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让知识带有温度。第第2页/共2页精品文档推荐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征文850字一到过年,人们都会想到一首诗——《元日》,这首诗向我们描绘了一幅春节除旧迎新的景象。那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征文850字有哪些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征文850字5篇,以供大家参考借鉴!
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征文850字篇一
回爷爷家的路
“今年,我和爸妈就不回去过年了,由于疫情防控,现在国家提倡就地过年……”我拨通了老家的电话。今年,纵使很多人无法回家过年,但那份思念,早已踏上了记忆里回家的路。
回家过年,是每一名中华儿女血液里流淌的基因,过年回家的路,自然也承载了很多游子对家的思念。对我而言,回爷爷家过年,早已深深地烙进了我年少时的记忆。
爷爷家位于山东的一个小村庄,名叫朱城坡。刚记事那会,镇里通了客车。由于通往村子里的路很窄,客车开不进去,于是,每次回爷爷家过年,我们都是在村头下车,再走一段土路。
早些时候,爷爷身体还很健硕,他便推着手推车,早早地等在客车停靠的路口。一看到我们下了车,脸上瞬间笑出了花,在冬天的阳光下绚烂地绽放着。记忆里,那条土路很颠簸,得用绳子将行李系在手推车上。年幼的我会帮爷爷一起推,翻过一座小山,再蹚过一条小溪。推累了,我就“耍赖”地坐在手推车上,让爷爷把我连同行李一起推回家。后来爷爷年纪大了,手推车也推不动了,爷爷就拄着根拐杖来路口等我们下车。见到我们拎着大包小包,爷爷还是坚持帮我们拿,拗不过他,我便挑了一件最轻的给了爷爷。“家里今年有了自来水,以前吃的是井水,还浑得很上个月,村子的东边开了个集市”。每次过年回家,爷爷都是这样边走边跟我们介绍村里的变化。
上高校那会,村里修起了路,那条泥泞的土路也被修成了水泥路,始终通到村子里。那几年,家里有了车,能沿着那条路始终开到爷爷家里。于是,每次回爷爷家过年,我们都会把后备箱装得满满的。心里想着,东西带得多,也就能把对家的思念一并带回去。每当我们的车子驶进村里,就能看到爷爷坐在院子门外的石凳上,冬天的阳光洒在了爷爷的脸上,还是那么的绚烂。
去年,我刚刚从学校毕业参与了工作,已经很少有时间回去看爷爷了。对我而言,沿着记忆里的条土路,我依旧能清楚地看到年少时,我和爷爷一起推着手推车嬉笑地往家里赶,那上面堆满了行李,也堆满了对家的思念。回爷爷家的那条路,修了又修,但是回家的方向却不曾转变。挂了电话,我暗暗下定决心:等到来年春暖花开,我肯定回去看看。
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征文850字篇二
【年的味道】
年的脚步越来越近,年的味道越来越浓。伴着春风的酒酿,满心高兴,满心醉人。
来到大街上,人山人海,川流不息。道路两旁,大红灯笼高高挂着,随风飘舞,阳光下更加艳丽夺目。彩旗飘飘,彩门威猛,一派欢快盈门的景象。
商店里,人们选择着自己需要的东西:或衣服,或食品,或鞭炮,或菜蔬。大人拉着小孩,还提着大包小包,满满当当,喜气洋洋。
这就是年的味道:甜美、馨香。
浓浓的年味勾起了对儿时过年的回忆……
那时候,在乡下,缺衣少吃,对过年更多的是一种兴奋和期盼。
过了腊八,人们开头置办年货、杀猪宰羊、缝衣洗涮……为忙过年,疲乏的脸上时不时地露出快乐的微笑,一年辛苦的果实,只有在过年时才享受品尝。
小孩子每天都有惊喜。要么是一双千层底的新鞋,假如是女孩子,鞋面上还绣有小花,特殊美丽;要么是一身新衣,虽然大出一码,但穿在身上也觉得很有生气;要么是一小包水果糖,含一块在嘴里,那种甜美无法形容;要么是煮熟的猪羊骨头,虽然吃起来有点难过(由于是自己养大的),但终究挡不住迷人的香味。
腊月二十三,送走了灶王爷,人们就开头又一轮的忙活。打扫卫生,预备过年的食品。土坯房焕然一新,墙上贴年画,窗户贴纸花,门上贴对联,灶上蒸年糕,院子里放鞭炮,孩子们处处跑,红红火火,热喧闹闹。
