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中学教育心理学》通关试题每日练(2022年06月23日-4964)_第1页
教师招聘《中学教育心理学》通关试题每日练(2022年06月23日-4964)_第2页
教师招聘《中学教育心理学》通关试题每日练(2022年06月23日-4964)_第3页
教师招聘《中学教育心理学》通关试题每日练(2022年06月23日-4964)_第4页
教师招聘《中学教育心理学》通关试题每日练(2022年06月23日-4964)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师招聘《中学教育心理学》通关试题每日练(2022年06月23日-4964)1:关于考试焦虑症的处理,以下哪种说法不正确的是()。

单项选择题

A、考试焦虑症必要时可以心理治疗协作抗焦虑的药物来处理

B、学业压力和考试焦虑会形成恶性循环,令考试焦虑症越来越严峻

C、考试焦虑症的形成缘由主要是同学内部的压力,所以只要处理好同学的心态和观念就可以了

D、系统脱敏法是治疗考试焦虑症的方法之一

2: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的实质在于()。

单项选择题

A、构造一种完形

B、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

C、形成刺激与反应间的联结

D、对环境条件的认知

3:某一测验在多次施测后所得的分数的稳定、全都程度称为()。

单项选择题

A、信度

B、效度

C、难度

D、区分度

4:柯尔伯格道德推断进展阶段论的观点,只依据行为后果来推断对错的儿童,其道德推断进展水平处于()。

单项选择题

A、“好孩子”取向阶段

B、惩处和听从取向阶段

C、良心或原则取向阶段

D、权威和社会秩序取向阶段

5:品德是一种()

单项选择题

A、社会现象

B、意识形态

C、道德准则

D、个体心理特征

6:()是加工信息的一些方法和技术,有助于有效地从记忆中提取信息。

单项选择题

A、认知策略

B、元认知策略

C、管理策略

D、调整策略

7:从完整的问题解决过程来看,理解问题是首要环节。()

推断题

8:班杜拉认为强化对学习过程的影响不包括反应结果的()

单项选择题

A、信息功能

B、记忆功能

C、动机功能

D、强化功能

9:下列哪项属于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提出的促进意义学习的基本条件()

单项选择题

A、强调以老师为中心

B、强调以同学为中心

C、强调以家长为中心

D、强调师生互动

10:形成性评价通常发生在

单项选择题

A、教学过程之前

B、同学毕业时

C、教学过程之后

D、教学过程之中

11:现代迁移理论认为迁移的发生与以下哪一项有关()。

单项选择题

A、认知结构

B、阅历内化

C、两种活动的相像性

D、对事物关系的熟悉

12:学问是个体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

单项选择题

A、感受与体验

B、前人阅历

C、记忆与内容

D、信息及其组织

13:__________对道德行为有稳定的调整与支配作用。

单项选择题

A、道德情感

B、道德意志

C、道德信念

D、道德评价

14:能增加似是而非的新旧学问之间的可辨别性,目的在于比较新材料与认知结构相像材料的组织者是()

单项选择题

A、一般性组织者

B、比较性组织者

C、陈述性组织者

D、概括性组织者

15:一般而言,同学的成就动机来源于三种需要。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成就动机源泉需要的是()

单项选择题

A、认知的需要

B、交往的需要

C、自我提高的需要

D、学习过程派生的附属需要

16:教学目标是预期同学通过教学活动获得的()。

单项选择题

A、思维品质

B、学习内容

C、学习结果

D、学问技能

17:中学阶段与埃里克森人格进展理论的哪一个人格进展阶段相对应?()

单项选择题

A、信任对不信任

B、自主对耻辱

C、勤奋对自卑

D、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18:在技能形成过程中,练习中期消失进步的临时停顿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

单项选择题

A、抑制现象

B、挫折现象

C、高原现象

D、低分现象

19:老师扮演的中心角色是()

