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岳麓版习题九十四_第1页
2019-2020年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岳麓版习题九十四_第2页
2019-2020年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岳麓版习题九十四_第3页
2019-2020年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岳麓版习题九十四_第4页
2019-2020年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岳麓版习题九十四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2020年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岳麓版习题精选九十四

*第1题【单选题】

有人说:"康有为不是一个政治家,实是光绪皇帝以及中国的不幸,假如康氏的谨慎能像他的热情那样,

他也许能在十三年前展开维新,早就带来了,未来的中国〃二这段话主要说明了()

A、只有政治家才能带来"未来的中国"

B、康有为的性格对维新运动的重要影响

C、康有性格中的弱点与优点

D、改革家应兼具谨慎与热情的性格

【答案】:

B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康有为的思想日,旨在考查解读材料、正确认知的能力.材料的核心问题是康有为性格与维新运动的

关系.材料的意思很明确,即由于康有为并不是一个政治家,他热情很高,但谨慎过度,以至于维新推迟了十三年,说明康有

为的性格对维新运动产生了重要影响,B项表述准确,符合题意;A项表述过于物化,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说法本身正

确,但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D项说法本身正确,但与题干核心问题关联性不大,徘除.故选B.

4第2题【单选题】

明治维新后,日本加紧对外侵略扩张,最先侵略的国家或地区是()

A、台湾

B、朝鲜

C、菲律宾

D、琉球群岛

【答案】:

D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日本明治维新的理癣.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得知日本加紧对夕HI略扩张,最先侵略的国家或地区是琉球

群岛.所以选D.

4第3题【单选题】

康有为、梁启超作为伟大的历史人物永载史册,主要是因为他们()

A、发起了洋务运动

B、发起了维新变法运动

C、领导了辛亥革命

D、参加了新文化运动

【答案】:

B

【解析】:

【分忻】康有为、梁启超作为资产阶级维新派代表人物领导了维新变法运动,故B正确;AC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

【点评】戊戌变法是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性质的改良运动,提倡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民主制度,有利于民族资产阶级、开

明地主和爰国知识分子参与政权.本题考查戊戌变法.戊戌变法失败原因:(1)根本原因:中国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变法条

件不成熟.(2)其它原因:封建顽固势力的强大;帝国主义的阻挠;光绪帝没有实权;袁世凯的叛变;缺乏群众基础等.

4第4题【单选题】

1895年,维新思潮发展成为爱国救亡政治运动,其标志是

A、强学会的成立

B、《中外纪闻》创办

C、“公车上书"

D、保国会成立

【答案】:

C

【解析】:

【分析】联系所学可知,《马关条约》的签订,引起了各界人士的强烈反应.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发动当时在京参加会试的举

人上书朝廷,提出“拒和,迁都,变法’等主张.这次活动被称为“公车上书”.公车上书虽然没有上达给皇帝,但却使维新

思潮发展成为姜国救亡的政治活动.故此题应选C项.

【点评】此题为知识型选择题.题干与备选项基本上是重复教材的文字表述,但备选项的迷惑性、干扰性较大,如果基础知识

掌握不牢,可能会被干扰所迷惑而选错.解答此类选择题的关键是书的1^实地掌提教材的基础知识.

4第5题【单选题】

英国实现占领埃及的目的,企图通过的途径是()

A、结束法国在埃及的殖民统治,由其单独占领

B、帮助素丹恢复在埃及的统治

C、扶持马木路克势力

D、联合奥斯曼帝国赶走法国,再驱逐奥斯曼帝国势力

【答案】:

C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能力.英国联合奥斯曼帝国打败法国,如何占领埃及,采取什么办法最合适,英国想到的是扶

植马木路克,结果也未如愿,A.结束法国在埃及的殖辍治,由其单独占领和B.帮助素丹恢复在埃及的统治两项是前提,D

项不符合史实.故此题应选C项.

【点评】英法对埃及的争夺主要考点为:原因:拿破仑对埃及的入侵损害了英国的利益.

