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专题复习:小说形象类_第1页
高考专题复习:小说形象类_第2页
高考专题复习:小说形象类_第3页
高考专题复习:小说形象类_第4页
高考专题复习:小说形象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说形象类

小说形象是小说艺术的表现中心,是作品内容的重要因素。小说的核心任务就是通过刻画人物、塑造人物形象来揭示社会生活的某些本质问题,从而表现作品的主题。正确把握人物(事物)的品格品行是解答形象类题目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对小说人物形象的理解与分析是高考小说阅读考查中命题的热点,这部分常设考点有3个:人物形象的塑造手法、人物形象的概括与分析、人物形象(物象)的作用。

2019高考新课标I卷鲁迅《理水(节选)》:请谈谈本文是如何具体塑造这样的“中国的脊梁的”。2015新课标Ⅱ卷《塾师老汪》:东家老范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2016新课标Ⅲ卷《玻璃》:“我”在小说中的主要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题型一:人物形象的塑造方法题型二:人物形象的概括分析题型三:人物形象的作用分析考查题型2019高考新课标I卷鲁迅《理水(节选)》:请谈谈本文是如何具体塑造这样的“中国的脊梁的”。2015新课标Ⅱ卷《塾师老汪》:东家老范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2016新课标Ⅲ卷《玻璃》:“我”在小说中的主要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题型一:人物形象的塑造方法题型二:人物形象的概括分析题型三:人物形象的作用分析考查题型分析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不具体、不全面概括人物形象特点不准确人物形象角色不明、作用角度不清

题型一形象手法赏析

(一)小说常用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1.直接描写(正面描写)(1)语言描写阐释具体包括对话、独白、旁白以及对语气情态的描写。对人物语言的描写要注意人物语言的个性化,要与人物的身份经历、文化修养、习惯爱好、心理状态以及所处的特定场合吻合。作用①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促进故事情节发展;②描摹人物的语态,使形象刻画栩栩如生、跃然纸上;③折射出人物所处的时代特征。

题型一形象手法赏析

(一)小说常用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1.直接描写(正面描写)

(2)动作描写阐释对人物在典型环境中的行为动作进行描写的手法。典型的动作描写,不仅要写出人物在特定情势下的动作,还要写出人物以何种独特的方式完成这个动作。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林冲杀陆虞候前用了几个连贯的动作“掇”“挺”“拽”“喝”,前三个动词说明他小心谨慎,做事细心;“喝”这个动作说明他已抛弃幻想,要手刃仇人,同统治者彻底决裂。作用①直接体现人物的性格特征;②通过对人物动作的描写,透露出人物内在的心灵世界。

题型一形象手法赏析

(一)小说常用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1.直接描写(正面描写)

(3)肖像描写阐释对人物形象外部特征的描写,包括人物的容貌、身材、服饰等。从人物肖像描写入手,可以迅速掌握人物的外在特征、身份、地位、教养,甚至内在性格。小说中人物的肖像描写可以是相对静止的整体显示,如同电影中的人物特写镜头一样,从正面刻画人物肖像,如《林黛玉进贾府》中对林黛玉的肖像描写;也可以是对某一局部的重点刻画,如鲁迅在《祝福》中对祥林嫂眼神的三次描写。作用①对于人物性格和人物形象的完整体现,有着重要的烘托作用;②更好地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精神状态。

题型一形象手法赏析

(一)小说常用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1.直接描写(正面描写)

(4)心理描写阐释对人物在一定情景中的想法、感触、情绪、意识等进行的具体刻画。可以直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交代人物的思想基础和行动的内在依据。有时可直接由作者进行描绘,或由人物的独白、幻想来进行披露;有时可间接地通过景物及人物外貌、动作、语言、所处环境及遭遇等来进行折射。作用①直接表现人物思想和内在情感;②表现人物思想品质,刻画人物性格;③推动情节发展。

题型一形象手法赏析

(一)小说常用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1.直接描写(正面描写)

