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东省湛江市成考专升本2023年生态学基础自考真题(附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30题)1.生理有效辐射是()。A.红光、橙光、蓝紫光B.红光、绿光、青光C.红光、橙光、绿光D.绿光、青光、蓝紫光
2.在对某生物群落调查中,共调查了100个样方,某物种出现在80个样方中,则80%指的是该物种在该群落中的()。A.盖度B.频度C.密度D.重要值
3.阳性植物的特点是()
A.在强光照条件下生长良好,光补偿点较高
B.在弱光照条件下生长良好,光补偿点较高
C.在强光照条件下生长良好,光补偿点较低
D.在弱光照条件下生长良好,光补偿点较低
4.在一个有“三叶草—田鼠—黄鼠狼”食物链的稳定生态系统中,分别测得三种生物的含能量(kJ)和DDT含量(mg/kg),问下列哪组数据是正确的三叶草田鼠黄鼠狼能量DDT能量DDT能量DDT
A.2.7×1070.254.98×1061.893.48×10530.24
B.2.7×10730.244.98×1061.893.48×1050.25
C.3.48×1050.254.98×1061.892.7×10730.24
D.3.48×10530.244.98×1061.892.7×1070.25
5.热带雨林中,动植物种类繁多,这是因为()
A.雨量充沛B.温度适宜C.阳光充足D.食物丰富
6.种的多样性的涵义是(),
A.丰富度和均匀度B.丰富度C.均匀度D.多度
7.决定植物群落地理分布的两个主要气候因子是()
A.风力和雨量B.风力和温度C.温度和雨量D.光照和温度
8.我国东部地区成为湿润森林区,主要受()
A.山风影响B.季风影响C.谷风影响D.海洋风影响
9.下列土壤分类中不属于同一类的是()。A.燥红土B.黑钙土C.灰化土D.红色石灰土
10.下列属于群落交错区的是()。
A.森林和草原之间的灌丛地带B.湖泊到山地的森林地带C.山地到农村的农田带D.海陆交界的潮间带
11.种群的生态出生率是指()。A.生理出生率B.最大出生率C.实际出生率D.理论出生率
12.在种群增长方程中引入环境资源后,种群数量与种群增长率呈()。A.正比关系B.反比关系C.无关系D.不可确定
13.草原的优势植物以()为主。
A.禾本科B.豆科C.莎草科D.菊科
14.《物种起源》的作者是()
A.达尔文B.马尔萨斯C.坦斯利D.洪堡德
15.逻辑斯蒂方程式中K是
A.种群数量B.环境容纳量C.内禀增长率D.周限增长率
16.作物的增产与减产是与作物从土壤中所能获得的矿物营养的多少呈正相关的。这种现象是()的表现。
A.谢尔福德耐性定律B.李比希最低率法则C.生物有效辐射D.主导因子作用
17.种群的生境比较稳定,种群出生率大于死亡率,年龄锥体呈()
A.金字塔形B.钟形C.壶形D.以上三者都不是
18.下列食物链属于碎屑食物链的是()。
A.太阳→生产者→植食性动物→肉食性动物→分解者
B.哺乳动物、鸟类→跳蚤→细滴虫
C.枯枝落叶→分解者或碎屑→食碎屑动物→小型肉食动物→大型肉食动物
D.动物尸体→丽蝇
19.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是()
A.石油农业B.传统农业C.生态农业D.机械农业
20.下列选项中,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A.生物质能B.石油C.天然气D.煤
21.在《中国植被》书中,中国植物分类的高级单位是()
A.植被型B.群丛C.群落D.群系
22.对海洋岩礁上的藻类植物调查时发现,一般在浅水处生长着绿藻,稍深处是褐藻,再深一些的水域中则以红藻为主,影响海洋中藻类植物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阳光B.海水含盐量C.温度D.海水含氧量