过程:法、英相继撤兵,英国支持马木路克制据①英国联合奥斯曼帝国出兵埃及,1801年法国被迫从埃及撤兵;②英国企图扶

持马木路克占领埃及,由于奥斯曼帝国和欧洲国家的反对,也撤出埃及,但仍支持马木路克割据,为以后侵略作准备.

4第6题【单选题】

明治政府改革封建等级制度,改革之后的“平民"包括①农民②武士③商人④僧侣⑤神官

A、①②③⑤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④⑤

【答案】:

C

【解析】:

【分析】联系史实可知,明治政府度除封建等级制度,取消大名和公卿的名称,改称“华族";地位仅次于皇族;武士改称

为"士族";其他从事农工商职业的人和贱民一律被称为"平民",所明潴的选项中,①农民③商人④僧侣⑤神官,都在平

民之列,故此题应选Q®.

【点评】此题为知识型选择题.题干与备选项基本上是重复教材的文字表述,但备选项的迷惑性、干扰性较大,如果基础知识

掌握不牢,可能会被干扰所迷惑而选错,解答此类选择题的关键是扎泛地掌握教材的基础知识.

4第7题【单选题】

下列有关“二一九法令”局限性的表述,正确的是()

A、没有使农奴的人身得到解放

B、没有满足农民的土地要求

C、没有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自由劳动力

D、没有为资本主义的发展积累资金

【答案】:

B

【解析】:

【分析】正确理解俄国1861年改革的内容.改革使农奴获得了人身解放,为资本主义的发展

提供自由劳动力,但农奴必须用赎买的方式才吟得一块份地,并没有满足农民的土地要求,

反而为资本主义的发展积累资金,故ACD都不符合题怠,选B.

【点评】试题主要考查学生获取、癣读信息的能力.注意把握题干所给材料的主旨.

4第8题【单选题】

下列对于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措施,叙述不正确的是()

A、大力扶植私营手工业的发展

B、努力建立埃及的民族工业

C、引进西欧国家的技术和设备

D、把军事工业作为发展重点

【答案】:

A

【解析】:

【分析】分析题意,考查阿里改革的重要措施,可联系所学弊答.在工业建设方面,阿里引进西方技术,建立了一批近代化的

国营工厂,而不是私营手工业,所以A项表述错误,其它三项都是阿里改革的重要措施,答案为A.

【点评】此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学生对阿里改革措施的认识和掌握,考查的是学生的识记能力.

4第9题【单选题】

《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是19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画家列宾的力作,它反映出当时的俄国()有误

A、水上交通运输发达

B、沙皇重视发展国内交通

C、工业革命还未展开

D、交通运输水平十分落后

【答案】:

D

【解析】:

【分析】题干图片《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反映的是俄国农奴制下农奴的生活状况,也反映俄国交通运输落后(资本主义发展落

后).顺"发达"说法错误,应是落后;B项"重视"说法错误;C项"未展开"说法错误;D项能够从图片中反映出来.故

正确选项为D项.

【点评】19世纪中叶,俄国工业的总体特点是“发展缓慢",而这一特点出现的主要原因是农奴制的阻碍.由于农奴制的存

在,俄国口要的自由劳动力和工遁金,农民的贫困不赖供必要的国内市场,这一切都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

4第10题【单选题】

学者张兴仪在论述某国改革时说,它是“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上层建筑的改革”“它延缓了革命但并不能消

除革命”“它引发的各种矛盾依然存在,并且继续在发展"。该改革是()

A、英国议会改革

B、中国戊戌变法

C、中国洋务运动

D、俄国农奴制改革

【答案】:

D

【解析】:

【分析】1861年俄国进行农奴制改革,改革后俄国社会矛盾依然没有彻底解决;A是1832年;B是19世纪末;坏属于上层建筑

的改革.

故答室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难度不大,"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上层建筑的改革""它延缓了革命但并

不能消除革命",它引发的各种矛盾依然存在可以分析出答案,把时代特征和各国代议制确立的特点是答对题目的关键.

4第11题【单选题】

17世纪末18世纪初,当资本主义在西欧发展的时候,俄国()

A、资本主义手工工场已有较大发展

B、还是一个封建农奴制国家

C、跟上了西欧近代化的步伐

D、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答案】:

B

【解析】:

【分析】17世纪末18世纪初的俄国手工工场数量少,而且使用农奴劳动与西欧差距较大,还是一个落后的封建农奴制国家.

