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2单元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第24讲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和汉代的思想大一统
命题视角·预测探究提升演练·知能闯关第讲考点串讲·分层突破24考点串讲·分层突破清单一百家争鸣双基盘点(一)儒家思想的形成和发展1.创始:孔子是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政治理论家和教育家,是_________的创始人。(1)主要思想①核心思想:“_____”,“仁者爱人”;“____”,“克己复礼”。儒家学派仁礼②政治思想: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提倡“_________”,逐步改良政治。③哲学思想:对鬼神敬而远之,优先探讨人世间的实际问题。④教育思想:创办私学,主张“_________”。(2)地位和影响①孔子思想逐步形成儒家思想体系,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孔子被推崇为“圣人”。②其博大精深的文化品格,在世界文化史上具有深远的影响。为政以德有教无类2.发展(1)孟子①主要思想:“______”学说,政治思想的核心;人性本善说,“仁政”学说的理论基础;________的民本思想;“养浩然之气”和重义轻利的精神品格。
②评价: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学说,被尊为“______”;《孟子》一书在唐代以后被当作经典,在南宋被列为“四书”,对传统文化产生了很大影响。仁政民贵君轻亚圣(2)荀子①主要思想:“_______________”的唯物思想;“________”;礼法并施的治国思想。②评价:综合了儒家与法家思想的合理成分,是战国时期百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对中国哲学具有深远的影响。制天命而用之性恶论(二)其他学派思想1.道家(1)老子①思想:“道”是天地万物的本原,摈除了“天命”的绝对权威;朴素辩证法思想;倡导政治上“___________”、“小国寡民”。②评价:中国第一个探讨宇宙本原的哲学家;思想体系博大精深,对中国文化,包括哲学、伦理学以及中国人的思维方式、道德人格产生了深远影响。无为而治(2)庄子思想:“_______”的观点;“逍遥”的人生态度。天与人“________”,人必须顺应自然。2.墨家:墨子(1)思想:“兼爱”、“非攻”、“_______”、“节用”、“节葬”。(2)评价:代表了下层劳动群众,特别是手工业者的利益,曾被其它学派广泛吸收。战国以后其思想不受重视了。齐物不相胜尚力3.法家:韩非(1)思想:①主张法、术、势相结合,建立________的中央集权国家;②认为社会不断发展变化,主张变法革新。(2)评价:①韩非是法家的集大成者;②法家思想适应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需要,在西汉后1000多年中,这种思想与儒家思想互为表里,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统治思想的理论基础。君主专制(三)百家争鸣的影响1.诸子百家在经济、政治、哲学、文学艺术等众多领域内所形成的思想理论,对后世文化学术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道家学说构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2.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清单二汉代的思想大一统1.西汉初的黄老之学(1)背景:经济残败,百废待兴,_________政策的需要。(2)内容:①黄帝的学说:_____
(养生);②老子的学说:______
(“无为而无不为”,“积极无为”)。(3)特点:兼采众家、积极无为。(4)作用:成为西汉初年的指导思想,使汉初社会经济迅速恢复元气。休养生息治身治国2.儒学成为正统思想(1)背景①儒学在秦朝遭到严重打击,汉初逐渐复苏。②汉武帝时国力强盛,汉初奉行的黄老之学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③社会形势的发展需要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2)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体系①来源:以《_________》为基础,融合阴阳家、黄老之学和法家思想。②主张:“大一统思想”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加强中央集权。提出“_________”学说,宣扬“君权神授”,发挥了儒家的仁政思想。提出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后人归纳为“三纲五常”。③目的:以思想的统一来维护政治的统一。④影响:董仲舒对儒学思想的发展,有利于汉代的统治者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的统一,受到汉武帝的全面肯定。公羊春秋天人感应(3)影响①儒学在政治上占据统治地位,有利于巩固大一统国家和稳定统治秩序。②从思想史上看,“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学确立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_____地位主流【重点讲解】
