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讲万有引力定律与天体运动(原卷版)_第1页
第05讲万有引力定律与天体运动(原卷版)_第2页
第05讲万有引力定律与天体运动(原卷版)_第3页
第05讲万有引力定律与天体运动(原卷版)_第4页
第05讲万有引力定律与天体运动(原卷版)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0年强基计划物理专题讲解(核心素养提升)第5讲万有引力定律与天体运动知识精讲1.万有引力(一)万有引力定律的两个推论(1)质量为m1、半径为R的均匀球壳对距球心为r、质量为m2的质点的万有引力为F=eq\b\lc\{\rc\(\a\vs4\al\co1(0r<R,\f(Gm1m2,r2)r>R))(2)质量为m1、半径为R的均匀球体对距球心为r、质量为m2的质点的万有引力为F=eq\b\lc\{\rc\(\a\vs4\al\co1(\f(Gm1m2,r2)r≥R,\f(Gm1rm2,r2)r<R))其中m1r=eq\f(r3m1,R3)。(二)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①天体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设天体质量为M且均匀分布,天体为圆球体且半径为R,物体质量为m,则故②关于天体质量和平均密度的计算:设质量为m的行星绕质量为M的恒星作匀速圆周运动的公转,公转的半径为r,周期为T,由牛顿定律,恒星对行星的万有引力就是行星绕恒星作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故有由此可得恒星的质量为设恒星的球半径为R,则它的平均密度为这个公式也适用于卫星绕行星作圆周运动的情况。如设近地人造卫星的周期为T,因有,上式就可以写成这就很容易求出地球的平均密度了。2.天体的运动(一)开普勒三定律开普勒根据前人积累的行星运动观察资料。总结出关于行星运动的三定律——开普勒三定律。第一定律:行星围绕太阳的运动轨道为椭圆,太阳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上。第二定律:行星与太阳的连线在相等时间内扫过相等的面积。下面举一个例子详加说明:为用数学式子表述第二定律,设径矢r在时间内扫过的面积为,则面积速度为,由图可知,故面积速度为常量式中v为行星运动的线速度,为径矢r与速度v方向之间的夹角。当行星位于椭圆轨道的近日点或远日点时,速度v的方向与径矢r的方向垂直,即=90º,故第三定律:各行星绕太阳运动的周期平方与轨道半长轴立方的比值相同,即开普勒定律不仅适用于行星绕太阳的运动。也适用于卫星绕行星的运动。当半长轴a与半短轴b相等时,椭圆成为圆。由开普勒第二定律可知,圆轨道运动必为匀速圆周运动,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二)万有引力势能:质量为m1、半径为R的均匀球壳对距球心为r(>R)、质量为m2的质点,相互作用的引力势能为Ep=-eq\f(Gm1m2,r)(r>R)。对放置在球内的质点,相互作用的引力势能为一常量,等于质点放置在球面时的势能,即Ep=-eq\f(Gm1m2,R)(r≤R),就像球体质量全部集中在球心一样。(三)宇宙速度:对于绕地球作半径为r的匀速圆周运动的卫星,由牛顿第二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可得根据地球表面物体重力与引力的关系R为地球半径卫星速率为对于贴着地球表面运行的卫星。这就是第一宇宙速度,也就是发射卫星必须具有的最小速度利用能量关系,可求出从地球表面发射的宇宙飞般,为能挣脱地球引力的束缚,其发射速度必须满足称为第二宇宙速度。典型例题题型一万有引力定律的计算例1.(华约自主招生)如图所示,有人设想通过“打穿地球”从中国建立一条过地心的光滑隧道直达阿根廷.如只考虑物体间的万有引力,则从隧道口抛下一物体,物体的加速度()A.一直增大B.一直减小C.先增大后减小D.先减小后增大变式1.(清华大学自主招生)如图所示,半径为R的均质球质量为M,球心在O点,现在被内切的挖去了一个半径为R/2的球形空腔(球心在O′)。在O、O′的连线上距离O点为d的地方放有一个很小的、质量为m的物体,试求这两个物体之间的万有引力。题型二万有引力定律的理解与应用例2.(浙江大学自主招生)假定地球为均匀球体,其半径为R0,在地球表面测得重力加速度为g0,设g为离开地球表面的高度达h时的重力加速度。当h比R0小得多时,g和g0可能的变化关系近似式为(有数学近似公式:当x≪1时,(1+x)n≈1+nx。)