新法颁布后,对它生效以前所发生的行为是否适用的问题

34.全国人大的最高监督权包括()。

A.听取国务院的工作报告

B.审议国务院的工作报告

C.听取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工作报告

D.审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工作报告

35.强奸罪(未遂)与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的区别是()。

A.主体不同B.侵犯的客体不同C.对象不同D.主观目的不同

三、判断题(3题)36.安全成本是实现安全消耗的人力和物力的和。

A.是B.否

37.事件树分析又称故障树分析,是安全系统工程最重要的分析方法。

A.是B.否

38.安全收益即是安全产出。

A.是B.否

四、简答题(5题)39.布雷顿森林体系

40.简述波斯纳关于概念转变条件的论述及其教育意义。

41.阐释下面这首诗的内容含义:沈宋横驰翰墨场,风流初不废齐梁。论功若准平吴例,合着黄金铸子昂。(元好问《论诗绝句三十首》)(河南大学2000年)

42.苏轼在北宋的意义及其对后代的影响。(复旦大学2005年)

43.简述宋诗派。(西北大学2007年)

五、案例分析题(2题)44.甲的儿子对B公司是否享有损害赔偿请求权?请说明理由。

45.某小学要定作校服,在本地报纸上登载公告:“本校欢迎各大、小服装公司,携带布料、款式来商谈,有满意者即行订货。”A、B、C三家公司闻讯,都带着布料、款式、资料来到学校。学校经审查后对C公司说:“你们的资料基本可以,但有一处能不能改一改?”C公司表示回去考虑考虑,第二天答复。第二天,C公司没有答复。第三天,D公司携带资料和样品来到学校,学校对样品和价格都很满意,当即与D公司签订了定作1200套校服的合同。C公司知道此事后,认为学校与D公司订立合同的行为对C公司构成违约,遂与学校发生争执。

试分析:

(1)学校在报纸上登载公告的行为是何种行为?

(2)A、B、C三公司携带资料到学校来商谈是何种行为?

(3)学校与C公司之间发生了什么法律行为?

(4)学校与D公司之间是什么法律关系?

参考答案

1.C本题考查的是抽样的方法。概率抽样的方法有: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整群抽样、多段抽样。本题运用的是分层抽样。因此,本题的答案为C。

2.D[答案]D

[评析]考查要点是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因此,D项是正确的;A项、B项、C项是错误的。

3.B解析:甲丢失罗马表,但未在招领期限内去认领,该表转归国家所有,甲丧失了对表的所有权。乙基于拍卖取得表的所有权,属于合法所有人。丙盗得该表并将其转卖给丁,由于该表属于赃物不适用善意取得,不管丁是善意还是恶意,都不能取得表的所有权,因此该表应归乙所有。

4.A解析:连续犯,是指行为人基于数个同一的犯罪故意,连续多次实施数个性质相同的犯罪行为,触犯同一罪名的犯罪形态。继续犯,是指犯罪行为自着手实行之时直至其构成既遂、且通常在既遂之后至犯罪行为终了的一定时间内,该犯罪行为及其所引起的不法状态同时处于持续过程中的犯罪形态。吸收犯,是指行为人实施数个犯罪行为,因其所符合的犯罪构成之间具有特定的依附与被依附的关系,从而导致其中一个不具有独立性的犯罪行为,被另一个具有独立性的犯罪行为所吸收,对行为人仅以吸收之罪论处,而对被吸收之罪置之不论的犯罪形态。结果加重犯,是指实施基本犯罪构成要件的行为,由于发生了刑法规定的基本犯罪构成要件以外的重结果,刑法规定加重其法定刑的犯罪形态。继续犯、结果加重犯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行为人仅实施了一个危害行为,而本题中的王某实施了两个危害行为(一是杀害李某,一是杀害李某的丈夫),因而不属于继续犯、结果加重犯;吸收犯的一个基本特征是行为人实施的数个犯罪行为所侵犯的客体和指向的对象具有同一性,而本题中王某的两个行为指向的对象分别是李某、李某的丈夫,不具有同一性,因此,王某的行为也不属于吸收犯。

5.D解析:《民法通则》第37条规定,法人应当具备下列条件:(1)依法成立;(2)有必要的财产或者经费;(3)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4)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据此选D。

6.D晏阳初针对他的“四大教育”提出了相应的“三大方式”,即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及社会教育,A项学校教育、B项社会教育及C项家庭教育就是“三大方式”,而D项社区教育不符合题意,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

7.C[分析]

当其他条件不变时(下同),本国国民收入的增加将通过边际进口倾向而带来进口的上升,这导致对外汇需求的增加,本币贬值。外国国民收入的增加将带来本国出口的上升,本币升值。

本国价格水平的上升将带来实际汇率的升值,本国产品竞争力下降,经常账户恶化,从而本币贬值;反之,外国价格水平的上升将带来实际汇率的贬值,本国经常账户改善,本币升值。

本国利率的提高将吸引更多的资本流入,本币升值。外国利率的提高将造成本币贬值。

如果预期本币在未来贬值,资本将会流出以避免汇率损失,这将带来本币即期的贬值。如果预期本币在未来将升值,则本币币值在即期就将升值。

因此,本题的正确选项为C。

8.A

9.A解析:结果加重犯,是指实施基本犯罪构成要件的行为,由于发生了刑法规定的基本犯罪构成要件以外的重结果,刑法对其规定加重法定刑的犯罪形态。结果加重犯的基本构成特征包括:(1)行为人所实施的基本犯罪构成要件的行为必须客观地引发了基本犯罪构成要件以外的重结果;(2)基本犯罪构成要件以外的重结果或者加重结果,必须通过刑法明文规定的方式,成为依附于基本犯罪构成要件而存在的特定犯罪的有机组成部分;(3)行为人对于所实施的基本犯罪构成要件的行为及其所引起的加重结果均有犯意。从本题四个选项来看,B、C、D均符合结果加重犯的三个构成要件,属于结果加重犯,而选项A虽然符合结果加重犯的第一个构成要件,但不符合后两个构成要件,因而不属于结果加重犯。

10.D解析:设每组应完成x个零件,根据题意,

解得x=150,甲完成用了150/12=12.5小时,

则此时乙完成厂12.5×10=125(个)零件。

11.A泰勒在《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中首要指出,开发所有课程和教学计划都要回答四个基本问题:第一,学校所要达到的教育目标是什么?第二,提供什么样的经验可以达到教育目标?第三,怎样有效组织这些教育经验?第四,如何确定这些目标已经实现?根据这四个问题,泰勒提出了课程编制的基本步骤:(1)确定教育目标,教育目标总领课程编制的过程。(2)选择学习经验,在教育目标确定之后,只有通过经验的学习才能产生学习以达到教育目标。学习经验是指学生与环境中外部条件的相互作用。(3)组织学习经验,在组织学习经验时,应该遵循三个准则,即连续性、顺序性和整合性。(4)评价结果,评价是查明学习经验实际带来产生的预期结果的过程。目的是全面检验学习经验实际上是否起作用,并指导教师实现所期望的那种结果。由此可见,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

12.A

13.D本题考查的是教育研究假设涉及的主要变量。因变量,又叫效果变量、实验结果或输出变量。因此本题的答案为D。

14.B解析:宋太祖建隆四年(公元963年)创立折杖法,作为重刑的代用刑,即把笞刑、杖刑折为臀杖;徒刑折为脊杖,杖后释放;流刑折为脊杖,并于本地配役一年;加役流,脊杖后,就地配役三年。从而使“流罪得免远徙,徒罪得免役年,笞杖得减决数”。所以选项A、C、D不正确。