(5)细节描写阐释对生活中那些细致而又特别富有表现力的典型环节所作的特写式描写。它是叙事性文章最小的描写单位。它把事物细微本质的情状特点鲜明逼真地呈现出来。细节描写在文章描写中的地位看似闲笔或赘笔,信手拈来,无关紧要,但都是作者精心设置和安排的,不能随意取代。作用①刻画人物性格,展示人物内心世界;②揭示、深化主题;③推动情节发展;④渲染时代气息、地方特色;⑤起到暗示、影射的作用。

题型一形象手法赏析

(一)小说常用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1.直接描写(正面描写)

(6)白描阐释本是国画的一种技法,指单用墨色线条勾描形象而不施彩色的画法;白描也是文学的表现手法之一,主要用朴素简练的文字描摹形象,不重辞藻修饰与渲染烘托。作用以小见大,寥寥几笔勾勒出人物形象,表现人物性格,突出小说主题。[特别提示]修辞也是塑造人物形象的常用手法,特别是比喻、夸张、排比等修辞。

题型一形象手法赏析(一)小说常用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2.间接描写(侧面描写)

形象手法阐释作用侧面烘托包括环境描写和周围人物的反应、评价等。这种笔法比较含蓄、委婉,给读者留下较大的想象空间,增加描写对象的主题内涵和艺术感染力。对比把对立的事物或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作比较。让读者在比较中分清好坏,辨别是非。映衬利用事物间近似或对立的条件,用一些事物作陪衬,来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衬托有正衬、反衬两类。利用事物的相似条件来衬托就是正衬,利用事物的对立条件来衬托就是反衬。使被陪衬的事物显得更加突出、形象。

题型一形象手法赏析(二)四种易忽略的表现手法1.场面描写

阐释对一个特定的时间与地点内许多人物活动总体情况的描写。它往往是叙述、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是自然景色、社会环境、人物活动等描写对象的集中表现。常见的有劳动场面、战斗场面、运动场面以及各种会议场面等。作用场面描写一般由“人”“事”“境”构成,它是叙事性作品的基本构成单位,可以起到刻画人物、展开情节、渲染气氛、烘托事物、表现主题的作用。

题型一形象手法赏析(二)四种易忽略的表现手法2.点面结合

阐释所谓“点”,指的是最能显示人、事、景、物的形象状态特征的详细描写;所谓“面”,指的是对人、事、景、物的叙述或概括性描写。点面结合就是“点”的详细描写和“面”的叙述或概括性描写的有机结合。如《林黛玉进贾府》中,对贾宝玉、王熙凤等单独描写,是“点”;而对邢夫人、王夫人、李纨、迎春、探春、惜春等则群体介绍,是“面”。作用“点”,可以突出重点,体现深度;“面”,可以顾及全局,体现广度。点面结合,可以既有深度又有广度地反映人、事、景、物的形象状态,最充分地表现思想,抒发感情,而且使笔法变化多姿。

题型一形象手法赏析(二)四种易忽略的表现手法3.抑扬结合

阐释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欲扬先抑,一类是欲抑先扬。欲扬先抑的“扬”是指褒扬、抬高,“抑”是指贬低、按下。作者想褒扬某个人(物),却不从褒扬处落笔,而是先按下,从相反的贬抑处落笔。与欲扬先抑相反,欲抑先扬是指如果要批评、贬斥某个人(物)的不良之处,不是一开始就直接指责,而是用假托的方式,先说其“好”,在读者心存狐疑之时,作者再由所谓“好”转而揭示其“坏”,由赞美转为指责。作用使情节多变,波澜起伏,形成鲜明对比,容易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恍然大悟的感觉,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

题型一形象手法赏析(二)四种易忽略的表现手法4.虚实结合

阐释文学作品中,“实”就是实写,即对人、事、景、物的直接描写,描写对象直接出现在作品之中,走上前台,定格亮相;“虚”就是虚写,即被表现的事物没有直接出场,而是借助其他事物来烘托渲染,对象隐藏在描写文字的背后,有时也借助想象、幻想等手段描绘出与现实世界截然不同的虚拟世界,构成一种特殊的艺术境界,用以表情达意,起到实景描写无法达到的以一当十、以少胜多的作用。如《荷花淀》中,实写水生嫂和水生的对话,虚写水生他们报名参加“区小队”;实写荷花淀几个青年妇女翻身跳下水的紧张场景,虚写参军的战士们紧张迎敌的表现。作用虚实结合,虚实相生,能够达到“超以象外,得其寰中”(《诗品》)、“神龙见首不见尾”的艺术效果。

