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婚姻法第七章第一页,共三十八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主要内容第一节收养制度概述第二节收养的成立第三节收养的效力第四节收养关系的解除第二页,共三十八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案例引导:吴红霞收养案案例分析【案情简介】吴红霞,女,1992年7月8日生,现住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某区。吴青霞,女,1998年6月23日生,住址同上。吴红霞和吴青霞是亲姐妹,她们的母亲孙文华于2003年8月13日因病去世,她们的父亲在2002年11月7日的一场交通事故中死亡。吴红霞的父母去世后,暂时和70多岁的爷爷奶奶在黑龙江生活。除了爷爷奶奶外,吴红霞的外公孙某已经80多岁,和吴红霞的姨妈孙丽华在新疆生活。由于爷爷奶奶年纪大,没有能力照顾吴红霞姐妹俩,家住北京的吴红霞的舅舅孙强提出将吴红霞过继过来抚养。孙强已经有一个19岁的儿子。吴红霞的爷爷奶奶也同意将吴红霞过继给孙强抚养。吴红霞的舅舅孙强咨询:自己已经有一个孩子,过继吴红霞是否合法,应该办理哪些手续,如果过继了能否将吴红霞上为北京市户口?
第三页,共三十八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第一节收养制度概述
收养的概念及特征
收养制度的发展我国收养法的原则及意义
第四页,共三十八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收养是指公民依法领养他人子女为自己子女,从而使收养人与被收养人建立拟制亲子关系的要式法律行为。领养他人子女者为收养人,即养父母;将子女或儿童送给他人收养的父母、其他监护人和社会福利机构称送养人;被他人收养的人为被收养人。
第五页,共三十八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收养的特征
back收养是一种要式法律行为(收养与公养?)收养是身份上的行为收养是变更亲属身份和权利义务关系的行为
(收养与寄养?)收养不能发生于直系血亲关系之间收养关系是一种拟制血亲关系,可以依法设立或解除第六页,共三十八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收养与公养公养是指国家和社会福利机构或社会慈善团体对无家可归、无依无靠和无生活来源的儿童的收容教养。比项收养公养法律性质民事法律行为公法性质的社会福利措施目的设立父母子女关系让不幸儿童得到社会抚育法律后果父母子女关系监护关系第七页,共三十八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收养与寄养成立和解除须经法定程序收养人与被收养人之间产生拟制血亲关系收养关系是长期甚至永久的寄养无须经过法定程序寄养不产生此关系随寄养原因消除而消除,具有临时性第八页,共三十八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收养关系与继父母子女关系
产生根据不同
权利义务不同
消灭原因不同
收养:法律规定继子女:结婚收养:权利义务单一继子女:双重权利义务解除不同第九页,共三十八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收养制度的发展我国古代的收养制度也称过继,主要是立嗣,嗣子仅限于同宗侄,乞养可收养弃婴和异姓子女。新中国建立后,1950年颁的《婚姻法》明确规定,养父母与养子女相互间的关系等同于父母子女间的权利义务关系。1991年12月29日通过《收养法》,1998年11月4日修改,1999年4月1日施行。第十页,共三十八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收养法的基本原则
有利于被收养人成长原则平等自愿原则不得违背社会公德的原则不得违背计划生育的法律、法规的原则
第十一页,共三十八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收养的意义
可以使丧失父母的孤儿在养父母的培养教育下,享受家庭温暖,得到健康成长;可以使没有子女人在感情上得到慰藉,在晚年时老有所养,享受天伦之乐;可以减轻国家的经济负担,使社会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从而促进社会的安定团结;宏扬社会成员间相互扶助的道德风尚,实现幼有所育,老有所养,完善家庭关系,对促进社会安定团结和精神文明建设有着积极意义。
第十二页,共三十八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第二节收养的成立1、收养成立的法定条件(实质要件)
2、收养成立的法定程序(形式要件)3、事实收养
第十三页,共三十八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一般收养的条件收养成立的法定条件特殊收养的条件被收养人的条件收养人的条件送养人的条件无配偶男性收养女性的三代以内同辈旁系子女的
孤儿、残疾儿童或者弃婴
继父母对继子女的收养
《收养法》第7、8、14条第十四页,共三十八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被收养人的条件⑴应是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⑵被收养人得不到生父母的扶养。三种情况:收养法第4条⑶收养年满10周岁的未成年人的,应当征得被收养人的同意。第十五页,共三十八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收养人应具备的条件