【点评】本题从全球史观的角度考查俄国彼得一世改革的背景.

4第12题【单选题】

马克思指出:"他们战战兢兢地请出亡灵来给他们以帮助,借用他们的名字、口号和衣服,以便穿着这

种久受崇敬的服装,用这种借用的语言,演出历史的新场面。”这一观点可适用于对下列那一理论的评价

()

A、洪秀全的绝对平均主义

B、康有为的维新变法思想

C、孙中山的旧三民主义

D、新文化运动前期的指导思想

【答案】:

B

【解析】:

【分析】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请出亡灵将他们以帮助""这种借用的语言,演出历史的新场面”等,结合所学知识,解

读题干材料,维新派采用“托古改制”的办法来推行自己维新变法的主张,"托古”即借用孔子的招牌来减羟变法的阻力,发

展资本主义,故B项正确;

洪秀全、孙中山、新文化前期的指导思想均与题干不符,故ACD项排除.

故答案为B.

【点评】试题主要考查的是戊戌变法,理解材料中的真实含义才是解题的关键之所在.

4第13题【单选题】

农奴制改革促进了俄国社会的发展,因为()①农奴获得人身自由,为工业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

②农奴得到土地,促进了农业的发展③广大农奴不再受到地主的盘剥和奴役④动摇了俄国的封建生产关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

D

【解析】:

[分析]①0是改革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说法1E确;③的.不再受“说法误;改革废除了农奴制,动摇了俄国的封建生产关

系,④说法正确.故正确选项为D项.

【点评】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作用:⑴广大农奴有了人身自由,扩大了自由劳动力的来源,有利于工业革命的发展.(2依

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促进了俄国农业乃至经济的发展.(3)动摇了封建生产关系,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4第14题【单选题】

1826年,埃及近代第一份报纸《埃及战役报》的创刊①有利于推动埃及文化事业的发展②有利于传

播埃及的民族文化③能够及时传播重大信息④是埃及推进近代化的重大表现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答案】:

A

【解析】:

【分析】分析题干,实际是考查关于埃及近代史上阿里改革中文化教育方面的改革措施,阿里创办了埃及近代第一份报纸一

《埃及战役报》,及时报道国内外重大事件,题干四个小项都符合题意,答案为A.

4第15题【单选题】

据统计,1860年至1890年,俄国的生铁产量增加了2倍,钢铁产量和棉纺织业产值都增加了3倍,

而煤产量的增加则超过了19倍,石油产量猛增了200多倍,在此期间,俄国的整个工业产量增长了6倍。

此期间俄国经济发展的原因不包括

A、农奴制改革使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为工业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和市场

B、农民赎买土地使贵族地主掠夺了大量资金,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工业发展的资金需求

C、沙皇统治被推翻

D、工业革命的推动

【答案】:

C

【解析】:

【分析】1861年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为俄国nk发展提供了资金、目由劳动力和市场,推动了俄国经济的迅速发展,A,B,D

正确;但改革后俄国仍然实行沙皇专制制度,这TJ度一直到1917年"二月革命”才被推翻,故C®不符合史实.

4第16题【单选题】

"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逼迫沙皇政府展望未来并加快现代化的步伐。”此后,俄国通过改革()

A、废除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B、建立了具有近代意义的君主立宪制

C、解决了农民暴力反抗的问题

D、促进了手工工场向机器生产的过渡

【答案】:

D

【解析】: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1861年农奴制改革.据所学知识可知,"二一九法令”规定土地仍然属于地主所有,故AJ页错误;农奴

制改革后,俄国仍然是一个封建君主专制的国家,沙皇照样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故B项错误;这次改革实际上是地主B介级对农

民的一次大规模的掠夺,改革后不久,纷纷举行暴动,故C项错误;农奴制改革推动了封建经济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

迅速发展,19世纪后期,在主要工业部门中,机器生产逐渐开由F手工劳动,占据统治地位,故D项正确.

