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试题_第1页
社会心理学试题_第2页
社会心理学试题_第3页
社会心理学试题_第4页
社会心理学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年心理学考研大纲社会心理学部分十三、社会心理自我归因社会知觉与社会判断社会态度内隐社会认知社会关系人际关系与人际沟通亲密关系利他行为侵犯行为3.社会影响说服从众与服从去个体化社会助长与社会惰化群体极化与群众思维合作、竞争与冲突社会心理学试题1一、单选题: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良好人际关系原则的是 (C)(1.0分) A、相互性原则 B、平等性原则 C、强化原则 D、交换性原则2、刻板印象具有(D)的意义,使人的社会知觉过程简化(1.0分) A、消极B、破坏性C、概括定型D、社会适应4、首因效应的存在表明(B)很重要,个体对后续信息的解释往往是以其为根据来完成的(1.0分) A、印象形成B、第一印象C、信息加工D、印象管7、美国心理学家罗特(J.Rotter)关于个体归因倾向的理论(A)理论(1.0分) A、控制点B、稳定性C、可控性D、内外因8、在斯坦伯格(R.Sternberg,1988)的爱情三角形中,一见钟情属(C)(1.0分) A、迷恋爱B、愚蠢爱C、浪漫爱D、空洞爱910、(A)的影响,个体记住的,往往是对他有意义的或者是以前知道的东西(1.0分) A、图式B、自我意识C、遗忘曲线D、印象11、对肯定自我价值的他人,个体对其认同和接纳,并反过来予以肯定与支持。这一现象说明了(B(1.0P155A、人际关系的相互性原则 B、人际关系的自我价值保护原C、人际关系的交换性原则 D、人际关系的平等性原则12、在海德的P-O-X态度转变模型中,O代表(C)(1.0分) A、个体B、环境C、他人D、另一对象13(B)是指在印象形成的过程中最新获得的信息的影响比原来获得的信息的影响更大的现象(1.0分) A、首因效应B、近因效应C、刻板印象D、光环效应14(B)被学术界认为是现代社会心理学之父(1.0分) A、F.H.奥尔波特B、勒温C、麦独孤D、特里普力特15、态度的三成分说又称态度(C)模型(1.0分) A、P-O-XB、TIROCA-B-CD、B=f(P,E)16、社会交换论认为态度改变的关键(A)(1.0分) P144A、诱因的强度 B、趋向动机C、达到平衡状态D、回避动17、社交情绪是人际交往中个体的一(A),是个体的社会需要是否获得满足的反映(1.0分) A、主观体验B、社会动机C、社会态度D、社会知觉18、在行为的内因与外因中,一部分是可变的,另一部分是稳定的。如内因中人的(D(1.0)A、人格B、智力 C、能力D、情绪20、人们通过自己的经验形成对某类人或某类事较为固定的看法(B)(1.0分) A、第一印象B、刻板印象C、印象形成D、总体印象21、熟悉能增加吸引的程度,但交往频率与喜欢程度的关系(C)(1.0分) A、指数关系B、线性关系C、倒U型曲线D、U型曲线22、家长对儿童的自律训练的严格程度与儿童的成就动机之间(C)的关系(1.0分) A、负相关B、很复杂C、正相关D、无关23、美国学者舒茨认为,( C)决定了个体与其社会情境的联系如不能满足可能会导致心理障碍及其他严问题,如精神崩溃(1.0分) P156A、社会赞同的需要B、对自尊的需要C、人际需要D、成就的需要24、挫-侵犯理论认为,侵犯强度同目标受阻强度之间(A)的关系(1.0分) A、正相关B、负相关C、无关D、很复杂25、舒茨用三维理论解释群体的形成与群体的解体,提出(D)(1.0分) P157A、六种人际关系原则B、群体分解的控制原则C、包容原则和情感原则D、群体整合原则26、引起、推动、维持与调节个体行为,使之趋向一定目标的心理过程,称为(A)。