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人教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荷叶·母亲_第1页
初中语文人教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荷叶·母亲_第2页
初中语文人教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荷叶·母亲_第3页
初中语文人教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荷叶·母亲_第4页
初中语文人教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荷叶·母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的这首《游子吟》可以说是赞美母爱的千古绝唱。提到母爱,你也一定有很多话要说。那么,怎样写母爱呢?是写冷暖问候,还是写病痛关爱?有没有一种新颖的写法呢?下面我们一起来读冰心的《荷叶·母亲》,看她是如何写母爱的。1、积累本课字词,做到能读会写。2、感知诗歌内容,把握感人至深的思想情感。3、揣摩品味诗歌优美语言。(难点)(重点)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笔名冰心,取“一片冰心在玉壶”之意。诗人、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作家。代表作有诗集《繁星》《春水》,散文集《寄小读者》等。创作内容大致包括:母爱、童真、自然三个方面。她一步入文坛,便以宣扬“爱的哲学”著称,而母爱,就是“爱的哲学”的根本出发点。《荷叶·母亲》节选自《往事(一)——生命历史中的几页图画》。《往事》是冰心1922年7月相继写成的。作者用了一个副标题“生命历史中的几页画图”,准确地概括了这组散文诗的内容。冰心曾说:“《往事》是放大的《繁星》和《春水》。”《往事》内容丰富多彩,在艺术表现上,从细处落笔,撷取生活中的片段,在美的意境中,引发出诗的情思,在精美流畅的言辞中,闪耀出智慧的光芒。数千年来,人们一直喜欢莲这种美丽而高洁的植物,并赋予其许多美好的象征意义,其象征意义主要有三种。象征意义之一:美丽与男女情爱。象征意义之二:吉瑞祥和。象征意义之三:君子之风。莲花文化一

读一读字音hàndànpáihuáicíyīnbì

xù菡萏

徘徊

慈怜荫蔽心绪并dì()花ruì

()qī()斜zǐ()妹莲peng()hé

()叶hè

(

)锄二

写一写字形蒂魔法记忆:辨音法.作名词时“荷”读二声,如“荷叶”;作动词时“荷”读四声,如“荷锄”。瑞攲姊蓬荷荷三

记一记词义慈怜:

慈怜、慈爱辨析两个词都是形容词,都表示长对幼的仁慈、爱护,不同的是“慈怜”表意范围广,“慈怜”除包含“慈爱”的意思,还有“怜惜”之意。如:大自然慈怜人类,供给人类生活所需,人类却不知道珍惜。“慈爱”表意范围较小,如:母亲的慈爱就像春日的暖阳。慈爱怜惜。2.繁杂:3.烦闷:4.荫蔽:(事情)多而杂乱。(心情)不畅快。遮蔽。

荫蔽、荫庇辨析两个词都是动词,都有“遮蔽”的意思。“荫蔽(yīnbì)”①(枝叶)遮蔽,如:茅屋荫蔽在树林中。②隐蔽,如:在大树的荫蔽下。“荫庇(yìnbì)”是书面语,还有庇护、保护的意思,尤其是它的比喻义:比喻尊长照顾晚辈或祖宗保佑子孙,如:他的成就和名望是靠自己的努力得来的,并非靠祖上的荫庇。导思1.回到现实中“白莲”“红莲”有着怎样的经历和结果?母亲小孩子关键词圣洁的爱导思2.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美好情感

