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南充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带答案解析)_第1页
四川省南充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带答案解析)_第2页
四川省南充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带答案解析)_第3页
四川省南充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带答案解析)_第4页
四川省南充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带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答案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答案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绝密★启用前四川省南充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试卷副标题考试范围:xxx;考试时间:120分钟;命题人:xxx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评卷人得分一、现代文阅读(共3题)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司马迁作《史记》,完成于汉武帝末年。班固作《汉书》,书未成而作者因与外戚窦宪的关系,死于狱中,事在汉和帝永元四年(公元92年)。一属西汉,一属东汉,相去公元元年各约90年。今日看来,这两部书好像联袂而出。其实它们间隔了大约180年,等于我们现在距离清嘉庆朝的时间。。《史记》为私人著作,《汉书》则经皇帝看过,有国史的色彩。司马迁自称“成一家之言”和“藏之名山”,已和班固作书的宗旨不同。况且《史记》是通史,《汉书》是断代史。两位史家的个性癖好不同,这也使他们在取材行文之间,有相当的出入。在公元前90年和公元90年,中国的史家和思想家所处的社会环境已有大幅度的变化。其中一个关键在于,汉武帝用董仲舒之建议,罢斥百家,独尊儒术。我们在这里要特别指出的是,董仲舒之尊儒,并不是以尊儒为目的,而是为了树立一种统一帝国的正统思想,他坦白地承认提倡学术,旨在支持当时政权。武帝之置五经博士、立学校之官、策贤良,都从此宗旨着眼,从此中国庞大的文官集团有了他们施政的正统逻辑。司马迁和董仲舒同时代,他读书不受这种政策的影响。而到了班固生活的年代,“正规的”儒家思想已有一百多年的基础。司马迁和班固一样,自称是周公和孔子的信徒。可是今日我们一打开《史记》,随意翻阅三五处,即可以体会到作者带着一种浪漫主义和个人主义的作风,爽快淋漓,不拘形迹,无腐儒气息。他自称“少负不羁之才,长无乡曲之誉”,应当是一种真实的写照。他所崇奉的“士为知己用,女为悦己容”也可以说是源于儒家道德,可是这立场就已经和经过正统限制的所谓儒家不同了。《史记》里写荆轲和高渐离饮酒击筑,又歌又泣,旁若无人,已近于董仲舒所说的“邪辟”。并且项羽是汉高祖刘邦的死对头,而《史记》里的《项羽本纪》排列在《高祖本纪》之前(若在后代必称“项酋”“伪楚”,而“本纪”只能降格为“载记”)。文中又把项羽写成一个虽暴躁却又浑憨可爱的角色,其英雄末路,令人怜惜。与之相较,刘邦反像一个伪君子。《史记》除了《刺客列传》之外,还有《滑稽列传》《日者列传》和《龟策列传》,可谓涉及九流三教,有呈现整个社会之剖面的样子。班固书里虽有《东方朔传》,却不再缕列非正派或下流的文化资料。也因其如此,司马迁就受到班固的指责。《汉书》里就有《司马迁传》,内中批评他“又其是非颇缪于圣人,论大道则先黄老而后六经,序游侠则退处士而进奸雄,述货殖则崇势利而羞贱贫,此其所蔽也”。这些地方还不足以表现班固的正统思想,最使我们看出他的作品在历史上是属于“罢斥百家,独尊儒术”之后的产物的,乃是《汉书》卷二十《古今人表》。这表里列有1931位古代名人,包括传奇中的人物如女娲氏、有巢氏,《论语》中有名的孔门弟子,《春秋》中的国君等,至秦亡为止。由作者“显善昭恶”的原则按上上至下下区分为三等九则。内中得“上上圣人”者十四人,包括三皇五帝,以周公、孔子殿后。仲尼之外即再无圣人,孟子也只与颜渊、管仲同属“上中仁人”。老子与商鞅、申子、墨翟、韩非都属“中上”,与孙膑、白起一流。刺客荆轲则为“中中”,和孟尝君、吕不韦同品。而“下下愚人”里既有蚩尤、共工、三苗,也有倾国倾城的褒姒和妲己。秦始皇虽焚书坑儒,班固只贬之为“中下”,因为他下面还有二世胡亥列入“下中”,宦官赵高列入“下下”。因此,我们也可以推想出世俗观念中儒家的拘泥,并不一定是孔子和他门徒的真性格。那些呆板多方面的样子,还是后人所造,其目的在维持文官集团的紧凑。总算还是中国读书人的运气好,得有太史公司马迁在兰台令班固之前写作,否则没有有《史记》,径由《汉书》开二十三史之端,中国史学的传统,必更趋向“文以载道”的方针,更缺乏“百家殊方”的真实性和生动活泼了。(选自黄仁宇《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有删改)【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史记》里的人物涉及三教九流各色人等,如日者(占卜的人),而《汉书》秉持官方正统思想,较少记录不符合正统观念的人物。B.《史记》和《汉书》在对待项羽的态度上差异明显,《史记》里的《项羽本纪》排列在《高祖本纪》之前,这在《汉书》中是不可能出现的。C.司马迁的“成一家之言”“藏之名山”的宗旨和班固作《汉书》的宗旨有很大不同,这就决定了《史记》是通史,《汉书》是断代史。D.《史记》为私人著作,而《汉书》则经皇帝看过,带有国史的色彩,因此《汉书》在编修上要比《史记》更为严谨和准确。