P126A、动机B、需要C、注意D、兴趣27、心理学家认为,在一般情况下,去个性化状态会使个体的侵犯(C)(1.0分) A、不确定B、不变C、增加D、减少28、人际关系的三维理论是(B)提出来的(1.0分) A、奥斯古德B、舒茨C、摩根D、费斯廷格31、恐惧是现实危险引起的情绪体验,恐惧情绪越强烈,亲合倾(D)(1.0分) A、不变B、越低C、难预测D、越高32、个体对情境中的客体通过态度来赋予其意义,这是态度(C)功能(1.0分) A、自我防御B、工具性、认知D、价值表现34(CAB、成败归因CD、不可控归因35、行动(当事人)和观察(局外人)对行动者行为原因的看法有差别,对行为原因的解释也会有明显的不同这表明(D)影响归因过程及其结果(1.0分) P125A、利益B、控制点C、态度D、社会视角36、通过语言、表情、动作及其他方式引起众人相同的情绪和行为,这种现象叫(A)。A、社会感染B、暗示 、优势反应D、模仿38、根据凯利的三维理论,如(C),就更可能做出内部原因的归因(1.0分) A、特异性高、共同性高和一致性低B、特异性低、共同性高和一致性高C、特异性低、共同性低和一致性高D、特异性高、共同性低和一致性低43、根据安德森的研究,影响人际吸引的最重要的人格品质(C)(1.0分) A、智慧B、热情C、真诚D、幽默44、性别与从众之间的关系(B)(1.0分) P163A、男性不容易从众B、没有确定性的关系C、女性更不容易从众D、女性更容易从46“集体潜意识”理论是由(B)提出来的(1.0分) P107A、霍尔B、荣格C、弗洛伊德D、沙利文49(D)相信自己能发挥作用面对可能的失败也不怀疑未来可能会有所改善面对困难情境能付出更大努力加大工作投入(1.0分) P123A、评价者B、行动者C、外控者D、内控者51、在形成总体印象时,将各个特征的分值加以平均,然后根据平均值的高低来形成对他人的好或不好的总印象,被称为印象形成中的(A)(1.0分) P120A、平均模式B、定型C、加权平均模式D、加法模5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A)(1.0分) P99A、研究者应严格按访谈问卷的顺序以及原有问题提问BC、如果被访者拒绝访谈,访谈者应不再对其进行纠缠D、访谈法研究气氛很轻松,研究者和被访者聊天就可以了53、在人际吸引的影响因素中,(A)可视为相似性的特殊形式(1.0分) A、互补B、邻近C、熟悉D、竞争7、对不可控因素的归因,使人们较可能对未来的行为做出(C)的预测(1.0分) A、变化B、不可控C、较准确D、可控60(C)是指个体希望影响和控制他人的心理倾向(1.0分) A、亲合动机B、侵犯动机C、权力动机D、亲社会动机61、海(F.Heider,1958)是归因思想的创始人,他认为人们归因时,首先使用(C)原. A、协变性B、特异性C、不变性D、易变性62、社会交换论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创始人是美国社会学(B)。 A、蒂博特B、霍曼斯C、布劳D、埃莫森63、社会知觉是个体对他人、群体以及(A)的知觉(1.0分) A、自己B、自然C、社会D、环境64、个体与个体、群体与群体之间争夺一个共同目标的行为,称(B)(1.0分) A、妥协B、竞争C、合作D、让步65、人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的网络称(D)(1.0分) A、内隐认知B、核心知识C、框架D、图式66、个体追求自认为是重要的有价值的工作,并使之达到完善状态的动机(C)。 A、习得性动机B、抱负动机C、成就动机D、社会动机67、失眠者往往认为失眠是自己内部的原因造成的,比如自己神经衰弱、焦虑、紧张等等,因而可以通过改他们的(B)模式来使失眠程度得到缓解(1.0分) P125A、生活B、归因C、睡眠D、治疗68、人际沟通与大众沟通的最重要区别(C)(1.0分) P146A、有无言语的出现B、有无态度的交流C、有无媒体的中介D、有无情感的交流70、他人在场,会影响助人行为。一般情况下,在场人数越多,助人行为(A(1.0A、越少BC、越多D、越难预测71、一般说来,动机强度与活动效率之间的关系大致(C)关系(1.0分) AU型曲线B、指数曲线C、倒U型曲线D、线性关系72、双方高度关怀对方的情感状态,觉得让对方快乐和幸福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这是(B(1.0)169A、依恋B、爱C、喜欢D、单相思73(A(1.0)AB、社会惰化反应CD、社会促进反应74(D)是人际关系深度的一个敏感的“探测器(1.0分) A、亲密行为B、好恶评价C、情感卷入程度D、自我暴露程度75、在印象管理中,为使他人对自己产生良好印象,建立良好人际关系,个体往往会承认自己的某些小的不足以使自己在抬高某些重要方面时变得可信。