题型一形象手法赏析(三)中外小说塑造人物方面的几点不同因中外小说有所不同,特别是塑造人物方面的不同更加明显,这里简单作比较。1.中国小说注重人物的对话,而外国小说则注重以人物的内心独白来表现其心理与情感。如《红楼梦》以人物的对话为主要表现形式,像林黛玉和贾宝玉之间的对话,王熙凤和老太太之间的对话等;如《老人与海》以人物的内心独白为主要表现形式,像对圣地亚哥内心独白的描写,表现圣地亚哥的心理发展过程。

题型一形象手法赏析(三)中外小说塑造人物方面的几点不同因中外小说有所不同,特别是塑造人物方面的不同更加明显,这里简单作比较。2.中国小说注重以人物的行动来表现人物的情感,外国小说则有相当细致的心理刻画。如《水浒传》中描写武松在面临一只老虎时内心的恐惧,是以“变作冷汗出了”的方式来表现;如歌德《少年维特之烦恼》,往往都是以第一人称的方式进行的,都有很直接、很动人的心理倾诉。外国现代主义作家常用的“意识流”“内心独白”“心理象征”“心理时空错位”等艺术技法,都是在外国小说重视心理描写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题型一形象手法赏析(四)命题分析明方向设问形式设问特点(1)(2019·全国卷Ⅰ)鲁迅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请谈谈本文是如何具体塑造这样的“中国的脊梁”的。(《理水》)(2)(2019·全国卷Ⅱ)请以老舞蹈师形象为例,谈谈小说塑造人物形象时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小步舞》)(3)(2014·江西高考)文章哪些地方运用了间接描写(侧面烘托)的方法表现铁良的抻面手艺?请简要分析。(《抻面》)(4)(2013·重庆高考)作者主要用了哪种艺术手法塑造贝尔蒂这一形象?请简要分析。(《枪口下的人格》)考查从正面描写人物的方法,题干中往往有“形象”“手法”“技巧”等表答题方向的名词;考查从侧面描写人物的方法,题干中往往有“间接”“侧面”等表答题方向的词语。

题型一形象手法赏析(五)规范作答保精准人物形象塑造手法答题“2步骤”

题型一形象手法赏析【积累运用】阅读下面的文字,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内容。他(苏大夫)人高袍长,手瘦有劲,五十开外,红唇皓齿,眸子赛灯,下巴颏儿一绺山羊须,浸了油赛的乌黑锃亮。张口说话,声音打胸腔出来,带着丹田气,远近一样响,要是当年入班学戏,保准是金少山的冤家对头。他手下动作更是“干净麻利快”,逢到有人伤筋断骨找他来,他呢,手指一触,隔皮戳肉,里头怎么回事,立时心明眼亮。忽然双手赛一对白鸟,上下翻飞,疾如闪电,只听“咔嚓咔嚓”,不等病人觉疼,断骨头就接上了。贴块膏药,上了夹板,病人回去自好。倘若再来,一准是鞠大功谢大恩送大匾来了。(摘自《苏七块》)

题型一形象手法赏析

这段文字对苏大夫的正面描写有“人高袍长,手瘦有劲,五十开外,红唇皓齿,眸子赛灯”“下巴颏儿一绺山羊须,浸了油赛的乌黑锃亮”,这是______描写,突出了苏大夫__________________;“双手赛一对白鸟,上下翻飞,疾如闪电”,这是______描写,突出了苏大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苏大夫的侧面描写是_____________,突出了苏大夫___________________。肖像精气神十足、干练动作治病手法的娴熟病人谢恩送匾医术高超,令人钦佩

题型一形象手法赏析【当堂检测】P63请谈谈本文是如何具体塑造张德贵这一形象的。总之,张德贵是一个技艺高超、胆大心细、勇而有谋、热爱家庭、英勇无畏、保家卫国、誓死反抗的船工领头人的英雄形象。张德贵身份职业技艺高超胆大心细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勇而有谋、保家卫国动作、神态热爱家庭他人反应英勇无畏、誓死反抗