【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有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从作者的写作宗旨,个性癖好及作者所处社会环境等方面论证了《史记》和《汉书》在取材行文上的差异。B.文章以《刺客列传》《项羽本纪》等为例,论证了司马迁是带着一种浪漫主义和个人主义作风来写作《史记》的。C.文章以《汉书》卷二十《古今人表》为例,论证了司马迁是带着一种浪漫主义和个人主义作风来写作《史记》的。D.通过对比和举例论证,文章得出了《汉书》更秉持官方正统思想,更趋向“文以载道”,《史记》更爽快淋漓,不拘行迹的结论。【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董仲舒尊儒的真正目的在于树立一种统一帝国的正统思想,为当时的政权服务。班固受其影响,并体现在《汉书》的创作中。B.班固在《汉书•司马迁传》中表达了对司马迁的看法——“是非颇缪于圣人”,他认为《史记》的叙史观念有悖于圣人之道。C.司马迁的《史记》完成于汉武帝末年,未受到“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影响,这对中国读书人来说,是幸运的事。D.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孔子及其门徒的形象,多半出于汉朝“独尊儒术”以后的历史典籍,这些形象并不是他们的真实形象。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我的一位国文老师梁实秋①在十八九岁的时候,遇见一位国文先生,他给我的印象最深,使我受益也最多,我至今不能忘记他。②先生姓徐,名锦澄,我们给他取的绰号是“徐老虎”,因为他凶。他的相貌很古怪,头很尖,秃秃的,亮亮的,脸形却是方方的,扁扁的,有些像《聊斋志异》绘图中的夜叉的模样。他的鼻子眼睛嘴好像是过分的集中在脸上很小的一块区域里。他戴一副墨晶眼镜,银丝小镜框,这两块黑色便成了他脸上最显著的特征。我常给他画漫画,勾一个轮廓,中间点上两块椭圆形的黑块,便惟妙惟肖。他的身材高大,但是两肩总是耸得高高的,鼻尖有一些红,像酒糟的,鼻孔里常藏着两桶清水鼻涕,不时的吸溜着,说一两句话就要用力的吸溜一声,有板有眼有节奏,也有时忘了吸溜,走了板眼,上唇上便亮晶晶的吊出两根玉箸,他便用手背一抹。他常穿的是一件灰布长袍,好像是在给谁穿孝,袍子在整洁的阶段时我没有赶得上看见,我看见那袍子的时候即已油渍斑斑。他经常是仰着头,迈着八字步,两眼望青天,嘴撇得瓢儿似的。我很难得看见他笑,如果笑起来,是狞笑,样子更凶。③有一天,先生大概是多喝了两盅,摇摇摆摆的进了课堂。这一堂是作文,他老先生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了两个字,题目尚未写完,一位性急的同学发问了:“这题目怎样讲呀?”老先生转过身来,冷笑两声,勃然大怒:“题目还没有写完,写完了当然还要讲,没写完你为什么就要问?……”他滔滔不绝的吼叫起来,大家都为之愕然。这时候我可按捺不住了。我觉得现在受了无理的侮辱,便挺身分辩了几句。这一下我可惹了祸,老先生把他的怒火都泼在我的头上了。他在讲台上来回的踱着,吸溜一下鼻涕,骂我一句,足足骂了我一个钟头,其中警句甚多,我至今还记得这样的一句:④“×××!你是什么东西?我一眼把你望到底!”⑤这一句颇为同学们所传诵。谁和我有点争论遇到纠缠不清的时候,都会引用这一句“你是什么东西?我把你一眼望到底”!当时我看形势不妙,也就没有再多说,让下课铃结束了先生的怒骂。⑥但是从这一次起,徐先生算是认识我了。酒醒之后,他给我批改作文特别详尽。批改之不足,还特别的当面加以解释,我这一个“一眼望到底”的学生,居然成为一个受益最多的学生了。⑦徐先生自己选辑教材,有古文有白话,有历代佳作,有时事杂论,油印分发给大家。他这样新旧兼收选教材,在当时还是很难得的开通的榜样。我对于国文的兴趣因此而提高了不少。徐先生讲国文之前,先要介绍作者,而且介绍得很亲切,例如他讲张东荪的文字时,便说:“张东荪这个人,我倒和他一桌上吃过饭……”这样的话是相当的可以使学生们吃惊的,吃惊的是,我们的国文先生也许不是一个平凡的人吧,否则怎样会能够和张东荪一桌上吃过饭!⑧徐先生于介绍作者之后,朗诵全文一遍。这一遍朗诵可很有意思。他打着江北的官腔,咬牙切齿地大声读一遍,不论是古文或白话,一字不苟的吟咏一番,好像是演员在背台词,他把文字里的蕴藏着的意义好像都给宣泄出来了。他念得有腔有调,有板有眼,有情感,有气势,有抑扬顿挫,我们听了之后,好像是已经理会到原文的意义的一半了。⑨徐先生教我许多作文的技巧。他告诉我:“作文忌用过多的虚字。”该转的地方,硬转;该接的地方,硬接。文章便显着朴拙而有力。他告诉我,文章的起笔最难,要突兀矫健,要开门见山,要一针见血,才能引人入胜,不必兜圈子,不必说套语。他又告诉我,说理说至难解难分处,来一个譬喻,则一切纠缠不清的疑难都迎刃而解了,何等经济,何等手腕!诸如此类的心得,他传授我不少,我至今受用。⑩我离开先生已将近五十年了,未曾与先生一通音讯,不知他云游何处,听说他已早归道山了。同学们偶尔还谈起“徐老虎”,我于回忆他的音容之余,不禁还怀着怅惘敬慕之意。【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意一项是A.文章第①段连用两个表程度的副词“最”,突出了国文老师在我记忆中的位置,同时也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B.徐老师骂了我后,对我的作文批改反而特别详尽,甚至当面解释,表明他对骂我的行为感到后悔。C.徐老师自己选辑教材,新旧兼收的作法,让我对国文的兴趣提高了不少,他教我的许多作文技巧,为我一生受用。D.作者用“有腔有调”“有板有眼”“有感情”“有气势”“有抑扬顿挫”等词语对徐老师的朗读作了高度评价。【2】结合上下文,分析第⑩段中画线句子的含意。