4第17题【单选题】

马克思说,(穆罕默德•阿里统治下的)埃及是“当时奥斯曼帝国的唯一有生命力的部分”。对此理解正确

的是()

①埃及遏制了西方殖民主义的入侵②民族工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③埃及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④埃及成为地中海东部的头等强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

B

【解析】:

【分析】从时间上看,“19世纪中期"后的"一百年之后”是指二战之后的二十世纪中期左右的时间.二战后,苏联和美国成

为世界的两个超级大国,它们的意识形态各异,彼此划分势力范围,”各左右半个地球的命运”.

【点评】试题主要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的能力.注意把握题干所给材料的主旨.

4第18题【材料分析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从1947年开始实施的《日本国宪法》规定,其中第9条是:“永远放弃把利用国家权力发动战

争、武力威胁或行使武力作为解决国际争端的手段,为达此目的,日本不保持陆、海、空军及其他战争力

量,不承认国家的交战权”。

80年代成为经济大国后,日本开始希望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国家";在岸信介时期,修宪论者认为"宪

法是美国强加的“,即认为一国的宪法的制定应由本国人民自由意志决定,在美军授意下制定的日本国宪法

是“强加宪法”,因此应重新制定一部自主宪法。修宪派认为:若不依靠国际协调,就无法保证日本的国家

安全,所以应修改宪法第9条;日本政府自80年代起,已绕过宪法重整军备并向海外派遣武装,"和平宪

法”已名存实亡,日本不顾一切突破宪法禁锢,利用已经生效的新安保法为依据加强和加快扩军备战步伐;

当前时期,中日国家实力对比发生逆转,面对处于优势地位的中国,日本难以仅凭一己之力加以遏制。在

日美同盟体制下,日本甘做美国亚太战略的前沿推手,不断增强其同盟存在感。

依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日本安倍政府修宪的原因。

日本的和平宪法不符合现在日本右翼政府扩军备战的需要;遏制中国的需要;日本经济实力强大,需要重建国际政治大国的地

位;保证国家安全;旧宪法已经明存实亡;反对美国为加的宪法条文.

依据材料及所学知识,评述如果日本修宪成功会产生什么影响。

影响:有利于日本右翼军国主义复活;使世界面临着新的世界大战的危机;对中国及日本周边的国家安全产生威胁;客观上有

利于日本重聚"民族自信心";重建亚洲的领导地位;否定和推翻二战后的亚太国际关系格局.

【答案】:

【解析】:

【分析】(1)由8阵代成为经济大国后,日本开始希望成为"真正怠义上的国际国家",在美军授意下制定的日本国宪法

是"强加宪法",因此应重新制定一部自主宪法.重整军备并向海外派遣武装,"和平宪法”已名存实亡.当前时期,中日国

家实力对比发生逆转,面对处于优势地位的中国,日本难以仅凭一己之力加以遏制.在日美同盟体制下,日本甘做美国亚太战

暗的前沿推手,不断增强其同盟存在感等信息可以看出日本修宪的时代、军事、国际背景.

(2)评述问题的关键是及要评价某一时间,又要阐述相关的理由,结合修宪的背景和内容可以从国内政治、经济角度分析,也

可以从军事、外交等角度分析.故答案为:

(1)日本的和平宪法不符合现在日本右翼政府扩军备战的需要;遏制中国的需要;日本经济实力强大,需要重建国际政治大国

的地位;保证国家安全"日宪法必明存实亡;反对美国强加的宪法条文.

(2)影响:有利于曰本右翼军国主义复活;使世界面临着新的世界大战的危机;对中国及曰本周边的国家安全产生威胁;客观

上有利于日本重聚"民族自信心”;重建亚洲的领导地位;否定和推翻二战后的亚太国际关系格局.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分析问题的能力,由宪法美国强加的可以分析出不适合日本的发展,力瞅扩军备战步伐

说明军事方面的原因,中日国家实力对比发生逆转则从中国的角度分析,难度中等.

(2)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分析问题的能力,由内容、武力威胁或行使武力作为解决国际争端的手段,为达此目的,日本不保

持陆、海、空军及其他战争力量,不承认国家的交战权”可以分析出政治、军事,国际关系的影响,难度中等.

