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金字塔》教学设计优秀7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训练工,时常要开展教学设计的预备工作,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凹凸的关键所在。我们应当怎么写教学设计呢?作者我细心为小伙伴们带来了《金字塔》教学设计优秀7篇,盼望能够关心到您。
《金字塔》教学设计篇一
一、谈话导入,激发爱好
1、中国的首都是北京,在北京可以看到举世著名的万里长城。你们可知道,埃及的首都在哪里?埃及又有什么名胜呢?
2、依据同学的回答。(板书:埃及的金字塔)
3、埃及的金字塔在哪里?它为什么叫金字塔,怎样建筑起来的?我们学了这篇课文就知道了。
二、初读指导,疏通词句
1、自由轻声朗读课文,要求:
(1)读准字音,认清字形,读通句子,一边读,一边画诞生字。
(2)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3)写出不懂的词语和句子。
2、查自读效果。
(1)同学汇报自己勾画的生字词,老师用投影仪映示,同学朗读。
(2)指出下列词语所在的句子,轻声朗读,重点领悟。
掩埋:掩埋尸体。轮廓:物体的外缘线条。
精致:精细奇妙。
结晶:比方宝贵的成果。
摩天大厦:指高耸入云的大楼。
(3)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师生当场或联系上下文理解。
(4)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并思索每个自然段说了什么?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默读课文,思索:
(1)金字塔在哪里?
(2)金字塔的外观有什么特点?
(3)金字塔是如何建筑起来的?
(4)为什么叫金字塔?
(5)为什么说金字塔是埃及的象征,也是古埃及人民才智的结晶。
2、依据上面的问题,给课文分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交代埃及金字塔所处的地理及概貌。
其次段(第2、3自然段):介绍埃及金字塔的外观和结构的特点。
第三段(第4、5自然段):介绍这样雄伟而又精致的金字塔是如何建筑起来的。
第四段(第6自然段):点明埃及金字塔是埃及的象征和古代埃及人民才智的结果。
3、依据段意,指名试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4、小结。
四、指导书写
1、投影映示生字。
2、指导同学留意字各部分的比例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同学临写。
4、师生评价。
5、强化练习。
五、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课后习题3)
2、朗读课文。
《金字塔》教学设计篇二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3、通过详细的语言材料,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劳和才智。
4、正确理解课文,懂得是怎样写工程的“雄伟”与“精致”的,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教学重点及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第三自然段这样写的好处。
教学时间
2教时
14、埃及的金字塔
第一教时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3、理清课文脉络,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劳和才智。
4、学习第一段,图文结合,整体感受埃及金字塔的高大、雄伟。
教学重点:
1、理清课文脉络,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劳和才智。
教学难点:
理解文中一些词语,以及金字塔为什么成为七大奇迹之一?
预习提纲:
1、自学课文:自学课文
(1)读文、质疑、批注;
(2)抄词组词、解词;
(3)读文、分段、概括段意。
2、收集有关埃及金字塔的材料。
教学流程:
读题解题,了解学情——读文,检查字词把握——读文理清脉络——学习第一段。
教学步骤:
一、读题解题,了解学情。
1、读题,请同学介绍“埃及”、“金字塔”?(老师介绍东方的“四大文明古国”)
2、第一次看到课题,你想到了些什么?通过自学你又知道了些什么?又产生了哪些新的问题?
3、同学齐读课题。
二、读文,检查字词把握。
1、同桌共同放声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好难读的句子。
2、指读课文,关心正音。出示生字,读,留意音形。
3、找出含有下列词语的句子读一读,说说这些词的意思。
傲对碧空摩天大厦巍然矗立
4、读习题3中词语,选择其中几个说词语说一段话。
三、读文理清脉络。
1、默读,思索:课文是按什么挨次写的?同桌争论给课文分段。
2、集体争论。
第一段:(1自然段)金字塔的地理位置。
其次段:(2—3自然段)金字塔的用途、名称的由来及构造。
第三段:(4—5自然段)金字塔是怎样建筑起来的。
第一段:(6自然段)金字塔是古埃及的象征,是古埃及人民才智的结晶。
四、学习第一段。
1、自读第一自然段,想象这一段语言在你脑海中勾画了怎样一幅画面。生描述。看图感受。再自读,指读,齐读。
2、理解“巍然矗立”、“傲对碧空”、“角锥形”的意思。
五、作业。
1、朗读课文,预习下文。
2、选择三个自己新理解的词语,将意思写下来.