15.D

16.C本题考查的是问卷设计时需要注意的问题。设计问卷时需要注意:问题的内容、表述,题目的数量,题目的排列。本题的被试嫌问卷太长。因此,本题的答案是C。

17.B本题考查的是确认文献的真实性。判别文献的方法有外部评论和内部评论两种。其中内审法也称内部考证。旨在确定史料本身的意义,评判其正确性和可靠程度。外部考证着重依据史料的形式进行,而内部考证则主要是对其具体内容进行分析判断,确定文献本身的意义。主要涉及以下内容:(1)著者的学识能力,品德威望;(2)著者的偏见和动机;(3)文献的客观性与公正性;(4)文献的准确性与全面性,即有无遗漏、误差;(5)资料的一致性程度,即有无自相矛盾之处。因此,本题的答案为B。

18.D解析:根据《民通意见》第81条的规定,因委托代理人转委托不明,给第三人造成损失的,第三人可以直接要求被代理人赔偿损失;被代理人承担民事责任后,可以要求委托代理人赔偿损失,转托代理人有过错的,应当负连带责任。故选D。

19.D

20.D陶行知为了改变乡村教育教师的面貌,探索了培养教师的新型的模式即艺友制。艺是艺,也可作手艺解。友就是朋友。凡用朋友之道教人学做艺术或手艺便是艺友制。A项小先生制、B项实习制及C项学徒制均不符合题意,D项艺友制符合题意,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

21.B解析:本题考查对法律作用的对象的了解。因为法的作用对象有行为和社会两部分,理解法的作用可从法的规范作用和法的社会作用两方面来理解。法的规范作用可分为指引、预测、评价三种,法的评价作用是指法律作为人们对他人行为的评价标准所起的作用,其作用对象是他人行为,故本题答案为B,A项自己的行为是指引作用的作用对象,C项相互间行为是预测作用的作用对象。

22.A解析:债券定价的5个原理分别是:

定理1:债券的价格与债券的收益率呈反方向变动的关系。也就是说,当债券价格上升时,债券的收益率下降;反之,当债券价格下降时,债券的收益率上升。

定理2:当债券的收益率不变,即债券的息票率与收益率之间的差额固定不变时,债券的到期时间与债券价格的波动幅度之间呈同方向变动的关系。也就是说,到期时间越长,价格波动幅度越大;反之,到期时间越短,价格波动幅度越小。

定理3:随着债券到期时间的临近,债券价格的波动幅度减少,并且是以递减的速率减少;反之,到期时间越长,债券价格的波动幅度增加,并且是以递减的速率增加。

定理4:对于期限既定的债券,由收益率下降导致的债券价格上升的幅度大于同等幅度的收益率上升导致的债券价格下降的幅度。也就是说,对于同等幅度的收益率变动,收益率下降给投资者带来的利润大于收益率上升给投资者带来的损失。

定理5:对于给定的收益率变动幅度,债券的息票率与债券价格的波动幅度之间呈反向变动的关系。也就是说,息票率越高,债券价格的波动幅度越小。

由以上内容可知,只有选项A的阐述不正确。

23.D本题考查的是相关系数。相关系数是表明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的量数,如积差相关、等级相关、质量相关(点二列相关、双二列相关)等。其中积差相关又称积聚相关,皮尔逊相关,是求直线相关的最基本的方法。其适用条件有:(1)两变量均是由测量得到的连续变量;(2)两变量所来自的总体都应是正态分布,或接近正态的单峰对称分布;(3)变量必须是成对的数据;(4)两变量之间是线性关系。因此,本题的答案为D。

24.D[参考答案]D

[分析]

货币的投机需求、交易需求,以及货币供给量的增加,均会使LM曲线向左移动,只有商品价格水平的普遍下降,也就是通货紧缩的情况,会使LM曲线向右移动。

25.A

26.AB解析:违反合同的民事责任,简称违约责任,是当事人不履行合同时,依法应承担的法律责任。违约责任的法律特征在于:一是违约责任是当事人不履行合同义务的法律后果;二是违约责任可以由当事人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约定;三是违约责任原则上是合同义务人向合同权利人承担责任。因为违约责任的实质在于补偿非违约方因违约所遭受的损失,所以承担违约责任的方式一般是财产性质的,包括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支付违约金和赔偿损失等。其中,继续履行,也称强制实际履行。这是在一方违约后,另一方可以采取的救济方法。继续履行与合同的原履行行为不同,它是法律规定对违约方实施的一种强制形式,不论违约方是否愿意,只要非违约方要求继续履行,并且又有继续履行的可能,合同相对方就可以请求法院或仲裁机关强制其继续履行。强制继续履行是由合同目的所决定的,它与违约金责任、赔偿损失责任等可以并存。支付违约金是一种违反合同的民事责任,违约金是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时依法律规定或合同约定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金钱,以制裁违约当事人和救济受害人。凡法律规定或合同约定违约金的合同当事人在履约过程中,如因自己的过错而违约时,则无论是否给对方造成损失,都负有支付违约金的责任,所以,违约金具有双重性质。它的惩罚性表现在,违约金的支付不以造成损失为条件,它的补偿性表现在,当支付的违约金小于损失时可请求违约方再行赔偿。选项C属于侵权责任的承担方式之一。停止侵害,是指当加害人正在对受害人实施侵害时,受害人得依法请求停止侵害。停止侵害适用于各种正在进行的侵权行为。停止侵害的请求由权利受到侵害的当事人或其利害关系人提出。请求既可以直接向加害人提出,也可以向法院提出。停止侵害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与其他责任形式合并使用。选项D属于侵权责任的承担方式之一。赔礼道歉,指公开认错,即责令不法行为人向受害人赔礼道歉。这一责任形式一方面反映了国家、法律对不法行为的谴责,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国家、法律对受害人合法利益的确认和保护。赔礼道歉主要适用于侵犯人身权的案件,既可以单独适用,也可以与其他责任形式合并适用。

27.ABCD解析:罚金是指人民法院判处犯罪分子向国家缴纳一定数量金钱的刑罚方法。行政罚款是指由公安机关或者海关、税务、工商等行政机关依照行政法规和经济法规的规定,对违反规定但尚未构成犯罪的一般违法分子适用的要求其缴纳一定数量金钱的处罚方法。罚金不同于行政罚款,二者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适用的机关不同。罚金由人民法院适用,而行政罚款由公安机关或者海关、税务、工商等行政机关适用。其二,适用的对象不同。罚金的适用对象是犯罪分子;而行政罚款的适用对象是尚未构成犯罪的一般违法分子。其三,适用的法律根据不同。罚金适用的法律根据是刑法;而行政罚款适用的法律根据是行政法规、经济法规。其四,严厉程度不同。罚金是一种刑罚方法;行政罚款是一种行政处罚方法,前者的严厉程度大于后者。

28.CD解析:我国采取单一制的原因主要有:(1)历史原因,我国自秦始皇统一六国以来,一直都采取中央集权制的政权组织形式,虽有短暂的分裂割据,但统一局面居于主导地位,长期的历史传统决定,必须建立大一统的国家结构形式。(2)民族原因,一直以来我国各民族的关系融洽、友好,而且从民族分布的形式上看,大杂居小聚居也有利于民族团结。另外,从资源的分布、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来看,采取单一制的国家机构形式有利于民族团结、发展民族经济,保证国家的安定团结。