请同学们听读课文,并在课本上及时做好旁批和圈点。体会作者感情,感受文章的风格。

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E8%8D%B7%E5%8F%B6%C2%B7%E6%AF%8D%E4%BA%B2.mp31.划分文章部分、层次分别用双竖线、单竖线。2.认为用得好的词语用方框。3.关键语句(或写得好的语句)用波浪线。4.有疑问的地方,用问号标注。圈点要求第一部分(第①一③段):第二部分(第④一⑦段):写父亲的朋友送“我们”两缸莲花,引起“我”对往事的回忆。描绘雨中荷叶保护红莲的动人情景。1.第②③段写莲,先平淡地叙述,这样写有什么作用?【答案】红莲是全文着力用墨的重点。作者先平平淡淡地铺叙,接着把花放在人的背景中去认识,花瑞人祥,三蒂莲的开放展示出吉祥的征兆,把花与人紧密联系在一起,为下文以花喻人作铺垫。第一部分(第①一③段)2.红莲是本文描写的重点,此处为什么要写白莲?品析第4-7自然段【答案】这是对比,把红莲与白莲进行对比,白莲因为没有荷叶的保护,被雨点打谢了,而红莲却能够在荷叶的庇护下迎接风雨,这样对比突出了母亲对“我”的照顾,写出了母爱的伟大。阅读方法解密描写次要事物用意分析法。体会作者描写某个次要事物的意图是中考阅读题中的重要考点。作者的写作意图在于表现甲事物,但却写了与之相关的乙事物,而写“乙”的目的是为了衬托“甲”(或与“甲”对比)。本文通过对二者的对比以白莲的遭遇鲜明突出红莲一直享受着母爱。“那朵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攲斜。”“攲斜”一词有什么表达作用?【答案】本题运用关键词语表达效果三步分析法作答。“攲斜”是“倾侧,歪斜”的意思,形象地写出了风雨中红莲的样子,为下文写荷叶在风雨中对红莲的庇护埋下伏笔。3.4.怎样理解“我不宁的心绪散尽了”一句?【答案】“我不宁的心绪”是因为红莲遭受雨打而“左右攲斜”,现在由于荷叶的遮蔽,红莲安然无恙,“我不宁的心绪”自然就散尽了。这句话,表明“我”内心已被荷叶对红莲的勇敢呵护所触动,涌起对荷叶的爱恋,对精心呵护子女的母亲的爱恋。5.第⑤⑦段中,作者为什么反复写雨势之大?【答案】强调雨势之大,更反衬出荷叶对莲的荫蔽之情有多重要,同时突出荷花的无助和荷叶的勇敢慈怜,表达作者对母爱的赞美之情。重难点小结这几段文字是文章的重点。写自家院写雨夜之后,白莲凋零,红莲绽放,而我在大雨中担心红莲的命运,最后写荷叶保护了红莲的情景。课文中作者的情绪从“烦闷”到“不适意”,从“不适意”到“不宁的心绪散尽”,这样写表露了作者关注花的命运的感情。6.怎样理解结尾句的含义和作用?【答案】“心中的雨点”象征人生路上的风风雨雨、坎坷磨难,只有母亲是保护自己度过人生路上坎坷与磨难的人。结尾句直抒胸臆点明了主旨,深化了中心,表达了对母亲由衷的感激与爱恋。【答案】三次。①第一次看红莲。环境:繁杂的雨声,浓阴的天。心情:烦闷。②第二次看红莲。环境:雷声作了,雨愈下愈大。心情:不适意,徘徊。③第三次看红莲。环境:雨肆意地下着。心情:不宁的心绪散尽,感动。【主题探究】《荷叶·母亲》中“我”在风雨中几次看红莲?当时的环境是怎样的?“我”的心情又是如何变化的呢?荷叶·母亲歌颂母爱初开莲花→

大家欢喜红莲绽放

引人注目雨打红莲→

心绪不宁荷叶荫蔽→

深受感动《荷叶·母亲》是一篇借景抒情、托荷赞母的散文诗,通过描写雨中荷叶对莲花的保护,联想到母亲对子女的呵护与关爱,表达了对母亲的感激和赞美之情。1.采用借景抒情的手法。通过写荷叶在风雨中保护红莲的景象,来抒发对母亲的爱的赞美之情。2.运用了象征的表现手法。荷叶象征母亲,红莲象征被母亲的爱呵护着的“我”,白莲象征失去母爱而被环境所击倒的孩子,以细腻的手法衬托出母亲高大慈爱的形象。1.爱人不外己,己在所爱之中。——《墨子》【译文】爱别人并不是不爱自己,自己也在所爱之中。2.千经万典,孝悌为先。——《增广贤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