3、选择习题3中几个词写一段话。
《金字塔》教学设计篇三
教学目标:
1、学习、理解课文内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和感悟埃及金字塔工程的“雄伟”和“精致”,以及科学的修建过程。
3、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劳和才智。
教学重点:
了解和感悟埃及金字塔工程的“雄伟”和“精致”,以及科学的修建过程。
教学难点:
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劳和才智。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程序:
一、谈话导入、激发情趣
1、出示烈士陵园塔和海会寺双塔等各种各样的塔,过渡到“金”字,再过渡到金字塔。
2、板书并沟通课题
说一说从题目中你最想知道什么?(同学沟通问题)
二、朗读课文,感悟重点
1、自主朗读课文。
师:同学们想了解的问题还不少,请带着自己的问题用自己喜爱的方式朗读课文,看谁在读课文的过程中解决了自己的问题。
2、同学沟通,自主释疑。
说一说通过朗读,你解决了哪些问题:
(1)第一段沟通。(播放课件)让同学用第一段中的词语来描绘你所看到的金字塔。
(2)老师依据同学的回答板书:
雄伟、精致和科学建筑
3、找出过渡句,体会其作用。(承上启下)
4、学习“雄伟和精致”部分。
(1)课文哪部分是写金字塔“雄伟而精致的”?(第3自然段)
(2)请同学们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读课文第3自然段,想一想哪些句子写雄伟,哪些句子写精致?
(3)同学汇报:老师指导朗读
a、高146米多,相当与40层高的摩天大厦,
指导朗读:我们的教学楼只有四层,你想一想,当你站在比楼高出十倍的40层大厦下看这座大厦的楼顶的时候,你怎样看?你会怎么想?同样,站在胡夫金字塔下呢?把它的高读出来,把你的赞叹表达出来。
b、绕一周走一公里:体会到到金字塔底面积很大,用数学来说明;
c、230万块,平均每块2、5吨,石头之多,石头之重,三分之一米宽的石路,可以绕地球一圈,要六十万个车皮,假如把这些车皮连起来,也快要绕地球一圈了,把你的不行思议,惊异不已表达出来。)
d、砌合得很紧密,很平整:石块与石块之间是怎样结合的?(将石块打磨得非常平整,然后叠放在一起,中间没用任何水泥类粘结物。这样堆砌起来的金字塔坚固吗?连锐利的刀片都插不进去。
你知道吗?为了保证金字塔永久不倒,古埃及人没用一颗钉子,没用一根木料。由于钉子时间长了会生锈,木料时间长了会腐朽。整座金字塔都是用这些巨石构建的'。)
e、常常10万人,30年:我们驾岭乡约有3万人,你想想十万人是多少?据记载,当年,每3个月便换一批人,每批十万,估量一下整整30年,要多少人?联系上文说说为什么要用这么多人呢?)
让我们再来读一读第3自然段,再来感受一下金字塔的雄伟和精致。
5、学习“建筑过程”,感受埃及人民的才智。
过渡:如此这么多这么重的石块,这么雄伟这么精致的金字塔,古埃及人民是如何建筑的呢?请同学们读读课文第4、5自然段。
(1)同学沟通汇报:
运石料——修土坡——移土坡
感情朗读
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动手画一画。
读完这一段,你想说什么,想对古代埃及人民说什么?