【3】本文生动地描绘了徐老师的古怪外貌,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材料一:“什么清华北大,不如胆子大。”近日,某位名人在演讲中的一句话一下子又成了网络热点话题。话说得有些极端,但放在演讲的语境里,也并无不可,无非是劝说年轻人在创新创业过程中要有胆量,不必唯学历是举。但舆论纷纷中,难免有人对这番话进行歪解,有的甚至从中推演出了一个极端的结论:读书无用。读了几年大学,还不如中学毕业就去做生意的同学,人家都有车有房了,自己却什么都没有……的确,这些年来,大学教育的日益普及让大学生不再是“天之骄子”。如果把“有用”等同于物质上的成功,老实说,想通过读书上大学来实现“挣大钱”的梦想,的确没那么简单。同时,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也给普通人创造了很多机会,即使没有大学学历,只要敢闯敢干,一路坚持下来也能有不小的斩获。但这是否说明,我们就不需要读书了?读大学,不仅在于学习知识,为将来的职业生涯储备“资本”,还有其更高的价值:养成终生读书的习惯,培养训练自我学习的能力。与其说大学教育教给学生的是具体专业的学科知识,不如说是一种可以受益终生的技能。读书的“有用”,就在于丰富个人素质的“无用”之用。大学所带来的宏阔视野、见识丰盈以及塑造人的价值观,其“回报”未必能用量化的金钱体现。当然,“读书无用论”的回潮也值得社会反思:我们的社会,通过知识获得的上升通道是不是变得更狭窄了?但在这个越来越需要通过知识来创新发展的时代,我们无论如何都不能对读书丧失信心。(选自2017年1月17日《人民日报》,有删改)材料二:在1月3日晚上的直播中,两个90后网红姑娘原本只是在盘点近日收到的生日礼物,唯独对其中的书本不屑一顾,最后却演变成为撕书直播,并表示读书没用,自己从来不读书,照样做老板开跑车,给自己打工的都是大学生如今渐渐流传开的“读书无用论”,一是源于不少辛辛苦苦读书的年轻人,进入社会后取得的经济效益还不如不怎么读书的人多;二是源于读书多年,一朝进入社会,大部分知识内容都忘记了。读书又有何用?对于这个问题,有个外国网友的回答很有意思:“当我年轻的时候,我吃下了许多的食物,它们中的大多数对我来说已经消失并忘记了,但我确定其中有一部分变成了我的骨血。我想,阅读也是一样的事情。”读书学知识,或许不能直接赚到钱,但是之所以还要学,并且不仅我们学,下一代还要学,是因为这些知识是正确的。所以,网红们读不读书真的不重要,“你”读不读书才重要。(选自2017年1月4日“红网”,有删改)材料三:河南省卫辉市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村庄——薛屯村,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每年都会有三五名学生考上全国各地的大学。近些年,该村考上大学的学生数量成倍上升,截止到目前,该村已经出了200多名大学生。甚至一条街上竟然有多名博士生。读书无用论在不少农村贫困地区大有市场。让人惊诧的是,却有极个别的农村走出了成百上千名大学生,成为远近闻名的“高考名村”。这就引出了一个问题,就是这些村子为何能够如此重视教育?有何经验可供其他地区借鉴?这些“高考名村”的村民并非毫无缘由地对教育“情有独钟”。有两点需要引起注意:一是,这些“高考名村”在上世纪80年代初就出过几个大学生,他们成为“知识改变命运”的鲜活案例,促使后人争相效仿;再者,就是尽管贫穷,但这些地区的村民并没有外出打工,而是过着简单的生活,全力供应孩子读书,并时常向他们灌输教育改变命运的思想。对教育的重视,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要想彻底剔除读书无用论的土壤,需要教育部门在制度层面上,均衡城乡教育资源的不公平分布,诸如在高校自主招生、校长推介制、名校联合招考等教育改革举措中,向农村考生重点倾斜,从而疏通贫寒子弟向上层流动的通道。这些“高考名村”所取得的经验,也在警示我们,要重塑贫困阶层对教育的信仰,既要树立和宣传正面典型人物,也要重点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选自2016年3月1日《中国青年报》,有删改)【1】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什么清华北大,不如胆子大”材料一中“某位名人”在演讲中这样说,是激励年轻人在创新创业的过程中要有胆量。B.大学教育能带给学生宏阔视野、丰盈见识以及价值观的塑造,大学教育的回报,不能完全用量化的金钱体现。C.材料二中外国网友对“读书有何用”的回答巧妙地点出了读书的重要性,读过的书,也许会忘记,但它们会变成我们生命的一部分。D.网红们读不读书不重要,因为作者认为他们不需要读书就可以成功,但是我们以及我们的下一代一定要读书。【2】下列对材料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材料一以“某位名人”在演讲中的话作为引子,引出话题“读书无用论”,然后对读书的“无用”和“有用”进行论证,最后指出我们不能对读书丧失信心。B.材料二用两个90后网红姑娘在直播中撕书并表示读书没有用的事件引出话题,对她们的行为进行了强烈的批判。C.材料三以农村地区出现“高考名村”这一事件引出讨论,认为这些地区对教育的重视形成了良性循环,有丰富的经验可供借鉴。D.三则材料关注的都是“读书无用论”问题,都分析了“读书无用论”出现的原因,并强调了读书的有用性。E.三则材料来源不同,有报纸,有门户网站,但都针对“读书无用论”流行的现实进行报道,议论性较强。【3】如何扭转“读书无用论”的观念?请结合以上三则材料谈谈你的看法。评卷人得分二、文言文阅读(共1题)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刘敬者,齐人也。汉五年,戍陇西,过洛阳,高帝在焉。娄敬脱挽辂①,衣其羊裘,见齐人虞将军曰:“臣愿见上言便事。”