收养人必须年满30周岁收养人无子女有抚养教育被收养人的能力未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收养子女的疾病收养法第8条:只能收养1名收养法第10条:共同收养40岁的年龄差第十六页,共三十八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送养人应具备的条件
收养法第5条(1)范围:监护人限制:收养法第12条\13条社会福利机构有特殊困难无力抚养子女的生父母限制:收养法第10条\18条(2)生父母送养子女,须双方送养.(3)送养须为自愿送养(4)不得以送养子女为由,违反计划生育政策.第十七页,共三十八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下列情况不得作为送养人未成年人的父母均不具完全民事行为能力,该未成年人的监护人不得将其送养,但父母对该未成年人有严重危害可能的除外。监护人送养未成年孤儿,须征得其他有抚养义务的人同意。有抚养义务的人不同意送养、监护人不愿意继续履行监护职责的,应依法变更监护人。配偶一方死亡后,死亡方的父母要求优先行使抚养未成年孙子女或外孙子女的,生存方不能将该未成年人送养。
第十八页,共三十八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1、无配偶者收养子女无配偶者是指未婚、离婚或者丧偶而处于非婚姻状态的人。收养法规定:无配偶的男性收养女性的,收养人与被收养人的年龄应当相差40周岁以上。第十九页,共三十八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2、同辈旁系血亲子女的收养我国《收养法》第7条规定:“年满30周岁的无子女的公民收养三代以内同辈旁系血亲的子女,可以不受本法第4条第3项、第5条第3项、第9条和被收养人不满14周岁的限制。”华侨收养三代以内同辈旁系血亲的子女,还可以不受收养人无子女的限制。
第二十页,共三十八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具体要求
收养的对象:仅指自己兄弟姐妹或堂、表兄弟姐妹的子女。被收养人可以是生父母无力抚养的子女,也可以是生父母有能力抚养的子女。收养人与被收养人具有血缘联系,但这种收养与旧中国的立嗣有着本质的区别。可不受“被收养人不满14周岁的限制”,即收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之子女的,被收养人可以是成年人。
第二十一页,共三十八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3、孤儿、残疾儿童或弃婴
《收养法》规定:收养孤儿、残疾儿童或者收养由社会福利机构抚养的、查找不到生父母的弃婴和儿童,不受收养人无子女和收养一名的限制。按此规定,有子女的收养人亦可收养本款中所列举的被收养人,收养一名或数名均可。
第二十二页,共三十八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4、父母收养子女收养法第14条规定:继父或者继母经继子女的生父母的同意,可以收养继子女,并可以不受收养法中规定的四项条款的限制。第二十三页,共三十八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收养成立的法定程序
《收养法》第15条:“收养应当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登记。收养关系自登记之日起成立。收养查找不到生父母的弃婴和儿童的,办理登记的民政部门应当在登记前予以公告。收养关系当事人愿意订立收养协议的,可以订立收养协议。收养关系当事人各方或者一方要求办理收养公证的,应当办理收养公证。”成立收养的法定必经程序是收养登记,而收养协议与收养公证是当事人可以自愿选择的程序,是对收养登记的必要补充。第二十四页,共三十八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收养登记
办理收养登记的机关: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民政部门;收养登记的具体步骤:申请、审查和登记三个步骤;当事人亲自到场:夫妻一方不能亲自到收养登记机关的,须出具公证的委托收养书;年满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到场。
第二十五页,共三十八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事实收养
依我国收养法的规定,收养属于要式法律行为,即必须履行法定程序。但我国自1992年4月1日起才开始施行第一部收养法。在1992年4月1日前由于无收养法可依,也不强求必须履行合法手续,所以在司法实践中对于收养法实施前成立的没有办理收养手续的收养有条件地承认其为事实收养。
第二十六页,共三十八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一起”抱养”孩子纠纷案【案情】