三、学习首尾,体会情感
过渡:让我们来看看人们是怎样评价金字塔的?请读最终一段。
1、感受词语(耸立、起伏的黄沙、四、五千年,)解决“傲对碧空”的问题。
2、思索:为什么说金字塔是古代埃及人民才智的结晶?(同学争论)
3、再读最终一句,体会埃及人民的聪慧与才智。
四、课堂拓展延长。
金字塔是埃及的象征,这也是埃及作为四大文明古国(古代埃及、古代巴比伦、古代中国、古代印度)之一的重要缘由;由于金字塔的雄伟和精致,以及它建筑过程的困难与埃及人民的聪慧、才智,它被列为世界八大奇迹之首是当之无愧的。
课后探究:(课件)
(1)古代埃及、古代巴比伦、古代中国、古代印度为什么被称为文明古国?
(2)查找“世界八大奇迹”的相关资料。
(3)小隐秘:金字塔里存放着法老的尸体——木乃伊,你知道木乃伊是怎么回事吗?
五、总结升华。
我们今日不仅了解了金字塔的形状和结构特点,而且更感受了古代埃及人民的聪慧和才智,信任你们通过努力学习,发挥自己的聪慧才智,将来可以在月球或者太空中建筑比金字塔更雄伟更精致的建筑。
附:板书设计
雄伟而精致
埃及的金字塔才智的结晶
《金字塔》教学设计篇四
教学目标:
学问目标:
1、自主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同学深化语言文字,体会金字塔外观特点及建筑方法。
力量目标:
2、引导同学从课文中感受古埃及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才智,感受对劳动人民不幸命运的怜悯、
情感目标: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体会金字塔外观特点及建筑方法。
2、感受对劳动人民的不幸命运的怜悯。
教学预备:
埃及相关图片资料。
教学方法:
自读体会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说到中国,人们必定会想到举世著名的建筑万里长城;说到埃及,人们又会想到同样举世著名的建筑金字塔。让我们一起走进非洲沙漠,到古老的埃及去看一看。
2、入题,读题。出示埃及金字塔的空中俯瞰图象,激趣:“要是你来到埃及金字塔跟前,你最想了解什么呢?”
让我们带着奇怪 与憧憬,开头今日的探险之旅,揭开金字塔神奇的面纱
二、初读感知
1、同学自读课文,画出本课的重难点词语,认一认,记一记。
2、同桌分读课文,互查字音。
3、提出重难点字词,认读。
4、轻读全文,边读边思索:你从中了解到关于埃及金字塔的什么学问?课文什么地方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自由沟通。[=小学教学设计网=]
三、研读感悟
1、齐读第一自然段,提出研读专题:为什么说“雄伟的金字塔,是世界古代建筑的一个奇迹,是埃及的象征”呢?以金字塔的“外观结构”和“建筑方法”为主题,分小组选题后合作研读,再在班上汇报沟通。
2、小组分工合作学习。
3、汇报沟通。
(1)金字塔的外观结构有什么特点?它的雄伟和精致详细表现在哪些方面?
找出的观看点,理解重点句子,指导领悟句子的说明方法。
指导朗读。
(2)如此雄伟而又精致的金字塔,是怎样建筑起来的呢?
齐读第四自然段的设问句,沟通有关建筑方法的几种说法。
4、拓展提升。
(1)建筑金字塔是一项浩繁的工程,花费的心血和汗水是无法计数的。齐读第四自然段的最终两句,谈谈你的感受。
假如你是当时建筑金字塔的一个体力劳动者,你会有什么想法?
假如你是当时金字塔的设计者,你会怎么想?
(2)小辩论:为了给一个帝王建筑陵寝,有多少人陪葬在沙漠中啊!你认为这样的牺牲值得吗?
你想对埃及法老们说些什么?