虞将军欲与之鲜衣娄敬曰臣衣帛衣帛见衣褐衣褐见终不敢易衣于是虞将军入言上。上召入见,赐食。已而问娄敬,娄敬说曰:“陛下都洛阳,岂欲与周室比隆哉?”上曰:“然。”娄敬曰:“陛下取天下与周室异。周之先自后稷,尧封之邰,积德累善十有余世。公刘避桀居豳。太王以狄伐故,去豳,杖马棰居岐,国人争随之。及文王为西伯断虞芮之讼始受命吕望伯夷自海滨来归之武王伐纣不期而会孟津之上八百诸侯皆曰纣可伐矣遂灭殷。成王即位,周公②之属傅相焉,乃营成周洛邑,以此为天下之中也,诸侯四方纳贡职,道里均矣,有德则易以王,无德则易以亡。凡居此者,欲令周务以德致人,不欲依险阻,令后世骄奢以虐民也。今陛下起丰沛,收卒三千人,以之径往而卷蜀、汉,定三秦,与项羽战荥阳,争成皋之口,大战七十,小战四十,使天下之民肝脑涂地,父子暴骨中野,不可胜数,哭泣之声未绝,伤痍者未起,而欲比隆于成康之时③,臣窃以为不侔也。且夫秦地被山带河,四塞以为固,卒然有急,百万之众可具也。因秦之故,资甚美膏腴之地,此所谓天府者也。陛下入关而都之,山东虽乱,秦之故地可全而有也。夫与人斗,不搤其亢,拊其背,未能全其胜也。今陛下入关而都,案秦之故地,此亦扼天下之亢而拊其背也。”高帝问群臣,群臣皆山东人,争言周王数百年,秦二世即亡,不如都周。上疑未能决。及留侯明言入关便,即日车驾西都关中。于是上曰:“本言都秦地者娄敬,‘娄’者乃‘刘’也。”赐姓刘氏,拜为郎中。(节选自《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注】①辂:绑在车辕上供人拉车使用的横木。②周公:周成王姬诵的叔叔,周公旦。③成康之时:指西周成王、康王的鼎盛时代。【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虞将军欲与之/鲜衣娄敬曰/臣衣帛衣/帛见/衣褐衣/褐见/终不敢易衣B.虞将军欲与之/鲜衣娄敬/曰臣衣帛/衣帛见/衣褐/衣褐见/终不敢易衣C.虞将军欲与之鲜衣/娄敬曰/臣衣帛/衣帛见/衣褐/衣褐见/终不敢易衣D.虞将军欲与之鲜衣/娄敬曰/臣衣帛/衣帛见/衣褐衣/褐见/终不敢易衣【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拜,指用一定的礼仪授予某种官职或名位,一般用于升职。古代表示升职的词语还有拔、擢、陟、左迁。B.关中,秦朝建都洛阳,汉朝建都长安,因这个地区位于函谷关以西,大散关以东,武关以北,萧关以南,处四关之中,故称关中。C.山东,战国、秦、汉时代,通称崤山或华山以东地区为山东。《鸿门宴》“沛公居山东时”中的“山东”指的就是崤山以东。D.三秦,指秦朝故地关中地区。项羽灭秦后曾将此地分给秦军三位降将章邯、司马欣、董翳,故得名。后也用作陕西的别称。【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刘敬希望觐见刘邦,同乡虞将军要求他换上好衣服,他却坚持穿着粗布衣服去拜见,这体现了他在立身行事上我行我素,恃才傲物的一面。B.刘敬述说了周王朝迁徙繁荣的过程,从部落始主后稷到公刘、太王、文王、武王,直到周成王定都长安,他们都是用德政来取得民心的。C.刘敬去陇西戍守路过洛阳,便主动劝说高祖建都关中,因群臣大都不是关中人,满朝皆是反对之声,但高祖最终采纳了他的建议。D.西汉建都长安,在这个问题上,固然说明刘敬胸怀大局,颇具政治眼光,也不能不说刘邦慧眼识人,不以人废言,能择善从之。【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且夫秦地被山带河,四塞以为固,卒然有急,百万之众可具也(2)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项王默然不应。(《鸿门宴》)评卷人得分三、诗歌鉴赏(共1题)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日暮【唐】杜甫牛羊下来久,各已闭柴门。风月自清夜,江山非故园。石泉流暗壁,草露滴秋根。头白灯明里,何须花烬繁。【注】(1)大历二年(767)秋,晚年杜甫流居夔州(重庆奉节),写下了这首诗。(2)花烬:灯芯结花,民俗中有“预报喜事”之意。【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A.“牛羊下来久”著一“久”字,便另创新的境界,使人自然联想到山村傍晚时的闲静。B.“各已闭柴门”,使人联想到寂静的山村家家户户深闭柴扉,各自团聚,享受天伦之乐的景况。C.颔联使诗歌从黄昏时的温馨转入月光下的凄凉,透露出诗人内心的悲郁。D.颈联选取了泉水、露珠等意象,营造了洁净、凄清的意境,更好地突出了悲秋的主题。E.尾联两句写花白的头发和明亮的灯光交相辉映,“何须”一句,直抒胸臆,写出了诗人满腹的辛酸和痛苦。【2】“石泉流暗壁,草露滴秋根”一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评卷人得分四、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沁园春·长沙》中巧妙回答“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2)《荆轲刺秦王》中写荆轲“易水诀别”时,通过动作描写表现他义无反顾的精神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五、选择题(共3题)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①面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们不能胶柱鼓瑟,而应根据社会实际,在变通、创新、开放、多元的基础上传承。②世界一流的画家都深信总有一股不可抗拒的力量在推动着他们前进,这股力量让他们试图通过一种信笔涂鸦的方式体会灵魂的内涵与价值。③学习文言叙事散文,要注意反复阅读,悉心体会。掌握钩玄提要的阅读方法,抓住关键词,理清文章脉络,这样才能提高概括和表达能力。