23.下列选项中是群落发育过程中良好发育这一阶段的主要标志的是()。A.优势种B.亚优势种C.建群种D.伴生种
24.首次提出“生态系统”这一概念的是()
A.林德曼B.海克尔C.奥德姆D.坦斯利
25.常绿阔叶林的主要分布区在()
A.热带B.亚热带C.暖温带D.寒温带
26.落叶阔叶林的纬度地带性分布区域是()。A.寒温带B.热带C.亚热带D.暖温带
27.生态系统组成成分包括生物组分和非生物环境组分,下列属于非生物环境组分的是()。A.植物B.动物C.微生物D.太阳辐射
28.在北半球中纬度的山区,由于南坡光照较强土温和气温较高,因此在南坡上适宜栽种
A.阴性植物B.阳性植物C.耐荫植物D.湿生植物()
29.雄性动物总是奋力攻击和赶走同类雄性进入其所在的动物群,这是()
A.竞争B.种内斗争C.捕食D.他感作用
30.石油、煤在生态系统的能流途径中为()。
A.贮存库B.交换库C.循环库D.混合型库
二、填空题(20题)31.营养物质循环的后期与前期相比,两者的差异是十分________的。
32.从生态学的发展史上看,______生态学的发展比较快。
33.生物的种间关系主要有______、捕食、共生、寄生等几种。
34.多元重复可理解为生态系统结构上的__________现象。
35.根据生态因子的性质,通常可将生态因子归纳为气候因子、土壤因子、地形因子、______和人为因子。
36.生态位宽度是指一个生物所利用的各种资源之______。
37.种群的逻辑斯谛增长曲线通常划分为开始期、加速期、转折期、减速期和______。
38.李比希(Liebig)定律又称为______定律。
39.植物受到动物啃食的受伤枝条,在短期内尖端木质化或整枝掉落,这是植物______的特点。
40.______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对有机体多少的度量。
41.______是生态系统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
42.人在突然遇冷时起鸡皮疙瘩,而在炎热时会出汗,这是人对“极端”温度的一种______。
43.大气中CO2的浓度上升的直接后果是全球变暖,即______。
44.对群落的结构和群落环境的形成有明显控制作用的植物种称为______。
45.群落的演替是从______开始。
46.种群均匀分布的模型为______。
47.一些昆虫依据______信号总是在白天羽化,另一些昆虫则在夜晚羽化。
48.某地的______温度,最冷月、最热月平均温度值是影响生物分布的重要指标。
49.______主要是研究生物群落的形态和结构。它是认识生物群落的基础,也是区分不同生物群落的主要指标。
50.由于人类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把某种生物带人适宜其栖息和繁衍的地区,该种生物的种群不断扩大,分布区域逐步稳定地扩展,这一过程称为______。
三、判断题(10题)51.在一个群落中,生态位分化的各种群对环境资源利用的竞争趋于增强。()
52.水生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一般比陆地生态系统的食物链长。()
A.正确B.错误
53.生态系统的发展趋势是营养物质循环变慢。[]
A.正确B.错误
54.在生态因子中,对生物生存和繁殖起关键性作用的主导因子。[]
A.正确B.错误
55.纽芬兰中部冬季的驯鹿常呈随机分布的状态。[]
A.正确B.错误
56.人类活动的干扰不利于生态系统的平衡。[]
A.正确B.错误
57.种群呈“s”型增长时,当种群数量超过环境容量的1/2时,种群的密度增长越来越快。()
58.次生演替的结果是群落复生。()
A.正确B.错误
59.无效能是指那些单一食物链上,不能被下一营养级的有机体直接利用的净生产力。()
A.正确B.错误
60.
四、简答题(5题)61.什么是生物多样性?
62.种群密度效应的基本规律是什么?