原告张峰(35岁)和原告何妮(31岁,人名均为化名)系夫妻关系,妻子何妮有智力障碍。二原告于2000年11月24日依法领取结婚证开始共同生活,婚后未生育。被告何华和杨丽亦为夫妻关系,系原告何妮的生身父母。2004年农历2月18日,经原被告双方协商同意,由二被告出面为二原告抱养了一女婴,取名张敏。抱养的当月,二被告以原告方缺乏抚养能力及对张敏生父母有承诺为由,经二原告同意,将张敏抱回自己家中代为抚养至今。在此期间,原告方多次向二被告要求履行抚养、监护义务,二被告未同意,为此双方多次发生纠纷并打架,经双方村委会调处亦未能解决。另,因不符合收养条件,原被告双方至今未依法办理收养登记手续。二原告持有生育第一个孩子登记证和张敏的出生医学证明(父母姓名:张峰、何妮)及公安机关出具的为张敏办理的常住人口登记卡一份。目前,孩子张敏已在被告所在村小学上学。问:此案中”抱养”孩子的法律地位该如何界定?第二十七页,共三十八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第三节收养的效力收养成立的效力
收养的无效
第二十八页,共三十八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收养的效力
1、养父母与养子女间产生拟制直系血亲关系;
2、养子女与养父母的近亲属间形成法律拟制的直系或旁系血亲关系;
3、养子女与生父母及其他近亲属间权利义务关系消除;
4、关于养子女的姓氏:可以随养父或者养母姓,经当事人协商一致,也可以保留原姓。
第二十九页,共三十八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收养的无效1、行为人不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2、成立收养的意思表示不真实(采用欺诈、胁迫手段或乘人之危);3、违反法律(包括违反有关收养条件和收养程序的规定)或者社会公共利益。如当事人弄虚作假、欺骗收养登记或公证机关。第三十页,共三十八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无效收养行为的处理
1、收养登记的撤销当事人弄虚作假骗取收养登记的,由收养登记机关撤销收养登记,并收缴收养登记证。
2、无效收养的确认当事人可请求人民法院确认收养行为无效;人民法院在审理案件时,发现收养不符合法定条件的,应当以判决的形式确认其无效。第三十一页,共三十八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第四节收养的解除
收养关系解除的条件
收养关系解除的程序
收养解除的效力
第三十二页,共三十八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收养关系解除的条件
收养人与送养人协议解除收养关系(养子女年满10周岁的应征得本人同意)收养人不履行收养义务,侵害被收养子女合法权益,送养人要求解除收养关系
养父母与成年养子女关系恶化,无法共同生活
第三十三页,共三十八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收养关系解除的程序行政解除(登记):前提条件是:当事人已自愿达成解除协议,并对财产和生活做出了协商一致的妥善处理。
诉讼解除:当事人通过向法院起诉,经法院依法审理而解除收养关系的程序。适用:(1)当事人不能达成协议;(2)虽然双方同意解除收养关系,但对财产或生活存有争议。
第三十四页,共三十八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涉及身份的后果涉及财产的后果收养解除的效力1、养子女与养父母及近亲属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消除。2、未成年养子女与生父母及近亲属间的权利义务关系自行恢复。3、成年养子女与生父母及其近亲属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是否恢复协商确定。
1、送养人要求解除的,养父母可要补偿收养期间支的生活费和教育费。2、养父母抚养的成年养子女,对缺乏劳动能力又缺乏生活来源的养父母,应当给付生活费。3、因养子女成年后虐待、遗弃养父母导致解除的,养父母可要求补偿。
第三十五页,共三十八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案例思考1:基本案情:谭林、秦华夫妇因生活困难无力抚养其子谭彦,于2001年将刚满5周的谭彦送给林华夫妇收养,并到当地民政部门进行了收养登记。林华夫妇双方均为国家工作人员,无其他子女,家庭条件好。自收养后对谭彦生活上关心、教育上尽力,将其送到附近一所小学读书。谭彦学习成绩很好,对林华夫妇也以父母相称,双方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45572-2025航空航天用带肋十字槽
- 材料力学与智能材料性能评估重点基础知识点
- 材料疲劳断裂机理误差分析重点基础知识点
- 火灾风险应急预案演练记录(3篇)
- 行政法学的现实意义探讨试题及答案
- 风险管理在项目中的应用试题及答案
- 战略管理中的团队合作试题及答案
- 行政法学学术研究试题与答案分享
- 2025年软件水平考试试题及答案的更新
- 2025年编程与科技的融合发展趋势试题及答案
- 第18课《井冈翠竹》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 【MOOC】《思想道德与法治》(东南大学)章节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MOOC】以案说法-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课件
- 上海市社区工作者管理办法
- 颅脑损伤患者护理查房课件
- 口腔疾病与全身系统性疾病的关系课件
- 年产16万吨焦油焦油车间蒸馏工段工艺初步设计 毕业设计
- 霍乱弧菌实验室检测PPT
- 五年级下学期信息技术3Done三维制作萝卜课件
- DB51∕T 2858-2021 农业科技成果效益计算方法及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