④麻婆豆腐的名气虽不及北京烤鸭那么如雷贯耳,但作为川菜的一张名片,它以麻辣鲜香的独特口感征服了无数食客。⑤时间进入晚清,从中央到地方的各个部门人浮于事,饱食终日,无所事事的达官显贵们飞鹰走狗,斗鸡杂耍,在皇帝面前惟多磕头少说话而已。⑥针对日本的危言危行,外交部新闻发言人华春莹多次警告,日方应端正历史态度,正视侵略历史,并进行深刻历史反省。A.①②③ B.②④⑥ C.④⑤⑥ D.①③⑤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阿Q正传》的发表,文坛为之震动。从此,中国的医学界虽然少了一位医生,却多了一位目光锐利,文笔犀利的作家——鲁迅。B.《红高粱家族》是莫言的代表作之一,这本小说的名字对大家很熟悉,主要是因为很多人看过周迅主演的电视剧《红高粱》。C.登基称帝后,唐太宗颁布诏令,铸剑为犁,劝课农桑,鼓励生育,使得唐朝国力迅速增强,成为世界强国。D.在服用头孢或阿莫西林期间,切忌不要饮酒,不要吃辣,不要熬夜,这样有助于身体康复。9.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A.希望有关部门能为市民尽一份绵薄之力,尽快解决道路通畅问题。B.旧时人们给朋友写信,开头往往是“某某如晤”,结尾写“代问令堂、令尊好”。C.作为黄老师的高足,我一定兢兢业业,勤勤恳恳,把工作室的事情做好。D.老王,请你放心,在这件事情上,我们一定鼎力相助,帮你渡过难关。评卷人得分六、语言表达(共2题)1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想要在没有充电环境的条件下使用电子产品,①___________。那么,电池是如何工作的呢?在现代技术中,电池就是指能够提供电能,且便携、独立的化学系统。②________,其中一次电池也叫不可充电电池,它在电池内进行化学反应,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一次电池放电导致电池发生永久、不可逆的改变;③___________,它利用化学反应的可逆性,将化学反应转化为电能,当电量耗尽时,可以由充电器进行充电,再次进行化学反应。现在人们常用的电子产品中,大多数的电池都是二次电池。11.挽联是集体或个人哀悼逝者,治丧和祭祀时专用的对联,一般表现逝者生平、成绩和美德及对后人的影响等,表达哀悼、崇敬、怀念之情。请从下列人物中选出一位,写一幅挽联,不得抄袭或套用现成的作品,不少于10字。①荆轲②樊於期③杨德群人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上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七、作文(共1题)1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感动,是“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体贴;感动是“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的牵挂;感动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担当……请以“感动我的小事”为副标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参考答案及解析一、现代文阅读1.【答案】【1】B【2】C【3】D【解析】【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对于文章内容的筛选概括能力。A项,根据原文第5段“班固书里虽有《东方朔传》,却不再缕列非正派或下流的文化资料。”可知《汉书》并不是不记录不符合正统观念的人物,而是很少记录不符合正统观念的人物;C项,强加因果,由原文第二节“司马迁自称‘成一家之言’和‘藏之名山’,已和班固作书的宗旨不同。况且《史记》是通史,《汉书》是断代史。两位史家的个性癖好不同,这也使他们在取材行文之间,有相当的出入”可知,“这就决定了”前后的内容无因果关系;D项,“《汉书>在编修上要比《史记》更为严谨和准确”的说法于文无据。【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结构,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题中,C项,“论证了司马迁是带着一种浪漫主义和个人主义作风来写作《史记》的”错误。由原文“这些地方还不足以表现班固的正统思想,最使我们看出他的作品在历史上是属于‘罢斥百家,独尊儒术’之后的产物的,乃是《汉书》卷二十《古今人表》”可知,举《汉书》卷二十《古今人表》为例,是要论证班固的作品在历史上是属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的产物的。【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论述类文体阅读的命题主要从概念、判断、推理三个角度命题,概念注意“答非所问”“内涵、外延不准”“误划类别”“张冠李戴”;判断类注意“范围不当”“偷换概念”“曲解文意”;推理注意“强加因果”“强行推理”等错误。答题的关键是审清题干、找准区位、对读原文、寻找细微的差别。本题考查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题中,D项,“这些形象并不是他们的真实形象”的说法过于绝对。根据最后一段“我们也可以推想出世俗观念中儒家的拘泥,并不一定是孔子和他门徒的真性格”可知,作者只是“推想”,说的是“不一定”是孔子及其门徒的真实形象。2.【答案】【1】B【2】①先生那极具个性的音容笑貌、行为习惯让我难以忘怀,他那出众的才华和高尚的人品更让我“敬慕”。②因为我离开先生后就未曾与先生一通音信,且先生已不在人世,所以在“敬慕”的同时又有“怅惘”。