题型二形象概括分析(一)塑造人物形象的六个着眼点

特征描述典型情境人物形象外在特征身份(职业、岗位)(2020·新高考全国Ⅱ)小说中的父亲是一位下岗工人,街头下棋高手。(《大师(节选)》)地位(社会地位)(2020·全国Ⅱ)小说中的书匠是一位古籍修复师,知识分子。(《书匠(节选)》)经历(人生阅历)(2019·全国卷Ⅱ)老舞蹈师夫妇:经历过法国路易十五时代的辉煌。(《小步舞》)

题型二形象概括分析(一)塑造人物形象的六个着眼点人物形象内在特征性格(教养)(2019·浙江高考)小说中的“我”:乖巧、调皮、友善,有点矜持。[《呼兰河传(节选)》]气质(2018·全国卷Ⅰ)赵一曼身上弥漫着拔俗的文人气质和职业军人的冷峻。(《赵一曼女士》)心理(2018·全国卷Ⅱ)二姐等市民面对新奇事物的具体心态:傲慢无知、故步自封、焦虑不安。(《有声电影》)[特别提示]

人物形象特点与性格特点的区别性格特点包括人物的心理情感、待人接物、品行操守、生活态度和价值观等内容。形象特点不仅包括人物鲜明的性格特征,还包括外貌、身份、地位、职业等。

题型二形象概括分析(二)人物形象术语(1)性格类善解人意、富有爱心、温柔沉静、心灵手巧、通情达理、纯真质朴、聪明伶俐、天真可爱、富有活力、朝气蓬勃、懂事能干、自尊自爱、沉稳果断、开朗自信、真诚善良、友好谦恭、宽容忍让、勤劳朴实、慈爱宽厚、和蔼可亲、平易近人、彬彬有礼、不拘小节、睿智大气、聪慧通达、幽默风趣、善于变通、个性张扬、向往自由、追求平等、热爱生活、热爱自然、乐于挑战、永不服输、精明强干、大智若愚、足智多谋、沉着冷静、目光敏锐(反面:胆小怯懦、逆来顺受、妥协退让、敏感自闭、故步自封、妄自菲薄、冷漠自私、粗鲁莽撞、粗俗不雅、狂妄自大、目中无人、孤傲自负、刚愎自用、奸诈多疑、老气横秋、消极悲观、圆滑世故、尖酸刻薄、唯利是图、孤芳自赏)(2)拼搏类顽强拼搏、自强不息、不怕困难、坚强不屈、积极乐观、身残志坚、自食其力、坚持不懈、锲而不舍、矢志不渝、勤勉刻苦、不畏艰辛、吃苦耐劳(反面:贪图享乐、自暴自弃、拈轻怕重)(3)奉献类无私奉献、自我牺牲、任劳任怨、不事张扬、默默奉献、毫无所求、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废寝忘食(反面:斤斤计较、自私自利)(4)职责类恪尽职守、尽职尽责、勇于担当、爱岗敬业、治学严谨、诲人不倦、秉公执法、不徇私情、勇于探索、锐意进取、敢于创新、以身殉职、奉公守法、铁面无私、赏罚分明、严以律己(反面:以权谋私、徇私枉法、畏首畏尾、贪生怕死)(5)品质类洁身自好、淡泊名利、安贫乐道、仁义守信、乐善好施、虚怀若谷、胸有大志、志存高远、心胸宽广、宽宏大量、豁达大度、坦荡无私、德艺双馨、诚实守信、知恩图报、宠辱不惊、言而有信、表里如一、不耻下问、与世无争、不慕权贵、知错就改(反面:爱慕虚荣、追名逐利、鼠肚鸡肠、投机取巧)(6)大爱类热爱集体、家国情怀、关注民生、忧国忧民、精忠报国、壮志凌云、民族气节、舍生取义、浩然正气、无私无畏、深明大义、见识高远、顾大体识大局、舍生取义、忠心耿耿、公而忘私、大义灭亲、疾恶如仇、扶危济困、刚正不阿、远见卓识(反面:狭隘的爱国主义、有民族偏见)