1.比较先秦时期儒家代表人物思想的异同思维发散
思想家思想主张孔子孟子荀子同仁的思想爱人仁政仁义民本思想为政以德民贵君轻君舟民水
思想家思想主张孔子孟子荀子异人性论性相近性本善性本恶目的维护奴隶主贵族统治缓和阶级矛盾,维护新兴地主阶级统治对点训练1
(2011年江西模拟)“仁”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下列哪一项不是孔子对“仁”的解释(
)A.“仁者,爱人”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C.“民贵君轻”“政在得民”D.“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解析:选C。C项是孟子的主张。其它几项均是孔子对“仁”的正确解释,故正确答案为C。对点训练2
《三字经》中写道:“人之初,性本善。”在人性论上,持截然相反主张的思想家是(
)①孟子②荀子③孔子A.①②
B.②③C.②
D.③解析:选C。与“性本善”相反的思想是“性本恶”,只有荀子符合题目要求,故正确答案为C。【重点讲解】
2.儒、法、道三家思想的联系(1)战国时期荀子综合了法家和道家思想的积极合理成分,使儒家思想更能适应社会的需要。(2)汉武帝时,董仲舒以儒学为基础,以法学为辅助,兼采道家的合理思想,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统治思想的基本格局。对点训练3战国时期的荀子综合了哪些学派思想中的积极合理成份(
)①道家②墨家③法家④阴阳家A.①②③④
B.①②③C.①②
D.①③解析:选D。荀子主要吸收了道家和法家思想的积极合理成份,不涉及墨家和阴阳家,到汉代董仲舒时期才融合了阴阳家的思想。对点训练4
(2009年高考海南卷)董仲舒融合先秦以来各家思想形成新儒学,其思想基础源于对一部儒家经典的新阐释,该经典是(
)A.《春秋》 B.《论语》C.《孟子》 D.《易经》解析:选A。董仲舒的主要主张是“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要著作是《春秋繁露》等,可见他的思想基础是源自《春秋》。【重点讲解】
3.汉代儒学取得正统地位的原因(1)社会背景:汉武帝在位时期西汉王朝正处于上升时期,但也面临着割据势力和匈奴入侵的威胁,社会需要一种思想理论来巩固统一的中央集权,为重建与其相适应的社会秩序服务。(2)思想内容:针对中央集权的需要,提出“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针对加强君权的需要,提出了“天人感应,君权神授”的理论;针对激烈的阶级矛盾,提出人君要仿效天道,施行仁政。(3)儒学被汉武帝采纳,在政治上占据统治地位,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和打击地方割据势力。从此儒学确立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对点训练5
(2011年苏州市高三调研)有人认为:“董仲舒新儒学的基础是‘天人感应’学说”。在董仲舒下列言论中,能够印证这一观点的是(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B.“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C.“薄赋敛,省徭役,以宽民力”D.“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解析:选B。“天人感应”学说的含义为天与人相通,天可以根据人的不同行为作出相应的反应。选项B体现民、君与天之间的关系。对点训练6西汉时期,儒学逐渐发展为封建正统思想的主要原因是(
)A.儒学汲取了佛、道的有益内容B.适应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C.“四书”“五经”被定为教科书D.影响远及东亚、东南亚和欧洲解析:选B。本题考查了学生对西汉儒学发展为封建正统思想的原因的理解,A、C选项不符合史实,D是其影响。考点整合汉代新儒学与先秦儒学的联系与区别汉代新儒学增加了“天人感应”“君权神授”和“三纲五常”的理论,强调神化王权和等级名分,符合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的需要。同时,汉代新儒学又增加了“春秋大一统”的思想,并融合了阴阳五行家、道家及法家的一些思想,这些都是先秦儒学所不曾拥有的。而先秦儒学宣扬的“礼”“仁”“仁政”“民本”也为汉代新儒学所继承,适应了汉武帝统治时期的政治需要。汉代新儒学正是在对先秦儒学继承和发展的基础上,使儒学从先秦的民间学说,发展成为汉武帝以后的官方学说。汉代新儒学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神化皇权,由此成为封建正统思想。命题视角·预测探究视角1教材高频考点本讲教材的重点主要有二:一、百家争鸣:1.