【3】①从文章结构安排看,能使文章曲折多姿,给读者造成强烈的心理冲击。从文章的开头看,作者是要褒扬自己的国文老师,可接下来,作者不惜笔墨,对老师古怪的相貌进行了生动细腻的刻画,那有棱有角的脑袋轮廓,那秃秃亮亮的尖头,那方方扁扁的脸形,那常吸溜鼻涕的酒糟鼻子等,确实给人以古怪的印象;然后作者再写老师老师的认真、敬业、爱生、学养和见识,这是欲扬先抑的写法,使文章显得波澜起伏,曲折多姿。②从刻画人物形象看,让老师的形象更生动、更丰满,更凸显老师的才华和品格。这里运用了似贬实褒的手法(或反衬手法),这些看似贬损的描写实际上是要与下文写老师的认真、敬业、爱生、学养和识见形成表和里的反向衬托,用外在的丑反衬内在的美,不仅让老师的形象更生动、丰满,而且凸显了老师的才华和品格。③从文章主旨表达看,更能体现出作者对老师的怀念崇敬之情。与老师分别近50年,还能如此清晰地记得老师的音容笑貌,可见老师在学生心中印象之深,学生对老师的崇敬怀念之重。【1】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小说相关内容的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B项,“表明他对骂我的行为感到后悔”分析错误,由原文“但是从这一次起,徐先生算是认识我了。酒醒之后,他给我批改作文特别详尽。批改之不足,还特别的当面加以解释”可知,徐老师是因为通过这次骂我认识了我,才对我的作文批改特别详尽。他的骂是不带恶意的,是对学生负责的表现,所以对他来说,不存在后悔。【2】试题分析:题干“分析第⑩段中画线句子的含意”,答题关键词“第⑩段中画线句子”“含意”,这是对句子含义的考查,答题时,首先找到句子“我于回忆他的音容之余,不禁还怀着怅惘敬慕之意”,抓住关键词“怅惘”“敬慕”理解句子含义。“怅惘”字面意思,因失意而心事重重,筛选关键细节“我离开先生已将近五十年了,未曾与先生一通音讯,不知他云游何处,听说他已早归道山了”理解;“敬慕”字面意思,指尊敬,仰慕,筛选关键细节“我这一个‘一眼望到底’的学生,居然成为一个受益最多的学生了”“徐先生自己选辑教材,有古文有白话,有历代佳作,有时事杂论,油印分发给大家。他这样新旧兼收选教材,在当时还是很难得的开通的榜样。我对于国文的兴趣因此而提高了不少”“他念得有腔有调,有板有眼,有情感,有气势,有抑扬顿挫,我们听了之后,好像是已经理会到原文的意义的一半了”“诸如此类的心得,他传授我不少,我至今受用”理解含义。最后组织答案。【3】试题分析:题干“本文生动地描绘了徐老师的古怪外貌,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答题关键词“描绘了徐老师的古怪外貌”“作用”。题干换一种简单的说法,就是问文章中“描绘了徐老师的古怪外貌”的作用。“作用题”答题还是从小说人物、情节、主旨等角度分析。情节角度:文章的开头看,作者是要褒扬自己的国文老师,可接下来,作者不惜笔墨,描写老师古怪,然后作者再写老师的认真、敬业、爱生、学养和见识,这是欲扬先抑的写法,使文章显得波澜起伏,曲折多姿;主旨角度:还能如此清晰地记得老师的音容笑貌,可见学生对老师的崇敬怀念之重;人物角度:生动地描绘了徐老师的古怪外貌,实际上是要与下文写老师的认真、敬业、爱生、学养和识见形成表和里的反向衬托,用外在的丑反衬内在的美。答题时,注意结合文章内容分析,不能只罗列专业术语。【解析】3.【答案】【1】D【2】BD【3】【示例】①宣传“读书有用论”,使人们正确认识读书的价值,明确读书不仅能学到正确的知识,还能提升个人能力、丰富个人素质、开阔视野等。②拓宽通过知识获得的上升通道,使有知识者有施展才华、获得收益的舞台。③均衡城乡教育资源的分配,重塑贫困阶层对教育的信仰。【解析】【1】试题分析:此题考核信息筛选和整合能力,答题时要求明确具体的考核的要点,找准文章的对应位置,然后结合文章内容逐个判断正误,题中D项错误,材料二中原文是“当我年轻的时候,我吃下了许多的食物,它们中的大多数对我来说已经消失并忘记了,但我确定其中有一部分变成了我的骨血。我想,阅读也是一样的事情。可以知道,“因为作者认为他们不需要读书就可以成功”于文无据。【2】试题分析:此题考核信息筛选和整合能力,答题关键词“正确的两项”,答题时注意不要漏选。答题首先要求明确具体的考核的要点,找准文章的对应位置,然后结合文章内容逐个判断正误,题中,B项,“对她们的行为进行了强烈的批判”错误,材料二开头对这件事进行的是客观叙述,只是结尾的“网红们读不读书真的不重要”有轻微的否定色彩;D项,“都分析了‘读书无用论’出现的原因,并强调了读书的有用性”错误,材料三并没有分析原因,也没有强调有用性。【3】试题分析:题干“如何扭转‘读书无用论’的观念?请结合以上三则材料谈谈你的看法”答题关键词“扭转‘读书无用论’的观念”“结合以上三则材料”,首先确定答题区间在三则材料中,然后结合关键词“扭转‘读书无用论’的观念”,筛选相关语句“与其说大学教育教给学生的是具体专业的学科知识,不如说是一种可以受益终生的技能”“大学所带来的宏阔视野、见识丰盈以及塑造人的价值观”“我们的社会,通过知识获得的上升通道是不是变得更狭窄了?”“要重塑贫困阶层对教育的信仰,既要树立和宣传正面典型人物,也要重点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概括形成答案。二、文言文阅读4.【答案】【1】C【2】A【3】D【4】(1)再说秦地被群山和黄河所环绕,四面边塞都可以作为坚固的防线,突然有了危急情况,百万人的军队很快就能备办召集起来。(2)范增多次给项王使眼色,多次举起身上佩带的玉玦(暗示项王),项王默默地毫无反应。【1】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可先根据句意从整体上将能断开的断开,再根据主谓或动宾关系及文言虚词断句。本题抓住关键主语“虞将军”“娄敬”“臣”,关键词虚词“曰”,结合相同句式“衣帛,衣帛见”“衣褐,衣褐见”断句。本句正确标点:虞将军欲与之鲜衣,娄敬曰:“臣衣帛,衣帛见;衣褐,衣褐见。