单项选择题

A、学者

B、办事员

C、教员

D、权威人物

20:下列属于道德情感的是()。

多项选择题

A、爱国主义情感

B、集体主义情感

C、义务感

D、责任感

E、事业感

21:皮亚杰认为,l0岁以后儿童的道德行为推断主要依据自己认可的内在标准。()

推断题

22:在心智技能形成过程中,依据心智技能的实践模式,把主体在头脑中建立起来的活动程序方案,以外显的操作方式付诸实施阶段称为()。

单项选择题

A、原型启发

B、原型定向

C、原型操作

D、原型内化

23:用“量杯”试验说明定势的消极影响的是()

单项选择题

A、贾德

B、苛勒

C、里德

D、卢钦斯

24:某中同学精力旺盛、心情发生快而强、言语动作急速、热忱、急躁、遇事常欠思考、做事也经常感情用事、.难于自制。他属于传统气质类型中的()

单项选择题

A、多血质

B、胆汁质

C、粘液质

D、抑郁质

25:加涅认为,心智技能与学习策略都属于()的范畴

单项选择题

A、感性学问

B、理性学问

C、陈述性学问

D、程序性学问

26:在教育心理学的讨论中,要尽可能的选择那些有利于年轻一代健康成长、乐观向上的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这属于教育心理学讨论中的()原则。

单项选择题

A、客观性

B、整体性

C、进展性

D、教育性

27:根据其性质,焦虑可分为过敏性焦虑和()

单项选择题

A、正常焦虑

B、现实性焦虑

C、神经性焦虑

D、道德性焦虑

28:态度与品德作为社会学习的一项内容,可以通过观看、仿照榜样的行为而习得。()

推断题

29:在老师头脑中存在的关于某一类同学的固定形象是()

单项选择题

A、评价性同学观

B、移情性同学观

C、刻板印象

D、皮格马利翁现象

30: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观因素主要是()。

单项选择题

A、问题的呈现方式

B、问题的详细性

C、问题中信息的多少

D、学问结构

31:中同学利用认知结构中原有的上位概念来学习新的下位概念的学习模式是()。

单项选择题

A、并列结合学习

B、类属学习

C、下位学习

D、上位学习

32:衡量老师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看他能否()

单项选择题

A、关注生存

B、关注情境

C、关注教材

D、关注同学

33:对某种物体或某种状况的恐惊,如怕蛇,怕狗,可怕开车,可怕医院,可怕死亡等,这种恐惊症属于__________。

单项选择题

A、广场恐惊症

B、社会恐惊症

C、特别恐惊症

D、一般恐惊症

34:美国心理学家贾德提出的迁移理论被称为()。

单项选择题

A、定势说

B、阅历类化说

C、关系转化说

D、共同要素说

35:下列识记效果最好的活动是()

单项选择题

A、眼看

B、耳听

C、口读

D、多种感官的参加

36:在对同学进行心理辅导时,常使用的“强化法”属于()。

单项选择题

A、行为转变法

B、认知转变法

C、精神分析法

D、运动转变法

37:非正式同学群体的特点之一是群体内部的()

单项选择题

A、全都性

B、独立性

C、孤立性

D、依靠性

38:班杜拉认为仿照的不同方式有()

多项选择题

A、直接仿照

B、间接仿照

C、综合仿照

D、象征仿照

E、抽象仿照

39:儿童在知道“香蕉”“葡萄”等概念后,再学习“水果”的概念,新学习的概念就具有了意义,这种学习称做()。

单项选择题

A、派生归属学习

B、相关归属学习

C、上位学习

D、并列结合学习

40:老师期望的预言效应也称作()。

单项选择题

A、定势效应

B、晕轮效应

C、罗森塔尔效应

D、首因效应

41:在一个班级与小组内部同学之间的相互竞争属于()

单项选择题

A、群体内竞争

B、群体间竞争

C、个体竞争

D、团体竞争

42:“杯弓蛇影”反应的是一种()现象。

单项选择题

A、刺激泛化

B、刺激分化

C、刺激比较

D、行为强化

43:对儿童和青少年来说,下列哪些道德情感最为重要()