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2.诸子百家代表人物及主张;3.儒家思想的形成;4.孔子、孟子和荀子的主张及地位;5.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意义。二、汉代儒家思想:1.“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提出的背景及影响;2.董仲舒新儒学的内容、特点。三、董仲舒新儒学中的大一统和仁政思想对维护中华民族统一、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有很大启示。尝试命题1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它包括(
)①井田制的崩溃②周王室衰微、诸侯士大夫崛起③阶级关系出现新变化④出现了私人讲学A.①②③④
B.①②③C.②③④
D.①③④解析:选A。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社会原因,应该从战国时期的经济、政治、阶级关系、思想文化等方面进行分析。视角2追踪社会热点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2010年9月29日,孙建国、尚清会见各国孔子学院院长,同日李长春参观德黑兰大学孔子学院。9月28日上午,孔子第78代子孙孔维勒在台北市万华区正式成立台湾孔子学院。2009年12月11日第四届孔子学院大会开幕,孔子学院总部理事会主席刘延东指出“孔子学院是个大家庭,今天是家人的聚会,是喜庆的日子……目前,在88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282所孔子学院和272个孔子课堂。”这足见孔子思想对当今世界的影响,以此热点视角切入,可对本讲内容进行全面考查。A.“克己复礼”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C.“有教无类” D.“存天理,灭人欲”解析:选D。本题考查孔子的主要思想,意在考查学生识记基础知识的能力。“存天理,灭人欲”属于南宋朱熹的理学思想,D符合题意;“仁”“礼”是孔子思想的重要内容,“克己复礼”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均属于孔子的思想,A、B不符合题意;“有教无类”属于孔子的教育思想。视角3新情境新材料材料: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论语者,二十篇。群弟子,记善言。孟子者,七篇止。讲道德,说仁义。作中庸,子思笔。中不偏,庸不易。作大学,乃曾子。自修齐,至平治。孝经通,四书熟。如六经,始可读。诗书易,礼春秋。号六经,当讲求。——《三字经》【思维点击】思考从“群弟子,记善言”到“孝经通,四书熟”涉及了儒家的哪些主要思想?“论语者,二十篇”,现在各地兴起研修《论语》的热潮,研修《论语》有何现实意义?【信息提取】材料通过《三字经》的内容展示了儒家的伦理道德思想,涉及到的主要思想:礼、仁、义、中庸、孝、修、齐、治平。这些思想影响深远,当今兴起研修《论语》的热潮,其现实意义:传承民族传统文化,提高个人修养。尝试命题3近年在汉堡发现了一本1691年出版的《论语》英译本。该书译自法译本,法译本译自拉丁译本。书的前言中说“这位哲学家的道德是无限辉煌的”。对以上信息解读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票证交易协议书
- 林木退款协议书
- 纸品行业盈利能力分析-洞察与解读
- 三方协议书甲方是谁
- 2025至2030全球及中国精炼自动化和软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前景调查研究报告
- 全科护理常规试题题库及答案解析
- 工业企业安全员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至2030合金钢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华为java安全编程3.1题库及答案解析
- 现场安全质量问题库管理及答案解析
- 湖南机场2026届校园招聘78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浓缩300题附答案
- 资产处置培训课件
- 医疗健康体检服务投标书标准范本
- 建筑公司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模板
- 滴灌设备相关知识培训课件
- 2025-2026学年冀教版(2024)小学信息技术三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附目录P168)
- 城市燃气设施提升改造工程节能评估报告
- 餐饮服务连锁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
- (2025)辅警招聘考试试题库及答案详解(各地真题)
- 房顶吊运防水卷材施工方案
-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护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