4第19题【材料分析题】

向西方学习是日本明治维新的重要内容。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日本1871年明治政府派使节团考察西方。实地接触西方世界后,对成员们的思想引起了巨大的

冲击,使之产生了强烈的自卑感。正如随行的福田德兰所说的,在西方文明面前,他们“简直像乡下姑娘来

到了上野火车站,看到行走着的时髦女郎时,愈觉得自己土里士气,恨不得钻进地洞里去"。大久保利通也

发出了“深感我们不适应这个世界”的感慨......因而最终他们“无所畏惧的放弃了自己的喜好,吸纳了外国的文

明”。

一一吴延谬《日本史》

材料二(日本明治政策)改变的动力是西化。英国模式自然是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市政工程、纺

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法方面的模范;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制,改革军事(后来采用普鲁士模式);海军

的模式还是学习英国;大学则归功于美国。

——(英国)霍布斯鲍姆《资本的年代》

材料三由于日本有向伟大的中国文化世界借用某些东西的悠久传统,因而,19世纪在同样地借用西方

世界的东西时,发生的冲突较少、痛苦较少。过去,日本以"日本精神,中国知识”为口号,适应了经过挑

选的中国文化的某些方面。现在,日本又以"东方道德,西方技艺”为口号,向西方借用了它所盼望的东西。

一一(美国)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据材料一,指出日本使节团成员接触西方后的感受。分析他们有此感受的主要原因。

1111

感受:羡慕西方文明,具有强烈的自卑感。

主要原因:当时的日本远远落后于西方,落后于世界。

据材料二,概括回答明治维新时期日本向西方学习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治时代的西化给日

本带来的重要影响。

1111

特点:学习的国家十分广泛;学习的领域比较广阔;有选择的吸收箕优秀成果.

影响:促进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改变了落后的状态,成为亚洲强国,为对外扩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指出日本西化取得成功的原因。

1111

原因:日本有向他国学习,吸纳先进文明的传统;根据国情有选择的学习西方文明;进行经济、政治^全方位改革.

【答案】:

【解析】:

【分析】(1)第一小问,从材料•一”看到行走着的时星女郎时,愈觉得自己土里士气”可得出羡慕西方文明,从材料”对成员

们的思想引起了巨大的冲击,使之产生了强烈的自卑感"可得出有强烈自卑感;第二小问,结合当时日本是封建主义国家,受

外国侵略的史实总结即可.(2)第一小问,从材料二中日本学习源于不同国家,而且学习不同国家不同内容,可以总结其特点

是学习的国家十分广泛;学习的领域比较广场;有选择的吸收其优秀成果;第二小问,结合学习的内容归纳箕产生的影响.

(3)结合古代日本与中国的关系可知日本有吸纳先进文明的传统,从两则材料可知日本学习西方不是盲目的,并且是全面的,

这些因素有利于日本西化的成功.

【点评】试题主要考查明治维新的影胸,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的能力.注意把握题干所给材料的信息.

4第20题【材料分析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日本近代教育之父福泽谕吉(1835—1901)的《劝学篇》发行百万余册,并一度被作为中小

学教科书。他将卢梭“人生而自由平等"的话在《劝学篇》的开篇以“天不生人上之人,也不生人下之人”的

方式表达出来,运用天赋人权的理论,从自由、平等的角度对儒家的名分论和忠孝道德进行了反思与批判,

认为这样的道德“归根到底是让他人之魂占据我身"。

材料二:左右了清末教育现代化取向的张之洞(1837—1909)著《劝学篇》时,中国正处于甲午战败

后。他的劝学如其本人所说:既要正人心,又要开风气。他从本末的角度,认为儒家的圣道即伦纪、心术,

是不变的本学,是优于西方的。以此看西方的自由、民主、平等的民权说则“不可行也",是"无一益而有百

害”的。他认为,“三纲为中国神圣相传之至教,礼政之原本,人禽之大防";"中国学术精致,纲常名教以

及经世大法,无不毕具,但取西人制造之长,补我不逮,足矣”。

一一以上材料均摘编自桂勤《从〈劝学篇〉比较福泽谕吉与张之洞的人才观》

材料三:新文化运动中文学革命领袖胡适(1891-1962)在《中国今日的文化冲突》之中,针对各地杂

志报章上讨论“中国本位文化"、"全盘西化"的争论,分析并指出:中国人对于这个问题,曾有三派的主张:

一是抵抗西洋文化,二是选择折衷,三是充分西化。而他认为“抗拒西化在今日已成为过去,没人主张了。

但所谓折衷,看去非常有理,其实骨子里是一种变相的保守论。所以我主张全盘的西化,一心一的走上世

界化的路。”

——摘编自方克立、张岱年《中国文化概论》

结合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指出福泽谕吉、张之洞《劝学篇》中对待东西方文化的态度及其原因。

态度:福泽逾吉对儒家传统文化基本上持否定态度,而对西方文化则主张全方位吸取;张之洞则强调“中体西用",他认为儒

家的圣道优于西方,反对西方的自由、民主、平等的民权说,主张仅学习西方的技术.

原因:福泽谕吉为配合明治维新,实现文明开化,宣传西方启蒙思想;洋务运动后期,西方与中学斗争日趋激烈,张之洞试图

正人心,开风气,既抵制维新变法思想,又驳斥顽固派的保守.

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张之洞、胡适思想所产生的影响。

影响:张之洞"中体西用”的洋务思想虽然冲击了顽固保守势力,但不利于西方启蒙思想在中国的深入传播,阻碍了中国政治

和思想文化的近代化.胡适"全盘西化”的思想否定中国传统文化,但在当时有助于中国人的思想解放,推动了中国政治与思

想近代化的发展.

【答案】:

【解析】:

【分析】(1)本避合材料一"运用天赋人权的理论,从自由、平等的角度对儒家的名分论和忠孝道德进行了反思与批判”、

据材料二""中国学术精致,纲常名教以及经世大法,无不毕具,但取西人制造之长,辛陵不逮,足矣”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

从否定儒家传统文化、强调"中休西用"两个角度分别指出福泽谕吉、张之洞《劝学篇》中对待东西方文化的态度.再结合所

学知识即可从明治维新文明开化、洋务运动后期抵制维新变法思想的角度分析其原因.(2)本题根据材料三"我主张全盘的西

化,一心一的走上世界化的路"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阻碍思想文化的近代化和推动中国思想近代化两个角度分别指出张之

洞、胡适思想所产生的影响.

4第21题【材料分析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56年,亚历山大二世向莫斯科贵族发表演说,他说:“到处在谣传,我要给农民自由。这是

不公正的,・・・・・・但是,遗憾的是农民和他们的地主之间存在着敌对情绪并因此发生了许多不服地主管束的事

情。因而,从上面解决要比从下面来解决好得多。”

——摘自孙成木《俄国通史简编》

材料二:1868年4月的一天,日本京都皇宫的大殿内,天皇率领群臣宣读誓词"广兴会议,万机决于公

论;上下一心,盛行经纶;官武一体以至庶民,务使各遂其志,人心不倦;破历来之陋习,立基于天地之

公道;求知识于世界,大力振兴皇基。”这就是日本历史上著名的《五条誓文》。

一一摘自《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上谕,上谕说:“数年以来,中外臣工讲求时务,多

主变法自强。......惟是风气尚未大开,论说莫衷一是,或托于老成忧国,以为旧章必应墨守,新法必当排除,

从喙哓哓,空言无补。.....・嗣后中外大小诸臣,自王公以及士庶,各宜努力向上,发愤为雄,以圣贤义理之

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教空疏迂谬之弊。"以皇帝名义"诏定国是",其

目的是“以变法为号令之宗旨,以西学为臣民之讲求,著为国是,以定众向,然后变法之事乃决,人心乃一,

趋向乃定

一一摘自梁启超《戊戌政变记》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上述三国解决社会危机的角度(或者侧重点)有何不同?上述三国采

取的改革方式有何相同之处?

不同:俄国侧重于解决内部危机,废除农奴制.日本侧重于向西方学习,改造日本社会.中国主要通过变法,实现富国强兵,

摆脱民族危机.相同:都是通过自上而下的方式进行改革.