29.AD解析:根据我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第55条的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所属的工作部门受本级人民政府的领导和上级人民政府主管部门的领导。

30.BCD解析:首先产生于欧洲大陆后来又扩大到拉丁族和日耳曼各国的大陆法系和以英国普通法为基础发展起来的英美法系在宏观上的主要区别在于:(1)法律渊源传统上,大陆法系以制定法为主要渊源,而英美法系以判例法为正式法律渊源。(2)法典编纂传统上,大陆法系的基本法一般采取系统的法典形式,而英美法系的制定法大多是单行的法律和法规。(3)法律结构传统上,大陆法系法律的基本结构是在公法和私法的分类基础上建立,英美法系的基本结构是在普通法和衡平法的基础上建立的。(4)法律适用传统上,大陆法系重法律解释,英美法系重法律判例。(5)诉讼程序传统上,大陆法系倾向于职权主义,英美法系倾向于当事人主义。(6)职业教育传统上,大陆法系突出法学理论,而英美法系注重处理案件的实际能力。对照以上几点可以看出,本题的正确答案应是B、C、D,而选项A则犯了绝对化的错误,大陆法系主要以制定法为法律渊源,但不是只以制定法为法律渊源,同理,英美法系主要以判例法为法律渊源,但不是只以判例法为法律渊源,故选项A不正确。

31.AB解析:依《合同法》第101条的规定,提存原因有以下几种:(1)债权人无正当理由拒绝受领。(2)债权人下落不明。(3)债权人死亡未确定继承人或者丧失行为能力未确定监护人。(4)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债权人死亡而确定继承人的,则不能采取提存方式;债权人丧失行为能力而有监护人的也不能采取提存的方式。

32.ABCD解析:法与道德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两者起源的时间不同。道德在原始社会(或初民的社会)作为独立的或与宗教、习俗(习惯)相混合的形态而存在。但国家的实在法(国法、法律)只是随着一定条件的成熟,如生产力的发展、阶级和国家的产生、语言文字的发达等,才在一定的社会阶段出现的。(2)二者的表现形式不同。道德通常是约定俗成的,存在于人们的思想和观念之中,通过文字表述,以诸如社团章程、公约、守则、决议等形式存在,其内容也是比较抽象的,其制定、修改和废除程序也很不严格。法律是作为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规范而存在的,其成文形态多为法典、法规等具体的规范性文件,它们的制定、修改和废除都有严格的程序性规定。(3)两者具体内容的规定不完全相同。一般地说,法律的内容比较具体、明确、肯定,既规定人们的义务,也规定人们的权利,而且通常以权利义务的一致性作为条件。道德的内容则不同,它侧重于人们的义务而不是权利,也不要求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因此,在法学上有一种看法,说法律具有“两面性”(既重视权利又重视义务),而道德仅具有“一面性”(只重视义务)。(4)两者的实现方式和手段不同。道德的实施,不是凭借国家的强制力,而主要是依靠社会舆论和传统的力量以及人们的自觉维护。可见,道德的强制是一种精神上的强制,道德正是以此来调整人们的行为的。法律则不同,它的实施,必须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以国家机器为后盾,通过外在的强制(法律制裁)来强迫人们遵守。(5)二者的调整范围不尽相同。从深度看,道德调整的对象不仅是人们现实的行为,而且还包括人们的思想、品格和行为的动机。所以A、B、C、D均是正确选项。

33.CD解析:法律的时间效力是指法的生效范围或适用范围,即法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和对什么人适用。其中,法的溯及力指法溯及既往的效力,即法颁布施行后,对其生效前所发生的事件和行为是否适用的问题。所以应选CD。

34.ABCD解析:根据我国的政治体制设置,全国人大作为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有权监督由它产生的其他国家机关的工作,这些国家机关都要向全国人大负责并报告工作。具体包括,全国人大听取并通过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工作报告,有权改变或撤销后者的不适当的决定;听取、建议、修改和通过国务院的工作报告,撤销其不适当的行政法规、决定和命令;听取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工作报告;中央军委主席也要向全国人大负责。

35.ABD解析:强奸罪(未遂)与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的区别在于:(1)侵犯的客体不同。强奸罪的犯罪客体是妇女的性的不可侵犯的权利;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的犯罪客体则是妇女的人格尊严、人身安全和名誉权利。(2)客观方面不同。强奸罪表现为强行进行性交的行为;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则表现为强制实施性交以外的猥亵妇女或者侮辱妇女的行为。(3)主体不完全相同。强奸罪的直接实行犯只能是男子,不能由女子单独构成;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的犯罪主体则既可以是男子,又可以是女子。(4)主观方面不同。强奸罪表现为强行奸淫妇女的故意,具有强行奸淫妇女的目的;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表现为猥亵、侮辱妇女的故意,不以强行奸淫为目的。就对象而言,这两个罪的犯罪对象均为妇女,因而是相同的。

36.N安全成本是实现安全消耗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总和,包括实现某一安全功能所支付的直接和间接费用。

37.N事故树分析又称故障树分析,是安全系统工程最重要的分析方法。

38.Y

39.二战后形成的国际金融体系。为了恢复受战争破坏的各国经济1944年美、中、苏、法等44个国家在美国布雷顿森林举行联合国家货币金融会议会议最终通过了三个重要文件:《联合国家货币金融会议的最后议定书》及附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决定成立两个国际金融组织总称“布雷顿森林体系”。1946年世界银行正式开业战后初期银行的主要借款人是西欧各国后逐渐转向亚非拉国家;1947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开业后两组织都成为联合国专门机构之一。会议还确认了“两个挂钩”原则即美元与黄金挂钩以及资本主义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布雷顿森林体系对二战后世界经济与金融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相当程度上减轻了战后初期的汇率波动和经济动荡增加了投资扩大了世界购买力也促进了世界贸易;通过这些措施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和美国在全球经济的霸主地位从此确立。二战后形成的国际金融体系。为了恢复受战争破坏的各国经济,1944年美、中、苏、法等44个国家在美国布雷顿森林举行联合国家货币金融会议,会议最终通过了三个重要文件:《联合国家货币金融会议的最后议定书》及附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决定成立两个国际金融组织,总称“布雷顿森林体系”。1946年,世界银行正式开业,战后初期银行的主要借款人是西欧各国,后逐渐转向亚非拉国家;1947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开业,后两组织都成为联合国专门机构之一。会议还确认了“两个挂钩”原则,即美元与黄金挂钩以及资本主义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布雷顿森林体系对二战后世界经济与金融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相当程度上减轻了战后初期的汇率波动和经济动荡,增加了投资,扩大了世界购买力,也促进了世界贸易;通过这些措施,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和美国在全球经济的霸主地位从此确立。

40.(1)波斯纳是关于概念转变比较有影响的研究者他认为概念改变需具备的条件有第一对原有概念不满。第二新概念的可理解性。第三新概念的合理性。第四新概念的有效性。(2)波斯纳关于概念转变的教育意义第一引发新旧概念的冲突使学习者对原有概念不满。第二注意对新概念的教学使学习者能够理解新的概念并明晰其合理性。第三举出大量能够使用新的概念解释的事例使学习者明了新概念的有效性。本题考查的是错误概念转变的内容。学生在进入课堂之前所拥有的朴素知识是影响学习科学知识效果的很重要的因素。如果学生所掌握的朴素知识与科学知识相悖就会严重影响课堂教学,因为学生所掌握的朴素知识是通过生活经验获得的,往往比较顽固。因此,根据波斯纳提出的概念转变的条件选择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是非常必要的。