终不敢易衣。”【2】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文学常识的识记能力和筛选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可根据平时的积累,将表述错误的选项找出即可。题中A项,错误,“左迁”表示降职。【3】试题分析:此题主要考查考生分析和概括文本内容的能力。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带着选项回到原文,从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的混淆和关键词语的误译等角度进行比较分析,作出判定。题中,A项,“体现了他在立身行事上我行我素,恃才傲物的一面”有误,在本文中应该是表现了他在立身行事上保持本色的一面;B项,“周成王定都长安”错误,周成王定都洛阳;C项,满朝皆是反对之声有误,原文提到张良阐述了入关的好处之后,高祖当日就乘车西行到关中建都,显然,留侯张良是赞同刘敬的建议的。【4】试题分析:此题翻译时需要注意计分点:(1)“以为”,作为;“卒”,突然;“具”,备办、准备。(2)“数”,多次;“目”,使眼色;“三”,多次。文言文翻译最主要是抓得分点,考生把两句放到原文中,根据上下文意思,再结合句中得分点来翻译句子。参考译文:刘敬,是齐人。汉高帝五年,他到陇西戍守边塞,路过洛阳,(当时)高帝正在那里。娄敬放下小车,穿着他的羊皮袄,去见齐人虞将军说:“我希望见到皇帝谈谈有利于国家发展的事。”虞将军要给他换上华美的衣服,娄敬说:“我穿着丝绸衣服来,就穿着丝绸衣服去拜见;穿着粗布衣服来,就穿着粗布衣服去拜见。绝不敢更换衣服。”于是虞将军进去把娄敬的请求报告给皇帝。皇帝召娄敬进殿见面,并赐给他饭吃。过了一会儿,皇帝就问娄敬(要谈什么事),娄敬便劝说皇帝道:“陛下定都洛阳,难道是要跟周朝比兴隆吗?”皇帝说:“是的。”娄敬说:“陛下取得天下的情况与周朝是不同的。周朝的先祖从后稷开始,被尧封于邰,积累德政善事有十几代。公刘为避开夏桀的暴政而到豳居住。太王因为狄族侵扰的缘故,离开豳,驱赶着牲口移居到岐山,国内的人都争着跟随他。等到周文王做了西伯,解决了虞国和芮国的争端,从此才成了禀受天命统治天下的人,吕望、伯夷自海边前来归附他。周武王讨伐殷纣时,不约而同地赶到孟津会盟的有八百诸侯,大家都说殷纣可以讨伐了,于是就灭掉了殷商。周成王继位,周公等人辅佐他,于是营建了成周洛邑,因为这个地方处于天下的中心,四方诸侯来交纳贡物赋税,路程都是均等的,有德之君住在那里就容易施行王政,无德之君住在那里也容易败亡。凡是建都于此的,都想要像周朝一样务必用德政来感召人民,而不想依赖险要的地形,使后世子孙骄纵奢侈而残害百姓。如今陛下从丰沛起事,招集三千士卒,带着他们直接投入战斗便席卷蜀、汉地区,平定三秦,与项羽在荥阳交战,争夺成皋的通道,大战七十次,小战四十次,使天下百姓血流大地,父子枯骨暴露于荒郊之中,不可胜数,悲惨的哭声不绝于耳,受伤的人还没能康复,您就想和周朝成王、康王的时代比兴盛,我私下认为比不上。再说秦地被群山和黄河所环绕,四面边塞都可以作为坚固的防线,突然有了危急情况,百万人的军队很快就能召集起来。凭借着秦国原来经营的底子(原有的一切),依托非常肥沃的土地,这就是所说的物产丰饶之地啊。陛下进入函谷关在那里建都,崤山以东地区即使有祸乱,秦国原有的地方是可以保全并占有的。与别人搏斗,不掐住他的咽喉,击打他的后背,是不能完全获胜的。现今陛下进入函谷关内建都,控制着秦国原有的土地,这也就是掐住了天下的咽喉而击打它的后背啊。”汉高帝征求群臣的意见,大臣们都是崤山以东地区的人,争先恐后地申辩说周朝建都在洛阳称王天下几百年,秦朝建都在关内只到二世就灭亡了,不如建都在周朝都城。皇帝犹疑不决。等到留侯张良明确地阐述了入关建都的有利条件后,高帝当日就乘车西行到关中建都。这时高帝说:“本来建议在秦地建都的是娄敬,‘娄’就是‘刘’啊。”于是赐娄敬姓刘,任命他为郎中。【解析】三、诗歌鉴赏5.【答案】【1】DE【2】描绘了一幅凄清而幽寂的画面:静谧的月光下、岩石的阴影中,泉水沿着石壁潺潺地流着,发出清冷的声音;草叶上凝着一粒一粒的露水,它们顺着叶片渗入地下,滋润着杂草的根部,诗人独自看着这月下山间的景色。(意思相近即可)【解析】【1】试题分析:本题综合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题中,D项,“更好地突出了悲秋的主题”错误,“石泉流暗壁,草露滴秋根”,按照意思句子应为:“暗泉流石壁,秋露滴草根”,凝结出一片凄清幽遽的意境,表达了诗人漂泊无依、年老孤寂、怀念故园的愁绪;E项,“直抒胸臆”错误,“何须”,道出了作者心中的无聊和凄怆,头白之人,与那些热闹和花样早没了关系;流落蜀地十多载,老来一事无成,望前路,希望渺茫;回首故园,有家难回。应该是委婉含蓄地表达了作者的心酸和痛苦。【2】试题分析:题干“‘石泉流暗壁,草露滴秋根’一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答题关键词“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石泉流暗壁,草露滴秋根”内心难以平静的作者陷入了更深的夜色里,他独自去看山上的风景,在静谧的月光下、岩石的阴影中,听到泉水沿着石壁潺潺地流着,发出清冷的声音。脚边的草根上凝着露水,打湿了鞋子。仔细看时,它们一粒一粒沾在草叶上,顺着叶片渗入地下,滋润着杂草的根部。这样的秋夜山间,风露袭人,水的寒气仿佛能浸入人的皮肤。“石”与“泉”、“草”与“露”,凝结出一片凄清幽遽的意境。答题时,首先,描写诗歌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考生应该抓住诗歌中的主要景物“石泉”“暗壁”“草露”“秋根”,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绘要忠于原诗。