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变化方程组传递过程的理论基础演示文稿当前第1页\共有100页\编于星期三\1点优选变化方程组传递过程的理论基础当前第2页\共有100页\编于星期三\1点课程网站网址:账号:学号s初始密码:12345当前第3页\共有100页\编于星期三\1点变化方程组—传递过程的理论基础EquationsofChange当前第4页\共有100页\编于星期三\1点变化方程组--传递过程的理论基础传递过程的基本概念当前第5页\共有100页\编于星期三\1点第一个问题专业术语
“传递过程”
代表的是什么自然现象
?当前第6页\共有100页\编于星期三\1点答案:一个定义“传递过程”代表了
“由于物质所具有的三种基本性质:动量、能量和质量在空间中的非均匀分布而导致其在时空中的迁移过程。”当前第7页\共有100页\编于星期三\1点观点
1根据这个定义,“传递过程是发生在非平衡态下的动态过程暨速率过程。”当前第8页\共有100页\编于星期三\1点观点
2根据这个定义,“传递过程进行的方向合理且自然地确定为:当其自发进行时,从非平衡态趋向于平衡态。”当前第9页\共有100页\编于星期三\1点关于能量的说明
在传递过程领域里,被传递的能量特指物质的内能,而引起传递过程的推动力所涉及的能量则可能包含多种形式的能量,如机械能、电能、磁能等等。当前第10页\共有100页\编于星期三\1点一个推论
“当动量、能量和质量密度在空间中的非均匀分布是唯一的推动力时,它们将自发地从高密度区域传递到低密度区域。”当前第11页\共有100页\编于星期三\1点动量和它的密度动量,
M=mv
,是一个矢量。速度,
v=M
/m
,
等于单位质量的动量,是动量密度的一种表征。因此速度在空间中的分布代表了动量密度在空间中的分布。当前第12页\共有100页\编于星期三\1点能量和它的密度物质的内能,U=mCVT,是一个标量。温度正比于单位质量的内能,是内能密度的一种表征。因此温度在空间中的分布代表了内能密度在空间中的分布。当前第13页\共有100页\编于星期三\1点质量和它的密度传递过程中被传递的质量特指混合物中化学组分的质量。化学组分的质量密度可以用它的浓度、质量分率或摩尔分率来表征。因此浓度、质量分率或摩尔分率在空间中的分布代表了组分质量密度在空间中的分布。当前第14页\共有100页\编于星期三\1点常规传递过程“常规传递过程”表示
“由于速度、温度和组成在空间中的非均匀分布导致的动量、内能和化学组分在时空中的迁移过程。”当前第15页\共有100页\编于星期三\1点三个尺度传递过程可以在三个尺度上进行描述:
宏观尺度MacroscopicLevel
微观尺度MicroscopicLevel
分子尺度MolecularLevel当前第16页\共有100页\编于星期三\1点宏观尺度主要在工程应用中涉及考虑一个系统与环境发生动量、能量和组分质量的相互传递时这些物理量的总量的变化。当前第17页\共有100页\编于星期三\1点微观尺度考虑动量、能量和质量在时空中的分布,导出相关物理量在一个系统内部的分布图象。
采用物理量场的表述方法本课程的重点研究领域当前第18页\共有100页\编于星期三\1点分子尺度采用统计物理的研究方法主要在传递性质的计算中涉及
从物质结构和分子间相互作用的角度寻求对动量、能量和质量传递现象机理的基本理解。当前第19页\共有100页\编于星期三\1点传递过程的三种机制(1)
对流传递物理量由流动的流体携带着进入或离开一个区域,从而导致该物理量在空间中的传递。分子传递分子布朗运动所引起的物理量在空间中的传递.