63.简述土壤水分对土壤生物的影响。
64.热带雨林植被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65.简述温度与生物分布的关系。
五、论述题(5题)66.论述生态系统稳定性及保证生态系统稳定需要的条件。
67.试述生态系统的能流途径。
68.论述与传统农业比较生态农业的优点有哪些。
69.请叙述细胞内亲核蛋白的合成、加工与分拣过程。
70.比较r对策和K对策的特点。
六、单选题(0题)71.落叶阔叶林的纬度地带性分布区域是()。A.寒温带B.暖温带C.亚热带D.热带
参考答案
1.A生理有效辐射一般指波长在380~760nm的可见光。尤以波长在620~760nm的红光和波长在490~435nm的蓝光对光合作用最重要,红橙光为叶绿树最容易吸收的部分。
2.B
3.A
4.A
5.A
6.A
7.C
8.B
9.D
10.D
11.C
12.B
13.A
14.A
15.B
16.B
17.A
18.C
19.C
20.A
21.A
22.A
23.C生物群落中的优势层的优势种起着构建群落的作用。
24.D
25.B
26.D落叶阔叶林的纬度地带性分布区域是暖温带,在中纬度湿润地区,年平均气温是8~14℃。
27.D
28.B
29.B
30.A解析:石油、煤贮存于地表底层,是能量流动的贮存库,只有将其采出来利用,才能开始能量转化,故选A。
31.明显
32.植物植物
33.种间竞争种间竞争
34.功能组分冗余
35.生物因子
36.总和总和
37.饱和期饱和期
38.最小因子
39.补偿作用补偿作用
40.生产力生产力
41.干扰
42.生理适应生理适应
43.温室效应温室效应
44.优势种
45.生物定居
46.正二项分布
47.周光期
48.年平均
49.群落外貌群落外貌
50.生态入侵
51.N
52.A
53.A
54.B
55.A
56.B
57.N
58.B
59.A
60.N
61.生物多样性是指在一定时间、空间(或地区)内所有生物物种和它们所在的生态系统所组成的复杂性和变异性是生物及其与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总和。生物多样性包括地球生物及其所拥有的基因以及它们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复杂生态系统。简言之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方面的内容。生物多样性是指在一定时间、空间(或地区)内所有生物物种和它们所在的生态系统所组成的复杂性和变异性,是生物及其与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总和。生物多样性包括地球生物及其所拥有的基因,以及它们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复杂生态系统。简言之,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方面的内容。
62.种群密度效应的基本规律:当种群密度达到一定大小时某些与种群密度相关的因素就会发牛作用借助于降低出生率和增加死亡率而抑制种群的增长。如果种群数量上升并超过了平衡密度死亡率就会上升出生率就会下降。相反如果种群数量降到了一定水平以下出生率就会增加死亡率就会下降。种群密度效应的基本规律:当种群密度达到一定大小时,某些与种群密度相关的因素就会发牛作用,借助于降低出生率和增加死亡率而抑制种群的增长。如果种群数量上升并超过了平衡密度,死亡率就会上升,出生率就会下降。相反,如果种群数量降到了一定水平以下,出生率就会增加,死亡率就会下降。
63.(1)土壤水分被植物根系直接吸收是植物水分的主要来源。(2)有利于各种营养物质的溶解和移动改善了植物的营养状况。(3)调节土壤温度。(4)影响土壤动物的发育、繁殖和生存。(1)土壤水分被植物根系直接吸收,是植物水分的主要来源。(2)有利于各种营养物质的溶解和移动,改善了植物的营养状况。(3)调节土壤温度。(4)影响土壤动物的发育、繁殖和生存。
64.热带雨林植被的主要特点是:(1)种类组成成分极为丰富高等植物在4万5千种以上动物种类及数量多;(2)群落结构极其复杂群落的形态结构和食物链结构复杂生态位分化明显;(3)乔木一般有板状根、裸芽等特殊构造;(4)无明显的季相交替一年四季生长旺盛多四季开花。热带雨林植被的主要特点是:(1)种类组成成分极为丰富,高等植物在4万5千种以上,动物种类及数量多;(2)群落结构极其复杂,群落的形态结构和食物链结构复杂,生态位分化明显;(3)乔木一般有板状根、裸芽等特殊构造;(4)无明显的季相交替,一年四季生长旺盛,多四季开花。
65.(1)当环境温度高于或低于生物的最高或最低临界温度时生命活动就受到限制或无法生存。所以生物往往分布于其最适温度附近地区。(2)由于多数生物的最适温度在20~30℃因而温暖地区分布的生物种类多低温地区生物种类少。(3)决定生物分布的因子不仅是温度因子但它是影响生物分布最重要的因子。温度和降水共同作用决定着生物群落在地球分布的总格局。(4)在温度因子中也不仅只是平均气温而是平均气温、节律变温、温差、积温和极端温度的综合作用。(1)当环境温度高于或低于生物的最高或最低临界温度时,生命活动就受到限制或无法生存。所以,生物往往分布于其最适温度附近地区。(2)由于多数生物的最适温度在20~30℃,因而温暖地区分布的生物种类多,低温地区生物种类少。(3)决定生物分布的因子不仅是温度因子,但它是影响生物分布最重要的因子。温度和降水共同作用,决定着生物群落在地球分布的总格局。(4)在温度因子中也不仅只是平均气温,而是平均气温、节律变温、温差、积温和极端温度的综合作用。