四、课外延长
1、结合我们看过的电影、电视或读过的书籍,说说你所了解的埃及。
2、阅读有关埃及金字塔及中国长城等古代建筑的课外书。
板书设计:
所见巨大耸立
埃及金字塔见闻:所闻劳动者用血汗、身躯垒成劳动人民
勤劳才智
不朽劳动者所制造
《金字塔》教学设计篇五
教学目标
1、会认“澄、译”等12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澄”。
2、默读课文。说说你对金字塔有了哪些了解。
3、了解两篇短文分别采纳了怎样的方式来介绍金字塔。两种方式有什么不同。
4、依据两篇短文介绍的金字塔的学问。用自己喜爱的方式介绍金字塔。
教学重点
了解两篇短文分别采纳了怎样的方式来介绍金字塔。两种方式有什么不同。
教学难点
依据两篇短文介绍的金字塔的学问。用自己喜爱的方式介绍金字塔。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爱好
1、出示金字塔的图片。同学发言。说说自己对金字塔的了解。
2、今日。我们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了解一下不同的对金字塔的介绍有什么不同。
二、品读感悟。体会情感
1、《金字塔夕照》
朗读课文。课文是什么体裁?结构是怎样的?(写景散文。“总一分”结构。)
(1)第一自然段总起全文。
(2)其次自然段写金字塔与四周的景物构成了一幅开阔雄浑的画卷。
运用比方的修辞手法。把金字塔比作金山。
“一幅多么开阔而又雄浑的画卷啊”是感叹句。改为陈述句是:真是一幅开阔而又雄浑的画卷。
(3)第三自然段写对“金字塔”这个汉文译名来历的思索。
(4)第四自然段写大漠夕照中金字塔的颜色令人难忘。
全文描写了金字塔在夕阳照射下的漂亮图景和的思索。表达了对金字塔这一人类建筑奇迹的赞美之情。
2、《不行思议的金字塔》
本文是一篇图文结合的非连续性文本。是一篇说明性质的文章。
(1)本文由两部分组成
①最大的金字塔——胡夫金字塔
读非连续性文本。要留意读图和筛选信息。说一说你从这一部分中获得了哪些信息。
生1:胡夫金字塔重量约600万吨。体积约260万立方米。塔底面积约5.3万平方米。
生2:胡夫金字塔位于开罗郊外的沙漠里。(引导:读图。有骆驼说明是在沙漠里。)
生3:金字塔历史悠久。(建于公元前2600年左右。)
生4:金字塔外观宏伟。(“用大约230万块石头砌成。平均每块重2.5吨。整个胡夫金字塔相当于50层楼高。塔基面积有126个篮球场那么大。体积是1万多个教室的总和。”)(引导:运用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说明金字塔的宏伟。)
生5:工艺精湛。(“中间没有任何水泥之类的黏着物”“至今仍很难用一把锐利的刀刃插入石块之间的缝隙。”)(引导: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生6:设计奇妙。(两个“正好”突出了这一设计的奇妙。)
②建筑金字塔时的古埃及利用前面学过的方法。筛选概括信息。
这一部分主要讲了古埃及悠久的文明和取得的成就。
有哪些成就?
(建筑了金字塔。在天文学、数学、几何学、地理学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精湛的造船技术、采石技术和石窟陵墓、神庙等建筑成就。)
(2)金字塔是古埃及人的才智的结晶。至今仍有很多未解之谜。你能搜集资料。回答课文中提出的问题吗?(答案不唯一。重点引导同学体会金字塔是一宏大奇迹。体会古埃及人民的才智。)
三、总结全文。拓展延长
这篇课文包含两篇短文。体裁各不相同。描写的都是金字塔。但角度各异。从中我们可以学习到描写一处景物的方式有许多。选择一种你喜爱的方式。查找相关资料。试着介绍一下金字塔吧。
教学反思
1、课前设置预习方案。让同学搜集金字塔的资料。了解金字塔的基本状况。可以激发同学学习的爱好。有助于同学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非连续性文本是阅读文本的一种。通过本文的学习。同学学会了读图和筛选信息。在教学时。让同学自主发觉、自主总结。培育他们阅读非连续性文本的爱好和力量。
《金字塔》教学设计篇六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说明文的一般特点。感受金字塔的特点及埃及人民的勤劳才智,把握有关说明方法。
3、激发同学对古代文化遗产的喜爱及对古埃及人民的喜爱之情。
4、培育同学朗读和收集资料的习惯。
教学重点
了解金字塔的形状特点及构造,感受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才智。
教学难点:
是怎样把金字塔的特点写详细的。
教学过程:
一、开门见山,直接引入。
今日,让我们一起来连续学习埃及的金字塔。通过上节课对第一、其次自然段的学习,老师信任大家对金字塔肯定有所了解,现在老师可要考考大家:
1、为什么把这些建筑物称为金字塔?