41.元好问于唐初诗人仅推崇陈子昂。这首诗中肯地评价了陈子昂作为唐诗革新先驱者的巨大贡献。按《新唐书》卷壹零七《陈子昂传》云:“唐初文章承徐、庾余风天下祖尚子昂始变雅正。”此为全诗之所本。六朝绮靡之诗风至唐初仍然存在宋之问和沈俭期作为驰骋纵横初唐诗坛的台阁诗人过着置身宫禁而优游卒岁的馆阁生活有较为充裕的时间琢磨诗艺在诗律方面精益求精回忌声病约句准篇但是他们的诗歌创作多限于应制酬唱和咏物、赠别点缀升平标榜风雅难免以词藻文饰内容贫乏之弊仍带有齐梁时期宫体诗空洞绮靡的陋习。至陈子昂昭继传统独开新途始振起一代诗风。第一次将汉魏风骨与风雅兴寄联系起来号召追踪多悲凉慷慨之气的建安风骨寄托济世的功业理想和人生意气与片面追求藻饰的齐梁诗风彻底地划清了界限。并且陈子昂提出了一种“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的诗美理想要求将壮大昂扬的情思与声律和词采的美结合起来创造健康而瑰丽的文学为即将到来的盛唐诗歌吹响了号角。故后半两句谓:若论唐诗恢复正体之功劳应依勾践平吴为范蠡铸像之往例也为陈子昂铸一座黄金塑像以表彰他追复建安风骨之功。元好问于唐初诗人,仅推崇陈子昂。这首诗中肯地评价了陈子昂作为唐诗革新先驱者的巨大贡献。按《新唐书》卷壹零七《陈子昂传》云:“唐初,文章承徐、庾余风,天下祖尚,子昂始变雅正。”此为全诗之所本。六朝绮靡之诗风,至唐初仍然存在,宋之问和沈俭期作为驰骋纵横初唐诗坛的台阁诗人,过着置身宫禁而优游卒岁的馆阁生活,有较为充裕的时间琢磨诗艺,在诗律方面精益求精,回忌声病,约句准篇,但是他们的诗歌创作多限于应制酬唱和咏物、赠别,点缀升平,标榜风雅,难免以词藻文饰内容贫乏之弊,仍带有齐梁时期宫体诗空洞绮靡的陋习。至陈子昂昭继传统,独开新途,始振起一代诗风。第一次将汉魏风骨与风雅兴寄联系起来,号召追踪多悲凉慷慨之气的建安风骨,寄托济世的功业理想和人生意气,与片面追求藻饰的齐梁诗风彻底地划清了界限。并且,陈子昂提出了一种“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的诗美理想,要求将壮大昂扬的情思与声律和词采的美结合起来,创造健康而瑰丽的文学,为即将到来的盛唐诗歌吹响了号角。故后半两句谓:若论唐诗恢复正体之功劳,应依勾践平吴为范蠡铸像之往例,也为陈子昂铸一座黄金塑像,以表彰他追复建安风骨之功。

42.首先苏轼奖掖、团结了一批重要作家如“苏门四学士”、“苏门六君子”等他们在创作上各有建树为宋代文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其次苏文在实用性、审美性、通俗性诸方面都达到了一定高度一直被后代文人奉为典范其政论、史论文成为后世科举士子摹拟的范文;其小品文被明代的竟陵派、公安派视为学习的标本。苏诗是北宋诗坛的一座丰碑直接影响了有宋一代的诗歌面貌;金代奉苏诗为楷模产生了所谓的“苏诗运动”;苏诗还对明代的公安派、清代的宗宋派有重要的启迪。苏词首开豪放词风使宋词的创作发生了重要转型并直接为南宋的爱国词派所继承其影响还一直波及到清代的阳羡词派。最后苏轼执中持平的品格飘逸洒脱的襟怀宠辱不惊的处世姿态开朗幽默的“坡仙”气质超然达观的人生态度等共同构筑成他独具魅力的人格范式为后人景仰、倾慕更为深刻地影响着封建士人的精神与心态。首先,苏轼奖掖、团结了一批重要作家,如“苏门四学士”、“苏门六君子”等,他们在创作上各有建树,为宋代文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其次,苏文在实用性、审美性、通俗性诸方面都达到了一定高度,一直被后代文人奉为典范,其政论、史论文成为后世科举士子摹拟的范文;其小品文,被明代的竟陵派、公安派视为学习的标本。苏诗是北宋诗坛的一座丰碑,直接影响了有宋一代的诗歌面貌;金代奉苏诗为楷模,产生了所谓的“苏诗运动”;苏诗还对明代的公安派、清代的宗宋派有重要的启迪。苏词首开豪放词风,使宋词的创作发生了重要转型,并直接为南宋的爱国词派所继承,其影响还一直波及到清代的阳羡词派。最后,苏轼执中持平的品格,飘逸洒脱的襟怀,宠辱不惊的处世姿态,开朗幽默的“坡仙”气质,超然达观的人生态度等,共同构筑成他独具魅力的人格范式,为后人景仰、倾慕,更为深刻地影响着封建士人的精神与心态。

43.这是近代文坛诗歌领域中偏重于宋诗格调的流派。领袖人物为程恩泽主要作家有出于程恩泽之门的何绍基、郑珍、莫友芝以及曾国藩。这个诗派以杜甫、韩愈、苏轼、黄庭坚为宗。其创作倾向则是受当时学术主潮——汉学的影响“合学人、诗人之诗二而一之”表现出一种独特的艺术趣味;他们主张诗歌要有独创性自成面目。宋诗派理论家何绍基强调诗文要立“真我”独自“成家”。简述宋诗派补充的内容:但其所谓“真我”包括自然禀赋的个性气质和后天修养而成的性情后者是“看书时从性情上体会”(何绍基《题冯鲁川小像册论诗》)得来的大体不出封建伦理范畴和正直士大夫的标格具有很大的保守性与张扬个性的时代新思潮不可同日而语。宋诗派的主要成就是在描写具体生活方面的艺术开拓其中郑珍成就最高他的诗突出的方面是表现贫士生活散发着浓郁的生活气息。这是近代文坛诗歌领域中偏重于宋诗格调的流派。领袖人物为程恩泽,主要作家有出于程恩泽之门的何绍基、郑珍、莫友芝以及曾国藩。这个诗派以杜甫、韩愈、苏轼、黄庭坚为宗。其创作倾向则是受当时学术主潮——汉学的影响,“合学人、诗人之诗二而一之”,表现出一种独特的艺术趣味;他们主张诗歌要有独创性,自成面目。宋诗派理论家何绍基强调诗文要立“真我”,独自“成家”。简述宋诗派补充的内容:但其所谓“真我”,包括自然禀赋的个性气质和后天修养而成的性情,后者是“看书时从性情上体会”(何绍基《题冯鲁川小像册论诗》)得来的,大体不出封建伦理范畴和正直士大夫的标格,具有很大的保守性,与张扬个性的时代新思潮不可同日而语。宋诗派的主要成就是在描写具体生活方面的艺术开拓,其中郑珍成就最高,他的诗突出的方面是表现贫士生活,散发着浓郁的生活气息。