这样的年味,始终持续到正月十五。这期间,人们走亲访友,拜年问好。礼物简朴,买不起点心,用自己家的花馍代替,送的是一份情意;孩子们的拜年钱更少,一毛两毛,给的是一份心愿。没有铺张,不去攀比,只是满意,由于这样的年味比起平常的生活来,不知强多少倍了。
时间消逝,岁月匆忙。而今的年味,依旧香浓,只是在蓦然回首的一瞬,有点五味杂陈。人生就是一段渐行渐远的旅程,在经受了一番番的春秋冬夏之后,匆忙而去的不仅仅是时间,还有对年的憧憬、对仪式感的热忱,只是想什么都不说,什么都不做,悄悄地走过世俗的身旁,低下头,问一声好,道一声珍重。
恍然间,李谷一的《难忘今宵》传入耳中,“青山在,人未老”,“明年春来再相邀”。是啊,我们应当在有限的岁月里,珍惜眼前所拥有的,好好守护自己的亲人伴侣,尽情品尝年的味道,以微笑面对生活。
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征文850字篇三
【过年的味道——油烙圆子】
坐了十几个小时的车,最终到了老家的街上,爸爸停好车,叫我们都下来。
天气寒冷,虽然仅仅是吹着微风,也把人冻得颤抖打颤。店铺里挂满对联、灯笼,摆满窗花以及各种年画。街上行人手拉着手,或是搭着肩,或是两手提着满满的年货,争论着自己家里为过年预备了什么东西,给孩子买了什么颜色的新衣服。每个人都神采奕奕,脸上洋溢着幸福。
街道上一排都是卖油烙圆子的小摊,这是我们老家湖南永州的特色美食。自从到广东念书,只有过年爸爸妈妈才会带我回湖南老家,所以油烙圆子成了我一年中最牵挂的美食。感动的心,颤抖的手,我快速穿过公路,把朦朦胧胧的睡意丢到了九霄云外。
“好多钱一串?”爸爸用方言问摊主奶奶。
“一块钱五串。”奶奶抬起头笑着说。妹妹跳着说她也要,并拉着爸爸的手摇了摇。爸爸从口袋里抽出钱包,翻开拿出一张十块钱递给老奶奶,“那给我拿十块钱的吧。”
奶奶开头劳碌起来,她揭开锣筐的盖子,把昨天晚上提前和好的糯米团拿出来。奶奶一手拿着面团,一手揪出跟棒棒糖差不多大的小剂子。用龟裂的双手揉搓着,把小剂子揉成圆润的小球,三两下就好了。把它们沿着锅的边缘,像坐滑滑梯一样滑下去,游览在金黄色的油锅里。炸这个必需是小火,不然会糊的,不一会儿就全部揉好下到锅里面去了。老奶奶年纪大了,弓着腰用锅铲温顺地翻动团子。
那些团子在锅里滚来滚去,一会儿浮现来,一会沉下去,又翻身,打个滚。它们洁白的身体都被盖上了浅浅的金纱。奶奶吃力地扭开装冰糖的盖子,用勺子挖了几勺冰糖,放进锅里,用锅铲轻轻搅动着。团子游累了,溶化的糖也躺在团子上睡着了,团子浮现来,穿着金黄的外套出来见世面了。
奶奶用大漏勺将团子都舀出来,放在一个大盆里,趁那糖还有粘性,撒上白芝麻,晃动着盆子,让团子沾满芝麻,最终把它们都装在盒子里,刚装好妹妹就扒住爸爸的手要吃。
盒子里一串串油烙团子摆得整整齐齐,圆滚滚的,外壳金黄美丽。我也迫不及待尝了一串,吃起来外酥里嫩,还有些空心,甜而不腻,热腾腾又软软糯糯。或许是太久没有吃到这让我魂牵梦萦的油烙圆子,霎时我感觉获得了极大的满意。远处鞭炮声响起,小孩儿连忙捂紧耳朵,白烟缓缓升上空中……
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征文850字篇四
【怀念儿时的“年”】
“姑娘要花,小子要炮。老头儿要顶新毡帽,老太太要件新棉袄。”在我母亲的记忆中,那个物资匮乏的年月,每到春节,就会有一朵红花戴,到我的母亲有儿有女,也连续了这一传统。记忆中,每年从腊八节开头,过年的氛围就渐渐深厚起来了,等到腊月二十三过了小年,扫了尘,就是正式置办年货的时候了。年底的集市总是格外喧闹,农村的蔬菜几乎不需要另外选购,家里的鸡鸭养了一年也可以开吃了,故而赶集更多的是买花、买炮、买新衣、买春联、买干果、买零食……这时候最快乐的无疑就是孩子们了。东西买回家,父母开头预备蒸馒头、蒸包子、炸丸子,孩子们就只有两件事,除了吃就是玩。
过年,母亲通常都不会让我们帮忙的,怕我们说错话,比如我们说“太多了”“吃不了”“不好吃”等等。说错话总会挨顿训,但我们也乐得拘束。新出锅的黄团子一手拿一个,我吃掉了豆沙馅,再跑到没人的地方偷偷把剩下的皮扔掉。在上衣和裤子的口袋装上瓜子、花生,我就能出去疯玩半天,揣两盒擦炮也能引来一群小伙伴。