这两种机制被分类为近程传递,物理量在空间中逐点传递。当前第20页\共有100页\编于星期三\1点传递过程的三种机制(2)
远程传递被传递的物理量在空间某一处被转化为一种势能场,例如重力场、电磁场、电场和磁场,这种势能场被传播到空间另一处,然后被物质分子所接收并再转化为被传递的物理量。
从表观上看,该物理量在空间中实现的是点对点传递。当前第21页\共有100页\编于星期三\1点动量与力
(1)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
每一个物体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除非被施加于它的力强迫改变这种状态。经典力学的大厦是建立在牛顿运动三定律的基础上的。当前第22页\共有100页\编于星期三\1点动量与力(2)牛顿第二定律(加速度定律)
一个物体的加速度等于所有作用于它的外力的合力除以它的质量。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定律)
对于每一个作用力,总是存在一个大小相等而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当前第23页\共有100页\编于星期三\1点动量与力(3)
在相对论效应可以忽略的情况下,物体的质量不随其运动状态而改变。于是把它代入牛顿第二定律,得到此式表明,作用于一个物体的合外力等于传递动量给该物体的速率。即,该式给出了力的定义。当前第24页\共有100页\编于星期三\1点动量与力(4)
根据力的这个定义,我们可以对其它两条牛顿运动定律给出另一种解释:动量守恒。
牛顿第一定律一个物体的动量保持恒定,除非有外加的动量传递给它。牛顿第三定律发生相互作用时,一个物体获得的动量总是等于另一个物体失去的动量。当前第25页\共有100页\编于星期三\1点动量通量与应力
应力被定义为作用于单位面积上的力,具有两个特征方向:力的方向和受力表面的法线方向。xy
表示
y
方向的力作用在垂直于x
的单位面积上。根据牛顿第二定律,xy
可以被解释为单位时间里通过垂直于x
的单位面积传递的y
方向的动量,即动量通量。当前第26页\共有100页\编于星期三\1点变化方程组--传递过程的理论基础分子传递现象的本构方程当前第27页\共有100页\编于星期三\1点分子传递现象的本构方程
在常规传递过程中,动量、内能和组分质量的传递是由于速度、温度和组分浓度在空间中的非均匀分布,而描述分子传递通量与速度梯度、温度梯度和组分浓度梯度之间的定量关系的数学表达式即称为分子传递现象的本构方程。
分子传递本构方程的最初形式都源于对一维传递过程的实验观察和分析,发现在多数情况下均可表示为线性齐次函数。当前第28页\共有100页\编于星期三\1点牛顿粘性定律描述一维动量分子传递规律的本构方程称为牛顿粘性定律:该定律表明:动量通量是动量密度梯度的线性齐次函数。式中线性项的系数称为流体的粘度。如果流体的粘度值不依赖于速度梯度,则归类为牛顿流体;否则归类为非牛顿流体。(1.?-?)当前第29页\共有100页\编于星期三\1点傅立叶导热定律内能的分子传递通常被称作热传导。描述一维热传导规律的本构方程称为傅立叶定律:(9.1-2)该定律表明:内能通量是内能密度梯度的线性齐次函数,式中线性项的系数称为材料的导热系数。当前第30页\共有100页\编于星期三\1点费克扩散定律化学组分的分子传递通常被称为扩散。描述二元体系(A+B)中的一维扩散规律的本构方程称为费克定律:(17.1-2)该定律表明:组分A的质量通量是A的质量密度梯度的线性齐次函数,式中线性项的系数称为A对B的二元扩散系数。当前第31页\共有100页\编于星期三\1点三维情况下的分子传递(1)
工程应用中的传递过程大多数在三维空间中发生。为了处理三维空间中的传递问题,我们必须给出三维形式的分子传递通量的表达式。既然实验已经证明由相应物理量密度的非均匀分布引起的一维分子传递通量是物理量密度梯度的线性齐次函数,因而把这种函数关系推广到三维情况就是很自然的选择。当前第32页\共有100页\编于星期三\1点三维情况下的分子传递(2)
首先考虑热传导。我们假设热通量仍然是温度梯度的线性齐次函数,称为广义傅里叶定律。不过,由于热通量和温度梯度两者都是矢量,而两个矢量变量之间的线性齐次函数的一般形式是(9.1-7)当前第33页\共有100页\编于星期三\1点三维情况下的分子传递(3)