题型二形象概括分析(三)命题分析明方向类型设问形式设问特点指定语段概括与分析型(1)(2020·全国卷Ⅰ)两人在喝完酒离开客栈前有一段一再相约的对话。请结合上下文分析对话者的心理。(《越野滑雪》)(2)(2020·全国卷Ⅱ)本文画线部分表达了老董怎样的心情?请结合本文简要分析。[《书匠(节选)》](3)(2016·江苏高考)文中两处画线句分别表现了会明什么样的精神状态?请简要分析。(《会明》)(4)(2015·浙江高考)概括第三段所描写人物的形象特点。(《捡烂纸的老头》)(5)(2015·安徽高考)请依据画线处的文字,简要分析小格的心理活动。(《蓑衣》)在具体指定的语句或语段中概括分析人物形象,题干中往往有“概括”“分析”等作答动词和“形象特点”“心理”“性格”等表答题方向的名词。

题型二形象概括分析(三)命题分析明方向整体概括与分析型(1)(2020·浙江高考)简析彼得洛芙娜这一人物形象。(《雪》)(2)(2020·江苏高考)请简要分析姐姐这一人物形象。(《少男》)(3)(2019·浙江高考)结合故事情节,概括“我”的形象。[《呼兰河传(节选)》](4)(2019·江苏高考)请简要分析表姐这一人物形象。(《表妹》)(5)(2018·全国卷Ⅰ)小说中说赵一曼“身上弥漫着拔俗的文人气质和职业军人的冷峻”,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赵一曼女士》)从全文中概括分析人物形象,题干中往往有“概括”“分析”等作答动词和“特点”“性格”“品质”等表答题方向的名词。

题型二形象概括分析(四)形象概括分析题解题“2步骤”“五角度”第一,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心理、神态(言谈举止)等描写揭示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第二,重视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因它们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第三,从分析环境(包括时代背景、人物关系、景物环境、社会氛围)入手,探究人物命运及其思想性格之所以如此的社会原因。第四,从分析情节入手,把握人物的形象(性格)特征。第五,从人物间的关系、作者的议论(评价)、作品中其他人物的评价入手。

题型二形象概括分析【当堂检测】P3914.董千是小说着力塑造的英雄形象,这一形象有何特点?请简要分析。①信念坚定。战斗间隙与年轻人谈论将来,坚信人民一定当权。②勇敢机智。亲临战斗一线,临危不惧;指挥部队声东击西,成功渡江。③刚烈真挚。得知门虎牺牲后震怒暴跳,悲痛难抑。④性情浪漫。渡江时面对美景,萌发诗情。

题型二形象概括分析【当堂检测】P3927.请结合文本内容,谈谈本文塑造了一个怎样的老人形象。①老练果断。老人随时关注鬼子的动向,一有紧急情况便带领伤员迅疾转移,表现出他的果敢决断。②爱兵如子(关爱子弟兵)。老人操心伤员的安全,心疼伤员的伤情,毫不在意伤员对他的态度,都表现出他对八路军战士深切的关爱。③经验丰富。老人根据水的声音,就知道水一时半会儿退不下去,显示出丰富的生活经验。

题型三形象作用分析我们可以结合教材中鲁迅的小说《祝福》来归纳人物,如下:角度小说人物角色角色解读示例人物主次主要人物故事情节的中心祥林嫂次要人物与主角发生或同一或相对立的关联鲁四老爷、柳妈、“我”等情节事件(矛盾冲突)设置故事讲述者第一人称叙述者“我”事件旁观者当时在场,不影响故事走向鲁镇听阿毛故事的人们情节事件(矛盾冲突)设置冲突参与者冲突双方,有阶级冲突、性格冲突祥林嫂与鲁四老爷等封建势力情节推动者推动下文情节发展柳妈、卫老婆子

题型三形象作用分析我们可以结合教材中鲁迅的小说《祝福》来归纳人物,如下:结构线索级人物贯穿全篇,事件处处为其所知“我”人物关系主要人物的陪衬者与主人公有相同或不同之处,可正衬,可反衬柳妈、祥林嫂的婆婆对众多人物穿针引线的联系者联系人物,使各方因其而“相遇”卫老婆子情感(主题)情感抒发者、觉悟者表现主旨“我”