2、这些金字塔又有什么作用呢?
3、你能用这两段中学过的词语来形容金字塔吗?
二、读中感悟金字塔的“雄伟与精致”。
(出示金字塔)师:古埃及各个王朝共修建了70多个金字塔,最大的就是胡夫金字塔!课文第几自然段为我们具体介绍胡夫金字塔?
师:自由朗读第三自然段,胡夫金字塔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板书:雄伟、精致。)请同学默读这个自然段,用横线画出描写雄伟的句子。用波浪线画出描写精致的句子。
1、感受胡夫金字塔的“雄伟”。(板书:高、大、多)
2、体会金字塔的“精致”。(板书:平、紧)
小结:同学们,在整个自然段中,主要运用了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三种说明方法精确 、形象、生动的让我们感受到了金字塔的雄伟与精致
让我们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再次去感受一下这种雄伟和精致。
三、金字塔的建筑。
如此雄伟而又精致的金字塔又是怎样建成的呢?
1、同学猜想
过渡:同学们都很聪慧,设想了许多方法。古埃及人民是不是也像我们那么聪慧呢?关于这个问题老师也找了一些资料,请看视频:
2、播放视频。
a:师:看来同学们真是了不起,几千年前埃及人民想到的方法,你们小小年纪也想到了。那么课文是怎样为我们介绍埃及金字塔的建筑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四、五自然段,画出相关的句子。
b:师生沟通(板书:运、垒)
c:此时此刻你想对埃及人民说句什么话?
四、老师小结
师:正由于埃及人民的才智才有了今日雄伟而又精致的金字塔。让我们深情地朗读最终一个自然段。(同学齐读)
五、拓展:
(1)关于金字塔还有许多值得探讨的问题,同学们想不想试试?
(2)出示课后练习,查一查:
1、这么重这么大的石块是怎么磨平的?
2、法老们的棺墓又是怎样搬到金字塔里的呢?
《金字塔》教学设计篇七
教学目标:
1、学问:知道埃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进一步熟识世界大洲和大洋的分布。
2、力量:通过学习,进一步提高同学的读图力量和运用已有学问作出推断,推理的力量,以及质疑、探究的力量。
3、情感:通过学习开阔同学的眼界,激发同学进一步了解、熟悉世界的爱好。
教学预备:
1、世界地图一张。
2、李小佳父亲的来信。
3、李小侍的卡通图片和她的录音。
4、非洲气候分布简图。
5、非洲政区轮廓图每个小组一张。
6、彩色橡皮泥。
7、多媒体演示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1、昨天,老师接到一位同学的电话,她问了我一些问题,可我也没法回答,你们情愿关心她吗?好的,今日,老师就把她带来了(出示李小佳卡通图片),当面对你们请教,盼望咱们能帮她解决一些问题,帮上她的忙。(放录音。大意是李小佳的父亲在埃及工作,父亲让她暑假去埃及旅游,而她对于埃及却一无所知)
2、这就是李小佳爸爸给她寄的一封信。
(出示爸爸来信,信的内容是介绍自己的工作,埃及风光以及盼望小佳能来埃及的想法)
请同学读信。
3、刚才小佳说特别想到埃及去看她的爸爸,可是不知道出行前该做哪些预备,你们能替她出出办法吗?