对于各向同性材料,导热系数应该是各向同性二阶张量,其一般形式为
因此一般而言,导热系数是一个对称二阶张量,具有6个独立分量。当前第34页\共有100页\编于星期三\1点三维情况下的分子传递(4)于是各向同性材料的三维热传导方程为(9.1-6)(9.1-6)式在直角坐标系中的分量方程为(B.2-3)(B.2-2)(B.2-1)当前第35页\共有100页\编于星期三\1点各向异性材料的实例
木材中的热传导过程
木材就是一种各向异性材料,顺着纹理方向的导热性能与垂直于纹理方向的导热性能有所不同。xyz当前第36页\共有100页\编于星期三\1点三维情况下的分子传递(4)
类似地,在广义费克扩散定律中,扩散系数也是一个对称二阶张量,其一般形式为(17.7-3)对于各向同性材料才简化为(17.1-10)当前第37页\共有100页\编于星期三\1点三维情况下的分子传递(5)在直角坐标系下,(B.3-3)(B.3-2)(B.3-1)当前第38页\共有100页\编于星期三\1点三维情况下的分子传递(6)
动量传递的情况更为复杂,由于动量通量和速度梯度都是二阶张量,所以线性齐次函数关系中的系数是一个四阶张量:此式表明粘度具有54个独立分量!由于是对称的,所以应该对前两个下标对称:(1.2-3)即当前第39页\共有100页\编于星期三\1点三维情况下的分子传递(7)它的非零分量可以用三个标量表达。
除了液晶、长链高分子液体以及高度取向的纤维悬浮液以外,大多数流体都是均相的各向同性材料。我们规定牛顿流体也必须是各向同性流体,其粘度必然是各向同性张量。而四阶各向同性张量的一般形式为当前第40页\共有100页\编于星期三\1点三维情况下的分子传递(8)
因为粘度张量对于前两个下标是对称的,所以必然有当前第41页\共有100页\编于星期三\1点三维情况下的分子传递(9)将此结果代入(1.2-3)式中,我们得到:右侧第二项可以拆分为各向同性部分和各向异性部分:当前第42页\共有100页\编于星期三\1点三维情况下的分子传递(10)于是,(1.2-3)式简化为它表征流体的膨胀或压缩对动量通量的贡献。其中各向同性项的系数被称为膨胀粘度(dilatationalviscosity
),记为当前第43页\共有100页\编于星期三\1点三维情况下的分子传递(11)
把上述方程改写为张量符号的形式,我们就得到了广义牛顿粘性定律:
膨胀粘度仅仅对于高温或高频率振动下的多原子气体才有实际意义,在其它其况下的效应通常可以忽略不计。对于不可压缩流体,速度的散度等于零,因此各向同性项自然消失。(1.2-7)当前第44页\共有100页\编于星期三\1点三维情况下的分子传递(12)在直角坐标系下,式(1.2-7)的分量方程为:(B.1-1)(B.1-2)(B.1-3)当前第45页\共有100页\编于星期三\1点三维情况下的分子传递(13)(B.1-4)(B.1-5)(B.1-6)在柱坐标系和球坐标系下的展开式要复杂得多,可参看附录B选用。当前第46页\共有100页\编于星期三\1点变化方程组—传递过程的理论基础变化方程组当前第47页\共有100页\编于星期三\1点物理量的通用衡算方程
(1)考虑直角坐标系下的一个微元六面体,物理量E
的通用衡算方程可表达为来自对流传递的
E
收入来自分子传递的
E
收入来自远程传递的
E
收入++
E
在该体积中的积累速率=当前第48页\共有100页\编于星期三\1点物理量的通用衡算方程
(2)上式左侧的积累项可以表示为体积分式中E
是物理量E
的空间密度,即,单位体积中所包含的E
的量。当前第49页\共有100页\编于星期三\1点物理量的通用衡算方程
(3)根据积分中值定理,上述体积分等于被积函数在积分体中某一点处的值乘以积分体的体积:当前第50页\共有100页\编于星期三\1点物理量的通用衡算方程
(4)E进入立方体中的对流传递项等于当前第51页\共有100页\编于星期三\1点物理量的通用衡算方程
(5)根据积分中值定理,上述面积分等于被积函数在积分面上某一点处的值乘以积分面的面积:当前第52页\共有100页\编于星期三\1点以上各式中的各个、、的值不一定相同,但均满足物理量的通用衡算方程
(6)当前第53页\共有100页\编于星期三\1点物理量的通用衡算方程(7)E进入立方体中的分子传递项等于当前第54页\共有100页\编于星期三\1点物理量的通用衡算方程
(8)根据积分中值定理,上述面积分等于被积函数在积分面上某一点处的值乘以积分面的面积:当前第55页\共有100页\编于星期三\1点以上各式中的各个、、的值不一定相同,但均满足物理量的通用衡算方程