44.甲的儿子对B公司享有损害赔偿请求权。依据《产品质量法》的规定受害人有权请求生产者或者销售者承担赔偿责任B公司作为奶粉的生产者甲的儿子因奶粉质量缺陷造成的损害可以向其请求赔偿。甲的儿子对B公司享有损害赔偿请求权。依据《产品质量法》的规定,受害人有权请求生产者或者销售者承担赔偿责任,B公司作为奶粉的生产者,甲的儿子因奶粉质量缺陷造成的损害可以向其请求赔偿。

45.该题考查的是如何判断合同成立与生效的问题。首先,通过分析要约与要约邀请的区别来确定学校在报纸上登载公告的行为的性质以及A、B、C三公司行为的性质。要约是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发出的希望与对方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要约邀请,又称要约引诱,是指当事人向他人作出的希望对方向自己发出要约的意思表示。要约邀请可以向特定人发出,也可以向不特定的人发出。要约邀请的目的不是与对方订立合同,而是希望对方向自己发出要约,内容无须具体明确。根据《合同法》第15条的规定,寄送的价目表、拍卖公告、招标公告、招股说明书、商业广告等,属于要约邀请,但商业广告的内容符合要约条件的,视为要约。由上述分析可知,学校所登载的公告根本不能满足要约的各项要件,系要约邀请。而A、B、C三家公司的行为属于要约。其次,通过分析学校与C公司之间就要约内容更改的商谈行为来确定二者之间的行为性质。承诺是受要约人同意要约的意思表示。要约经受要约人承诺,表明当事人之间达成协议,合同即告成立。承诺应具备的条件是:一是承诺须由受要约人作出。二是承诺须向要约人作出。三是承诺的内容须与要约的内容一致。四是承诺须在承诺期限内作出。承诺的内容须与要约的内容一致,内容一致即表明当事人之间达成协议。依《合同法》第30条、第31条规定,受要约人对要约的内容作出实质性变更的,不构成承诺,而是新要约。有关合同标的、数量、质量、价款或者报酬、履行期限、履行地点和方式、违约责任和解决争议方法等的变更,是对要约的内容的实质性变更。承诺对要约的内容作出非实质性变更的,除了要约人及时表示反对或者要约表明承诺不得对要约作任何变更的以外,该承诺有效。由以上法律规定可判断,学校并没有作出与C公司要约内容完全一致的承诺,其行为构成反要约,二者还处于商谈阶段,合同并没有成立。最后,分析确定学校与D公司的合同是否成立生效。合同的成立意味着各方当事人的意思表示一致。合同成立的时间和地点具有法律意义。在多数情况下,合同成立与生效是一致的,合同成立之时就是当事人受合同约束之时。原则上,承诺生效时合同成立,承诺生效的时间和地点也就是合同成立的时间和地点。根据《合同法》第10条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可以采取口头、书面或其他形式,法律规定或当事人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的,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学校与D公司达成协议并以书面形式签订了合同,因此,学校与D公司之间已形成合同关系。2022-2023年陕西省西安市考研专业综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25题)1.在调查“综合性大学的考研学生的学习动机”的问题中,研究者从各学院辅导员手中获取全校报考研究生的学生名单(总体)1000人,拟从中抽取100人。研究者按照生源地的区域把生源分为本省、外省生源,然后按照这一学校的本省外省生源5:5的比例,抽取本省、外省学生各50人。这种抽样的方法是

A.简单随机抽样B.系统抽样C.分层抽样D.整群抽样

2.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

A.其他公民的自由和权利B.其他公民的自由C.其他公民的权利D.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3.甲将一块罗马表丢失,被人捡到送至失物招领处。招领期限过后因无人认领,该表被拍卖给乙。后丙盗得该表并将其转卖给丁。该案查获后,甲、乙、丁都主张该表的所有权。该表应归谁所有?()

A.甲B.乙C.丁D.乙、丁共有

4.王某与有夫之妇李某勾搭成奸,李某因受丈夫责骂,与王某中断了关系,王某怀恨在心。某日下午,王某将李某骗至自己住处将其杀害,当晚又潜入李家将其丈夫杀死。王某的行为属于刑法中的()。

A.连续犯B.继续犯C.吸收犯D.结果加重犯

5.下列不属于法人成立的条件的是()。

A.有必要的财产或经费B.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C.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D.有上级主管部门的投资

6.晏阳初的“三大方式”不包括()。

A.学校教育B.社会教育C.家庭教育D.社区教育

7.根据国际收支说,以下因素的变动将导致本币升值的是()。

A.本国国民收入的增加B.本国价格水平的上升C.本国利率的提高D.预期本币在未来将贬值

8.消费者的预算线反映了()

A.消费者的收入约束B.消费者的偏好C.消费者的需求D.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状态

9.下列情况不属于结果加重犯的有()。

A.侮辱他人导致他人自杀死亡B.故意伤害致使被害人死亡C.强奸妇女致使被害妇女死亡D.抢劫他人财物致使被害人死亡

10.甲、乙两名工人要生产同样规格并且是同样数量的零件,甲每小时可做12个,乙每小时可做10个,两人同时开始生产,甲比乙提前2.5小时完成,当甲完成任务时,乙做了()个零件。

A.110B.115C.120D.125E.130

11.泰勒提出的课程原理包含的四个阶段中,最为关键的一步是(),且其他步骤都是围绕其展开的。

A.确定课程目标B.选择课程内容C.组织课程内容D.评价课程

12.假如厂商生产的产量从1000单位增加到1002单位,总成本从2000美元上升到2020美元,那么它的边际成本等于()A.10美元B.20美元C.2020美元D.2美元

13.下列选项不是因变量的是

A.效果变量B.实验结果C.输出变量D.实验变量

14.折杖法始定于()。

A.唐朝B.宋朝C.元朝D.明朝

15.

A.1

B.2

C.3

D.4

E.5

16.小王答问卷的过程中,抱怨连连,除问卷字小、行间距小等原因外,这个问卷占了8页A4纸。最后小王就在不仔细看的情况下随便答完了这份问卷。这份问卷的失败之处在于

A.问题的内容敏感B.问题的表述失当C.题目数量过多D.题目拗口

17.某古籍研究所最近发现了一批古代教育文献,专家发现作者并非以往熟悉的人物,因此,专家们对作者的学识能力进行了鉴别和评价。按照文献评论的分类,这属于

A.外部评论B.内部评论C.事实评论D.价值评论

18.委托代理人转委托不明,且转委托代理人有过错给第三人造成的损失应()负连带责任。

A.由被代理人、委托代理人、转托代理人向第三人

B.由委托代理人与转委托代理人向第三人

C.由被代理人与转委托代理人向第三人

D.直接请求被代理人承担责任,而由委托代理人和转委托代理人向被代理人

19.