然后,概括景物所要营造的氛围特点“凄清而幽寂”;最后,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或给人什么样的启示和思考。①写了什么景物(意象),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适当运用表达,语言力求优美。②概括景物营造的氛围特点(意境)。常用术语:寥廓、雄奇、开阔、旷远、悲壮、悲凉、凄清、阴冷、幽静、萧条、荒凉、冷落、衰败、孤寂、恬静、闲适、缠绵、清新、明丽、绚丽、壮丽、秀美、恬淡、朦胧、淡雅。③分析作者表现的思想感情。四、名句名篇默写6.【答案】①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②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每句1分,句中有误该句不得分。要求学生养成回头望的习惯,避免笔误。本题中易错字“遏”“已”。五、选择题7.【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词语成语的运用。题中,①胶柱鼓瑟:比喻固执拘泥,不能变通。此处使用正确;②信笔涂鸦:形容字写得很潦草,或胡乱地写文章。常用作自谦之词,不能用于“他们”,此处使用错误;③钩玄提要:钩,探索;玄,精微之处;提,举出;要,纲要。探取精微,摘出纲要。此处使用正确;④如雷贯耳:响亮得像雷声传进耳朵里。形容人的名声大。不能用来形容菜肴,张冠李戴;⑤人浮于事:浮,超过。原指人的才德高过所得俸禄的等级。后指工作中人员过多或人多事少。此处使用正确;⑥危言危行:危,正直。说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指正直的言行。此处使用错误。8.【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病。先抓典型的语病标志,比如两面词、判断词、并列动词;然后压缩句子,保留主干,看是否残缺、是否搭配。题中,B项,主客颠倒。应改为“大家对这本小说的名字很熟悉”;C项,暗换主语。将最后一个“,”改成“并”;D项,否定不当,不合逻辑。应去掉“切忌”。9.【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综合考查考生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题中,A项,“绵薄之力”是谦词,只能用于自己;C项,“高足”意为“高才弟子”,用于称呼别人的学生或徒弟,不能用于自己;D项,“鼎力相助”是敬辞,不能用于自己。六、语言表达10.【答案】就必须靠电池来提供支持电池可分为一次电池和二次电池二次电池又叫可充电电池【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补写题,此类试题一般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填上与前文或后文相照应的语句即可。语句补写题(也叫语段填句题)是新课标卷最具特色、出现频率很高的一种语言表达题型。所谓“语句补写题”,就是指给出一个语段,空出两至三个句子进行补写,补写后的句子与语段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语句通顺。题中依据“在没有插电环境的条件下使用电子产品”“电池是如何工作的呢”推断第一空;依据上文“其中一次电池也叫不可充电池”推断第二空;依据上文“其中一次电池也叫不可充电池,它在电池内进行化学反应”结合后文“它利用化学反应的可逆性,将化学反应转化为电能”推断第三空。11.【答案】①荆轲:为朋友,为太子,提携玉龙为君死;守信用,守承诺,侠士一诺重千斤。②樊於期:为全朋友之义,义无反顾割头颅;愿报太子之恩,深明大义抗强秦。③杨德群:刀枪棍棒中,救助同学,慷慨赴死;血雨腥风里,挚爱祖国,义薄云天。【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具体考查对联中挽联的写作。题干中答题关键词“一般表现逝者生平、成绩和美德及对后人的影响等”“选出一位,写一幅挽联”“不少于10字”。题目中的三个人物“荆轲”“樊於期”出自《史记》中的《刺客列传》,“杨德群”出自课本中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考生答题时,结合文章内容,从“生平、成绩和美德及对后人的影响”几个角度,筛选内容,书写挽联。对联注意押韵和对丈,注意仄起平收(上联左后一个字仄声,下联最后一个字平声)。七、作文12.【答案】校园里的感动——感动我的小事一件小事就能看出一个人的品行端正与否,一个细微的举动就能感受人世间的冷暖,我们可以用发现美的眼睛,在我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捕捉瞬间的感动,带来的却是永恒的温暖。记得那是一个周三,上午第四节课已经随着下课铃的响起而结束,同学们都兴奋不已,因为对我们来讲,最激动人心的时刻莫过于在中午这段时间好好玩耍了。看着满黑板的粉笔字,值日生也是心不在焉,心里只顾着说笑打闹,哪里顾及得到这黑板的干净与否。只见他随手拿起一块抹布,随意地抹了几下,也没有擦第二遍,便跑到操场上和同学们做游戏去了。而黑板呢,还是那么脏……此时此刻,有一个背影在讲台面前来回晃动,不过在空无一人的教室里,这一幕没有一个人注意到,更没人看到黑板的改变……午休过后,便是下午第一节课的开始。随着上课铃的响起,同学们陆陆续续走进教室,等待老师的到来。老师拿着课本慢慢走进教室,拿起粉笔正要写今天学习的内容,突然问起:“今天的值日生是谁,黑板擦得这么干净。”班上的同学也定睛一看,确实,黑板像夏日的晴空,万里无云,澄明几净。班上的同学都窃窃私语,似乎都在夸这个擦黑板的人,但又默不作声,都在等待这个“值日生”开口。这时,鸦雀无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