66.①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指生态系统在面对改变的环境条件或人类干扰的情况下通过自身内部的调整而保持结构和功能的总稳定即使在上述影响改变后也会回到它原来平衡状态的能力。②要确保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就要保持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使生态系统的结构稳定、功能完善、信息畅通。生物多样性是指一定时间、空间(或地区)内所有生物物种及其生态系统组成的复杂性和变异性是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总和。生物多样性表现在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的水平上。③各种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
67.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始于初级生产者(绿色植物)对太阳辐射能的捕获,通过光合作用将日光能转化为储存在植物有机物质中的化学潜能,这些被暂时储存起来的化学潜能由于后来的去向不同而形成了生态系统能流的不同路径。
第一条路径(主路径):植物有机体被一级消费者(食草动物)取食消化,一级消费者又被二级消费者(食肉动物)所取食消化,还有三级、四级消费者等。能量沿食物链各营养级流动,每一营养级都将上一级转化而来的部分能量固定在本营养级的生物有机体中,但最终随着生物体的衰老死亡,经微生物分解将全部能量散逸归还于非生物环境。
第二条路径:在各个营养级中都有一部分死亡的生物有机体,以及排泄物或残留体进入到腐食食物链,在分解者(微生物)的作用下,这些复杂的有机化合物被还原为简单的C02、H20和其他无机物质。有机物质中的能量以热量的形式散发于非生物环境。
第三条路径:无论哪一级生物有机体在其生命代谢过程中都要进行呼吸作用,在这个过程中生物有机体中存储的化学潜能做功,维持了生命的代谢,并驱动了生态系统中物质流动和信息传递,生物化学潜能也转化为热能,散发于非生物环境中。
68.生态农业是运用生态学原理和系统科学的方法,把现代科技成果与传统农业技术精华结合起来而建立的具有高功能、高效益的农业系统。生态农业的优点如下:①生态农业按照生态学和经济学原理,应用现代科学技术进行农业生产,大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力。②有利于保护和合理利用农业资源,改善生态环境。生态农业通过全面规划,合理布局农业生物,既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又注意保护自然资源,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物排放,使自然资源得到永续利用。③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促进农民脱贫致富。生态农业实行多种经营,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既为社会生产了数量多、质量好的农产品,满足人们对农产品的不断增长的需要,又有利于增加农民的收入,发展农村经济。④有利于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和提高农民素质。生态农业是技术密集型农业,进行生态农业建设,发展多种经营,不仅可以吸纳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而且能够促进他们学习更多的科学技术知识,提高文化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家具购销合同家具购销合同模板
- 2025年农产品代养合同书:鸡只养殖协议
- 2025舞蹈教师劳动合同范本
- 2025标准商品买卖合同
- 模板工劳务合同协议
- 售货员合同协议
- 商品包装收藏协议书范本
- 2025租赁合同与承包合同的区别
- 楼盘按揭代理合同协议
- 民宿出售家具合同协议
- 广西玉林市容县十里中学九年级化学 酸碱盐复习课件 人教新课标版
- 核电质量保证-质量体系培训课件
- 铲车三个月、半年、年保养记录(新)
- 重力坝毕业设计-水电站混凝土重力坝工程设计
- 脑电图(图谱)课件
- 《概率思想对几个恒等式的证明(论文)9600字》
- 重金属冶金学-钴冶金课件
- 《EBSD数据分析》课件
- 你画我猜题目(课堂)课件
- DBJ61-T 112-2021 高延性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高清版)
- 欧洲西部(西欧) 详细版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