()A.g=g0B.g=g0eq\b\lc\(\rc\)(\a\vs4\al\co1(1-\f(h,R0)))C.g=g0eq\b\lc\(\rc\)(\a\vs4\al\co1(1-\f(2h,R0)))D.g=g0eq\b\lc\(\rc\)(\a\vs4\al\co1(1-\f(3h,R0)))变式2.(“北约”自主招生)两质量均为m的小球,放在劲度系数为k,原长为l的弹簧两端,自由静止释放。设两个小球中心与整个弹簧都始终在一条直线上,小球半径r≪l。(1)问仅在两球间万有引力的作用下,弹簧的最大压缩量为多大?(2)若体系整体绕中心以角速度ω旋转,要求弹簧保持原长,ω应为多大?题型三卫星的运行与变轨例3.(华约自主招生).已知地球的半径为R,地球附近的重力加速度为g.一天的时间为T.已知在万有引力作用下的势能公式为𝐸𝑝=−GMm/𝑟,其中M为地球的质量,r为卫星到地心的距离.(1)求同步卫星环绕地球的飞行速度;(2)求从地球表面发射同步轨道卫星时的速度v0至少为多少.变式3.(28届预赛)宇航员从空间站(绕地球运行)上释放了一颗质量m=500kg的探测卫星.该卫星通过一条柔软的细轻绳与空间站连接,稳定时卫星始终在空间站的正下方,到空间站的距离l=20km.已知空间站的轨道为圆形,周期T=92min(分).=1\*romani.忽略卫星拉力对空间站轨道的影响,求卫星所受轻绳拉力的大小.=2\*romanii.假设某一时刻卫星突然脱离轻绳.试计算此后卫星轨道的近地点到地面的高度、远地点到地面的高度和卫星运行周期.取地球半径R=6.400×103km,地球同步卫星到地面的高度为H0=3.6000×104km,地球自转周期T0=24小时.题型四卫星的追及、相遇问题例4.[多选](2014·全国卷Ⅰ)太阳系各行星几乎在同一平面内沿同一方向绕太阳做圆周运动。当地球恰好运行到某地外行星和太阳之间,且三者几乎排成一条直线的现象,天文学称为“行星冲日”。据报道,2014年各行星冲日时间分别是:1月6日木星冲日;4月9日火星冲日;5月11日土星冲日;8月29日海王星冲日;10月8日天王星冲日。已知地球及各地外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半径如下表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轨道半径(AU)1.01.55.29.51930A.各地外行星每年都会出现冲日现象B.在2015年内一定会出现木星冲日C.天王星相邻两次冲日的时间间隔为土星的一半D.地外行星中,海王星相邻两次冲日的时间间隔最短变式4.(“北约”自主招生)设一天的时间为T,地面上的重力加速度为g,地球半径为R0。(1)试求地球同步卫星P的轨道半径RP。(2)赤道城市A的居民整天可看见城市上空挂着同步卫星P。①设P的运动方向突然偏北转过45°,试分析判断当地居民一天内有多少次机会可看到P掠过城市的上空。②取消①问中偏转,设P从原来的运动方向突然偏西北转过105°,再分析判断当地居民一天能有多少次机会可看到P掠过城市上空。(3)另一个赤道城市B的居民,平均每三天有四次机会可看到某卫星Q自东向西掠过该城市上空,试求Q的轨道半径RQ。题型五天体运动中的能量综合问题例5.(清华大学自主招生)卫星携带一探测器在半径为3R(R为地球半径)的圆轨道上绕地球飞行。在a点,卫星上的辅助动力装置短暂工作,将探测器沿运动方向射出(设辅助动力装置喷出的气体质量可忽略)。若探测器恰能完全脱离地球的引力,而卫星沿新的椭圆轨道运动,其近地点b距地心的距离为nR(n略小于3),求卫星与探测器的质量比。(质量分别为M、m的两个质点相距为r时的引力势能为-GMm/r,式中G为引力常量)变式5.(17届预赛)当质量为的质点距离—个质量为、半径为的质量均匀分布的致密天体中心的距离为(≥)时,其引力势能为,其中为万有引力常量.设致密天体是中子星,其半径,质量(,为太阳的质量).(1).1Kg的物质从无限远处被吸引到中子星的表面时所释放的引力势能为多少?(2).在氢核聚变反应中,若参加核反应的原料的质量为,则反应中的质量亏损为0.0072,问1kg的原料通过核聚变提供的能量与第1问中所释放的引力势能之比是多少?(3).天文学家认为:脉冲星是旋转的中子星,中子星的电磁辐射是连续的,沿其磁轴方向最强,磁轴与中子星的自转轴方向有一夹角(如图预17-7所示),在地球上的接收器所接收到的一连串周期出现的脉冲是脉冲星的电磁辐射。试由上述看法估算地球上接收到的两个脉冲之间的时间间隔的下限.变式6.(29届预赛)一质量为m=3000kg的人造卫星在离地面的高度为H=180km的高空绕地球作圆周运动,那里的重力加速度g=9.3m·s-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