(9)当前第56页\共有100页\编于星期三\1点物理量的通用衡算方程(10)
物理量E的远程传递项(即局部产生项)可以表示为V
上的体积分式中RE
是E
的局部产生速率,即,单位时间里在单位体积中产生的E
的量。当前第57页\共有100页\编于星期三\1点物理量的通用衡算方程
(11)根据积分中值定理,上述体积分等于被积函数在积分体中某一点处的值乘以积分体的体积:当前第58页\共有100页\编于星期三\1点物理量的通用衡算方程
(12)把以上结果代入原方程并用xyz除以整个方程,然后取x、y、z0的极限,得到当前第59页\共有100页\编于星期三\1点物理量的通用衡算方程
(13)当前第60页\共有100页\编于星期三\1点物理量的通用衡算方程
(14)根据偏导数的定义,上式取极限的结果是以下微分方程当前第61页\共有100页\编于星期三\1点物理量的通用衡算方程
(15)将左侧方括号里的项展开并移项整理,得到物理量通用衡算方程的微分形式(直角坐标系):当前第62页\共有100页\编于星期三\1点随体导数(1)
令
E(x,y,z,t)
是定义在时空中的一个连续函数,对于一个观察者而言,E(x,y,z,t)
的变化速率是它对时间的全导数:式中vob=(vob,x
,vob,y
,vob,z
)是观察者的运动速度。当前第63页\共有100页\编于星期三\1点随体导数(2)
特别地,如果vob
等于该位置处流体流动的速度
v,我们则得到一个特别的全导数——我们随流体一起运动时观察到的E随时间的变化率,称为E的随体导数,记为随体导数也称为物质导数,因为其物理意义亦为一个流体质点的物理性质在流动过程中随时间的变化率。当前第64页\共有100页\编于星期三\1点物理量的通用变化方程
(1)将随体导数引入物理量通用衡算方程,得到该方程的随体导数表达形式(直角坐标系):物理量通用衡算方程亦称为物理量通用变化方程(EquationofChange)。当前第65页\共有100页\编于星期三\1点连续性方程
(1)
取通用变化方程中的物理量为流体的总质量,则
E=
,
FE=0
,
RE=0
,我们得到变化方程的一个特定形式——连续性方程:该方程的矢量形式为:(3.1-4)(3.1-3)当前第66页\共有100页\编于星期三\1点连续性方程
(2)重新排列方程中的各项并采用用随体导数表达形式,得到其矢量形式为:(Tab.3.5-1.A)当前第67页\共有100页\编于星期三\1点连续性方程
(3)对于不可压缩流体,流体微元的密度在流动过程中保持不变,即于是,不可压缩流体的连续性方程简化为(3.1-5)当前第68页\共有100页\编于星期三\1点组分连续性方程
(1)令物理量E为化学组分的质量,则E的密度就是的浓度E的分子传递通量就是的扩散通量E的局部产生速率就是在化学反应中的生成速率当前第69页\共有100页\编于星期三\1点组分连续性方程
(2)将这些量代入通用变化方程,我们得到关于化学组分的组分连续性方程:(19.1-7)组分连续性方程也可以表达为随体导数形式:当前第70页\共有100页\编于星期三\1点组分连续性方程
(3)将上两式代入式(19.1-7),移项整理后得到因为的质量浓度等于流体密度乘以的质量分率=w,所以式(19.1-7)的左侧和右侧第一项可展开为当前第71页\共有100页\编于星期三\1点组分连续性方程
(4)根据式(3.1-4),方括号的值恒为零。圆括号正好是质量分率w的随体导数,于是我们得到用质量分率表达的组分连续性方程的随体导数形式:(19.1-7a)在直角坐标系下为当前第72页\共有100页\编于星期三\1点组分连续性方程
(5)加和所有化学组分的组分连续续性方程,就得到总连续性方程,其结果与第三章所导出的连续性方程完全一致。当前第73页\共有100页\编于星期三\1点组分连续性方程
(6)对于仅含A和B两种组分的二元体系,分子传递通量可以用广义费克扩散定律(式17.7-3)表达,将其代入组分连续性方程(式19.1-7),得如果DAB为常数,则有(19.1-16)当前第74页\共有100页\编于星期三\1点组分连续性方程