上述三国改革出现了不同的结果,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改革成败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影响改革成败的因素主要有:是否顺应历史发展趋势、改革派与保守势力的力量对比、改革者的态度、统治者的政策、方针是

否得当等.

【答案】:

【解析】:

【分析】(1)本题考查三个国家解决社会危机的不同,学生分别答出俄国对内改革、日本通过对夕导习,明治维新,中国面对

着民族危机实施维新变法等内容;第二问三者改革都是通过自上而下这一改革方式进行;

(2)本题考查的是影响改革的因素,学生主要涉及至1是否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改革政策是否得当.反对势力的大〃号方面进行

阐述即可.本题难道不大,要求学生较好的理癣和分析能力.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和中国戊戌变法,旨在考登分析I:版的能力.本题适用于高三一轮,对

于检测考生基础知识有很好的导向作用.

4第22题【材料分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政变前光绪帝与慈禧太后的政治权力关系存在着两种制度:其一是事后报告制度•・・・・・每日将当

日重要折件及简要相关谕旨上报慈禧太后,其中个别折件光绪帝对慈禧太后有所隐瞒.•・・・・其二是事前请示制

度・・・・・・主要是在光绪帝面见慈禧太后时,须将重大政治决策和高级官员任免,先行请示慈禧太后,但也有例

外,如任命军机四章京,对此慈禧太后事后虽为不平,但无法推翻光绪帝的“擅自"决定。

一一茅海建《戊戌变法史事考》

材料二慈禧曾表示,“变法乃素志.・・・・・苟可以致富强者,儿自为之,吾不内制也"。

一一苏继祖《戊戌朝变记》

材料三在这次上书中(《上清帝第五书》),康有为围绕召开国会、定宪法的主张,进一步提出变法的

上、中、下三策。皇帝仿效彼得大帝和明治天皇,亲自主持大计,宣布变法,是上策;召集有才能的人,

共商变法的具体方案和步骤,以此推行,是中策;责成督抚在各省实施新政......是下策。

一一《中国近代现代史》

材料四惟中国风气未开,内外大小多未通达中外之故,惟有乾纲独断,以君权雷厉风行。

一一康有为《日本变政考》

请回答:

根据材料一,分析清政府最高统治集团的权力结构特点。材料二反映了慈禧太后对改革持怎样的态度?

1111

特点:光绪是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有一定的权力;慈禧握有实权.

态度:不反对光绪帝改革.

根据材料三、材料四,概括其共同观点,各自的依据是什么?

ItII

共同观点:由皇帝主持实行自上而下的变法。

依据:材料三:日俄变法取得成功;材料四:中国风气未开.

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改革结局,分析康有为在寻求改革领导力量的策略上有何缺陷?这给后人怎样的

启示?

1111

缺陷:只依靠没有实权的皇帝改革,没有争取掌握实权且有改革可能的慈禧太后一派的支持,这是戊戌变法^败的原因之一.

启示:改革者应该有丰富的政治智慧和成熟的政治谋略.(或:要善于利用改革的有利条件,减少改革阻力.)

【答案】:

【解析】:

【分析】(1)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中"其中个别折件光绪帝对慈禧太后有所隐瞒“可以归纳出"光绪是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

有T的权力.结论,依据“要是在光绪帝面见慈禧太后时,须将重大政治决策和高级官员任免,先行请示慈禧太后“可以归

结出"慈禧握有实权."的答秦;第二小问依据材料二中“儿自为之,吾不内制也“可以归纳出慈禧太后"不反对光绪帝改

革".(2)依据材料三中"皇帝仿效彼得大帝和明治天皇,亲自主持大计,宣布变法”以及材料四中“以君权雷厉风行”的信

息可以归纳出-由皇帝主持实行自上而下的变法."的答案;第二小问依据所学明治维新的成功以及材料四中"中国风气未

开”的信息来频回答.(3)第一小问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从“只依靠没有实权的皇帝改革,没有争取掌

握实权且有改革可能的慈禧太后一派的支持”的角度概括作答;第二小问启示从“改革者应该有丰富的政治智慧和瞬v的政治

谋略.”等角度说明回答即可.