这种做法被称为(B)。 P122A、自我暴露B、自我抬高C、隐藏自我D、形象塑77、在成败归因中,失败时个体很少用个人特征来解释,而倾向于外归因。失败时外归因,减少自己对失败责任是一种(A)策略(1.0分) P125A、自我防卫B、隐藏自我C、自我暴露D、自我抬高78、根据研究,每种活动都存在最佳的动机水平,这种最佳动机水平随活动的性质不同而有所不同。随着任难度的增加,最佳动机水平有(C)的趋势(1.0分) P127A、不变B、迅速上升C、逐渐下降D、逐渐上升79(D)是指个体以一定方式去影响他人对自己的印象,即个体进行自我形象的控制,通过一定的方法去影响人对自己的印象形成,使他人对自己的印象符合自我的期待。 P121A、印象形成B、印象输入C、印象输入D、印象管理80(D(1.0A、华生B、勒温C、奥尔波特D、班杜拉二、多选题:8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AC)(1.0分) P141AB、预警一定会促进态度转变CD、分心一定会削弱说服效果82、自尊需要包(CD)两方面(1.0分) P116A、觉得自我有价值、有力量、有地位的自我满足感B、是一种高级需86、关于自尊,下列说法中正确的(ABD)(1.0分) P116A、自尊需要的满足会导致自信B、自尊是个体对其社会角色进行自我评价的结果C、自尊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自尊心”D、自尊水平是个体对其每一角色进行单独评价的总88、态度的特点包(ABD)(1.0分) P137A、对象性B、内在性C、系统性D、稳定性89、自我的结构包(ABCD)(1.0分) P113A、物质自我B、理想自我C、心理自我D、社会自我90、侵犯的本能论的代表人物(CD)(1.0分) A、多拉德B、伯克威茨C、罗伦茨D、弗洛伊德91、互补对于人际吸引是重要的,互补的形式主要(ABD)(1.0分) A、社会角色的互补B、人格特征的互补C、情感的互补D、需要的互补92(ABD(1.0A、利他BCD、依恋93、通过对“小道消息”的研究发现,非正式沟通网络主要(ABC)等典型形式。 A、流言式B、集束式C、偶然式D、单线式94、从众的功能(AB)(1.0分) P161A、让个体适应社会生活B、促进社会形成共同规范,共同价值观C、从众行为有时虽然不是按照个体本意做出的,但却是个体的自愿行为D、群体压力可以在个体意识到的情况下发生作用,使个体通过理性抉择,选择从95、影响社会知觉的主观因素包(ABCD)等(1.0分) P118—P119A、兴趣B、经验C、情绪D、动机96、人际关系的三维理论的三维指的(ABC)(1.0分) A、包容需要B、情感需要C、支配需要D、成就需要98、由于信息出现的顺序不同而影响印象形成的现象包(BD)(1.0分) A、刻板印象B、近因效应C、光环效应D、首因效应【参考答案】1C,2D,3D,4B,5B,6B,7A,8C,9C,10A11,12C,13B,14B,15C,16A,17A,18D,19B,20B,21C,22C,23C,24A,25D,26A,27C,28B,29A,30C,31D,32C,33B,34C,35D,36A,37A,38C,38C,40B,41C,42A,43C,44B,45A,46B,47C,48C,49D,50C,51A52A,53A,54C,55A,56A,57C,58B,59C,60C,61C,62B,63A,64B,65D,66C,67B,68C,69D,70A,71C,72B,73A,74D,75B,76D,77A,78C,79D,80D81AC,82CD,83ABCD,84ABD,85ABCD,86ABD,87BC,88ABD,89ABCD,90CD,91ABD,92ABD93ABC,94AB,95ABCD,96ABC,97AB,98BD,99ABCD,100ABCD社会心理学试题2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以下选项中属于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人际过程的( A.