(二)小组争论,确定方案
1、小组沟通,提出建议。
(了解埃及位置、预备衣物、购买飞机票)
2、老师关心整理建议,列出方案。
(三)沟通合作,解决问题
1、看来,要去埃及旅行,我们要做的事还不少,那么现在我们来一条条看一看,刚才大家提到,要去埃及首先要知道埃及在哪里,那我们来看世界地图,上节课,我们在介绍印度时,大家已经学会了怎样看地图,从地图中获得学问,那么现在请你来看地图,你能在这张世界地图上找到埃及吗?
请同学说出埃及的位置。
(位于非洲东北部,小部分领土(西奈半岛)位于亚洲西南角,它北临地中海,东濒红海)
2、小佳去旅行要预备哪些东西呢?
同学小组争论,结合自己平常旅游实际说出自己的看法。(所带的衣物,雨伞等旅行用品)指导同学在非洲气候分布简图上找一找埃及的气候类型。
(老师介绍:埃及大部分地区属热带沙漠气候,年温差在12℃-16℃间,变化较小,地中海四周是亚热带地中海气候。
3、一切都预备就绪了,小佳订好机票,可由于中国还没有直达埃及的航班,所以预备取道香港转机再飞往埃及。
(出示多媒体)现在地图上有两架飞机都前往埃及,一架乘坐的是从欧洲转道而来的中国贸易考察团,一架是李小佳乘坐的航班,李小佳的父亲要去接机,那么他要接的是哪一架呢?两架飞机分别正飞越什么海疆上空?
4、空间位置的拓展训练,除了乘坐飞机到埃及外,李小佳还可以怎样去埃及?经过哪里?
(此题留给小组沟通)
(水路:太平洋、印度洋)
(四)小组拼图,巩固新知
1、刚才通过小组学习,我们同学都弄清晰了埃及的地理环境,那现在我们进行一个拼图嬉戏,看哪一小组能用橡皮泥制作一张埃及轮廓模型。
现在每个小组都有一张非洲政区轮廓图,请你们用像皮泥捏出埃及以及邻近埃及的国家轮廓模型,并将它们粘到相应位置。
2、在非洲政区轮廓图中适当的位置填出埃及所濒临的海洋名称。
(五)老师总结,引出下文
李小佳经过十几小时的飞行最终来到了非洲埃及,见到了她朝思暮想的爸爸,那在非洲她的爸爸又带她到哪里游玩了呢,让我们下要连续学习。
其次课时
教学目标:
1、学问:熟悉尼罗河,知道它的走向,注入的海洋,理解她对埃及的重要意义。
2、力量:通过埃及气候对居民建筑风格的影响,理解人们的生产、生活与其地理环境紧密相关,进一步培育同学多途径获得信息,处理、整合信息的力量。
3、情感:通过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关系的学习,培育同学形成敬重自然、爱惜自然的态度,通过埃及人民与我们的衣食住行方面差异的学习,感受到劳动人民所表现出的聪慧才智。
教学预备:
1、同学搜集的民罗河资料和埃及风光图片。
2、有关尼罗河的挂图。
3、有关尼罗河的风光照片及录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初识尼罗河
上节课,在我们的关心下李小佳到了埃及,见到了她的爸爸,爸爸观察小佳特别兴奋,想利用这个暑假带小佳在埃及好好巡游一番。那么先去哪里呢?爸爸说,他要带小佳去尼罗河观光。
我们知道世界上许多民族的生息繁衍几乎都离不开河流的培育,我们中国有孕育了中华文明的黄河和长江,而埃及则有尼罗河,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闻名的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说:“埃及是尼罗河馈赠的厚礼。”为什么这样说呢?
让我们看看书中的一段话。
(没有了尼罗河,埃及沙漠面积就更大了。)
(二)借助资料,走近尼罗河
1、尼罗河----埃及的母亲河,师生感情充足地诵读课文中的诗句:尼罗河----埃及的母亲河。
2、这样一条与埃及人民息息相关的河流毕竟是怎样一条河流呢?