题型三形象作用分析主要人物形象的作用形象作用主要人物情节作用主要人物在小说中的作用与情节密切相关,人物的一言一行,都对情节产生推进作用。主题作用小说通过塑造人物的形象(尤其是主要人物形象)来表现主题,这是作者塑造人物的最根本用意,所以分析主要人物的作用,必须考虑主题。社会作用结合社会现实深切理解作品中的人物对当代社会的思想产生的影响或作用,体会人物形象的艺术价值给人们带来的某种启示,这也正是作品的真正写作意图。(读者作用)次要人物的作用牵线搭桥,推动情节通过次要人物的见闻,把故事相关的情节自然地融合在一起,推动情节发展。他们的出现主要担当特定的角色,完成一定的叙事功用,常常起到线索作用。次要人物可以将原本单调的故事情节衬托得活灵活现,凸显人物品质,表达思想感情,使主要人物更加鲜明清晰。侧面衬托,个性鲜明揭示主题,增添魅力次要人物的设置是为塑造主要人物形象服务的,更是为揭示小说主题服务的。小说对次要人物的刻画貌似平淡轻松,实则蕴含着厚重的力量,既揭示了小说的主题,又增添了小说的艺术感染力。渲染气氛,奠定基调很多小说中次要人物的出现为主要人物的活动提供了具体环境,起到了渲染气氛、奠定感情基调的作用。渲染气氛的次要人物多是群体人物。叙述人称,真实可信小说中的次要人物使用第一人称时,更能增强作品的真实性。小说中的“我”是个特殊人物,他是小说中的人物,不是作者自己。因为“我”是第一人称,作为见证人,可以增强小说的真实性。

题型三形象作用分析次要人物“我”的作用高考对“我”的考查主要是两点:形象特点和作用。①叙述者:起线索作用,作为“有限视角”。好处是“我”既是故事情节的讲述者,又是其中的参与者、见证者,使小说显得真实亲切,拉近了小说与读者的距离,便于抒情。缺点是只能局限于叙述者的所见所闻,是“有限的讲述”。②亲历者: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性。③参与者:一般作为次要人物,衬托主要人物;有时也是主要人物。④代言者(体验者):代替作者议论、抒情,表达主旨和情感倾向。

题型三形象作用分析次要人物“我”的作用

题型三形象作用分析

小说中的物象种类很多,就其内容而言,有事物、景物、动物,个别的还有体现大环境的村镇等地域;就其地位而言,有主体物象(贯穿全文的)和次要物象(只出现在文中某处的)。

物象的意蕴有很多,有实指义、指代义、双关义、象征义、主题义等,一般要结合小说的情节、人物、环境和主题来思考。首先:看文中有无揭示意蕴的提示性词语、句子。然后:由外到内由物象的外在特征到其内在的精神气质。由实及虚由物象的自身意思到附着在其身上的虚指意思,如象征义、比喻义、情感义。由表入里先由该物象最表层的意思入手,再到其语境义,尤其是深层义。

题型三形象作用分析自身作用指的是物象作为小说形象的一个组成部分,有它自身独到的特点、作用和审美价值,能够丰富文章的内容。环境作用一是指物象对时代特点、氛围作了怎样的揭示或暗示,二是指物象对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的作用。人物作用物象衬托了人物品格,突出了人物形象。应格外注意物象本身的特点对主要人物的映衬,如梅、兰、竹等。情节作用物象往往是组织和推动情节发展的线索物件。物象反复出现,串起相关情节,从而成为全文的线索,兼有使结构更加严谨的作用。主题作用指物象揭示了怎样的主题。物象的作用

题型三形象作用分析命题分析明方向类型设问形式设问特点主要人物作用型(1)(2015·浙江高考)你认为作者刻画“捡烂纸的老头”这一人物有什么用意?(《捡烂纸的老头》)(2)(2014·浙江高考)结合赵老板这一人物形象分析作品主旨。(《走眼》)考查主要人物在小说中的作用,题干中往往有“分析”“简析”等作答动词和“人物形象”“主要人物”“作用”“用意”等表答题方向的名词。次要人物作用型(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