态度改变B.侵犯行为C.组织行为D.种族偏见认为自卑感是推动人格发展动力的心理学家( A.阿德勒B.冯特C.弗洛伊德D.荣格“人们以行为后果的有利或不利为判断基础而决定采取何种行为,这是 的观点。( A.角色理论B.诱因理论C.生物理论D.认知理论突出强调外部因素作用的社会心理学流派( )A.人本主义流派B.行为主义流派C.精神分析学派D.结构主义流6.以下选项中不是学习理论的学习机制的( )A.强化B.联结C.模仿D.聚焦7.我们对他人形成印象时通常采取的最简单的模型( A.平均模型B.加权平均模型C.刻板印象模型 D.图式化模型“个体寻找和解释情境以证实自我概念的过程”是( A.自我确认B.自我图式C.自我表演D.自我提升社会认知过程中最重要的方式是图式( A.综合B.分类C.累加D.知觉最早提出通过内因和外因进行归因的社会心理学家( A.HeiderB.WeinerC.BemD.Ross侵犯行为发生过程中的“武器效应”是( )A.去个体化行为B.兴奋转移C.侵犯性线索 D.环境背景13.在态度的心理成分中,起基础作用的成分( A.情感B.认知C.外显行为D.行为倾向Festinger提出的有关态度改变的理论( A.标签理论B.认知失调理论C.平衡理论 D.越轨理论以下选项中属于影响说服效果的说服者方面的因素的( A.心情B.吸引力C.人格D.卷入程度17.以下选项中属于态度的间接测量方法的( A.行为观察法B.自陈法C.问卷法D.反应时测量以下选项中属于影响人际吸引的熟悉性因素的( A.接近性B.年龄相同C.曝光效应D.态度相似许多候选人在竞选时经常在广告上宣传自己,这运用的是人际吸引中( A.明星效应B.蝴蝶效应C.曝光效应D.骨牌效应24.“每个人得到同样的利益”体现的是社会交换中( )A.现实原则B.报酬原则C.平等原则D.均等原则号学名…………号学名………………线…………姓级班别……………密………………以下选项中属于影响从众的个人因素的( )A.团体规模B.团体的社会支持C.控制愿望D.团体凝聚在增加顺从的技巧中先提出一个很大的要求在对方拒绝之后紧跟着提出一个小的要求这是( A.门前技巧B.脚在门槛内技巧C.折扣技巧D.“滚雪球”技巧团体沟通的特性主要表现为领导的主导作用( )A.成员发言的不平等性B.冲突的必然性C.规范的一致性D.地位的决定性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Higgins指出,个体知觉到的自我概念包含理想自我( A.应该自我B.实际自我C.主观自我D.客观自我E.镜中自我个人知觉中的偏差包和 。( A.整体效应B.加权效应C.骨牌效应D.晕轮效应E.慈悲效应影响说服效果的情境因素包和 。( A.人格B.信息唤起的恐惧感C.信息的呈现方式D.预先警告E.分散注意人际吸引的基本原则包括社会交换和 。( )A.奉献原则B.强化原则C.联结原则D.光环效应E.蝴蝶效应五、论述题(21020)44.什么是归因?试阐述KellyB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以下选项中属于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团体过程的( A.归因问题B.侵犯行为C.种族偏见D.社会交换心理学家阿德勒的心理学被称( )A.实验心理学B.民族心理学C.个体心理学 D.分析心理学4. 认为,人的行为决定于他对社会情境的知觉与加工过程( A.学习理论B.诱因理论C.认知理系…2.3.4.5.6.7.8.1. 自我概念获得的心理过程包括( ( 系…2.3.4.5.6.7.8.社会认知的基本策略有两种,一是( ,二是( 态度包括三种成分( ( )和( 爱的主要心理成分是( ( )和( 。亲社会行为包括( ( ( 和( )等。影响服从的原因主要有3个( ( )和( 。社会惰化效应有时会增强,有时则会减弱,其影响因素有 5个( ( 、( ( )和( 。态度的一般说服模型中影响说服效果的信源特征主要有( ( )和( 。群体结构的要素有5个( ( ( 、( )和( 。7、人际吸引的个人因素 A、互补性或相似性 B、熟悉性C、厌恶感 D、接近性9、引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