小组借助资料争论。熟悉尼罗河。
3、小组汇报。
4、老师依据汇报结果,进行整理。
(尼罗河的概况,尼罗河的作用)
(三)放映录像,感知尼罗河。
(四)借笔抒怀,赞美尼罗河。
1、动笔写一写自己的感受。
2、离开座位去与小伙伴共享自己的观后感。
(五)辨别照片,了解民居特点
1、在埃及旅游是令人难忘的,因此李小佳拍了很多照片,你能在以下两张照片中辨别出哪张是埃及的吗?能够说出缘由吗?(出示多媒体展现的课文中的照片)
2、小组沟通争论。
老师给出提示:
埃及绝大部分地区属热带沙漠气候,终年高温,气温最高可达40℃。(多媒体出示)
那么相应的建筑会有什么特点?
(厚墙、少门窗,平屋顶,材料多以砖头为主)
这样看来,每个地方的建筑不仅是本地经济水平的反映,还可以看出气候与地形条件对建筑的影响,其实这样的影响还不止于建筑,一个地方的自然环境还会对生活在这里的人们的生活方式,性格特点产生影响呢。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你们依据手里的资料还能得出什么结论呢?
3、小组沟通,以表格方式呈现并汇报沟通。
(六)老师总结,活动引向纵深
依据你们对埃及的熟悉与了解,李小佳在埃及期间还会到哪里旅游,在哪里留影呢?下节课要连续探讨。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学问:通过埃及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的建筑历史及传奇,了解一些人类的文明遗产。
2、情感:激发对世界历史文化的爱好,通过对木乃伊的教学削减同学对死亡的恐惊感,引导同学正确熟悉生与死。
3、力量:通过小组的争论,沟通等活动,乐观培育与他人合作的力量。
教学预备
1、金字塔、狮身人面像的图片。
2、木乃伊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听介绍激发爱好
1、出示“金字塔”的图画,边看图边听老师介绍或事先指定同学叙述。
2、听后让同学谈谈,资料中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3、叙述埃及的历史:法老时代是埃及的全盛时期,但随着内乱外患来袭,埃及势力渐渐变弱,后期的埃及遭逢了来自利比亚、波斯以及希腊等外族的侵略,到了公元前30年,也就是大约距现在20xx年前,埃及最终一位女王去世后,埃及遭罗马帝国并吞,法老时代至此正式宣告结束。
(二)解答小佳的疑问
1、有一个小叫小佳的同学,她的父亲在埃及工作,她对埃及的事很关怀,尤其对埃及的文化产生了深厚的探究爱好,她有一些弄不明白的地方,你能帮帮她吗?
(1)建筑金字塔的巨石是如何被搬运过来的?
(2)古埃及的法老为什么要建筑金字塔?“法老”是什么人?
2、请同学们阅读“是谁搬运来建筑金字塔的巨石?这一页的内容,然后和同座的同学议一议,看能否回答小佳的问题。
3、阅读争论后沟通(鼓舞有更好地猜想)
(三)金字塔的传奇与来历
1、为什么人们都称它们为“金字塔”,这里还有一个传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专科医院人才流动与薪酬体系分析
- 修车设备租借合同标准文本
- 医疗数据挖掘驱动医疗行业变革的力量
- 上海导游合同范例
- H型高血压的临床护理
- 上有贷款合同范例
- 曼特波隆鼻的临床护理
- 小儿眼科健康教育课件
- 小隐静脉曲张的临床护理
- 医疗行业的职业道德与患者隐私保护的融合
- 高考数学总复习第九章概率9.1随机事件的概率
- 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招聘笔试真题2024
- 钢琴艺术培训管理制度
- 深圳市人才集团笔试题库
- 校园广播设备维保合同
- 反诈宣传课件小学生版
- 八年级数学上学期期中期末冲刺卷-特训10 一次函数 压轴题(八大母题型归纳)(原卷版)
- 2024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环境检测与监测赛项)考试题库(含答案)
- 舞蹈技巧培训课件
- 胰腺假性囊肿治疗
- 2025年形势与政策-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第二讲中国经济行稳致远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