20.陶行知为了改变农村的教育面貌,探索了乡村师范教育的新模式,他发明的教师培养模式是()。

A.小先生制B.实习制C.学徒制D.艺友制

21.法的评价作用的对象是()。

A.自己的行为B.他人行为C.相互间行为D.个人行为

22.以下阐述不符合债券定价原理的是()。

A.债券的价格与债券的收益率呈同方向变动的关系

B.债券的到期时间与债券价格的波动幅度之间呈同方向变动的关系

C.随着债券到期时间的临近,债券价格的波动幅度减少,并且是以递减的速率减少

D.对于给定的收益率变动幅度,债券的息票率与债券价格的波动幅度之间呈反向变动的关系

23.下列选项不属于积差相关的使用条件的是

A.两变量均是由测量得到的连续变量

B.两变量所来自的总体都应是正态分布,或接近正态的单峰对称分布

C.变量必须是成对的数据

D.数据要大小排成等级

24.以下变动会使LM曲线向右移动的是()。

A.货币的投机需求增加B.货币的交易需求增加C.货币供给量增加D.通货紧缩

25.下列关于BS期权定价模型的说法,错误的是()

A.假设证券价格遵循几何布朗过程,即和是常数

B.市场是完全的,证券交易和价格变动是连续的,并且在衍生证券有效期内没有现金收益支付

C.在实证检验中,BS公式倾向于低估方差高的期权,高估方差低的期权D.风险收益偏好状态不会对衍生证券价值产生影响

二、多选题(10题)26.违反合同民事责任的承担方式有()。

A.继续履行B.支付违约金C.停止侵害D.赔礼道歉

27.罚金刑与行政罚款的区别是()。

A.适用的机关不同B.适用的对象不同C.适用的法律根据不同D.严厉程度不同

28.我国采取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的原因是()。

A.经济原因B.政治原因C.历史原因D.民族原因

29.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所属的工作部门受()领导。

A.本级人民政府B.本级人民代表大会C.本级人大常委会D.上级人民政府主管部门

30.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的区别在于()。

A.大陆法系只有制定法才是正式法律渊源,而英美法系则只有判例法才是正式的法律渊源

B.大陆法系国家法的基本分类是公法和私法,而英美法系无此分类

C.在诉讼程序上,大陆法系国家一般采用纠问制,而英美法系则一般采用抗辩制

D.大陆法系在法律职业教育方面突出法学理论,而英美法系的法律职业教育注重处理案件的实际能力

31.提存的原因有()。

A.债权人无正当理由拒绝受领B.债权人下落不明C.债权人丧失行为能力D.债权人死亡

32.下列有关法与道德的关系哪些是正确的?()

A.法律具有“两面性”,而道德仅具有“一面性”

B.道德比法律调整的范围要广泛得多

C.法律是传播道德的有效手段

D.道德是法律的评价标准和推动力量

33.法律的溯及力是指()。

A.新法制定颁布后对旧法是否有效

B.新法生效后,原有法律是否有效

C.新法颁布后,对它生效以前所发生的事件是否适用的问题

D.新法颁布后,对它生效以前所发生的行为是否适用的问题

34.全国人大的最高监督权包括()。

A.听取国务院的工作报告

B.审议国务院的工作报告

C.听取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工作报告

D.审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工作报告

35.强奸罪(未遂)与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的区别是()。

A.主体不同B.侵犯的客体不同C.对象不同D.主观目的不同

三、判断题(3题)36.安全成本是实现安全消耗的人力和物力的和。

A.是B.否

37.事件树分析又称故障树分析,是安全系统工程最重要的分析方法。

A.是B.否

38.安全收益即是安全产出。

A.是B.否

四、简答题(5题)39.布雷顿森林体系

40.简述波斯纳关于概念转变条件的论述及其教育意义。

41.阐释下面这首诗的内容含义:沈宋横驰翰墨场,风流初不废齐梁。论功若准平吴例,合着黄金铸子昂。(元好问《论诗绝句三十首》)(河南大学2000年)

42.苏轼在北宋的意义及其对后代的影响。(复旦大学2005年)

43.简述宋诗派。(西北大学2007年)

五、案例分析题(2题)44.甲的儿子对B公司是否享有损害赔偿请求权?请说明理由。

45.某小学要定作校服,在本地报纸上登载公告:“本校欢迎各大、小服装公司,携带布料、款式来商谈,有满意者即行订货。”A、B、C三家公司闻讯,都带着布料、款式、资料来到学校。学校经审查后对C公司说:“你们的资料基本可以,但有一处能不能改一改?”C公司表示回去考虑考虑,第二天答复。第二天,C公司没有答复。第三天,D公司携带资料和样品来到学校,学校对样品和价格都很满意,当即与D公司签订了定作1200套校服的合同。C公司知道此事后,认为学校与D公司订立合同的行为对C公司构成违约,遂与学校发生争执。

试分析:

(1)学校在报纸上登载公告的行为是何种行为?

(2)A、B、C三公司携带资料到学校来商谈是何种行为?

(3)学校与C公司之间发生了什么法律行为?

(4)学校与D公司之间是什么法律关系?

参考答案

1.C本题考查的是抽样的方法。概率抽样的方法有: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整群抽样、多段抽样。本题运用的是分层抽样。因此,本题的答案为C。

2.D[答案]D

[评析]考查要点是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因此,D项是正确的;A项、B项、C项是错误的。

3.B解析:甲丢失罗马表,但未在招领期限内去认领,该表转归国家所有,甲丧失了对表的所有权。乙基于拍卖取得表的所有权,属于合法所有人。丙盗得该表并将其转卖给丁,由于该表属于赃物不适用善意取得,不管丁是善意还是恶意,都不能取得表的所有权,因此该表应归乙所有。

4.A解析:连续犯,是指行为人基于数个同一的犯罪故意,连续多次实施数个性质相同的犯罪行为,触犯同一罪名的犯罪形态。继续犯,是指犯罪行为自着手实行之时直至其构成既遂、且通常在既遂之后至犯罪行为终了的一定时间内,该犯罪行为及其所引起的不法状态同时处于持续过程中的犯罪形态。吸收犯,是指行为人实施数个犯罪行为,因其所符合的犯罪构成之间具有特定的依附与被依附的关系,从而导致其中一个不具有独立性的犯罪行为,被另一个具有独立性的犯罪行为所吸收,对行为人仅以吸收之罪论处,而对被吸收之罪置之不论的犯罪形态。结果加重犯,是指实施基本犯罪构成要件的行为,由于发生了刑法规定的基本犯罪构成要件以外的重结果,刑法规定加重其法定刑的犯罪形态。继续犯、结果加重犯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行为人仅实施了一个危害行为,而本题中的王某实施了两个危害行为(一是杀害李某,一是杀害李某的丈夫),因而不属于继续犯、结果加重犯;吸收犯的一个基本特征是行为人实施的数个犯罪行为所侵犯的客体和指向的对象具有同一性,而本题中王某的两个行为指向的对象分别是李某、李某的丈夫,不具有同一性,因此,王某的行为也不属于吸收犯。

5.D解析:《民法通则》第37条规定,法人应当具备下列条件:(1)依法成立;(2)有必要的财产或者经费;(3)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4)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据此选D。

6.D晏阳初针对他的“四大教育”提出了相应的“三大方式”,即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及社会教育,A项学校教育、B项社会教育及C项家庭教育就是“三大方式”,而D项社区教育不符合题意,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

7.C[分析]

当其他条件不变时(下同),本国国民收入的增加将通过边际进口倾向而带来进口的上升,这导致对外汇需求的增加,本币贬值。外国国民收入的增加将带来本国出口的上升,本币升值。

本国价格水平的上升将带来实际汇率的升值,本国产品竞争力下降,经常账户恶化,从而本币贬值;反之,外国价格水平的上升将带来实际汇率的贬值,本国经常账户改善,本币升值。