多项选择题

A、责任感

B、耻辱感

C、义务感

D、事业感

E、自尊感

44:桑代克是教育心理学这门学科的奠基人,对此西方各国学者不存在什么争议。()

推断题

45:技能学习的前提是()的把握。

单项选择题

A、基础性学问

B、概念性学问

C、科学学问

D、程序性学问

46:一般而论,老师最重要的力量是()

单项选择题

A、课堂教学力量

B、组织班集体力量

C、了解或讨论同学的力量

D、和家长沟通的力量

47:维纳认为,同学学习成败的主要因素不包括()

单项选择题

A、任务难易

B、力量

C、心态

D、运气

48:皮亚杰认为形成儿童道德的他律道德在()。

单项选择题

A、0~5岁

B、6~8岁

C、8~10岁

D、10~12岁

49:依据需要的不同性质,可以将动机分为()。

多项选择题

A、内在动机

B、外在动机

C、生理性动机

D、社会性动机

E、主导动机

50:常用的非测验的评价技术有案卷分析、观看和()。

单项选择题

A、情感评价

B、轶事记录

C、等级评价量表

D、行为检查单

查看答案

1:答案C

解析

2:答案B

解析布鲁纳认为,学习的本质是主动的形成认知结构。

3:答案A

解析略。

4:答案B

解析

5:答案D

解析

6:答案A

解析

7:答案错误

解析从完整的问题解决过程来看,首要环节是发觉问题。

8:答案B

解析

9:答案B

解析

10:答案D

解析

11:答案A

解析

12:答案D

解析

13:答案C

解析

14:答案B

解析组织者可分为两类。一种为陈述性组织者,指与新的学习产生一种上位关系的,目的在于为新的学习供应最适当的类属者的组织者。另一类是比较性组织者,指能增加似是而非的新旧学问之间的可辨别性,目的在于比较新材料与熟悉结构相像材料的组织者。

15:答案B

解析奥苏贝尔认为,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内驱力组成,认知内驱力(认知的需要)、自我提高内驱力(自我提高的需要)、附属内驱力(学习过程派生的附属需要)。(本解析由张恩凯供应)

16:答案C

解析教学目标是预期同学通过教学活动,在教学结束时获得的学习结果,包括学问、情感和行为方面。

17:答案D

解析

18:答案C

解析高原现象:是指练习到肯定时期,技能水平达到肯定程度时,尽管练习很专心,但成果提高不大,动作技能水平消失的临时停顿或者下降的现象。

19:答案C

解析老师是课堂心理气氛的制造者和学与教过程中问题的提出者,其中心角色是教员。

20:答案A,B,C,D,E

解析略。

21:答案正确

解析系统暂无解析

22:答案C

解析

23:答案D

解析陆钦斯通过一个用量杯量水的试验,发觉试验组大部分人都受到从前所学习方法的影响。从而说明白定势的消极影响。(资料来源《一般心理学》)(本解析由张恩凯供应)

24:答案B

解析

25:答案D

解析

26:答案D

解析

27:答案A

解析

28:答案正确

解析略

29:答案C

解析

30:答案D

解析

31:答案C

解析下位学习又称类属学习,是一种把新的观念归属于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的某一部位,并使之相互联系的过程。

32:答案D

解析

33:答案C

解析

34:答案B

解析

35:答案D

解析

36:答案A

解析强化法是行为转变的基本方法,强化法用来培育新的适应行为。

37:答案A

解析略

38:答案A,C,D,E

解析

39:答案C

解析上位学习也称总括学习,即通过综合归纳获得意义的学习。当认知结构中已经形成某些概括程度较低的观念,在这些原有观念的基础上学习一个概括和包涵程度更高的概念或命题时,便产生上位学习。先学习香蕉等概括程度较低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