(7)在直角坐标系下展开上式,有或表达成随体导数形式:当前第75页\共有100页\编于星期三\1点运动方程(1)取通用变化方程中的物理量为动量。因为动量是质量,包含三个分量,所以动量密度亦为矢量,动量密度在直角坐标下的表达式为当前第76页\共有100页\编于星期三\1点运动方程(2)动量的每个分量的通量亦为一矢量,在直角坐标系下可表示为当传递方向与动量方向相同时,动量通量除粘性传递通量外还包含流体的静压强。当前第77页\共有100页\编于星期三\1点运动方程(3)动量的局部产生速率亦为一矢量,在直角坐标系下可表示为式中代表导致远程动量传递的场强矢量。如果只有重力场,则等于重力加速度矢量;如果还有电场、磁场等其它远程传递场,则为各作用场强矢量的和。当前第78页\共有100页\编于星期三\1点运动方程(4)把与动量的x分量相关的量带入通用变化方程,得到当前第79页\共有100页\编于星期三\1点运动方程(5)把圆括号展开并移项整理,得到根据连续性方程,方括号的值等于零,于是当前第80页\共有100页\编于星期三\1点运动方程(6)类似地,对动量的y分量和z分量,有当前第81页\共有100页\编于星期三\1点运动方程(7)三个分量方程也可以表达成矢量和张量形式:上述方程被称为运动方程。当前第82页\共有100页\编于星期三\1点运动方程(8)运动方程也可表达为随体导数形式:在直角坐标系下的展开式为:(Tab.3.5-1.B)当前第83页\共有100页\编于星期三\1点运动方程(9)将广义牛顿粘性定律式(式1.2-7)代入运动方程(式Tab.3.5-1.B),对于常物性流体,得:(3.5-6)引入修正压力(亦称为动压头)P=p+gh,得:(3.5-7)上两式即著名的纳维-斯托克斯(Navier-Stokes)方程。当前第84页\共有100页\编于星期三\1点运动方程(10)N-S方程在直角坐标系下的展开式为:当前第85页\共有100页\编于星期三\1点能量方程(1)对于能量传递,我们关注的是内能传递。但由于在流体流动过程中,流体的机械能与内能之间会发生相互转化,所以我们首先令物理量E
为动能与内能的和(称为总能量),则总能量空间密度为总能量通量为总能量局部产生速率为当前第86页\共有100页\编于星期三\1点能量方程(2)把以上表达式代入通用变化方程,我们就得到了总能量方程(11.1-7)当前第87页\共有100页\编于星期三\1点机械能方程(1)为了获得机械能的表达式,用速度v
与运动方程(Tab.3.5-1.B)式进行点积,可得此式的左侧可以展开为(*)当前第88页\共有100页\编于星期三\1点机械能方程(2)式中的负号项可以合并为下式的方括号项,根据连续性方程,方括号等于零。对于(*)式的右侧,我们有当前第89页\共有100页\编于星期三\1点机械能方程(3)于是,(*)式可以改写为此式被称为机械能方程。(3.3-1)当前第90页\共有100页\编于星期三\1点能量方程(3)从(11.1-7)式中减去机械能方程(3.3-1)式,就得到了内能方程:借助于连续性方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医院放射科火灾应急预案(3篇)
- 火灾专项环境应急预案(3篇)
- 音频处理与编程基础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企业战略创新试题及答案
- 虚拟化技术应用试题及答案
- 计算机考试常见问题与试题
- 农村土地流转的法律问题试题及答案
- 法律文本与社会现实的对应关系试题及答案
- 软件架构设计的关键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公司战略变化与风险管理试题及答案
- 车辆超速考试试题及答案
- 成人患者营养不良诊断与应用指南(2025版)解读课件
- 2025年一级注册建筑师历年真题答案
- 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座谈会十五五如何谋篇布局
- 初中电与磁试题及答案
- 浙江开放大学2025年《行政复议法》形考作业1答案
- 国家开放大学《西方经济学(本)》章节测试参考答案
- 湖南省炎德英才名校联合体2025届高考考前仿真联考二英语+答案
- 重庆地理会考试卷题及答案
- 福建省三明市2025年普通高中高三毕业班五月质量检测地理试卷及答案(三明四检)
- 2024年四川省天全县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医疗卫生岗笔试题带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