本国利率的提高将吸引更多的资本流入,本币升值。外国利率的提高将造成本币贬值。

如果预期本币在未来贬值,资本将会流出以避免汇率损失,这将带来本币即期的贬值。如果预期本币在未来将升值,则本币币值在即期就将升值。

因此,本题的正确选项为C。

8.A

9.A解析:结果加重犯,是指实施基本犯罪构成要件的行为,由于发生了刑法规定的基本犯罪构成要件以外的重结果,刑法对其规定加重法定刑的犯罪形态。结果加重犯的基本构成特征包括:(1)行为人所实施的基本犯罪构成要件的行为必须客观地引发了基本犯罪构成要件以外的重结果;(2)基本犯罪构成要件以外的重结果或者加重结果,必须通过刑法明文规定的方式,成为依附于基本犯罪构成要件而存在的特定犯罪的有机组成部分;(3)行为人对于所实施的基本犯罪构成要件的行为及其所引起的加重结果均有犯意。从本题四个选项来看,B、C、D均符合结果加重犯的三个构成要件,属于结果加重犯,而选项A虽然符合结果加重犯的第一个构成要件,但不符合后两个构成要件,因而不属于结果加重犯。

10.D解析:设每组应完成x个零件,根据题意,

解得x=150,甲完成用了150/12=12.5小时,

则此时乙完成厂12.5×10=125(个)零件。

11.A泰勒在《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中首要指出,开发所有课程和教学计划都要回答四个基本问题:第一,学校所要达到的教育目标是什么?第二,提供什么样的经验可以达到教育目标?第三,怎样有效组织这些教育经验?第四,如何确定这些目标已经实现?根据这四个问题,泰勒提出了课程编制的基本步骤:(1)确定教育目标,教育目标总领课程编制的过程。(2)选择学习经验,在教育目标确定之后,只有通过经验的学习才能产生学习以达到教育目标。学习经验是指学生与环境中外部条件的相互作用。(3)组织学习经验,在组织学习经验时,应该遵循三个准则,即连续性、顺序性和整合性。(4)评价结果,评价是查明学习经验实际带来产生的预期结果的过程。目的是全面检验学习经验实际上是否起作用,并指导教师实现所期望的那种结果。由此可见,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

12.A

13.D本题考查的是教育研究假设涉及的主要变量。因变量,又叫效果变量、实验结果或输出变量。因此本题的答案为D。

14.B解析:宋太祖建隆四年(公元963年)创立折杖法,作为重刑的代用刑,即把笞刑、杖刑折为臀杖;徒刑折为脊杖,杖后释放;流刑折为脊杖,并于本地配役一年;加役流,脊杖后,就地配役三年。从而使“流罪得免远徙,徒罪得免役年,笞杖得减决数”。所以选项A、C、D不正确。

15.D

16.C本题考查的是问卷设计时需要注意的问题。设计问卷时需要注意:问题的内容、表述,题目的数量,题目的排列。本题的被试嫌问卷太长。因此,本题的答案是C。

17.B本题考查的是确认文献的真实性。判别文献的方法有外部评论和内部评论两种。其中内审法也称内部考证。旨在确定史料本身的意义,评判其正确性和可靠程度。外部考证着重依据史料的形式进行,而内部考证则主要是对其具体内容进行分析判断,确定文献本身的意义。主要涉及以下内容:(1)著者的学识能力,品德威望;(2)著者的偏见和动机;(3)文献的客观性与公正性;(4)文献的准确性与全面性,即有无遗漏、误差;(5)资料的一致性程度,即有无自相矛盾之处。因此,本题的答案为B。

18.D解析:根据《民通意见》第81条的规定,因委托代理人转委托不明,给第三人造成损失的,第三人可以直接要求被代理人赔偿损失;被代理人承担民事责任后,可以要求委托代理人赔偿损失,转托代理人有过错的,应当负连带责任。故选D。

19.D

20.D陶行知为了改变乡村教育教师的面貌,探索了培养教师的新型的模式即艺友制。艺是艺,也可作手艺解。友就是朋友。凡用朋友之道教人学做艺术或手艺便是艺友制。A项小先生制、B项实习制及C项学徒制均不符合题意,D项艺友制符合题意,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

21.B解析:本题考查对法律作用的对象的了解。因为法的作用对象有行为和社会两部分,理解法的作用可从法的规范作用和法的社会作用两方面来理解。法的规范作用可分为指引、预测、评价三种,法的评价作用是指法律作为人们对他人行为的评价标准所起的作用,其作用对象是他人行为,故本题答案为B,A项自己的行为是指引作用的作用对象,C项相互间行为是预测作用的作用对象。

22.A解析:债券定价的5个原理分别是:

定理1:债券的价格与债券的收益率呈反方向变动的关系。也就是说,当债券价格上升时,债券的收益率下降;反之,当债券价格下降时,债券的收益率上升。

定理2:当债券的收益率不变,即债券的息票率与收益率之间的差额固定不变时,债券的到期时间与债券价格的波动幅度之间呈同方向变动的关系。也就是说,到期时间越长,价格波动幅度越大;反之,到期时间越短,价格波动幅度越小。

定理3:随着债券到期时间的临近,债券价格的波动幅度减少,并且是以递减的速率减少;反之,到期时间越长,债券价格的波动幅度增加,并且是以递减的速率增加。

定理4:对于期限既定的债券,由收益率下降导致的债券价格上升的幅度大于同等幅度的收益率上升导致的债券价格下降的幅度。也就是说,对于同等幅度的收益率变动,收益率下降给投资者带来的利润大于收益率上升给投资者带来的损失。

定理5:对于给定的收益率变动幅度,债券的息票率与债券价格的波动幅度之间呈反向变动的关系。也就是说,息票率越高,债券价格的波动幅度越小。

由以上内容可知,只有选项A的阐述不正确。

23.D本题考查的是相关系数。相关系数是表明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的量数,如积差相关、等级相关、质量相关(点二列相关、双二列相关)等。其中积差相关又称积聚相关,皮尔逊相关,是求直线相关的最基本的方法。其适用条件有:(1)两变量均是由测量得到的连续变量;(2)两变量所来自的总体都应是正态分布,或接近正态的单峰对称分布;(3)变量必须是成对的数据;(4)两变量之间是线性关系。因此,本题的答案为D。

24.D[参考答案]D

[分析]

货币的投机需求、交易需求,以及货币供给量的增加,均会使LM曲线向左移动,只有商品价格水平的普遍下降,也就是通货紧缩的情况,会使LM曲线向右移动。

25.A

26.AB解析:违反合同的民事责任,简称违约责任,是当事人不履行合同时,依法应承担的法律责任。违约责任的法律特征在于:一是违约责任是当事人不履行合同义务的法律后果;二是违约责任可以由当事人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约定;三是违约责任原则上是合同义务人向合同权利人承担责任。因为违约责任的实质在于补偿非违约方因违约所遭受的损失,所以承担违约责任的方式一般是财产性质的,包括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支付违约金和赔偿损失等。其中,继续履行,也称强制实际履行。这是在一方违约后,另一方可以采取的救济方法。继续履行与合同的原履行行为不同,它是法律规定对违约方实施的一种强制形式,不论违约方是否愿意,只要非违约方要求继续履行,并且又有继续履行的可能,合同相对方就可以请求法院或仲裁机关强制其继续履行。强制继续履行是由合同目的所决定的,它与违约金责任、赔偿损失责任等可以并存。支付违约金是一种违反合同的民事责任,违约金是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时依法律规定或合同约定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金钱,以制裁违约当事人和救济受害人。凡法律规定或合同约定违约金的合同当事人在履约过程中,如因自己的过错而违约时,则无论是否给对方造成损失,都负有支付违约金的责任,所以,违约金具有双重性质。它的惩罚性表现在,违约金的支付不以造成损失为条件,它的补偿性表现在,当支付的违约金小于损失时可请求违约方再行赔偿。选项C属于侵权责任的承担方式之一。停止侵害,是指当加害人正在对受害人实施侵害时,受害人得依法请求停止侵害。停止侵害适用于各种正在进行的侵权行为。停止侵害的请求由权利受到侵害的当事人或其利害关系人提出。请求既可以直接向加害人提出,也可以向法院提出。停止侵害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与其他责任形式合并使用。选项D属于侵权责任的承担方式之一。赔礼道歉,指公开认错,即责令不法行为人向受害人赔礼道歉。这一责任形式一方面反映了国家、法律对不法行为的谴责,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国家、法律对受害人合法利益的确认和保护。赔礼道歉主要适用于侵犯人身权的案件,既可以单独适用,也可以与其他责任形式合并适用。