家里每年都会蒸许多许多的馒头,足以吃到二月二龙抬头。到了今日,随着时代的进展,我们的生活变好了,几乎什么都能吃得到,再也不用提前预备那么多的年货,但是每每想到儿时过年的情景,还是会不由自主地傻乐。会回忆起妈妈把面盆埋在柴火下面保温“发面”;会想起哥哥用“呲花”把我的新衣烧个洞,惹得我哇哇哭;会回忆起我过年吃饺子时兴奋又忐忑的心情,吃到钱币和蜜糖会兴奋得蹦起来,吃到麦麸和辣椒会苦着脸看着别人笑;还会想起大年三十那天的晚上,爸爸在院子里挂满小彩灯,满院子放烟花,一家五口坐在同一张床上裹着棉被看春节联欢晚会,在零点倒计时的时候,我们在屋里给父亲数数,父亲在院子里拿烧火棍点燃那串盘在晾衣绳上的两万响的大鞭炮……
如今的春节多了灯红酒绿,多了车水马龙,远隔千里的亲友也可以在视频里相见,以慰相思,这是时代的进步。当我眼睛看着一年更比一年喧闹的春晚,耳朵里听着噼里啪啦的电子鞭炮声,脑海里出现的却是孩童时的笑颜。时至今日,往昔的春节留在我记忆中的,更多的是怀念和乡愁……
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征文850字篇五
【乡愁寄新春】
春节,是镶嵌在每个人心中最深厚的乡愁。无论在哪里,大年三十,在外的游子大多会犹如归巢的燕,大包小包带着礼物、带着牵挂、带着乡愁回到家乡。
在我印象中,乡愁可能是红红火火的春联。在大年三十那天,我早早起床,蹲在炉子边看父亲往锅里一边加面粉和水,一边搅拌成米白色的浆糊用来贴春联。父亲总会赶我去将门上已经发白的旧春联清理洁净,然后我们一起换上新春联,辞旧迎新。他还特地把福字倒过来贴,取谐音意为“福到了”,可真应了王安石的那句“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所谓贴春联,贴的便是对新春的寄语。
乡愁也可能是熙熙攘攘的年集。说到新年,最无法忘却的就是赶年集了。小时候,父亲总开着他的三轮车载着裹得严严实实的我去赶年集,路上偶遇到邻里乡亲,总会热忱地捎他们一程。到了集上,脚步声、叫卖声、笑声掺杂在一起,人山人海,喧闹非凡。小孩子们手里拿着糖葫芦蹦蹦跳跳,大人们则忙着讨价还价、货比三家,临走时满满当当的年货已经堆满了每个人的后车厢。所谓赶年集,赶的便是对新年的期盼。
乡愁抑或是热气腾腾的年夜饭。在我们家,母亲和姐姐是预备年夜饭的主力。锅碗瓢盆叮叮当当响起时,饭菜的香气也充满开来,这时候父亲总会温上一壶好酒,大家和和美美地坐在一起,听父母叙述他们幼时的不易和如今的变化,感叹时代的变迁和如今的好政策,展望将来要更加努力。所谓吃年夜饭,吃的便是那一抹对新时代的展望。
乡愁或许是络绎不绝的问候。大年初一,鞭炮声早早响了起来,“过年好!”一句句问候声此起彼伏,邻里近亲笑意盈盈地带着祝愿进门。孩子们总是最快乐的,不管是零食还是压岁钱,兜里往往是鼓鼓囊囊的。而随着时代的变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转让劳动合同协议范本
- 物品销售协议合同范本
- 安徽省淮南市二中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解析版)
- 装修水电售后合同范本
- 酒水专职代销合同范本
- 2025至2030中国脊柱解剖模型行业发展研究与产业战略规划分析评估报告
- 2025至2030中国管理服务方案行业发展研究与产业战略规划分析评估报告
- 2025至2030中国碎细胞松花粉粉行业发展研究与产业战略规划分析评估报告
- 隆鼻专业知识试题及答案
- 转专业算法基础试题及答案
- 厂房分割租赁协议书
- 会计中级职称《财务管理》电子书
- GB/T 45345-2025金属及其他无机覆盖层工程用直流磁控溅射银镀层镀层附着力的测量
- 无人机教员聘用协议书
- 药物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
- 脑科生理病理图谱解读
- 足球教练员的职业素养与道德规范
- 产地证培训讲义
- 《南京理工大学化工》课件
- 养殖场远程视频监控解决方案
- 二手车转让免责协议书范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