【点评】试题主要考查戊戌变法,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的能力.注意把握题干所给材料的主旨.

4第23题【材料分析题】

有学者认为穆罕穆德•阿里改革是一场反现代化的运动。在工业文明的冲击下他不得不推行某种程度的

“现代化”,但实行"现代化”是为了不让它破坏原有的社会结构,是用现代化的形式来抵抗现代化的实质,

是"现代化的延误"。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阿里为什么"不得不推行某种程度的现代化?有何主要表现?

1111

原因西方列强入侵,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国内政局动荡,经济残破.表现: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建立现代工厂;创办近代军事

Tik,建立现代海军.发展世俗教育,派遣留学生.

你是否同意该学着"阿里改革是一场反现代化的运动--是现代化的延误”的观点?简要说明理由。

1111

同意:阿里改革未改变封建制度,没有实现向现代化的根本突破..不同意:阿里改革建立了近代机器大工业,一定程度上促进

了埃及的近代化.

【答案】: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阿里改革与埃及现代化进程之间的关系,应结合改革具体内容的表现,总结现代化特征措施.第二问属于开

放型立场思考,可以结合教材知识进行选择性的思考总结.

【点评】本题的5®度并不大,只要把握住答题方法即可.这种试题的答龛是开放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结构、认知水

平、兴趣爰好、价值取向做出自己的选择试题发答案不惟一,允许考生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自由作答,言之凝即可.

4第24题【材料分析题】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日本的工业化是一个独特的现象。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三菱财阀兴起于明治早期,是下级武士出身的岩崎弥太郎以少量资本开始创业的。到1945年

上半年,三菱已经发展成为日本最大的军事重工业财阀,......在明治前期(1868-1885),适应日本移植西

方资本主义需要政府和商人资本联合起来进行资本原始积累的要求,三菱公司采取充当海运业界"政商"的

企业经营策略,获得了诸多的优惠便利和惊人的高额利润,从而一跃成为,"海运之王"与日本政府选

择的“以武力扩张资本主义发展”的近代化道路相适应,自19世纪90年代起,三菱财阀采取大力发展军事

重工业的企业经营战略,不仅得到了国家资金的补助和奖励,而且与军事相关的产业部门博取了远非一般

工业部门能比的高额利润。......在“岩崎社长阵头指挥体制”下,先后担任三菱总帅的四位岩崎家族成员,都

亲自在企业经营的第一线指挥,掌握公司的最高决策权,在不同的时代起了杰出的领导作用。

一—王文英《试析三菱财阀迅速发展的原因》

材料二:在日本的工业发展中,政府扮演着一个非常积极的中心角色。早期很多新工厂都是政府出资

兴建的,在经过初期的建设投资和实现生产之后,工厂就转到了私人手中。后来大量的私人工业在日本出

现时,政府的意愿和政策仍起到很大的作用。纯粹追求利润从来不是日本企业的目的。日本公司常常争取

荣耀和威信,工厂管理者认为有责任为国家服务、服从上级并增益和保护下级。这种态度直接来源于统治

日本很多世纪的武士道精神。

一一美威廉•麦克尼尔《世界史》

完成下列要求:

据材料一,归纳三菱财阀迅速崛起的主要原因。

原因:与政府联合积累资本;大力发展军事工业;人才辈出.

据材料二,指出日本政府扮演“中心角色”主要措施,除此以外,概括日本工业化发展的独特性表现。

措施:政府投资殖产兴业:大力扶植私人企业.

表现:企业家的观念(或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感;或企业家不以细5追求利润为目的);武士道精神的传统.

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辩证地评价日本独特的工业化道路。

评价:符合日本国情;迅速实现了富国强兵(或成为工业强国);为对夕盛略扩张提供物质条件.

【答案】:

【解析】:

[分析]⑴«濡材料"适应日本移植西方资本主义需要政痈和商人资本联合起来进行资本原始积累的要求......采取充当海运业

界‘政商’的企业经营策略""采取大力发展军事重工业的企业经营战略,不仅得到了国家资金的补助和奖励,而且与军事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