27.ABCD解析:罚金是指人民法院判处犯罪分子向国家缴纳一定数量金钱的刑罚方法。行政罚款是指由公安机关或者海关、税务、工商等行政机关依照行政法规和经济法规的规定,对违反规定但尚未构成犯罪的一般违法分子适用的要求其缴纳一定数量金钱的处罚方法。罚金不同于行政罚款,二者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适用的机关不同。罚金由人民法院适用,而行政罚款由公安机关或者海关、税务、工商等行政机关适用。其二,适用的对象不同。罚金的适用对象是犯罪分子;而行政罚款的适用对象是尚未构成犯罪的一般违法分子。其三,适用的法律根据不同。罚金适用的法律根据是刑法;而行政罚款适用的法律根据是行政法规、经济法规。其四,严厉程度不同。罚金是一种刑罚方法;行政罚款是一种行政处罚方法,前者的严厉程度大于后者。

28.CD解析:我国采取单一制的原因主要有:(1)历史原因,我国自秦始皇统一六国以来,一直都采取中央集权制的政权组织形式,虽有短暂的分裂割据,但统一局面居于主导地位,长期的历史传统决定,必须建立大一统的国家结构形式。(2)民族原因,一直以来我国各民族的关系融洽、友好,而且从民族分布的形式上看,大杂居小聚居也有利于民族团结。另外,从资源的分布、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来看,采取单一制的国家机构形式有利于民族团结、发展民族经济,保证国家的安定团结。

29.AD解析:根据我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第55条的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所属的工作部门受本级人民政府的领导和上级人民政府主管部门的领导。

30.BCD解析:首先产生于欧洲大陆后来又扩大到拉丁族和日耳曼各国的大陆法系和以英国普通法为基础发展起来的英美法系在宏观上的主要区别在于:(1)法律渊源传统上,大陆法系以制定法为主要渊源,而英美法系以判例法为正式法律渊源。(2)法典编纂传统上,大陆法系的基本法一般采取系统的法典形式,而英美法系的制定法大多是单行的法律和法规。(3)法律结构传统上,大陆法系法律的基本结构是在公法和私法的分类基础上建立,英美法系的基本结构是在普通法和衡平法的基础上建立的。(4)法律适用传统上,大陆法系重法律解释,英美法系重法律判例。(5)诉讼程序传统上,大陆法系倾向于职权主义,英美法系倾向于当事人主义。(6)职业教育传统上,大陆法系突出法学理论,而英美法系注重处理案件的实际能力。对照以上几点可以看出,本题的正确答案应是B、C、D,而选项A则犯了绝对化的错误,大陆法系主要以制定法为法律渊源,但不是只以制定法为法律渊源,同理,英美法系主要以判例法为法律渊源,但不是只以判例法为法律渊源,故选项A不正确。

31.AB解析:依《合同法》第101条的规定,提存原因有以下几种:(1)债权人无正当理由拒绝受领。(2)债权人下落不明。(3)债权人死亡未确定继承人或者丧失行为能力未确定监护人。(4)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债权人死亡而确定继承人的,则不能采取提存方式;债权人丧失行为能力而有监护人的也不能采取提存的方式。

32.ABCD解析:法与道德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两者起源的时间不同。道德在原始社会(或初民的社会)作为独立的或与宗教、习俗(习惯)相混合的形态而存在。但国家的实在法(国法、法律)只是随着一定条件的成熟,如生产力的发展、阶级和国家的产生、语言文字的发达等,才在一定的社会阶段出现的。(2)二者的表现形式不同。道德通常是约定俗成的,存在于人们的思想和观念之中,通过文字表述,以诸如社团章程、公约、守则、决议等形式存在,其内容也是比较抽象的,其制定、修改和废除程序也很不严格。法律是作为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规范而存在的,其成文形态多为法典、法规等具体的规范性文件,它们的制定、修改和废除都有严格的程序性规定。(3)两者具体内容的规定不完全相同。一般地说,法律的内容比较具体、明确、肯定,既规定人们的义务,也规定人们的权利,而且通常以权利义务的一致性作为条件。道德的内容则不同,它侧重于人们的义务而不是权利,也不要求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因此,在法学上有一种看法,说法律具有“两面性”(既重视权利又重视义务),而道德仅具有“一面性”(只重视义务)。(4)两者的实现方式和手段不同。道德的实施,不是凭借国家的强制力,而主要是依靠社会舆论和传统的力量以及人们的自觉维护。可见,道德的强制是一种精神上的强制,道德正是以此来调整人们的行为的。法律则不同,它的实施,必须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以国家机器为后盾,通过外在的强制(法律制裁)来强迫人们遵守。(5)二者的调整范围不尽相同。从深度看,道德调整的对象不仅是人们现实的行为,而且还包括人们的思想、品格和行为的动机。所以A、B、C、D均是正确选项。

33.CD解析:法律的时间效力是指法的生效范围或适用范围,即法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和对什么人适用。其中,法的溯及力指法溯及既往的效力,即法颁布施行后,对其生效前所发生的事件和行为是否适用的问题。所以应选CD。

34.ABCD解析:根据我国的政治体制设置,全国人大作为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有权监督由它产生的其他国家机关的工作,这些国家机关都要向全国人大负责并报告工作。具体包括,全国人大听取并通过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工作报告,有权改变或撤销后者的不适当的决定;听取、建议、修改和通过国务院的工作报告,撤销其不适当的行政法规、决定和命令;听取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工作报告;中央军委主席也要向全国人大负责。

35.ABD解析:强奸罪(未遂)与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的区别在于:(1)侵犯的客体不同。强奸罪的犯罪客体是妇女的性的不可侵犯的权利;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的犯罪客体则是妇女的人格尊严、人身安全和名誉权利。(2)客观方面不同。强奸罪表现为强行进行性交的行为;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则表现为强制实施性交以外的猥亵妇女或者侮辱妇女的行为。(3)主体不完全相同。强奸罪的直接实行犯只能是男子,不能由女子单独构成;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的犯罪主体则既可以是男子,又可以是女子。(4)主观方面不同。强奸罪表现为强行奸淫妇女的故意,具有强行奸淫妇女的目的;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表现为猥亵、侮辱妇女的故意,不以强行奸淫为目的。就对象而言,这两个罪的犯罪对象均为妇女,因而是相同的。

36.N安全成本是实现安全消耗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总和,包括实现某一安全功能所支付的直接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